多值得我们深究的东西,像算法等。还有像机器学习,我们有这方面的体验,希望能够借助于机器学习解决问题。你要是现在正在做任何东西的话,你也可以在 Lens 或者是在 Twitter 上联系我,也有可能我们可以共同来做一些事情。这些是我现在能想到的关于问题方面的东西。 唐奕:我想我们的时间有所推迟了,再次感谢 Stani 给我们带来的分享。我们希望今天线上线下的各位能够很快地开始使用 Web3 的应用和我们的协议,希望有一个在区块链上的一个开源的生态系统。 Stani:谢谢。 主题演讲:开放网络中信息的自由流动 嘉宾:Joshua, RSS3 创始人 大家好!我是 Joshua,我是 RSS3 的创始人。我们是做信息分享方面的协议,我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开放网络中信息的自由流动。 先从历史开始讲,人类怎样把信息传播出去,历史上我们怎样做的?以前没有数字化的时候,那时候我们就是听收音机。在家的时候,不是一下子给你 100 个频道,可能有 20 个台,让你听不同的台获知不同的信息。再后来有了电视,然后有了电视还有有线电视,这样你可以去到 500 个频道而不是 20 个频道。这 500 个频道你可以看一看,不可能每个人或者是世界上每个人不可能说是我都有自己的频道,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因为只有 500 个,后来就有了互联网,互联网改变了一切。然后有了互联网大家有了 IPV4,大家有了更多的 IP 地址,这些 IP 地址有 40 多亿,基本上每个人有了自己的 IP 地址就有了自己的频道。历史上很多的巨人,有一个互联网巨人 Aaron Szartz 就说「每个人都有一个纸牌照就可以说话的话,那谁听到你的声音」,就已经不是说话的问题,而是说话的问题。 再看回互联网,那时候的互联网谁来控制这些信息?谁来听到呢?是 Yahoo,Yahoo 非常简单,它好像是列表一样的,你打开以后,就可以在 Yahoo 上看到一个列表,它上面的内容不是很多,然后网站越来越生动,不断出现很多的图片,Yahoo 有很多的内容放上来了,大家发现不同的频道可以订阅了,这样大家可以关注某一类的信息了,然后每一次新的东西它就会推送给你,后来有一个 RSS,后来网上的信息更多了,然后就又来了,像搜索引擎,你不仅仅是想知道新的信息还有相关的信息,不管是关键词也好,还是一个类别也好。我们知道经过未来的历史,从一开始的到现在的搜索引擎一直到今天。 之前是 Web1,他们是有非常非常明显的一点,就是每个人都可以去广播,你可以成为自己内容的制作人,然后由你分销出去的平台分销出去,然后每个人可以进行广播。但是这个不是可能性的问题,而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电脑,有自己的服务器,然后就可以在线上开始传播自己的内容,这个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就开始有了服务的出现,有了服务就开始有了服务的提供商。所有这些非常非常复杂的东西,其实针对服务供应商来说,事情就很简单了。在互联网上可以做什么呢?我们可以使用互联网,在信息方面建立生态系统。这对很多人来说是很高的进入门槛,一开始不知道怎么用的,然后像 Twitter 上面,在互联网上也可以定制自己的东西,有了互联网有了地址,然后可以在线上发表自己的内容了,这个也是开始有了自己线上的听众了。 这是 Instgram,最近我也是参加了一些培训。这些服务者不管是 TwitterIG 还是 TikTok 他们都有自己的做法。现在我们回头看,一开始进入的门槛是丰富低的,一开始的时候你根本不用成为一个电脑专家,你只要打开电脑用就行了,不管是作曲也好、写文章也好发表也好自己都可以做。在 Web1 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信息你创造出来有人帮你分销,这时候不管是 TikTok 还是什么的,他们开始有自己的导览,然后有人帮助你传播信息,然后开始有搜寻等,还有不同的平台出来。他们很多时候是按照定义的媒体类型进行的。 当然了,他们控制的不仅仅是数据的分配,同时也包括数据的生产、存储和解读,像 Google、Yahoo 以前只是帮助你分销和传播,现在帮助你更多了,他们控制什么样的信息产生出来,什么样的信息传播出去,什么样的信息去进行消费等,这些都是由他们控制的,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由单一方他们有这么大和高的数据流通过程中的控制权。政府也未必做得这么多。 现在他们的权利是从来没有这么大过,因此,我们现在有了新一代的企业家出来,或者是创业家起来了,或者是黑客出来了。这一切都是因为有 Web3,现在我们的信息流可以看一看,像比特币之前我们也有类似的东西,但是比特币只是有自己的想法,受到大家的追捧有了自己的东西。然后他们的东西涉及到去中心化的钱,这个以前是政府控制的钱,现在这个变成了去中心化的加密货币和比特币,不但是把钱去中心化,把比特币也是去中心化了。我们就是这种社交的媒体和信息流不需要任何的许可了,这个实际上和和过往信息流的渠道不一样的,我们希望信息是开放的,是能够公开的,是不需要许可的,怎样建立这样的东西,或者是全球的金融系统,不能够一个协议解决所有的问题。同样的针对信息流方面,你也不可能用一个协议解决所有的问题。 我们再看看在消费者产品方面,钱这方面是怎样的,我们也知道信息生产出来,肯定有地方去消费和分销,这个就是信息流了。一步一步的就是信息生产的过程,我们就是需要有 4 个不同的协议,这也是涉及了供应链在不同的地方,像不同的协议,像 Crossbell(024022),它不是完全的 Di 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它是一个主要的服务。(英文)不是关键的东西,只是用了这样的图。 存储方面一个是@,另外一个是 IPFS,这是去中心化的信息存储的协议。除此以外,还有信息的分销,信息的分布也是需要不同的协议,我们有一个 RSS3,还有另外一个,我们是针对应用于数据的分销。然后是信息消费,像这些都是属于 Web3 的协议。 有更多的人来使用这样的协议,我们也有更好的结果。我们就是创造了很多的协议,然后把它存储在一个地方,然后能够非常有透明度地进行了分销,然后进行了信息的消费,这个就是整个的循环。你可以在 Mirror 上,存储在 AVP(音)上面,在 Web3 上筛选,然后筛选到不同的应用上。我这儿有一个 Lens 的短片,这是存储在 RV,这是 RSS3,最后是在不同的应用上。所有的协议都是需要彼此之间有许可的,他们必须要遵循所有公开的程序,才能够使用。 不管它是怎样创建出来的,正确的信息应该永远是自由的,在不同的应用中流动才行,只要用户需要。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这样,我们需要公开代码、公开协议和信息。这基本上目前在信息流方面的情况。 还有最后一件事就是信息流的演进,是信息本身的变化带来的,从 2.0 到 3.0,还有不同的媒体,以前的文字到了视频到了照片等。后面还有一个 LLM,还有 Generative AI 都是受欢迎的,还有 ChatGPT。上个星期前,我们做了 AIOP,我们把它和 RSS3 结合在一起会怎样。这是今天上午做的短片,这是第一次给大家看,这是一个实时的在 AIOP—Model 1 这样的视频播放。 Web3 可以给我们实时化的数据,不管是结构化还是非结构化的信息。 这是我们给大家第一次看,这是基于 Web3 的信息,现在 Model1 是 Ad Cross α(音),这是实时的情况,但是好像互联网不是特别好。AI(024554),Crom data(音)怎样,给大家看一下我们这里做一个,看到 Model1 去到了不同的网络,这里是一个播放的地方。这里就是在网络上,比如说真的做起来是更复杂的。我这里增加一些最受欢迎的代币是什么,然后它就给你出来不同的平台,涉及到不同的算法,不同的地址超过有 20 万。另外像以态、USD 等都在上面。你在这儿问这些代币是什么,他就进一步帮助你过滤,然后他会给你显示过往的交易记录,并且给出打分。然后很多人最近在谈(024812)我写进来,他说这是去中心化的代币放在区块链上。这个就是不包括任何的非美元以外的东西等。那基本上它明白这个问题是什么了。然后 Model1 能不能明白更复杂的问题,我问他跟 LUSZ 有什么区别,然后这个就有点像比特币比较一样,它的方法就是它给我一个答案了。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做一些甚至更令人意外的事情,就是 AI 数据,Web3 的数据,如果我们用到更多的数据和 AI 的数据,你有没有一个预测,比特币未来的价格变化是如何。历史的数据就是这样的,看看比特币怎样,然后看看过往的数据,这个是的的确确给你一个大的想法,未来它的发展趋势怎样的。最后,我这儿给大家第一次展示 Web3+ 人工智能如何帮助数据流,来让 Model1 给大家做总结。 谢谢大家,非常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进行分享。给大家看看 Web3 和人工智能合在一起,如何帮助到信息流的发展。用户他能控制数据,能够更加安全,再加上人工智能的系统,能够在数字化方面做得更加安全,并且能够给到我们更大的数字控制权,在互联网上更加去中心化,并且使用了更多的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更多的技术。谢谢大家! 主题演讲:DAO,不再是乌托邦 嘉宾:唐晗,SeeDAO 发起人 我成立 SeeDAO 之前,我在北京大学,我有这样一个学习的经验。也是经历了不同的多元化文化,人类如何互相联系在一起,能够显示我们的倡议。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 DAO 不再是乌托邦。 开始之前很快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DAO 是什么,很多人都在谈 DAO 是什么,那来看看 DAO 是什么?根据 ORG,DAO 是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有一个中心化的委员化;二是要有一个安全的方式,来和互联网上的陌生人进行协作;三是要有安全的地方,来有资金应用于具体的方式,还要有共同的愿景和使命,拥有自己决策的机制,这个就是 DAO。你要是问我的话,我是不是有一个 Team Group 就是 DAO,还有 WeChat 就是 DAO,那都不是去中心化的组织。我们要是有一帮人大家有共同的兴趣放在一起,那也不是一个 DAO。 先看历史,DAO 是如何演化而来的。 2013 年,大概十年前那时候开始有了 DAO,以太坊有一个白皮书开始谈这个东西;到了 2014 年,DAO 开始出现,那时候有名的还是以太坊的 DAO,然后 Moloch Meta、Aragon 都有了自己的自治组织,我们熟悉的是 Bankless DAO、FWB 还有我们的 SeeDAO。今天我们进入 2022 年,我们现在是网络进入了这一阶段,就是我们进入了去中心化的社会。社会以前是一个乌托邦,现在是有了去中心化就不再是乌托邦了,这就是 DAO 的趋势。 你可以看到今天有这么多的 DAO,这么多的去中心化的组织。就像你想娶一个漂亮的姑娘,你想和她一起未来幸福和平生活,但是你将来碰到这个女孩儿,你娶了她,你俩结婚了。但是你发现她脾气不好,你娶她之前或者是嫁给她之前也是希望这个人很有钱,你想和她稳定地生活,然后碰到她以前你又觉得她很穷,这样很厌倦。这个就是像乌托邦,因为 DAO 里有很多不同的 DAO,他们自己运行一个 DAO 的时候,好像没有什么人去承担责任,这就有点类似于现金流。很多人说 DAO 就是乌托邦,实际上我们要有现金流。我们谈论梦想,谈论未来,但是实际上因为没有人去承担责任,所以它的整个链和现金流也是非常非常不稳定的。人来了,人走了,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他们在质疑说 DAO 就是一个乌托邦,就是一个不可实现的东西。 但是今天我要和大家说的是,为什么它不再是一个乌托邦。十年到现在到底什么变了呢?第一个就是我们梦到很多人在 DAO 兴起的过程中,那这和过往是有很大的不同,一开始它就像是一个梦想,然后整个进展是很慢的,而且这个是非常非常小的梦想空间,可是现在我们讲到我们都是人类,我有我的心,你有你的心,我有我的感觉,你有你的感觉,我有我的性格你有你的性格,我们都是人类。而 DAO 更像是网络,把人与人之间连接得更加好,而且它更加实际了。过去一开始我们只是过度去中心化,去中心化很好,但是去中心化不等于一切。我们都是人类,我们生长在去中心化的社会中,但是我们也有群组,我们发现问题也知道谁来负责。或者是遇到问题时谁来担负起领导的责任,所以我们现在重视的不是单一的去中心化,而是更加现实了。所以 DAO 这方面有很多的治理模式,有很多的不同的治理方法。治理模式现在越来越成熟,2013 年开始做 DAO 的时候,我们的治理模式是不同的,我们不可能沿用十年前的方式,十年前的时候 DAO 没有那么多的组织,可是现在我们可以发现我们这一届的治理模式越来越多,自治机构越来越高,内容管理等各种不同的管理,就算是自适应的组织,现在已经都成立了自己的体系。现在更加务实了,我们不仅仅是交社交的实验,而是经济更加务实,如何赚钱。不是总是强调成立公司,但是盈利是一方面,有这样的服务,有 Web2 和 Web3,有更多的服务和收费了,还有很多的服务可以进行收费。现在很多的 DAO,他们的创始人要想的是自己的商业模式是什么,然后让自己的组织存活下去。 还有现在很多的学者都在研究,通过更好的立法建立更好的法律框架。大概两年前在 2021 年,XX 州第一个对 DAO 进行立法,然后你不知道和谁签,你不知道他们的法人是谁。还有 2021 年马歇尔群岛也是立了法。上个月的时候,DAO 在尤他州,他将 DAO 成为一个法律实体了,这就是很大的改变。现在很多的人刚刚推出自己的一些 DAO 的机构,然后和其他的一些机构签订合约,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 有两个原因为什么 DAO 会变得未来更加受欢迎?列出来 4 个问题,要解决这 4 个问题你是企业的创始人,要有自己的商业模式。DAO 是一定要吸引这些机构才行,首先成本非常低,你可以一开始的时候有自己的现金和(030215),它一定是跨越国界的,可以在香港有公司,在美国有公司,但是如果是 DAO 的话,它可以是任何国家的,来自不同的文化彼此之间合作成为实体,你不用担心 DAO 这一组织这样做是不对的,并且它是更加扁平,不像一般的企业有这么多的层级。现在它是更加容易扩展和更加容易与人合作。并且 DAO 这些成员他们不是说一个老板和上下级的关系,而是在 DAO 自治理组织中大家都是成员,大家彼此都是平等的。而且建立一个 DAO 的组织,不是一个公司,你会发现你的客户和 DAO 中的贡献者,这个是很令人惊喜的,不是说我是雇员我就一定要听老板的,而是你的客户,你的这些消费者他们本身也都是你的贡献者,这是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疫情当中我们可以看到 GenZ 出来了,为什么我们喜欢呢?因为每个人不愿意去公司和办公室上班,大家希望共享办公室,我们不愿意感觉到更多被工作所控制,我们希望自己控制自己更多。我们也是希望在社区当中和朋友们一起工作,大家有更多的兴趣,对我们整个的精神是好的,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要有供应的关系,因为你要有工作,你去这个 DAO 工作,去那个 DAO 工作,这一过程是非常简单的,所以 DAO 不再是一个乌托邦,而是一个趋势,这个趋势在世界上越来越受欢迎。我这儿做一个预测,人是社交动物,我们是群居的,不是一个个单独的生活,就算是 Web2 到 Web3 我们仍然也是以群体的方式生存的,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群体和组织,这个是 DAO。 每个 Web3 的人要找到自己的组织和 DAO,你可以自己成立 DAO 或者是加入 DAO,第二个就是超过 50% 的 Web3 的机构,他们都会以 DAO 的形式来运作,而不是以公司的形式。第三个 DAO 就是会有大量的采纳和应用的方式在 Web3 的时代,那在香港,Web3 的嘉年华我们现在已经推出了一些应用,但是用户在哪里呢?谁来用我的应用呢?他们在哪里呢?答案是他们在 DAO 那里,他们就是我们的背景,就是我们的用户群。(030624),我相信我真的是相信,将来会有更多的用户为 Web3 带来更多的践行,能够带来更多的世界的牛市,我们所讲的牛市并不是股票价值上升或者是比特币的价值上升,人在哪里,价值在哪里,这都是旧的故事,现在新的故事是关于 DAO,所以你将来的 DAO 就算是付钱什么东西,就是因为它的门槛非常低,所以更多的人愿意去到 Web3 找到自己的 DAO,这就是我的 5 个预测。 未来这些组织会淡化,很多公司都是在以按 DAO 的方式进行,有的是盈利性,也有的是非盈利性的。不管是哪种类型,不管是宗教组织还是什么组织,未来 5 年超过 50% 的机构都会以 DAO 的方式运作,未来 5 年都不用谈这个词了,因为 DAO 到处都是了。我们会讲到具体某一个类型的 DA 在区块链上的。 最后讲到 SeeDAO,这是最有影响力的中国的 DAO,在世界各地都有,不管是在亚洲,在欧洲、北美都有我们的会员。我们借助于 Web3,把中国的 Build 联系在一起,然后建立这样的联系,信息流动,彼此之间进行交流,并建立这样的联系。我们鼓励自己建立起自己的 DAO,或者是未来加入 DAO,我们有更多的 DAO 发展壮大,能够在未来 5 年有更多的 DAO,如果大家有兴趣大家想做的话,期望大家可以联系我。 谢谢大家!以上就是我的分享。 圆桌讨论:Web3 社交与监管 嘉宾: 林德伟, Mask Network 首席财务官(主持人) Jorinda Hsu, DWF Labs 研究负责人 Juee,Galxe 客户策略负责人 Wilson WEI, CyberConnect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Luke, S3 Labs - Web3MQ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林德伟:大家好!今天这一环节的讨论是关于 Web3 社交与监管,请到的几位嘉宾都是来自于社交方面的公司,包括 DWF 等。他们都是有非常好的一些项目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话题。 首先请大家简单自我介绍一下自己和自己的公司。我先开始。 Mask Network 是排前三的中国的上市的代币之一,按照我们的市值来算。我们的重点是放在 Web3 社交方面,我们有一个产品会把 Facebook 和 Twitter 连在一起。使用我们的中间件就可以在 Web3 上做任何的事情,包括 NFT 和代币,包括一些加密信息等。这个是我们公司业务的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是我们有一些上市的代币,我们也要建立 Web3 的生态系统,那具体方面我们会有风投资金,关于社交的 NFT 还有博彩,现在有一些公司是我们自己投资的。我自己的话,之前主持人也介绍过我了。我是香港出生,香港长大,在英国读大学,牛津大学毕业,然后在投行工作了几年,在高盛和 BMP 等。我现在是在 Mask Network 担任首席财务官,在 Web2 和 Web3 的家族办公室投资方面都有很多的经验。 Jorinda Hsu:大家好,我是 Jorinda Hsu,来自于 DWF Labs。我们是通过我们的实验室,是一个多阶段的投资公司。DWF 是数字方式的金融。我们更多的是包括这样一些 DeFi 还有去中心化的帐薄方面都有投资项目。DWF 更多的是看一些潜在的项目,希望能够提供我们 Web3 市场发展的机会。我们和 HFT 的专家一起,帮助这些项目发展起来走向市场取得成功。 Juee:我是 Juee,我来自于 Galxe。Galxe 不仅仅是社交媒体的公司或者是社交平台,更多的是像枢纽,就是关于 Web3 的项目,我们对这些东西有深入的研究,针对 Web3 的世界。那我是一个 Galxe 的客户策略负责人,我们负责不同的项目推广的活动还有全球的增长,这个是我的介绍。 Wilson WEI:大家好,我是 Wilson WEI,CyberConnect 的联合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我们是第一家去中心化的协议做社交的,几年前开始创业,也有自己的团队。5 年前在硅谷创业,我们就是要做区块链去中心化的媒体。后面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去中心化社交图谱和身份方面的问题。我们融资是融到了 2500 万。现在已经积累了超过 8000 万,每日活用户大概是有 10 万,我们超过 50 个非常好的应用在我们的生态系统上面,非常高兴今天来到这里,期待从其他的身上听到跟多的精彩分享。 Luke:大家好,非常高兴来到这里,我的公司叫 S3Labs。我们是做一些开发和搭建的 Web3 的 3MQ,我们也是做社交化和堆栈,让大家接触和沟通分享信息和内容,并且是在一个无需信任和许可的环境中前面。这个很像以太坊,每个人大家都可以加入。你也不会被某一个公司或者是被某一个字符串所监测到。所以这使得我们的网络更加有意义。 目前,我们是第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也是在 Web3 目前来说发展最快的公司。 林德伟:从去中心化开始,去中心化的发展一直到今天,Web3 的平台不断演进,最近这几年不断发展起来。我们很想知道各位嘉宾的想法。在过去几年,历史上的一些进展在 Web3 的社交媒体方面,您看到有哪些进展? Jorinda Hsu: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是怎样发展起来的,这个我们从一开始的互联网开始,然后互相发短信息,然后到数据、数据加密一直到现在。为什么最近这几年,我们看到 Web3 的社交媒体发展这么快?主要是因为我们有这种开放的自由的连接性,这使得我们去中心化做得更加快,网络更加开放,也是有更多的服务出现了。像区块链、智能合约和 IPS 的出现,还有去中心化的存储,包括自己的自拍和图片等,这些去中心化的存储能力等。过往的一些局限,现在也逐渐克服,通过去中心化,我们把数据放在一些值得信赖的东西。对于信息的交换或者是转移也是提供了一个共识。社交媒体上我们看到内地的处理者和外部的处理者,也通过 Web3 提供了机会,因为很多人通过数据隐私。过去 Web2 的时候,很多人不愿意使用一些网站。因为涉及数据的泄密,由网站中心保管数据是不安全的。现在通过技术的创新。有了新的关于数据隐私的标准,逐渐被数据所接受。如何吸引用户让他们实现更高层面的隐私保护,这个 Web3 可以做得比 Web2 好,给用户提供更高层次的保护,以及与现在网络的连接,也可以做得更好,这是同动 Web3.0 过去几年的发展。 林德伟:我也回应一下,我们如何将数据的隐私保护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或者是 Web3.0 的采纳程度提得更高。我们听到很多的热词,其中是包括「大规模采纳」,尤其是 Web3 的社交方面,看看过往历史的发展已经有很多的进展,但是我们需要更多,需要推动 Web3 社交,以得到更大规模的采用和更好用户的体验,更多的界面和性能,这样才能有更大规模的采用。这也是与我们的观点相符合和一致的。至少从 Mask Network 的角度来看。 第二个问题想问与传统社交媒体相比较,Web3 社交是有一些优势的,也有一些局限。我们讲去中心化,讲隐私保护和奖励机制。那用户友好是一个挑战。我们也想听一下嘉宾们的想法,对照一下有哪些优缺点,Web3 和 Web2 比较,未来还会有怎样的发展? Juee:我想对于 Web2 的用户来说,使用和进入的门槛是很低的,要解决这一问题的话,Web3 相对来说就面临一定的难度。要解决这个问题,从用户来说他们要拥有自己的数据。我想这个需要针对一些用户有好的解决方案才行,Web3 的产品在社交媒体上,我觉得不是那么的用户友好,它的用户界面。像 Web3 的社交媒体的平台,我们要经常想一想怎么去解决用户友好的问题。 林德伟:未来 5 年,Web3 媒体会有怎样的发展,我想请您谈谈: Wilson WEI:这个很难说有怎样的发展,但是基本面 Web3 是改变了我们整个的格局,我想最终去到两件事:在虚拟社交上面,在 Web3 上面要有个性化的东西和个人拥有的资产,这就是一个变局的东西。我们自己的体验在 Web2 的时候,不管你的社交多厉害,你始终是无法真正拥有什么东西以及炫耀一下。就像你买一件衣服、买一个 T 恤和群子显示你的品位,这在 Web2 很难,因为你不拥有自己自的资产。但是 Web3 上你拥有资产,而且用户彼此互动。 二是数据的所有权会给到用户,这也是一个便捷的东西。内容创建者可能会有使用不同的渠道,以及不同的账户,比如说 TikTok、IG、Youtube,在这儿用 5 年你可能有 100 万的粉丝了,不可能一下子把你 100 万的粉丝一下子带到另外的平台。这就意味着这里面最根本的问题是这些数据也不是你所拥有的,你没有直接的联系去让你连接到你的一些粉丝,所以问题就来了,像在平台上,平台是主要数据的控制者。而且他们很多的变现的政策对于用户也是不好的。Web3 的情况下,所有的都是用户为中心的,用户有权拥有自己的内容,包括他们发出的帖子和抛出来的东西,多渠道的东西就更多的是像用户和内容创建者本身拥有的内容,这就会改变未来平台的运作方式,他们如何对待用户,如何对待内容的创建者,未来 5 年这两个方面我相信是能进一步改变或者是重塑未来两个因素的,不管是社交媒体还是我们的社交应用。 林德伟:刚才分享的都是有东渐的内容,也是同意您所说的,我也是希望 Web3 的内容更加去中心化以及更加实用,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也是一直讲,大部分人采用这样的技术,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下一个牛市。牛市怎样到来,要有用户的友好性,同时不能妥协像隐私、安全等问题。 最近我们也知道 Lostrue(音 032929)的发展,这个软件非常受欢迎,因为所有人都在尝试创建怎样的用户,想过去信息。所以 Web3 的创作怎样把创作和自我审评纳入一个过程,才能落到一个循环中去。 Luke:这是非常好的问题,Northtrue(音)最近表现不错,很多替代性的问落,很多人他们都是在主流的社交网络上。所以这个问题就是说这些人,有些人不能在主流的社交媒体上,比如说 Facebook,他就会有其他的选择。这个从其他的层面就是关键点所在,这些人会采用新的社交的网络。 我们和 Northtrur(音)一样,这里有一个哲学的问题,到底言论自由是什么。马斯克说 Twitter 新的政策是有言论自由,而不仅仅是触达的自由。你说起来很容易,大家都能听到,特别是你脑袋外面罩了一个笼子,你后面听到了你的回声,其他人没有听到,你也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正确的事情去做。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就是要去打造一个基础的模块,构建模块,然后大家可以去打造基础的 App,可以帮助实现你足够的触达。我们认为选择一个最好的方法是让用户和社群让他们去推动和选择。 我以前是做 AI 的,我们也是非常努力,想要打造一些过滤器和不好的言论以及虚假的消息都把它屏蔽掉,但是非常困难。如果你有中尾和长尾的用户参与到一起来做,这些事情就变得更加容易了。Narttrue(音)它的设想就是接力市场,一个个接力下去。这些新的决策模型,这里面会有很多人通过算法来建立合作,这里面也是牵涉到加密货币的。比如说这里面有数据和社交图谱等,所以这就是未来的一个模型了。有更多的中尾、长尾的社区会参与进去,可以共同推动网络朝良性方向发展。我认为这将是未来解决的一个方案。 林德伟:非常感谢,社交媒体大家关注的点有很多,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隐私问题,还有数据安全等。我们很感兴趣,因为您也是做了很多的研究,而且现在有很多的社交媒体公司,那你认为在你看来,Web3 社交的这些公司,他们在隐私和数据安全做了哪些工作,和传统的社交媒体公司相比较,他们做了什么。以及未来的这些方面的发展,理想的情况下应该朝哪些方面发展? Jorinda Hsu:Web3 和 Web2 相比较,就是去中心化和隐私保护并不是附加的功能,而是属于 Web3 标准的一个非常基础的功能。提到提供开放和自由的平台,让人们自由发表言论和沟通,那么有隐私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我们才能自由去表达自己,我们都知道在 Web3 的空间内,ID 它是有各个不同的方面,比如说像 Twitter 它也是各个链条中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人们就会有这样的自由去表达自我,那人们会在不同的社交媒体之间去转换。他们想要有自由,想要去表达自己要有创造力。最早有互联网的时候,大家可以在网上上传照片,后来大家都拍照片上传到网上,然后就会鼓励人们去更多上传照片,然后就是视频的分享,你在吃什么,你在做什么,然后就是分享一些视频,比如说 TikTok 抖音短视频的分享等,下一步就是在不同的你的 ID 的垂直渠道,在 Web3 的平台上更充分表达自己。比如说我是对于 DAO 的坚信者,我在方面有我自己的一个身份,那么比如说我非常喜欢这一系列的 NFT,我是他的粉丝,这是我另外一个身份的特点。所以在 Web3 的空间,它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就是隐私的层面,可以让人们自由表达自己,因为有的时候比如说你是一个公司的高管,但是你非常喜欢小众的电影,但是你不想让其他人知道你特殊的爱好,所以 Web3 和 Web2 在这一层面区分开来,特别是在隐私和去中心化方面。 林德伟:从监管的层面,我们知道美国现在已经推出了更多针对 Web3 的监管措施,还有一些加密货币也已经倒闭了。所以这个也是会影响到除了社交以外的,包括 DeFi 都受牵连和影响。美国、欧洲还有一些西方国家,我们确实看到他们对于加密货币的看法不一样,香港现在是拥抱这一科技。所以我很感兴趣知道您的想法,就是监管的变化,Web3 社交目前监管的情况。我们知道 Web2 是有很多的监管,让大家和我们分享一下 Web3 方面的监管的情况和进展。 Juee:我觉得社交媒体的平台的监管,更多的是用来保护 Web3 的用户,比如说言论自由,比如说 Web2 的用户,他们是可以匿名创造出来自己的 Profilm,在 Web2 当中,这样他们就有这样一个平台去不在监管的条件下分享一些信息,所以我觉得监管主要是用来帮助其他的用户,在某种程度上是帮助其他的用户不被不好的信息所影响。 林德伟:在香港,我们知道香港完全拥抱 Web3,大家都来参加这一活动,就是相信香港将会成为未来 Web3 的中心和一个 Hub,所以在香港,这一监管的环境你是希望从香港的环境中看到怎样的一些支持,特别是做 Web3 社交的这些公司,希望获得哪些支持? Wilson WEI:这一问题非常大,我无法详细地去回答。只是我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想法,比如说我们做公司和做企业的,那我们是希望有非常清晰的监管,比如说怎样能够发行代币,政策是怎样的。你不能说你不能以这样的方法去募集资金,这个不够清晰太模糊了。所以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清晰的态度,而且是要给我们指明一个方向和路径,你这样做我们就跟着这样做就好了。当然了,代币和通证,对于任何项目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像 Layer1,第一层的区块链还有应用层,Token 都是最重要的,这是作为最重要的代币和通证。如果香港成为全球第一个地方让全球其他地方知道以何种方式发行 NFT,给到这些做公司的人,让他们按照合法的方式去做和推出自己的 Token,那将是具有非常巨大影响力的做法。所以我们需要透明性,我们不想要看到黑盒交易,我们不想要看到内部的交易,我们想要去保护散户的投资者。 可能我们要的有点多,在这里感受到抱歉,这是我的一些真实想法。 林德伟:你说得有道理,你的愿望都是讲得通和有道理的,我相信香港的政府也是朝着这方面努力的。特别是你讲的第二部分,就是对于交易,包括像交易所,还有给予一些发牌照等。 Wilson WEI:我觉得 Step1 比 Step2 是更为重要的。因为即便你是法人公司,因为在香港这个地方告诉公司如何合法发行代币的话,这将是一个重要的突破。 林德伟:我同意刚才所说的第一点,这是非常重要的。也相信香港政府朝着这方面努力,还有你讲的第二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 下一个问题我们讲 Web3 不仅仅是社交,还有很多其他的子领域,像 DeFi、NFT、游戏。那其他的领域怎样和 Web3 社交更加无缝整合起来? Luke:Web3 社交你想让它和 Web2 社交区分开来,那 Web2 的内容生成已经是一个突破性的方式来生成了,那 Web3 更加不同。Web3 社交包括里面有你的证书还有社交资产等。我特别喜欢 Wilson 刚才所说的需要一个好的监管框架。因为现在言论自由在美国相关的法律法规都有,但是中尾和长尾的交易,目前它的量是非常少的。这里面就会建设到很大的灰色的区域。这些创作者还有这些通证,如果我们不谨慎的话,就会出现 2017 年就会像 20 年代以后,出现一些大的失败的项目等。所以社交其实他都是和状态相关的,和身份相关的。 在现实中,我们的社交和 Token 是有流动性的,因为它是关于个人品牌和声誉的,你是可以进行交易的,它其实已经进行代币化了。如果我们把社交的地位和社交的声誉进行代币化的话,很大程度上会改变整个社会运营的方式。不仅仅是去筹资,包括像一些组织的构建,还有一些小的初创企业的运营等,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这是未来了。当然,近期来看有监管这是需要去克服的。 目前人并不是用得很好,用文凭和资格证明打造自己的 Reputation。但是我们希望未来大家打造自己的虚拟社交的资产时,一步一步地去打造,我们尚未完全搞清楚怎样是一个好的方法,因为目前还没有代币化的方向,但是会一步一步地去发展。所有的东西代币化以后,这里面牵涉到新的利益层,但是这将会从彻底的层面改变社会活动。 林德伟:今天所有的问题都提问结束,如果大家没有其他的补充,我们今天的论坛到此结束,非常感谢! 主持人:非常感谢,今天分论坛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收获。 来源:金色财经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