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预见2023】财信研究院伍超明:2023年
中
国
经
济
温和修复,“扩内需”、统筹发展与安全是A股投资核心关键词
go
lg
...
通胀的效果。三是债务负担加重风险。四是
中
国
经
济
反弹力度。 ● 预计2023年GDP增长5.3%左右,呈“N”走势,总体呈温和修复态势;2020-2023年四年复合平均增速在4.6%左右,仍低于潜在增速水平,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处于填补负产出缺口阶段。 ● 预计消费有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2023年社零约增长7-11%;此外,制造业、基建投资有望保持较高增速水平,继续对经济形成支撑。 ● 预计2023年财政政策担当主纲,货币政策精准有力,节奏上继续靠前发力,上半年或为发力高峰。 ● 预计2023年市场风险偏好难以全面点燃,但对国内风险资产相对可以更乐观一些。预计2023年A股修复性行情值得期待。具体到行业配置上,“扩内需”、统筹发展与安全是2023年A股投资的核心关键词,建议重点关注医药板块,数字经济,基础软件、核心硬件、国防军工等安全主线,以及出行消费等相关机会。 金融界:您认为当前影响全球经济前景的最主要因素有哪些? 伍超明:2023年,影响全球经济前景的主要因素有四: 一是地缘政治冲突风险。当前俄乌冲突仍面临进一步升级风险,或导致全球能源、粮食危机深化,全球供应链可能继续遭遇冲击,相关制裁使世界经济分裂成多个集团,或加剧原有的大国博弈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给全球经济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二是全球抗通胀的效果。受高基数和需求萎缩的影响,2023年全球通胀水平总体下行没有什么悬念,但劳动力市场持续紧张导致工资-通胀螺旋上升压力犹存,加上俄乌冲突不确定性仍大和
中
国
经
济
复苏可能再次推高能源、食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全球通胀或仍处高位,导致全球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持续时间超出预期,持续对全球需求形成拖累。 三是债务负担加重风险。2023年全球经济放缓压力明显加大,加上通胀仍处高位,利率水平居高不下,预计发达经济体私营部门偿债压力增加、房地产价格大幅下跌风险加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发生债务危机的概率提高,全球金融脆弱性明显增加。 四是
中
国
经
济
反弹力度。受益于防疫政策优化、宏观政策加力等因素影响,2023年
中
国
经
济
将确定性整体好转,给全球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但疫情产生的“疤痕效应”短期难以消散,实体经济信心恢复需要时间和过程,宏观政策稳增长效果不宜过于乐观,加上房地产恢复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中
国
经
济
反弹幅度仍存在不及预期风险。 金融界:请您展望一下2023 年的
中
国
经
济
? 伍超明:预计2023年GDP增长5.3%左右,呈“N”走势,总体呈温和修复态势;2020-2023年四年复合平均增速在4.6%左右,仍低于潜在增速水平,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处于填补负产出缺口阶段。具体看: 一是低基数对2023年经济增长形成向上支撑,或导致全年增速呈“N”型走势。受疫情、俄乌战争等超预期因素影响,2022年GDP增长3 %,大幅低于2020-2021年两年平均5.2%的增速水平,也低于潜在增速水平较多,低基数将对2023年增速形成较强支撑。此外,2022年各季度GDP增速分别为4.8%、0.4%、3.9%和2.9%,二季度和四季度为全年的两个低点,预计2023年二季度和四季度GDP增速在低基数效应影响下将回升较多,全年经济呈“N”型走势概率偏大。 二是预计2023年GDP增长5.3%左右,呈现出“内需担主纲、外需有拖累”复苏格局。 首先,消费有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预计社零约增长7-11%。支撑消费增速回升的驱动力主要源于四方面:其一,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将推动消费场景恢复,并提振居民出行和消费意愿,对消费恢复形成有力支撑。根据国际经验,疫情防控放松后各国消费增速均迎来显著回升。其二,随着经济活动恢复,居民就业、收入有望相应改善,也会对居民消费能力形成提振。其三,充足的居民储蓄余粮为消费改善提供了重要动力保障,如疫情发生三年来,国内居民储蓄存款年均增加约12.5万亿元,为疫情前五年年均增幅的1.9倍左右,疫情放开将成为居民部门储蓄存款转化为消费的重要催化因素。其四,极低的基数也为消费增速反弹提供助力。如2020-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三年平均增长2.6%,增速较疫情前2019年回落5.4个百分点,对2023年消费增速提高有较强支撑。 其次,地产修复,基建制造放缓,投资增速相对平稳。从三大固定资产投资需求看,房地产方面,受益于稳楼市政策加力显效、2022年基数偏低、防疫政策优化提振居民收入预期,预计2023年房地产销售将率先好转,全年增速有望达到5%左右,但库存高位下需求端向供给端传导有一个过程,预计投资增速降幅上半年企稳,随后回升,全年投资增速在-5%左右。基建方面,在前期项目持续推进,地方提前进行项目储备、准财政工具扩容及其杠杆作用继续发挥效用的共同影响下,基建投资增速有望继续保持高增,但专项债券可用资金大幅下降,基建投资增速或小幅回落,预计2023年广义基建投资增速中枢在8%左右,节奏上前高后低。制造业方面,结构转型、产业链安全均对制造业投资形成支撑,但出口需求下降、盈利走弱以及去库存拖累作用不容忽视,预计制造业投资增速小幅回落至7%附近,仍高于疫情前水平。 最后,预计出口同比下降5%左右,对经济形成拖累。出口下行压力主要有三:其一,从出口数量看,历史经验显示全球贸易数量增速与GDP增速走势一致,且前者波动幅度明显大于后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机构预计2023年全球GDP增速将放缓较多,预示着全球贸易数量或明显回落,国内出口数量增速或延续负增长,不排除进一步扩大的可能。其二,从出口价格看,受高基数和需求走弱对大宗商品价格增速形成拖累的影响,预计出口价格增速将明显承压,价格因素对出口的支撑或转负。其三,从出口份额看,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增加或导致世界原有供需循环受到干扰甚至被阻断,如俄乌冲突下欧盟工业生产因能源短缺被迫减产或陷入停滞,将强化我国成本、产业链优势,预计2023年国内出口份额仍有韧性,整体延续小幅回落态势。 综合看,制约2022年经济增长的两大因素——消费和房地产投资,将在2023年有不同程度的修复,但前期恢复仍面临波折和不确定性,促基建政策需在消费和地产需求的“恢复期”为总增长“护航”,同时出口下行压力加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或由正转负。因此,动力节奏上,预计呈现出“一季度基建托底、二季度房地产企稳、下半年消费反弹加速”特征。预计全年GDP约增长5.3%左右,呈“N”型走势。 金融界:在全球经济下行的背景下,预计2023 年我国经济将有哪些核心增长点? 伍超明:预计消费有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2023年社零约增长7-11%;此外,制造业、基建投资有望保持较高增速水平,继续对经济形成支撑;房地产投资在政策持续大幅加码的刺激下降幅或明显收窄,对经济的拖累作用减弱。 金融界:为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财政、货币政策应具备哪些应对之策? 伍超明: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经济精神,为提振信心,推动经济重回合理区间,2023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预计财政政策担当主纲,货币政策精准有力,节奏上继续靠前发力,上半年或为发力高峰。 一是上半年宏观政策处于较好发力窗口期。一方面,上半年消费和地产仍处于恢复初期、出口下行压力加大,宏观政策需继续发力基建为总增长“护航”。另一方面,受益于防疫政策优化,前期被压抑的需求有望迎来快速释放,上半年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与市场主体形成合力,为推动经济重回合理区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财政政策加力提效,预计赤字率抬升、专项债规模仍高、准财政继续发力。其一,国内需求不足和外部风险挑战加剧,要求财政政策加大力度,但地方财政加杠杆的意愿和空间不足,预计2023年财政赤字率将提高至3%左右,中央为加杠杆主力。其二,稳增长需要基建发力,对专项债资金的依赖仍强,但政府性基金收入对专项债的偿付保障能力下降,预计2023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在3.65万亿元左右,发行节奏将继续前置,若经济恢复不及预期,不排除进一步盘活专项债券结存限额的可能。其三,受益于准财政工具使用较为机动灵活,更加注重精准性和时效性,能够与货币政策形成合力,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流入高质量发展领域,预计2023年政策性金融工具和贴息工具有望继续扩容。 三是货币政策稳健偏宽,上半年降准、降息仍有一定空间。其一,受企业盈利依旧困难、当前实际利率升至偏高水平、美联储加息制约缓解和国内通胀整体温和等因素影响,为推动经济重回合理区间、提振实体需求,上半年适当降息的必要性仍强。其二,为有效缓解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约束,增强银行放贷意愿,同时弥补出口回落周期中基础货币收缩带来的信用扩张放缓风险,预计上半年降准也有一定空间,但与其他发展中经济体相比,我国金融机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不算高,未来降准空间已偏小。其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预计2023年结构性政策工具或“有进有退”,支农支小、再贴现等实际使用率高的长期结构性工具有望延续,同时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科技、绿色相关再贷款工具以及PSL规模仍有望扩容,交通物流等具有明确阶段性要求的再贷款工具或将按时有序退出。 金融界:2023 年我国资本市场将会有怎样的表现?哪些领域值得关注? 伍超明:在外部环境依旧动荡不安,地缘政治风险犹存,国内经济低位重启修复的基准预测下,预计2023年市场风险偏好难以全面点燃,但对国内风险资产相对可以更乐观一些。预计2023年A股修复性行情值得期待。 一是从盈利看,2023年A股盈利有望逐渐筑底回升,但力度或偏温和。历史经验显示,A股企业盈利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高度一致。受PPI增速继续回落、出口放缓、库存仍处高位等因素的影响,预计2023年上半年国内工业企业大概率延续去库存周期,但工业利润增速领先库存周期约两个季度左右,预示着2023年工业企业利润和A股盈利有望逐渐筑底回升。然而国内经济和信心恢复需要一个过程,加之2023年外需大幅放缓,预计A股盈利回升力度或偏温和。 二是从估值看,底部弱修复概率偏大。当前全部A股市盈率中位数已处于历史后10%的分位数水平,显示出市场估值底已经出现。展望2023年,我国货币政策仍将维持稳健偏宽松,加上实体有效需求恢复,预计实体信用扩张有望加快,社融和中长期贷款增速或稳中略升。根据历史经验,社融和中长期贷款增速与A股估值走势较为一致,预示着2023年A股估值或有所抬升,但国内货币政策不大水漫灌,加之过去量级较大的房地产、城投等融资需求总体减弱,社融、中长期贷款增速改善或有限,对A股估值抬升作用不宜过度高估。 三是从资产性价比看,A股具备较大优势。如截至12月25日,国内股债吸引力指标、股票与理财产品吸引力指标,均为近五年历史最高值,表明与投资债券、理财产品相比,投资股票获胜的概率明显更大。此外,预计居民资产由楼市加快向权益资产转移的趋势有望延续,对A股形成支撑,随着个人养老金加快入市,也会给A股带来新的增量资金。 四是从其他因素看,随着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加上中美经济周期逆向而行,即
中
国
经
济
回升、美国经济持续回落,将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外资流入A股的速度或重新加快。但值得警惕的风险是,若海外衰退超预期、全球出现金融危机或国内经济恢复远不及预期,A股波动风险难以避免将加大。 具体到行业配置上,我们认为“扩内需”、统筹发展与安全是2023年A股投资的核心关键词,建议重点关注医药板块,数字经济,基础软件、核心硬件、国防军工等安全主线,以及出行消费等相关机会。 (1)医药板块兼具短期修复和长期高增长双重属性,2023年表现值得期待。从短期看,疫情爆发三年以来,我国医疗保健消费增速受损程度明显高于全部消费增速,且修复程度一直弱于后者,随着防疫政策持续优化,预计2023年医疗保健相关消费修复弹性和空间均较大,对A股医药生物板块形成盈利支撑。从长期看,目前我国医疗保健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不到9%,仅为同期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一半左右,未来增长空间广阔,也是我国补短板的重要领域。此外,经过两年的调整,医药板块超配状态明显有所缓解,市值占比与营收占比的比值已也回到近十年均值水平。综上,预计2023年医药板块以及与养老相关的消费板块表现值得期待。 (2)国家安全相关的短板领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外部动荡不安的局势,发展与安全被提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未来关系国家安全发展领域加快补齐短板将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资本市场的机会所在。具体而言,国家安全包括能源粮食安全、产业链安全、国防安全、信息安全等多个方面,对应新型电力系统、生物农业、基础软件、核心硬件、基础原材料、国防军工等板块均存在一些投资机会。 (3)防疫政策优化带来的出行类消费修复主线。根据海外经验,防疫政策优化后,各国餐饮住宿、娱乐休闲、服装鞋类等出行相关的消费板块修复弹性最大。随着2023年国内防疫政策持续优化,加上CPI与PPI增速剪刀差扩大,A股纺织服装、商贸零售、社会服务等板块盈利有望波动上行,得到明显改善;此外目前上述板块市值占全部A股的比重处于历史最低位置,明显处于低配状态。预计2023年尤其是上半年,社会服务板块里面的酒店、旅游等行业,以及纺织服装、商品零售等板块均有望迎来盈利与估值的双升。 (4)受益于信心重塑和数字化转型提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经济领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这标志着对平台经济的监管政策开始走向常态化,并由过去的强监管阶段、规范发展阶段进入了支持发展阶段。政策风向的好转,叠加国内数字化转型提速,预计工业互联网、平台经济领域有望迎来明显的修复行情。
lg
...
金融界
2023-02-06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预计2023年中国GDP增速可能在5.0%左右,可考虑适度增加赤字率
go
lg
...
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官网刊发的《2022年
中
国
经
济
回顾与2023年经济展望》称“综合投资、净出口增速变化以及疫情对消费的影响将逐步消退,我们预计2023年中国GDP增速可能在5.0%左右。”第一、二、三、四季度的GDP同比增速可能约为3.4%、7.2%、4.2%、5.2%。 《展望》预计,2023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可能会呈现基建投资增速小幅下降;制造业投资增速前高后低、全年增速下降幅度相对较大;房地产投资则前低后高、全年难有较大幅度增长,政策推动的基建投资增速可能会领先于其它两类投资增速。 受国际需求收缩及基数抬升影响,我国出口增速将转为负增长,净出口对经济增长可能形成一定拖累。 综合投资、净出口增速变化以及疫情对消费的影响将逐步消退,预计2023年中国GDP增速可能在5.0%左右。 《展望》认为,当前亟需提振微观主体的信心,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微观主体信心的增强不仅需要积极正面的引导,也需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使引领未来发展方向以及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相适配的行业和产业得到健康发展,促进微观主体的良好预期不断得以实现,从而在多次博弈中实现信心的持续向上修复。 在外需收缩的背景下,应加强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均实施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并取得了积极成效。这次所不同的是,受疫情影响我国在前三年已实施了较为宽松的财政政策,等量政策的刺激效果会减弱。 在此情况下,可考虑适度增加赤字率,对冲外需收缩的影响,防止疫后经济内生的修复动能因外部冲击而削弱,以有效缓解国际经济周期不同步所带来的影响。
lg
...
金融界
2023-02-06
基金经理投资笔记|趁调整逢低关注TMT和医药 2月宏观面三大分歧点剖析
go
lg
...
歧点有三:一是美国停止加息的节奏,二是
中
国
经
济
复苏的程度,三是中国政策重点的预期,下面具体分析。 分歧一 美国停止加息的节奏 美联储如期加息25个BP,预示加息节奏放缓,乐观者预期停止加息,甚至憧憬即将到来的降息周期。我们一直坚持美联储无论鹰派还是鸽派,不见兔子不撒鹰是必须坚持的操作原则。也就是说,在见不到核心通胀率达到或接近3%的水平,大概率是不会停止加息的,贸然停止加息,死灰复燃将后患无穷。 我们也一直认为工资的螺旋式上升是通胀最终的核心矛盾,这使得停止降息的动作大大延后。2月3日美国劳工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美国非农新增就业人数51.7万人,远超预期的18.5万人。失业率维持在近50年来的低位,平均时薪同比增长4.4%,略高于预期的4.3%。美国劳动力市场韧性十足,海外分析师已经开始认为,劳动力市场或将取代CPI,成为美联储关注的关键指标;也有人认为让劳动力市场降温是美联储使核心通胀放缓至2%的唯一方法。从这个逻辑上看,憧憬美联储很快停止加息的预期过于乐观。 分歧二:
中
国
经
济
复苏的程度 从数据上看,
中
国
经
济
进入弱复苏阶段,向上的方向较明确。宏观上看,PMI指数重回扩张,经济触底温和反弹;从微观上看,企业盈利基本接近筑底,静待反弹。市场关注的是下一步经济复苏的动力。我们认为有三点是需要明确回答的,房地产的修复、消费的修复以及政府的财力支撑程度。 第一个问题:房地产的修复 必须明确政策对房地产是友好的,在高层态度缓和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冲动双重加持下,地产政策继续出台。一月已有多个城市降低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至4%以下,各地方政府通过解除限购,上调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调整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比例,延长消费补贴,提高多孩家庭公积金贷款额度,明确认房不认贷等政策刺激房地产市场。 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1月贝壳50城二手房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2%,为自2021年8月连续17个月环比下跌以来首次止跌,同时带动同比跌幅收窄。分城市看,约六成城市二手房价格1月止跌,止跌城市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重点城市群。 地产的修复是市场所期待的,地产是否重回支柱产业更是市场关心的问题。我们认为2023年是中国高质量发展与产业转型继往开来的开始,房地产再塑辉煌的概率很小,它的作用更多体现在对宏观经济不产生系统性风险的拖累,寄希望加分就有点奢望。从长远看,随着人口总量和结构的变化,地产的作用越来越弱化。2022年中国人口61年来首次负增长,这一趋势或将很难改变。 第二个问题:消费的修复 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0.2%,振兴消费,摆脱对经济的拖累成为各层级的共识。个人消费由即期可支配收入(Current spendable income,I)、即期资产(Current assets,A)与预期收入(Future income,F)决定。 从即期收入看,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3.9%,实际增长1.9%。人民银行2022年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不论是当期收入感受指数、未来收入信心指数,还是未来就业期望指数,都处于低点。 即期资产的分析目前及集中在市场热议的超额储蓄。市场流行观点认为2022年居民存款增长比较明显,比正常的增长可能额外多增6-7万亿,认为2022年居民部门受疫情冲击,消费和投资支出减少,把钱都存下来了。这一观点选取的是住户存款这一指标,但该指标受到居民持有资产的偏好变化影响很大。我们认为,住户存款只是居民持有资产的一种方式,只要居民把其他资产卖掉变成存款,即使当年没有多存下来钱,存款也可以明显多增加,而这可能就是2022年发生的事情。 按照当年储蓄=当年可支配收入-当年的各项开销测算,2022年居民新增储蓄大概在16.9万亿左右,同比增长8.7%。2021年同比增长0.5%左右,2020年同比增长20%左右,三年年化同比增长9.4%,比7%左右的名义GDP增速略快。而疫情前的三年储蓄年化增长差不多在11%,名义GDP增速在9.7%。我们测算认为,乐观估计,过去三年居民部门的超额储蓄大约为0.5万亿-1万亿,远低于住户存款指标估算出的6-7万亿,2023年稳增长扩内需需要各项政策齐发力、市场各参与主体都努力,才能最终形成经济企稳向好的合力。 预期收入取决于就业,就业取决于投资修复以及更多岗位的提供,目前这一循环还没有完成闭环,需要继续观察,方能得出明确的结论。 第三个问题:财政的实力 从2022年财政部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央具备加杠杆的能力,地方财力堪忧。在财政三本账中,我们看到,一般公共预算中,非税收入透支较为严重。2022年中央非税收入增长96.5%,主要是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利润入库、原油价格上涨带动石油特别收益金专项收入增加等特殊因素拉动,扣除上述特殊因素后,中央非税收入增长3%左右。地方非税收入增长17.8%,主要是地方多渠道盘活闲置资产,以及与矿产资源有关的收入增加,拉高地方非税收入增幅14.3个百分点。在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地方赤字31284亿元,房地产修复对地方财力至关重要,问题是,政府的救助是地产修复的前提,二者形成良性循环需要时间。 分歧三:政策的分歧,短期的政策操作与长期的制度建设 在2023年度宏观策略报告中我们提到,2023年的政策是短期稳增长(消费、地产)、中期纠偏(平台经济、医疗)、长期安全部署(信创、芯片、硬科技和高端制造),三方面都要进行,每个行业和板块都慢慢恢复,才能最终实现经济发展的合力。政策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这与过去几年政策大开大合、爱憎分明是明显不同的,财政紧平衡,没有绝对重点倾斜,需要持续松绑,以刺激经济主体积极性。 在2023年一月的市场交易中,投资者对于短期的政策过于关注,对政策的层次感认知不够。我们需要提醒投资者既要低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下面这些制度建设是我们需要认真学习的: 1)只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 2)搞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有合理回报的投资需求、有本金和债务约束的金融需求。我们的理解是,扩大有约束和支撑条件的消费、投资、金融需求。 3)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 4)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 5)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为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创业营造良好环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6)全面注册制的一个意义是资本市场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另一个是适应科技创新和安全发展的需求。 三、资产与配置 资产配置因子变化 从宏观因子看,在政策预期先行带来的估值修复行情走完后,经济基本面的修复程度和外部冲击的幅度,短期内不会很清晰。一季度市场的修复可能还会有所反复,若调整,可逢低将关注点从债切换至股。 从产业主导因子看,两会后产业政策的实际落地情况,以及政策驱动后产业的内生修复是需要最新关注的。需要核心关注政策落地情况、消费修复的数据、工业生产修复情况以及年报的数据验证。阶段性重点在自主可控的信创、工业软件、数据要素等软科技,半导体等硬科技在两会前后的政策落地,以及一季度的订单与预算情况。疫后重启主题进入消费场景修复阶段,预期快速上涨暂歇后,餐饮、食品饮料、医疗服务、酒店的恢复最有望得到数据支撑。 大类资产配置 股债性价比仍倾向权益,政策逐步落地,基本面逐渐触底修复,短期反弹较多。若出现波动,如果没有系统性的宏观冲击,建议更多高低切换而不做大的仓位调整。 单一资产配置 1)债券 长端利率上行趋势或难以避免,强一致预期下可适当把握超调后的交易性机会。2月资金面预计维持宽裕,短端利率有望修复。银行理财赎回对信用债市场的影响缓解,短久期信用债的杠杆票息策略仍是相对较好的投资策略,依然可关注中短久期(3年以内)、中高评级(AA+及以上)信用债。中高评级、短久期城投债依然具备配置价值,短久期中高评级银行二永债(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票息收益较高,可以适当关注。转债性价比偏低,建议适当关注。 2)美股 2023年美股仍难实现盈利估值的双击,阶段性乐观情绪过后,继续等待底部。 3)A股 复苏兑现之后,市场将等待下一个数据验证点的到来。市场风格将偏向成长轮动。结构上,行业配置主导的依然是政策因子,长期主线在安全、自主可控,虽然短期上涨后叠加疫情冲击,风险偏好出现了一定回调,但国产替代逻辑与周期底部的需求回暖共同驱动的核心逻辑不变,TMT和医药可趁调整时逢低关注。消费、传媒、地产等,我们认为属于阶段性机会,是交易因子低位+政策改善预期带来的阶段性上涨。短期新涌现出的主题机会:国企估值重塑,其中低估值,且有基本面支撑的国企可适当关注。 4)港股 港股本轮的反弹确实具备形成反转的条件,但短期而言,交易过热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震荡消化不可避免,建议等待回落的配置机会。港股投资仍是2023年资金配置的重点方向,AH价差或将持续缩窄。建议关注电信、能源、中字头高股息低估值标的,也可逢低关注科技、医药的成长方向及消费股。 【了解作者】 魏凤春,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投委会委员兼秘书长,宏观策略配置部总监,兼任MOMFOF投研总部总监,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学术研究与教学以及宏观经济走势、金融产品分析等实务领域经验丰富、成果卓著。从业23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在周期波动的框架内运用财政的视角解构宏观经济的运行,将
中
国
经
济
看作一份资产,通过资本资产定价的方式来确定其价值与风险。
lg
...
金融界
2023-02-06
俄考虑更改原油税征收方式回应欧盟?国际能源署:
中
国
经
济
有望强劲反弹或将提振油价
go
lg
...
虽然上周经济衰退的担忧主导了市场,但周日国际能源署署长 Fatih Birol 强调,中国的复苏仍然是油价的主要驱动力。他表示,根据复苏的强劲程度,OPEC+ 可能不得不重新评估他们在 2023 年前每天减产 200 万桶的决定。此外,俄罗斯生意人报(Kommersant)上周五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俄罗斯可能改为按照布伦特原油向石油生产商征税,而不是目前使用的乌拉尔原油(Urals)以避免石油税减少对预算收入造成过度损害。
lg
...
IreneLim
2023-02-06
民银研究:预计1月CPI同比上涨2.2%,PPI同比下降0.8%
go
lg
...
的补偿性修复。此外,由于海内外均对今年
中
国
经
济
复苏有较好预期,外资流入持续增长。在此情况下,人民币汇率有望延续去年11月以来较为强势的表现,但升值幅度或将趋缓。预计2月份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将在6.65-6.75区间双向波动。 外储:预计1月末外汇储备环比增加350亿美元至31626亿美元 1月份,美元指数小幅下跌1.3%,主要非美元货币中,日元、欧元和英镑分别兑美元升值0.8%、1.5%和1.9%。主要国家债券收益率大幅下行,其中,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降36个基点至3.52%,10年期欧债收益率下降23个基点至2.32%。全球股市普遍上行,标普500股票指数上升6.2%,欧洲斯托克50价格指数上升5.5%,日经225指数上升4.7%。综合考虑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影响,外汇储备规模上升幅度可观。 此外,1月北向资金净流入,在仅只有16个工作日的情况下高达1412亿元人民币,较去年12月多增加824亿元人民币,对外汇储备规模形成有力支撑。综合来看,预计2023年1月末外储较上月末增加350亿美元。
lg
...
金融界
2023-02-06
债市早报:资金面整体偏松,主要利率债收益率长券持稳、短券向好
go
lg
...
最新的59,表明海外需求反弹,可能源于
中
国
经
济
复苏。 (三)大宗商品 【国际原油期货继续收跌 NYMEX天然气价格反弹超9%】2月3日,WTI 3月原油期货收跌2.49美元,跌幅3.28%,报73.39美元/桶,全周累计下跌7.89%;ICE布伦特4月原油期货收跌2.23美元,跌幅2.71%,报79.94美元/桶,全周累跌7.47%;NYMEX 3月天然气期货收涨9.28%,报收2.68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二、资金面 (一)公开市场操作 2月3日,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0%。Wind数据显示,当日有3190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当日公开市场净回笼资金2960亿元。上周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资金7200亿元。 (二)资金利率 2月3日,银行间资金面整体偏松,主要资金利率继续下行:DR001下行32.82bps至1.266%,DR007下行8.97bps至1.821%,其他期限利率多数小幅波动。 数据来源:Wind,东方金诚 三、债市动态 (一)利率债 1.现券收益率走势 2月3日,资金面进一步好转提振短券,复苏预期继续压制长券表现,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长券持稳、短券向好。截至北京时间20:00,10年期国债活跃券220025收益率持平于2.8950%;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220220收益率上行0.30bp至3.0550%。 数据来源:Wind,东方金诚 债券招标情况 数据来源:Wind,东方金诚 (二)信用债 1. 二级市场成交异动: 2月3日,7只地产债成交价格偏离幅度超10%。其中,“20宝龙04”跌超11%,“20阳城01”跌50%,“20阳城04”跌超55%,“H0阳城02”跌超58%,“21碧地01”跌超60%;“20宝龙MTN001”涨超10%,“21阳城01”涨超185%。 2月3日,城投债成交价格整体相对稳定,2只债券成交价格偏离幅度超10%。其中,“20潍坊滨投MTN001”跌超10%,“17阿纺织”跌超32%。 2. 信用债事件: 华夏幸福:公司公告称,境外美元债将以发行新债券实施重组,需提前偿付现金1.13亿美元。 宝龙实业:公司公告称,“20宝龙04”拟于2月7日进行第二次分期偿付,兑付1.5亿本金及应计利息。 荣盛地产:据民生银行公告,“20荣盛地产MTN002”持有人会议拟于2月6日召开,审议剩余本金(10.416亿元)在原有展期方案(展期15个月)基础上整体延后1.5年兑付等议案。 汇景控股:公司公告称,HUIJHK 12.5 07/20/23同意征求已获通过。 中国奥园:公司公告称,以5.84亿元出售珠海奥园华富置业60%股权。 泛海控股:公司公告称,泛海控股国际金融所持40.98亿股中国通海国际金融普通股已转让给华新通,交易对价由华新通以现金和放弃上述港元票据的部分债权的方式支付。 世茂股份:据联合资信公告,关注世茂股份2022年年度业绩预亏事项。公司预计2022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4亿元到-57.6亿元。 富力地产:公司公告称,根据持有人会议通过议案,将龙门富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对应项目为惠州富力南昆山温泉养生谷项目)70%股权、兰州富力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对应项目为兰州富力城项目)100%股权、渭南富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对应项目为渭南富力城项目)100%股权和海南富力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对应项目为海南富力红树湾项目、文昌月亮湾项目、儋州阅山湖项目、海南富力首府项目、海南陵水海洋文化城项目)92%股权为“16富力05”、“18富力08”和“18富力10”提供质押增信。此前为无担保。 富力地产:公司公告称,“18富力08”、“18富力10”、“16富力05”自2月9日开市起复牌,并按照特定债券有关规定进行转让。 遂平开投:公司公告称,控股股东变更为遂平产投集团,实控人未发生变化。 钦州开投:中证鹏元公告关注钦州开投发生无偿划转资产的事项。 三特索道:公司公告称,控股股东将变更为高科集团,实控人将变更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公司股票2月6日起复牌。 川投能源:公司公告称,“22川投能源MTN001”、“22川投能源SCP002”持有人会议议案未生效。 重庆钢铁:公司公告称,拟将价值6036余万元资产增资入股宝武水务。 中原高速:公司公告称,截止2022年12月末,当年累计新增借款金额为26.17亿元,占公司2021年末净资产的21.10%。 豫能控股:据联合资信公告,关注豫能控股业绩预亏事项。 金鸿控股集团:公司公告称,已与“15金鸿债”全部48家持有人签订了最新债务清偿协议或和解协议。 佳都科技:公司公告称,拟使用不超10.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暂补流动资金。 亚太药业:公司公告预计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至4亿元,净利润亏损1.2亿元至1.6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2.28亿元。新世纪评级发关注公告。 蒙娜丽莎:中证鹏元将公司主体及蒙娜转债信用等级继续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 (三)可转债 1. 权益及转债指数 【A股三大股指集体下落】 2月3日,权益市场主要股指明显回调,全天弱势震荡整理,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下跌0.68%、0.63%、0.85%。两市成交额约9100亿元,北向资金结束持续净买入,当日净卖出超40亿元。当日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多数下跌,8个逆势上涨行业中计算机、国防军工、传媒涨超1%,而23个下跌行业中有10个行业跌逾1%,其中电力设备、房地产、建筑材料跌幅比较靠前。 【转债市场指数震荡收跌】2月3日,转债市场主要指数弱势震荡整理,中证转债、上证转债、深证转债指数分别下跌0.36%、0.35%和0.39%。不过,转债市场交易情绪高涨延续,日成交额651.75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增加7.56亿元。当日,470只个券中仅124只上涨,344只下跌,2只持平。个券表现上,尽管上涨个券数量锐减,但涨幅前十大个券成交异常活跃,合计成交额超三成,其中智能转债再度涨超10%,以15.60%的涨幅高居市场榜首,华锋转债、拓尔转债、胜蓝转债涨幅超过5%;当日下跌个券中,卡倍转债、蓝盾转债显著调整,跌幅超过10%,其次鼎胜转债、三花转债、起帆转债、明泰转债、福22转债跌逾3%,其他下跌个券调整幅度相对不大。 数据来源:Wind,东方金诚 2. 转债跟踪 本周,冠盛转债拟于2月6日上市,三房转债、福新转债拟于2月7日上市,恒锋转债拟于2月8日上市。 2月3日,天合光能、华特气体、亚太科技发行可转债申请获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丽岛新材公开发行可转债申请获证监会受理,晶澳科技公告A股可转债募资规模拟由不超100亿元调至不超89.6亿元。 2月3日,川恒转债公告暂不提前赎回,将自2024年1月1日起的首个交易日开始重新计算是否再次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 2月3日,齐鲁转债公告将转股价格由5.87元/股下修为5.68元/股,修正后的转股价格自2023年2月6日起生效;沪工转债、城地转债公告预计满足转股价格修正条款。 (四)海外债市 1. 美债市场: 2月3日,由于当日公布的美国1月非农数据大超预期,导致政策收紧预期大幅升温,推动各期限美债收益率普遍两位数大幅上行。其中,2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21bp至4.3%,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13bp至3.53%。 数据来源:iFinD,东方金诚 2月3日,2/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利差倒挂幅度扩大8bp至77bp;5/30年期美债收益率利差转为倒挂4bp。 2月3日,美国10年期通胀保值国债(TIPS)损益平衡通胀率小幅保持在2.22%不变。 2. 欧债市场: 2月3日,主要欧洲经济体10年期国债收益率普遍两位数大幅上行。其中,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16bp至2.20%;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上行12bp、13bp、11bp和5bp。 数据来源:英为财经,东方金诚 中资美元债每日价格变动(截至2月3日收盘) 数据来源:Bloomberg,东方金诚整理
lg
...
金融界
2023-02-06
指数行情降速,国泰君安证券:春节-两会交易窗口期,中小市值弹性更大
go
lg
...
有所调整:第一,前期市场全局性的上涨对
中
国
经
济
恢复与宏观风险下降的定价已经接近充分(上证估值已接近中枢附近),边际上市场对总量政策力度的担忧、业绩的等待期(Q2)以及地缘政治的波折将令市场预期重新出现分歧,指数行情降速,进入震荡上升阶段。第二,股票将从全局行情转向结构行情,从大盘行情转向中小市值。春节至两会处于政策、业绩、数据空窗期,是一个较为有利的股票交易窗口,赚钱效应扩散,交易阻力相对较好的方向在中小市值。 春节-两会交易窗口期,中小市值弹性更大。春节-两会在历年都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股票交易时期,政策、数据、业绩空窗期,无法证真与证伪,因此在宏观风险较小的预期下往往会出现风险偏好上升的主题行情。2010-2022年的春节至两会期间,主要宽基指数大概率上涨,其中以国证2000、中证1000为代表的中小盘弹性更大,股票风格成长 >周期 >消费,这是市场的肌肉记忆。同时考虑现阶段的特点,北上资金净流入的趋缓,公募基金的仓位处于高位(且居民部门的流入缓慢),这意味着风险偏好上升的主战场可能并不在大盘蓝筹股。因此,我们判断2023年春节-两会期间预期弹性更大、交易阻力更小的方向仍然在中小市值与投资主题。 行业选择:布局开工旺季与制造升级。在交易中国消费恢复之后,我们认为市场将转向关注企业端的复工复产(开工链)以及后续政策的重点。未来一个月,我们认为有两个变化值得关注:1)信贷“开门红”有望好于预期,1月以来票据转贴利率持续走高,反映银行贷款需求非常旺盛。2)春节后开工强度有望超预期,本轮开工一方面受益于2022年由于疫情滞后的开工需求,另一方面有2023年新开工需求的释放。近期多省公布2023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计划投资金额较2022年普遍提高,其中河南、广东、贵州、湖北、重庆及安徽等省市计划投资金额增长超10%。开工旺季,推荐关注传统开工链的钢铁、建材、建筑;保交楼、保交付推进的家居、家电;与商务与复工弹性的次高端白酒等。其次,受益于国内高质量发展的导向、各地产业升级优先的政策取向以及新技术(ChatGPT)的出现,加上欧美经济超预期出口降幅预期收窄。制造升级,推荐TMT与创新药,看好计算机、通信、电子、机械设备、创新药等。 投资主题和个股推荐:布局新开工,掘金新科技。1、开工后订单加速交付,需求弹性提升的高端制造业。看好通用自动化(纽威数控/欧科亿/伊之密)、新能源装备(长盛轴承/固德威/东威科技)、汽车零部件(爱柯迪/瑞鹄模具)和智能电网(威胜信息)。2、需求侧政策落地,布局传统行业开工旺季。看好消费建材(东方雨虹/旗滨集团)、家电家居(海信家电/志邦家居)和工业金属(驰宏锌锗,明泰铝业)。主题推荐:1、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推荐:科大讯飞/格灵深瞳/立讯精密。2、粮食安全,推荐:大北农/隆平高科/荃银高科。
lg
...
金融界
2023-02-06
第一波上涨行情中的量价关系
go
lg
...
创纪录的北向资金流入体现了海外投资者对
中
国
经
济
复苏的乐观预期。我们认为,即使北向资金在短期内流入节奏减缓,但方向并未改变,本轮反转行情大概率仍将持续。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等。
lg
...
金融界
2023-02-06
春季行情临近尾声?兴证策略:A股做多窗口仍在,留意三个变化
go
lg
...
口仍在,市场仍是“春好时”: 1、
中
国
经
济
复苏的主逻辑并未遭到动摇。随着疫情高峰过去,
中
国
经
济
活力已在释放。2023年1月制造业PMI和服务业PMI均回升至景气水平,分别为50.1%、54.4%。与此同时,春运旅客发送量明显走强,春节期间电影票房、旅游人次等也回升,指向消费恢复节奏或加快。此外,反映经济活力的百度迁徙指数等高频数据也明显走强。 2、美联储继续释放鸽派信号,海外市场的风险偏好仍在修复。2月1日美联储议息会议政策声明中虽然仍认为通胀偏高,但承认有所缓和,同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也提及在商品价格的拉动下,通胀有所缓解,并表示FOMC正在讨论再加息几次至限制性水平,之后就暂停。 3、国内机构资金已在、并将继续逐步回来。1)年初以来,我们观测到保险和私募仓位已从底部开始回升:截至2023年1月20日,股票私募多头的仓位比例较去年年底回升1.19pct至67.30%,但整体仍处于近年来较低水平;保险方面,权益资产(股票+基金)头寸也从2022年10月11.84%的历史低位,至2022年12月回升至12.71%。而公募基金方面,其发行历来较市场有一个季度左右的滞后,随着去年底以来公募基金净值回暖,预计后续基金发行也将加速。综上,我们仍然看好今年的A股将从去年的存量博弈、甚至缩量市场,重新回到增量市场。 二、留意三个变化,驱动行情节奏从贝塔转向阿尔法 关于行情节奏,我们在2月月报中提出了“后续市场将从跌深反弹的贝塔行情逐渐转入景气驱动的阿尔法行情”。而近期,我们观察到市场出现了三个重要边际变化,将进一步驱动市场从贝塔向阿尔法的主线切换: 2.1、外资主导力量从交易盘转向配置盘 开年以来市场的整体性修复中,外资无疑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1月单月净流入超1400亿元,规模创下历史新高。而2月3日外资结束了连续17天的净流入趋势。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变化? 要理清外资的行为逻辑,必须要拆分清楚其资金性质。早在2019年,我们就领先全市场首创了外资交易盘(以对冲基金为主)和配置盘(以共同基金为主)概念。近期外资的波动,核心是主导力量从交易盘到配置盘的转变。而这一点事实上早有端倪: 2022/11/11-2022/12/31,交易盘占据外资主导地位,区间净流入超650亿元,是同期配置盘流入规模的两倍; 2023年初至1月20日,配置型和交易型外资流入节奏和规模相当,二者分别流入568.43亿元、531.16亿元; 春节假期后,配置型外资流入节奏进一步提速,而交易盘流入放缓、乃至转为净流出,截至2月3日,配置盘流入405.16亿元,而交易盘流出超60亿元、且在过去4个交易日(1.31-2.2)内持续流出A股。 对于交易盘,三个因素导致交易盘其近期流出压力:1)代表交易盘的海外对冲基金对中国权益资产的仓位已提升至历史高位。根据高盛数据,截至2023年1月27日,海外对冲基金在中国权益资产上的头寸已经由去年10月低点的7%快速提升至13%,处于近5年90%的分位数水平,较为接近15%的历史最高水水平。2)近期海外风险偏好回升带动市场修复,中国权益资产的超额收益收窄,对海外的“短线资金”吸引力有所降低。3)去年底以来快速加仓A股的交易盘,在市场显著修复后,也有兑现浮盈的动力。 对于配置盘,2023年中国复苏驱动下,流入方兴未艾。2023年,在
中
国
经
济
复苏、全球“东升西降”、人民币升值的宏观背景下,中国资产优势重现,将吸引外资配置盘加仓中国权益资产。此外,代表配置盘的海外共同基金的中国股票仓位尚处于历史低位,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根据EPFR数据,截至2022年12月底,当前中国权益资产占全球共同基金的仓位为8%,较去年10月的低点回升2%,处于近十年19%的分位水平,远低于2020年15%的高点。 外资从交易盘主导到配置盘主导的变化,将驱动市场从β到α的切换。相比于交易型外资更重视宏观择时的属性(HedgeFund为主),配置盘则更加聚焦α,更注重行业或个股的成长性和景气度水平。行业层面上,2020-2022年,配置盘主要加仓高景气的新能源、电子、机械等高端制造板块和受益于商品价格上行的化工和有色等周期板块。个股层面上,2020-2022年,配置盘净流入规模和公司的复合业绩增速呈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详见20230120报告《外资配置思路如何变化?》)。 2.2、业绩预告陆续发布,市场预期逐步进入到落地阶段 截至2023年1月31日20时,A股整体4639家上市公司中(剔除上市一年之内的公司,下同),共2515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22年年报业绩预告/快报/年报,其中实际公布业绩2511家,实际披露率54.13%。其中主板3101家上市公司有1692家披露,披露率为54.56%;创业板1082家上市公司有639家披露完毕,披露率59.06%;科创板377家公司有177家披露,披露率为46.95%;北交所79家公司有3家披露,披露率为3.80%。 已披露业绩预告的公司中,预喜率仅四成。我们按照业绩预告的类型,将已披露业绩预告公司分为预盈(包含略增、扭亏、续盈、预增)、预亏(略减、首亏、续亏、预减)两组,预喜率为预盈公司数量的占比。在已披露业绩预告类型的2428家上市公司中,共951家预盈,预喜率为39.17%,在近10年年报业绩预告中首次低于50%;其中主板、创业板和科创板的预喜率分别为38.47%、41.14%和37.43%。 整体来看,在去年经济数据明显回落、市场对于2022年报业绩较差已有一定心理准备的基础上,后续市场将更多关注上市公司的业绩指引能否符合或者超过市场预期。 2.3、随着市场底部修复,指数股权风险溢价已从历史高位回落 股权风险溢价是我们衡量权益资产性价比的重要指标。从股权风险溢价来看: 上证综指从去年11月超过三年滚动平均+2倍标准差的极端值,回落至当前接近三年滚动平均的水平。 与此同时,创业板的股权风险溢价仍处在三年滚动平均+1倍标准差以上,或显示其仍有修复空间。 三、配置建议:沿高弹性与高增速两条线索布局成长+战略看多中国复苏、人民币升值趋势下的“大炼化”等周期 3.1、沿高弹性与高增速两条线索布局成长 结合政策、景气度、估值、持仓、拥挤度等,成长板块仍具备中期配置价值,建议沿高弹性与高增速两条线索布局。一方面,重点关注当前景气仍处于低位、但今年有望困境反转,且估值、持仓均处于中低位的高弹性方向:信创、创新药、半导体、消费电子、传媒、5G;另一方面,对于当前景气已处于高位、且已体现在高仓位中的成长板块,重点掘金增速能够持续向上、估值合理的细分行业,把握高增长细分方向、以及个股α机会:风电、光伏。 3.1.1、政策:成长政策加码,层级高、频率高、更具体 成长赛道受政策密集催化。自去年10月“二十大”重磅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明确“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以来,以信创、光伏、风电、半导体等为代表的成长赛道近期持续收到产业相关政策的催化。随着以数字经济、新能源、生物制造为代表的各个领域政策催化密集落地,相关赛道未来的景气预期有望加速提升。 3.1.2、景气度:成长多落于景气延续与困境反转区间,23E增速靠前 成长赛道今年多处于景气延续与困境反转。综合2022E和2023E的一致预测盈利增速来看,成长赛道今年多处于景气延续和困境反转区间。具体来看,成长板块中属于景气延续的赛道有电力、储能、新能源车、智能汽车、光伏、军工等,属于困境反转的行业有计算机、传媒、消费电子、半导体、元宇宙等。同时,相较于消费医药、金融地产和周期板块,成长板块在景气度方面整体优势明显。 3.1.3、估值:多处于历史低位 成长赛道估值多已处于历史低位,多数行业估值分位不到30%。从2010年以来的估值分位数口径上看,以通信、医药生物、电力设备、电子、军工等为代表的多数成长赛道估值已经回落至30%以下的历史低位,估值性价比凸显。 3.1.4、估值&;;;盈利:成长性价比高 从估值与盈利匹配度上看,成长赛道目前性价比仍高。从PE-G维度来看,以储能、计算机、电力、传媒为代表的多数成长赛道目前已经处于PE-G>;;;1区间。综合估值与盈利匹配度维度,当前成长赛道目前的性价比整体较高。 3.1.5、持仓:新半军仓位回落、TMT等仍处于历史低位 部分成长赛道持仓分位数已经回落至均值甚至偏低水平。从2010年以来主动偏股基金(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持仓占比分位数的角度来看,截至22Q4,机器人、消费电子、通信、传媒等成长赛道持仓水平已经回落至历史低位,同时创新药、计算机、电力、5G等行业的持仓水平也仅处于历史均值水平附近,后续仓位抬升的潜在空间较大。 3.1.6、资金:多数成长获内外资共同加仓 年初以来,成长方向也成为内外资加仓的共识,且有望继续受益于增量资金流入。从细分行业看,光伏、风电、汽车、消费电子,计算机、传媒等成长细分行业成为年初以来内外资加仓的共识。随着市场风险偏好逐渐回暖、赚钱效应改善,外资有望延续流入,而内资存量仓位也或将迎来回补,年初资金主要加仓的方向有望继续受益于增量资金流入。 3.2、战略看多中国复苏、人民币升值趋势下的“大炼化”等周期 战略性看多2023年中国复苏+人民币升值的全年宏观主线驱动下,“大炼化”、有色金属、造纸等周期板块机遇。一方面,2023年人民币升值的宏观背景下,以“大炼化”、有色金属、造纸等为代表的周期板块成本在海外、而收入,将享受到人民币计价的原材料进口成本中枢趋势性下降对利润的增厚。另一方面,
中
国
经
济
复苏趋势明朗,且海外、国内均未对中国复苏充分定价下,随着疫情冲击过后
中
国
经
济
迸发出更强动能,宏观需求回暖也将带动这些行业盈利改善。 本周A股市场回顾 A股资金面跟踪 A股盈利和估值 海外市场跟踪 风险提示 关注经济数据波动,政策超预期收紧,美联储超预期加息等。
lg
...
金融界
2023-02-06
格上宏观周报:美联储加息25bp,北向资金跑步入场
go
lg
...
迅速过峰以及春节的到来,2023年开年
中
国
经
济
景气明显改善,各行业、各类型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均在好转,久久为功之下“三重压力”终得缓解。尽管
中
国
经
济
已步入复苏阶段,但考虑到春节消费恢复“温而不暖”、服务业或受后续疫情反复影响、居民部门预期改善仍需时日等因素,我们认为目前政策仍需蓄力,助力“休养生息”,夯实增长动能,尤其是对消费领域的支持或仍需加码。 浙商证券认为,PMI重回扩张区间,经济正在快速回归常态化。年初各省GDP增速目标普遍设定在5%以上,地方政府稳增长诉求较强,2023年“真抓实干”的特征将更加突出,招商引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万里风云,峰回路转,2023年我国经济基本面将显著改善,为牛市重启奠定基础,我们继续强调2023年夺回失去的牛市行情,重点关注年轻人引领的消费领域和高端制造业。 新闻三:12月最新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出炉,如何看待? 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4038.5亿元,同比下降4.0%。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9%,增速有所放缓。分行业看,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1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9个行业下降,1个行业由亏转盈。 明明团队认为,12月工业企业利润受疫情冲击和个别行业下拉影响较大,增速延续回落,但结构上,中下游行业利润持续回暖,利润结构逐步改善。四季度或是工业企业利润的探底阶段,随着感染高峰的结束、产业链供应链的修复、促消费扩内需政策以及地产系列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2023年上半年经济和工业企业利润迎来边际复苏的趋势已经相对明晰。 红塔证券认为,往后来看,2023年的工业企业利润我们可以持一个比较乐观的态度。2023年经济预计呈现外需弱,内需强的局面。尽管外需疲软带来的出口下滑会拖累中游制造业和下游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利润增长,但我们认为疫情防控优化后国内消费的回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冲这一负面影响,量会成为利润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新闻四: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鲍威尔释放了什么信号? 北京时间2月2日凌晨3点,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至4.50%至4.75%之间,符合市场预期。 鲍威尔对降息依然保持谨慎态度,表示“今年不会降息”,其口径与12月FOMC会议纪要保持一致。但市场认为,随高利率环境对经济的冲击效应持续显现,美联储下半年对降息节奏还存在一定的调整空间。CME显示,会议结束后,市场预计今年11月和12月有望分别降息25bp,概率基本在30%左右。服务业通胀和就业缺口,需密切观察。 光大证券认为,2月FOMC会议整体偏“鸽”。市场此前对加息放缓已有充分预期,但本次会议上,鲍威尔一方面确认了加息即将结束,另一方面并未对当前市场“跑的太快”的降息预期做出警告,因而进一步催化了市场乐观预期释放,美股反应积极。去年12月点阵图显示,利率终点中枢位于5%-5.25%区间,预计3月点阵图难以出现大幅上调,加息动作即将结束。但就降息而言,美联储还需要对两方面因素做谨慎观察,一是美国服务业通胀下滑趋势尚未明确,二是去年12月职位空缺数超预期回升,劳动力供需缺口再次走阔,可能会带来短期薪资上涨压力。加息幅度如期放缓,2月会议整体偏鸽。 东海证券认为,美联储再次加息25bps,符合市场预期。美联储对于经济的预期较上次会议明显更偏乐观、认为通胀放缓但水平仍高,利率指引未变。金融市场保持鸽派。随着市场预期逐步回归,金融市场会面对来自于分母端驱动的调整,但相较于衰退场景中分子端驱动的调整,幅度会更小。 5、下周重要事件 1)中国:1月M0、M1、社融数据,1月通胀数据; 2)美国:1月联邦政府财政数据; 3)欧盟:零售销售数据。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内容表述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格上研究
lg
...
格上财富
2023-02-05
上一页
1
•••
869
870
871
872
873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一则传言暴拉中国股市!日元大破位,欧元本周跌麻了
lg
...
市场传闻中国下月有“大事”!中国股市突然大涨 究竟怎么回事?
lg
...
FX168日报:俄乌突传大消息!金价亚盘飙升25美元 日元暴涨近170点的原因在这
lg
...
普京政府突传一则超重磅消息!
lg
...
俄罗斯发动第二次大规模攻击,黄金拉升突破2665!未来很不妙?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4讨论
#链上风云#
lg
...
47讨论
#美国大选#
lg
...
133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525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635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