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预见2023】财信研究院伍超明:2023年中国经济温和修复,“扩内需”、统筹发展与安全是A股投资核心关键词

2023-02-06 13:16:51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18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我国经济已挺过最困难时刻”,但经济恢复过程不会是一片坦途。2023,如何看待当前面临的挑战?资本市场将会有怎样的表现?哪些领域值得关注?金融界推出《启程:百位首席预见2023》特别策划,希望透过专业人士的讲解,给广大投资者带来启发。   本期嘉宾:财信研究院副院长 伍超明   核心观点:   ● 2023年,影响全球经济前景的主要因素有四:一是地缘政治冲突风险。二是

  “我国经济已挺过最困难时刻”,但经济恢复过程不会是一片坦途。2023,如何看待当前面临的挑战?资本市场将会有怎样的表现?哪些领域值得关注?金融界推出《启程:百位首席预见2023》特别策划,希望透过专业人士的讲解,给广大投资者带来启发。

  本期嘉宾:财信研究院副院长 伍超明

  核心观点:

  ● 2023年,影响全球经济前景的主要因素有四:一是地缘政治冲突风险。二是全球抗通胀的效果。三是债务负担加重风险。四是中国经济反弹力度。

  ● 预计2023年GDP增长5.3%左右,呈“N”走势,总体呈温和修复态势;2020-2023年四年复合平均增速在4.6%左右,仍低于潜在增速水平,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处于填补负产出缺口阶段。

  ● 预计消费有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2023年社零约增长7-11%;此外,制造业、基建投资有望保持较高增速水平,继续对经济形成支撑。

  ● 预计2023年财政政策担当主纲,货币政策精准有力,节奏上继续靠前发力,上半年或为发力高峰。

  ● 预计2023年市场风险偏好难以全面点燃,但对国内风险资产相对可以更乐观一些。预计2023年A股修复性行情值得期待。具体到行业配置上,“扩内需”、统筹发展与安全是2023年A股投资的核心关键词,建议重点关注医药板块,数字经济,基础软件、核心硬件、国防军工等安全主线,以及出行消费等相关机会。

  金融界:您认为当前影响全球经济前景的最主要因素有哪些?

  伍超明:2023年,影响全球经济前景的主要因素有四:

  一是地缘政治冲突风险。当前俄乌冲突仍面临进一步升级风险,或导致全球能源、粮食危机深化,全球供应链可能继续遭遇冲击,相关制裁使世界经济分裂成多个集团,或加剧原有的大国博弈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给全球经济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二是全球抗通胀的效果。受高基数和需求萎缩的影响,2023年全球通胀水平总体下行没有什么悬念,但劳动力市场持续紧张导致工资-通胀螺旋上升压力犹存,加上俄乌冲突不确定性仍大和中国经济复苏可能再次推高能源、食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全球通胀或仍处高位,导致全球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持续时间超出预期,持续对全球需求形成拖累。

  三是债务负担加重风险。2023年全球经济放缓压力明显加大,加上通胀仍处高位,利率水平居高不下,预计发达经济体私营部门偿债压力增加、房地产价格大幅下跌风险加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发生债务危机的概率提高,全球金融脆弱性明显增加。

  四是中国经济反弹力度。受益于防疫政策优化、宏观政策加力等因素影响,2023年中国经济将确定性整体好转,给全球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但疫情产生的“疤痕效应”短期难以消散,实体经济信心恢复需要时间和过程,宏观政策稳增长效果不宜过于乐观,加上房地产恢复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反弹幅度仍存在不及预期风险。

  金融界:请您展望一下2023 年的中国经济?

  伍超明:预计2023年GDP增长5.3%左右,呈“N”走势,总体呈温和修复态势;2020-2023年四年复合平均增速在4.6%左右,仍低于潜在增速水平,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处于填补负产出缺口阶段。具体看:

  一是低基数对2023年经济增长形成向上支撑,或导致全年增速呈“N”型走势。受疫情、俄乌战争等超预期因素影响,2022年GDP增长3 %,大幅低于2020-2021年两年平均5.2%的增速水平,也低于潜在增速水平较多,低基数将对2023年增速形成较强支撑。此外,2022年各季度GDP增速分别为4.8%、0.4%、3.9%和2.9%,二季度和四季度为全年的两个低点,预计2023年二季度和四季度GDP增速在低基数效应影响下将回升较多,全年经济呈“N”型走势概率偏大。

  二是预计2023年GDP增长5.3%左右,呈现出“内需担主纲、外需有拖累”复苏格局。

  首先,消费有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预计社零约增长7-11%支撑消费增速回升的驱动力主要源于四方面:其一,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将推动消费场景恢复,并提振居民出行和消费意愿,对消费恢复形成有力支撑。根据国际经验,疫情防控放松后各国消费增速均迎来显著回升。其二,随着经济活动恢复,居民就业、收入有望相应改善,也会对居民消费能力形成提振。其三,充足的居民储蓄余粮为消费改善提供了重要动力保障,如疫情发生三年来,国内居民储蓄存款年均增加约12.5万亿元,为疫情前五年年均增幅的1.9倍左右,疫情放开将成为居民部门储蓄存款转化为消费的重要催化因素。其四,极低的基数也为消费增速反弹提供助力。如2020-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三年平均增长2.6%,增速较疫情前2019年回落5.4个百分点,对2023年消费增速提高有较强支撑。

  其次,地产修复,基建制造放缓,投资增速相对平稳。从三大固定资产投资需求看,房地产方面,受益于稳楼市政策加力显效、2022年基数偏低、防疫政策优化提振居民收入预期,预计2023年房地产销售将率先好转,全年增速有望达到5%左右,但库存高位下需求端向供给端传导有一个过程,预计投资增速降幅上半年企稳,随后回升,全年投资增速在-5%左右。基建方面,在前期项目持续推进,地方提前进行项目储备、准财政工具扩容及其杠杆作用继续发挥效用的共同影响下,基建投资增速有望继续保持高增,但专项债券可用资金大幅下降,基建投资增速或小幅回落,预计2023年广义基建投资增速中枢在8%左右,节奏上前高后低。制造业方面,结构转型、产业链安全均对制造业投资形成支撑,但出口需求下降、盈利走弱以及去库存拖累作用不容忽视,预计制造业投资增速小幅回落至7%附近,仍高于疫情前水平。

  最后,预计出口同比下降5左右,对经济形成拖累。出口下行压力主要有三:其一,从出口数量看,历史经验显示全球贸易数量增速与GDP增速走势一致,且前者波动幅度明显大于后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机构预计2023年全球GDP增速将放缓较多,预示着全球贸易数量或明显回落,国内出口数量增速或延续负增长,不排除进一步扩大的可能。其二,从出口价格看,受高基数和需求走弱对大宗商品价格增速形成拖累的影响,预计出口价格增速将明显承压,价格因素对出口的支撑或转负。其三,从出口份额看,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增加或导致世界原有供需循环受到干扰甚至被阻断,如俄乌冲突下欧盟工业生产因能源短缺被迫减产或陷入停滞,将强化我国成本、产业链优势,预计2023年国内出口份额仍有韧性,整体延续小幅回落态势。

  综合看,制约2022年经济增长的两大因素——消费和房地产投资,将在2023年有不同程度的修复,但前期恢复仍面临波折和不确定性,促基建政策需在消费和地产需求的“恢复期”为总增长“护航”,同时出口下行压力加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或由正转负。因此,动力节奏上,预计呈现出“一季度基建托底、二季度房地产企稳、下半年消费反弹加速”特征。预计全年GDP约增长5.3%左右,呈“N”型走势。

  金融界:在全球经济下行的背景下,预计2023 年我国经济将有哪些核心增长点?

  伍超明:预计消费有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2023年社零约增长7-11%;此外,制造业、基建投资有望保持较高增速水平,继续对经济形成支撑;房地产投资在政策持续大幅加码的刺激下降幅或明显收窄,对经济的拖累作用减弱。

  金融界:为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财政、货币政策应具备哪些应对之策?

  伍超明: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经济精神,为提振信心,推动经济重回合理区间,2023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预计财政政策担当主纲,货币政策精准有力,节奏上继续靠前发力,上半年或为发力高峰。

  一是上半年宏观政策处于较好发力窗口期。一方面,上半年消费和地产仍处于恢复初期、出口下行压力加大,宏观政策需继续发力基建为总增长“护航”。另一方面,受益于防疫政策优化,前期被压抑的需求有望迎来快速释放,上半年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与市场主体形成合力,为推动经济重回合理区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财政政策加力提效,预计赤字率抬升、专项债规模仍高、准财政继续发力。其一,国内需求不足和外部风险挑战加剧,要求财政政策加大力度,但地方财政加杠杆的意愿和空间不足,预计2023年财政赤字率将提高至3%左右,中央为加杠杆主力。其二,稳增长需要基建发力,对专项债资金的依赖仍强,但政府性基金收入对专项债的偿付保障能力下降,预计2023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在3.65万亿元左右,发行节奏将继续前置,若经济恢复不及预期,不排除进一步盘活专项债券结存限额的可能。其三,受益于准财政工具使用较为机动灵活,更加注重精准性和时效性,能够与货币政策形成合力,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流入高质量发展领域,预计2023年政策性金融工具和贴息工具有望继续扩容。

  三是货币政策稳健偏宽,上半年降准、降息仍有一定空间。其一,受企业盈利依旧困难、当前实际利率升至偏高水平、美联储加息制约缓解和国内通胀整体温和等因素影响,为推动经济重回合理区间、提振实体需求,上半年适当降息的必要性仍强。其二,为有效缓解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约束,增强银行放贷意愿,同时弥补出口回落周期中基础货币收缩带来的信用扩张放缓风险,预计上半年降准也有一定空间,但与其他发展中经济体相比,我国金融机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不算高,未来降准空间已偏小。其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预计2023年结构性政策工具或“有进有退”,支农支小、再贴现等实际使用率高的长期结构性工具有望延续,同时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科技、绿色相关再贷款工具以及PSL规模仍有望扩容,交通物流等具有明确阶段性要求的再贷款工具或将按时有序退出。

  金融界:2023 年我国资本市场将会有怎样的表现?哪些领域值得关注?

  伍超明:在外部环境依旧动荡不安,地缘政治风险犹存,国内经济低位重启修复的基准预测下,预计2023年市场风险偏好难以全面点燃,但对国内风险资产相对可以更乐观一些。预计2023年A股修复性行情值得期待。

  一是从盈利看,2023A股盈利有望逐渐筑底回升,但力度或偏温和。历史经验显示,A股企业盈利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高度一致。受PPI增速继续回落、出口放缓、库存仍处高位等因素的影响,预计2023年上半年国内工业企业大概率延续去库存周期,但工业利润增速领先库存周期约两个季度左右,预示着2023年工业企业利润和A股盈利有望逐渐筑底回升。然而国内经济和信心恢复需要一个过程,加之2023年外需大幅放缓,预计A股盈利回升力度或偏温和。

  二是从估值看,底部弱修复概率偏大。当前全部A股市盈率中位数已处于历史后10%的分位数水平,显示出市场估值底已经出现。展望2023年,我国货币政策仍将维持稳健偏宽松,加上实体有效需求恢复,预计实体信用扩张有望加快,社融和中长期贷款增速或稳中略升。根据历史经验,社融和中长期贷款增速与A股估值走势较为一致,预示着2023年A股估值或有所抬升,但国内货币政策不大水漫灌,加之过去量级较大的房地产、城投等融资需求总体减弱,社融、中长期贷款增速改善或有限,对A股估值抬升作用不宜过度高估。

  三是从资产性价比看,A股具备较大优势。如截至12月25日,国内股债吸引力指标、股票与理财产品吸引力指标,均为近五年历史最高值,表明与投资债券、理财产品相比,投资股票获胜的概率明显更大。此外,预计居民资产由楼市加快向权益资产转移的趋势有望延续,对A股形成支撑,随着个人养老金加快入市,也会给A股带来新的增量资金。

  四是从其他因素看,随着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加上中美经济周期逆向而行,即中国经济回升、美国经济持续回落,将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外资流入A股的速度或重新加快。但值得警惕的风险是,若海外衰退超预期、全球出现金融危机或国内经济恢复远不及预期,A股波动风险难以避免将加大。

  具体到行业配置上,我们认为“扩内需”、统筹发展与安全是2023年A股投资的核心关键词,建议重点关注医药板块,数字经济,基础软件、核心硬件、国防军工等安全主线,以及出行消费等相关机会。

  1)医药板块兼具短期修复和长期高增长双重属性,2023年表现值得期待。从短期看,疫情爆发三年以来,我国医疗保健消费增速受损程度明显高于全部消费增速,且修复程度一直弱于后者,随着防疫政策持续优化,预计2023年医疗保健相关消费修复弹性和空间均较大,对A股医药生物板块形成盈利支撑。从长期看,目前我国医疗保健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不到9%,仅为同期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一半左右,未来增长空间广阔,也是我国补短板的重要领域。此外,经过两年的调整,医药板块超配状态明显有所缓解,市值占比与营收占比的比值已也回到近十年均值水平。综上,预计2023年医药板块以及与养老相关的消费板块表现值得期待。

  2)国家安全相关的短板领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外部动荡不安的局势,发展与安全被提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未来关系国家安全发展领域加快补齐短板将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资本市场的机会所在。具体而言,国家安全包括能源粮食安全、产业链安全、国防安全、信息安全等多个方面,对应新型电力系统、生物农业、基础软件、核心硬件、基础原材料、国防军工等板块均存在一些投资机会。

  3)防疫政策优化带来的出行类消费修复主线。根据海外经验,防疫政策优化后,各国餐饮住宿、娱乐休闲、服装鞋类等出行相关的消费板块修复弹性最大。随着2023年国内防疫政策持续优化,加上CPI与PPI增速剪刀差扩大,A股纺织服装、商贸零售、社会服务等板块盈利有望波动上行,得到明显改善;此外目前上述板块市值占全部A股的比重处于历史最低位置,明显处于低配状态。预计2023年尤其是上半年,社会服务板块里面的酒店、旅游等行业,以及纺织服装、商品零售等板块均有望迎来盈利与估值的双升。

  (4)受益于信心重塑和数字化转型提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经济领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这标志着对平台经济的监管政策开始走向常态化,并由过去的强监管阶段、规范发展阶段进入了支持发展阶段。政策风向的好转,叠加国内数字化转型提速,预计工业互联网、平台经济领域有望迎来明显的修复行情。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