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被判18年,澳门赌业大亨洗米华栽了! 曾发展境内赌客8万余人,涉案金额特别巨大!曾参与《红海行动》
go
lg
...
中国的网络赌博“最大罂粟花”,认为其对
中
国
社
会
经济秩序和金融安全产生了巨大危害,应当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太阳城网络赌博项目的玩法,与澳门百家乐几乎一模一样,赌场的客人主要集中在中国内地,已在国内发展会员数十万人。”太阳城推广员说,太阳城网络赌博平台不受地域限制,设在境外的服务器非常安全,在玩家中积累了很好的口碑,规模也越来越大,目前已经是最大的网络赌博平台。 太阳城网络赌博平台专门成立了中国内地赌资结算部门,通过无数个境内银行卡汇集资金和结算,最终再通过地下钱庄将大部分盈利流向境外,其每年流向境外的资金高达数百亿元。 尽管赌场远在菲律宾和柬埔寨,但身在中国大陆的赌客只要打开电脑和手机登录其平台,就可看到赌场全景,包括赌场荷官(发牌员)现场发牌的实况。点击放大后,连荷官面前两侧摆放的“闲”和“庄”都可一览无余。赌客观看同步视频现场,同时下注,太阳城的电投员与赌客通话予以确认,如身临其境。 在该赌博平台下注,玩家可选择“电投”或“好E投”等方式参与赌博。前者为玩家用电脑或手机查看现场实时直播,通过电话指挥在现场的太阳城电投员代为下注;后者则是赌客不方便打电话遥控指挥时,可直接在手机上观看现场同步视频,点击筹码下注。 太阳城网络赌博平台的“电投”或“好E投”赌博方式,分别有四处和六处场地,分布在菲律宾的新濠天地、卡卡湾度假村等赌场,以及柬埔寨西湖度假酒店赌场;“电投”赌博方式筹码最低5000元,最高250万元;“好E投”赌博方式的筹码最低1000元,最高4000万元。视频显示,太阳城网络赌博平台至少有100桌以上百家乐赌台,玩家可快速切换赌桌。 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平台招募有千余名电投员,对网络赌客提供一对一24小时全天候服务。其APP界面设置的语音功能,除了支持普通话外,还设置有粤语、东北话等个性化语言,几乎专门针对中国市场设计。该平台的赌客主要集中在中国内地,人民币是赌场里的“硬通货”。 据知情人士介绍,太阳城网络赌博平台运营四年多,会员估算有数十万人之众,近期平均每月来自中国内地的投注金额高达1000亿元以上,一年的投注额在万亿元以上,这个数字相当于2018年中国彩票总收入5114.7亿元的近两倍。 除了家大业大,洗米华的私人生活也是坊间常谈论的话题。年轻多金,自称“澳门古天乐”的他曾和多位嫩模,以及TVB艺人都传过绯闻。洗米华39岁生日派对,也是邀请大批嫩模热舞。而他的感情纠葛更是持续多年,说也说不清。 虽然声称博彩业务不在内地,但太阳城集团旗下的影视发行业务早在内地风生水起。 据官网介绍,太阳娱乐文化有限公司自2011 年成立以来投资及制作接近65部电影,总票房高达130亿港元,成绩斐然。知名作品包括《春娇救志明》、《赌城风云》系列、《杀破狼II》、《杀破狼?贪狼》、《狂兽》、《湄公河行动》、及《红海行动》等,其中不乏票房数十亿元的爆款。 澳门赌枱重新洗牌,"赌王"之女成最大赢家 而在洗米华被处理同时,澳门赌局风云再变。2023年第一天,澳门特区政府与六家博彩企业签署的博彩经营批给合同正式生效,为期十年。 根据澳门特区政府发布的第161/2022号行政长官批示,自2023年1月1日起,所有博彩承批公司可经营的博彩桌(俗称“赌枱”)总数量上限为6000张,所有承批公司可经营的博彩机总数量上限为12000台。 2022年7月份澳门特区政府启动了新一轮博彩经营批给的公开竞投程序。 本次赌牌竞投,赌枱也迎来重新分配,澳门赌王何氏家族旗下博企获批的赌柜总数目有所减少,由原来的3230张变为2750张,但何超琼也是本轮赌枱分配中的最大赢家。 具体来看,标书得分最高的美高梅中国获批赌枱达750张,比目前经营的赌枱数目增加35.9%;而澳博控股旗下澳娱综合的标书分数最低,获批的赌枱较目前大减29.2%至1250张,是最大输家;新濠国际发展旗下新濠博亚获批的赌枱减少17.8%至750张。 金沙中国与银河娱乐最新获分配的赌枱与此前变动不大;永利澳门获批的赌枱减少10.7%至570张。
lg
...
金融界
2023-01-18
"以员工为中心" 保乐力加中国再获杰出雇主
go
lg
...
在中国市场迅猛发展的同时,也积极着眼于
中
国
社
会
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响应集团推出的《2030企业社会责任行动方案》,和联合国可持续性发展目标同步,更积极倡导"好时光,好地方"。保乐力加为推动
中
国
社
会
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努力得到了社会各方以及业界的认可,并因此屡获殊荣。
lg
...
美通社
2023-01-17
40年来最低!中国经济增长“快触及1976年最慢速度” 经济学家:不要全怪罪新冠肺炎
go
lg
...
一起公布。 “第四季度相对困难,”北京
中
国
社
会
科学院经济学家Zhang Ming说。“无论是以消费还是投资衡量,增长都在放缓。” 2022年12月,中国出口创下疫情爆发以来的最大跌幅,同比收缩9.9%,而11月消费出现亏损,投资放缓。“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在第四季度都面临着比较明显的下行压力,”他继续解释。 三驾马车是一个经济学名词,指经济学上对投资、消费、出口的比喻。从支出角度看,GDP是最终需求─投资、消费、净出口这三种需求之和。 Rabobank分析师Teeuwe Mevissen附和Zhang的观点,称在2022年12月放松健康限制后,最后一个季度“几乎肯定会出现下滑,因为新冠病毒的快速传播”。他指出,这将使需求和供应状况都变得更糟。 Mevissen也特别点出,房地产行业的问题仍在拖累经济增长。自中国在2020年开始打击过度借贷和猖獗的投机以来,该行业连同建筑业占中国GDP的1/4以上,一直在遭受苦难。 此次监管收紧标志着恒大开始出现财务担忧,这家曾经的中国房地产第一大企业现在被巨额债务所扼杀。此后,许多城市的房地产销售下滑,许多开发商都在为生存而挣扎。 然而,中国政府似乎正在采取更加和解的方式来振兴这一关键部门。2022年11月,中国宣布促进“平稳健康”发展的措施,包括对负债开发商的信贷支持和对购房者延期支付贷款的援助。 一些分析师将这些措施视为乐观的理由,汇丰银行的分析师Jing Liu警告说:“过渡阶段可能会很坎坷,因为该国可能需要应对激增的病例和日益紧张的卫生系统。”他预测,近期经济会放缓。 但是,经过三年的新冠清零限制,“中国的重新开放进程已经开始”,她说。世界银行预测中国GDP将在2023年反弹至4.3%,但仍低于预期。 不要全怪罪于新冠肺炎 科法斯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Bernard Aw表示,新冠肺炎不是唯一拖累消费的因素。他继续补充,“有充分理由对2023年的强劲复苏持谨慎态度,尤其是消费,新冠清零限制并不是家庭支出疲软的唯一原因”。 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继续落后于大流行前的标准,2022年前九个月的年增长率仅为3.2%,而2020年至2021年为5.1%,2013年至2019年为7.5%。 中国家庭的储蓄水平创历史新高,2022年第三季度家庭储蓄率达到GDP的40.3%,而且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似乎不打算动用这些储蓄。中国人民银行(PBOC)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储蓄意愿依然强劲,这对未来的消费来说并不是一个好兆头。 在受住房和金融资产表现不佳以及就业前景疲软拖累的净财富下降的背景下,可以看出这种对储蓄而非支出的强烈偏好。失业率正在上升,青年工人(16至24岁)的失业率仍高达17.1%。 全球经济放缓预计将限制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的招聘意向,这一趋势因最近PMI就业指数恶化而强化,为近三年来的最低水平。持续的房地产低迷也对建筑和相关行业的就业前景造成压力。 随着家庭债务水平在 十年内翻了一番,杠杆消费的任何空间都将受到限制。 中国2023年增长依赖内需 出口是大流行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2022年商品贸易顺差创历史新高。然而,由于其他主要经济体也预测增长低于平均水平,预计2023年对中国制造商品的外部需求将大大减弱甚至经济衰退。 外资回笼也需要时间,新冠清零和疲软的增长前景抑制了外国资本投资计划,特别是那些依赖中国消费者的计划。另外,供应链问题还导致一些跨国公司考虑将其生产基地从中国转移出去。 在没有外部需求支持经济活动的情况下,中国国内增长动力需要弥补不足。中国决策者同意这一点,2022年12月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会议宣读称,中国将在2023年着力扩大内需,优先恢复消费,提高居民收入,鼓励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北京还表示,对科技公司的打压已经放松,并表示将支持它们的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 但存在的风险是,尽管采取了政策措施并重新开放,中国仍可能无法看到预期的经济增长。随着全球经济预计将在2023年急剧下滑,中国又一年低于平均水平的GDP增长将加剧这种阴霾。
lg
...
小萧
2023-01-16
中国23省份定下今年GDP增长目标:最高9.5%!世界银行“泼冷水”:不太可能达到预期
go
lg
...
心、回暖复苏,是2023年的关键词。
中
国
社
会
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12月13日共同发布的《经济蓝皮书:202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5.1%左右,呈现进一步复苏态势。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近期也表示,5%是2023年GDP增长的一个底线。 从23个公布2023年GDP增长目标的省份看,其数值在4%至9.5%,其中,最高的是海南省(9.5%左右),其他省份该数值多集中在5%至6.5%。在海南之外,西藏自治区、江西省的今年GDP目标增速也都在6.5%以上,分别为8%左右、7%。 与去年实际增速和目标增速相比,19个已公布去年GDP实际增速的省份,其今年目标增速都高于去年实际增速。但与去年目标增速相比,23个省份的变化不尽相同,有16个省份调低了目标增速,其中,11个省份下调0.5个百分点,分别是山西、福建、宁夏、陕西、湖北、山东、河北、安徽、广东、辽宁、四川,5个省市下调1个百分点,分别是云南、浙江、广西、贵州、天津,有4个省市目标与上年目标基本一致,分别是江西、内蒙古、西藏、上海,有3个省市调高了目标增速,分别是重庆、黑龙江、海南。 世界银行报告:中国GDP增速不太可能达到预期 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称,由于中国的动态清零防疫政策和自信导致国内和国际形势出现多重逆转,中国不太可能达到预期的GDP增速。 预计中国2023年经济增长4.3%,比此前预测低0.9个百分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目前在这场竞赛中落后。 根据世界银行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由于通货膨胀率上升、利率上升、投资减少以及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造成的破坏,全球经济增长正在急剧放缓。 据《金融邮报》报道,中国以投资、低成本制造和出口为基础的高增长已经达到极限,导致经济、社会和环境失衡。 报道称,减少这些失衡需要经济进行结构性改革,例如从制造业转向高价值服务业,从投资转向消费,从高碳强度转向低碳强度,而这些似乎都不是执政党的首要任务。 其还指出,对中国不利的是,由于监管收紧,房地产市场已经放缓,这导致开发商流动性紧张。由于买家对新冠疫情的反复爆发持怀疑态度,以及买家拒绝投资仍在建设中的房屋,对房地产的需求仍然低迷。 房地产行业放缓正在冲击中国经济。为了维持不可持续的增长速度,中国政府鼓励不良房地产投资。由于低息融资,房地产开发商迎来了全盛时期。 据《金融邮报》报道,由于市场饱和,房地产需求下降,这些房地产公司无法偿还债务。 面对劳动力增长放缓、投资回报率下降和生产率增长放缓等结构性制约因素,总体增长率已经放缓。 据世界银行称,中国经济还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全球金融环境收紧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影响,所有这些都要归咎于北京。 北京最终在2022年12月放弃了严格的当以政策,该政策已经对深圳和天津等制造业中心产生了影响。 严重的热浪导致重庆等地增加了空调的使用,从而增加了国内对电力的需求。这些地方的工业依赖水力发电,而干旱导致发电量减少。 这导致工厂的电力减少。由于缺乏能源,iPhone制造商富士康和特斯拉被迫缩短工作时间或完全停产。据《金融邮报》报道,作为中国经济增长引擎的钢铁行业,其利润在2022年日历年的前7个月下降了80%。
lg
...
财经风云
2023-01-15
“假冒版”印度新冠仿制药流入中国市场
go
lg
...
在中国流通的现象。据《印度教徒报》,因
中
国
社
会
对新冠药物的巨大需求,一些印度新冠仿制药的“假冒版”也流入了中国市场。澎湃新闻早前消息指出,有的Primovir仿制药样本中不含奈玛特韦这一主要成分,这意味着没有治疗效果,是“假药”。 一个被印度当局逮捕的犯罪团伙制造并销售了伪造的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Remdesivir),其生产成本约为每瓶20印度卢比(约合人民币1.65元),售价却超过1万卢比(约合人民币823.55元)。
lg
...
金融界
2023-01-10
中国低收入人群工资的增速已经从8%下滑至接近0%,经济增长靠什么?
go
lg
...
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预测,2023年
中
国
社
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在低基数下将回升至6%左右;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增长7%-11%。 但消费方面,据国家统计局,2022年1-11月,中国社零总额同比下降0.1%;另据人民银行统计,2022年前三季度,居民存款比2021年底增加13.28万亿元,年底或突破16万亿元。牛播坤认为,把居民储蓄转化为消费,将是2023年中国重启消费的核心命题。 对于当前的中国消费状况,天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商社行业首席分析师刘章明表示,根据该团队12月做的16城市调研,中国医药物资挤兑已经显著减少,疫情“波峰期已过、烟火气渐旺”。元旦期间,酒店入住率出现明显回升。百货商场人流量提升,市内出行明显恢复。但同时,跨省出行恢复较慢,影院恢复节奏较慢,年夜饭和企业年货的预定订单也较2019年有所下滑。他预计2023年的中国消费大概率会呈现弱复苏状态。 同时,刘章明判断,未来中国消费会边际转好甚至越来越好。与旅游、聚会相关的业态,例如餐饮、电影、购物、调味品、酒类、交通、酒店、美容,都可能出现较好的增长。 对于如何进一步刺激国内消费,目前,学界对于政策选择也有一些分歧:是直接补贴收入还是发放消费券?连平认为,由于中国民风节俭,社保体系不够完善健全,针对居民发放现金最后可能会出现较高比例转化为储蓄,因此他更主张发放消费券。他建议,可以针对汽车、家电等特定大件的耐用消费品,推出一定力度的补贴和降价,直接向企业提供降价补贴。同时,从中长期考虑,要出台增加就业、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举措。 刘元春指出,考虑到中国国情,消费政策其实比投资政策复杂几倍甚至几十倍,一定要审慎研究。消费政策必须要有消费场景。如果疫情暴发很剧烈,人们都在居家,一般的消费政策不可能起到消费重启和消费扩张的作用。消费政策必须选择恰当的时点和有限的目标,比如在疫情高发时期,收入政策和消费政策首先是保证家庭正常的生活运转秩序,而不是以扩内需作为目标。扩内需必须建立在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相对常态化的前提下。 刘元春强调,消费券是一种绑定效应,是必须进行消费才能获得的补贴,而过去几年,中国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实际低于名义GDP的增长速度,如果居民对当前收入和未来收入很悲观,即使采取短期政策可能也难以产生短期的效应。而实际上,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居民收入增速不断下滑,确已成为制约消费增长的一大因素。牛播坤也介绍,相较于中高收入人群,中国低收入人群工资的增速已经从8%下滑至接近0%。 对此,刘元春指出,GDP名义增速快速回落,收入收缩是必然现象。特殊时期,企业的资产负债压力很大,优先控制成本,也出现大量“颗粒无收”的失业现象,以及一些超饱和就业中的“保工停薪”现象。过去几年,政府的经济刺激方案以扩投资、保市场主体作为落脚点,居民转移支付力度实际上没有强化。因此,在收入分配格局里,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持续压缩。未来,必须从总量和结构性出发补足居民收入的一些缺口。通过中长期收入分配改革,改变“穷居民,富企业,强政府”的格局;以消费券、消费税减免和购置税减免作为短期刺激政策主体,再加上收入政策的直达方式启动扩消费。 刘元春认为,中国不可能像美国那样实行全民收入计划,补贴达到公民每年收入近30%的水平。必须聚焦特殊人群、特殊项目,尤其针对边际消费倾向比较大的人群,将弹药用到最有效的项目上。例如可以针对一些特困人群、低保人群、农民工、小业主、大学生人群、失业率较高的人群进行专门补贴。此外,中国装修周期是10-12年,今年是第二轮居民装修周期开启之年,可以针对中低收入阶层的居住问题推出大刀阔斧的刺激方案,同时对新一轮居民的家装以及与居住相关的耐用品等,进行新一轮的消费刺激。 直播中,专家们也强调房地产消费的恢复至关重要。连平指出,2021年下半年到2022年,房地产全面下行。房地产对于本轮经济下行带来的负面效应一点都不亚于疫情冲击。目前,各类救市政策不断出台,金融支持也达到相当大的力度,未来更重要的还是销售。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放宽限制需求的政策,以更多优惠而便利的条件来推动房市交易。 2023年赤字率不低于3%,中小企业会有更多获得感 扩消费如此重要,那么,2023年的财政政策会主要围绕促消费展开吗? 刘元春认为,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财政部会议精神可以明显看出,2023年的财政政策从赤字率、专项债、贴息方面会更加加力。财政政策会从过去以扩投资、保市场主体为主体快速向扩消费转变。但扩投资依然是重要工作,扩消费并不意味着扩投资的缩小。 连平分析,2022年财政赤字率最初定为2.8%,但最终的实施力度大大超过这一数据。他预计2023年积极财政政策会更加明显加力,领域还会扩围。“2023年财政支出总体安排可能一点都不会比最近这一两年来得低。总体应该基本和2020年的水平差不多。” 连平指出,最近几年的财政赤字,包括广义的财政赤字都有较为明显的增加。但直到目前为止,政府部门杠杆状况一直处在相对偏低的情形;未来应该提高政府部门杠杆水平,财政进行更多的扩张,以此帮助减轻企业、居民的债务压力,从而支持实体经济运行。 连平认为,2023年的赤字率有必要达到3%,甚至有必要达到3.2%。此外,预计2023年的专项债规模将达到4万亿的水平。除了地方政府举债,还需要中央财政更多发力。 刘元春判断,多重救市目标会要求财政赤字率不低于3%。此外,专项债主要用于基建投资和一些重要项目,2022年定的规模是3.65万亿元,实际发行规模4万亿。2023年需要考虑专项债规模是否维持在3.8万亿-4万亿间,因为投资不能停止,否则会烂尾。 “消费除了依托赤字率,还很重要的是特别国债要不要实施。”刘元春分析,2023年地方政府财政支撑力依然会偏弱,中央财政加力以及启动一些特别项目会变得尤为重要。 对于发行特别国债,连平也认为,这不失为一个重要选项。近三年,地方政府专项债维持着较为强有力的发行状态,接下来,杠杆水平更低的中央政府更有能力去举债。而且,中央发行特别国债,市场定价和地方专项债也不一样,可以相应减少还本付息的压力。 2023年财政有望加力扩张,政策赋能中小企业也有望进一步加力。 刘元春指出,财政除了减税降费还需要一些新思路,不仅在财政收入端发力,也在支出端做文章。比如针对一些中小企业的直补以及资金启动出台新政策。因此,2023年财政加力推出了贴息,这将有助于中小企业的重启以及流动性的改善。此外,对中小企业的采购要大幅度地提升。房租资金成本、小微信贷成本方面,也可以有进一步考虑的空间, 连平建议,现有支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财政政策可以进一步延期。同时,财政投入可以考虑在保证企业员工薪酬发放方面给予直接支出。货币政策方面,接下来还可以继续通过再贷款等方式,更多地拓展对中小微民营企业信贷的支持范围,降低融资成本。 “2023年,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主体的获得感会有根本性的改善。”刘元春说。
lg
...
金融界
2023-01-10
1月10日国内四大证券报纸、重要财经媒体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go
lg
...
提升新基建水平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中
国
社
会
科学院技术创新与战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富强表示,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倍增效应。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能建造、工业互联、智慧社区、智慧农业等重点领域的转型实践和数字生态的营造,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探索。 开年北向资金净流入近300亿元 外资机构普遍看多中国资产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复苏预期不断增强、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回升与A股市场的强势表现,海外“真金白银”正在加速流向中国资产。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北向资金已持续净买入近300亿元。与此同时,投资中国股票的海外ETF也迎来了资金的大幅流入,包括消费、互联网等行业在内的多只中国企业股票获得外资加仓。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lg
...
东方财富网
2023-01-10
解决好四个赤字、构建零碳金融市场体系、增加个人养老金金融产品供给,多位专家解码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go
lg
...
任赤字、和平赤字和发展赤字问题。
中
国
社
会
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的基本制度背景,根据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金融改革的主要任务,在资本市场发展和完善金融监管方面仍有诸多重点工作亟待推进。资本市场方面,应持续改善上市公司结构的制度安排,包括实行注册制、完善市场发行定价、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培育合格机构投资者、建立市场化退市机制等,同时大力发展资产管理市场,降低间接融资比重。金融监管方面,要建立“创新友好型”和“发展友好型”的监管体系,追求“好的监管”而非“强监管”“严监管”,同时提高监管的科学性,监管者要秉持专业精神有所作为。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党委书记单强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浪潮蓬勃兴起,金融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必经关口。目前,金融数字化转型在理念、机制、能力等方面仍存在一些有待破解的老问题和新挑战,要着重关注几项原则性问题,即心怀“国之大者”,践行人民至上,坚持守正创新,树立系统观念,紧扣安全发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表示,过去40年里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未来中国有望在碳中和的目标下,以新的绿色发展模式再创辉煌40年。因此,需要构建零碳金融市场体系来支持国家的碳中和战略,让市场发挥金融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发挥碳价格发现和逼近的机制,配置资源找到价格;同时继续提高零碳金融融资在整体社会资源中的比重,丰富银行零碳贷款的结构和零碳银行的产品,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优化零碳金融市场结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碳交易市场。 浙商资产副董事长、首席战略官李传全表示,资产管理公司(下称AMC)细分行业作为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形成其独具特色发展之路,化特色为优势,更好地发挥其“金融风险化解,服务实体经济”的战略功能定位,是这个年轻行业持续面临的重要课题。一方面,AMC要立足国家金融安全战略,从效率的角度提升自身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建议监管层加快行业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及明确地方AMC的监管要求,实现行业的互联互通及统一规则,推动行业进一步深化发展,进而助力国家金融安全战略的实现。 论坛上,瞭望智库与中国光大银行共同发布了《2022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白皮书——商业银行消费者服务治理体系(C-SAS)构建之策》。该白皮书通过调查总结我国商业银行提升消费者服务能力的一系列举措,结合专业领域最新理论和实践案例,针对行业目标比较缺乏的消费者服务治理体系建设,提供了一整套系统方法论。
lg
...
金融界
2023-01-08
李扬: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好监管,而非强监管、严监管
go
lg
...
智库主办的第七届新金融论坛在北京举行。
中
国
社
会
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在论坛上表示,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好监管,是“创新友好型的监管”、是“发展友好型的监管”,而不是那种牺牲发展、牺牲创新的强监管、严监管。 李扬解释,监管只是手段,目的是促进经济金融发展、促进金融创新,一定要杜绝那种平时不闻不问、出了问题就停业整顿的情况反复出现。鉴于金融的本质是“流动”,让其停下来,好的机构也会变成坏的机构,好资产也会变成坏资产。 关于完善现代金融监管,李扬强调两个方面。第一方面,认真、严格执行已经颁行的各类监管规则。今后要规范公司治理,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落实中国版的“巴塞尔协议Ⅲ”,完善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在保险领域全面启动“偿二代”监管等;另一方面,加强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加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建立健全金融消费纠纷调处机制等。 此外,李扬认为,我们的监管制度也需要更为科学,转变基本方向,从现在的机构监管转向功能监管。
lg
...
金融界
2023-01-08
李扬: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必须充分体现优胜劣汰的原则
go
lg
...
智库主办的第七届新金融论坛在北京举行。
中
国
社
会
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在论坛上表示,上市公司的结构反映出一国经济结构的水平,资本市场的运行,发挥着引导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方向的功能,因此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必须充分体现优胜劣汰的原则。 在李扬看来,完善资本市场功能主要就是完善资本市场推出优秀上市公司的功能,要把最好的、最能代表经济发展水平和方向的公司推上市场。同时,也要不断把那些已经落后的公司淘汰出市场。整个过程引领着经济结构的调整,这是完善资本市场功能的最主要含义。于是,观察资本市场状况的最直观途径就是分析上市公司的结构。 李扬表示,从全球十大上市公司看,高科技继续牢牢占据着上市公司的顶端,而中国的前十大上市公司仍然以传统产业占据主导,不是现代的、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结构。所以必须加紧改善上市公司结构,增加现代科技公司数字化公司占比。 对于如何改善上市公司结构?李扬认为,应全面实行注册制,为代表科技发展方向的企业上市提供便利;完善市场发行定价;压实中介机构的责任;另外还要培育合格的机构投资者,建立市场化退市机制,实现退市常态化,去除上市公司的“壳价值”。 关于完善资本市场功能和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李扬表示,发展资产管理业也是降低间接融资比重的有效且重要的途径。 “资管新规落地以后,我国资管业又开始健康发展,我国资管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李扬表示,完善整个中国的金融结构、完善中国的资本市场结构,降低间接融资比重等等,发展资管业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lg
...
金融界
2023-01-08
上一页
1
•••
29
30
31
32
33
•••
38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市场周评:俄乌冲突骤然升级!普京重大宣布 金价暴涨近153美元 油价飙升逾6%
lg
...
中国房地产突传“撤资”利空!新加坡资管巨头:将大幅削减对华仓位……
lg
...
重磅!特朗普提名这位对冲基金经理为财政部长 将负责执行提高关税和减税
lg
...
金价周五飙升近47美元的原因在这!普京发重要信号 分析师金价技术前景分析
lg
...
金价惊人暴涨后技术面大变脸!FXStreet分析师黄金下周预测 这些因素恐引爆行情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4讨论
#链上风云#
lg
...
47讨论
#美国大选#
lg
...
132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495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602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