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繁体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港股收评:恒生指数重挫2.35%!权重科技股、汽车股惨跌,航空股逆势上扬
go
小米集团、华虹半导体跌超6%,金山云、
美图
公司
、万国数据、哔哩哔哩、金蝶国际等跟跌。 消息面上,人工智能(AI)近年成大热主题,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及主席蔡崇信指出,相关发展迅速,但开始有风险,不同机构都愿意加大投资,但部分资金用途会重复,同时,部分公司以SPAC方式集资用作开设数据库,却未签定大型公司的使用权,相关发展开始出现泡沫。 航空股逆势拉升,中国东方航空股份、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涨超3%,中国国航、国泰航空、北京首都机场股份等跟涨。 消息面上,近日,6家航空公司陆续披露2025年前2个月经营数据情况。整体来看,6家航空公司的2月客座率均超过80%。凭借低成本优势,春秋航空客座率领跑,2月客座率达到91.42%。南方航空2月旅客周转量(按收入客公里计,下同)、客运运力投入(按可用座公里计,下同)均居首位。各大航司2月国际旅客周转量、客运运力投入同比均有较大幅度上升。 风电股活跃,东方电气涨近6%,京能清洁能源、大唐新能源、新天绿色能源、龙源电力跟涨。 个股方面: 比亚迪电子今日盘中大跌,一度跌超10%,为连续第五日下跌,股价创2月3日以来新低。 比亚迪电子财报显示,2024年营收1773亿元,比上年增长36.4%;实现净利润42.66亿元,比上年增长5.55%。每股盈利1.89元,拟派末期股息每股56.8分,同比增加5.58%。 今日,南向资金净买入138.95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84.79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54.16亿港元。 展望后市,国元国际指出,近期港股震荡,开始消化估值,但仍有较强韧性。考虑到国内AI浪潮刚刚开始,我们继续看好本次港股行情。板块配置建议:可继续关注受AI赋能的产业,以及新质生产力支持政策的消费电子业和汽车产业的龙头;同时推荐长期投资者仍建议配置一定的能源、通讯、公用事业等具有强现金流能力的防守板块。
格隆汇
03-25 08:51
A股收盘后港股科技板块大爆发!港股科技30ETF(513160)今日深V反弹,过去10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入1.74亿元
go
、金山云涨超3%,中芯国际、联想控股、
美图
公司
涨超2%,阿里巴巴-W、联想集团、华虹半导体涨超1%。港股科技30ETF(513160)过去20个交易日日均成交额11.22亿元。 港股科技30ETF(513160)跟踪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布局港股AI产业链上游半导体、中游互联网大模型企业、下游消费电子和传媒企业,前十大成份股占比超70%,聚焦港股AI龙头,锐度和弹性较高。 3月24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聚焦人工智能。3月23日年会开幕,一共举办了十多场活动,议题主要聚焦中国经济发展与国际合作。今年论坛的外方主席提到,中国的创新正不断给世界带来惊喜,也正是由于这种发展理念,形成了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新颖的对话和交流渠道,促进了中国和世界的交流合作。而今天的论坛上,嘉宾们聚焦人工智能、消费等热点话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出现了一个新词:具身智能,它被认为是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浪潮。 3月24日盘后消息显示,蚂蚁集团采用国产芯片进行AI大模型训练,对海外芯片依赖度进一步降低。据悉,蚂蚁集团采用国产芯片训练AI模型,成本降低20%。该公司通过混合专家(MoE)技术结合华为、阿里巴巴等国产芯片,其训练效果与英伟达H800芯片相当。当前AI领域国产替代进程加速,蚂蚁集团虽仍保留英伟达芯片用于部分开发,但已转向超微半导体(AMD)及国产芯片作为主要训练工具。国产科技股有望持续崛起。 天风证券表示,港股科技板块的投资价值显著,主要体现在几大科技巨头的强劲业绩和未来增长潜力上。腾讯控股2024年的营收达到6602.6亿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1940.7亿元,同比增长68%,显示出公司在广告与游戏业务上的双轮驱动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腾讯还计划在2025年增加股息32%并回购800亿港元股份,进一步增强了投资者信心。小米集团2024年的营收为3659亿元,同比增长35.0%,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41.3%,特别是在汽车业务上的突破,交付超过13.6万辆,2025年目标提升至35万辆,展现了其在新兴领域的强大竞争力。美团2024年全年营收3376亿元,同比增长22%,到店业务订单量增长超65%,并在AI与无人配送技术上加大投入,显示出其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领导地位和技术优势。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有连云
03-24 11:10
美图(1357.HK)靠AI应用年盈利5.9亿,“算力革命”下中型玩家如何突围?
go
3月18日,
美图
公司
(1357.HK)披露2024年度业绩,期内,实现总收入33.4亿元,同比增长23.9%;经调整净利润5.9亿元,同比增长59.2%。自2019年以来,
美图
公司
已连续六年实现净利润正增长。 在生成式AI重构数字生产力的时代拐点,
美图
公司
(1357.HK)最新财报勾勒出清晰的成长路线图:聚焦影像与设计,AI深度融入产品,叠加全球化布局,正在形成独特的价值飞轮。 近期正值港股财报季,格隆汇专访
美图
公司
首席财务官兼公司秘书颜劲良,试图透过公司CFO的视角,来解构这一AI应用层玩家的进化逻辑。 生产力工具“超预期渗透” 在稳健的营收与利润增长背后,生产力工具正在成为美图的第三增长曲线。颜劲良表示:“生产力工具特别是开拍,订阅渗透率的提升比我们想象要快很多。” 数据显示,这款集AI写稿、智能提词、后期智能剪辑等全链路的影像生产力工具已占据国内口播视频领域头部位置。该产品上线仅一年多,月活跃用户数突破100万,订阅渗透率达到双位数。 这一超预期成绩背后,美图的打法非常明确——围绕垂直场景打造“极致产品力大单品”。在口播视频领域,开拍提供AI写稿、题词器、眼神校正、口误修复及一键包装等功能,通过深度场景化满足口播播主专业需求,实现了在细分市场的突破。 美图深知工具类应用的价值壁垒不在于功能的全面性,而在于技术纵深与场景特性的共振强度。因此,抛弃了功能堆砌的内卷,美图透过垂直场景的深度耦合创造新的价值高地。这种战略选择既需要有对抗规模诱惑的定力,更依赖对用户本质需求的精准洞察。 这样的打法,在美图的其他产品身上同样能看到。 颜劲良以聚焦电商设计场景的美图设计室举例,在电商行业,不同品类的商品有着各自独特的视觉呈现需求。例如,香水注重氛围和情感的传递,服装强调设计和材质的展示,家居则侧重与空间的互动效果。美图设计室通过为每个细分品类定制专属效果,能够精准满足商家在商品展示上的特定需求,提升商品的吸引力和销售转化率。 通过打造影像与设计产品的极致效果,美图的商业模式也完成了从以广告为主到以付费订阅为核心的转变。2024年,美图影像与设计产品业务收入20.9亿元,同比增长57.1%,占到总收入的六成以上。付费订阅用户数到1261万,付费渗透率也稳步提升至4.7%。 谈及未来的增长动力,颜劲良透露,生产力工具最大的红利来自海外,美图自去年底开始进行相关业务的海外布局,订阅收入或将在2026年底实现爆发。 不卷大模型,靠AI应用实现突围 当下AI行业竞争激烈,DeepSeek引发的“算力革命”,也为AI商业化提供了很多可能性。 在颜劲良看来,AI开源生态的胜利改变了行业规则,DeepSee的爆火表明,AI仍是技术驱动的领域,但不一定再需要百亿千亿算力的投入,即便是小公司也可以做出一些很好的AI产品出来。 “DeepSeek的出现,更加让我们坚定‘模型容器’的策略。”颜劲良说,美图明确把自己定位为AI应用公司,而不是大模型公司。 美图通过择优整合市场最优模型,快速将先进的AI技术应用于产品中,这避免了在模型研发上的重复投入和资源浪费。同时,这种策略也使得美图能够更加专注于自身的核心优势——将技术与用户体验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独特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如果市场上没有这种模型,而我们的用户有需求,我们可能就会自己去做一些训练。”美图更想在AI竞逐的赛道上成为一个灵活的“六边形战士”,择机而动、随时随地出击。 美图对自己的能力圈有着清晰的认识。“我们的规模跟初创公司相比足够有明显的优势,但是我们的规模也没有达到要用大厂的大平台思维做事情,更多是一个一个垂直去磕,这个是我们相对独特的竞争方式。”颜劲良总结道。 在他看来,与大模型公司动辄需要巨额资本投入算力不同,AI应用公司更依赖于优秀的人才团队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化。 “AI应用公司的核心成本是人才而非算力,人才甄选与培养才是资金效能的关键。有机增长优先于并购,在高速成长期,产品创新比资本运作更能释放价值。”谈及美图去年底倍受关注的举动——出售持有的全部加密货币,颜劲良也解释称,此举旨在将资源从与主业无关的波动性资产中释放出来,集中力量专注AI。 布局全球市场,加速产品“本地化” 近年来,伴随流量红利式微、在本土市场遭遇增长瓶颈,中国科技公司开始把目光聚焦到海外,深入全球市场布局。全球化,也是美图如今的核心战略之一。 对以付费订阅为核心的美图来说,全球市场增量巨大。一方面,相较于国内互联网用户对工具类产品“免费惯性”与“付费陷阱”的警惕,海外市场存在更成熟的软件付费文化。这种结构性差异,使同样功能的产品在海外能更快跨越“用户教育”阶段,直接进入商业化深水区。另一方面,美图选择将“中国经验”全球化,致力于实现从“产品出海”到“本土扎根”的进化。 过去一年,
美图
公司
多款产品在全球多个应用商店榜单名列前茅。今年2月,“AI换装”推动美颜相机海外版登顶新加坡、泰国、越南等12国和地区的App Store总榜,使美颜相机全球月活跃用户数突破约7200万。 而截至24年底,美图全球月活用户达2.66亿,其中海外用户9451万,同比增长21.7%,占整体月活跃用户数的35.6%。 美图的全球用户增长也侧面证明,在国内市场验证的产品逻辑,在海外新兴市场仍属稀缺供给。美图复制国内市场的“场景卡位”战术,通过深度本地化策略,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市场的文化差异和用户需求,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此外,美图的受众群体定位”中间层“——那些需要视觉表达但缺乏专业训练的电商卖家、内容创作者等,这种定位差异也使其在海外市场避开巨头锋芒。 颜劲良坦言,当前美图仍处“全球化筑基阶段”。在他看来,本地化仍然是美图布局海外市场面临的最大挑战。“我们已经在美国西岸、澳洲悉尼、英国伦敦等地开设新办公室,并引导产品和运营团队的核心人员去海外做调研。“他强调,对美图的全球化布局充满信心。 在2024年度业绩沟通会上,美图CEO吴欣鸿提到,未来无论是用户量还是利润,来自海外的增长会都越来越快,“甚至有一天海外占比会超过50%”。 结语 被问及美图的目标,颜劲良直言,“希望当全球用户产生影像需求时,第一个想到美图。” AI时代的打法不止一种,当技术普惠降低创新门槛时,对垂直场景的理解深度、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或许会成为美图真正的竞争壁垒。 在外界看来,美图的成长之路不仅关乎AI时代的商业成功,更是一场关于技术平权与生态重构的长期实验。
格隆汇
03-24 02:41
腾讯控股跌超3%,港股互联网ETF(159568)交投活跃,成交额已超2亿元
go
第四范式(06682)上涨1.18%;
美图
公司
(01357)领跌8.49%,金蝶国际(00268)下跌5.01%,网易云音乐(09899)下跌4.66%。港股互联网ETF(159568)下跌2.28%,最新报价1.84元,盘中成交额已达2.16亿元,换手率55.47%。恒生科技指数ETF(159742)盘中跌近2%,成交额已超2亿元。 昨日,腾讯控股披露财报,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1724.5亿元,同比增长11%;调整后净利润为553.1亿元,同比增长30%。2024年全年资本开支高达767亿元,同比增长221%,其中AI相关研发投入为707亿元。 高盛发布研报称,对腾讯控股(00700)的评级为“买入”,基于分部加总估值法(SOTP)的12个月目标价为534港元。总体而言,腾讯稳健的业绩表现进一步强化了该行的观点,即腾讯独特的微信生态系统和全球游戏资产,加上多种货币化手段,将使其在宏观经济周期中实现收益的复合增长。同时,鉴于微信超级应用潜在的人工智能代理功能、不断增长的闭环交易能力,以及腾讯云在中国公有云市场排名前三的地位,该行认为腾讯仍是人工智能应用的主要受益者。 平安证券认为,随着港股股指今年的表现持续优异,同时港股整体的龙头公司优质供给在持续增加,将进一步吸引资金关注并投资港股市场。 以中国资产为核心的港股全面价值重估行情仍有望延续,建议继续关注:1)半导体、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等新质生产力等科技板块;2)受益于AI及大模型广泛应用的科网龙头公司以及传媒类公司;3)竞争力持续提升的智能电动车龙头公司以及面向高质量发展的人形机器人及高端装备制造业板块;4)受益于内地无风险利率保持低位的低估红利煤炭油气及电信板块。 港股互联网ETF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30家涉及互联网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港股通内互联网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绝对收益方面,截至2025年3月19日,港股互联网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30.31%,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24.85%,涨跌月数比为7/5,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10.70%,历史持有1年盈利概率为100.00%。 截至2025年3月14日,港股互联网ETF近1年夏普比率为2.09。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3月19日,港股互联网ETF今年以来最大回撤8.08%,相对基准回撤1.09%。 费率方面,港股互联网ETF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跟踪精度方面,截至2025年3月19日,港股互联网ETF近1月跟踪误差为0.035%,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较高。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28日,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931637)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阿里巴巴-W(09988)、小米集团-W(01810)、腾讯控股(00700)、美团-W(03690)、金蝶国际(00268)、阿里健康(00241)、金山软件(03888)、京东健康(06618)、快手-W(01024)、哔哩哔哩-W(09626),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8.75%。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有连云
03-20 05:19
换手率超21%,港股科技50ETF(159750)交投活跃,近1周规模增长显著
go
%;万国数据-SW(09698)领跌,
美图
公司
(01357)、金蝶国际(00268)跟跌。港股科技50ETF(159750)成交额已达1.15亿元,换手率21.62%。 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3月19日,港股科技50ETF近1周累计上涨5.96%。规模方面,港股科技50ETF近1周规模增长4010.86万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首位。份额方面,港股科技50ETF近1周份额增长600.00万份,实现显著增长,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首位。 资金流入方面,拉长时间看,港股科技50ETF近5个交易日内有3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1921.54万元。 绝对收益方面,截至2025年3月19日,港股科技50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31.85%,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49.42%,涨跌月数比为19/18,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8.68%,历史持有3年盈利概率为71.88%。 截至2025年3月14日,港股科技50ETF近1年夏普比率为2.18,排名可比基金首位,同等风险下收益最高。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3月19日,港股科技50ETF今年以来最大回撤7.29%,相对基准回撤0.75%,在可比基金中回撤最小。 费率方面,港股科技50ETF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5%,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跟踪精度方面,截至2025年3月19日,港股科技50ETF近2月跟踪误差为0.028%,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港股科技50ETF紧密跟踪中证香港科技指数,中证香港科技指数从香港上市证券中选取50只市值较大、研发投入较高且营收增速较好的科技龙头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香港市场科技龙头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28日,中证香港科技指数(931574)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小米集团-W(01810)、阿里巴巴-W(09988)、腾讯控股(00700)、美团-W(03690)、比亚迪股份(01211)、京东集团-SW(09618)、网易-S(09999)、中芯国际(00981)、百度集团-SW(09888)、百济神州(06160),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2.2%。 港股科技50ETF(159750),场外联接(招商中证香港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A:021633;招商中证香港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C:021634)。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有连云
03-20 04:00
今晚腾讯财报来袭!港股科技30ETF(513160)实时成交额突破4亿元,过去20个交易日“吸金“7.50亿元
go
商汤-W、舜宇光学科技、小米集团-W、
美图
公司
涨超1%。港股科技30ETF(513160)实时换手率32%,市场交易活跃度高。 港股科技30ETF(513160)跟踪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布局港股AI产业链上游半导体、中游互联网大模型企业、下游消费电子和传媒企业,前十大成份股占比超70%,聚焦港股AI龙头,锐度和弹性较高。 方正证券表示,尽管经历了这一轮的上涨,港股科技股的估值水平仍然相对较低,例如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等公司的市盈率(PE)分别为25.6倍和19.8倍,相较于美国科技巨头如苹果、微软、英伟达等公司的平均市盈率(分别为33.4倍、31.2倍和40.0倍),显示出更高的性价比。这表明,即使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上涨之后,港股科技板块仍具有一定的投资吸引力,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科技股普遍受到投资者青睐的背景下,港股科技股可能继续受益于资金流入和技术发展的双重推动。 相关产品:港股科技30ETF(513160)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有连云
03-19 05:59
小米营收创历史新高,港股互联网ETF(159568)翻红冲击4连涨,
美图
公司
涨超4%
go
(931637)上涨0.09%,成分股
美图
公司
(01357)上涨4.31%,商汤-W(00020)上涨3.49%,网易云音乐(09899)上涨2.45%,阿里影业(01060)上涨1.75%,小米集团-W(01810)上涨1.73%。港股互联网ETF(159568)上涨0.11%, 冲击4连涨。最新价报1.89元,盘中成交额已达1.59亿元,换手率40.25%,市场交投活跃。 消息面上,3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最新财报,营收与利润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公司2024年总收入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41.3%。 申万宏源表示,随着财报季的到来,港股市场对于宏观经济影响下的每股收益(EPS)预期已经历了近半年的消化。在此背景下,各地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消费刺激政策,如生育补贴等,这为未来的消费复苏提供了可能。消费复苏不仅能够直接提升相关企业的业绩,还可能促使EPS预期上调,进一步增强港股科技板块的投资吸引力。 港股互联网ETF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30家涉及互联网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港股通内互联网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规模方面,港股互联网ETF最新规模达3.97亿元,创近1年新高。 资金流入方面,港股互联网ETF最新资金流入流出持平。拉长时间看,近5个交易日内,合计“吸金”2025.95万元。 绝对收益方面,截至2025年3月18日,港股互联网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30.31%,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24.85%,涨跌月数比为7/5,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10.70%,历史持有1年盈利概率为100.00%。 截至2025年3月14日,港股互联网ETF近1年夏普比率为2.09。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3月18日,港股互联网ETF今年以来最大回撤8.08%,相对基准回撤1.09%。 费率方面,港股互联网ETF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跟踪精度方面,截至2025年3月18日,港股互联网ETF近1月跟踪误差为0.036%,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较高。 港股互联网ETF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30家涉及互联网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港股通内互联网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28日,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931637)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阿里巴巴-W(09988)、小米集团-W(01810)、腾讯控股(00700)、美团-W(03690)、金蝶国际(00268)、阿里健康(00241)、金山软件(03888)、京东健康(06618)、快手-W(01024)、哔哩哔哩-W(09626),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8.75%。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有连云
03-19 05:30
小米史上最强财报来袭!香港科技ETF(513560)一键布局港股科技龙头,换手率居可比基金第一
go
涨6.96%,微创医疗上涨5.08%,
美图
公司
上涨4.31%,商汤-W上涨4.07%,比亚迪股份上涨3.69%,小米集团涨超1%。香港科技ETF(513560)上涨0.76%,最新价报1.45元,盘中成交额已达2.66亿元,换手率47.26%,居可比基金首位,市场交投活跃。 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3月18日,香港科技ETF近1月累计上涨12.59%。规模与份额方面,香港科技ETF近3月规模增长4.78亿元,近3月份额增长3.06亿份,实现显著增长。 消息面上,3月17日,比亚迪召开超级e平台技术发布暨汉L、唐L预售发布会,发布划时代超级e平台,推出闪充电池、3万转电机和全新一代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核心三电全维升级。 华泰证券指出,比亚迪发布“超级e平台”,成为全球首个量产的乘用车1000V高压平台,公司同时发布兆瓦闪充技术,闪充电池内阻降低50%,充电电流最大达1000A,充电倍率最高达10C,实现一秒充电续航2公里。我们推测该技术的实现,需要电池、车、桩三位一体的技术配套升级,带来碳包覆材料、薄涂布设备、碳化硅、高压保护元器件、液冷超充桩等环节增量需求。比亚迪此次新技术发布,不仅提升其自身竞争力,还将形成示范效应,助推高压超充产业趋势再进一步。 此外,近期中国互联网巨头财报季已经拉开序幕。今日腾讯将发布2024年年报。昨日,小米集团发布“史上最强财报”,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营收、经调整净利润均创新高。财报显示,小米集团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达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经调整净利润83亿元,同比增长69.4%;全年营收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41.3%。 申万宏源表示,随着财报季的到来,港股市场对于宏观经济影响下的每股收益(EPS)预期已经历了近半年的消化。在此背景下,各地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消费刺激政策,如生育补贴等,这为未来的消费复苏提供了可能。消费复苏不仅能够直接提升相关企业的业绩,还可能促使EPS预期上调,进一步增强港股科技板块的投资吸引力。 香港科技ETF(513560)及其场外联接(A:023505;C:023506)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50只市值较大、研发投入较高且营收增速较好的科技龙头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港股通内科技龙头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涵盖互联网、芯片、智能汽车等科技龙头股,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小米集团-W、阿里巴巴-W、比亚迪股份、腾讯控股、美团-W、中芯国际、百济神州、理想汽车-W、快手-W、小鹏汽车-W,合计占比72.15%,或是布局港股反弹的优质标的。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有连云
03-19 05:29
最新规模创近1年新高,港股科技50ETF(159750)冲击4连涨!
go
高伟电子(01415)领涨7.48%,
美图
公司
(01357)上涨5.58%,微创医疗(00853)上涨5.53%;小鹏汽车-W(09868)领跌,迈富时(02556)、万国数据-SW(09698)跟跌。港股科技50ETF(159750)半日收红,冲击4连涨,成交额已达1.04亿元,换手率19.51%,市场交投活跃。 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3月18日,港股科技50ETF近1周累计上涨5.56%。 规模方面,港股科技50ETF最新规模达5.38亿元,创近1年新高,位居可比基金首位。 份额方面,港股科技50ETF近1周份额增长1800.00万份,实现显著增长,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首位。 资金流入方面,港股科技50ETF最新资金净流入445.66万元。拉长时间看,近5个交易日内有4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3320.07万元。 绝对收益方面,截至2025年3月18日,港股科技50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31.85%,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49.42%,涨跌月数比为19/18,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8.68%,历史持有3年盈利概率为70.97%。 截至2025年3月14日,港股科技50ETF近1年夏普比率为2.18,排名可比基金首位,同等风险下收益最高。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3月18日,港股科技50ETF今年以来最大回撤7.29%,相对基准回撤0.75%,在可比基金中回撤最小。 费率方面,港股科技50ETF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5%,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跟踪精度方面,截至2025年3月18日,港股科技50ETF近2月跟踪误差为0.028%,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港股科技50ETF紧密跟踪中证香港科技指数,中证香港科技指数从香港上市证券中选取50只市值较大、研发投入较高且营收增速较好的科技龙头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香港市场科技龙头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28日,中证香港科技指数(931574)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小米集团-W(01810)、阿里巴巴-W(09988)、腾讯控股(00700)、美团-W(03690)、比亚迪股份(01211)、京东集团-SW(09618)、网易-S(09999)、中芯国际(00981)、百度集团-SW(09888)、百济神州(06160),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2.2%。 港股科技50ETF(159750),场外联接(招商中证香港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A:021633;招商中证香港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C:021634)。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有连云
03-19 04:00
小米史上最强年报!今日腾讯财报来袭!港股科技30ETF(513160)跟踪指数20240919本轮港股行情以来涨幅超90%
go
未来、比亚迪电子、黑芝麻智能涨超1%,
美图
公司
、迈富时、联想控股、腾讯控股均趋于高开。港股科技30ETF(513160)过去10个交易日日均成交额12.95亿元。 港股科技30ETF(513160)跟踪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布局港股AI产业链上游半导体、中游互联网大模型企业、下游消费电子和传媒企业,前十大成份股占比超70%,聚焦港股AI龙头,锐度和弹性较高。 华福证券表示,全球范围内的货币政策环境对港股科技股形成利好。以美联储为代表的海外央行开启了降息周期,而国内央行也存在短期内降准降息的预期,这种宏观流动性环境的整体友好性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经济增长,进而支持股市的表现。从资金流向的角度来看,南下资金自去年起就大幅净流入港股市场,今年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年初至今累计净流入规模已达到3621亿元,远超前几年同期水平。这部分增量资金的持续流入,不仅为港股市场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也反映了投资者对于港股市场的信心增强,特别是对于科技板块的兴趣增加。 相关产品:港股科技30ETF(513160)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有连云
03-19 01:40
上一页
1
2
3
4
5
•••
39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对华关税遇强烈反对!最新调查:52%美国人承认中国政策“损害”自己
中国突传重磅!路透独家:随着中美贸易战升级 中国设定每日净卖出股票上限
马斯克成为中美沟通“关键人物”?美媒:中国建立特朗普更直接渠道未能成功
纽约时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面临新冠来最大考验 须说服民众这种痛苦值得
特朗普、习近平贸易冲突升级!美媒:中美关税协议前景黯淡 美国这一轮难取胜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32讨论
#链上风云#
81讨论
#VIP会员尊享#
1871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1063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