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入组,其中超过50%位于美国、欧盟及澳大利亚。这些成绩不仅体现了公司研发实力的强劲,也为其未来的产品上市和商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主营业务:聚焦研发,创新驱动发展 映恩生物的主营业务聚焦于ADC资产的独立发现及开发。公司组建了一支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在ADC药物开发的各个环节都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凭借团队的努力,公司在技术平台和管线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其四大技术平台各具特色,如DITAC平台基于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展现出宽广的治疗窗口,在逾2,000名患者中证明了良好的耐受性;DIBAC平台作为双特异性ADC平台,引领着ADC创新的潮流。 从收入结构来看,公司收入主要源于对外许可及合作协议,包括预付款、里程碑付款以及研发活动报销收入。在过往记录期间,这类收入对公司财务状况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这一收入结构体现了公司在研发合作方面的积极布局,通过与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合作,不仅加速了公司药物的全球扩张计划,还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同时也有助于公司借助外部资源提升研发能力和产品的全球影响力。 三、财务分析:经营亏损不大,商业化后潜力大 在收入和盈利方面,映恩生物在2023年和2024年呈现出不同态势。2023年公司收入为1,786,540千元,2024年增长至1,941,257千元,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2023年签订的多项对外许可及合作协议。然而,公司在这两年均处于亏损状态,2023年净亏损为357,512千元,2024年净亏损扩大至1,050,434千元。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研发活动投入巨大,2023年和2024年与研发活动相关的成本及开支分别达到986,700千元和1,993,300千元,同时,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也对亏损产生了影响。不过,公司的经营亏损并不大,2023年为经营利润781,355千元,而2024年才是经营亏损188,992千元。尽管目前处于亏损状态,但公司积极推进研发项目,随着产品逐渐进入临床后期阶段并有望实现商业化,未来盈利潜力值得期待。 四、竞争优势:技术、产品与合作的多重优势 映恩生物在ADC领域具备多方面竞争优势。技术层面,公司拥有四大领先技术平台,这些平台是公司持续创新的基础,在管线资产中得到了验证,并获得了跨国药企合作伙伴的认可。例如DITAC平台,基于拓扑异构酶抑制剂,通过对专有ADC成分库的技术改进、筛选及优化,使得设计的ADC具有更好的系统稳定性、肿瘤特异性有效载荷释放等能力。 产品方面,公司拥有丰富且具有潜力的产品线。核心产品DB - 1303/BNT323是一款处于临床后期的HER2 ADC候选药物,在多项临床试验中展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可控的安全性,已获得FDA授予的快速通道及突破性疗法认定,以及中国药监局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定,有望成为HER2表达晚期实体瘤患者的新治疗选择。另一核心产品DB - 1311/BNT324是全球临床进度领先的B7 - H3 ADC候选药物,在晚期实体瘤患者的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获得了FDA授予的多项认定,如治疗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CRPC患者的快速通道认定,以及治疗ESCC及SCLC的孤儿药资格认定。 此外,公司通过建立战略性合作关系,与BioNTech、百济神州等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达成多项合作,交易总价值逾60亿美元。这些合作不仅为公司带来了资金支持,更有助于公司借助合作伙伴的资源和渠道,加速产品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进程,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五、行业前景:ADC市场空间广阔,竞争激烈 ADC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全球ADC市场从2018年的20亿美元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10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8.6%,预计2023年至2028年及2028年至2032年将分别按31.8%及29.2%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强劲增长,到2032年将达到1,151亿美元。中国市场在全球ADC市场中的份额预计将由2023年的3.4%增至2032年的15.2%,增长势头强劲。这一增长得益于新型ADC药物的不断获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提升,推动了市场的快速发展。 然而,ADC行业竞争也异常激烈。众多跨国药企和生物科技公司纷纷布局该领域,市场竞争格局复杂。以核心产品DB-1303为例,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在美国及中国均有两款HER2 ADC(即Enhertu®及Kadcyla®)获批,而在中国则另有一款HER2 ADC(即爱地希®)获批。此外,还有三款HER2 ADC(包括Enhertu®)正处于全球MRCT阶段的III 期临床开发或更后的阶段。不过,公司仍有一定的竞争力,根据Frost & Sullivan,DB-1303是用于治疗HER2不同表达水平EC的全球临床最领先的HER2 ADC候选药物,同时也是用于治疗HER2低表达BC的临床开发领先候选药物,并具有扩展到其他临床需求未被满足的癌症适应症的潜力。 六、估值分析:关注可比公司及商业化进展 映恩生物在发展过程中进行了多轮融资,投资者包括King Star Med、上海楹伽、泰鲲、阿斯利康等知名机构。公司的估值也从种子轮的1450万美元逐步提升到了B+轮的2.7亿美元,体现了投资机构对公司的看好。 在可比上市公司方面,目前市场上有一些从事ADC研发或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如荣昌生物,其爱地希®是公司核心产品DB-1303的直接竞品,第一三共、阿斯利康也是公司的竞争者。恒瑞医药在ADC领域也有积极布局。但公司的产品尚未进入商业化阶段,其估值无法直接量化,其管线具有不错的商业价值,是公司估值的有力支撑。其商业化进展也将影响其估值提升。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