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增长,我们的确可以从中受益。例如,在数据中心的电源管理领域,我们可以提供功率器件和电源管理芯片等。AI对整个半导体产业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发展,不仅仅对先进工艺节点的产品,对所有伴随的芯片,均会从中受益。华虹更多的是通过非直接的方式从中受益。 5. 问:我们知道华虹与国际重要半导体厂商ST达成了战略合作,为其“中国在地化”战略提供重要支持,想了解一下未来几年公司在这方面的机会?。 答:是的,这是未来我们总体战略很重要的一部分,即与重要的战略伙伴形成深度合作,ST是其中之一,我们会进行40nm MCU产品的合作。同时公司也正和其他一些大型厂商进行洽谈,不久的将来大家可以看到。这部分的合作主要由欧洲一些大企业的“中国在地化”战略驱动,双方都将由此受益。华虹公司凭借自身深厚的工艺积累和丰富的产品组合可以很好的服务这些客户,这也反映出我们在特色工艺和成熟工艺节点方面的良好声誉。 6. 问:关于华虹制造(九厂),公司可否对今年的折旧和工厂初期阶段的费用进行分享,因为我们注意到第四季度在费用方面已经有所体现? 答:正如大家所知,华虹制造的整体投资约为67亿美元,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工厂的建设并开始投产,第一阶段的目标产能为4万片/月,大约下半年可以达成这一即时产能目标,然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产能建设,全部产线大约会在2026年年中以后完成。那么折旧会从今年逐步显现,今年该厂的折旧金额约为1.7-1.8亿美元,从年初的约三千万美元/季逐步提高至第四季度的七至八千万美元/季。 7. 问:公司对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及MCU平台的情况如何评价,我们注意到政府的有关刺激措施对消费类有一定的拉动,这对该板块的复苏有无影响? 答: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平台是华虹收入贡献最大的工艺平台之一,我们提供不同工艺节点,包括55nm及40nm等节点的产品。2024年,公司MCU平台的收入和占比的确有所下降,并且市场的回暖并未直接拉动公司这部分的收入,主要原因是公司无锡的产能仍处于爬坡阶段,随着华虹制造的投产,我们可以有更大的产能来满足相关的需求;其次也包含新产品投产的滞后性,公司在新平台会有新的工艺和产品,但这需要一些时间,因此我们希望2025年可以将MCU平台的收入逐步提升,朝着2023年高点的情况来迈进。 8. 问:关于逻辑与射频板块包括CIS等产品过去几个季度一直保持强劲,但从最近看是否出现了一定的修正以致收入增长放缓,公司如何评价?另外也请评价一下功率器件板块的情况? 答:由于我们CIS的客户数量少,出货量大,因此其季度波动就直接导致我们的收入波动。整体逻辑与射频板块客户数量与收入波动的情况与CIS类似,但我们认为特别是长期来看,逻辑与射频板块的收入增长空间仍然很大。 关于功率器件市场,我们认为需求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供给端,由于国内新产线的不断投产,竞争相当激烈。我们对此的策略包括开发更先进的高压技术平台、与重要的欧洲客户进行合作,更好的利用好华虹固有的产能优势,最终向功率领域更高端的终端市场发展。 9. 问:关于2025年整体的价格走势公司有怎样的预计,是否价格和毛利仍然面临一定的压力?除了折旧以外,对2025年的后续季度还有什么重要的对毛利影响的因素? 答:根据我们的评估及预测,相信2024年价格已处于底部区间,2025年主要通过产品组合的调整来优化平均售价并改善毛利。对于我们来说,价格的因素要小于折旧带来的影响。在价格可以逐步回暖的基础上,我们希望8英寸产线的毛利率可以回到较高水平;对于新的12英寸产线,其的确会带来额外的折旧,也因此拉低了我们整体在2025年Q1和之后的毛利水平,但我们努力的目标仍然是将整体的毛利率提升至接近20%水平。 10. 问:我们注意到公司的汇兑损益及净利润亏损情况,请问这是一个偶发性的情况还是会是持续? 答:是的,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在最后一个季度内升值了约2%,而我们有近15亿美元的美元贷款,这导致了汇兑损失及整体的利润亏损。长期来看,我们正在制定解决这个问题的计划,未来当人民币走强时,我们可以将美元债转换成人民币来规避或降低这一风险。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