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重磅!奥迪一汽引入国产人形机器人!
go
lg
...
产基地首次引入其唯一人形机器人合作伙伴
优
必选
的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在汽车生产过程中进行质量流程试点。这标志着国产人形机器人在高端制造领域实现重要突破,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据最新消息,中鼎股份及其子公司自2025年2月以来,陆续与浙江五洲新春集团、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技、埃夫特智能装备等多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人形机器人相关产品展开合作。同时,蓝思科技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已实现率先量产,显示出国内企业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正在加速。 从产业链来看,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可分为上游核心零部件(伺服电机、减速器、控制器等)、中游本体制造(机械结构、电气系统、控制系统等)、下游应用(工业制造、服务业、特种作业等)。其中,Walker S1在关节稳定性、整机结构可靠性、电池续航、软件系统等核心技术领域的持续突破,使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工作效率提升100%,稳定性提升30%,展现出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在相关板块方面,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多个领域协同增长: 人形机器人板块:随着奥迪一汽等高端制造企业引入人形机器人,该领域迎来重要发展机遇。雷赛智能、翔楼新材等企业在核心零部件和控制系统方面具备较强实力。 工业机器人板块:工业场景应用需求持续提升,日发精机、海昌新材等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布局深入。 机器视觉板块:作为人形机器人的重要支撑技术,奥普光电、新时达等企业在视觉感知领域具有技术优势。 重点公司方面: 中鼎股份:公司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已与多家机器人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有望在相关产品研发和应用方面实现突破。 蓝思科技:公司自2016年即布局智能机器人领域,目前已在人形机器人业务实现率先量产,具备先发优势。 雷赛智能:作为人形机器人板块龙头,公司在运动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领域实力突出。 日发精机:公司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深耕多年,具备完整的产业链布局。 奥普光电:在机器视觉领域技术领先,为人形机器人的感知系统提供重要支持。 更多相关个股解析,请登录金融界App-题材库查看。 金融界提醒:本文内容、数据与工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指导作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lg
...
金融界
03-25 19:59
人形机器人指数连跌想下车?莫急!当心错过全年收益
go
lg
...
优惠政策。同时,头部科技企业如特斯拉、
优
必选
等仍在加大投入,推动行业生态链完善。 机器人板块中长期快速发展的趋势不改,应用前景广阔,因此坚定看好板块未来的长期成长空间。 但是科技成长类投资具有弹性强,波动性大的特点,同时往往股价会领先于业绩的兑现,所以我们认为板块的走势大概率会是震荡走高,在经过快速上涨后往往会面临一定的调整,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考虑在板块调整时逢低布局,一定幅度的调整可能是入场的好时机。如果波动范围在心理承受力之内,且坚定的看好机器人的未来发展,那么不妨在低点布局,长期持有。
lg
...
金融界
03-24 22:19
马斯克放话!最稳的细分赛道是它?
go
lg
...
早一些,比亚迪和港股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优
必选
达成合作,让后者的机器人到比亚迪工厂里头正式“上班”。 (
优
必选
) 而广汽、小鹏的全新一代机器人也在去年亮相。当前,已有比亚迪、特斯拉、广汽、上汽、长安、奇瑞等近10家车企涌入人形机器人这条千亿级新赛道。 这些车企的规划中,最初的出发点是将人形机器人用在自身生产线上,不仅是为了提效降本,还可以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形势带来的产能调整——无论增产还是减产,机器人都非常‘方便’。 车企带头投入研发和调动生产,从规模上扩大整个人形机器人赛道的需求,助其加速降本,这是一般机器人企业目前还无法匹配的制造优势。 特斯拉毫无疑问是最早认识到智能电动车和人形机器人的共通性的。 特斯拉从人形机器人概念构思到设计、生产和验证的全过程,都借鉴了其在车辆设计上的丰富经验,大部分设计经验可以从汽车延续到人形机器人。 不仅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和供应链优势来实现机器人的制造,还整合了中央计算机和自动驾驶技术中的软硬件资源构建高效的机器人研发平台。 从2021年8月公布人形机器人项目到2022年9月展示一代原型机,再到2023年12月发布第二代人形机器人Optimus-Gen2,在硬件上实现升级换代,核心关节及零部件设计、整机协调控制能力等均有大幅优化。 根据马斯克,特斯拉计划于2025年开始小规模生产人形机器人Optimus,预计到年底,在运行的Optimus将达到千台,甚至数千,最终目标是在2026年实现Optimus的大规模生产,并面向其他公司提供服务。 人形机器人的零部件与汽车零部件在某些技术层面上是互通的。譬如,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线控驱动、热管理、减速器、变速箱、微电机和传感器等都可以迁移到人形机器人上。 与成熟供应商扩展在机器人领域的合作,一方面可以减少前期认证工作等,提升开发效率。另一方面,原本为新能源汽车研发的技术模块,根据机器人场景的要求进行调整,再由供应商灵活的生产能力进行测试送样,成本效率上有利于后续批量化购买和生产。 换个角度,智能电动车和人形机器人,都可以当成是具身智能的前后形态,从驾驶场景走向更泛化的通用场景,帮助理解车企为什么会扎堆进入这条应用场景更广泛的赛道。 这也意味着,汽车供应链未来很大程度将受益于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逻辑,确定性是非常高的。 02 泼天财富谁能接? 前面我们已经出过多篇文章详解人形机器人的不同零部件,包括传感器、减速器、轴承、滚珠丝杆、电机等等。 这些零部件集成得来的模块化关节,称之为“执行器”,也叫做一体化关节。 执行器的工作原理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电机输出动力,经过减速器调节扭矩和转速,再由传感器实时监测运动状态,最后由控制器根据预设程序精确控制运动的方向、速度和位置。 根据动力来源的不同,执行器可分为液压、气动、电机等;根据输出动作类型,分为直线执行器和旋转执行器。 电机驱动方式具有成本低、控制精度高、密闭性好等特点,是人形机器人的首选。著名的波士顿动力公司此前用的是液压方案,后来也改为电机驱动。 经过30年的技术发展,执行器经历了从刚性驱动器到弹性驱动器再到准直驱驱动器的过程。最理想的情况是由电机直接驱动关节,但电机直驱的扭矩密度不能满足机器人应用需求,因此实践中仍然采用减速器的方案。 观察特斯拉Optimus的方案迭代过程,一代人形机器人配置了14个直线执行器和14个旋转执行器,Gen2在颈部增加了2个旋转执行器,用上了无框力矩电机,谐波减速器,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多维力传感器等高精度零部件。 在增加关节灵活度的基础上,要尽量保持人形机器人形态稳定,更轻更快,而且不能给生产制造更大的困难。特斯拉的降本思路和造电动车是类似的,通过一体化关节设计,减少制造时间和总体成本。 高度集成的机电模块化关节相比传统机器人系统,有更高的功率密度、更轻的质量、更高的动态性能和可靠性。只不过当前技术溢价高,规模效应小,所以一体化关节未来降本空间很大。 根据马斯克最新新品发布及量产指引,预生产版本将在2025年开始限量供应,2025年底前将有数千个机器人在工厂使用,量产目标2025年几千台,2026年5-10万台,2027年有望再增加10倍。 那么按照人形机器人量产0.5万、10万、100万台的预期来看,执行器市场分别为12亿、164亿、586亿元。未来机器人灵活性和运动能力还会提高,执行器数量有望进一步提升,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 执行器其实需要突破很多工程设计极限,实现各类电机、减速机构、传感器、编码器、驱动器、控制器的优化集成及通讯,还要同时满足轻量化、小型化及低功耗的技术指标。 有实力布局关节总成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往往在汽车领域里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机电一体化经验、技术迁移能力以及规模化交付能力。 一方面,技术同源性给予了关节总成供应商先发优势。 根据三花智控,执行器与公司电子泵类产品的核心工艺较为类似,均包括冲压、注塑、机加工、焊接、表面处理、电机绕线、PCBA 贴片、组装等工艺,使得公司能够以热管理泵、阀、换热器为基础,持续进行研发拓展。 凭借更快的学习曲线,经过技术调整和迁移之后,公司改造或者扩充产能发挥效率优势,能够快速响应机器人企业的需求。 公司计划在钱塘区投资建设机器人机电执行器和域控制器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不低于38亿元;和关节内零部件供应商-绿的谐波达成合作,在墨西哥工业园共同出资设立一家合资企业生产谐波减速器。 其次,集成化对于汽车供应商而言是不陌生的经验领域,尤其是特斯拉的供应商们。 作为特斯拉的Tier 0.5,拓普集团的市值飞跃,毫无疑问来自市场对其机器人业务曲线的期待。 公司于2023年7月拆分设立机器人事业部,后更名为电驱事业部。凭借在智能刹车 IBS 项目积累的各项技术能力,包括软件,电控、驱动、电机、减速机构、传感器等,公司切入机器人电驱系统及其他相关产品,研发的机器人直线执行器和旋转执行器,已经多次向客户送样。 获得客户认可之后,公司已有2 条电驱系统生产线于去年1月8日正式投产,生产年产能为30万套电驱执行器,远期规划年产能100万套。近期有小作文称,拓普集团收到特斯拉约5000个执行器的问询订单。 根据机构调研,春节前特斯拉预计向拓普下达的订单开始每周仅有几十台。现在每周的订单量已达到300台,公司也计划提前将产能提升至每周1000台。通过前面马斯克口中的备货信息来看,进展也是超预期的。 03 板块开始回调 作为T链的总成主力,三花智控和拓普集团的股价在今年2月7日双双创历史新高,市值分别达到1380、1279亿市值。 背后的主要推动力就在于25-27年机器人量产目标明确,2025年量产目标数千台、2026-2027年分别量产5-10万/50-100万台;这明晰了两家公司未来业绩预期及机器人新业务成长空间。 从走势看,当时市场定价涵盖了再造一个拓普、三花的预期。拓普市盈率在过去一年中的低点时还有21倍,接近高点时的一半。 远期如果按照100万台出货量,各自50%份额,单机价值量3.6万,12%净利率对应净利润约21.6亿元,给30-40倍高PE,对应约650亿-900亿增量空间。 定价过快但基本面无法迅速兑现,随之而来的便是调整。 迄今,从股价高点回调幅度也已经超过20%。 长期来看,关节一体化总成对于人形机器人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汽车厂商布局加速人形机器人量产趋势明确,对于拥有客户资源,具有机电一体化经验,有能力进行技术迁移和调动产能的汽车供应商,是个重要的机遇。 另一方面,三花、拓普与T链业务相关度高,且汽车业务基本盘稳固。未来几个月股价反弹也有潜在催化剂,特斯拉股价经历一波腰斩有逐渐企稳的迹象,未来几个月机器人业务有望带来更多积极的进展。(全文完)
lg
...
格隆汇
03-24 19:51
中信证券投行护航民营经济发展:去年服务民企融资1800亿,助力小米、比亚迪、寒武纪等成为领军企业
go
lg
...
成香港上市消费类企业最大规模可转债。
优
必选
新股配售:服务智能服务机器人龙头企业完成多次新股配售。 晶泰控股新股配售:连续两个月服务港股18C上市企业落地两次新股配售。 康龙化成可转债:服务完成2018年以来首单A+H两地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债。 泡泡玛特大宗交易:服务中国领先潮流文化娱乐公司完成大宗交易。 中资离岸债 百度集团离岸债:承销百度集团首笔RegS境外人民币债券,创中资企业5年期离岸人民币债券最大发行规模。 美团离岸债:作为承销团唯一中资机构助力美团发行离岸债券。 腾讯控股离岸债:承销2021年亚洲规模最大的美元债券之一。 顺丰控股离岸债:服务全球领先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完成境外债务融资。 伊利集团离岸债:服务全球领先乳品企业完成境外债务融资。 2、服务民营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 出海并购 康众医疗收购英国ISDI股权:服务科创板国产成像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 锦欣生殖收购印尼PT Morula股权:协助民营医疗服务提供商实现东南亚国际化布局。 引入外资 荣盛石化引入境外投资者沙特阿美并达成战略合作:助力大型民营A股上市公司引入境外战略投资。 瑞典Gränges AB收购山东创新集团铸造和热轧工厂:协助全球铝材巨头与地方民营铝合金制造商深化合作关系。
lg
...
金融界
03-24 13:39
行业龙头引领人形机器人突破,机器人ETF基金(562360)长期看好
go
lg
...
,机器人行业同样发展迅速,以宇树科技、
优
必选
、众擎机器人为代表的相关公司,相关产品逐步推出,成长空间广阔。 政策面试,各地纷纷在政策支持、产业布局、人才汇聚、金融助力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科创产业蓬勃发展。《上海市促进服务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提出设立算力券等支持初创型企业,上海国投公司等耐心资本支持科创企业发展,推动产业链完善。3月21日,深圳市委财经委员会(扩大)会议召开,会议强调,积极推进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全面梳理、尽快实施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基础设施、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低空飞行等领域更要超前布局,支持和鼓励民间投资发展。 东吴证券表示,机器人板块短期加速上涨后正常回调,不改长期看好板块趋势,2025年人形机器人有望率先于工厂端放量。模型端:语言模型—多模态模型—具身模型,难度数量级飙升,目前模型端是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泛化应用的壁垒。海外特斯拉坚持端到端,而国内厂商大多采用分层模型。而阻碍模型端发展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机器人实操大数据训练,而模拟仿真短期内难以解决sim2real的问题。但远期来看,人形机器人作为AI的最佳载体,有望伴随AI技术的进步充分受益,不断加速产业化进程。 西部证券表示,人形机器人产业热度持续高涨,且呈现出从结构件领域逐步向电子件产业蔓延的趋势。人形机器人的电子电气架构涵盖感知、规控与执行等环节,其基本原理与智能驾驶极为相似。此外,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的多数参与者均来自车载领域,因此在电子产业链方面具备实现协同发展的潜力。 相关产品:机器人ETF基金(562360)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3-24 10:09
机构:机器人板块投资价值显著,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go
lg
...
际领军企业,还有国内的宇树科技、智元、
优
必选
等新兴力量,以及互联网巨头如Meta、华为、字节跳动、小米、阿里、腾讯等,它们正加大在AI和具身智能方面的投入,推动着人形机器人的快速发展。与传统的工业机器人相比,人形机器人拥有更高的自由度,需要更为复杂的旋转执行器、线性执行器和灵巧手等组件,这不仅增加了对减速器、丝杠、电机等核心部件的需求,同时也促进了相关生产设备市场的繁荣。 科创综指ETF华夏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聚焦硬科技领域,重点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及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28日,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000680)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海光信息(688041)、寒武纪(688256)、中芯国际(688981)、金山办公(688111)、中微公司(688012)、联影医疗(688271)、传音控股(688036)、百利天恒(688506)、澜起科技(688008)、晶科能源(688223),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3.9%。 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场外联接(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A:023719;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C:023720)。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3-21 11:00
腾讯财报大超预期!阿里+小米+腾讯权重30.46%!港股科技30ETF(513160)跟踪指数20240919本轮港股行情以来涨幅88.79%
go
lg
...
科技指数成份股中,黑芝麻智能涨超4%,
优
必选
涨超3%,比亚迪电子、舜宇光学科技、腾讯控股、高伟电子、美团-W涨超1%。港股科技30ETF(513160)过去10个交易日日均成交额12.95亿元。 港股科技30ETF(513160)跟踪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布局港股AI产业链上游半导体、中游互联网大模型企业、下游消费电子和传媒企业,前十大成份股占比超70%,聚焦港股AI龙头,锐度和弹性较高。 交银国际表示,随着AI技术的多线发展,尤其是本地化部署解决方案与AI Agent应用新品的加速推出,港股科技板块中的AI基础设施提供商和算力相关标的正迎来估值重构的窗口期。其次,政策层面的支持也为科技股带来了额外的推动力,例如两会后促消费政策的快速落地,不仅直接利好消费相关板块,也间接促进了科技股的表现,因为消费的回暖有助于提高消费者对科技产品的接受度和购买意愿。 相关产品:港股科技30ETF(513160)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3-20 09:20
育儿补贴政策持续发酵,AI+教育龙头备受关注,教育ETF(513360)上涨2.57%,豆神教育涨超6%
go
lg
...
2841)、科大讯飞(002230)、
优
必选
(09880)、豆神教育(300010)、新开普(300248)、天立国际控股(01773),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0.64%。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3-18 09:59
汽车行业观察:
优
必选
发布29.9万科研级人形机器人;比亚迪加速休旅车布局
go
lg
...
迪宣布年内推出全新休旅车及MPV车型,
优
必选
科技发布业内首款29.9万元全尺寸科研级人形机器人,突破行业价格门槛。与此同时,小鹏、吉利等车企加速全球化进程,深圳推出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为市场注入新活力。 新能源车型全球化布局与技术升级 比亚迪扩充产品矩阵 比亚迪海洋网计划年内推出全新休旅车和独立MPV车型,进一步丰富新能源产品线。此举旨在巩固其在细分市场的竞争力,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目前,比亚迪海洋网已覆盖轿车、SUV等多个品类,新车型的加入将强化其市场渗透力。 车企加速海外市场扩张 小鹏汽车宣布进入波兰、瑞士、捷克和斯洛伐克市场,计划2025年第二季度开启P7、G9和G6的销售。吉利汽车则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推出纯电SUVEX5,并发布全球用户品牌GEELY·GO,加速全球化战略。此外,丰田计划2025年至2026年在欧洲推出9款纯电动车型,涵盖丰田和雷克萨斯品牌,以应对欧洲电动车市场竞争。 智能驾驶技术落地 长安汽车宣布将于8月在10万级车型中搭载激光雷达,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向平价市场下沉。一汽奥迪则计划2025年推出5款搭载华为高阶智驾系统的新车,并与中升集团合作新建至少10家销售网点,强化渠道布局。 政策支持与智能技术突破 深圳以旧换新政策刺激需求 深圳推出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报废更新最高补贴2万元,置换更新补贴1.5万元,目标到2025年底推动约16万辆汽车更新。该政策预计释放消费潜力,带动新车销售及产业链增长。与此同时,广东、深圳等地同步推进老旧货车及公交车新能源化更新,进一步促进商用车市场绿色转型。 人形机器人技术商业化提速
优
必选
科技联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全尺寸科研教育人形机器人“天工行者”,售价29.9万元,具备20个自由度和10km/h奔跑能力,成为业内首款30万元以下的高性能产品。该机器人计划第二季度交付,有望降低科研机构技术研发门槛。此外,德壹机器人推出全球首款端侧大模型AI理疗机器人,融合3D视觉导航与中医技术,拓展具身智能在健康领域的应用。 自动驾驶与氢能技术突破 莲花集团与曹操出行合作开发无人驾驶出租车平台,推动网约车智能化升级;小马智行开通北京南站至亦庄的Robotaxi服务,首次覆盖火车站接驳场景。氢燃料电池领域,远程汽车首批100台200kW氢燃料电池重卡正式下线,开启大功率氢能重卡商业化进程,助力物流运输低碳化。 从新能源车型的全球化布局到智能技术的突破性应用,汽车行业正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迈进。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下,市场竞争格局或将迎来新一轮变革。
lg
...
金融界
03-16 14:30
减速器大牛股频出,谁最可能突围?
go
lg
...
面,宇树科技、小米均采用行星减速器,而
优
必选
采用谐波减速器。此外,智元机器人、傅利叶、小鹏等厂商则采用谐波与行星减速器。 在国内谐波减速器赛道,截止2024年上半年,日本哈默纳科、绿的谐波、同川精密、日本新宝、来福谐波、大族传动位列TOP6,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5.6%、18.1%、8.4%、6%、5.8%、4.2%。 在国内行星减速器赛道中,截止2022年,日本新宝、科峰智能、纽氏达特、精锐科技、利茗位列国内TOP5,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20.4%、11.7%、9.4%、7.1%、5.3%。其中,只有科峰智能属于中国大陆本土龙头企业。 近年来,国内多家上市公司因人形机器人产业而积极布局减速器赛道,未来有望通过产品性比价等优势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其中,中大力德掌握了谐波、RV和行星减速器,成为技术覆盖最全面的减速器龙头;丰立智能则掌握了谐波与行星减速器,绿的谐波、来福谐波、斯菱股份等厂商只专注于谐波减速器。 02 具体来看,中大力德自1998年成立起,便从事减速电机、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后将单个零部件业务扩展为减速器+电机+驱动一体化产品架构。 截止2024年上半年,中大力德智能执行单元(一体化产品)、减速电机、减速器,营收分别为2.1亿元、1.6亿元、1.3亿元,占比分别为41%、33%、25%,产品广泛覆盖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新能源设备、工业母机等行业领域。 如今,人形机器人将逐步量产,中大力德也提早进入下游核心机器人厂商产业链,包括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主要为其提供行星减速器。 再看绿的谐波,从2003年开始创立,便从零研发工业机器人领域的谐波减速器。截止2024上半年,谐波减速器、机电一体化收入分别为1.46亿元、0.25亿元,占比分别为85%、14%。 目前,绿的谐波已经进入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产业链。产能进展方面,于今年1月1日完成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14亿元用于新一代谐波减速器扩产项目,拟建设100万台/年谐波减速器产能,预计2027年两代谐波减速器产能合计159万台/年。 斯菱股份,属于典型的跨界选手。主营业务是做汽车后市场的轴承,近年才开始介入人形机器人赛道,主攻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公司已成功研发谐波减速器,其生产核心设备已于2024年底陆续到位,安装调试结束后可开始小批量量产。同时,该公司计划将于今年上半年投资第二条产线,旨在储备更多产能,以应对未来市场需求增长。 第二,介入滚珠丝杠,已初步完成样品打造。 第三,介入执行器模组业务,融合谐波减速器、无框电机、伺服驱动板、磁性编码器、刹车片等关键组件,形成一体化产品。目前,该产品还正在研发之中,尚未批量供货。 要知道,旋转执行器、直线执行器以及灵巧手是人形机器人中最为核心的三大整体零部件,占价值量的70%以上。能有底气去研发执行器模组的厂商较少,更多是聚焦在单一零部件。 另值得注意的是,斯菱股份的高端轴承、滚柱丝杠部件都已送样,绑定了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供应商拓普集团,成为特斯拉产业链的间接供应商。 接下来,我们来对比一下以上三家企业现有基本面情况。2019Q3—2024Q3,中大力德、绿的谐波、斯菱股份营收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8.74%、15.72%、25.19%(因缺乏部分年份三季度数据,故统计2018-2023年),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速分别为10.25%、9.2%、35.37%。 可见,中大力德、绿的谐波基本面表现中规中矩,尤其是最近2-3年因工业机器人需求萎靡导致业绩出现波折下滑的境地。而斯菱股份所处赛道景气度高,成长性相对最好。 再看盈利能力。截止2024年前三季度,三家企业销售毛利率分别为24.86%、39.53%、32.6%。其中,斯菱股份毛利率一直处于上行趋势,2015年仅为17%。 其余两家则波折下滑,尤其是中大力德从2016年最高的32.4%下滑至今,绿的谐波则从2021年的52.5%大幅下行,主要原因是工业机器人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单价有所下滑所致。 截止2024年前三季度,三家企业销售净利率分别为6.77%、23.8%、20.3%。其中,绿的谐波净利率下滑较大,但绝对值最高,盈利能力在制造业中都算是凤毛麟角。斯菱股份则伴随毛利率上行而波折走高,盈利能力表现较为强势。 整体看,三家企业优势特点有所不同,在人形机器人减速器赛道均有一些机会。 03 截止3月14日,中大力德、绿的谐波、斯菱股份PE-TTM分别为204倍、550倍、77.7倍。其中,绿的谐波绝对值最高,与净利润连续下滑3年,基数偏低有一定关联。此外,该公司谐波减速器市占率位列本土企业第一名,将会是国产替代趋势下的主要受益者之一。 中大力德在本轮行情中,涨幅最大,主要源于它被小作文认为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三种主要类型减速器的龙头厂商,因而被资本市场疯狂炒作。此外,斯菱股份表现也较好,与本身基本面良好以及切入多个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有关。 不可否认的是,在短短几个月内,以上三家企业的估值都已经被极为夸张提升,市场定价可能过于乐观,需警惕接下来可能出现的估值动荡风险。
lg
...
格隆汇
03-15 17:39
上一页
1
•••
3
4
5
6
7
•••
38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直击亚市】北京将被迫坐到谈判桌前!市场等中国进一步刺激,黄金又大跌了
lg
...
中美关税突传重大消息!特朗普语出惊人 比特币9.35万多头受阻、黄金3310避险回落
lg
...
黑天鹅事件可能爆发!特朗普突传将被国会“弹劾”,究竟怎么回事?
lg
...
突然向社群发话!昔日华人首富曝光“中本聪”真实身份……
lg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重大发声!事关在与美国竞争中的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82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17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