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5年,或有两大因素支撑人民币资产的价格修复预期,从而吸引外资流入。而华通金融作为在港涉及证券投资的机构,势必也将更好发挥外资投资A股与港股的桥梁作用,业绩或有望向好。
个人也好、机构也罢,其发展固然需要自身的努力,但也离不开外部环境的助推。而人民币资产的价格修复预期,就是当前华通金融的潜在助力因素。
首先,12月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就2025年的整体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其中提到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预计后续将通过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来加强超常规的逆周期调节,从而打好政策“组合拳”。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表述,更是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毕竟,此前类似的“适度宽松”定调,还要追溯到2008年我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之时,由此可见其中的决心和力度。从以往数年的“稳健”到2025年的“适度宽松”,这意味着我国可能在新的年度,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整而保持更为合理充裕的流动性,从而降低企业和居民端的负债及融资成本,从而助推经济持续回暖。而经济的回暖向好,也会在相当程度上提升人民币资产的价格修复。
其次,美联储后续的降息动作,也会对人民币汇率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并吸引部分海外资金回流。众所周知,美元在2024年度已进入了降息通道;尽管在12月的美联储会议后、相关表态略偏保守,但市场争议的并不是继续降息与否的问题,而是降息多与少的问题。
目前,美联储最新的利率区间为4.00%至4.25%;而此前市场普遍预期2025年将进一步降息2至3次,幅度为50至75个基点;相对而言,幅度仍然较为可观。美联储继续降息,势必进一步释放美元流动性,并流向全球资本市场、促使包括人民币在内的资产价格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
在这双重利好之下, 2025年人民币资产的价格修复是值得期待的,以美元为主的外资很可能通过不同方式、流向港股和A股市场。在这一背景下,华通金融作为外资投资A股与港股的桥梁,也会受到这一周期性利好的惠及。
渠道的优势,会在资本流动时更为显现。作为华通金融而言,尽管公司形式上离岸注册于英属维尔京群岛,但实质上主要是通过子公司在香港开展相关业务,故而开展在港相关业务也具有一定的本地优势。一方面,外资可通过华通金融,直接在港开展港交所的相关业务、投资在港上市的中国大陆企业;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沪港通”、“深港通”等渠道,而买卖规定范围内的中国大陆交易所上市的指定股票。
在传统的生肖文化中,蛇是小龙;在辞旧迎新之后,华通金融基于市场中2025年人民币资产价格修复的预期,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可能会在新的一年里与市场同行、有所斩获。事实上,除了上述两条路径的利好预期,DeepSeek这款人工智能app作为轰动世界的意外之喜,也推动了人民币资产的价格重估和港股市场的走高。年初至2月12日收盘,恒生科技指数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已摸高至5307.29点、至今的收盘涨幅则已有18.20%。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