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通信行业迎来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国务院国资委与工信部接连释放推动AI基础设施建设的信号,央国企加速布局算力与AI大模型应用。与此同时,阿里巴巴公布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其云智能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并宣布未来三年对云和AI基础设施的投入将超越过去十年的总和。政策导向叠加企业战略升级,通信产业链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政策驱动AI基建,央企引领算力布局
国家战略推动AI技术创新
2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AI+”专项行动深化部署会,明确要求国资央企抓住AI战略窗口期,聚焦“根技术”攻关,推动大模型研发与产业化落地。会议指出,央国企需加速从“0到1”的原始创新突破,并构建开放生态。这一政策导向为通信行业的技术研发与资源整合划定了明确路径。
算力强基行动夯实技术底座
2月21日,工信部启动“算力强基揭榜行动”,围绕计算、存储、网络等六大方向,推动关键技术突破与标志性产品研发。该行动瞄准算力基础设施的核心环节,旨在提升国产技术自主化水平。在此背景下,三大运营商凭借IDC资源与云业务优势,成为大模型应用落地的核心力量,其数据中心与算力网络建设持续受益政策支持。
全球大模型开源加速国产技术突围
国际层面,马斯克旗下xAI发布Grok-3模型并限时免费,性能超越行业头部产品;国内厂商DeepSeek宣布开源5个代码库,以低成本、高性能策略扩大市场占有率。开源与免费趋势正重塑AI商业模式,国产厂商凭借性价比优势逐步占据竞争高地,为国内AI生态的繁荣奠定基础。
阿里云投入加码,产业链协同受益
阿里云商业化进程提速
阿里巴巴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云智能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3%,AI相关产品连续六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本季度资本开支达318亿元,环比增长80%,未来三年计划投入超千亿元用于云和AI基础设施建设。阿里云以AI为中心重构底层硬件与计算架构,推动模型开发与应用落地,目标打造“AI时代最强基建”。
AI需求催生算力产业链扩容
阿里云的战略投入折射出行业趋势:大模型开源与推理需求激增,驱动算力基础设施迭代升级。运营商、IDC服务商及通信设备商成为直接受益者。例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运营商近期的服务器集采规模超百亿元,算力网络建设加速;IDC服务商在数据中心扩容需求下迎来业务增量。
国产算力生态价值重估
机构分析指出,国内云厂商资本开支增速显著,2024年CSP厂商平均增速超40%,2025年预计维持30%以上。AI训练与推理需求爆发,带动国产昇腾芯片替代进程加速,通信设备、光模块、液冷技术等环节供应商迎来发展契机。随着AI与云的深度融合,通信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与规模效应逐步释放。
政策引导与企业战略的双重发力,正推动通信行业步入新一轮技术迭代周期。从央国企的算力基建到互联网巨头的AI投入,产业链协同效应日益凸显,为AI时代的规模化应用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