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12),A股三大指数集体反弹,截至发稿涨幅均在1%以内。盘面上,计算机、传媒、社会服务涨幅居前。二级行业中,软件服务再度领涨,涨幅2.96%,获主力净流入超144亿元。
有“A股旗手”之称的软件50ETF(159590)高歌猛进,盘中涨超2%,成交额超5200万元,换手率21.62%,高居同类第一!1月24日以来,软件50ETF累计涨幅已超23%!权重股多数飘红:拓维信息、用友网络涨停,宝信软件涨超8%,拓尔思、金山办公涨超5%,润和软件、恒生电子涨超4%,同花顺、三六零涨超1%,科大讯飞微涨。
自DeepSeek行情以来,资金对软件板块青睐有加!软件50ETF(159590)已连续6日获净流入,近5日“吸金”近1亿元!基金规模较1月末增加1.25亿元,年初至今份额增长率91.36%,位居同指数首位!
多家机构认为,DeepSeek有望加速AI应用落地,而DeepSeek会最先激活哪些方向?下面是权威券商研究所观点汇总。
民生证券认为,DeepSeek 加速AI 平权进程,先云化才能AI 化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共识,企服SaaS可能率先被激活,有望迎来远超远程办公时期发展机遇,考虑到当前SaaS公司PS-TTM 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叠加AI 应用有望带来额外增量,SaaS企业具有戴维斯双击的潜力。(来源:民生证券:《为什么DEEPSEEK最先激活方向是SAAS》)
所谓SaaS,中文“软件即服务”,是一种云计算解决方案,它使企业和个人能够通过 Web 浏览器或 API 使用软件应用程序,而不是在本地硬盘或服务器上安装软件。
平安证券表示,DeepSeek大模型的开源、低成本和高性能将大幅降低大模型的获得、部暑和应用成本,将加快大模型在B端和C端应用场景的落地。
(来源:平安证券《DeepSeek有望加快大模型应用落地,六成计算机行业公司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
太平洋证券指出,目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宣布接入DeepSeek。例如,用友BIP全面上线DeepSeek-V3和DeepSeek-R1作为基座大模型的智能服务,企业客户可以通过用友BIP3R6智能平台的公有云、专属云模式使用相关服务。道通科技已完成DeepSeek的全面接入和本地化部署,并应用DeepSeek训练流程,加速推进道通以“巡检垂域大模型”为核心的“空地一体解决方案”在能源、交通等领域的广泛推广。金蝶国际宣布成功将DeepSeek全面融入金蝶云全线SaaS应用及金蝶云苍穹平台,为客户提供更高效、更安全、更低成本的智能解决方案。DeepSeek作为高性能低价的开源推理模型极大的降低了Al的使用门槛,有望促进AI应用生态的繁荣发展。
(来源:太平洋证券《Deepseek 影响深远,中国 AI 市场有望重构》)
此外,机构认为AI Agent风口已至。
开源证券认为,产业大势已至,把握AI机遇。在应用端,AI Agent产业风口已至,2025年有望成为Agent繁荣的元年。Gartner将agentic AI列为2025年十大技术趋势之首,并预测2028年至少有15%的日常工作决策将由agentic AI自主完成,而这一数字在202年为0。根据Market and Market预测,AI Agent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51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471亿美元2024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4.8%。
(来源:开源证券《产业大势已至,把握AI和信创机遇》)
当前,AI Agent已成为全球巨头必争之地。苹果(Apple Intelligence)、Anthropic(Computer Use)、微软(Copilot Studio)、谷歌(AI Agent Space)和OpenAl(Operator)等企业均已把Agent 作为2025年的主要关注点。具体来看,在B端,AI Agent将成为企业知识资产积累与高效复用中的创新角色。AI Agent能够从企业大量繁杂信息中“建立”有价值的企业流程“知识”,形成可查询、可复用的企业知识库,并将知识资产快速提供给需要的用户或系统,极大提高了信息的可获取性和应用效率。
硬件为基,软件为核。软件50ETF(159590)紧跟中证全指软件指数,一键布局AI软件全产业链。指数精选50只成分股,对于基础软件、应用软件、软件服务覆盖全面:约67%权重为应用软件,15%以上为AI相关领域,信息安全占10%,其余约7%为信息技术和基础软件。
风险提示: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软件50ETF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请投资者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以及集中投资于中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指数成份股的持有风险,请关注部分指数成份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请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ETF运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的特有风险等。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