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板块稳健+产品空间,同仁堂科技(01666.HK)的双重市场潜力

2024-04-01 17:17:59
格隆汇
格隆汇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新的机遇

众所周知,港股市场,中药股长期以来估值偏低。从市净率来看,整个中医药概念的市净率不到1倍。这背后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港股市场投资人尤其是外资长期以来对中医、中药的不了解,甚至对动植物入药的误解。

(来源:富途行情)

近日,同仁堂科技公布了2023年度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同仁堂科技实现营收67.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04%;实现归母净利润5.90亿元,同比增长1.25%。

从财报不难发现,同仁堂科技整体表现稳打稳扎。一方面,营收的持续增长展现了市场拓展上的良好成绩,也反映了公司产品获得的广泛认可以及需求的稳定性。

具体到产品层面,2023年,公司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产品达到62个,其中9个产品销售额过亿。过亿产品的数量在中药行业名列前茅。一方面能分散风险,根据市场的情况,重点发力相关产品。其次,像六味地黄系列等产品,具有相当大的市场容量,只要努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即可获得较大的增长弹性。市占率提高1%,带来的增量销售可能就超过数个小品种的总量。

另一方面,归母净利润增长虽略显保守,但仍然保持了稳健的盈利水平,表明公司在成本控制,运营效率上的核心竞争力。

结合资本市场表现来看,同仁堂科技目前动态市盈率仅为9倍、市净率约为0.9倍,尽管估值与整个板块相当,但仍然有一定的潜力空间。

首先,第一重潜力,来自板块估值修复下公司稳健的业绩增长,强化市场信心。

从中医药板块视角来看,医药股位居底部多时,尽管去年中医药板块在上半年实现了逆势表现,但自5月高位后持续下行,直至今年2月开始呈现反弹之势,中长期估值修复路径已经清晰可见。

(来源:富途行情)

去年上半年中医药板块走强的逻辑在于原材料以及生产成本上涨带来的行业提价预期以及业绩爆发,而这一点在今年可能还在继续演绎。不过,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传导到下游,成本的上升也一定程度对药企业绩预期带来了压制。

来源:康美中药网

另外,公司估值较低还与2020年被剔除出港股通有较大关系,因为国内的大型公募基金无法通过港股通以人民币买入公司股票。哪怕基金经理认可标的,技术上也无法买入。

公司 2016 年选入港股通,后来因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中型股指数、小型股指数实施成份股定期调整,公司于2020 年 9 月被调出港股通,调出时总市值 73 亿港币,流通市值 36 亿港币。

公司2016年进入港股通后,港股通持股比例持续增加,从 2016 年底至 2020 年 9 月,持股比例从 0 上升到 30%,月均港股通持股增加比例为 0.67%,规模十分可观(注港股通持股比例均指港股通持股占港股总股本的比例)。

表:港股通持仓比例

来源:Wind

从 2020 年 9 月调出港股通后,港股通股份只能卖出不能买入,港股通持股比例快速下降。

从最近的进入港股通的门槛来看,流通市值门槛约60亿余港币。考虑到公司的流通市值约为总市值的49%,不到 40 亿,目前还未能达到重回港股通的门槛。但这也说明未来一旦满足进入港股通的门槛,大量的人民币可以投资公司股票,将带来量价齐升的机会。

其次,市场的第二大潜力在于一系列利好政策下,同仁堂科技作为港股市场具有高辨识度乃至稀缺性的企业,将迎来受益。

一方面,随着国央企市值管理政策的出台,预计国央企标的的估值或将迎来转折。同仁堂科技作为国资背景企业也将具备估值修复潜力。

另一方面,南下资金“扩容”带动中医药板块重估预期。

过去一年,港股市场的定价体系迎来了新的扭转契机。过去长期被压制的中医药股,在内资的持续加码下具备重估的契机。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两会期间,香港证监会主席雷添良就提议,建议港股通个人投资者账户资产门槛从50万元人民币降低至10万元人民币,降低港股通个人投资者的股息红利税收水平,使之与A股市场持平。

后续一旦政策落地,也将对港股市场构成重大利好,过往低估值的中医药板块在更多南下资金的涌入下,也将迎来新契机。

此前有报道指,预计有望带来的增量资金就将高达到7000亿人民币,港股的流动性和市场定价机制无疑将有望迎来改观。

可以说,后续随着港股市场对中医药估值体系的扭转,同仁堂科技作为行业内长期稳健型选手,其也将受到更多投资者的关注和青睐,迎来新的机遇。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