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伍戈:居民消费难以拔苗助长,房地产稳定对经济修复至关重要

2023-11-28 11:20:13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海关总署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出口额降至2750亿美元,同比下降6.4%,降幅大于9月份的6.2%,连续第六个月下降。在出口面临较大压力,国内需求预期不足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如何发力?有报道称,近期监管部门起草了50家房地产企业白名单,号召金融机构进行救助,当前楼市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对房企及房价等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11月26日,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在百度财经《有识》栏目对当前进出口数据、房地产、物价、人口等热点问题进行解读,他认为,从疫情结束之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经济体,消费倾向正在慢慢修复,但需要一定的时间。与此同时,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要随着整体宏观环境好转而改善,很难拔苗助长。“所以,从短周期而言,我觉得可能还是要稳住宏观经济。”伍戈分析,从更长的周期而言,如何从消费大国变成消费强国,可能要解决很多深层次问题,比如社保养老体系,让老百姓没有后顾之忧,愿意花钱,敢花钱。总体而言,消费要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的稳定,而经济的稳定在目前中国渐进式改革过程中,其实还离不开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不管我们是短期稳住消费,还是未来要成为消费强国,房地产的稳定至关重要。

伍戈表示,当前房企的现金流问题,既与过去债务很高的经营模式有关,也与政策调控、以及老百姓预期变化有关系。“不管是哪种原因导致的,就像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交通事故,得先让受伤者进医院,得到救助,活着是最重要的。”他认为,如果诸多房企倒下,对经济的影响会更大。至于市场稳定之后,是保障房多一些还是商品房多一些,可以慢慢考虑。当前,经济还是有一定压力,对房企的救助非常关键。

以下是文字实录:

1、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出口额降至2750亿美元,同比下降6.4%,降幅大于9月份的6.2%,连续第六个月下降。出口疲软意味着今年乃至2024年,都需要依靠国内增长源来维持经济发展。 在出口面临较大压力,国内需求预期不足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如何发力?

伍戈:外需不足肯定需要国内发力,现在也有很多发力的途径,包括传统基建等。但发力应该靠内需的多条腿均衡发力,既包括基建这类传统的财政政策,也包括货币政策,甚至房地产能不能做点贡献。另外,当外部环境以及需求好转之后,老百姓的消费是否能够有所贡献。

货币政策也在持续发力,包括有一些降息举措,但客观讲,可能强度都不是特别大,如果从实际利率角度而言,今年可能实际利率还是上升的。另外,近期财政赤字加大,但从全年来看,尤其是广义财政赤字率,可能较去年反而有所下降。所以,未来中国的逆周期政策还有空间,但是目前可能还处于比较审慎的状态。

随着经济情况的进一步演绎,从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角度而言,未来至少从货币、财政方面,还需要有更大的力度。当然也包括房地产政策,不管是需求端还是供给端,对于房企救助可能还需要一定力度。

2、有观点认为,中国需要一个新的需求来源来取代投资和房地产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最明显的候选来源是消费者,中国居民消费在GDP中的占比只有37%,相比之下,美国消费者支出在GDP中的占比为68%。显然,内需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中国如何从消费大国变成消费强国?

伍戈:我觉得从最近这一轮的经济周期看,消费和其他的经济动能之间应该不是互斥关系,也不是说一定是谁取代谁,总体而言房地产本身对消费,还是有一定拉动作用。不管是上游的钢铁、煤炭,下游的彩电、冰箱,房地产如果比较低迷,那么相关的其他消费也会出现低迷。特别是从最近这一轮经济周期而言,我们越来越坚信房地产和消费之间,其实更多的可能是互补或者互助的关系,而不是挤压的关系。

大家都知道,影响消费的第一因素是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另外一个就是消费意愿。从疫情结束之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经济体,边际消费倾向正在慢慢修复,但需要一定的时间。与此同时,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要随着整体宏观环境好转而改善,这方面很难拔苗助长。所以,从短周期而言,我觉得可能还是要稳住宏观经济,四季度经济增长环比可能还有一些下滑压力。

从更长的周期而言,如何从消费大国变成消费强国,可能要解决很多深层次问题,比如社保养老体系问题,让老百姓愿意花钱,敢花钱,没有后顾之忧。当然,消费强国还体现在消费的升级,但也与人均GDP再上一个台阶紧密相关。

总体而言,消费要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的稳定,而经济的稳定在目前中国渐进式改革过程中,其实还离不开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不管我们是短期稳住消费,还是未来要成为消费强国,房地产的稳定应该都是至关重要的。

3、中国10月份CPI同比下降0.2%,时隔两个月再现负增长,年内已两度零增长、两次负增长。PPI同比下降2.6%,降幅较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结束此前连续三个月收窄进程,为连续第十三个月下降。在低通胀背景下,政策在促消费方面有哪些空间?PPI持续处于通缩状态,背后有哪些因素?

伍戈:今年以来价格确实一直处于低点,尤其是PPI处于负增长区间,CPI在零上下徘徊。它是一个信号,背后体现出目前经济增速可能离潜在增速还有一段距离,也就是可能存在负产出缺口,一般情况下,负产出缺口的存在会使价格指标走弱。虽然长期来看,中国潜在增速可能有下行压力,但当下主要矛盾还不是潜在增速下降,而是与潜在增速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现实的增速与潜在增速,有一个负产出和产出缺口差距,需要通过宏观政策发力,不管是财政还是货币政策,也包括房地产政策。

其实从世界各国来看,通缩的危害其实要比通胀更大,而且也更难治理。如果价格持续负增长,那么消费者可能会推迟消费,对于企业而言,可能也不愿意生产,这样就容易进入价格的负向循环。所以,在价格是负增长格局之下,能否采取果断的措施来进行逆周期调节,保证价格的正增长,对一个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其实非常关键。

4、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前不久,也有媒体报道,14号文推动新一轮“房改”,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中国的房地产要怎么走,是否有合适的改革范本?

伍戈:房地产下一步怎么走,有没有改革范本,我觉得是没有的,中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一直在探索,总体而言,无非是市场和政府两个力量,谁发挥更主导的作用?从我观察而言,房地产市场化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满足了老百姓有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但纯靠市场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有一部分新市民,或者低收入人群,需要社会福利的保障。所以,从保障民生的角度而言,适当引入保障房是合理的。

但是保障房在引入过程中,我觉得需要把握好度,因为不论是生产还是分配,中间涉及很多环节。按照行政化的方式推进,这个过程是不是最终能够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的,还有待观察。另外,保障房要在地方政府、老百姓、开发商等之间形成一个平衡,质量也要得到保障,但不管怎么样,我觉得中国的方向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商品房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还是有必要。

提到住房改革,过去很容易想到新加坡或者香港的模式,他们对于中国房地产也许有一些借鉴因素,但也不是完全能够借鉴,因为客观上讲,香港和新加坡相当于是一个城市。而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我觉得可能还是要摸索自己的道路,要充分汲取过去几十年来的经验和教训。在这一过程中,我觉得过去的经验就在于坚持了市场化的取向,但由于市场也存在失灵之处,所以在坚持市场化取向的同时,增加政府参与,使得市场和政府能够共同发挥作用。但是其中的主次关系,还是要以市场化为主导,其他各种形式相补充的多层次供给体系,这样可能更加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本质上最终还是要通过市场之手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5、有报道称,官方起草了50家房地产企业白名单,号召金融机构加大包括信贷、债权、股权融资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但这些支持政策,是否会诱使房地产公司重拾引发危机?

伍戈:我觉得任何政策的出台,完全没有负面效应是不可能的,还是要抓主要矛盾。客观上讲,现在的主要矛盾,不是房地产资产负债的问题,毕竟土地、房子等资产还在,主要是现金流的问题。所以,这个时候,稳定现金流是最关键的。不知道这轮政策力度会怎样,但方向是对的,终于开始保障房企的现金流。当前房企出现现金流问题,既与过去债务很高的模式有关,也与政策调控、老百姓消费预期变化有关系。不管是哪种原因导致的,就像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交通事故,得先让受伤者进医院,得到救助,活着是最重要的,其他问题,事后可以慢慢去处理。如果诸多房企倒下,对经济的影响会更大。至于市场稳定之后,是采用保障房还是商品房,甚至包括预售制度的改革,可以慢慢考虑。当前,经济还是有一定压力,这个时候对房企采取救助措施还是关键的。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市场已经失灵了,靠市场的自发力量,已经无法出清。如果真的起草白名单,对房企进行定向救助,这个方向是对的。我个人更看重的是政策力度,至于是否会引发道德风险等其他问题,难以完全避免,积极应对比不应对肯定更好。

6、在上一轮房地产衰退的2015年,启动了规模庞大的棚户区改造,如今重新开发城中村成为新的选择,但有报告中指出,这一过程“充满挑战、代价高昂”,而且进度缓慢。据中信证券估算,可能需要持续十年,每年投资近万亿级规模。怎么看城中村改造对房地产及刺激经济的价值?如何避免上一轮刺激的负面效应?

伍戈:上一轮房地产的大规模刺激计划,可能是2015年棚改货币化安置。当时还是取得一些积极成效,但事后来看确实也有不少问题。而且现在不少人担忧三四线房地产,是不是出现了一些透支。未来要做的三大工程,我觉得还是得量力而行,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不能完全靠政府的过度刺激。

这一次的力度,可能比上一次棚改货币化要缓和的多。现在地方政府财力掣肘,推进这些措施肯定是一个慢过程,不像过去棚改货币化,就是一两年的事情。钱从哪里来,毕竟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工资拖欠的问题,这跟过去几年完全不一样。

7、在人口老龄化、债务负担沉重,而且人们预期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房地产行业不太可能强劲反弹,这一系列压力下,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主要来自哪里?

伍戈:在老龄化加速背景下,一个国家的潜在增速会下降,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需要注意两点。

首先,还是要顺应潜在增速的下降,在这个过程中,及时满足市场需求,提供比如老龄化的产品服务。但更重要的还是要提升要全素劳动生产率,第一是科技创新,第二,要建立良好的市场激励机制,包括法制、契约精神,让大家愿意去消费、投资,企业有更多的积极性去从事生产。我觉得这些东西都要去呵护,才能保证我们潜在增速下降过程中,全要素劳动生产率保持平稳,使得潜在增速下降不至于太快。另一方面,在潜在增速下降过程中,也要特别注意经济增速不要低于潜在增速,如果过于低于潜在增速,导致负的产出缺口,反过来可能会产生一些负向预期,加速潜在增速的下滑。

总体而言,一方面要顺应趋势,但是短期的经济增速应该尽量接近潜在增速,使得整个潜在经济增速下滑是平稳、有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就业能够保持稳定,物价能够实现正增长,这样的潜在增速下滑,其实不值得过分担心。与此同时,我相信中国增长潜力还是有的,毕竟是14亿人的大国,包括未来的消费,还有很大空间。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