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半年国内经济回顾:经济温和修复、边际趋缓
去年四季度开始疫情管控措施取消,我国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居民需求恢复、企业生产改善,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好于预期,投资者信心得到明显修复。进入二季度,国内经济内生动能不足的问题逐渐暴露,叠加海外主要经济体在高通胀、连续加息的影响下进口需求减弱,我国经济转向温和修复态势。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上半年基建和制造业投资表现相对较好,仍然保持正增长,但房地产投资表现相对低迷。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5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5%,制造业投资增长6.0%;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2%,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0.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0.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0%。表现最亮眼的是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2.8%、13.0%。
消费方面,受消费反弹和去年低基数的影响,今年消费增长表现较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7636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169743亿元,增长9.4%。随着线下消费场景的开放,餐饮收入增长最快,1-5月达到19958亿元,同比增长22.6%。网上消费也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1-5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56906亿元,同比增长13.8%,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方面,吃、穿、用商品分别增长8.4%、14.6%、11.5%。
进出口方面,受内外需走弱的影响,进出口增速明显下降,根据海关总署数据,今年前5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6.77万亿元,同比增长仅4.7%。但在出口国别上有一些积极变化,今年前5个月我国对东盟、欧盟进出口增长,对美国、日本下降。其中,东盟与我国贸易总值为2.59万亿元,同比增长9.9%,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5.4%,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13.2%,其中对哈萨克斯坦等中亚五国增长44%;我国与美国贸易总值为1.89万亿元,下降5.5%,占11.3%。
通胀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仅上涨0.8%,通胀压力不大,总体处于温和状态。具体原因有三:一是我国货币政策稳健,疫情期间并未跟随海外经济体施行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二是今年疫后需求复苏偏慢,加上疫情的“伤痕效应”尚未消退,居民消费意愿偏低,超额储蓄率仍较高;三是去年通胀基数效应较高,2022年俄乌冲突导致全球能源、粮食价格大幅上涨,进而影响2022年我国CPI相关交运、燃料分项不断走高。
二、下半年宏观经济展望:今年实现GDP增长5%的概率大
从二季度开始,我国经济修复动能有所减弱,但总体回升向好态势并未改变,在去年二季度GDP低基数的基础上,今年仍有望实现5%的经济增长目标。展望下半年,上银基金表示国内宏观经济有以下几点积极因素值得关注:
一是企业库存在今年四季度有望见底。去年疫情放开后,企业乐观判断消费需求的复苏,今年2-4月的PMI生产指数均维持在50以上,生产端修复明显快于需求端。随着二季度消费需求走弱,企业生产动能边际放缓,开始切换至主动去库存状态。下半年随着供需逐渐平衡,以PPI为代表的工业品价格触底回升,企业有望在四季度或明年初逐渐进入被动去库阶段。
二是下半年政府仍将维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受地方债务限额、土地财政低迷的影响,今年地方财政政策力度整体偏弱。不过,4月底的政治局会议已经明确指出“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预计下半年政府可能通过释放存量专项债限额、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和其他准财政工具来保证财政支出强度。
三是在温和通胀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仍有宽松空间。考虑到去年下半年猪价和油价的高基数影响,叠加消费需求恢复偏慢,今年下半年通胀回升的压力不大,预计将维持在2%以内偏低的位置。因此,下半年在没有通胀掣肘的情况下,央行将延续宽松的货币政策,降准降息仍然可期。具体操作时点需关注人民币汇率压力和海外加息节奏,四季度可能是一个较好的时点。
总的来看,上银基金认为,虽然下半年经济内生动力不足、需求偏弱等问题无法快速解决,同时海外政治、经济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但我国经济韧性较强、市场规模大,财政和货币政策仍有发力空间,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的趋势并没有发生改变。
三、债市:下半年偏强的走势可能延续
今年上半年债市整体表现偏强,随着央行在6月超预期降息,10Y国债收益率一度下行至2.65%以下。展望下半年,上银基金认为,经济基本面和资金面对债市都偏利好,债市回调风险较小。
具体而言,上银基金指出,一方面,国内经济温和修复,且全年完成5%的GDP增长目标难度较小,地产全面放松、特别国债等超预期强刺激政策较难出现;另一方面,下半年央行将继续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助力经济修复,流动性易松难紧,银行、理财等配置力量有望对债市形成支撑。利率要进一步大幅下行至疫情初期2.5%低点的概率较小,原因有二:一是当前经济形势不及2020年那般严峻,随着经济持续温和修复,市场可能再次修正之前过于悲观的预期;二是今年地方财力下降,偿债压力上升,不排除地方债务问题发酵影响市场情绪或形成新的政策预期,从而对债市造成阶段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