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曾说过一个脍炙人口的比喻:“大概每十年,乌云会遮住天空,经济前景不明朗,这时股市会骤降一场黄金雨。当这种事情发生时,你必须扛着浴缸冲出去,而不是带着一把勺子。”
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在经济和市场的周期轮动中,越是底部阶段可能酝酿越大的投资机遇,要敢于逆势加仓。
这个思路对于我们当前基金投资也有指导价值。2023年一季度临近尾声,经济温和复苏日益被验证,市场成交逐渐活跃,从底部反弹的过程中每次“倒春寒”都有 “小跌小买”、“大跌大买”、“越跌越买”的声音传出。
但是,无论是集中买入还是分批定投,如何才能敢于“越跌越买”?选对基金无疑很关键。积极如巴菲特也不会漫无目的全场all in,在冲进场之前他有势在必得的抄底对象。对于非投资专业的普通人来说,如果将一个目标明确的定投计划比喻成一段旅程,选对基金具有选对方向、路线甚至交通工具的意义。也只有选对基金,定投策略分摊成本、降低波动的效用才能锦上添花。
那具体怎么选呢?小编建议结合三个维度做决策。
选好公司 综合实力是长期业绩的保障
从1998年3月起步,我国公募基金行业在25年的发展历程中为投资人总盈利4.36万亿,与此同时公募基金的规模和数量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公募基金的历史利润(总盈利)累计4.36万亿元,数据源自天相投顾,截至2022年底)
来自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末,我国公募基金管理人有156家,管理的基金产品数量达到了1.06万只,管理总规模达到了27.25万亿元的历史较高水平。
丰富多样的选择也可能让了解有限、经验不足的投资者“乱花渐入迷人眼”。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回归一下基金理财的本质。基金理财是投资者将资金委托给基金公司,基金公司的管理团队凭借专业的投研判断做出投资决策,最终致力于保值增值。
基金产品过万,但是基金公司只有156家,鉴于综合实力强的基金公司业绩持续性更有保障,普通投资者可以先从基金公司的基本面出发去做筛选,缩小范围选出综合实力强的好公司,再在好公司里精选出合适的基金产品长期坚持。
具体操作上,我们可以自己搜集和分析诸如公司资历、股东架构与稳定性、团队架构、投资管理能力、产品线、客户规模和结构、业绩持续性等信息,也可以借助一些具备一定公信力和专业辨别能力的第三方机构的评价。
目前国内有十大专业、权威的基金评价机构,其中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及独立的基金评价有3家,分别是晨星资讯、天相投顾、济安金信;证券公司4家,分别是银河证券、海通证券、招商证券和上海证券;专业媒体3家,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和证券时报。它们会定期对基金公司或者具体产品给出客观、专业、独立的评价。以嘉实基金为例,就荣膺多项“中国基金业金牛奖”、“中国基金业金基金奖”、“中国基金业明星基金奖”。自成立日至2022年末,嘉实基金旗下收益率翻倍的产品有40只,排名前十如下:
(数据来自定期公告,净值增长率统计区间为基金成立日-2022年末)
选好产品 离不开好团队的凝聚力
基金理财的本质是一种委托关系,被委托方是基金公司,具体任务分配到人,绝对不会只有一个“责任人”。如果将基金产品比喻成一艘远航的舰船,那基金经理像是掌舵的船长,保证顺利抵达的团队配置可能还有大副、二副、轮机长、管轮员、机工、水手以及负责后勤的大厨等。
拥有精兵强将凝聚力的团队是基金公司的软实力。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资产管理行业在向投资者展示自己实力、获取信任的“名片”时,出示的也不单是某位基金经理,还会强调团队的力量,包括投研团队、风控团队、软硬实力、服务水平等。
就核心投研团队而言,我们可以通过基金经理个人的专业背景、学历经验来判断其能力圈和投资方向是否契合,也可以通过从业年限、职位变迁来判断投资经验是否丰富,还可以通过基金经理在基金产品的定期报告、公开路演或者宣传时传达的投资理念和观点来了解Ta的投资风格、方法论、业绩归因和持续性等情况。
相比个人,团队实力的评估涉及团队成员的能力、团队架构,较为复杂,目前也没有较为整合的评价或者奖项来反映一家基金公司的团队情况。除了依靠部分基金公司开诚布公的团队介绍,普通投资者还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判断。
一、根据基金经理的数量、学历、成长路径、业绩持续性、梯队建设来了解基金公司投研团队的实力。一般来说,一些注重培养投研团队的基金公司是真正的长期主义践行者,基金经理不少走的是“研而优则投”的晋升路径,专业性、稳定性更强。
二、投资者可以从基金经理变更的角度进行判断,如果基金经理变更前后基金的业绩表现没有受到明显影响,一定程度能够反映基金产品背后管理团队较为稳定,对基金产品的投资理念、策略贯彻较为彻底。
同样以嘉实基金为例,在“投资须研究 研究即投资”的投研体系之下,权益研究团队65人,平均从业年限5年、在司年限4年;信评团队25人,评审委员均有10年以上信评经验;风险与投资流程管理30人,平均7年从业年限、在司年限5年;投资团队120人,平均12年从业年限、7年在司年限;交易员团队35人,平均6年从业年限、5年在司年限;嘉实整体投研团队人员超300人。(数据来自嘉实基金 截至2021年末)
自2020年起,嘉实启动“新十年”投研战略升级,如今,嘉实基金在股票投资领域已形成12个不同风格的投资团队,每个团队均由长期业绩卓越的基金经理领衔,包括成长(投资总监归凯、股票投研CIO姚志鹏)、价值(投资总监谭丽、张金涛)、平衡(投资总监胡涛、洪流、常蓁)、增强(投资总监刘斌)等全市场风格,与大健康(研究总监郝淼)、大消费(研究总监吴越)、大科技(研究总监王贵重)、大制造(研究总监刘杰)、大周期(研究总监肖觅)五大行业赛道。
选品指标 兼顾“含股率”+“波动性”
框定好公司,摸清好团队,接下来就是具体到选基金产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建议大家综合考虑投资风格、底层资产、长期业绩等指标进行判断,兼顾“含股率”和“波动性”这两个指标。
所谓含股率一般指的是基金投资的资产中权益类资产如股票的含量。相比债券类资产收益率相对稳定、价格变动较小,股票类资产赚的是企业价值成长的钱,好股票长期投资收益往往较高。
不同的基金产品配置股票的比重可能不一样,像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以及指数类基金,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重大多超过50%,有些甚至90%以上都是股票,股票含量不同由此带来的风险、波动和收益也会有明显的差别,投资者可以结合自己具体的风险承受情况、预期收益目标来综合决策。
所谓波动性指的是基金净值的波动情况。受基金的含股率、市场大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不同的基金产品日常波动幅度都不一样。如果投资者从自身资产配置的需求和规划出发,做完了好公司、好团队的选择功课,在两只含股率差不多的基金之间进行定投之选,选择波动率较大的那只或许更有优势。
原因在于,定投分批买入的特征不仅能有效分摊集中买入的风险,也能分摊成本,较大的波动能够被分批买入的特征平滑掉。
最后总结一下,“越跌越买”绝对不是盲目冲动,积极的长期坚持一定是建立在理性的分析和决策之下的,祝愿大家都能够掌握“好公司→好团队→好产品”的选基方法,选到真正信赖坚守、共沐风雨的好产品。(嘉实基金HARVEST FUND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