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FX168财经报社(香港)讯 美国《外交政策》网站3月11日发表题为“中国GDP数据中的隐患”的文章。该文指出,通货紧缩和消费不足是北京方面面临的大问题。
(截图来源:美国《外交政策》)
《外交政策》文章称,中国最近宣布的2024年GDP增长目标与去年持平,为5%。但是,即使达到这个数字,其经济问题也仍然严重。
今年1月,中国公布2023年最后一个季度的经济数据,该数据显示,中国GDP同比增长5.2%,超过政府设定的目标。然而,中国2011年至2019年的实际GDP增长率平均为7.3%,而2001年至2010年的平均增长率为10.5%。
受新冠疫情影响,这一数字在2020年降至2.2%,人们对大流行后的复苏抱有很高的期望。这是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即中国在2023年1月取消动态清零政策,将释放经济中被压抑的需求,这种需求在两年的疫情封锁期间一直受到抑制。但这并没有发生。
一些观察人士甚至怀疑最近公布的GDP数据的真实性,怀疑真实的数据远低于官方数据。
文章指出,但即使这些数据是准确的,中国经济的整体趋势也显示出一种令人担忧的状况。首先,这是2010年以来中国实际GDP增速首次超过名义GDP增速(4.8%)。名义增长率是根据前一年的数字计算的,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实际GDP数字是在调整通货膨胀后计算的,以反映商品和服务产出的增长。这也是经济学家和政府在公布GDP增长数据时所参考的数字。
通常,名义GDP增长率应该高于实际增长率。但在通货紧缩的年份,实际增长率可能会呈现一种扭曲的画面,因为通货紧缩或负通货膨胀会放大实际数字。
因此,中国的实际GDP数字超过其名义数字的事实表明,由于负通胀,即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普遍下降,中国的实际总产值被放大了。如果不是通货紧缩,中国2023年的实际GDP增长率将更低,肯定无法实现5%的国家目标。
《外交政策》称,有关中国固定资本形成总额(GFCF)的消息也不容乐观。该术语指的是购置用于生产商品和服务的土地、机器或设备等固定资产。它是GDP的四个组成部分之一(另外三个是出口、家庭消费和政府支出),也是衡量经济投资的一个指标。
几十年来,中国依靠高GFCF率来推动经济发展,但在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领导下,GFCF出现持续下降。作为参考,过去9年(2014-22年)GFCF的平均增长率为6.7%,而此前21年(1994-2014年)的平均增长率为13%。在过去的9年里,只有4次超过10%,一次是在2021年,这是因为新冠大流行年的基数很低。
其中大部分投资来自房地产行业,占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四分之一。1994年至2014年间,房地产行业的年增长率约为30%。但在过去的八年里,该行业的平均增长率仅为4.2%,从2021年到2022年,房地产行业甚至下降10%。
文章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投资的下降可以归因于中央领导层有意识地决定挤压已经变得不可持续的房地产泡沫,并重新配置和引导资本从投机转向更有生产力的力量。这一决定对中国GDP的减速影响迫使领导层在一定程度上扭转政策,试图支撑泡沫。但事实证明,这种被迫的通货紧缩现在太难改变,从2023年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房地产行业萎缩9.6%。
中国新的发展安全方针吓坏私人投资者
但这并不是投资下降的唯一原因。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经济的发展见证了越来越多的安全化。在包括2022年党的二十大和2023年的“两会”在内的多个场合,中国领导人习近平都强调,发展的思想不能与安全的思想分开。在去年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习近平重申“推动发展与安全深度融合”的必要性。
因此,在2023年上半年,中国当局对提供咨询服务的国内外咨询公司进行一系列打击,这些咨询公司帮助海外企业应对中国充满挑战的监管环境。这些例子包括去年3月份对美国公司美思明智集团(Mintz Group)和去年4月份对贝恩公司(Bain & Company)的突袭。
去年5月,咨询公司凯盛融英(Capvision)的上海办公室因窃取国家机密和向外国客户转移敏感信息而遭到突击搜查。几周后,中国国家网信办宣布,美国芯片巨头美光(Micron)未能获得其产品的安全许可。
这种将安全置于经济之上的必要性在中国修订的反间谍法中进一步显现出来;该法于2023年7月生效。更新后的法律不仅扩大和淡化间谍活动的定义,还赋予地方当局广泛的权力,可以因怀疑而扣押数据和电子设备。从那以后,中国新的发展安全方针(表现在对国内外咨询公司的打击上)吓坏了私人投资者。
《外交政策》文章最后写道,中国政府已多次向国内外投资者保证,将改善营商环境,以刺激投资。然而,自2018年以来,私营控股公司对固定资产的投资一直在下滑。它在2021年短暂反弹,但在2022年再次下降。2023年的数据虽然尚未更新,但不太可能出现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