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英伟达入股5家公司,透露了什么信号?
go
lg
...
分别是芯片设计公司ARM、生物技术公司
Recursion
、语音AI公司SoundHound、自动驾驶公司图森未来和医疗成像开发商NANO-X IMAGING: 持仓数据被曝光后,相关公司股价暴涨,如SoundHound两个交易日暴涨69.4%、NANO-X暴涨103.6%! AI之王的号召力真是令人惊愕! 不禁要问,市值逼近2万亿美元的巨头英伟达,为何要入股这5家公司?英伟达看中了什么?这5家公司又是否存在投资机会? 首先看持最多的ARM,按照13F的截止时间(12月31日)来算,英伟达的持股市值达到1.47亿美元,占投资组合比例为63.95%。 Arm是芯片设计公司,2023年9月上市,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都采用了arm架构,目前正在向物联网和电脑端渗透,极具发展潜力。 Arm最早是英国的芯片公司,后被日本的软银收购退市,在2020年,英伟达试图以400亿美元的价格全资收购,但被监管机构以反垄断的理由拒绝。 Arm上市之后,股价表现亮眼,如今市值已经高达1319亿美元,较IPO估值上涨154%! 英伟达入股arm的理由非常简单,即希望将自身的GPU与arm的CPU系统进行结合,摆脱对英特尔的依赖,同时打造出AI时代的世界顶级计算公司! 虽然这一计划落空,但arm是独立的芯片设计IP公司,英伟达只要购买技术专利,可以正常与旗下的GPU进行整合,并不会影响AI之王的地位。 再来看持仓第二大的公司
Recursion
,英伟达持有的市值约7600万美元,无论是金额还是持股比例,都不大。
Recursion
是一家AI生物医药公司,利用专有大模型加速药物发现,旗下进展最快的药物已经推进至临床试验2期: 除了自己研发药物之外,
Recursion
还会与其他药企进行合作,帮助药物研发,如2021年公司与罗氏及旗下的基因泰克签订了一份协议,两家公司将在神经病学和癌症领域进行多达40个项目的合作,罗氏已经预付了1.5亿美元的预付款,未来
Recursion
还有望拿到数十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在AI制药领域,
Recursion
处于领先地位,早在2023年7月12日,英伟达的这笔投资就被曝光与众,当时也引发了
Recursion
股价暴涨,但炒作过后,
Recursion
股价一度创下新低: 将AI技术应用于生物医药研发并非新鲜事,无论是大型医药公司还是医药代工公司都在积极入场,与其说是英伟达看好
Recursion
,不如说英伟达希望通过与
Recursion
的合作,提高自己的生物医药模型技术和推广自己的人工智能云服务BioNeMo。 说的直白点,英伟达看好AI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希望该领域由生命科学向生命工程的转变,以便卖出更多的GPU! 在今年2月12日召开的2024世界政府峰会上,英伟达CEO黄仁勋曾谈到过AI在生物医药上的应用,由于其回答极为精彩,这里我将原话直接贴在这里,以便大家更好的理解英伟达投资生物医药公司的意图: “如果我能重新开始,我会意识到,理解生物学,尤其是人类生物学,是科学领域中最为复杂的。不仅因为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还因为理解生命的呼吸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挑战,而且这是一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复杂科技和科学。记住,我们称这个领域为生命科学,并且将药物发现称作“发现”,仿佛我们在宇宙中漫步突然发现了新大陆。与此不同,计算机科学和其他今天的主流产业不会用“发现”来形容他们的成就。没有人会说“汽车发现”、“计算机发现”或“软件发现”,我们不会回家对另一半说:“看,亲爱的,我今天发现了这段软件。”我们称之为工程。我们的计算机科学、软件每年都在进步,芯片和基础设施也在不断改善。然而,生命科学的进步却是零星的。如果我现在有机会重新开始,我会认识到,将生命科学、生命工程化的技术已经到来,数字生物学将成为一门工程学科,而不仅仅是科学。未来,它当然还会包含科学,但不再仅仅是一门科学。因此,我希望这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人们热衷于与蛋白质、化学品、酶和材料工作,工程化那些更节能、更轻、更强、更可持续的杰出成就。所有这些未来的发明都将成为工程的一部分,而非仅仅是科学发现。”。 理解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英伟达为何也入股了一家AI医疗影像识别公司NANO,从投资金额上看,英伟达的持股市值仅38万美元,有点像娱乐仓,背后的意图未必是真的看好NANO,本质上还是想推广GPU在医疗影像领域的应用。 英伟达对另外2家公司的投资市值仅在300万美元左右,同样是mini仓,对投资者的启示意义并不大,其中专注于卡车自动驾驶领域的图森未来已经宣布退市,而且英伟达有自己的自动驾驶芯片orin,入股更像是为了卖货。 对语音AI公司SoundHound的入股同样基于卖货的逻辑,如果是看好公司,投资金额恐怕不止是百万美元。 总的来说,无论英伟达入股arm还是投资生物医药,黄仁勋的目的都是更好的卖货,这5家公司中,论价值,最高的当属arm,
Recursion
能否成功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至于其他,投资者还需擦亮双眼! $英伟达(NVDA)$ $ARM Holdings Ltd(ARM)$ $
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 Inc.(RXRX)$ $SoundHound AI Inc(SOUN)$ $Nano-X Imaging Ltd.(NNOX)$
lg
...
老虎证券
2024-02-19
英伟达披露持有Nano-X股权导致该股两天飙涨一倍 实际上股权并非来自直接购买
go
lg
...
括Arm、SoundHound AI、
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Nano-X Imaging和图森未来。周四,除了最近市值突破1300亿美元的Arm小幅上涨之外,英伟达支持的其他公司的股价都在这份13F文件发布后疯狂飙升。
lg
...
金融界
2024-02-18
比特币生态入门到精通
go
lg
...
铭文领域最早的突破性发展之一是递归 (
recursion
) 的引入。递归铭文于 2023 年 6 月首次受到关注,最近递归铭文总数已经超过 35 万。 概括而言,递归铭文允许新铭文调用和引用现有铭文中的数据。这听起来可能很无聊,但其影响深远! 首先,递归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方法来规避 Bitcoin 区块的 4 MB 限制。通过将数据拆分为相互引用的,处于不同区块中的多个铭文,从而让我们可以轻松地将大文件上传到 Bitcoin 网络。递归的另外两个显著好处是提高存储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 最重要的是,递归是大量开发者工具的起源。通过递归,代码库能够用铭文构建。因此,Ordinals 真正达到了下一个优化水平。例如,现在我们可以使用递归创建 Bitcoin 上的高质量 NFT 集,由于它递归可以让创作者利用现有的铭文库,从而聚合收藏品的铭刻特征 (traits),以达到简化数千个独特 NFT 的创建过程,而无需像以前那样单独创建数千个 NFT 集。 替代代币标准 BRC-20 代币只有三个函数(部署、铸造和转移),不仅功能有限,而且在开发中也是静态的。于是,新的实验性代币标准逐个涌现,并立志成为 BRC-20 的改进版本。以下是当前两种替代方案的速览: CRBC-20 名为 Cybord 的 CRBC-20 代币标准利用了铭文可以直接存储任意数据的特性。因此,铭文的费用大大降低,索引过程大大简化,使 CRBC-20 成为 BRC-20 的一种更便宜、更快捷的替代品。 ORC-20. 与 CRBC-20 一样,ORC-20 解决了 BRC-20 的局限性,并专注于增强安全性和灵活性。与 BRC-20 不同的是,ORC-20 支持更广泛的数据格式,允许交易逆转,并且向后兼容 BRC-20。此外,ORC-20 通过运行可重复使用的铭文来节省交易费用,成本更低。 第6章:前方的道路 关键要点 在 2023 年初,Bitcoin 经历了以铭文为中心的重大发展,创造了不可变的数字资产:Ordinals 和 BRC-20s 代币。尽管新兴的 Ordinal 还不够成熟,但现在它的市值已经超过了 17 亿美元,并且毋庸置疑的是,它通过让用户能够在 Sat 上存储各种数据而推动了 Bitcoin 的革新。 该生态目前包括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交易所、市场、流行的代币标准以及基于其技术的协议等。由于处于早期阶段,伴随着新的代币标准的出现,Ordinals 支持者的投机和热情也随之高涨,甚至 DeFi 应用程序也开始尝试 Ordinals 的金融化。 此外,现货比特币 ETF 最近获得批准,标志着机构采用的一个里程碑。尽管长期效应存在争议,但 Ordinals 和 BRC-20 生态有望从 Bitcoin 的广泛采用和不断增长的需求中受益。 未来展望 尽管生态蓬勃发展,但质疑声从未间断,一些 Bitcoin 爱好者群体主张开发者消除 Ordinal 技术及其相关元素。尽管这种批评具有多面性,但它源自技术本身的缺点和对比特币网络的影响,因此他们甚至将铭文视为系统漏洞。 详细介绍此论述超出了本指南的范围。然而重要的是要承认,Ordinals 和 BRC-20 交易导致了 Bitcoin 区块空间需求的爆炸式增长,这可能会对 Bitcoin 的网络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拥挤的内存池导致不合理的高交易费用和漫长的确认时间只是负面后果之一。另一方面,铭文是矿工保护网络的重要收入来源。即将到来的比特币减半,大约发生在 2024 年 4 月下旬,当矿工的区块奖励减半时,将进一步动摇这场辩论。 尽管 Ordinals 和 BRC-20 的未来可能还是一个不确定性因素,但围绕其生态的发展依然很狂热。希望本指南不仅能激起你的兴趣,而且鼓励你进一步探索比特币的 Ordinals 世界。为了保持你的好奇心,并为你指明研究它的潜在途径,这里有两个即将发生的趋势值得关注: Trac Network:去中心化索引的先驱 要使 Ordinals 正常工作,需要 Ordinals 索引。在不涉及技术复杂性的情况下,了解 Ordinal 和 BRC-20 交易是通过链上数据的链下索引完成的,这一点很关键,它让整个网络可以识别、跟踪和排序 Ordinals,这意味着索引是关键的基础设施。 若要在双方之间交换铭文,两个实体必须运行相同的索引。目前,绝大多数项目都在使用 ord 索引器来解决兼容性问题,这使得这个重要的基础设施非常中心化。对单个索引器的依赖会带来严重的技术风险,因此一些协议正在努力构建可行的竞争对手。其中之一是 Trac Network。 Trac Network 的核心产品是 Trac Core,其价值主张是:去中心化的开源索引器。它通过引入治理代币 来实现去中心化的目标。这意味着,TRAC 持有者能够通过对关键开发项目进行投票来影响方向并管理 Trac Core 的发展。 目前的交易价格为 4.65 USD,市值为 970 万美金,然而目前为止,这个去中心化索引器尚未完全发布。 有关更多信息,请查看 《Many Words On Trac Network》。 Rune:同质化代币协议 Ordinal Theory 的创建者 Casey Rodarmor 正在开发一种同质化代币协议,预计发布日期为 4 月。这种新的同质化比特币代币协议被称为 Rune,基于 Ordinals 技术栈,旨在解决当前 BRC-20 代币标准的许多问题。例如,使用 Rune 协议创建的代币将不需要链下基础设施,从而消除了针对 BRC-20 的许多争议点。 由于它是由提出 Ordinal 理论 (Ordinal Theory) 的同一个人构建的,因此针对 Ordinal 官方代币发行的猜测遍布社区。这样的代币标准可能具有取代 BRC-20 的真正潜力。 Aaron 在这里总结了 Casey Rodarmor 关于 Rune 的最新播客,这是一座 alpha 的金矿。 词汇表 聚合器 (Aggregator): 聚合器集成了各种市场和交易所上的产品、活动、数据、信息等,并将它们汇集在一个平台上。通过使用聚合器,用户可以有效地确定最优价格。 自动做市商 (Automated Market Makers,简称 AMMs): AMM 是一中促进数字资产去中心化交易的算法。概括而言,AMM 通过使用流动性池(包含两种或多种加密货币的智能合约)自动交换资产。 比特币减半 (Bitcoin Halving): 比特币减半是比特币核心设计中内置的关键机制。大约每四年,区块奖励减半,以控制比特币的供应、稀缺性和通货膨胀。矿工通过求解复杂的数学方程式来保护网络,并通过区块奖励来激励旷工验证并维护比特币网络的状态。每次减半后,矿工的奖励都会减半。 BRC-20: BRC-20 是一种代币标准,其目的是在 Bitcoin 区块链中生成和管理同质化代币。它利用 Ordinals 协议进行数据铭刻,是 Ordinal 的一种。 桥接和桥 (Bridging & Bridges): 加密中的桥是允许用户在两个不同网络之间交换资产的应用程序。因此,桥接是指跨网络转移资产。 去中心化金融(Decentralized Finance,简称 DeFi): 去中心化金融是指利用区块链技术在不需要中间商的情况下提供金融服务的应用程序。DeFi 允许你在不需要第三方中间商的情况下交易资产、赚取利息、借贷等等。 EVM 兼容 (EVM-compatible): EVM 指的是以太坊虚拟机,是以太坊网络的计算引擎。它控制网络的状态并使智能合约能够运行。EVM 兼容性是指网络或协议编写和部署与以太坊虚拟机兼容的代码的能力。 地板价 (Floor Price): 地板价是指资产的最低市价,这意味着可以购买一个商品的最便宜价格。 治理代币 (Governance Token): 治理代币是一种具有授予持有者参与项目决策的实用型代币。通常需要对影响项目发展轨迹的治理提案进行投票。 L2: L2 是 Layer 2 的缩写,指的是构建在第 1 层之上的网络,例如比特币网络的二层网络。一般来说,L2 网络的存在是为了引入增强和扩展底层区块链的功能,例如降低交易费用。 Ordinals: Ordinals 是在比特币上刻有任意数据的特定 Sats。数据可以包括文本、图片、视频、GIF、音频,甚至代码。 Satoshis (简称 Sats): Satoshis,通常缩写为 Sats,是 BTC 的最小面额。一个 BTC 相当于 1 亿个 Sats。这个名字来源于比特币的匿名创造者中本聪。Sats 用于支付交易费用,可实现小额支付。比特币的最大供应量硬顶为 2100 万,因此 Sats 的最大供应量硬顶为 2.1 万亿个 sat。 TVL: TVL 指的是锁定总价值,是加密货币中一种常用的指标,用于定义应用程序中锁定的数字资产的总价值。 特别感谢 Redphone 和 Gutz 对本报告的宝贵反馈和贡献。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2-17
英伟达披露对Arm投资 持仓达1.473亿美元
go
lg
...
oundHound AI和生物技术公司
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的投资。 英伟达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13F表格中披露了这些信息,让人们得以一窥这家受到密切关注的公司的投资策略。英伟达曾在2020年试图以400亿美元收购Arm,但由于监管压力最终在2022年2月放弃了这笔交易。 与此同时,对SoundHound的投资被该公司的投资者视为一个看涨信号。消息披露后,SoundHound股价周三尾盘一度飙升55%。SoundHound开发用于音频识别的人工智能软件。 以美元计算,英伟达对Arm的投资规模最大,达1.473亿美元。其在
Recursion
的股份价值约7600万美元,SoundHound的股份价值367万美元。英伟达还披露了在医疗成像开发商Nano-X imaging Ltd.和自动驾驶公司图森未来(0,0.00,0.00%)的较小持股。
lg
...
金融界
2024-02-16
英伟达披露对Arm投资,持仓达1.473亿美元
go
lg
...
oundHound AI和生物技术公司
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的投资。对Arm的投资规模最大,达1.473亿美元,在
Recursion
的持股份价值约7600万美元,在SoundHound的持股价值367万美元。SoundHound股价周三尾盘一度飙升55%。英伟达还披露了在医疗成像开发商Nano-X imaging Ltd.和自动驾驶公司TuSimple的较小持股。
lg
...
金融界
2024-02-15
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收跌2.53%
go
lg
...
Cryst制药、uniQure NV、
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Beam、Replimune跌13.61%-10.0%,Prothena Plc.业跌9.99%;亘喜生物ADR则收涨0.78%,神经分泌生物科学涨超2.6%,Arcutis涨3.14%,Y mAbs Therapeutics涨3.62%,Medpace涨12.30%,Bicycle Therapeutics也涨22.85%。此外,临床阶段肿瘤学公司Tempest Therapeutics Inc.收跌6.02%,报4.06美元。
lg
...
金融界
2024-02-14
别盯着大科技股了!基金经理指路6支可买入的中小盘科技股
go
lg
...
。 这位投资组合经理指出,生物技术公司
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股票代码:RXRX)、BenevolentAI(股票代码:BAI.AS)和BioXcel Therapeutics(股票代码:BTAI)是该主题的关键参与者。 例如,
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来评估其基因数据库如何与化合物相互作用。与此同时,Benevolent AI利用人工智能来更好地了解疾病机制和研发药物,而BioXcel则利用人工智能来开发神经科学和免疫疗法方面的药物。
lg
...
金融界
2023-11-25
7月加息落地!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交投巨幅放量124%,连续10日吸金近2000万!AI或成美股创新药新催化?
go
lg
...
已“先行一步”。以美股AI制药公司——
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为例,7月12日,AI芯片巨头英伟达表示将投资该医药公司5000万美元,加速其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同时,该AI制药公司还将其模型授权给其他制药商,以推进药物发现工作,这家“技术新贵”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使用人工智能模型识别新的实验性候选药物。 【FOMC公布最新加息消息,下半年是否加息引发机构讨论】 FOMC在结束了7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之后宣布,再次上调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25个基点到5.25%至5.5%之间。 为了应对高CPI,FOMC自去年3月开始启动本轮加息周期,累计加息幅度达到了525个基点,为200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自2022年3月开启本轮加息周期以来,FOMC已11次加息,累计加息幅度达525个基点。FOMC表示,尽管自去年年中以来美国CPI有所放缓,但CPI率仍“远高于”2%的目标,货币紧缩措施的影响,尤其是对CPI的影响,还需要时间才能显现。 对于下半年FOMC是否会继续加息,机构各抒己见: 华西证券认为,从FOMC决议以及相关人士的发言来看,7月可能是FOMC的最后一次加息,从现在到明年都处于维持利率状态,降息可能要到明年年初。 不过,中金公司表示,一方面,根据FOMC的发言,9月会议的决策将取决于数据,考虑到目前已经能从前瞻指标中看到未来两个月价格下降或将带动核心CPI回落,FOMC于9月跳过加息的概率偏高。但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当前劳动力市场和经济超预期带来的CPI风险。随着基数效应减退,加上经济总需求有韧性,四季度CPI仍有可能抬头,届时FOMC有可能再次加息,以确保CPI能够继续朝着2%的目标迈进。总而言之,FOMC加息可能并未结束,下一次加息或将发生在四季度。 中信证券认为,更渐进的加息步伐并不意味着每隔一次会议加息一次,可能是三次会议中加息两次。当前美国经济韧性较强,美国CPI黏性不容忽视,下半年不排除FOMC再次加息的可能性。 【创新药板块对利率敏感,利率下行或将促进纳指生物科技反弹】 从产业发展逻辑上看,生物科技产业浪潮来自技术突破,技术研发对于融资需求较高,故美股创新药板块对利率敏感,若利率是处于下行,或加息预期放缓,成长风格中前期滞涨的纳指生物科技指数也有望迎来一波反弹。 而日前发布的美国6月CPI与PPI数据都强化了市场对FOMC接近结束加息周期、利率巅峰降至的预期。 东吴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朱国广在2023年医药策略《风雨过后,天晴有彩“红”》中认为,“美股创新药/生物科技板块近 20 年共出现 4 次周期性较强的回调,分别为 2001 年、2008 年、2015 年和 2021 年。”叠合各个周期的走势规律,参照过往周期行情的变化,朱国广认为,“当前时点”的美股生物科技板块也正处于 2021 年以来的回调周期底部区间,随着明年(2023年)FOMC加息放缓,在 2023 年有望在加息结尾处迎来上扬的行情。 【美股创新药板块估值回落,未来可期】 从估值上看,纳指生物科技板块截至7月25日,PE已回调至16.07倍。 而从指数走势来看,美股创新药板块未来空间也依旧可观,2023年以来至今,创新药板块代表纳指生物科技指数跌2.89%;从年线上看,自1993年指数发布以来,代表美股创新药板块的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稳步上扬,而2021、2022年创新药板块已经连续2年回调;随着加息预期放缓,前期美股成长风格中滞涨的纳指生物科技指数或有望迎来一轮波澜壮阔的价值回归。 【纳指生物科技指数1993年发布以来年线走势】 【财报季多家生物医药巨头披露中报,医疗类板块股获得投资者青睐】 消息面上,生物基因(BIOGEN)最新中报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半年度盈利9.79亿美元,同比减少28.07%;总营收49.19亿美元,同比减少3.94%。生物基因公司是一家生物医药公司,主要从事癌症、自动免疫和激动疾病等治疗的研究、开发和商业化,公司的部分先进产品被应用于某些B细胞的淋巴瘤治疗。该公司也开发了一些治疗不同自动免疫疾病(如牛皮癣、类风湿病的关节炎和狼疮)的产品。 MEDPACE最新中报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半年度盈利1.34亿美元,同比增长21.05%;总营收8.95亿美元,同比增长31.19%。Medpace是一家全球性的临床研究组织(CRO),专注于为生物技术、制药和医疗设备行业提供科学驱动的临床开发外包服务。 随着美股财报季披露,此前一些表现落后的板块,如医疗保健类板块股逐渐获得投资者青睐。美国银行全球表示,全球基金经理在6月将其对医疗保健和银行股的配置比重提高约5个百分点。贝莱德和富国银行等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在其最近发布对今年剩余时间的展望时,强调其看重医疗保健板块。 【多家创新药巨头股价评级上调,机构看好海外创新药】 “小摩”CEO杰米•戴蒙认为,核心CPI居高不下增加了利率走高并在更长时间内保持高位的可能,科技股或面临潜在回调,而价值股和科技股的差距有望缩小。 免疫药物领军企业——再生元制药公司、福泰制药等美股创新药巨头近期均受到分析师高度关注。Janney Capital Management LLC 最近宣布,在今年第一季度增持了该公司 3.4% 的股份。巴克莱银行也对福泰制药的股票进行了分析,表明对该公司未来的投资潜力前景充满信心。 福泰制药(Vertex)专门从事治疗囊性纤维化(CF)疗法的开发和商业化,囊性纤维化是一种影响人体多个器官的遗传性疾病。目前该公司的业务增长势头强劲。 【并购重组不断,大佬发声:新一轮创新药周期呼之欲出!】 去年下半年以来,美股生物科技板块出现多起并购重组行为,且多为大型制药企业收购中小型生物创新技术,代表全球医药投融资情绪明显好转,而投融资情绪是美股医药股行情的主要驱动因素,美股医药未来行情值得关注。经过前期泡沫挤压,目前全球创新药板块尚处于历史低位,市场近期对创新药的关注度也呈现上升趋势。 RA 资本管理企业创始人Peter Kolchinsky博士近期发表了《RA Capital's 1H23 Core Biotech Report》,他认为美股核心生物技术公司的生存状况正在好转,弹药充足的BigPharma们开始行动。他认为,如今,生物科技板块的估值也显然已经低到符合Bigpharma心里预期。按照当下的情况来看,今年Big Pharma们只需要2.7年的自由现金流,就可以以100%的溢价收购美股所有的核心企业。从这个趋势推测,2023年有望成为有记录以来,并购交易总价值、溢价最高的一年。今年上半年所有企业被收购溢价总市值达到110亿美元,相比于年初的3250亿美元总市值上涨了3.4%。 事实上,2023年以来,不少美股的生物技术投资者从并购中获得了可观的收益,并已将部分资金重新部署到规模较小、估值略高、有前途的Biotech中,开启新一轮的创新药投资。(来源:《生物科技行业现状》) 公开资料显示,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跟踪复制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NBI),是布局全球前沿创新药的高效工具,截至2022年底,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标的指数近20年累计收益748%,较标普500指数有明显超额收益。 习惯场外申赎或没有证券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纳指生物科技ETF联接基金(A:017894;C:017895),同样跟踪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可在互联网代销平台7*24申赎,最低10元即可买入,便捷高效。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以上产品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请投资者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以及集中投资于单一指数成分股的持有风险,请关注部分指数成分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请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ETF运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的特有风险、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的风险等;以上产品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基金净值会因为所投资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境外投资产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汇率风险和政治风险等。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本文出现信息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7-27
海外创新药再获新成果,免疫药新蓝海?纳指生物科技三连涨,ETF连续5日获资金增仓!
go
lg
...
涨0.39%,录得三连涨,成份股方面,
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 涨超16%,Bridgebio Pharma涨近6%,全球免疫药龙头Argenx涨超4%,因美纳(Illumina)、莫德纳(Moderna)涨超2%,阿斯利康涨超1%,吉利德科学、生物基因等小幅收涨。 主流ETF方面,7月20日,截至9:45,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小幅下跌0.37%,溢价频现,资金或借道ETF持续布局美股创新药板块! 上交所权威数据显示,截至7月19日最新数据,资金已连续5日增仓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近5日、10日、20日区间内,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均呈资金净流入状态,近20日累计净流入额超1900万元! 资料显示,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是全市场唯一复制跟踪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的ETF,汇聚全球顶尖创新药龙头,美股医药与A股医药相关性不到15%,是A股医药投资的有效补充。 【免疫药研发频获成果】 近日,全球免疫药龙头阿斯利康和赛诺菲共同开发的Beyfortus(Nirsevimab 尼塞维单抗)在美国获批,用于预防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的下呼吸道疾病(LRTD)。该药物适用于在第一个 RSV 流行季出生或进入第一个 RSV 流行季的新生儿和婴儿,及24个月以下在第二个RSV流行季仍易患严重RSV疾病的婴幼儿。该药物将于2023-2024年RSV流行季前在美国上市。 Nirsevimab是首个获准用于保护全体婴幼儿群体的预防方案,包括那些健康的足月儿、早产儿、或因特殊健康状况而易患严重RSV疾病的婴幼儿。Nirsevimab单剂次给药时间灵活,可在RSV流行季开始时给药,也可在婴幼儿出生时给药。 此前Argenx宣布旗下Vyvgart的抗体疗法取得新进展,可显着延缓自身免疫性神经疾病恶化。 免疫疾病是目前创新药研发的蓝海,目前全球已知的自免疾病大约有100种,全球约5%的人群患自身免疫炎症。而现在已上市的大品种靶向药只覆盖了不到30个适应症。未被满足需求大,且大部分适应症的竞争格局还是一片蓝海。 比如Argenx旗下的Efgartigimod有望成为70亿美元重磅炸弹,在同类品种中efgar拥有最广泛的临床适应症布局,竞争优势明确。 【并购重组不断,大佬发声:新一轮创新药周期呼之欲出!】 去年下半年以来,美股生物科技板块出现多起并购重组行为,且多为大型制药企业收购中小型生物创新技术,代表全球医药投融资情绪明显好转,而投融资情绪是美股医药股行情的主要驱动因素,美股医药未来行情值得关注。经过前期泡沫挤压,目前全球创新药板块尚处于历史低位,市场近期对创新药的关注度也呈现上升趋势。 RA 资本管理企业创始人Peter Kolchinsky博士近期发表了《RA Capital's 1H23 Core Biotech Report》,他认为美股核心生物技术公司的生存状况正在好转,弹药充足的BigPharma们开始行动。他认为,如今,生物科技板块的估值也显然已经低到符合Bigpharma心里预期。按照当下的情况来看,今年Big Pharma们只需要2.7年的自由现金流,就可以以100%的溢价收购美股所有的核心企业。从这个趋势推测,2023年有望成为有记录以来,并购交易总价值、溢价最高的一年。今年上半年所有企业被收购溢价总市值达到110亿美元,相比于年初的3250亿美元总市值上涨了3.4%。 事实上,2023年以来,不少美股的生物技术投资者从并购中获得了可观的收益,并已将部分资金重新部署到规模较小、估值略高、有前途的Biotech中,开启新一轮的创新药投资。(来源:《生物科技行业现状》) 【加息预期继续降温,创新药有望迎来反弹】 美国7月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降至1.1,CPI压力进一步降温。此前美国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降至逾两年最低,6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则接近通缩水平。 从产业发展逻辑上看,生物科技产业浪潮来自技术突破,技术研发对于融资需求较高,故美股创新药板块对利率敏感,若利率是处于下行,或加息预期放缓,成长风格中前期滞涨的纳指生物科技指数也有望迎来一波反弹。 而日前发布的美国6月CPI与PPI数据都强化了市场对FOMC接近结束加息周期、利率巅峰降至的预期。 东吴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朱国广在2023年医药策略《风雨过后,天晴有彩“红”》中认为,“美股创新药/生物科技板块近 20 年共出现 4 次周期性较强的回调,分别为 2001 年、2008 年、2015 年和 2021 年。”叠合各个周期的走势规律,参照过往周期行情的变化,朱国广认为,“当前时点”的美股生物科技板块也正处于 2021 年以来的回调周期底部区间,随着明年(2023年)FOMC加息放缓,在 2023 年有望在加息结尾处迎来上扬的行情。 公开资料显示,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跟踪复制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NBI),是布局全球前沿创新药的高效工具,截至2022年底,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标的指数近20年累计收益748%,较标普500指数有明显超额收益。 习惯场外申赎或没有证券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纳指生物科技ETF联接基金(A:017894;C:017895),同样跟踪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可在互联网代销平台7*24申赎,最低10元即可买入,便捷高效。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以上产品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请投资者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以及集中投资于单一指数成分股的持有风险,请关注部分指数成分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请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ETF运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的特有风险、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的风险等;以上产品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基金净值会因为所投资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境外投资产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汇率风险和政治风险等。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本文出现信息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7-20
心脏药物后期试验成功,BridgeBio狂涨75%!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反弹,连续3日吸金
go
lg
...
其他成份股中,Argenx涨近28%,
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涨超12%,Immunovant涨超11%,奥洛兹美医疗涨超5%,阿卡迪亚涨近4%,阿里拉姆制药涨近3%;福泰制药(Vertex)、莫德纳(Moderna)涨超1%,因美纳(Illumina)跌超1%。 主流ETF方面,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盘中涨幅0.28%,盘中溢价高企,反映资金或持续布局! 上交所权威数据显示,截至7月17日最新数据,资金已连续3日增仓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近5日、10日、20日区间内,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均呈资金净流入状态,近20日累计净流入额超1700万元! 资料显示,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是全市场唯一复制跟踪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的ETF,汇聚全球顶尖创新药龙头,美股医药与A股医药相关性不到15%,是A股医药投资的有效补充。 消息面上,美股生物科技公司BridgeBio Pharma暴涨75.85%,该公司报告了ATTRibute-CM的积极结果,ATTRibute-CM是acoramidis药物治疗转甲状腺素淀粉样变性心肌病(ATTR-CM)的III期研究。该药物的表现比安慰剂好1.8倍,而服用该药的患者在治疗阶段死亡的可能性比对照组低25%。与此同时,心血管相关的住院频率相对风险降低了50%,所有这些都表明口服活性转甲状腺素(TTR)稳定剂药物具有 "一致且有临床意义的益处"。 BridgeBio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向FDA申请批准acoramidis,并于2024年在欧洲获得批准。如果获批,该药将与辉瑞的Vyndaqel/Vyndamax(他非米迪)竞争,后者作用类似,于2019年获批治疗ATTR心肌病,去年全球销售额约25亿美元。此前,同样的药物在2021年底的最后阶段试验中失败,其表现未能优于安慰剂治疗。 除此之外,制药巨头礼来在官网宣布,3期临床试验TRAILBLAZER-ALZ 2的最新完整结果显示,公司研发的donanemab可显著减缓早期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性痴呆)患者认知和功能的下降。结果数据已经在2023年阿尔茨海默症协会国际会议(AAIC)上进行了分享,同时还发表在了《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 对于有轻度认知障碍(MCI)人群来说,donanemab的疗效要明显得多。最新报告称,在有轻度认知障碍 (MCI) 的人群中,iADRS显示了临床衰退速度减缓了60%,CDR-SB的评分显示,患者认知能力衰退速度减缓46%。 礼来称,公司已经在第二季度向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递交了donanemab的申请。 【加息预期继续降温,创新药有望迎来反弹】 从产业发展逻辑上看,生物科技产业浪潮来自技术突破,技术研发对于融资需求较高,故美股创新药板块对利率敏感,若利率是处于下行,或加息预期放缓,成长风格中前期滞涨的纳指生物科技指数也有望迎来一波反弹。 而日前发布的美国6月CPI与PPI数据都强化了市场对FOMC接近结束加息周期、利率巅峰降至的预期。 东吴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朱国广在2023年医药策略《风雨过后,天晴有彩“红”》中认为,“美股创新药/生物科技板块近 20 年共出现 4 次周期性较强的回调,分别为 2001 年、2008 年、2015 年和 2021 年。”叠合各个周期的走势规律,参照过往周期行情的变化,朱国广认为,“当前时点”的美股生物科技板块也正处于 2021 年以来的回调周期底部区间,随着明年(2023年)FOMC加息放缓,在 2023 年有望在加息结尾处迎来上扬的行情。 公开资料显示,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跟踪复制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NBI),是布局全球前沿创新药的高效工具,截至2022年底,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标的指数近20年累计收益748%,较标普500指数有明显超额收益。 习惯场外申赎或没有证券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纳指生物科技ETF联接基金(A:017894;C:017895),同样跟踪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可在互联网代销平台7*24申赎,最低10元即可买入,便捷高效。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以上产品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请投资者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以及集中投资于单一指数成分股的持有风险,请关注部分指数成分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请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ETF运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的特有风险、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的风险等;以上产品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基金净值会因为所投资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境外投资产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汇率风险和政治风险等。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本文出现信息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7-18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关税对中国经济冲击的首个重大信号来了!中国出口订单惊现暴跌
lg
...
中美贸易战升温!中国取消美国猪肉进口、拒绝特朗普谈判 A股表现跑赢美股
lg
...
中国突发重磅!习近平在上海考察 路透: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传递这一信息
lg
...
马斯克准备离开!特朗普突然发话:特斯拉电动车不是每个人想要的……
lg
...
特朗普突然被激怒了?关税战重大进展:美国总统紧急致电亚马逊……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82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22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