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香港论坛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关于加密市场你应该知道的 11 件事
go
lg
...
介意中心化交易所(例如Binance、
KuCoin
、FTX 等),它们通常有一系列金融工具可供您用来优化您的投资,例如: 现货/保证金/期货交易(杠杆) 锁定质押 流动性提供者 点对点交易 但是,在管理交易和投资组合的算法解决方案方面,大多数交易所都是有限的。为此,您可以查看算法加密交易平台,例如AESIR或 3Commas。这些可以帮助您创建强大的交易逻辑,以自动化现有策略,或通过测试帮助您找到新策略。 还可以选择去中心化交易所,例如使用UniSwap和PancakeSwap以及AAVE作为贷方/流动性提供者。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0-31
一文速览 Telegram 上线的用户名拍卖平台 Fragment
go
lg
...
Toncoin 代币已在火币、OKX、
Kucoin
等交易所上架。随后需将 Toncoin 代币充值到其钱包 Tonkeeper。 在竞价过程中,谁的竞价先上链,谁就以该价格获得出价。如果你的出价在拍卖结束前没有上链成功将被退款并失去出价机会。如果有人出价超过你,你的资金也会被退回。因为上链过程需要时间,用户需等待几秒钟到 30 分钟不等。 根据 Fragment 官方信息,拍卖所得的用户名藏品除收藏作用外,未来也会上线其他赋能和特权。另外,据 Pavel Durov 在 2022 年 8 月 23 日发布的信息中提到会推出 “用户名、群组和频道链接” 的市场,可以推测 Fragment 后续还将上线 “群组和频道链接” 的拍卖市场。 TON 公链当前发展 TON 全称为 The Open Network,是 Telegram 为数十亿用户设计的去中心化的第一层区块链,具有可扩展和可分片性能。根据官网信息,其拥有超快速的交易、低廉的费用、易于使用的应用程序,采用的是 POS 机制。 根据 TON 官方规划,2023 年将上线比特币和 EVM 兼容链。当前 TON 网络交易笔数 8500 万,账户数 139 万个,拥有 232 个验证节点。官方推特关注数 171K。根据 Coinmarketcap 数据,TON 网络流通市值为 20 亿美金,全网排名第 31 位,全流通市值 84 亿。 TON 网络的发展较为曲折。2018 年末 Telegram 的创始人 Durov 发布了 TON 网络的第一版白皮书,并通过公开出售 TON 代币筹集到 17 亿美元。2020 年 5 月 15 日 Durov 宣布因为美国法院 TON 网络被迫停止运营,随后 TON 社区重启 TON Blockchain testnet。2021 年第二季度 TON 主网上线。 据 CoinDesk 报道,2022 年 4 月 11 日 TONcoin Fund 宣布 2.5 亿美元生态基金以支持基于 TON 开发的项目,该基金的投资者包括 Huobi Incubator、
Kucoin
Ventures 等。孵化项目类别有 DEX 和 NFT 项目。4 月 12 日,据知情人士报道,喀麦隆、刚果民主共和国 (DRC)和刚果共和国政府均计划在 TON 区块链上推出本地化的稳定币。 Telegram 通过基于其 TON 区块链使用类似 NFT 的智能合约将用户的用户名在区块链上确权,这是现有 Web2 社交媒体前进的一大步。 当前无论是 Twitter 还是微博等社交媒体的个人 ID 都是可以随时被平台收回,或者因为封号被别人注册。于用户而言,其个人 ID 只是暂时属于自己。并且通过上线 Fragment 拍卖平台,为用户名建立了交易市场,从而使得用户名因为交易和流动产生更大的价值。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0-30
Web3营销手册:15年互联网老兵的实战总结
go
lg
...
如 dYdX,Klaytn、Tron、
KuCoin
等等。 Web3 时而神秘代表未来、有时又充满黑暗与欺骗。因为 Web3 与科技和金融紧密相关,而这两者又代表着当今世界的方向与人性。有很多人在说,Web3 就是数据的归属权转移,而我认为除此之外,Web3 更是社会里众多组织架构、利益关系、资源配置等等的重构。在目前常见的 crypto 领域,Web3 代表着资本、市场、用户、投资者、机构等等都有节点的关系的改变。 Web3 在冉冉升起,伴随着各个主张的项目随之出现。目前来看,这些项目大多沿着传统币圈的打法来做市场营销,非常模版化,且效率不高。平均每个项目要花销 10 万甚至数十万美金在初期的营销上,但大部分收效甚微,还不如上个大所或者疯狂拉盘获得的效果好。这是一个误区,或者说是大部分 Web3 创业者的一个业务能力短板。高效的营销可以帮助项目事半功倍,可以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综合运营成本。作者将 5 年以上的区块链营销经验如数奉上,希望帮助各项目方少走弯路,提升效率。 先从马斯洛理论在 Web3 里的映射说起 经典马斯洛理论认为人有五层需求,从下往上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所有的营销都需要根据目标群体的需求来进行相应的推广。但到了 Web3,事情略有变化。逻辑还是这个逻辑、人性也还是这个人性,但就目前的大众市场来看,90% 都是底层赚钱需求,10% 是高阶需求,如特别、有趣、自我价值实现等。既然如此,如今 Web3 领域的创业者与营销团队不得不思考,你们项目到底满足了目标市场的什么需求,或者是都满足了,但针对哪些群体该进行如何的沟通方式。 如果没有 Token,没有赚钱效应,Web3 不可能发展这么快,眼前这个行业里的人才将会减少 90%。所以项目方在给项目画大饼时,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务必要关注如何能让一部分大众投资人赚到钱,同时用个很好的糖纸把这个故事包装起来,让大众接受。只有这样,大众才会口口相传和认可。 当然不乏很多 Geek 和尝鲜者是一直保持对新鲜事物的探索精神的,所以他们愿意持续体验各种新鲜有趣的事物,同时也会以此标榜自己与传统世界的不同,体现优越感。这部分是小众,但在 Web3 里的存在密度要高很多,尤其是有特殊价值和创新的项目方务必要在传播中将此部分用户找到,且纳为早期社区成员,他们大多也会是项目的种子传播节点。 这个领域年轻人很多,年轻到还在实习阶段就可以为投资机构写分析文章的地步。但也正是如此,这个领域的传播一定要将价值使命感与赚钱的期待统一到一起。让这些年轻人感同身受的认为,既可以为行业做贡献,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也是逆天改命财富自由的通道。如果一个项目可以做到这样,他就紧紧的抓住了目标市场的基本需求。 好的叙事 就是讲故事能力,但这里的「故事」并不是创业故事,指的不是过去的事情,而是未来的预期。叙事就是品牌为行业、为市场所描绘的更好的蓝图,以及如何实现,俗称「画大饼」,让市场认同自己项目的理念、使命、愿景,成为品牌的购买者、使用者与拥护者。大概率来说,任何一个新项目成立时,一定是希望成为这个行业里最有有价值的那个品牌,那无外乎一定要做到至少其一:新创立一个赛道、成为现有赛道的很好的补充、在同质化的项目中做到更好。在项目的生命全周期,创始人都需要让市场了解项目的宏观叙事,项目初期无人知晓时,需要叙事,项目中期进入第二增长曲线,同样需要叙事。 Chainlink 是一个很好的叙事样板:在项目初期,也是 DeFi 生态逐渐开启之时,Chainlink 的叙事角度是「预言机」,这不是一个新词,传统领域非常成熟的概念,维基百科上的概念:预言机可以视为是与一个预言者(oracle)相连接的图灵机。所谓预言者,是一个可以回答特定问题集合的一个实体,而且常常使用特定的自然数子集 A 来表示这个问题。一部预言机可以执行很多对一般图灵机来说很特殊的操作,并且可以借由询问预言者来获得"x 是否在 A 内?"这种特定形式问题的解答。读起来很复杂,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逻辑就是数据的联通。 Chainlink 是一个去中心化的预言机项目,它的作用就是以最安全的方式向区块链提供现实世界中产生的数据。还是复杂,市场难以一下子接受,然后 Chainlink 做了一个在 DeFi 世界里很简单理解的行业应用,让市场瞬间理解了预言机的一部分显性功能,喂价。甚至逐渐的让市场认为预言机就是 Chainlink,将品类与品牌画上等号,这就建立了非常高的竞争壁垒。现在 Chainlink 已经取得了区块链预言机赛道最头部的品牌,但业务本身正在从预言机扩展到更宏大的叙事。 从若干案例中,可以发现好的叙事有若干标准: -有宏观逻辑。进入一个未来的看似非常合理的想象空间,把听众带入到这个空间里,在合乎逻辑的空间里,听众非常容易顺着品牌的叙事思路来思考,从而认同品牌理念。 -好的品牌定位:定位可以从若干角度来推演,市场上也有非常多的定位理论,都可以参考。因为奥美工作的经验,我常用的定位理论是三角形定位法,即从三个角度都可以推进定位策略:产品、受众、利益/价值。 -有差异的:好的叙事一定是有差异的,或者说是对现存的品牌都有所挑战或者不同方向的。千篇一律的叙事或者定位没有人关注,人们通常只会记住第一个或者最好的那个。 -心动的/有启发的:好的叙事描述一定会比较启迪心灵的,给人一种豁然开朗、「拍大腿」的感受。比如「以太坊的分布式计算机」,第一次听的时候,就是那种感受,「虽然不懂,但大为震撼,且会愿意接受」。它会吸引受众更多的思考与认同。 -有自我传播力的。我的奥美的祖师爷告诫我们:「平庸的创意就像夜里海上的航船一样,无人知晓」。叙事与定位一样如此,平平无奇的策略与描述,只会增加长久的运营成本,短期的懒惰都会导致久远的问题。有创意有传播力的叙事/定位/策略,一定需要创始人花费大量精力思考出来的,而不是敷衍的写在 PPT 上而已。 -有技术支撑的/可能会实现的。这也极为重要,否则就变成了空中楼阁,或者信服力不强。如果项目的技术可以部分解释实现路径,则对社区的信任感和传播效率会有很大的提升。依然拿以太坊举例,2014 年以太坊的白皮书里就将未来的路碑标注的非常清晰:Frontier(前沿)、Homestead(家园)、Metropolis(大都会)和Serenity(宁静),向社区开发者和大众展示了以太坊清晰的发展路径,让世界充满期待。 -当前行业里有明确的应用。有些项目在推广时已经有一些行业应用了,这些应用对于市场包装来说,很重要,也是事实基础的一部分。 -网状可延展的,可以结构性的带动各协同领域同步发展,彼此相依。 明确的价值观 人无癖不可交,品牌也一样。放弃一部分群体才能收获另一部分热爱。越是前沿的,越容易存在偏见,这种偏见很容易由项目所倡导的价值观而引起。不过项目方不要因为这种偏见的存在就故意讨好所有群体,全部的讨好意味着没有方向,会引起社区的不满。同时,适度的偏见才是社区里信仰者赚钱的基础,毫无偏见全部认可的事情,反倒没有机会给普通人赚钱了。所以有些项目非常适合创造一些独特、不一样的品牌味道,小到 logo 设计、字体风格、视觉体系,中到对外的沟通性格、言行,大到价值观体系。 身份感、归属感、仪式感 Web3 里有很多种创造这些感受的方式,有的是技术手段、有的靠差异化运营。 -NFT 头像。2021 年 BAYC 的头像一度成为有钱的 Web3 大佬的象征。BAYC 缘起于美国迈阿密的游艇俱乐部,大多美国中产阶级经过了一辈子的工作都希望退休后可以到迈阿密买跑车、游艇,悠闲的钓鱼,过上富人的生活。这种思想也凝聚了一批拥有同样志趣的中产们。到了 NFT 时代,BAYC 很好的借用了这个情绪,用怪异但精良的设计,形成了这部分人的思想代表。这非常符合人性特点,无论是传统社会还是 Web3 时代。从美国运通黑卡、到 Linkedin/Weibo 头像边上的 icon,再到 NFT 头像,无不验证了这个思路的行之有效性。项目方需要思考的是行业里逐渐冒出众多身份感和仪式感的体验,自己的项目要如何做才能突出重围,得到社区的拥趸。 -在身份感的基础之上就是仪式感,恰当的仪式感也可以给社区带来归属感。比如币安大客户,节假日的时候都会收到各种来自印着币安 logo 的礼物,这种精心设计的礼物其实就是一种仪式感,这与追女朋友花心思送礼物并无两样。时不时的仪式感会让社区觉得收到重视,反过来,他们也会更加重视项目,他们更会主动的成为项目的自来水。 事实与情绪 别天真了,大众传播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就事论事。事实只是传播的依据,容易被传起来的内容,很多时候是符合当时的公众情绪,而内容里包含的逻辑与事实只是组织串起这些情绪的线索而已。大众传播一定要打在公众或社区的情绪上。好的市场营销团队应该每天时刻观察微观的社区情绪与宏观的市场情绪,一般来说两者区别并不大。无论是在熊市里很冷的市场心态面前夸张的吹嘘某某项目可以一夜暴富,还是在大牛市中推广很稳健的产品,都属于不合时宜,人们会觉得「我裤子都脱了,就给我看这个?」。还记得 2016 年的那个「逃离北上广」的营销吗,背景是打在了一线城市房价高企,高昂的生活成本压的年轻人喘不过气来的情绪上,一炮而红。 营销需要靠杠杆能力 在 Crypto 圈这叫做「以小博大」,在营销领域,更多称之为「四两拨千斤」。 -好的创意。传统世界里的竞争激烈已久,品牌方非常依赖于 Agency 来设计品牌创意。每年戛纳、Oneshow 等大型广告节和媒体都会推出当年的创意大奖和 Showreel,这些案例中的很多都帮助品牌方在区域市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与口碑。Web3 圈的营销还处于相对草莽阶段,且是从小众社区传播开始,但目前随着项目的发展和大众传播的增加,好的创意会越来越被项目方所需要。目前 Web3 圈子内可以参考的算得上令人拍手叫绝的好创意还寥寥无几,但这部分会是未来几个周期里项目方一定要重点布局的地方。 -傍大腿。「大腿」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是什么都可以,重要的是能傍上。好的结合会给品牌带来 1+1 远大于 2 的效果。在 2021 年初 NFT 感念刚刚点燃的时候,有一位美国艺术家,Beeple,通过与 Christie』s 合作,将其作品「Everydays」拍卖出了 6900 万美金的天价,这是在世艺术家作品拍卖第三高价。当然,Beeple 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一条脱离不开与 Christie』s 合作,凭借与著名拍卖行的合作,为行业带来了第一次震撼。 -与成熟的产品合作。不是每个项目方都有能力和机会与头部机构和大佬合作,但是,只要努力,是可以有很大的可能性开创行业内项目之间的协作关系的。好的合作可以帮助两方项目同时开辟市场,且为行业树立了项目可行性案例。 -追踪或者创造热点。除了蹭热度,创始人或者营销团队还应该自己造热度。比如 Elon Musk 收购 Twitter,正常的收购绝对就是安安稳稳的交接就好了,但营销能力如 Elon Musk 这种人物,绝对不会轻易放过这样的机会,他在入驻当天抱着洗手池走入公司大堂,还用视频记录下来上传 Twitter。这个事情给本就在热点上的这个事情带来了二次传播,甚至很多网友创作了一些 meme 表情包,再次推向热点。当然,不是每个热点都要捕捉,也不适合。追踪热点的时候要注意是否与品牌调性相匹配,同时要考虑负面风险。 午餐陷阱 -真正卖的是什么?而真正索取的又是什么?从传统 IT 和互联网领域可以得到借鉴,2000 年 IT 及软件行业刚开始兴起的时候,正版软件都是需要付费购买的,但国人没有付费购买的习惯,产生了大量盗版软件,质量差不说,还有大量被病毒感染的风险。移动互联网发展成熟后,商业模型发生了变化,因为生产成本的大幅降低,C 端硬件设备往往作为附赠品赠送给内容和服务购买者,而内容和服务是可以反复高频消费的,但硬件设备则不然。所以品牌商把商业模型更多的放在了软体部分,而低频低成本的硬件则作为免费的「午餐陷阱」来赠送给顾客。人性都是视觉和感性的,有了看得见摸的着的免费硬件,则愿意为一次两次的内容或服务付费,养成了习惯和绑定的忠诚度之后,就逐渐变为长期付费客户了。传统领域里如手机运营商等品类将此模型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同样的逻辑不止是可以运用到硬件与服务的组合,还适用于所有商业模型中含有「低频 vs 高频」、「低成本 vs 高成本」、「短期激励 vs 长期利益」等互为对比元素的品类里。适用到 Web3 领域,大家的商业模型都是基于虚拟世界,几乎没有硬件产品,所以可以把这个逻辑在金融、服务、内容等角度来多多思考。案例:如合约交易平台的体验金以及 KOL 返佣制度。作为与散户成为交易对手方的合约交易平台非常清楚他们的利润 80% 都来自极端行情下的用户爆仓,这部分利润可以远远覆盖他们全部的日常的运营成本,所以他们愿意在日常给予给平台带流量的 KOL 们高百分比的返佣,使他们最大化的从自己的粉丝身上变现。同时这些平台大多也会赠予新用户高额的体验金,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体验金只是使他们产生平台粘度的成本,而上瘾后,平台早晚会通过这些用户的爆仓来多倍的赚回所有的成本。 -产品运营要让用户觉得有免费的午餐。人性都是自私的,乌合之众的环境里,更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正面阳光积极的事情总是需要高额的成本来推广,而八卦小道消息则很快会被偷偷的扩散开来。做产品做运营也要给用户一种这样的感受,让他们看到「有机可乘」。最佳的猎手都是以猎物的形象出现的。 案例:让初期的参与者自发的拉更多人卷入。这是从传统的传销模式学来的。传销本身并不是猛虎,只是被坏人利用,且三层以下的拉人模式是合法且有效的。在 Web2 领域也被很多互联网巨头所应用,如今日头条的积分模式、拼多多的「帮我砍一刀」。Web3 领域是更适合多层营销的新土壤,因为 Web3 通过 token 使参与者离钱更近,更贴近人性,有利可图让他们更愿意自发的帮助项目进行传播。这种形式有很多,如早鸟票模式、返佣模式等等,但万变不离其宗,根本目的都是给予初期体验者一些好处,让他们有利可图,且通过利益激励他们拉更多新用户,他们拥有更多权益,甚至免费及专区更多利润。案例:XEN -简单。如果产品针对的是大众市场,则一定要简单。虽然 DeFi 等赛道针对的是科学家,且进入门槛非常高,但因为其客单价非常高,所以每个项目及平台不需要大众的参与,少量高净值人群加入即可。但每个项目方及平台方需要评估自己的目标市场,如果是大众市场的话,他们是需要简单的体验的,即使有容易的利益驱动,简单的体验也是核心竞争力之一。或者说,可以将复杂的部分放在后台,或者长期深度的体验,但初期上手时一定要简单,这样才可以形成规模效应。 如何做好 PR -立意。PR 内容的核心就是立意。也就是这个文章核心到底要讲什么,文章的高度在哪里、谁来证明。每个项目生命周期里都有大量不同角度的 PR 文章,那么这些文章的线索逻辑与横向支持是怎样的,是否经过了严谨的规划?还是营销团队拍脑袋决定今天写什么内容?这些都是好的 PR 团队要去管理的事情。PR 内容只是手段,一定是为了商业目的来服务的。那么商业目的又是什么,不同阶段的什么样的 PR 文章可以支持到哪个阶段的目标?这些问题都思考清楚后,PR 文章该如何写也就清楚了。而至于文笔优劣,那是另一个层面要考虑的事情。 -相信与背书。PR 的目标就是让人相信。让人相信的方法有很多,有的诉诸于情、有的诉诸于事实、有的诉诸于「大家都这么说」、有的诉诸于强大背景,你总要挑选一些你让人相信的角度,即使没有也要创造出来。 -赞助不一定有效,即使再有钱,也要花到刀刃上。尤其熊市中,也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不差钱的品牌主斥巨资在品牌赞助上,如 OKX 的 F1 赞助、Crypto.com 的 NBA 和 FIFA 赞助、Bitget 的梅西代言等等。这些品牌都是行业翘楚,有钱任性,但从赞助效果上来说,不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赞助前除了衡量经济效益,一定要考虑品牌与流量的关系。思考如何能让赞助的品牌认知发挥到极致,且久远。同时一定要在签合同时就要绑定被赞助主体的流量资源。 一般来说,赞助有几个期待职能: 品牌借势 获取被赞助品牌方的粉丝群体 自发传播效应 -如何发全球媒体新闻 美通社是个铺量的渠道。 创始人需要长期跟一些西方记者保持联系,无论是否有 PR 需求,当作朋友一样联系,Twitter 是个很好的找到他们的渠道。 要付费发 PR 时,建议精选那些可以被大量转发的首发渠道,如 CoinDesk 的内容首发后,其他语种的各媒体,大部分都会直接转发,且非常及时。 当然,给我们自己打个广告,找 WXY,2018 年初成立于新加坡,服务过 300 多个项目,如 dYdX,Klaytn,Tron 等等。email:peter.yu@wxycon.com -邀请头部 KOL 帮忙撰写内容。一是这些 KOL 大多已经具备一定流量的粉丝,可以直接触达,二是他们其中很多人在头部媒体都开有专栏,他们的内容,也很有可能被这些大媒体同时转发。 -保持时刻曝光,各种角度,各种媒体/社交平台/社区,多种形式如 space/ama/PR/afterparty/poster/logo shown,像水一样渗透,像空气一样在社区身边不离开。 如何做社区 从未有哪个领域与时代是如此的依靠分布式社区力量。传统领域的传播更多是自上而下,冰冷、远离,用户只是用户而已。Web3 领域,自上而下依然需要做,但更多是官方背书,以及权威感的制造。但更多的是发动社区,让他们拥护,让他们赚钱,让他们推广。核心粉丝群及其凝聚的社区,才是 Web3 营销的第一生产力。 -产品体验与社区搭建密不可分。 Friends With Benefits,一个社交 DAO,它最初只是一个通过 Token 作为准入条件的 Discord 群组。 Loot,一款先从内容开始,然后再转向游戏玩法的游戏。 Smoothie,一个 discover-to-earn 的奖励平台,最初仅仅是围绕发现 Web3 初创公司的内容和社区。 -利用好 Web3 属性的社区聚合地,如:Twitter、Discord、Telegram 等。Twitter 和 Telegram 是发布公告和公开小组讨论的必备工具,但 Discord 已成为希望在管理社区方面获得最大灵活性的项目负责人的主要首选平台。 -明确的共同目标。当新人到来时,他们应该能够通过浏览固定的帖子和频道标题轻松找到并理解你组织的目的(你为什么存在)。包括指向你的网站、项目文档或介绍性博客文章或视频的相关链接,以便人们有机会尽可能多地了解。虽然这一部分可以用机器人来解决,不过项目方、社区管理人、社区成员要达成一致共识,反复强调。 -共同的敌人。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使命和愿景,即创始人为什么要花大量的时间成本放弃其他平台的高薪来做这个事情?他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既然是问题,那么在没有解决前一定有阻碍,这个阻碍就应该是社区共同的敌人。每个创始人都可以尝试的问一下自己的社区,看看自己社区内部是否对这个问题有足够的共识,比如:IPFS 的敌人是中心化存储、Uniswap 的敌人是中心化交易平台、ENS 的敌人是 URL 等等。 -明确界限。社区一旦认可某一种文化就很难改变,因此必须从一开始就为可接受的行为设定明确的界限。明确哪些行为可能会导致禁言,并快速一致地处理违规行为。 -不是每个人都一样的。品牌方一定要有远近亲疏,不同关系要有不同的管理。整体来说可以分为**:**密友、朋友、中立、脚踏两只船(competitor users)、全新小白(new market)、敌对,这样六大类型。成熟的社区从一开始就要把这些群体区分开来,用不同的策略来沟通。 -前 100 个社区粉丝极为重要。重要到创始人必须站出来跟社区直接沟通互动,尤其是社区最初 100 个拥护者,创始人要跟他们的每一个人保持时刻沟通的渠道与习惯,倾听他们的建议。这 100 人以产品体验者、行业 KOL、投研分析师、外部社区管理员等为主要构成,通过不懈的沟通及项目优化,争取到他们的好感与自发推广,然后社区逐渐在滚雪球的方式下,健康的增长到 1000 人、且都是活跃人次。有了这 1000 人,社区可以算是初具规模,然后才可以用常规认知的营销手段来扩张到下一个体量。毛主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现在都是真理。项目方一定要结合目标市场所在区域与当地公序良俗,在区域布局市场,尤其一开始的本地区域 100 人,这样才可以为全球的推广做好星火布局,余下的就是借助「东风」。 -把他们武装到牙齿。让社区拥护者自发对外推广时,有顺手的武器库,越丰富越好、武器库的调性要与项目特点相匹配,这里有一份武器库清单示例: meme 表情包。 社区活动海报,可以系列化,如 2019 年 MEXC 的系列海报设计就深得人心。 每隔一段时间的文章,不仅是 PR 内容,还可以是创始人对行业的分析观点、在社区里的有奖征文等等。 项目取得的每一个阶段性进展,制作成告示。 结合项目自身特点的小设计:如 Gamefi 项目的游戏片段试玩、技术类项目可以每天一个技术知识点、教育类项目可以跟某些平台合作生成一些学业证书、音乐项目可以在社交媒体上进行的试唱评比等。 注意以上这些武器库最好要自带传播属性,传出社区后,第三方看到后还可以再次转发,且有引流回社区的机制。 -激励体系明确。无论是扩大你的内容以吸引更多受众,提供评论或反馈,在新功能上线之前测试新功能,创建分析工具,完成赏金计划,尽可能让社区参与并传播,激励措施应尽可能明确。 -播客是个很好的工具。在互联网时代,因为大部分品牌所需的受众体量过于庞大,且有太多便捷的传播工具来使用,但在 Web3,大多数项目初期针对的核心受众都是小众但高知群体,尤其是早期社区成员。这些告知群体都是早期探索者,播客在这些群里有更广泛的接纳度和使用习惯。创始人或者核心技术开发者要利用好本土市场头部的播客平台,定期生产内容,维护早期社区的黏度与活跃。 -任务分工体系。要让社区每个成员都知道自己在社区里的职责以及对应的奖赏是什么。这部分运用的最好的就是 BanklessDAO。他们构建在 Discord 上,协同管理着超过 30000 多人的社区。成员里很多并不是 native crypto 圈子的,而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如:店员、健身教练、律师、IT 小哥……。庞杂的人群里,如果只有愿景,则太空虚,也没有清晰的 KPI 可以关联。但共同的愿景可以把大家凝聚起来,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发组合成了十多个不同方向的工会。工会像公司里的一个个小部门,设计部,开发部,法务部。每个部门都独立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合在一起又可以共同推进整个 DAO 的发展。有一个词不断出现在 BanklessDAO 的各个角落 -「action」。不限于空谈,而是鼓励行动,这就是他们最根本的社区文化。基于这种文化形成了 13 个公会,分别是写作、财务、翻译、研究、运营、市场、法律、教育、设计、商务开发、开发、视频、数据分析。(此段分析来自于「传 DAO 士」) -统一的身份标识。这个并不强求,但因为 DID 的发展,如果有合适的平台能让社区跟钱包绑定,每个人都有社区专属的 NFT,社区的福利、职能、等级等等都与 NFT 挂钩,这也会是很好的社区凝聚和推广手段。 -与其他社区交叉传播。建立有助于交叉传播 Web3 社区的伙伴关系和协作。在熊市中,围绕合作的好消息很少,因此每个相对积极的公告都被放大了。无论是通过项目合作、联合 AMA 还是联合内容计划,当你确实有机会交叉宣传并利用你合作伙伴的营销影响力时,一定要发挥其作用。 如何找到 KOL,利用他们的价值 有人就有阶级,KOL 也是如此。且不是每个 KOL 都有真实流量和影响力的。找 KOL 时最好找熟悉的、或者有口碑的、或者长期有联系的。KOL 分很多类别,也有着自己的鄙视链: 行业领军人物(如:Vitalik/CZ) 大型机构合伙人(如:a16z/paradigm/Authur Hayes) 主流 Crypto 媒体编辑及合伙人 头部项目放创始人 各机构研究员 各社交平台大 V 小型本地社区群主 如何做好用户增长 虽然每个项目对增长的定义都有独特点,但有一些常见的 Web3 增长指标按类别可分为: L1/L2 协议:独立贡献开发者的数量、活跃钱包的数量、交互的数量、交易的数量和规模 DeFi:锁定的总价值(TVL)、活跃钱包的数量、交互的数量 游戏:活跃玩家数量、每个用户的交易量、公会伙伴数量 市场/交易平台:每月活跃用户、上币数量、交易数量、总交易量 SaaS:每位客户的收入、客户获取成本 (CAC)、客户流失率 初创项目有几个很好的武器来做 Go To Market 战略: -核心团队成员的自身影响力。每个人应该都已经或者有能力成为行业 KOL,那么就应该把在 Twitter 或者其他相关社交平台的影响力发挥到最大,首先把自己变成最大的 Sales。 -核心团队身边的行业 KOL 资源 -合作案例。初创时可能是零,但项目方还是需要努力去找到若干的行业应用案例,无论是 to C 还是 to B,案例用于向行业 demostrate 项目可行性,同时也利用这些被合作项目的市场影响力来扩大自我品牌的认知。 -SEO 优化。这是一个可以很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就可以做到的事,通过 SEO 优化,让每个人的个人网站/博客/PR 等内容,变得更加利于搜索,且需要持续投入,潜移默化中,会长期的帮助品牌获取更高的搜索转化和自然流量增长。 -Airdrop 是个获取用户很好的手段,看似简单,要精细规划和运营。 1、要精细的设计好 Token 通胀与通缩的逻辑与比例,Airdrop 明显是通胀,如果设计不好,大量的羊毛党带来的通胀会导致项目在一开始的时候就举步维艰。 2、大部分的空投建议都要通过交互/任务来分发,这样既可以一定程度的提高薅羊毛的门槛,同时也可以设计一些有助于项目成长的交互任务,让体验者更多了解项目。 3、结合 DID,以往的空投比较少的考虑接收地址的身份及链上声誉,不过目前 DID 赛道爆发,带来了很多链上地址的 CRM 管理解决方案,Airdrop 可以考虑与一些 DID 项目合作。链上的一个地址经常汇集投资人、消费者、传播者,多重身份,但通过链上地址数据,比如 Nansen 数据查询,可以更清楚的区分地址身份。 4、与 Airdrop 类似,还有一些赏金平台可以考虑,所谓赏金,就是鼓励用户完成特定的链上操作(如交易、质押、交换、借出、关注社交等)时,用 Token 奖励他们。类似的赏金平台如:Flipside Crypto,Layer3,Project Galaxy,Rabbithole,Quest3,DappBack,Crew3,CoinList Karma 如何做好一场活动 Web3 的活动类型主要是大会、Meetup、Hackathon,After Party。疫情逐渐过去,大部分国家都已开放,可以看到 Web3 的活动又如火如荼的在全球展开。做活动是个很「重」的事情,但可以部分标准化,且不必要每个活动都非常「重」的去做,还是一样,活动只是营销手段之一,不是目的,还是要反复思考,每个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好的活动策划及执行都基本要考虑如下几个环节。 当地志愿者负责执行 有吸引力且多维度组合的嘉宾 营造氛围 适宜的动线 有心意和传播力的 take away 舒服的时间 活动的预热 传播区域社区的推广 最重要的,活动结束后,品牌方期待达成的目标,相应的,在活动中如何设置环节来辅助实现。 Token 也是运营工具 -项目自身内循环逻辑自洽 -早期 Token 的分发要起到合理的激励作用。免费的 Token 不一定有人珍惜,上所之后大部分都变成了抛压,这时候靠 Token 拉来的流量都是「虚荣」的。要做到分发有效,必须: Token 分配到对的人,这些人真的是对项目感兴趣、有价值贡献或者至少避免科学家撸羊毛。 最好有 pow 式的任务,来获取更多 Token。比如分享、bug hunting、staking 等等行为。 如果这些任务本身自带传播属性,则会大大增加二次自发传播的机率。 -增发与销毁适当平衡。早期分发出去的 Token 大概率都是抛压,即通胀。所以最好与通缩方案同时考虑,不一定同时执行,但务必要同时策划。 希望此文可以帮助到行业的每一个对营销有需求的团队,希望行业少些欺骗、多些共识,希望大家在「偏见」之中再迎牛市。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0-28
“新港之争”在Web3重启
go
lg
...
,新加坡有约47家加密货币交易所,涵盖
KuCoin
、Vauld、币安等多家知名企业,而纵观香港,FTX已远走巴哈马,BitMEX、CryptoCom选择新加坡作为落脚点,本土数字资产交易机构仅30家,较为知名不过OSL与HashKey。今年,Asia Crypto Week选择在新加坡举办,再次揭示了重心的难移。 政策转向,香港Web3优势犹在 从主要市场来看,香港Web3的转型阻力重重,当下加密市场已转移,背靠的内地市场如同鸡肋,向外发展成为了行业主流。但香港,是否就已难以翻身? 笔者在《Web3在新加坡,叩开世界的大门》中曾提到,新加坡在经济发展中表现的分布式特性与Web3的底层逻辑高度契合,因而天然适合Web3发展,而香港,也是商流、物流、资金流进出的关键通道,除政策自主性外,其优势并不逊于新加坡,在金融、资本、人才方向甚至比新加坡还要略胜一筹。 金融方向,香港作为首屈一指的金融枢纽,多年以来占据纽约、伦敦之后的世界第三金融中心位置,金融领域底蕴丰富,基础坚实,在交易、服务、衍生品等各个领域均占据绝对优势。即使对标服务于多币种东盟地区的新加坡在外汇方面的有利地位,作为全球主要美元交易中心之一及境外人民币最大枢纽的香港也毫不逊色,从世界银行公布成交量而言,2019年4月新加坡平均每日交易额为6400亿美元,香港为6320亿美元。而在区块链与金融科技方向,香港也早有铺垫,不仅涌现基于区块链的碳结算等新兴应用,落户香港的金融科技企业数目也已超过600家,据2020年的报道,在近一年香港成立的新金融科技公司中,近40%都在区块链领域运营。 从人才方向看,此前提到过新加坡互联网相关人才结构却并不健康,其开发者人才基本通过海外引入,总体仍处于断层式缺口。香港尽管本土开发者也相对稀缺,但在产品研发与运营侧人力积累程度仍比新加坡要高,同时粤港澳与内地也有众多的开发资源。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对内地居民有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科技人才计划及受养人逗留安排等多维度引入项目,且手续复杂度较低,日前特首施政报告更是提出进一步吸纳外来人才。而新加坡工作签证主要为EP、SP 和 WP三类,内地引入通常为EP 或者 WP,E有薪酬及人员限制,同时新加坡移民局更鼓励本地就业,招聘外地人员需表明输入人员的不可替代性,要求本地人员与外地人员配额,由于通用语言以英语为主,融入也相对困难。 而从政策看,一直以来,由于香港未曾对加密货币监管采取清晰有力的态度,项目出于保护性原因迁移,但今年,香港已然有了迥异的改变。10月16日,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文章《香港的创科发展》,并指出要推动香港发展成国际虚拟资产中心。陈茂波表示:“政策宣言将清晰表达政府立场,向全球业界展示我们推动香港发展成国际虚拟资产中心的愿景,以及与全球资产业界一同探索金融创新的承担和决心。” 尽管具体章程将于本月底金融科技周发出,但从财长发言也可一窥当局坚决的态度。其态度的转变,不外乎在当前疫情下数字化经济的转型挑战,数字资产的主流化发展以及国际金融中心的外部威胁,从一定程度而言,香港需要加密领域,也需要Web3为其创造脱离空间限制的下一经济增长动力。长期而言,若政策中立性得以确保,即使市场舍近求远,香港也并非毫无优势。 日前,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牌照主管Elizabeth Wong强调香港可推出自己的法案来监管加密货币,并证实监管机构正在考虑允许散户投资者直接投资加密资产。 结语 在Web3领域,与高端制造与传统互联网类似,香港先机已失,在两次内地清退时均未把握战略机遇,缺乏战略远见与主动,由于监管、疫情等主客观原因丧失了其生态进一步壮大发展的宝贵窗口期,也因而推动了项目的外迁潮。 对新加坡而言,作为Web3的聚合地,项目、资金、人才均在此汇聚碰撞,生态已迅速成型,短时间作为亚洲乃至全球Web3中心城市的现状已难以撼动。但相对于新加坡,香港坐拥内地的庞大需求,拥有更为发达的金融基础、更为低廉的税收水平以及更充沛的人口结构,在明确监管边界后,作为承接内地出海的第一站,不容小觑。 香港与新加坡究竟谁更适合Web3?短期而言,作为西方加密世界权力中心的跳板,新加坡仍占据绝对优势,长期来看,香港虽困难重重,也并非无力回天。 新港的 Web3之争,似乎将成为一个永不停歇的议题。 参考文献: 财经十一人:金融中心,香港输给新加坡了吗; malatang.eth:Web3创业环境肉身考察笔记香港篇与新加坡篇; 福布斯:香港不友好的加密规则助长了竞争对手吸引比特币富翁的努力; 罗高波:新加坡与香港的城市发展对比; HashKey:概览香港加密货币监管现状、政策与相关牌照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0-24
Mango Market黑客事件与预言机的局限性
go
lg
...
MGNO(甚至 Binance 或
Kucoin
!),只有 FTX、AscendEX 和 BingX 是具有任何有意义交易量的唯一交易所。在漏洞被利用之前,FTX 订单薄得令人难以置信。 在价格变动前的几个小时内,每个方向距离中点 1% 的总市场深度刚刚超过 2 万美元。 在 UTC 晚上 10:45,卖出深度(红色)为 957 美元,买入深度(绿色)仅为 743 美元。 Mango 使用的 Pyth MNGO-USD 预言机反映了 0.155 美元的高价。在检查每个发布者(即为预言机提供价格的数据提供者)时,有趣的是他们的收集和异常值检测方法有何不同:一个发布者达到了 0.829 美元的高位,而另一个达到了 0.07 美元的高位。 预言机按设计运行,Mango 团队承认这一点,并表示预言机提供者没有过错。代币的流动性太差了,预言机的输出只和它的输入一样好。 接下来是什么? 希望 DeFi 协议已经意识到,仅仅使用 Chainlink 或 Pyth 价格预言机并不能免除他们的风险管理。如前所述,去中心化期货交易所是此类攻击的主要目标,因为它们本质上是借贷协议的杠杆版本,通常是这些攻击的标志。 正如 FTX 首席执行官 Sam Bankman-Fried 所详述的那样,FTX 的风险引擎使用自己的异常值检测形式,并对较大的头寸收取更高百分比的保证金(在 Mango Markets 上的 MNGO 头寸必须在 FTX 上完全抵押),等等检查。其他人则建议,可以根据预言机提供的流动性衡量标准(如买卖差价)来建立头寸限制。这可能会给攻击增加一定程度的难度,但我的直觉是,一个老练且资本充足的攻击者将能够欺骗流动性,尤其是在仅在少数交易所提供代币的情况下。 值得一提的是,参与 Mango 漏洞利用的一名攻击者在推特上表示,借贷协议应存储 24 小时滚动预言机价格,并要求新头寸在当前预言机价格和滚动价格下均有效。这实际上似乎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随着熊市的拖延,我预计会看到更多、资本化程度更高的利用这种方式的尝试。上面提到的同一位攻击者详细介绍了 Aave V2 的理论利用,使用 1 亿美元的启动资金来抽取 REN,并可能从协议中消耗 5 亿美元。 解决方案的组合——使用预言机、限制(或不提供)对非流动性代币的杠杆作用、使用更长的滚动价格来开设新头寸等等——对于防止未来此类攻击至关重要。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0-21
Huobi以流量手段高调回归 未来CEX格局将走向何方?
go
lg
...
Web3入口风口;第二梯队的MEXC、
kucoin
、ZT等多平台流量和国际市场份额也在稳步上升中。 此番来看,强公链和强交易所的联合必然对加密圈CEX未来的竞争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毕竟在Web3影响下,寡头化竞争将成为加密行业的中区走向,单打独斗容易失去竞争的优势,最终导致丧失市场,被市场所排斥。 此番动作不断,在多重掣肘下徘徊不前的火币,能否做好准备,与其他全副武装的竞品一较高下,还是未知数。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0-20
各自精彩:Aptos、Sui、Caduceus三大公链新势力横评
go
lg
...
原生Token CMP 上线顶级交易
kucoin
,顶级流动性提供商 Wintemute 正式加入为 caduceus 提供长期的服务; 总结 相比于专注解决主链所面临的不可能三角问题的 Sui 与 Aptos 而言,Caduceus 选择对于未来元宇宙各类设施的全面支持,对于相同方向的产品升级,其他工具和公链可以做到,而做到根本性迭代,是公链赛道升级的必然趋势。Aptos 和 Sui 豪华的团队背景以及资本背书一定程度上撑起来当下市场的预期膨胀,但是单纯围绕性能和扩展性的叙事能够走多久我们不得而知,尤其是在以太坊已经完成了向 PoS 网络切换的前提下,为公链发展寻找更多细分方向或更大体量的市场,可能是刷新公链价值天花板的解决方案之一,这也是 Caduceus 未来发展预期的核心锚点。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0-19
无聊猿的成功之路给LuckyBird带来的启示
go
lg
...
ucky Bird还与币安、Bwin、
Kucoin
、BybitNFT、AAVE、Mytoken、Coinmaketcap等知名机构和一线交易所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BirdWorld NFT已经上线Binance NFT交易市场,并长期处于Binance NFT交易市场成交量前三位置,是Binance NFT交易市场重点扶持的优质项目。 BirdWorld NFT 总量为13000个,目前已经发售了3000个盲盒,早期发行价格为500 BUSD,截止到2022年10月19日,BirdWorld NFT 盲盒的价格为1031 BUSD,剩余1万个将根据LuckyBird的元宇宙生态发展进度进行分批次发售,同时这1万个NFT当中有1000个稀缺种类为LuckyBird NFT,LuckyBird NFT将作为LuckyBird元宇宙生态的桥梁,链接LuckyBird元宇宙生态的一切事物。 Lucky Bird NFT就相当于无聊猿otherside中的koda,是Lucky Bird打开Metaverse的钥匙,Lucky Bird 具有独立SDK软件的辅助,提升了MetaRPG内部的自定义想象空间。着眼于将基础设施,经济模型以及跨游戏间布局,未来Lucky Bird或将串联其他各种不同的元宇宙产品,打造 NFT 世界的“公链”。 无聊猿otherside的土地销售价格为305个APE,当时大约价值2个ETH,上线后直接涨价至6.5个ETH,其中土地中拥有koda角色的NFT,最低价35个ETH,最高价可卖至200个ETH以上,无聊猿otherside土地的成功销售,也为无聊猿的元宇宙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而Lucky Bird NFT就相当于无聊猿otherside中的koda,Lucky Bird NFT目前尚未进行销售,根据Lucky Bird 官方资料显示,Lucky Bird NFT后期将会上线Binance NFT官方平台,并使用Lucky Bird 平台代币BIRD进行交易。 BIRD对标无聊猿元宇宙生态代币APE,是Lucky Bird 的平台代币,BIRD发行总量为7600万枚,其中200万枚用于交易所、媒体和市场营销合作,剩余7400万枚通过Lucky Bird孵化过程产生。 LuckyBird于2022年10月19日开始进行公测,用户可通过LuckyBird DAPP进行孵化产生BIRD,BIRD目前的产量极少,在其DAPP内BIRD只能卖不能买,用户孵化产生的BIRD可直接挂单卖出,由LuckyBird官方进行收购,LuckyBird官方具有强大的背景实力,其投资方准备了大量的资金用于收购用户产生的BIRD代币,并为BIRD上线一线交易所做准备。 无聊猿生态代币APE发行总量为10亿枚,首发上线Binance 交易所即从1美金涨价至18美金,最高达到27美金,而LuckyBird平台代币BIRD发行总量为7600万枚,目前其价格为1.06美金,作为未来BSC链上的元宇宙项目,BIRD具有巨大的升值空间。 LuckyBird定位于BSC链上的元宇宙项目,致力于将LuckyBird NFT打造成为BSC链上的“BAYC”,目前LuckyBird生态正在不断的发展壮大,除了NFT生态,LuckyBird还将打造元宇宙游戏,通过其SDK功能链接更多的区块链项目方,打造一个多元化的元宇宙世界。值得一提的是,Lucky Bird 开放了SDK,提供给所有开发者们使用。这样一来,Lucky Bird不局限于只能为自身的元宇宙产品提供拓展方案,同时也可以像搭建积木一样,先提供基础设施和规则,未来再串联其他各种不同的元宇宙产品,打造 NFT 世界的“公链”。从“一切是为了构建metaverse”的角度,可以比较清晰地理解Lucky Bird之前的运营路线。先建立社群,再构建经济,拥有了构建metaverse的最重要的两个元素,最后提供场景。这样便可以依靠UGC生产出大量优质内容。 如果说,Web3的基础是共识,那么,元宇宙的设立应该主要基于社区和共识,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在基础的结构下,LuckyBird的元宇宙构建已经初具雏形,Lucky Bird新生态的出现也将为LuckyBird的元宇宙版图增添浓厚的一笔,去中心化的道路仍然望不到头,沉浸感和交互性仍然有待软硬件的升级加持,虚拟货币支撑的经济系统也有待验证,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元宇宙离我们或许还很远,但随着一系列新尝试和创新,我们也有望看到一个更好的市场模式。 LuckyBird 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让我们一起见证它的崛起。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0-19
Terra Luna能否崛起?2023 年 LUNC 能否上涨 500%?
go
lg
...
前的高点。 最近几周,其他交易所(例如
KuCoin
)支持 LUNC 减税,而其他交易所可能会跟进。最重要的是,总部位于西雅图的KoJ Labs上周宣布,将拨出 4.5 亿美元,在未来几个月内烧掉总计 2.5 万亿个 LUNC,这是其在游戏中实施的 Finesse Shadow Warriors 烧毁机制的一部分游戏。 这一切都使 LUNC 有望大幅减少其目前为 6.88 万亿的流通供应量。鉴于自今年 5 月崩盘以来它已经大幅上涨了 26,655%,到 2023 年再上涨 500% 听起来似乎是不可能的。 要从目前的水平上涨 500%,LUNC 必须达到 0.0016 美元,这当然听起来并不荒谬或过于雄心勃勃。请记住,山寨币最近的上涨是在其供应量没有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出现的。这意味着这种减少可能对其价格产生重大影响。 漫长的游戏 问题是,即使 LUNC 能够在未来几个月内享受更多的价格上涨,期望它及其相关的稳定币 USTC 将恢复到它在整个交易之前的水平是否真的现实?Terra 生态系统在 5 月内爆? 这似乎值得怀疑,因为即使各种交易所和平台可以燃烧足够的 LUNC 以将其供应量减少到接近以前的水平,仍然很难想象会有对代币的真正需求。 这是因为,过去对 LUNC(以前称为 LUNA)的需求是基于对 USTC(以前称为 UST)的需求。基本上,只要发行更多的 UST,LUNA 就会被烧毁,这意味着对 UST 稳定币的需求不断增长意味着 LUNA 的供应将继续减少,同时其价格也会上涨。 现在,USTC 不可能再体验到UST 以前所享有的那种需求了。它不仅价格仍然为 0.0391020 美元(而不是 1 美元),而且即使它在某个时候回到 1 美元,大多数人仍然很可能会信任它。这是因为它的支撑机制已经失败过一次,那有什么办法阻止它再次失败呢? 小块就在其中。因此,尽管 LUNC 仍有可能在短期和中期继续享受一些上涨(特别是在熊市期间没有太多其他事情发生),但它似乎不太可能走上一条可持续的全面之路恢复。 这种绿色加密货币甚至让加密货币专家都感到惊讶 对于希望从 LUNC 获得巨大持续收益的人来说,这可能会令人失望。但是,即使在持续的熊市期间,也有其他正回报的选择。 特别是今年的预售特别成功。例如,Tamadoge (TAMA) 在其预售中筹集了 1900 万美元,然后在 OKX 上市后的某一时刻见证了 1,800% 的收益(相对于其预售价格)。 Impact Project是一个看起来很有希望的正在进行的预售,它是一个基于以太坊的碳信用市场和绿色购物平台。其 IMPT 代币的销售于 10 月 3 日开始,迄今已筹集到 500 万美元,该代币目前的售价为 0.018 美元(尽管价格将很快升至 0.023 美元)。 虽然 IMPT 未来的价格历史无法预测,但 Impact Project 的基本面使其成为 ESG 投资者感兴趣的平台,因此一旦获得前几轮上市,它就有机会获得良好的正回报。 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0-18
ABGA 执行总裁Kevin Shao:打造一款好游戏需要什么?
go
lg
...
、YGG 等领域的知名开发商,甚至是
Kucoin
和火币等金融合作伙伴,是业内发展最快的游戏公会之一,一直是去年11月才成立。对于大量玩家来说,ABGA 是他们进入加密世界的垫脚石。然而,正如凯文所说,游戏公会的叙述必须改变。 “游戏赚钱模式可能在牛市中奏效,但这并不是区块链游戏生存的唯一途径,”他指出。 “游戏最终仍然需要有趣,以便社区可以集体组成公会。如果游戏一开始就没有乐趣或可玩性,那么这些游戏中将出现的公会类型将只是为了赚钱——这是不可持续的。” 事实上,大量的游戏公会已经采用了刀耕火种策略,其中属于这些公会的玩家将集体耕种并耗尽其代币的项目,然后立即将其兑现,以便游戏的代币突然收缩并掉落为零,破坏了游戏的经济性。 Hashkey Capital的投资经理Junbo Yang也有类似的看法。 “重点必须转向游戏的形式及其核心玩法,”他表示同意。 “作为投资者,我们现在正在学习更加挑剔,并且正在关注游戏本身,例如故事情节,以及让玩家兴奋的东西。” 不可否认,自古以来,玩家就是每场比赛的核心。设定项目的基调非常重要,因为它决定了游戏中游戏公会的叙述方式以及它们的运作方式。如果一个 GameFi 项目只关注代币经济学和赚钱,那么这正是游戏中的公会可能采用的相同叙述——这当然会渗透到其成员,从而导致“斜线”的场景-and-burn”。拥有一款有趣且可玩的游戏可确保最终出现的公会是出于更可持续的原因而加入其中的公会,例如社区、游戏玩法和故事情节。 Kevin 还认为,并不是所有的游戏都需要上链。他认为,“区块链游戏”一词不应该仅仅被吹捧为一种营销工具,开发人员应该在将这项技术集成到他们的项目中的方式上更加挑剔。 “不同的游戏有不同的需求,开发者需要仔细考虑这项技术是否真的会用于核心游戏玩法,”他说。 “也许在需要公平和透明的 PvP(玩家对玩家)中。但整个游戏不需要上链。” 正如 Kevin 所说,虽然区块链技术承诺了公平、透明和安全等方面,但开发人员需要仔细创建他们的项目,以确保以正确的方式集成该技术。 “除非你需要跟踪玩家的使用行为,否则游戏不一定需要上链,”Razer 区块链负责人 Lawrence Lin 表示同意。 “游戏中涉及与其他玩家分享的方面可以上链,但其余的不一定要上链。” Kevin 引用了传统 web2 游戏的例子来强调他的观点。流行的 MMORPG 游戏,如暗黑破坏神和冒险岛,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直到今天仍然保持着强大的追随者基础,但并未使用区块链技术。 事实是,区块链技术根本不是制作好游戏的关键。通过引入公平性和透明度,它在游戏中肯定有其用例,但是技术和代币经济学不能成为该项目所依赖的关键。 正如 Kevin 所说,开发人员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重新思考和重新制定策略,以制作一款能够度过最严寒的冬季的优秀游戏。 这是一篇专栏文章。本文中表达的观点是作者自己的观点。读者在加密市场做出决定之前应采取最大的预防措施。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0-14
上一页
1
•••
70
71
72
73
74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突传重磅!彭博独家:随着紧张局势加剧 中国限制本土企业在美国投资
lg
...
特朗普突然对中国重量级喊话!如果北京方面同意这样做 可能获得关税减免
lg
...
关税政策冲击全球贸易体系 美元霸权神话破灭 金融专家:美国成贸易战最大输家
lg
...
金价惊现“断头刀”暴跌超100美元!特朗普关税是多头“引爆点”还是“终结者”?
lg
...
突发重磅!特朗普对华祭出史上最大幅度关税上调后 惠誉下调中国主权评级 中方强烈回应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7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852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1037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