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半夏投资李蓓:A股很可能已经走过了本轮下跌的最低点,站在新一轮长期牛市的起点
go
lg
...
国; 中国在高端化工产品上实现了对
韩
国
和欧洲的大量进口替代; 中国生产了全世界四分之三的光伏产品,并出口到全世界。 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所有国家都遭遇了重大的挑战,都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困难。在这样的环境里,谁都不可能非常的舒服,大家都需要努力的去调整和应对,中间都肯定要吃一些苦。 当一些中国人抱怨国内的政策调整速度缓慢,应对相对滞后的时候,英国人正在抱怨他们的政策朝令夕改,首相一个月一换,对经济和市场造成重大冲击; 当一些中国人抱怨国内需求走弱的时候,欧洲人正在抱怨他们的生产成本已经超出了国际市场可能的售价; 当一些中国店铺抱怨疫情防控影响了生意的时候,一些美国西海岸的店铺,可能刚刚被黑人零元购洗劫一空,然后还上诉无门。 用一句俗话来总结: 现在是一个比烂的时代。 相对不那么烂的国家,就可以胜出。没有完美的制度,没有完美的经济环境,无非比较。从结果上来看,目前为止,在全球制造业,全球商品贸易的竞技场上, 中国已经胜出了。 其实,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作为中美战略对峙的旁观者,作为全球经济和政治博弈长期的参与者,欧洲的大型跨国企业有着客观的国际横比的视角,与世界各国都有着深入的联系和交流。欧洲大型跨国企业的选择,能够看出全世界经济环境的相对优劣。 今年以来,FDI依然维持了16%的高增速。欧洲大型企业的对华投资还在加速。巴斯夫、空客、宝马、大众等等,都在近期决策,增加百亿级别的对华投资。超大型项目纷纷落地。 他们一定是综合比较了基础设施,人力资源,要素成本,政治经济制度,营商环境,产业配套,等等,综合评估考量下来,认为中国仍然是全世界最好的选择。 很多中国人身在其中而不自知,不自信。 制造业的高竞争力,贸易顺差的创新高,对于股票市场,其实有着非常重要的含义,体现在盈利和估值2个方面: 1,它说明中国的制造业企业成功实现了产业升级,在国际竞争中胜出。也就意味着,如果我们跨越经济的小周期波动,来看待企业的长期平均的盈利能力,中国制造业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会上一个台阶。 2,它意味着中国有资格保持一个低利率流动性相对宽松的国内货币利率环境,从而有利于股票的估值提升。 这一点不是那么简单明显,需要说明一下: 中国是今年以来主要经济体里面唯一一个降息的,中国债券市场是全球债券市场沙漠中的绿洲。中国在美国利率大幅上升的环境下,实现了所谓货币政策的自主性。中美利差大幅度收缩甚至现在显著倒挂,人民币汇率却保持了对一揽子货币的稳定,人民币强于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这是很难得的。 为什么人民币能做到这一点,正是因为中国不断新高的强贸易顺差。其实今年人民币市场的市场情绪也是很弱的,经常项目的代客结售汇顺差,不到贸易顺差的 1/3,大家对人民币是没有信心的,实体企业留了很多美元没有结汇。 即便这样,因为贸易顺差非常巨大,经常项目的结售汇的顺差,依然抵消了债券股票等资本项目的流出,中国总的代客结售汇顺差为正。 这才支撑了人民币的相对强势,给了央行降准降息,维持低利率,维持流动性宽松的底气。 中国的货币政策可以自主,中国可以不顾美国加息独立降息,那么,理论上,中国股市就有资格摆脱美国加息的压力,自主走牛。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竞争中的胜出,其实给中国股市的胜出,铺好了基础。 在悲观的情绪氛围中,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展望未来,国内外不少人,依然存在几点担心: 1,担心经济发展不再是政府工作的重心。 2,担心中国不再开放,担心疫情防控影响经济 3,担心产业政策调整和共同富裕打击企业家精神。 4,担心地产和基建见顶之后,经济增长失去动力。 在我看来,这些担心其实都是过虑,以下逐一讨论。 第一:担心经济发展不再是政府工作的重心 上个月,在二十大之前,甚至有主流外媒传播谣言,称:二十大报告会 drop development first 的说法。 而事实上,并没有,报告不仅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还给出了非常具体的经济发展目标: 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按国际通行标准,这意味着人均GDP至少要翻一倍,达到2万美元以上。 写进二十大报告的经济发展目标,是非常严肃的,给出具体的目标,显然是需要努力完成的。 第二,担心中国不再开放和疫情防控 近期,外国政要密集访华,上海也举办了第五届进博会。 最高领导人多次强调:坚持开放。 “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让开放为全球发展带来新的光明前程!” “我们要以开放纾发展之困、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以开放谋共享之福,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增强各国发展动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 从人事任命也能看出中国坚持开放的方向。 上海是中国经济的龙头,更是中国最国际化的都市,中国开放的最前沿。上海市委书记,从来都是一个异常重要的位置。 最近新上任的上海市委书记,清华本硕,在帝国理工取得博士学位,在英国学习工作长达10年。既是学霸,专家学者,又有长期的海外经历和国际视野。应该是上海人民最喜欢的那种领导类型吧。 至于疫情防控,无论上周各个版本小作文的真假如何。从过去几天各地政策的调整方向来看,更加精准,减少伤害经济和民生的趋势已然非常清晰,事情至少是在朝着环比改善的方向在运动。更长期来看,基于国内一贯务实的行政作风,我并不担心政府做不出对大多数人民而言正确的选择。 第三,担心产业政策调整和共同富裕打击企业家精神 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1万美元,正面临是否可以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 很多学者研究过中等收入陷阱的课题,我自己也做过不少的研究和思考。归纳起来,一个国家是否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有几个关键点: 1,储蓄率和外债 低储蓄率的国家往往高外债,在每一轮美元加息周期中,经济往往会因资本外逃而被严重打击。高储蓄低外债的国家,则比较安全。 2,教育和人才 重视教育,人力资本积累强的国家,容易实现产业升级,进入更高的产业链,转移低端产业,实现人均GDP的上台阶。 国民教育水平总体偏弱的国家,则做不到这一点。 3,既得利益集团对资源的掌握力和贫富差距 如果既得利益集团能较多的影响政府决策,就会垄断资源,抬高创业壁垒,阻碍其它经济主体和产业的发展。加剧社会的贫富分化,消磨社会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以中国的实际情况看,中国高储蓄低外债,重视教育享有工程师红利,1和2都并不是问题。第3点,则曾经切实地一度成为现实威胁。 无论地产,金融还是互联网,都是曾经的既得利益者集团。一度,吸纳了社会大部分的资金,人才,资源。使得其它行业,尤其制造业的发展空间,受到明显的挤压。 我的个人理解,共同富裕的经济政策,可能不仅仅是基于社会主义价值观,需要对财富进行再分配,需要社会和谐。也很有可能是为了中国经济能再上台阶,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所必须要做的制度改革。 地产公司的大批倒下,互联网企业的收缩,固然给经济带来了阶段性的压力。但也让出了资源(无论人才还是资金)给了制造业更好的生存环境。 据说,比亚迪今年一年招聘的清华北大学生数量,是历史所有存量的总和。 如果我们看制造业新增中长期贷款的变化,会发现,自从本轮严格调控地产,银行对制造业贷款的偏好大幅上升,制造业贷款增量一下子跳起来一个台阶。 相应的,我们的制造业投资也摆脱了过去10年的下降周期,回到10%以上的增速。今年地产投资下行,消费增长乏力的环境下,制造业投资是国内需求最大的亮点。 相应的,我们的制造业升级加速,竞争力增强,这才有了最前面讨论的,中国贸易顺差持续新高。 所以,本轮产业政策调整,造成的并不都是经济的向下压力,而是结构性变化。虽然地产衰退,但新能源和高端制造上台阶,虽然互联网和地产企业市值下降了几万亿,但是高端制造企业的市值也上升了几万亿,这些企业,大多也都是民企。 我们简单统计A股民营制造业企业,上市4年以上的企业的市值的前30家。今年3季度末,A股指数点位与2018年底差别并不大,但这30家企业,市值都显著增长。30家企业市值合计增长了4.47万亿,4年时间,增幅接近300%。企业平均来看,家均增幅大于1000亿。 短短4年时间,如此巨大的身家增值,难道不是对制造业企业家精神最好的激励?对实业兴国最切实的鼓励吗? 中国经济行进至此,已经不可能再有帕累托改进性质的改革,任何改革,都一定会伤害一部分的利益,遭遇一些骂声。 如果你迷恋曾经的金融地产白酒互联网,你感受到的中国经济,就是黄昏;如果你把眼光放到高端制造,就会发现中国经济充满生机和希望。 第四,担心地产和基建见顶之后,经济增长失去动力 新的全球增长驱动: 1,制造业投资 正如上一条所讨论,2011-2020,是制造业投资增速长期大幅下行,制造业去杠杆去产能完成的十年。也就意味着未来的十年,中国制造业有了更好的起点和基础,将会迎来新的一轮朱格拉周期,也就是产能投资周期。 另外,制造业具有全球竞争替代的属性,从而,制造业投资具有全球共振的特征。以美国为例,我们会发现,美国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位于十年高位,企业盈利能力位于过去30年高位,制造业投资同样在经历了2011-2020下降周期之后,开始回升。 2,新兴市场的城镇化和工业化 印度,东南亚,非洲部分地区等新兴市场。类似2000年前后的中国,一方面面临着中国日韩的低端产业转入,一方面会得到美国为了供应链安全的扶持。会开启一轮工业化和城镇化共振的经济上升大周期。 综上,在我看来,由于之前的不理性的过度担心,情绪的过度演绎,股市一度定价了最糟糕的制度前景和经济前景,随时可以仅仅因为情绪的修复,就先涨一波。上周的小作文行情虽然无厘头和混乱,但也帮助测试出了市场的状态和最小阻力方向,那就是: 柴干雾燥,一触即燃 在我看来,A股很可能已经走过了本轮下跌的最低点,此刻,我们很可能站在新一轮长期牛市的起点。 虽然经济和企业利润的见底,还需要几个月,但市场可以先走第一步:风险偏好修复的行情。中国的M2持续回升已经好几个月,市场完全不缺钱,只是缺信心。因为近期风险偏好的再度快速恶化,大致是从9月初开始的,风险偏好修复的这一步,大盘指数大致可以回到9月初的水平。回到这一水平后,市场需要休息整固一段时间,等待第二步。 第二步,也就是中国经济和企业盈利的企稳回升和美国利率的见顶回落。根据我们内部的地产模型,美国CPI模型推测,估计大致会在明年的2季度前后。 后续,企业盈利的持续回升,对各种制度担忧和国际形势的担忧也将逐渐弱化,市场会逐渐找到信心,买方和卖方,都会展开新的中国故事的宏大叙事,推动市场的信心和赚钱效应持续,再一段时间后,银行体系淤积的流动性将会如潮水一般涌向股市,市场会进入一轮亢奋和高潮。 过去一个月,我们经历了残酷的龙战于野; 明年2季度前后,随着经济和盈利的企稳,将会见龙在田; 2-3年后,市场会找到自信,展开新的中国故事的宏大叙事,迎来飞龙在天。
lg
...
金融界
2022-11-07
诺安基金一周观察:全面修复行情或将持续,不惧波动择优配置
go
lg
...
政策调整预期提振;其他新兴市场如巴西、
韩
国
和印度股市也录得正收益。发达市场中,受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鹰派发言影响,美国三大股指本周均收跌,其中标普500指数下跌3.35%;欧洲股市较美股有相对收益,尤其是周五上涨明显,或与美元指数调整有关,英国富时100指数上涨4.07%、法国CAC40指数涨2.29%、德国DAX指数涨1.63%;日本股市本周基本持平。GISC行业层面,受油价上涨提振、能源行业涨幅居前,其次是原材料、金融和工业板块,其他行业收跌,其中信息科技、电信业务板块领跌。 大宗商品中,能源类商品价格上涨,布油价格涨近3%,英国天然气价格涨近15%;工业金属中,铜和镍价格上涨超7%;贵金属中,白银价格涨超8%,黄金价格涨2%;农业类商品中,棉花价格大涨20%。 债券方面,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4.07%~4.17%间盘整,最新收于4.17%;2年期和1年期国债收益继续冲高,分别上行至4.7%和4.8%;意大利、德国等多个欧洲国债收益率均上行。美元指数本周一度上行至112.98,但周五大幅下行至110.78。 (来源:彭博;截至:2022/11/4) 上周公布的美国就业市场报告显示,10月非农就业人数为增加26.1万人,增幅远高于预期的19.3万人,9月数据从26.3万人上修至31.5万人;但失业率较上月上行0.2个百分点至3.7%,高于预期的3.6%;10月时薪同比增长4.7%,与预期持平,但较上月的+5.0%小幅回落;环比增长0.4%,高于预期的+0.3%。尽管10月失业率超预期上行,但是新增非农人数、时薪增速反映了当前美国市场对劳动力需求仍然强劲,强劲的就业需求也将巩固美国的消费支出,或使得美国通胀压力短期仍难以缓解。 上周美联储召开11月议息会议,会议决定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上调75bp至3.75%-4.0%,符合市场预期,为连续第四次加息75bp。会议声明中,首提“继续加息以实现足够限制性的政策立场”和“在确定未来的加息速度时,将考虑累积收紧幅度、货币政策对经济和通胀影响的滞后性,以及经济和金融发展”,使市场认为美联储在为未来放缓加息做铺垫。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议后讲话表示,最快在12月就会开始放慢加息,终端利率可能比9月会议预期的更高(9月判断为4.5-4.75%),终端利率水平比加息速度更重要。将关注实际利率,并维持限制性利率水平。现在不是考虑暂停加息的时候,相比紧缩过度,更担心紧缩不足导致通胀失控。总结而言,本次美联储会议释放了或减缓加息力度的信号,亦强调终端利率水平有进一步提高的需要,整体基调仍偏鹰派。从美国联邦基金期货数据显示,当前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12月加息或将较会议前的预期75bp幅度减缓,另外隐含终端利率已上行至5.1%水平,且利率拐点从之前预期的明年5月份推后至明年7月。此外,英国央行加息75基点。英国央行将基准利率从2.25%上调75个基点至3%,符合市场预期,是英国央行自1989年以来单次最大加息幅度。英国央行自去年12月已连续8次加息且利率水平达到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截至当前标普500指数中已经有超400家公司公布了三季度业绩。总体看公司业绩仍好于市场预期。不过与二季度相比,三季度总体业绩超预期的幅度在收敛,而且也出现更多业绩不及预期的行业,比如工业、通信服务和原材料行业。 QDII基金短期观点 诺安油气能源:国际油价小幅上行,布油期货价格从95.77美元/桶上行至98.57美元/桶,上涨2.92%;WTI原油期货价格从87.90美元/桶上行至92.61美元/桶,上涨5.36%。 截至10月28日,美国原油产量较此前一周10万桶/天至1190万桶/天;美国商业原油库存下降至4.37亿桶,减少311.5万桶;战略库存减少192.6万桶至3.998亿桶,美国原油总库存当前为8.37亿桶,较此前一周减少504万桶。 近期影响原油市场的政治因素较多,比如10月中旬拜登宣布延迟释放储备原油库存时间。此外,美国财政部副部长将从下周开始陆续出访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并讨论对俄罗斯石油出口设定价格上限问题。另外欧盟对俄罗斯石油制裁将于12月5日开始实施,但目前部分细节仍未最终确定。当前俄罗斯原油生产与出口保持稳定,10月原油产量为1078万桶/天,略高于9月的1073万桶/天,主要港口原油海运出口环比增加23万桶/天。 尽管近期美联储加息预期增强、IMF下调明年全球增长预测,但我们认为油价短期仍需计入较高的供给不确定溢价。未来油价潜在调整风险或来自于美联储进一步上调利率终极水平、欧洲经济深度衰退、美元指数再次走强。我们判断2022年原油均价将维持较高水平,支撑海外能源公司较为确信的全年业绩。 诺安全球黄金基金:国际现货黄金价格先维持区间盘整,周五美元指数调整,创七年来最大单日跌幅,金价从1630美元/盎司跳涨至1682美元/盎司,周度上涨2.25%。此外,本周美国实际利率重拾上行,VIX指数继续回落。 美联储议息向市场传递了“短期加息速度放缓、终端利率水平抬高”的信号,因此在会议后,市场将12月美联储的加息幅度从之前预期的75bp下调,另外隐含终端利率水平上调至5.1%,但利率拐点推后至明年的7月。 对于后市展望,我们的判断是美联储本轮加息对美国经济、企业盈利及金融市场的影响开始一一反映,尽管当前就业数据或使得美国通胀具有粘性,但美联储对货币政策的考量从过去的仅强调通胀与就业,开始增加“累积收紧幅度和影响的滞后性”,考量的天平已开始调整,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的次数及冲击在收敛,反而加息的后遗症在更加确切地发生;欧洲正面临能源供给与加息的共同冲击,需关注其债务风险和衰退风险;近期地缘政治风险持续发酵。总体判断为,未来压制金价上涨的因素逐步减少(通胀水平快于名义利率下行、实际利率水平),可更加积极关注对黄金的配置机会。 诺安全球收益不动产:富时发达市场REITs指数下跌1.03%,跑赢发达市场股票;仅零售、医疗保健类REITs收涨,其余均收跌,酒店娱乐、特种、住宅REITs跌幅靠前。 往后看海外REITs市场仍面临通胀及加息等宏观因素影响,11月美联储继续加息75bp,12月加息幅度存在分歧,但较前期预期加息幅度减缓。短期优选受加息影响相对较小、物价成本传导能力较强的板块;关注更多劳动力重回市场、CPI见顶、消费需求有望得到支撑的消费类REITs;逐步关注对利率敏感以及估值调整充分、仍具较高成长性行业。
lg
...
金融界
2022-11-07
开盘:A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沪指跌0.26%,旅游酒店、航空机场等板块跌幅靠前
go
lg
...
数开盘涨0.7%,至1929.57点。
韩
国
KOSPI指数开盘涨0.5%,至2360.22点。 上周五,美股终结四连跌,标普涨1.36%报3770.55点,纳指涨1.28%报10475.25点,道指涨1.26%报32403.22点。欧股方面,德国DAX30指数涨2.51%,英国富时100指数涨2.03%,法国CAC40指数涨2.77%,欧洲斯托克50指数涨2.69%。 【机构观点】 西部策略:中期来看,市场大级别底部正在临近,未来市场中枢提升将更加确定,但是对于投资而言,需要调整对长期经济和资产定价锚,短期过快的预期修正将带来市场波动的加大。短期来看,三季报披露结束,医药、家电、食品饮料行业的估值切换行情正在进入布局期。随着未来政策的逐步推进,能源和信息安全密切相关的农业、半导体、信创和军工行业仍然值得关注。随着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重点关注受益于人流抬升的消费类行业投资机会。以及虚拟现实,数字货币等主题机会。 财信证券:目前A股处于二次探底阶段,估值已经大幅回落。第四季度国内经济将迎来弱复苏过程,叠加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A股将迎来配置时机。建议依次从以下四个板块进行资产配置:1) 低估值蓝筹板块。随着地产基本面企稳,预计金融和地产产业链等蓝筹标的业绩将企稳,估值迎来修复。2)业绩边际改善板块。未来1-2个季度,国防军工、建筑装饰、商贸零售、机械设备、TMT的业绩边际改善幅度或最大。3)估值合理的赛道股。关注业绩高增长且估值合理的医药、信创板块。4) 通胀板块。如冬季全球迎来极寒天气,叠加俄乌冲突持续化,通胀板块或存在阶段性机会,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板块。但通胀板块不确定性较大,需要密切关注全球能源市场运行情况。 国海证券:配置方面,成长价值均有机会,重点关注成长板块,关注两条配置线索,一是安全发展,包括信创、医药生物、新能源、国防军工等板块,二是自主可控,包括电子、计算机等板块。
lg
...
金融界
2022-11-07
【11月7日Choice早班车】方星海:支持各类企业依法依规赴境外上市
go
lg
...
收跌1.77%,报27174.50点。
韩
国
KOSPI指数收涨0.83%,报2348.42点。 人民币:截至北京时间11月4日23时39分,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7.1973,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涨1348点,最高报7.1720。 黄金:美东时间11月4日,COMEX 12月黄金期货收涨2.8%,报1676.6美元/盎司。 原油:美东时间11月4日,WTI原油期货结算价收涨5.04%,报92.61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收涨4.12%,报98.57美元/桶。 财联社:北美地区实行冬令时,美国金融市场交易时间将较夏令时延后1小时。 证券时报:11月5日,马斯克旗下的隧道挖掘公司The Boring Company宣布,将启动“超级高铁”(Hyperloop)项目的全面测试。据悉,早在2013年,马斯克就提出命名“超级高铁”的高速运输概念,并于2018年完成试验场建设。 财联社:伯克希尔哈撒韦第三季度营收769.34亿美元,去年同期705.83亿美元;第三季度归属于股东净亏损26.9亿美元,上年同期净收益103.4亿美元;第三季度每EPS亏损1832美元,去年同盈利6882美元。 财联社:美国10月非农就业人数新增26.1万人,预期新增19.5万,前值增加26.3万。美国10月失业率为3.7%,预估为3.6%,前值为3.5%。美联储掉期定价2023年6月峰值政策利率为5.25%。 第一财经:近日,南美三国阿根廷、玻利维亚和智利正在草拟文件,希望在锂矿价值波动的情况下达成“价格协议”,建立锂矿的价格联盟。在10月下旬于阿根廷召开的第39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期间,三国外长已经就此事采取了措施。 财联社:据悉,眼下已经有超过30艘液化天然气载运船(LNG船)正在欧洲海岸线旁慢慢摇曳或原地待命,它们背后的卖家正在押注欧洲天然气价格的这轮下跌不会持续太久。数据显示,这些船上的天然气大概价值约20亿美元。整体上来看,欧洲水域的LNG船在过去两个月里已经翻了一倍。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lg
...
东方财富网
2022-11-07
东方财富财经早餐 11月7日周一
go
lg
...
收跌1.77%,报27174.50点。
韩
国
KOSPI指数收涨0.83%,报2348.42点。 人民币:截至北京时间11月4日23时39分,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7.1973,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涨1348点,最高报7.1720。 黄金:美东时间11月4日,COMEX 12月黄金期货收涨2.8%,报1676.6美元/盎司。 原油:美东时间11月4日,WTI原油期货结算价收涨5.04%,报92.61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收涨4.12%,报98.57美元/桶。 财联社:北美地区实行冬令时,美国金融市场交易时间将较夏令时延后1小时。 证券时报:11月5日,马斯克旗下的隧道挖掘公司The Boring Company宣布,将启动“超级高铁”(Hyperloop)项目的全面测试。据悉,早在2013年,马斯克就提出命名“超级高铁”的高速运输概念,并于2018年完成试验场建设。 财联社:伯克希尔哈撒韦第三季度营收769.34亿美元,去年同期705.83亿美元;第三季度归属于股东净亏损26.9亿美元,上年同期净收益103.4亿美元;第三季度每EPS亏损1832美元,去年同盈利6882美元。 财联社: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总计冻结了俄罗斯央行近3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日前,知情人士透露,欧盟正在研究利用已被其成员国冻结的价值数十亿欧元的俄罗斯央行资产来帮助乌克兰重建。 央视财经:11月4日,日本最大的鸡蛋产地茨城县一家养鸡场检测出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这也是东京周边地区本次禽流感流行季首次确认暴发禽流感疫情。当地已开始对事发养鸡场饲养的大约104万只蛋鸡进行扑杀处理。短短一周之内,日本四个一级行政区的养鸡场已确认五起疫情。 财联社:美国10月非农就业人数新增26.1万人,预期新增19.5万,前值增加26.3万。美国10月失业率为3.7%,预估为3.6%,前值为3.5%。美联储掉期定价2023年6月峰值政策利率为5.25%。 第一财经:近日,南美三国阿根廷、玻利维亚和智利正在草拟文件,希望在锂矿价值波动的情况下达成“价格协议”,建立锂矿的价格联盟。在10月下旬于阿根廷召开的第39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期间,三国外长已经就此事采取了措施。 财联社:据悉,眼下已经有超过30艘液化天然气载运船(LNG船)正在欧洲海岸线旁慢慢摇曳或原地待命,它们背后的卖家正在押注欧洲天然气价格的这轮下跌不会持续太久。数据显示,这些船上的天然气大概价值约20亿美元。整体上来看,欧洲水域的LNG船在过去两个月里已经翻了一倍。 每日经济新闻:彭博11月4日消息,推特员工当地时间周四在美国旧金山联邦法院提起集体诉讼,指控推特在没有给予足够通知的情况下启动大规模裁员,违反联邦和加州法律。此前,内部消息透露,推特将裁员近50%,即削减3700个工作岗位,最终数字尚未确认。 新华社:记者从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了解到,今年1月至9月,经协会注册熊猫债发行金额为7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7%。其中,国际开发机构发行熊猫债11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8%。 财联社:央行11月4日进行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00%,与此前持平。11月4日有9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回笼870亿元。 活跃债券:11月4日,截至18:00,10年国债活跃券报2.7025%,上行2.50BP;10年国开活跃券报2.8800%,上行1.50BP。 国债期货:11月4日,10年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收盘报101.390,跌0.16%;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报101.935,跌0.11%;2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收盘报101.315,跌0.02%。 Shibor:11月4日,隔夜shibor报1.3860%,上涨6.2个基点;7天shibor报1.7020%,下跌1.6个基点;3个月shibor报1.7540%,上涨0.2个基点。
lg
...
东方财富网
2022-11-07
美联储史诗级加息周期:原因、影响、应对及展望
go
lg
...
个月位于收缩区间。从海外出口看,10月
韩
国
前20天出口同比-5.5%,各类与外需相关的指标均显示近期海外的需求大幅放缓。 2022年中国第1、2、3季度GDP增速分别为4.8%、0.4%和3.9%,前三季度GDP增速3.0%。7-9月经济正在筑底,基建投资和高端制造业投资高增为主要拉动项,房地产销售和投资低迷,消费疲软,出口明显下滑。2020年以来,中国产业链优势凸显,出口对GDP起重要支撑作用。但三季度开始,外需下滑对出口拖累明显,稳内需重要性上升。 可以预见的是,外需随着欧洲的实质性衰退以及美联储史诗级加息的延续,在未来只会进一步下滑,中国需要提前预备弹药扩大内需。 3.2 人民币短期仍面临贬值压力,但幅度有限 作为全球利率的主要锚定之一,美联储持续加息势必会进一步提升美元相对于全球其他货币的强势地位,从而推高全球对美元和美元计价资产的需求。尤其是11月的美联储议息会议上表示了“加息幅度可能会缓,但终点利率可能会高“的表述后,叠加美国目前通胀形势尚未出现转机,美元短期内可能继续维持强势。人民币兑美元短期继续承受相当的压力,也有部分投机性交易行为促使人民币汇率在某段时间内”非合理“贬值。但是我们认为应该相信人民币汇率的价值导向与中国央行的逆周期调控能力,合理看待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趋势。同时不要只盯着”人民币-美元”对,而要放眼人民币与世界其他非美主要货币的变化趋势,而人民币汇率在后者的表现依然展现了强大的韧性。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解读二十大报告中着重提到,未来要完善货币政策体系,维护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从人民币的实际表现看,尽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今年接连突破了6.8,7.0和7.2等重要的心理关口,但总的来说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较2021年末基本持平。 在人民币汇率这一问题上,我们强调依然应该正视汇率反映基本面的根本属性,回归中期国际收支驱动视角,关注人民币“价值“,而非”价格“。短期来看,人民币确实受到了包括风险偏好下降,大类资产联动和俄乌冲突等非市场因素的冲击,叠加整体的美国加息周期和美国短期相对较好的基本面(中美双周期),汇率短时间承压。但也需要注意到,从10月初至今的一个月时间内,离岸人民币市场出现了大幅波动。有四个交易日单日人民币升值超600基点,继10月26日单日升值了1260基点后,11月4日,人民币兑美元单日再次大幅升值超1500基点,创2010年有数据以来最大涨幅。 这种大幅的离岸市场人民币升值显然不是单纯的市场交易行为,而更大可能是央行在离岸人民币市场进行逆周期干预,打击单方面看空人民币的投机交易行为。创历史的单日人民币升值已经证明了央行逆周期的调控能力,现在依然还在看空人民币的参与者应该认清现实,以基于基本面和中期国际收支驱动的视角进行人民币外汇交易。看清央行维护人民币市场化的决心,以及严厉打击任何过度单边投机人民币趋势的决心。 中国经济正在持续边际改善,而美国的经济动能正在衰退,英国已经公开宣布进入衰退,欧洲离实质性衰退也仅一步之遥。越来越多的央行已经不再追随美联储激进的加息幅度,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升以及美联储加息的幅度或开始放缓,人民币汇率贬值的空间有限,有望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企稳复苏而逐步收复失地。 3.3 中国的资本外流已经边际好转,未来有望信心转暖 与汇率息息相关的便是利差与相应的资本流动,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自6月底开始已经倒挂,近期有所加深。伴随着美联储的再次激进加息,不仅是处在中国的资本,而是全世界的资本都在向美国流动。8月美国海外私人资本净流入为2929亿美元,海外官方净流出为173亿美元。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国长期证券增加了1752亿美元;美国投资者持有外国长期证券减少了227亿美元。资本净流入的斜率几近创造1980年以来最快的记录。从新兴市场国家的角度看,3月至8月,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投资组合净流出超500亿美元,是资本流出的重灾区。而中国3月-8月净流出为548亿美元,其中股票净流出59亿美元,债券净流出488亿美元。如果以境内银行代客收付证券投资看作中国资本流动的指标,从2月至9月净流出超1700亿美元。 但我们认为资本流出最快的时间已经过去,一方面中国的外资流出主要以债券投资为主,而中国央行近期表示10月份外资对于中国债券呈现净买入,拐点已现;另一方面中国的股票市场在持续调整后已经足够的具有长期吸引力,且中国经济的持续复苏对于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都是有力的支撑。随着美联储加息的放缓,美国经济边际放缓,以及中国经济在一系列稳增长政策下的筑底,资本外流有望放缓。 3.4 中国货币政策“以我为主” 吸引资本持续流入中国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便是中国货币政策一如既往的连贯性与持续性。易纲行长近期在发言中再次强调,“我们没有实施量化宽松、负利率等非常规货币政策,利率水平在全世界居中,在主要发展中国家中较低,人民币汇率也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稳定,物价走势整体可控,有力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我国货币政策的连贯性也将吸引更多的资本来到中国,投资中国,并长期看好中国。 继续实行“以我为主”的稳健货币政策并不意味着在美联储如此翻江倒海般的加息周期中“不作为”,而是更应该珍惜我们整体金融审慎体系下充足的货币政策空间。做到精准施策,施策有效。过去的近一年中,为了维护中国经济的稳定,我国央行果断出手通过不同的降准,降息(LPR)政策托底中国经济。我们正在经历宏观层面的中美双周期,尽管当下的中美的货币政策差依然存在,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自己的框架中妥善调控,做到保民生,保就业,保经济的重要目标。美联储的激进加息是中国货币政策的一个变量,但从目前来看,并不构成中国货币政策的外部制约。 3.5 是该出手稳楼市了 此轮强加息周期中,无论是中国面临资本外流的边际回暖,还是央行货币政策的“以我为主”固然都是向好的信号,但这对于风雨飘摇的中国房地产行业来说依然不足够。近期房地产销售依然疲软,房企现金流紧张,民营房企最后的堡垒——少数的几位三好生也出现创始人卸任、股价大跌、海外美元债重组等。10月前30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套数同比为-21.5%,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22.4%。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核心是“缺钱”:缺钱发工资,缺钱给供应商,缺钱保障交楼,缺钱偿还债务。美联储加息所带来的全球资本向美国流动以及相对低评级企业债发行难度的提升都对于中国房地产企业的运营带来了极大的制约,众多中国房企技术性违约海外美元债也是无奈之举。强美元周期与弱中国房地产周期叠加在一起,也加大了救助楼市的难度。 在不“大水满贯”的政策指导下,恢复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和信心比贷款展期等措施更为重要。毕竟海外金融条件只会收的越来越紧,单纯的“对抗”强美元周期毫无意义也无必要,如果强美元周期改变不了,那就从弱地产周期开始改善。对于房企审慎区分,实现优胜劣汰和兼并重组,争取在美联储转向之前有实质性进展。一方面是当下对海外债务的技术性违约只是权宜之计,这也涉及到未来众多中国其他行业企业发行海外美元债的信用问题;另一方面,未来在美联储转向后债券的发行成本和票面利率也会相应降低,也利好重组成功后的中国房企通过(海外)市场化的形式解决遗留的债务问题。 4 展望:美联储可能继续加息,中国应以我为主、做好自己的事情、扩大内需 对于美国经济自身而言,核心通胀环比依然没有放缓的趋势,而劳动力市场在边际降温下,整体还是过于强劲。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掣肘只存在于美元流动性是否会在缩表与加息的组合拳下大幅收紧,从而对金融稳定带来挑战。至少从短期来看,我们认为美联储不会大幅放缓加息的步伐。高通胀持续的越久越顽固,不如毕其功于一役,持续大幅度加息进行打压。如果说对于转向进行量化的话,那核心PCE同比持续处于3.5%-4%区间,核心CPI同比处于4%以下,且失业率达到至少4.5%的水平。至少现在来看,还为时过早。最核心的还是在于12月美联储加息力度的选择,美联储的“史诗级”加息或还将继续,除非通胀或就业数据出现突变。 对于中国来说,美联储的史诗级加息只是短期扰动,我们应该对于中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有着坚定的信心,以我为主,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受干扰。稳增长优先于防通胀,宽信用优先于宽货币,当前关键要提振市场主体信心,信心比黄金重要。中国经济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过程中,做好长短期政策相结合,短期稳增长,长期提高潜在增长率和发展可持续。短期看,稳增长上升为首要任务。四季度经济在全年份量最重,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用好专项再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有领先性的社融信贷反弹,经济有望短期筑底,但政策需要继续发力。长期看,跟过去相比,中国式现代化更强调经济发展的质量、平衡、安全和可持续性。如果科学应对,中国经济有望重新引领全球,我们有世界上最强大的产业链、有世界上最完善的基础设施、有勤劳智慧的广大人民群众、有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群体、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优势、有富有韧性的经济体系。相信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各界将不断增强对中国经济前景光明的信心。
lg
...
金融界
2022-11-07
招商宏观 :这些经济体,“躺平”后的消费变化
go
lg
...
加坡、越南在放开后消费表现较好;欧洲、
韩
国
尽管防疫完全放开,消费依然低迷。 美国:(1)今年Q2几乎取消所有防疫措施,放开后疫情没有大幅反弹。3月底所有州结束室内强制口罩令,4月18日取消公共交通上的强制口罩令,6月12日取消入境前检测阴性的要求。6月至今,美国新增确诊和死亡病例保持低位。(2)放开防疫后,短期内刺激了服务和非耐用品消费(尤其6-8月),或与出行旺季和开学季有关,预计刺激因素将减弱。6月全面解封,通胀见顶回落,恰逢6-8月为出行旺季,服务业出现“报复性”消费;8月迎来全面解封后的第一个开学季,亦提振非耐用品需求。 欧洲:(1)欧洲主要国家在今年Q1陆续全面解封,放开防疫后,欧洲疫情波动反复。英国在2月21日宣布“共存”计划, 3月德国和法国全面解封。7月和10月欧洲新增死亡病例数阶段性上升,但防疫放开后不再收紧。(2)解封后欧洲的消费情况依旧不佳。欧元区和英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从今年3月开始大幅下降。欧元区的零售销售指数在今年3至8月持续下滑;英国零售销售指数从2月开始逐月下行。(3)欧美消费表现差异的原因:美国财政转移支付“余温”助力消费韧性、俄乌冲突加剧欧洲通胀压力。 新加坡:(1)今年4月26日新加坡防疫措施基本解除,6-7月、10月疫情再起,确诊和死亡病例数上升,政府坚持“共存”。(2)新加坡的零售、餐饮在今年Q1因疫情受重创,Q2显著好转。放开防疫后,餐饮服务指数 5月环比大幅上升;零售销售指数 4月突破100并且保持至今,同比增速保持12%以上的高位。娱乐、食品饮料、服装的消费需求恢复更为明显。
韩
国
:(1)今年1月起逐步放松防疫,Q2开始与新冠“共存”,疫情曾在3-4月和8-9月反弹。4月25日
韩
国
下调新冠传染病等级, 6月20日取消确诊者隔离要求。(2)放开防疫措施对
韩
国
消费增长并无提振 。
韩
国
消费信心指数在 4-7月持续下跌,8-10月低位小幅浮动。
韩
国
零售销售指数在2021.12至2022.07持续下行,尽管这一时间段防疫政策并未收紧。 越南:(1)2021 Q4越南转向抗疫新常态;今年越南疫情反弹,但没有实质性收紧防疫。2021年11月确诊者开始居家隔离,今年4月起密接者无需居家。今年3-4月越南疫情曾反弹。(2)去年Q4大幅放松防疫后,越南零售额快速反弹。今年3月份爆发Omicron疫情,零售数据升势不减。服务业反弹力度最大,旅游业恢复程度偏弱。(3)越南消费表现较其余经济体更为强劲或因为:越南更年轻的人口结构、更有利的区域贸易条件。 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1)仍保留必要的防疫措施,并未完全“躺平”。(2)中国香港地区,在防疫政策大幅放松的当月,消费短暂反弹;中国台湾地区放松管控后疫情反复,消费信心持续下滑。 正文 去年Q4以来,全球部分国家和地区陆续放松或全面放开防疫,叠加各类补贴和刺激消费政策,提振内需;而高通胀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因素又会抑制消费。本文梳理部分主要国家或地区防疫放松、放开后的消费反弹情况。 一、美国:季节性因素助推“报复性”消费,但或难持续 今年Q2美国取消几乎所有防疫限制。3月26日,夏威夷成为全美最后一个结束室内强制口罩令的州;4月18日美国CDC宣布取消在公共交通工具和交通枢纽上必须佩戴口罩的命令;6月12日起取消对国际游客在前往美国登机之前出示检测阴性证明的命令。 美国防疫措施全面解除后,美国疫情尚未出现大幅反弹。鉴于欧美国家再全面放开防疫后不再严格统计确诊人数,新冠肺炎新增死亡人数或许更能反映疫情严重程度。在2022年1-2月Omicron疫情期间,单日新增死亡病例(12日移动平均,下同)曾达到2944例的峰值;而6月至今一直保持在600例以内。截至11月1日单日新增死亡270例,较一个月前下降了45.6%。 专家提示北半球冬季美国疫情再度上升的可能性。10月13日美国宣布将新冠肺炎疫情的公共卫生紧急状态再延长90天到2023年1月11日解除,保留政府的医疗补助等措施以应对冬季可能出现病例激增的情况。10月15日美国全国公民基金会研究预测,如果接种疫苗加强针继续保持当前的缓慢速度,冬季死亡率可能会达到每天1000人以上。 全面放开防疫后,零售数据短期内表现较强,消费数据超预期。10月份美国 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 录得59.9,前值58.6。随着6月份美国CPI同比增速见顶,消费者信心指数在6月略有反弹。 推动美国消费强劲的因素包括:(1)美国防疫放开后的“报复性”外出和餐饮消费。疫情后美国的耐用品、非耐用品消费均经历了冲高回落的过程,即“报复性消费”;而服务消费一直被抑制。 6月防疫限制全面放开,恰逢6-8月夏季是出行旺季,居民表现出“报复性”服务消费的热情。7月份美国酒店入住率恢复至69.6%,较2019年同期仅差距4.2个百分点。 (2)开学季的非耐用品购置需求。8月开学季,美国零售销售季调环比0.4%超市场预期,尤其体育用品、业余爱好、书籍及音乐商店、服装服饰商店等零售销售等与开学季相关商品的拉动作用明显。 (3)节日临近,零售商促销去库存。2021下半年的囤货抢购潮、供应链危机,导致大量订单在节后才运送到仓库和商场货架,造成库存积压。零售和批发商的库存同比增速持续刷新历史记录。零售商和批发商的库存绝对水平也已明显高于历史趋势线。新一年的节日临近,商家纷纷采取打折等方式清理库存。 (4)汽油价格在6-8月快速下跌,提振汽车销售。尤其8月美国机动车及部件销售额环比2.8%,是8月零售超预期的主要原因。美国汽车协会统计的全美每日平均汽油价格在7月、8月份分别快速下降10.4%、7.5%;而9月最后一周汽油价格止跌转涨。 综合来看,二季度放开防疫,短期内刺激了美国服务和非耐用品消费,或与恰逢出行旺季、开学季有关。预计接下来这些刺激因素将减弱。 二、欧洲:解封后疫情波动反复,消费信心和零售持续下滑 欧洲主要国家在今年1季度陆续全面解封,解封后的消费情况依旧不佳。 爱尔兰于1月22日起,取消绝大多数新冠疫情防控措施;英国政府在2月21日宣布“与新冠病毒共存”计划,取消英格兰地区一切防疫措施;3月14日法国取消大部分防疫限制措施;3月20日德国《感染保护法》修正案正式生效,取消大部分全国性防疫措施。 放开防疫后,欧洲疫情波动,但防疫政策放开后就不再收紧。英国在2月份宣布“共存”后,新冠肺炎新增死亡病例在4月激增,单日最高达到487例。10月以来欧洲主要国家的疫情又有抬头之势。截至11月1日英、德、法单日新增死亡病例分别为82.7例、128.0例、65.9例,分别较1个月前上升18.7%、55.9%、114.4%。 欧洲防疫全面放开的同时,消费者信心指数从今年3月开始大幅下降。受俄乌冲突和高通胀等因素影响,消费信心已经低于2020年疫情最初大爆发时期。9月份欧元区和英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均创下历史新低,分别为-28.8、-49.0;10月份欧元区消费信心为-27.6仍在历史极低水平。 防疫选择“共存”政策后,欧洲零售销售持续下行。欧元区19国的零售销售指数(2015年=100)在今年3至8月持续下滑,从114.9下滑至112.7;英国零售销售指数(2015=100)从今年2月开始逐月下行,从103.2跌至9月的97.9。尽管取消所有防疫限制,但经济下行压力、能源价格高涨、工资增速远落后于通胀等因素影响下,欧洲消费低迷。 同样是全面放开防疫、同样是出行季和开学季;欧洲消费却依旧低迷?美国和欧洲的差异主要有2点: (1)美国财政转移支付的“余温”:疫后美国一共发放三轮财政补贴,总额大约达到2020年GDP的25%;居民储蓄大大增加,财政补贴的“余温”支撑了解封后的报复性外出消费。相比之下,欧洲国家发放补贴的财政支出力度偏低,发放力度最强的德国,也仅达到了GDP的13%。 (2)欧洲通胀压力、经济下行压力更大: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供应问题导致欧洲能源价格飙升,并加剧居民对2022-23冬季的价格担忧。美国CPI增速在6月达到9.1%的峰值后开始回落,国内油价也在拜登政府等多方的努力下得到控制。然而,欧元区调和CPI增速仍在攀升,10月份同比10.7%,再创历史新高。 今年Q2受防疫政策全面取消的影响,旅游业反弹明显。今年3月起,英国取消一切入境防疫限制:无需填写乘客定位表、无需接种疫苗证明、无需进行任何新冠检测、入境后不需要检疫或隔离。6月1日德国、意大利取消了入境前出示疫苗接种证明和阴性检测证明的要求。受Omicron疫情影响,欧洲主要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在去年12月至今年2月下降,3月起转为上升。 三、新加坡:“共存”后零售快速好转,购物券推动“邻里消费” 今年4月26日新加坡防疫措施基本解除,6-7月、10月疫情再起,但未收紧防疫政策。 今 年Q1新加坡爆发疫情,4月疫情基本稳定,新加坡逐步开放。 4月26日新加坡宣布,不再需要安全距离;户外可不戴口罩;公众到大多场所无需再使用TraceTogether登记;卫生部停止发出健康风险通知;检测中心CTC和QTC停止提供免费社区检测。 今年6-7月疫情再度发酵,面对新一波疫情,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指出:政府会避免实施加强安全管理措施,尽量不通过收紧安全管理措施或是扩大疫苗接种来应对,而是要靠医疗能力来减缓冲击。8月29日起,新加坡取消室内戴口罩的规定。 今年10月,Omicron新型变异株XBB导致新加坡疫情再度反复,10月15日卫生部再度呼吁民众,在拥挤的室内环境仍应戴上口罩,但XBB疫情中亦没有施加强制管控措施。目前新加坡XBB疫情逐渐消退。截至11月1日,单日新增确诊、死亡病例分别为5158.42例、1.75例;较一周前分别下降24.53%、下降22.22%;较一个月前分别上升77.71%、上升90.91%。 新加坡的零售、餐饮在今年一季度受创,二季度显著好转。零售销售指数(现价)在今年3月环比大幅提升7.9%至99.56,今年4月突破100并且保持至8月,同比增速保持12%以上的高位。餐饮服务指数(现价)在5月环比大幅上升11.4%至102.20,截至8月达到104.28,5-8月同比增速保持在40%以上。 分商品类别看,4月开始“与新冠共存”之后短期内,实际消费上升较快的有:服装鞋类、食品和饮料、娱乐休闲用品;实际消费需求下降的有:加油站、家具和家用设备、计算机和电信设备;消费需求提振不明显的有:机动车辆、光学产品和书籍、化妆洗护及医疗用品。 “邻里购物券(CDC vouchers)”是新加坡针对零售业的特色补贴方式,提振了居民在“邻里商家”的消费。2021年12月13日,新加坡社理会推出总值1.3亿元的邻里购物券,全部新加坡公民家庭都可领取价值100新元的邻里购物券,使用截止日期为2022年12月31日,鼓励社区消费,支持邻里商家和小贩。在首轮邻里购物券中,有110万户或93%的本地公民家庭领取。2022年5月11日起,第二轮邻里购物券发放,每户本地家庭可再领取额外100新元。 新加坡零售和餐饮在4-8月快速恢复,或与“共存”方针和邻里购物券等补贴措施有关,因而娱乐、食品饮料、服装的消费需求恢复更为明显。 出入境方面,从今年4月1日起,所有完成疫苗接种的旅客和12岁及以下儿童在入境新加坡后免隔离;从8月29日起,未接种疫苗的入境者免隔离。 从4月份开始,新加坡航空旅客入境和离境人数、机场旅客吞吐量开始快速增长。9月份新加坡航空旅客入境167.15万人,较3月份增长324.88%;航空旅客入境离境158.72万人,较3月增长391.39%。与2018-2019年均值相比,入境和离境旅客数分别恢复至 60.61%和58.43%。 四、
韩
国
:放松防疫后,零售数据对疫情数据仍敏感 今年1月起
韩
国
逐步放松防疫。2月18日
韩
国
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调整防疫措施具体方案,延长餐厅、练歌房、室内体育设施等公众场所营业时间,停止营业场所出入名单登记制度。4月15日,
韩
国
国务总理宣布从4月18日起全面解除社交距离措施。4月25日新冠传染病等级从甲级下调至乙级。6月20日起取消新冠患者隔离要求。 出入境方面,今年4月1日起,完成全程新冠疫苗接种的入境者免隔离;未接种者入境后隔离7天;6月8日起,全面解除入境隔离限制 ,所有入境人员无论是否接种新冠疫苗、不分国籍,当天起一律免隔离。
韩
国
疫情曾在今年3-4月及8-9月反弹,3月下旬单日新增确诊、死亡病例曾分别达到38.60万例、335.17例的峰值,但是不改变防疫政策持续放松的方向。 截至11月1日,单日新增确诊、死亡病例分别为3.72万例、25.50例;分别较一个月前增加19.08%、增加0.07%。 总体上,放开防疫措施对
韩
国
的消费增长并无提振。4-7月
韩
国
消费信心指数持续下跌,7月创下2020年4月以来的最大跌幅,跌至86.0。8月-10月
韩
国
消费者信心在低位小幅浮动,截至10月为88.8。消费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为高通胀和低迷的经济景气。10月份
韩
国
经济景气指数录得95.5,环比下跌2.6%。
韩
国
零售销售指数(2015年=100)在2021年12月至2022年7月持续下行,从123.20降至117.80,尽管这一时间段防疫政策并未收紧,消费依旧低迷。但9月疫情降温后零售数据反弹。
韩
国
旅游业正在恢复,但恢复程度仍偏低。今年4月起完成全程新冠疫苗接种者入境
韩
国
免隔离,此后
韩
国
机场旅客吞吐量开始回暖。9月份
韩
国
仁川机场起降1.5万架次,为2019年同期的45.5%;9月仁川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为180.3万人次,为2019年同期的33.12%。 五、越南:放松防疫后零售好转,服务消费弹性更强 2021年8-9月的疫情中越南政府严格封控。2021年10月疫情降温,政府发布第128号决议,提出“安全、灵活适应,有效控制疫情”,是越南疫情防控转折性政策,开始转向抗疫新常态。 2021年11月,胡志明市卫生局发布“新冠患者居家隔离治疗指南”。今年2月16日越南卫生部下发通知,确诊病例(F0)居家隔离7天,如果检测呈阴性即可解除隔离;同时将第一代密切接触者(F1)的居家隔离时间从7天降至5天。今年4月15日,越南卫生部宣布F1密接者无需隔离。 今年3-4月,越南疫情反弹,越南没有实质性收紧防疫政策。3月份每日新增确诊人数飙升;而得益于疫苗接种率全球领先,死亡率较去年之前大大下降。3-4月的疫情中,越南加持采用灵活“5K防疫原则”:坚持“2K”即戴口罩和消毒,剩下的“3K”即保持社交距离、进行健康申报、不聚集,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执行。 去年Q4越南大幅放松防疫政策后,零售额快速反弹。2021年10月放松防疫后,越南零售额环比增长23.4%, 同比降幅17.6%,较前月(-31.2%)大幅收窄。今年3月份爆发Omicron疫情后,零售数据升势不减,3-10月份零售额环比增速保持为正。 分行业来看,服务业、商业、宾馆餐饮业的零售额均在放松防疫后明显反弹,服务业弹性最大。由于越南于今年4月15日取消密接者的居家隔离要求,我们观察5月以来零售额增速,截至10月份服务业、商业、宾馆餐饮、旅游业分别累计增长了72.42%、6.20%、3.71%、-1.91%。越南旅游业的恢复程度偏弱。 出入境方面,越南全面解封后,入境旅客数量较往年的恢复程度仍很低。今年3月15日起,在登机前出示阴性证明的,抵达越南后无需隔离可以自由活动;无阴性证明的,在抵达后24小时内进行检测,呈阴性后即可自由活动。从5月15日起,入境越南不再需要进行核酸检测等任何准备工作。 为何在放开防疫后,越南和
韩
国
的消费表现相反?两国的差别主要有2点: (1)越南的人口结构更年轻。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21年越南、
韩
国
65岁以上人口占比分别8.21%、16.57%。
韩
国
社会老龄人口占比为越南的2倍多,而老龄群体的消费力在经历疫情打击后,恢复更慢。 (2)疫后越南受到更多区域贸易政策的利好(例如RCEP等) ,经济前景更为乐观。而
韩
国
的国际贸易相比之下,在今年受疫情和地缘政治等因素的负面影响更多。 六、中国香港:防疫政策大幅放松月份,消费短暂反弹 中国香港在2022年1-3月爆发疫情,从今年1月5日起严格收紧防疫,关闭酒吧、健身房、商场、主题乐园等场所。 4月疫情得控,政府开始逐步开放防疫措施。餐饮业恢复晚间营业至22点,迪士尼乐园等场所在有限制条件的情况下重开。5月19日开始放松的第二阶段:酒吧可营业至凌晨2点,户外和郊野公园运动无需戴口罩,戏院入座率放宽至八成,观众可在场内饮食等。10月25日,香港地区的教育局向全港学校发出信函,公布面授课堂最新安排,放宽中小学恢复全日面授课堂的要求。 中国香港至今仍保留必要的隔离和管理措施,地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也多次强调抗疫工作不会躺平。今年Q3香港疫情确诊病例数小幅抬升,防疫政策随之阶段性灵活调整。 入境限制方面,5月1日起,非香港居民可以从海外地区入境香港;6月1日起放宽部分来港人士入境登机前及抵港后的新冠核酸检测安排;8月12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缩短入境后隔离时间,海外抵港人士改为“3+4”检疫方案(3天酒店检疫加上4天家居检疫);9月23日香港特区宣布取消酒店隔离检疫,入境政策改成“0+3”。 今年4月份疫情降温,香港地区放松管控。零售业销货值在政策放松的当月明显反弹,4月份同比11.68%,而2月3月同比分别为-14.62%、-13.79%。剔除价格因素的零售业总销货的数量指数,在今年4月环比大幅增长26.4%,同比7.98%。但香港地区的消费反弹,似乎仅出现在防疫政策显著变化的月份,并不具备持续性。5月份起零售业总销货值同比增速回落。 随着入境检疫要求放宽,香港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回暖;9月份离港和抵港的旅客吞吐量合计52.5万人,为2019年同期的10.9%。旅游业方面,今年夏天旅游旺季,酒店入住率达到75%;疫前正常年份的旺季入住率约为90%。 七、中国台湾:放松管控后疫情反复,消费信心下滑 中国台湾地区的疫情在今年5-6月、9-10月反弹。5月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突破8万例;8月份降回每日2万例左右之后,9月再度上升,10月达到4万例以上。截至11月1日,台湾地区单日新增确诊、死亡病例分别为3.38万例、62.33例;分别较一个月前下降19.9%、上升43.3%。 境内防疫政策方面,今年4月起至今,中国台湾地区多次放松管控要求。2022年4月26日,密接者的居家隔离天数从10天调为3天,即从“10+7”改为“3+4”;4月27日起取消简讯实联制,即进出场所不需要再扫实联制;10月24日宣布密接者隔离改为“0+7”(不再居家隔离,仅需7天自主防疫)。 入境方面,2022年6月11日台湾流行疫情指挥中心表示逐步开放边境,入境检疫天数“3+4”(3天居家检疫+4天自主防疫)、入境人数总量每周2.5万人次;7月7日每周入境人数从2.5万人放宽至4万人;8月22日放宽至5万人;10月13日起入境检疫改成“0+7”,即免居家检疫+7天自主防疫管理,每周入境人数放宽至15万人,阳性者自检测日的7日内不得搭机,入境前需提供1人1室条件的自宅或防疫旅馆订房证明。 中国台湾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在今年以来持续下降,10月份录得61.22,前值62.59,较年初的73.67大幅下滑。服务业PMI在5-7月上升,8-10月连续下降。放松管控后,台湾地区的餐饮业营业额受到提振,批发和零售业营业额表现依旧平淡。 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疫情发展超预期、海外财政及货币政策变化。
lg
...
金融界
2022-11-06
ETF周报:周内新成立2只股票类ETF,669只股票类ETF涨幅为正、最高上涨20.1%
go
lg
...
(513310),作为境内首只可投资于
韩
国
股票市场的ETF,该ETF跟踪的标的为中韩半导体指数(931790)。 资料显示,中韩半导体指数由中证半导体15指数和KRX半导体15指数按照等权重合并组成,以反映沪深市场和
韩
国
市场半导体产业龙头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两条子指数分别从沪深市场和
韩
国
市场选取15只半导体上市公司证券,成份股包括三星、SK海力士、紫光国微、中芯国际等,基本囊括了中韩两国核心的半导体上市公司。 业绩篇:周内669只股票类ETF累计涨幅为正,最高上涨20.1% 数据显示,截至本周五,669只股票类ETF周内累计涨幅为正。具体来看,周内涨幅排名前十的股票类ETF产品,主要涉及港股互联网、恒生科技等主题ETF。 周内股票类场内ETF涨幅榜TOP10中,华宝基金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周内累计上涨20.1%,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还有广发基金中概互联ETF(159605)、招商基金全球互联ETF(513220)、嘉实基金中概互联网ETF(159607)、富国基金港股通互联网ETF(159792),周内分别累计上涨均超19%,达19.82%、19.78%、19.45%、19.33%,位居第二至五名。 此外,周内涨幅排名TOP10的股票类ETF产品还有鹏华基金港股科技ETF(159751)、华泰柏瑞基金港股通科技50ETF(513150)、招商基金香港科技50ETF(159750)、汇添富基金恒生科技ETFQD(513260)、广发基金恒生科技基金ETF(513380),周内涨幅分别为18.12%、18.02%、17.70%、17.53%、17.23%。 成交额方面,周内成交榜单TOP10的股票类场内ETF中,9只ETF成交额超过百亿元,剩余的1只也超过90亿元。 具体来看,华夏基金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华夏基金上证50ETF(510050)、华泰柏瑞基金沪深300ETF(510300)周内成交额分别达186.07亿元、156.05亿元、149.56亿元,位居周内成交榜单前三名。 紧随其后的是华泰柏瑞基金恒生科技ETF(513130)、华夏基金恒生互联网ETF(513330)、易方达基金中概互联网ETF(513050)、华夏基金科创50ETF(588000),周内成交额均在110亿元以上,分别达142.04亿元、133.9亿元、117.55亿元、110.99亿元,位居周内成交榜单第四-第七名。 此外,在周内成交榜单TOP10名单中的股票类场内ETF还有广发基金中概互联ETF(159605)、华夏基金中证1000ETF(159845)、易方达基金中证1000指数ETF(159633),周内成交额分别为108.31亿元、103.99亿元、92.69亿元。 年内涨幅方面,截至本周五,40只股票类ETF涨幅为正。从上涨幅度来看,超20%的ETF合计4只。 具体来看,年初以来累计涨幅榜单TOP10中,华安基金光伏ETF华安(159618)、汇添富基金能源ETF(159930)、国泰基金煤炭ETF(515220)、广发基金能源ETF基金(159945),年内分别累计上涨36.55%、26.85%、26.17%、20.46%,位居前四名。 紧随其后的是华安基金数字经济ETF(159658)、富国基金疫苗龙头ETF(159645)、嘉实基金科创芯片ETF(588200)、华安基金科创板芯片ETF(588290)、华泰柏瑞基金中医药ETF(561510)、汇添富基金中药ETF(560080),年内分别累计上涨14.68%、13.41%、11.72%、11.61%、11.57%、10.12%。 规模篇:周内619只股票类ETF实现增长,最高新增72.33亿元 截至本周五收盘,619只股票类ETF周内实现规模增长,其中新增规模排名前十的ETF合计新增342.83亿元。从涉及主题来看,周内宽基、科创、互联网、科技、证券等主题ETF受到资金青睐。 具体来看,华泰柏瑞基金沪深300ETF(510300)、华夏基金科创50ETF(588000)、南方基金中证500ETF(510500)周内新增规模均超过50亿元,分别新增72.33亿元、60.8亿元、53.2亿元。 紧随其后的是华夏基金恒生互联网ETF(513330)、华夏基金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华泰柏瑞基金恒生科技ETF(513130)、易方达基金中概互联网ETF(513050),周内新增规模均超过20亿元,分别新增30.08亿元、28.15亿元、23.14亿元、21.41亿元。 此外,周内新增规模排名前十的股票类ETF还有易方达基金创业板ETF(159915)、南方基金中证1000ETF(512100)、国泰基金证券ETF(512880),周内新增规模分别为19.35亿元、18.03亿元、16.34亿元。 2022年初以来,合计301只股票类ETF规模实现增长。其中,2只基金规模增长超百亿元,另有4只ETF规模增长超70亿元。 具体来看,华夏基金科创50ETF(588000)、南方基金中证1000ETF(512100)年内新增规模位居前二,分别增长194.92亿元、115.03亿元。 紧随其后的广发基金纳指ETF(159941)、华夏基金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易方达基金创业板ETF(159915)、广发基金中证1000ETF指数(560010)年内新增规模均在70亿元以上,分别为96.67亿元、89.28亿元、72.35亿元、70.41亿元。 年内新增规模排名前十的股票类ETF还有富国基金1000ETF(159629)、易方达基金中证1000指数ETF(159633)、华泰柏瑞基金恒生科技ETF(513130)、华夏基金中证1000ETF(159845),年初以来规模分别增长64.54亿元、62.27亿元、58.68亿元、58.04亿元。 (来源:界面AI)
lg
...
有连云
2022-11-06
中美重磅!美国指责“中国与俄罗斯联手” 提供朝鲜金正恩全面性保护
go
lg
...
四试射失败的弹道飞弹。 11月3日,在
韩
国
首尔的一个电子市场,电视萤幕上播放了有关朝鲜最新导弹发射的新闻报导、呈现导弹试射的画面。导弹发射是对美国和
韩
国
演习的回应,这场演习也因近期朝鲜武器试验和其他威胁而扩大。由于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继续升级,南韩在边境发现180架朝鲜军用飞机后,周五也紧急出动战斗机。 议会的沉默被称为“骇人听闻” 应美国、英国、阿尔巴尼亚、法国、爱尔兰和挪威的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周五开会讨论此事包括印度、巴西和墨西哥在内的10个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谴责朝鲜发射导弹。 琳达提到,朝鲜今年发射59枚弹道飞弹令人震惊。“同样令人震惊的是安理会在这个问题上的沉默,”她谈到由15个国家组成的安理会时表示,该委员会没有发表声明,也没有因为朝鲜的行为而对其加强制裁。 而这是受到中国和俄罗斯的反对,中国甚至呼吁放缓对平壤的制裁,琳达表示,中俄两国还指称,美韩联合军演是导致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加剧的原因。中国特使周五呼吁华盛顿停止“单方面渲染紧张局势和对抗”,并通过回应朝鲜的“正当合理关切”来表明其诚意。 “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安理会应该发挥建设性作用,而不是总是强调施压,”中国大使张军补充说道。俄罗斯则指责美国加剧紧张局势。 俄罗斯驻联合国副大使安娜·埃夫斯蒂涅娃(Anna Evstigneeva)表示,“我们遗憾地注意到,最近朝鲜半岛局势明显恶化,原因很明确:华盛顿希望通过制裁和施压迫,使平壤单方面解除武装。” 联合国谴责朝鲜导弹发射 法国特使尼古拉斯·德·里维埃(Nicolas de Rivière)呼吁对朝鲜施加更大的压力,因为有迹象表明,该国正在准备进行新的核武试验。“当前局势的升级是前所未有的,这些新的挑衅是不可接受的,”他说。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周五谴责朝鲜的导弹发射,并敦促平壤“停止任何进一步的鲁莽行为”。“秘书长敦促朝鲜立即重返谈判桌,他还敦促主要各方恢复外交努力,来实现朝鲜半岛持续性的和平以及完全、可查核的无核化,”助理秘书长穆罕默德·哈立德·基亚里(Mohamed Khaled Khiari)提到说。
lg
...
小萧
2022-11-05
美日联手抗中!布林肯与日本外长共识 “同意在习近平第三任期内监督中国”
go
lg
...
四试射的洲际弹道导弹和一枚一天前降落在
韩
国
领海附近。 布林肯说,朝鲜的一系列挑衅行动只会强化美国对日韩安全的绝对承诺,也加深三国“更加紧密地合作”对平壤一再采取措施采取措施的决心,并指控其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决议。 据信,朝鲜还准备进行第7次核试验,这将是自2017年9月以来的第一次。这种行为加剧了印度-太平洋地区的安全担忧,中国在该地区越来越自信,包括在台湾问题上。 据日本政府官员称,林义政和布林肯在30分钟的对话中重申台海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台湾是一个自治的民主岛屿,北京将其视为与大陆统一的分离省份,必要时可通过武力进行统一。 越来越多的人担心,随着习近平加速权力集中,他可能会在台海课题上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这位日本官员说,林义政和布林肯同意监测事态发展,包括新的领导阵容,其中包括支持习近平的人。 林义政赞扬美国总统拜登政府在其最近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中提到,美国根据双边安全条约作出的国防承诺涵盖距离台湾仅170公里的东海尖阁诸岛。中国多次入侵日本在尖阁诸岛周围的海域,这些海域由东京控制,但北京声称拥有主权。 据日本外务省称,林和布林肯还重申,在日益严峻的安全环境中,需要加强双边联盟的威慑和反应能力,并共同努力支持乌克兰反击俄罗斯的侵略。周四,两人已经就朝鲜在当天早些时候和周三进行的导弹试验进行了简短的交谈。 朝鲜最近的导弹发射似乎是为了报复美国和
韩
国
五年来首次大规模联合空中演习,该演习于10月下旬开始。根据朝鲜中央通讯社周五发表的一份声明,朝鲜外交部发言人表示,该国在空中演习之后的军事活动是“对敌对挑衅的应有反应和行动警告”。 朝鲜再次明确表示,绝不容忍敌对势力侵犯其主权和安全利益的任何企图,而是以最严厉的反击到最后。 针对俄乌战争,布林肯强调:“美日和G7同事在德国这里度过愉快的几天,我总是很感激我们有机会直接一起交谈并从中受益。在我们面临的几乎所有问题上,我们没有比日本更好的合作伙伴,不仅在该地区,而且在世界各地。首先是日本为乌克兰提供了显着的支持,面对俄罗斯的侵略,协调向俄罗斯施加压力以结束这种侵略,以及我们继续为乌克兰提供人道主义支持的工作。”#俄乌战争#
lg
...
小萧
2022-11-05
上一页
1
•••
927
928
929
930
931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突然给市场“下马威”!全球疯狂巨震:美元急拉、这一货币惨跌
lg
...
中国军方突发重磅消息!英国金融时报独家:中国国防部长因腐败被调查
lg
...
特朗普向中国打响“第一枪” !彭博: 特朗普风险回归 中国为人民币划了条红线
lg
...
中美突传重磅信号!路透调查:特朗普2025年初对华征收40%关税 打击中国GDP增长率
lg
...
中美突传关税贸易战!荷兰国际集团:特朗普启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恐严重冲击汇市……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4讨论
#链上风云#
lg
...
47讨论
#美国大选#
lg
...
1329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510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622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