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贺博生:黄金原油窄幅震荡最新行情分析及今日操作建议指导
go
lg
...
要自己走,学无止境,学到了经验才是你的
财
富
。我很喜欢一句话,佛渡有缘人。我希望遇到能跟我一路走下去的是有默契的人。 黄金最新行情趋势分析: 黄金消息面解析:10月9日周三美盘现货黄金窄幅震荡下跌,目前交投于2611附近。周二出炉的数据显示,美国8月贸易逆差收窄10.8%至704亿美元,为五个月来最小,这表明贸易对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的影响基本为中性。出口增长2.0%,达到创纪录的2,718亿美元。小于预期的贸易逆差加上劳动力市场和消费者支出数据,本交易日需要留意新西兰联储利率决议,市场普遍预计会降息50个基点。降息会降低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此外,需要继续关注美联储的讲话和地缘局势相关消息。 黄金技术面分析:从盘面上来看,昨日日线再录大阴,单从形态来看就显得非常弱势了,尤其是2630低点支撑下破后收于低位。日线方面,日线结构上五连阴对多头发展形成不利局面,尤其是昨日日线收一根大阴,更是加剧日线级别调整需求,且价格承压短期均线下方,其它各周期均线维持空头排列发展,短周期指标下行放量,日线趋于弱势明显,空头占据优势。4小时方面,经过昨日的大幅下跌,金价弱势走延续,当前价运行布林下轨上方,周期均线维持下行,整个K线排列来看还是趋于弱势,由于昨日回撤最低触及2604,随后快速反弹重回2620附近,形成虚破的假象,虽然目前反弹还是较为乏力,且价格运行周期均线下方,但在2620未完全下破之前,即使行情偏于弱势,认为还是要防止多头出现一波反弹,也就是说4小时上不宜过分看空。 操作思路:日内操作建议继续看空头表现。对于上方阻力先留意2615-2618区域,其次再关注2630一带,如果空头短线想要加大力度,那么后者就不能重返,否则会令行情再次陷入震荡走势,不过,我认为这种概率非常小,即使出现反弹至2630或上方,也会是短线放空机会。至于下方支撑,先留意2605-2600区域,此区域适合首次触及时进行短多布局,但任何时候下破,都将提升空头下探2580,甚至更低的概率,如果行情能走这一步,就需要再重点关注2550-2560区域,而这两处也将是我开始考虑中线多单的位置。综合来看,今日黄金短线操作思路上贺博生建议以反弹做空为主,回调做多为辅,上方短期重点关注2625-2630一线阻力,下方短期重点关注2600-2595一线支撑。 对现货黄金,白银TD、伦敦金,沪金、沪银、纸黄金、美原油投资感兴趣的、刚步入金市,资金遭到严重缩水、收益不理想的朋友、可以找-到我。你可以添加贺博生老师,我会根据你的进场点位、资金大小、给你进行合理的操作方案。由于我不知道你的仓位被套的点位在哪里,无法给出相应的策略,建议带上你的单仓位找到贺博生(微信:hbs5686),我定尽力为你解决问题。 原油最新行情趋势分析: 原油消息面解析:周三(10月9日)美市盘中,国际油价窄幅震荡下跌,美原油目前交投于72.42美元/桶附近。油价周二下跌超过4%,为近一个月最大单日跌幅,受累于真主党和以色列可能停火的消息,对美国原油库存可能增加的预期,也令油价承压。不过油价获得了一些支撑,因担心伊朗石油基础设施可能受到攻击。布伦特原油期货周二收跌3.75美元,或4.63%,报每桶77.18美元。美国原油期货周二收跌3.57美元,跌幅4.63%,报每桶73.57美元。以盘中低点计算,两者均下跌超过4 美元。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将于周三22:30公布官方原油库存变动数据,投资者需要重点关注。此外,投资者需要继续关注地缘局势的相关消息。 原油技术面分析:原油昨日出现了承压回落过程,在冲高78.4一带之后,油价逐步出现了震荡回落,最低点触及72.6一带徘徊。原油日线级别,在大阳线之后出现了大阴线,有回吐所有涨幅迹象。4小时布林带上轨转为向下收口,且SAR抛物线指标出现在高位,那么早间的78.4就可以初步当做是本周的最高点对待,既然月线77.6位置难以站稳,后续反弹贴近阻力节点就能做空看大幅度的回落。下方支撑关注72.3美元一带,如果意外下破后,再次出现延续。综合以上分析,贺博生认为:原油冲高回落,空头来势汹汹,可能影响后市大行情,后市操作思路上建议以反弹高空为主,回踩低多为辅,上方短期关注73.7-74.3一线阻力,下方短期关注71.0-70.5一线支撑。 对现货黄金,白银TD、伦敦金,沪金、沪银、纸黄金、美原油投资感兴趣的、刚步入金市,资金遭到严重缩水、收益不理想的朋友、可以找-到我。你可以添加贺博生老师,我会根据你的进场点位、资金大小、给你进行合理的操作方案。由于我不知道你的仓位被套的点位在哪里,无法给出相应的策略,建议带上你的单仓位找到贺博生(微信:hbs5686),我定尽力为你解决问题。 贺博生分析团队投资风险管控: ①、要有止损,哪怕是大止损,止损一定是对的,错了也是对,不止损是错的,对了也错,无条件止损。 ②、亏损不加仓,比如在你建仓的范围内,如果错了,不要盲目加仓,不要侥幸降低成本,选择优势点位下单,如果方向错,越加越亏,这样让自己直接暴露在风险中(若方向正确但进场点位不佳,加仓是可取的,但同样需要方法,不可盲目行情波动一个点就加仓)。 ③、当日止损,若连续亏损三个单,当天不交易。 ④、仓位要轻,最好控制在10%以内的仓位。 ⑤、一段时间内仓位保持一致,不要一会仓过多,一会仓过轻,保持一致的连贯性。 贺博生寄语:我相信每一个做现货投资的朋友都是抱着一个目的来的,那就是为了赚钱!如果不能赚钱在这个市场上就变得没有了意义!贺博生的投资理财世界里面蕴藏着数不尽的
财
富
。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它的
财
富
在一朝一夕都收入囊中。在我的投资生涯中,我一直都坚持这样的投资理念:投资最重要的不是你一次能够赚取多少,而是你能不能控制风险,落袋为安,长久地立足生存。精准的判断让太多的人折服,我们一直很高调,但却从来不跑调,佛渡有缘人,我们只带有心人! 本文由黄金原油分析师贺博生(微信:hbs5686)独家策划,由于网络推送延迟性,以上内容属于个人建议,因网络发文有时效性,文中建议仅供学习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文章的观点和策略不管和大家意见是否一致大家都可以来找我一起探讨和学习!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投资本身就带风险,提示大家认准权威平台,实力老师,资金安全第一,其次考虑操作风险,最后才是如何盈利。
lg
...
hbs5686
10-09 23:14
这轮史诗级行情中,ETF到底有多猛?
go
lg
...
补充… 一上来就见大世面,今天午后东方
财
富
成交额突破700亿元,打破中国石油在2007年11月5日创下的699.9亿元个股单日历史成交金额纪录! 见证历史,内心多少有点慌。其实这也没啥,牛市多暴跌,熊市多暴涨。 9月24日本轮行情启动,又急又快。来不及,根本来不及研究个股,直接买ETF成为很多股民参与本轮行情的首选。 跟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指数跑在绝大多数个股前,甚至跑赢该指数里的权重股,20CM的创业板、科创板相关ETF成为资金主战场。 以创业板ETF天弘(159977)和双创龙头ETF(159603)为例,在近期持续暴涨中,跑赢大多数创业板龙头股。 根据历史经验,在上涨初期,指数ETF往往比很多个股和主动权益基金的涨幅更大,波动也更大。因为指数ETF保持高仓位运作,ETF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和备选成份股的资产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90%。 这种高仓位运作的特征,也让ETF在暴涨行情中显示出了较大的弹性。比如,牛市旗手证券ETF(159841)本轮大涨53.89%,计算机ETF(159998)、生物医药ETF(159859)、光伏ETF (159857)、 机器人ETF(159770)、电子ETF(159997)均涨超40%,具体涨幅一览如下: (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一边是暴涨,一边是爆量。这次行情堪称史无前例!ETF创下天量成交。 这轮史诗级行情中,ETF到底有多猛?直接看数据,昨天前20大ETF的总成交额,超过前20大的股票。股票型ETF在全天成交金额放大至5083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单日成交金额是今年成交额平均值的6倍。 这应该是A股的一个巨大变化了。过去大家都想战胜市场,喜欢自己选股,最后发现折腾了大半天,还不如投资指数ETF。 随着市场越来越成熟,ETF在投资者心目中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了。 比如很多大佬也在投ETF,私募正成为ETF重要“买手”之一。 桥水基金通过ETF布局黄金,百亿私募东方港湾借道ETF配置全球,千亿私募景林资产现身电子ETF(159997)前十大持有人明细。 事实上,近年来,ETF品种越来越丰富,凭借着分散投资、费率低、流动性好、交易便利等优势,ETF已成为一种优秀的投资工具,得到各类资金青睐。 专业机构买ETF主要基于几个原因: 1.配置部分宽基类ETF,实现整体资产配置的风险均衡和组合分散化;2.购入主题类ETF来把握行业和板块的投资机会,感知市场变化,及时跟住行情;3.在市场行情轮动较快时,选股对收益影响不大,关键是行业的仓位,可以通过配置行业类ETF来实现,还可以有效避免踩雷个股。 对个人投资者来说,和自己买股票、买主动权益基金相比,ETF也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1.ETF费率低,和主动权益基金动辄1.2%的管理费相比,ETF的管理费率一般在0.15%-0.5%之间。 2.ETF有利于分散风险,买股票型ETF等于迅速持有一揽子对应指数成分股,解决了选个股的难题,避免个股“黑天鹅”风险,ETF持仓透明清晰,也不担心基金经理风格漂移问题。 3.通过ETF参与市场,可以降低大量散户门槛,例如科创板的50万门槛和创业板的10万资金门槛,加两年交易经验。 假期开户的股民,今天正式进场。不过,由于权限限制,新股民买不了创业板和科创板(需2年股龄),不少新股民会选择买相关指数ETF。 没有证券账户的投资者,如果想投资A股,也可以通过支付宝等渠道购买场外联接基金。上支付宝APP搜天弘基金,选择自己想投资的品种。 今天的走势让新入场的股民有点瑟瑟发抖,大霄老师紧急喊话:回调或基本到位。 他指出,10月9日的成交量明显萎缩了,8日的成交量可能是短中期的顶部,好股票、蓝筹股、龙头股为宜,高估的5类股票有风险,长期资金正在开始入市。 炒股拼的就是心态,一个好的心态胜过万千良药,如果真的长期看好一个投资品种,市场恐慌你别慌,毕竟下跌也不会把你持有的份额跌少。 大A一口气从2689冲到3674点就用了10天时间,休整休整,回调也并非坏事,风险是涨出来的,投资慢就是快。 A股确实低迷了许久,人心思涨,祝各位投资赚钱。
lg
...
格隆汇
10-09 21:31
第一波牛市教育来了
go
lg
...
甚至00后,多数正在为自己人生努力积攒
财
富
,如果此前没有投资股票市场的经验,对这么一波突如其来的牛市,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 但现在信息获取成本很低,与人交流更加方便,许多年轻股民擅于利用各种工具来帮助决策,这种梭哈的机会自然也不会错过。 甚至有个段子格外有趣。 说一位在银行工作的70后老股民接受采访:“刚开户不久的00后外甥昨天已经教训过我了,说我这种老股民太保守,行情来了不知道把握,所以老是赚不到钱。” 与此同时,国庆期间券商也开始吆喝两融开户。 杠杆资金对于牛市行情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节前几日的两融交易就异常火爆,融资买入额要比平时多出2-3倍,昨天两市的融资余额加起来已经超过1.5万亿,领涨的许多板块,如非银金融,地产,都是融资客的心头好。 而2015年那段最著名的杠杆牛市中,融资余额最高可以达到2.2万亿。 因为节日期间刷屏的开户热潮,加之港股市场的大涨,让人越有理由相信A股接下来也要坐上火箭窜升。然而昨天沪指只是象征性地高开,在人们盯着3700目瞪口呆的时候,又逐渐滑落到3500附近。 曾经历过2021年最后那段行情的老股民应该不陌生,那是很多人上车的位置,大多数人才刚回了本,如今成了新股民的起点。 印象里,监管部门出手限制的做法往往宣告了牛市的结束,而且是在行情最疯狂的时候。近期每天成交2万亿+,把指数买到涨停的行情也越来越像疯牛。假如增量资金正式入场后迅速将杠杆拉到新的高度,2015年那一幕可能又要重演。 短期的巨幅疯涨从来不是一个健康牛市具备的特征,之后如果演变成慢跌呢? 又是三年的煎熬? 所以监管部门的及时干预是必要的,用“捧杀”的方式来向新股民传递了清晰的信号:慢慢来。 毕竟一轮短期牛市只能饮鸩止渴,而地产,产能过剩,内需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需要中长期的政策来化解。而解决好长期基本面的问题,是作为股市分子端提升的前提,这才是长效牛市的唯一路径。 因此,如果目前基本面无法快速匹配估值,未来行情走向震荡分化是大概率的事情,至于要调整多久,何时继续反弹,具体要看政策的落实情况。 所以,才刚刚入市的股民根本没有必要担心踏空而无脑追高,更不应该的,是孤注一掷地上杠杆!贪婪的杠杆,迟早会带来更大的下跌波动。 02 政策不及预期?如何布局 令一个触发市场调整的信号是昨天发改委发布会的内容,与节前大开大合的政策组合拳相比,这次却没能让市场兴奋起来。 对于财政刺激的限度,市场预期了有各种版本,少则1-2万亿,多则甚至5-10万亿,而昨天发布会仅仅给出了2000亿的预算支出。 市场这两天的高开低走或是对此做出的反映,但我们看到,许多已经领涨了许多天的题材,如非银金融,半导体,依旧是涨幅最为强劲的板块。 这一点一直饶有规律,因为市场底的反弹往往都是之前超跌的弹性最优。 根据机构统计,在出现两次底部反弹行情的年份中,见底前跌幅较大的行业,则在底部形成的后涨幅也更大,类似的规律还发生在2012年,2016年,2019年以及2022年。 但经过一两周的疯狂拉升,牛市旗手们已经形成了非常高的估值,意味着这些板块未来的预期回报面临压缩,赔率亦不再性感。 有机构推算,若未来 A 股成交额上行至3万-5万亿,根据历史拟合,非银金融和地产相对于 9月30日收盘还有25%-120%左右的涨幅。 这是一个非常宽幅的空间,如果新股民尝试买入,未来收益空间可能很大,如果成交额没能达到预期区间,收益空间可能很少,甚至是负的。 科技成长股在这波行情里冲到了第一梯队,很大程度在于产业趋势和景气度有所支撑。譬如AI,消费电子,信创,智能驾驶,围绕自身产业周期和并购重组政策落地不断催化,涨势已经相当惊人,亦有可能在震荡分化中成为阶段主线,届时可能会有更多补涨的机会。 长期来看,我们还是应该去寻找有业绩面支撑的优质资产,除了科技股,其他领域也存在不少,比如受益外需的出海领域或者供给侧出清:电网设备、商用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和工业金属等。 再者有外资偏好的食品饮料,新能源,受内需及地产政策发力和美联储降息的叠加影响,这些板块的盈利预期有望重新构建,未来还是可能有比较大回补空间的。 总之,新股民和老股民的愿望都一致,无非就是想把握住这轮反弹的机会。 这种愿望,随着阳线不断拉长就形成了FOMO“错失恐惧症”,有时候一哄而上,冲高之后又极容易在调整的时候割肉,造成急涨急跌的畸形行情。 如果行情逐渐走向震荡分化,可以观察更多的政策动作,再去捕捉合适的上车机会。 正如中信证券《致首次入市的新朋友》所说,莫着急,走稳些。(全文完)
lg
...
格隆汇
10-09 21:11
全市场都在等一个信号
go
lg
...
牛市旗手”证券板块迎来第一波分化,东方
财
富
今日上涨2.22%,成交额高达900亿元,打破中国石油在2007年11月5日创下的699.9亿元的个股单日历史成交额纪录。 中信证券上涨1.22%,成交额紧随其后,高达421.97亿元。天量成交额的背后,足以见得多空厮杀的惨烈程度。 牛市的第一次回调,是倒车接人吗? 01 A股历史上的牛市行情走势 都说牛市多暴涨暴跌,以史为鉴可以明智。我们就来看看A股历次牛市到底怎么个暴涨暴跌法。 老股民应该对“5·19”行情有深刻记忆了。经过三年阴跌,1999年5月16日,“新国六条”的发布彻底引爆A股。 5月19日,上证指数从1057.7点开始,31个交易日内大涨66%。但进入下半年,由于企业经营不见明显好转,市场开始进入调整阶段,回调幅度是前期涨幅的一半;2000年经济企稳回升,A股开启一波轰轰烈烈主升浪,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达到2245.44点,整体涨幅高达111%。 A股历史涨幅最大的牛市之一当属“2005年-2007年”。经过漫长4年熊市后,2004年1月,第一个“国九条”发布,A股2005年6月出现历史低点998点,7月22日稳增长政策开始发力,出台汇改和股权分置改革政策; 沪指快速冲高放量上涨21%,随后在怀疑中调整了一个季度,再度逼近前期低点。市场后续是看到业绩估值双升才开启一轮史诗级行情,上证指数从998点涨至6124点,涨幅高达500%。 2014年7月-2015年6月的牛市:2014年5月,第二个“国九条”发布,同年10月28日后,央行连续降准降息,以及货币政策工具使用PSL和MLF,对扭转市场信心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期间还有“一带一路”政策、并购重组加速发展等; A股从2014年7月开始上涨,快速上涨66%,随后震荡,10月开始确立主升浪行情,从2400点到2015年6月攀上5178点的顶峰,飙涨155%。 回顾这三段牛市的行情发展,会发现还挺有规律的。经过漫长下跌后,适逢一轮重大政策基调改变,股市开始放量大涨,随后迎来一段时间的巨震调整,中间夹杂几次放量大跌,再就是缩量上涨、缩量下跌,最后迎来新一轮主升浪行情。 所以为什么说牛市往往更容易亏损,牛市启动时,大多会经历一个放量暴涨的阶段,随后震荡逐步进入到上涨斜率相对平缓、持续时间更长、赚钱效应更强的阶段。 经过A股这波快速上涨,相信很多投资者更是深刻理解什么叫“闪电劈下来的时候,你要在场”。 02 A股回调后将迎来新主线? 其实每一轮牛市主升浪行情都有一条主线,一般跟产业趋势有关。“5·19”行情是互联网的产业趋势,2014年2015年创业板牛市,2019年-2020年是CXO、半导体。 从9月24日至今,A股仍处于牛市初期的万物疯涨的状态,没有看出一条明显的主线,趁着本轮适时回调,寻找真正有基本面、有政策支持的方向,是接下来的关键。 如果确认A股是反转逻辑,且有明确产业趋势,更重要的是关注主线的空间。 牛市最大受益者就是券商,证券ETF(159841)年内涨幅34.55%。 作为承担中国新发展动能的新质生产力不可忽视,尤其是以科创板、创业板为代表,硬科技与并购重组结合将拥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因为科技领域里的小巨人可以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实现低成本融资,进行并购重组、整合行业,提高竞争优势。 再来看双创板块的基本面。出乎很多人意料,创业板和科创100是居然是今年上半年唯二有利润正增长的指数。 对新股民而言,由于有2年交易时间的权限限制,买不了创业板和科创板,鉴于这两个板块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这个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买指数ETF。比如,“20CM锋利的矛”创业板ETF天弘(159977)和双创龙头ETF(159603)。 此外,作为新三样之一的新能源,依旧是最能代表中国新质生产力的方向。随着政策引导企业合理生产,光伏两大龙头已经开始提价不卷了。只要不过度内卷,新能源企业接下来要盈利不是难事,不妨研究下光伏ETF(159857)。 中期角度看,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医药需求增加,国家安全相关领域如军工信创等领域也值得重点关注,尤其是生物医药板块。 生物医药全球一级投融资已经在触底逐渐回暖,恰逢美联储时隔四年首次降息,以海外业务为主的CXO公司订单增速有望进一步回暖。同时,国内各地方各链条支持创新药产业的相关政策的出台和落地,国内需求也将有好转的可能。生物医药ETF(159859)跟踪的国证生物医药指数近一个月涨超30%。 除了这些之外,国内半导体依旧承担着的“全村希望”,国家安全的大方向是坚定不动摇的。 看今日沪指跌6个点、创业板指跌10个点的巨震之下,全市场依旧有超10只半导体行业ETF涨停,四连板的芯片产业ETF(159310)跟踪的指数9月24日至今累计上涨近60%。 03 A股反弹还是反转? 虽说疯牛行情最大特点就是急涨急跌,但有股民戏言道:“就担心还不是牛就先疯了。” 怎么看本轮行情,反弹还是反转? 大家吵得很激烈:“疯涨最后还不是一地鸡毛”、“没有基本面哪来的牛市”… 不能说上述言论没有道理,但任何事都要立足现实情况来讨论。 过去三年,中国经济修复一直呈现供给端好于需求端的态势。今年年中,这一局面出现了微妙变化,需求持续乏力开始拖累供给端。这点从今年6月一线城市社零增速全部转负就可以见一斑。 随着房地产进入下行周期以及股市连续三年调整,大家痛感最明显。作为消费主力军,资产负债表受损的情况下,推出再多以旧换新政策都可能成效有限。 个体也作出理性选择:减少消费、提前还贷、加强预防性储蓄。个人存款今年前7个月净增加8.95万亿元至146.80万亿元。资金疯狂涌入债券市场,“资产荒”随之出现。 个体节衣缩食的理性选择,加总后就成了合成谬误,企业也不得不降本增效,然后反过来影响居民收入,最后谁都无法独善其身。 2024年上半年,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整体表现不佳,总营收34.87万亿元,同比下降0.51%。净利润:2.9万亿元,同比下降超过3%。 转机或许就在此时出现。 9.24新闻发布会、提前召开的9.26政治局会议透露出的新思路就是以需求侧为发力重点,稳楼市、提振股市,致力于减少企业和居民负债端压力。 所以A股上涨的一个核心逻辑是交易居民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改善预期,信用的改善预期(大家愿意花钱了)。 居民的消费意愿被激活后,才有希望形成一个正向循环。接下来需求改善的核心是增加居民收入,关键在于企业的营收和盈利,后面需要观察企业的盈利能否回升。 但后续上市企业盈利能否改善,名义GDP能否起来,谁也不知道,这是个概率问题,我们只能边走边看。 04 结语 本轮政策转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去年开始,决策层对资本市场的关注度持续上升,今年央行创设性推出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股市,这是前所未有的。 细细想来,房地产过去是承载国内居民
财
富
效应累积的一个很重要载体。中国人民银行2020年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城镇居民家庭户均总资产是317.9万元,其中70%是房产。 随着“房住不炒”的提及以及房地产本身进入长期下行周期,政策此时对资本市场的重视,实际上是想将居民
财
富
引入股市。 这要成为现实的关键是,股市能不能带来
财
富
效应,也就是股市能不能持续性上涨。
财
富
效应肯定不是一蹴而就,不是说A股最近两周涨得好,大家口袋有钱,都高高兴兴去消费了,企业也有收入,大家继续买A股,然后
财
富
效应就起来了…… 实际上,很多投资者在9月24日前都熬不住割肉了,今年上半年基民净赎回了5198亿的主动权益基金。在这种情况下,
财
富
效应短期要惠及2亿股民、7亿基民肯定是很难。 站在政策的角度肯定也不是希望引导出一轮疯牛行情,而是可持续的健康慢牛。 9月的政治局会议再提努力提振资本市场时,强调的是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 从A股疯涨一周后,就有新闻提及“不要误读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严禁银行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等,就可见监管的态度了。 如果我们明确本轮政策最大目标就是改善内需,那是不是意味着就算短时间效果不明显,政策也会继续加码,直至达到目的? 全市场都在等一个信号。今日盘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告将于10月1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全文完)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指数基金存在跟踪误差,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购买前请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请根据白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等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lg
...
格隆汇
10-09 21:11
“牛市旗手”发生了什么?券商股惊现现四大极端行情,东方
财
富
打破A股单日成交纪录、31家券商却集体跌停,48家券商成交量占两市成交额高达9.4%
go
lg
...
了多种十分极端的行情表现。 第一:东方
财
富
打破此前尘封近17年的A股市场个股单日成交金额历史纪录 在资金疯狂炒作之下,东方
财
富
今日成交量急剧放大。仅仅上午两个小时成交额就超过605亿元,下午1点34分,东方
财
富
成交额突破700亿元,打破此前中国石油在2007年11月5日创下的699.9亿元的A股个股单日成交额纪录。截至收盘东方
财
富
实际换手率达到28.76%,全天成交金额达900.38亿元, 刷新尘封近17年的A股市场个股单日成交金额历史纪录。 第二:东方
财
富
中信证券股价、成交额双双创出历史新高 东方
财
富
盘中一度涨至29元/股高位,创出东方
财
富
上市以来历史新高,截至收盘东方
财
富
报24.90元/股,全天成交金额达900.38亿元,打破此前尘封近17年的A股市场个股单日成交金额历史纪录。 除了东方
财
富
之外,中信证券今日量价双双创出历史记录,盘中中信证券最高报32.89元/股,股价创历史新高,成交额也放出天量,达到422.4亿元,超过中信证券在2014年12月17日的390亿元历史纪录,而中信证券昨日成交44亿元,一天时间成交额暴增382.4亿元。从成交量角度看,中信证券也达到了历史级别的水平,今日中信证券成交超过1350万手,距离2014年12月9日的1384万手的历史纪录仅仅一步之遥。 第三:券商成交额占比两市成交额高达9.4% 10月8日券商板块成交额1263亿元,占全市场成交额的比例为3.63%,但是今日仅东方
财
富
和中信证券两家就成交超过1320亿元,A股券商板块成交超过276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59亿元,券商板块成交量占两市成交额9.4%,券商板块交易拥挤度开始出现飙升。 天风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在券商板块的成交量占比和交易拥挤度可以进行参考的是2014—2015年的行情,2014-15年行情可以分为酝酿期、主升期、震荡期和寻顶期四个阶段,酝酿期板块成交额占比和交易拥挤度处于相对低位,成交额占比/交易拥挤度均值分别为4.35%/2.66%;主升期成交额占比和拥挤度迅速放大,成交额占比/交易拥挤度均值分别为12.9%/10.1%,峰值19.7%/16.5%;震荡期成交额占比和拥挤度维持高位;寻顶期成交额占比和拥挤度均发生回落。 不过2014—2015年之间的牛市行情中,当时科创板并未设立。而今日沪深两市总成交额为29398.22亿元,其中科创板成交超过2772亿元,若不把科创板计算在内的话,券商板块成交量占比两市成交额比重已达到10.36%(2760亿元/26626.22亿元),券商板块交易拥挤度蹿升至5.92%。 需要的强调的是,在这轮行情种头部两大券商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因为并购重组事项一直处于停牌状态。9日盘后,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先后公告称将于明日复牌,10日券商板块的成交量占比和交易拥挤度有望进一步上涨。 天风证券认为本次行情券商板块从一致转向分歧的成交量占比和拥挤度的预警线为13%/10%。目前,A股券商成交量占比和拥挤度两大指标距离预警线近在咫尺。 第四:券商板块内部分化明显 50家上市券商中,除去停牌的国君和海通外,仅有天风证券、招商证券、东方
财
富
、中信证券4只券商股以红盘报收,其中天风证券连续四个一字板。而另一边44只券商股全部下跌,其中中金公司等31只个股跌停,其中资金在国海证券分歧体现的尤为明显,国海证券在上午开盘两分钟后涨停,但在下午收盘前20分钟开始遭遇资金“砸盘”,从涨停的位置转跌。截至收盘,国海证券报5.18元/股,跌幅2.45%。
lg
...
金融界
10-09 21:02
突然熄火!“牛市旗手”高热依旧,东财成交900亿刷新A股纪录,券商ETF也爆天量!金融科技ETF逆市四连板
go
lg
...
科技板块仍是市场焦点。 中信证券、东方
财
富
两大龙头盘中齐刷历史新高,并包揽A股成交榜TOP2!其中东方
财
富
全天成交额达到惊人的900.38亿元,打破此前尘封近17年的个股单日成交记录!券商板块全天宽幅震荡,286亿体量的券商ETF(512000)全天振幅高达14.73%。 高弹性金融科技板块今日奇迹续涨,金融科技ETF(159851)连续第3个交易日一字板涨停,成功晋级四连板!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截至收盘,金融科技ETF(159851)标的指数本轮反弹(8月28日-10月9日)累计涨幅已超94%! 图片来源:Wind 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4.8.28-2024.10.9。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2019-2023年年度涨跌幅分别为:48.18%、10.46%、7.16%、-21.40%、10.03%。指数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券商和金融科技两大“牛市风向标”热度仍高,短期不必过于恐慌。牛市并非一蹴而就,市场波动在所难免,以下来自中信证券的投资寄语,与大家分享共勉: 长期的钱比短期的钱好赚。对于市场、投资理解不深,博短线等同于赌,不如用时间换空间,放长线,累收益。 趋势的钱比个股的钱好赚。表现再好的市场,具体到个股也同样都会走出分化行情。通过买指数(ETF)或者组合投资的方式来替代满仓押注个股,胜率会高一些。 不要孤注一掷,保持体面的在场。市场涨跌轮动是常态,保持在场才能不错每一轮上涨的红利。保持在场的资本是什么?就是用输得起钱,保持仓位。永远要用闲钱投资,不要让投资反噬生活。 【ETF全知道热点盘点】下面重点聊聊金融科技、券商、医疗几个主题板块的交易和基本面情况。 一、金融科技ETF(159851)逆市四连板!东方
财
富
爆量创纪录!金融科技底部反弹超94%,大幅领跑市场! 市场分歧之际,金融科技板块承接良好,多股逆市涨停连板。截至收盘,润和软件20CM涨停成功四连板,恒生电子、恒银科技10%涨停分别斩获四连板、八连板。此外,艾融软件、赢时胜、银之杰盘中均触及涨停。热门个股方面,互联网证券龙头东方
财
富
今日爆量成交超900亿元,创个股单日成交新纪录! 图片来源:Wind 热门ETF方面,金融科技ETF(159851)场内再度一字涨停,成功晋级四连板,场内价格逼近历史新高!截至收盘,涨停板封单仍近40万手,封单资金超500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已有大额资金连续借道ETF布局金融科技板块,金融科技ETF(159851)近5日吸金超3亿元! 时间拉长看,金融科技板块已由底部暴力反弹。8月28日,金融科技ETF(159851)标的指数创下2018年10月以来新低,截至10月9日,该指数区间已累计反弹超94%,同期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则分别上涨14.4%、19.68%,金融科技明显领跑大盘指数。 图片来源:Wind 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4.8.28-2024.10.9。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2019-2023年年度涨跌幅分别为:48.18%、10.46%、7.16%、-21.40%、10.03%。指数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投资逻辑来看,在市场情绪方面,机构认为金融科技弹性十足,作为牛市风向标,对流动性改善反映迅速。目前政策端定调金融为国之重器,货币政策端改善市场流动性,并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目前内外资增量资金入市,成交活跃度显著提升,利好金融科技板块。 在科技成长层面,机构指出,回顾过去历次计算机指数反弹,以证券IT、券商IT为代表的金融IT公司,股价层面有良好的弹性表现,是历次指数反弹的先锋。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行业未来有望迎来业绩和估值的双重提升,金融IT板块有望持续受益于资本市场的活跃。 多角度把握金融科技机会,相关产品金融科技ETF(159851) 。横向对比来看,据交易所数据,截至10月9日,金融科技ETF(159851)最新基金份额为6.95亿份,预估规模为9.4亿元,在同类产品中规模优势突出。交投上,金融科技ETF(159851)近半年场内日均成交超2200万元,在同类产品中流动性优势突出。 连续涨停场景下,如场内较难买入,可考虑场外申购联接基金(A类:013477/C类013478)。 二、中信证券、东方
财
富
齐登历史新高,包揽A股成交榜TOP2!尾盘却快速走低,什么信号? 今日券商板块盘面上亮点纷呈,有三点值得关注: 1、中信证券、东方
财
富
两大龙头盘中齐刷历史新高! 券商“一哥”中信证券盘中一度冲击涨停,最高价32.89元刷新历史新高;另一龙头“券茅”东方
财
富
涨幅更是一度拉升超19%,创29元历史最高价。 图片来源:Wind 2、东方
财
富
以超900亿元成交额刷新A股个股最高单日成交额纪录,携中信证券包揽A股成交榜TOP2! 东方
财
富
今日成交额极速放大,全天引领A股成交榜,截至收盘,成交额达到惊人的900.38亿元,成功刷新了A股历史上个股最高单日成交额纪录;中信证券今日成交额也达到421.97亿元,二者包揽了A股成交榜TOP2,且较排在第3的宁德时代(290.17亿元)优势显著。 图片来源:Wind 3、券商板块全天振幅高达14.73%,尾盘明显走低。 以A股顶流券商ETF(512000)表征板块整体表现,券商ETF(512000)早盘低开后短暂上冲,后跌幅一度超5%;午后在国新办将于本周六举行发布会的激励下,再度尝试上冲,涨幅超过4%,尾盘则明显走低,场内价格收跌5.66%,止步日线6连涨,全天振幅高达14.73%。 图片来源:Wind 经过前期的火热上涨,券商板块似乎走到了分歧时刻,后市何去何从? 天风证券指出,有两个指标能够反映券商板块行情演绎的进度:一是券商板块成交额占比和交易拥挤度;二是ETF基金和股指期货升贴水情况。 在上涨行情中,主动持币买入者是推动上涨的因素,成交量放大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持筹者认为价格被高估,倾向于卖出筹码。因此,成交量放大代表着预期的分歧程度加剧;反之,成交量缩小意味着预期的一致程度较高。本轮券商行情的一致程度高于2014年,成交量占比和交易拥挤度仍处低位。在券商板块的成交量占比和交易拥挤度达到峰值之前,板块行情仍可延续。 有行情,买券商!公开资料显示,券商ETF(512000)跟踪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一键囊括50只上市券商股,其中近6成仓位集中于十大龙头券商,“大资管”+“大投行”龙头齐聚;另外4成仓位兼顾中小券商的业绩高弹性,吸收了中小券商阶段性高爆发特点,是集中布局头部券商、同时兼顾中小券商的高效率投资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券商ETF(512000)场内热度较高,尤其是涨停情况下较难买入,可以考虑通过场外申购联接基金的方式参与,认准华宝中证全指证券ETF联接A(006098)、华宝中证全指证券ETF联接C(007531)。 三、医疗“猛回头”!爱美客、爱尔眼科齐挫逾18%,医疗ETF(512170)爆量下跌,成交超24亿元打破天量纪录! A股突变!成长风格全线重挫,医药医疗板块继连续6日大涨后迎来剧烈调整,表征医疗板块整体行情的医疗ETF(512170)全天宽幅震荡,场内价格收跌6.46%止步六连阳,振幅超9%!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两个交易日,医疗ETF(512170)两连板。 爆量是今天医疗ETF(512170)行情的最大亮点——全天成交额高达24.33亿元,创下2019年6月17日上市以来新高! 图片来源:Wind 成份股表现上,医疗ETF(512170)跟踪的中证医疗指数50只成份股中49只下跌,跌幅中位数超过10%。普瑞眼科重挫19.25%居首,前期大涨的权重股爱美客、爱尔眼科双双跌逾18%。千亿巨头迈瑞医疗、药明康德分别下跌8.57%、3.14%。 医疗反弹行情缘何突然受阻?短线或主要受市场情绪和风格突变影响。今日沪指跌6.62%,创业板指数大跌10.59%,大盘巨震一定程度上可能引发板块恐慌。此外,短期投机资金或集中兑现此前积累的涨幅,进一步加大抛压。 对于后市机会,综合券商研报最新观点来看,多数机构仍持看多意见,认为医药医疗板块经历长时间回调,已经处于估值、政策、情绪触底阶段,伴随本次宽货币政策密集出台和陆续落地,调整足够充分的复苏逻辑、以及科技创新推动的成长逻辑,均有望吸引资金大力流入,“创新”及“估值修复”或成为主要关键词。 公开数据显示,医疗ETF(512170)跟踪的中证医疗指数成份股全面覆盖了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领域的细分龙头,其中医疗器械权重约4成,直接受益于后疫情时代医疗新基建;医疗服务+医美权重约5成,覆盖7只CXO概念股,直接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医疗消费升级和医美等时代大趋势。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医药医疗板块调整时间较长,波动较大,短线反弹不预示未来表现。关注医药医疗投资机会的投资者务必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投资,高度注意仓位和风险管理。 注: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近期市场波动可能较大,短期涨跌幅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投资可能产生亏损。请投资者务必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投资,高度注意仓位和风险管理。 本文图片、数据来源于沪深交易所、华宝基金。风险提示:金融科技ETF及其联接基金被动跟踪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14.6.30,发布日期为2017.6.22;券商ETF及其联接基金被动跟踪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07.6.29,发布于2013.7.15;医疗ETF及其联接基金被动跟踪中证医疗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04.12.31,发布于2014.10.31;港股互联网ETF被动跟踪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16.12.30,发布于2021.1.11。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不作为任何个股推荐,不代表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投资方向。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产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根据基金管理人的评估,金融科技ETF、券商ETF、医疗ETF的风险等级均为R3-中风险,适宜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基金管理人评估的医疗ETF联接基金的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适宜积极型(C4)及以上的投资者,适当性匹配意见请以销售机构为准。销售机构(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销机构和其他销售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以上基金进行风险评价,投资者应及时关注基金管理人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且基金销售机构所出具的基金产品风险等级评价结果不得低于基金管理人作出的风险等级评价结果。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选择基金产品并自行承担风险。中国证监会对以上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以上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10-09 20:52
突然熄火!“牛市旗手”高热依旧,东财成交900亿刷新A股纪录,券商ETF也爆天量!金融科技ETF逆市四连板
go
lg
...
科技板块仍是市场焦点。 中信证券、东方
财
富
两大龙头盘中齐刷历史新高,并包揽A股成交榜TOP2!其中东方
财
富
全天成交额达到惊人的900.38亿元,打破此前尘封近17年的个股单日成交记录!券商板块全天宽幅震荡,286亿体量的券商ETF(512000)全天振幅高达14.73%。 高弹性金融科技板块今日奇迹续涨,金融科技ETF(159851)连续第3个交易日一字板涨停,成功晋级四连板!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截至收盘,金融科技ETF(159851)标的指数本轮反弹(8月28日-10月9日)累计涨幅已超94%! 券商和金融科技两大“牛市风向标”热度仍高,短期不必过于恐慌。牛市并非一蹴而就,市场波动在所难免,以下来自中信证券的投资寄语,与大家分享共勉: 一、金融科技ETF(159851)逆市四连板!东方
财
富
爆量创纪录!金融科技底部反弹超94%,大幅领跑市场! 市场分歧之际,金融科技板块承接良好,多股逆市涨停连板。截至收盘,润和软件20CM涨停成功四连板,恒生电子、恒银科技10%涨停分别斩获四连板、八连板。此外,艾融软件、赢时胜、银之杰盘中均触及涨停。热门个股方面,互联网证券龙头东方
财
富
今日爆量成交超900亿元,创个股单日成交新纪录! 热门ETF方面,金融科技ETF(159851)场内再度一字涨停,成功晋级四连板,场内价格逼近历史新高!截至收盘,涨停板封单仍近40万手,封单资金超500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已有大额资金连续借道ETF布局金融科技板块,金融科技ETF(159851)近5日吸金超3亿元! 时间拉长看,金融科技板块已由底部暴力反弹。8月28日,金融科技ETF(159851)标的指数创下2018年10月以来新低,截至10月9日,该指数区间已累计反弹超94%,同期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则分别上涨14.4%、19.68%,金融科技明显领跑大盘指数。 投资逻辑来看,在市场情绪方面,机构认为金融科技弹性十足,作为牛市风向标,对流动性改善反映迅速。目前政策端定调金融为国之重器,货币政策端改善市场流动性,并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目前内外资增量资金入市,成交活跃度显著提升,利好金融科技板块。 在科技成长层面,机构指出,回顾过去历次计算机指数反弹,以证券IT、券商IT为代表的金融IT公司,股价层面有良好的弹性表现,是历次指数反弹的先锋。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行业未来有望迎来业绩和估值的双重提升,金融IT板块有望持续受益于资本市场的活跃。 连续涨停场景下,如场内较难买入,可考虑场外申购联接基金(A类:013477/C类013478)。 二、中信证券、东方
财
富
齐登历史新高,包揽A股成交榜TOP2!尾盘却快速走低,什么信号? 今日券商板块盘面上亮点纷呈,有三点值得关注: 1、中信证券、东方
财
富
两大龙头盘中齐刷历史新高! 券商“一哥”中信证券盘中一度冲击涨停,最高价32.89元刷新历史新高;另一龙头“券茅”东方
财
富
涨幅更是一度拉升超19%,创29元历史最高价。 2、东方
财
富
以超900亿元成交额刷新A股个股最高单日成交额纪录,携中信证券包揽A股成交榜TOP2! 以A股顶流券商ETF(512000)表征板块整体表现,券商ETF(512000)早盘低开后短暂上冲,后跌幅一度超5%;午后在国新办将于本周六举行发布会的激励下,再度尝试上冲,涨幅超过4%,尾盘则明显走低,场内价格收跌5.66%,止步日线6连涨,全天振幅高达14.73%。 经过前期的火热上涨,券商板块似乎走到了分歧时刻,后市何去何从? 天风证券指出,有两个指标能够反映券商板块行情演绎的进度:一是券商板块成交额占比和交易拥挤度;二是ETF基金和股指期货升贴水情况。 在上涨行情中,主动持币买入者是推动上涨的因素,成交量放大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持筹者认为价格被高估,倾向于卖出筹码。因此,成交量放大代表着预期的分歧程度加剧;反之,成交量缩小意味着预期的一致程度较高。本轮券商行情的一致程度高于2014年,成交量占比和交易拥挤度仍处低位。在券商板块的成交量占比和交易拥挤度达到峰值之前,板块行情仍可延续。 三、医疗“猛回头”!爱美客、爱尔眼科齐挫逾18%,医疗ETF(512170)爆量下跌,成交超24亿元打破天量纪录! A股突变!成长风格全线重挫,医药医疗板块继连续6日大涨后迎来剧烈调整,表征医疗板块整体行情的医疗ETF(512170)全天宽幅震荡,场内价格收跌6.46%止步六连阳,振幅超9%!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两个交易日,医疗ETF(512170)两连板。 成份股表现上,医疗ETF(512170)跟踪的中证医疗指数50只成份股中49只下跌,跌幅中位数超过10%。普瑞眼科重挫19.25%居首,前期大涨的权重股爱美客、爱尔眼科双双跌逾18%。千亿巨头迈瑞医疗、药明康德分别下跌8.57%、3.14%。 医疗反弹行情缘何突然受阻?短线或主要受市场情绪和风格突变影响。今日沪指跌6.62%,创业板指数大跌10.59%,大盘巨震一定程度上可能引发板块恐慌。此外,短期投机资金或集中兑现此前积累的涨幅,进一步加大抛压。 对于后市机会,综合券商研报最新观点来看,多数机构仍持看多意见,认为医药医疗板块经历长时间回调,已经处于估值、政策、情绪触底阶段,伴随本次宽货币政策密集出台和陆续落地,调整足够充分的复苏逻辑、以及科技创新推动的成长逻辑,均有望吸引资金大力流入,“创新”及“估值修复”或成为主要关键词。 公开数据显示,医疗ETF(512170)跟踪的中证医疗指数成份股全面覆盖了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领域的细分龙头,其中医疗器械权重约4成,直接受益于后疫情时代医疗新基建;医疗服务+医美权重约5成,覆盖7只CXO概念股,直接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医疗消费升级和医美等时代大趋势。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医药医疗板块调整时间较长,波动较大,短线反弹不预示未来表现。关注医药医疗投资机会的投资者务必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投资,高度注意仓位和风险管理。 注: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近期市场波动可能较大,短期涨跌幅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投资可能产生亏损。请投资者务必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投资,高度注意仓位和风险管理。
lg
...
金融界
10-09 20:52
ETF盘后资讯|中信证券、东方
财
富
齐登历史新高,包揽A股成交榜TOP2!尾盘却快速走低,什么信号?
go
lg
...
纷呈,有三点值得关注: 中信证券、东方
财
富
两大龙头盘中齐刷历史新高! 券商“一哥”中信证券盘中一度冲击涨停,最高价32.89元刷新历史新高;另一龙头“券茅”东方
财
富
涨幅更是一度拉升超19%,创29元历史最高价。 东方
财
富
以超900亿元成交额刷新A股个股最高单日成交额纪录,携中信证券包揽A股成交榜TOP2! 东方
财
富
今日成交额极速放大,全天引领A股成交榜,截至收盘,成交额达到惊人的900.38亿元,成功刷新了A股历史上个股最高单日成交额纪录;中信证券今日成交额也达到421.97亿元,二者包揽了A股成交榜TOP2,且较排在第3的宁德时代(290.17亿元)优势显著。 3、券商板块全天振幅高达14.73%,尾盘明显走低。 以A股顶流券商ETF(512000)表征板块整体表现,券商ETF(512000)早盘低开后短暂上冲,后跌幅一度超5%;午后在国新办将于本周六举行发布会的激励下,再度尝试上冲,涨幅超过4%,尾盘则明显走低,场内价格收跌5.66%,止步日线6连涨,全天振幅高达14.73%。 经过前期的火热上涨,券商板块似乎走到了分歧时刻,后市何去何从? 天风证券指出,有两个指标能够反映券商板块行情演绎的进度:一是券商板块成交额占比和交易拥挤度;二是ETF基金和股指期货升贴水情况。 在上涨行情中,主动持币买入者是推动上涨的因素,成交量放大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持筹者认为价格被高估,倾向于卖出筹码。因此,成交量放大代表着预期的分歧程度加剧;反之,成交量缩小意味着预期的一致程度较高。本轮券商行情的一致程度高于2014年,成交量占比和交易拥挤度仍处低位。在券商板块的成交量占比和交易拥挤度达到峰值之前,板块行情仍可延续。 有行情,买券商!公开资料显示,券商ETF(512000)跟踪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一键囊括50只上市券商股,其中近6成仓位集中于十大龙头券商,“大资管”+“大投行”龙头齐聚;另外4成仓位兼顾中小券商的业绩高弹性,吸收了中小券商阶段性高爆发特点,是集中布局头部券商、同时兼顾中小券商的高效率投资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券商ETF(512000)场内热度较高,尤其是涨停情况下较难买入,可以考虑通过场外申购联接基金的方式参与,认准华宝中证全指证券ETF联接A(006098)、华宝中证全指证券ETF联接C(007531)。
lg
...
金融界
10-09 20:52
ETF盘后资讯|金融科技ETF(159851)逆市四连板!东方
财
富
爆量创纪录!金融科技底部反弹超94%,大幅领跑市场!
go
lg
...
。其他热门个股方面,互联网证券龙头东方
财
富
今日爆量成交超900亿元,创个股单日成交新纪录! 热门ETF方面,金融科技ETF(159851)场内再度一字涨停,成功晋级四连板,场内价格逼近历史新高!截至收盘,涨停板封单仍近40万手,封单资金超500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已有大额资金连续借道ETF布局金融科技板块,金融科技ETF(159851)近5日吸金超3亿元! 时间拉长看,金融科技板块已由底部暴力反弹。8月28日,金融科技ETF(159851)标的指数创下2018年10月以来新低,截至10月9日,该指数区间已累计反弹超94%,同期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则分别上涨14.4%、19.68%,金融科技明显领跑大盘指数。 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4.8.28-2024.10.9。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2019-2023年年度涨跌幅分别为:48.18%、10.46%、7.16%、-21.40%、10.03%。指数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投资逻辑来看,在市场情绪方面,机构认为金融科技弹性十足,作为牛市风向标,对流动性改善反映迅速。目前政策端定调金融为国之重器,货币政策端改善市场流动性,并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目前内外资增量资金入市,成交活跃度显著提升,利好金融科技板块。 在科技成长层面,机构指出,回顾过去历次计算机指数反弹,以证券IT、券商IT为代表的金融IT公司,股价层面有良好的弹性表现,是历次指数反弹的先锋。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行业未来有望迎来业绩和估值的双重提升,金融IT板块有望持续受益于资本市场的活跃。 多角度把握金融科技机会,建议重点关注金融科技ETF(159851) 。横向对比来看,据交易所数据,截至10月9日,金融科技ETF(159851)最新基金份额为6.95亿份,预估规模为9.4亿元,在同类产品中规模优势突出。交投上,金融科技ETF(159851)近半年场内日均成交超2200万元,在同类产品中流动性优势突出。
lg
...
金融界
10-09 20:51
2024年四季度宏观策略报告:政策加力给力,经济回暖可期
go
lg
...
;但低失业率和股票房地产价格上涨带来的
财
富
效应,将对消费形成较强支撑(见图6)。二是占比近20%的私人投资支出有韧性。这主要受益于知识产权产品投资和设备投资的稳健增长。其中,知识产权产品投资占比在2020年首次超过设备投资,在全球新一轮AI、芯片等高科技创新浪潮的加持下,其投资增速有望保持5%左右甚至更高水平,助力私人投资韧性。 2、欧元区经济:触底回升 2020年以来,受疫情冲击供应链、俄乌冲突能源价格上涨等外部扰动影响,欧元区经济持续低迷,“美强欧弱”格局明显。进入2024年,尽管“火车头”德国经济低迷依旧,但欧元区经济出现触底回升迹象,年内在政策利率下调和实际收入进一步复苏的推动下,下半年经济增速有望高于上半年。根据IMF、OECD的全年预测数据,下半年欧元区经济增速有望分别达到1.3%和0.9%,明显高于上半年0.6%。此外,从一些先行景气指标看,欧元区经济也正在经历触底回升过程,如OECD领先指标先于GDP增速见底回升,预示经济增速的逐步走高(见图7)。欧美经济有望从过去的“美强欧弱”向“美强欧企稳”格局演变,利于欧元汇率升值。 (二)全球通胀:继续下降 2023和2024年全球通胀水平的显著下行,主要受益于供给端的能源和食品价格大幅降低,全球供应链中断的持续缓解,以及需求端限制性货币政策对需求端的抑制(见图8)。但服务价格通胀粘性较强,下降速度低于商品价格(见图9)。影响服务价格的因素有工资增长、劳动生产率、就业、通胀预期等,由于这些变量变化相对较慢且稳定性较强,所以服务价格一般具有粘性特征。 服务价格韧性较强的背后,是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因为服务中很大一块是劳动力成本,而后者主要取决于就业市场紧张状况。下半年以来,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就业市场仍然紧张,失业率也处于历史低位,但降温迹象明显,如美国劳动力市场职位空缺率、劳动参与率等主要指标基本回到疫情前的中枢水平。随着就业市场的继续降温,预计服务价格将趋于回落,通胀压力有望进一步下行,朝着2%的通胀目标前进。IMF和OECD均预计发达经济体通胀水平在2025年底回归至目标水平。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全球通胀也存在意外上行风险,就是能源和粮食等主要商品价格面临地缘政治关系紧张、极端天气等带来的供给冲击而再次大幅上涨的风险。 (三)货币政策:全球进入新一轮降息周期 随着全球通胀的放缓、就业下行风险的增加、经济增长动能的减弱,全球主要经济体央行将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由降通胀转向稳就业。9月18日美联储结束持续数年的加息周期并首次启动降息,欧央行自6月以来已经两次降息共50个基点,英格兰银行8月降息25个基点,加拿大、瑞典等央行也转向了降息,全球新一轮货币宽松周期已然开启。 对未来降息幅度,预计年内发达经济体中的美国、欧元区、英国将分别下调50BP、25BP、25BP,2025年降幅均为100BP(见图10);新兴市场经济体也将降息,但与发达经济体相比,降幅相对平缓一些(见图11)。在发达经济体中,日本是个例外,不但不降息,预计年内和明年将分别加息25BP、25BP,从现在的0.25%升至2025年的0.75%,全球货币政策出现分化。 对于市场关注度最高的美联储(FED)降息,9月18日FOMC会议纪要公布的点阵图显示,预计2024年将再降息两次,每次25BP,年末联邦基金利率预测中值降至4.4%;2025、2026年将进一步降息,分别下调100BP、50BP至3.4%、2.9%。10月1日FED主席鲍威尔再次表示,如果经济数据保持一致,今年可能会再降息两次,但幅度较小,每次25个基点,因此2024年联邦基金利率大概率从高点5.25-5.5%降至4.25-4.5%。 (四)美元指数:震荡下行概率偏大 汇率是相对价格变化的结果,影响因素众多,但根本上取决于两国或地区经济基本面的相对变化,在经济不好的情况下,比的是谁更差,反之则相反。 回顾2023年美元超预期走强,是与“三个超预期”因素紧密相关的:美国经济增长韧性超预期、美联储加息幅度超预期、欧元区经济弱增长超预期。相对于欧元区,2023年美国实现了“增长更好、通胀更低”的完美组合,为美元走强提供了重要支撑。2024年上半年,美元指数再次整体上行,背后的原因,还是离不开三个超预期因素的延续。进入三季度后,美元指数高位回落,主要源于三个超预期因素的消退,如对美国经济增长由韧性超预期转变为担忧衰退,美联储降息时间延后转变为大幅降息预期,欧元区经济弱增长超预期转变为触底回升。 对于年内四季度美元走势的变化,根本上仍然取决于上述三个因素的演变,其中美欧基本面强弱相对变化是决定性,也是首位的,美欧利差次之。 经济增长方面,根据IMF、OECD的最新预测数据,美国GDP增速被下调,但上调欧元区增速目标值(见图12)。因此,以往“美强欧弱”格局可能会转变成“美强欧企稳”,即美国经济韧性中趋缓,欧元区经济将触底回升。货币政策方面,预计美联储年内会降息2次共50BP,欧央行降息1次共25BP,美欧利差有望收窄,对美元指数构成下行压力。综上,在基准情境下,预计年内美元指数震荡下行概率偏大(见图13)。但如果美国经济增长和通胀放缓速度慢于预期,或者欧元区经济增长逊于预期,美元指数则将在高位保持韧性。 二、中国经济:政策加码,全年增长4.9%左右 (一)消费:稳步回升可期,预计全年社零约增长4% 2024年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自年初以来持续放缓,居民消费动能明显不足。结构上,汽车消费为最大拖累项,餐饮收入支撑作用减弱,但代表中低收入群体消费的限额以下商品零售呈现出缓慢修复特征,1-8月份增速已高于全部社零(见图14)。 展望四季度,强有力政策加码下消费稳步回升可期,预计全年社零约增长4%。 一是政策致力于提振股市、稳定楼市,有利于居民
财
富
和消费意愿修复,为消费回暖提供支撑但力度或偏弱。根据央行的统计,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总资产中房产占比约六成,理财、股票等非存款类金融资产占比约一成。受房价、股价自2021年高点下跌约15%和超30%(截至8月末)的影响,国内居民
财
富
缩水严重、财产性收入大幅下降,成为拖累消费低迷的重要原因,如近年来拥有更多房产和金融资产的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和财产性收入受损更加明显(见图15-16),导致其消费增速偏低,2024年1-7月份一线城市社零增速由正转负,与其他城市的负向缺口进一步扩大(见图17)。展望四季度,随着央行提供真金白银为股市注入流动性,加上市场对经济预期的好转,A股赚钱效应有望改善,有利于居民
财
富
和消费意愿的适度修复,但房地产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期,房价止跌企稳尚需一些时间,居民资产负债表的明显改善或仍需等待,消费短期修复力度或仍有限。 二是政策加力稳增长并将着力点转向促消费,也有助于释放部分消费潜能。7月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9月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力推出增量政策”、“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意味着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呼之欲出,且加力促消费是重中之重。预计四季度三方面的政策举措,将对消费形成助力。其一,央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财政加大惠民生补贴力度等,相当于直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将对消费形成有力支撑。如根据央行的测算,仅本次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就将每年减少居民部门利息支出约1500亿元。其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快落地显现,加上不排除该政策力度与适用范围扩容,有望推动汽车、家电等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今年以来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支持下,1-8月份家电、家具、通讯器材等相关消费已有所修复(见图18)。随着政策加码,预计上述相关消费有望维持恢复势头,同时处于低位的汽车消费的拖累有望减弱。其三,政策反复强调要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加上过去三年中低收入群体消费恢复滞后,基数偏低,未来中低收入群体消费持续改善存在较多支撑。此外,随着一揽子刺激政策加码,国内经济、物价回升,将带动居民收入就业改善,总体也会对消费潜能的释放形成支撑。 三是民间投资与居民谨慎预期扭转需要时间,消费修复高度短期不宜过度高估。一方面,民营企业作为我国新增就业的主要提供者,是畅通“就业-收入-消费”循环,推动居民消费持续稳健恢复的关键所在。但受盈利能力持续下降、预期偏弱等的影响(见图19),民营企业“不愿投、不敢投”的现象突出,2022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持续在0%附近徘徊,大幅低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见图20)。考虑到民企信心恢复、盈利改善--投资增加--提供就业增多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预计短期内其对消费修复高度的制约仍强。另一方面,除了资产受损、就业增收困难外,居民消费行为转向谨慎也是消费一直偏弱的重要原因。如近年来居民存款占GDP的比重由过去长期稳定在80%左右,已持续攀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115%,同时居民贷款占GDP比重维持在60%左右不再升高(见图21),反映出居民持有安全资产,减少负债和支出的意愿仍偏强。预计居民“多储蓄、少负债、少消费” 的行为模式扭转难以一蹴而就,也会对消费修复节奏与高度形成一定拖累。 四是预计四季度消费有望温和回升,全年社零增长4%左右。基于以上分析,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谨慎心理扭转、“就业-收入-消费”循环畅通均是一些慢变量,预计四季度居民收入增长和边际消费倾向改善仍偏弱。根据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公式,在2024年实际GDP增长5%左右、综合通胀指数约增长-0.5%至0.5%的假设下,我们预计2024年名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略高于4.5-5.5%的名义经济增长增速)约增长5-6%。同时假定2024年国内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存在悲观、基准、乐观三种恢复情景,即疫后2020-2023年四年均值水平、与2023年水平基本相当以及恢复至疫情前趋势水平,可测算出基准情景下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增长4%(见表1)。预计四季度当季社零增速或在5%附近。总体上,一揽子政策刺激有望支撑消费步入回升通道,但政策存在一定时滞,消费明显回暖或需等到明年。 (二)投资:政策加力托底,增速稳中有升 1-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较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减弱。从结构看,7-8月份房地产投资、其他投资以及民间投资负增长,对投资端形成较强拖累;同期制造业投资高位缓降,仍是主要支撑;基建投资冲高回落,增长动能边际趋弱(见图22)。 展望四季度,预计受益于一揽子刺激政策,制造业、基建投资将继续形成支撑,房地产投资也有望筑底企稳,整体投资增速稳中有升。 1、房地产市场仍深度调整,止跌回稳中央财政发力不可或缺 (1)2021年以来深度调整:需求弱、供给减、价格降、库存增、结构调 与2021年高点相比,三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深度调整,“需求弱、供给减、价格降、库存增、结构调”特征明显。 一是供需两端同步深度调整。供给端的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开发投资较高点分别下降65%、26%、32%左右;需求端的商品房销售面积调整幅度也接近50%(见图23)。此轮供给和需求端的深度调整,主要原因在于房地产市场预期逆转后,需求端居民“冻结”和“延后”购房需求,销售面积快速收缩,房地产开发企业随之调整资产和负债行为,导致供给端新开工面积出现最大幅度的调整。 二是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下降。房地产市场“量”上的大幅调整,“价”也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与最高点相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新房价格调整幅度只有8.4%,但二手房达到近15%(见图24)。由于在买方市场上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价格上存在隐性优惠等,所以实际房价调整幅度应该超过上述数字。 三是去库存压力创历史新高。“量”上的滞销和“价”上的下降,以及预期没有扭转,导致库存的高企。库存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库存是指已建成未售出去的房子,即“待售商品房”;广义上的库存包括了待售商品房、在建住宅、房企已购未开发土地对应的潜在住宅面积。仅从待售商品房去库存压力看,8月份存销比(待售面积与近三个月平均销售面积之比)为8.9倍,比2020年底提高6.0倍,处于有数据记录以来的新高(见图25)。 四是现房表现好于期房。由于存在不能“保交楼”问题和房价下跌,居民购房更重视“安全”,需求结构优化,偏好现房和合意二手房。与高点相比,现房和期房销售情况“冰火两重天”,现房销售量不降反增,较高点增加了近20个百分点以上,而期房销售量跌幅近6成(见图26)。 (2)需打破房地产市场调整、需求不足和财政金融风险加大的负反馈循环 房地产市场经过三年深度调整后,对实体经济需求、经济增长、金融财政风险的影响日益显性化,形成房地产市场调整、预期恶化à实体经济需求不足、低通胀à财政收支束缚加剧、金融风险化解难度加大à实体需求不足、低通胀à地产市场继续调整、预期进一步恶化。在这个传导链条中,房地产市场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其调整必然影响实体需求,即房地产冲击实体;而实体需求的持续不足和风险加大,也必然影响房地产市场的改善和预期扭转,即实体冲击房地产。两个环节相互形成完整链条后,风险在财政金融领域的扩散蔓延也只是时间问题。要打破这个负反馈循环,需要外力,就是强有力、超预期且及时有效货币财政产业政策的干预。 (3)房地产市场展望:稳预期是关键,中央财政发力不可或缺 当前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政策,从供需两端综合施策,力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在供给端,出台“金融16条”、“第二支箭”,优化经营性物业贷款政策(今年9月份又将“金融16条”和经营性物业贷款两项房地产金融政策文件延期到2026年底),推出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房企纾困再贷款、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需求侧,下调并统一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房贷最低首付比例至15%,调整利率政策下限,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行,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至新发放贷款利率附近。为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新增5000亿元抵押补充贷款额度,支持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其中央行出资比例由原来的60%提高到100%,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 但从事后结果看,政策效果不及预期。从今年“5.17”房地产新政到“9.24”金融新政,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力度在加大,但一些关键指标如商品房销售面积、房地产价格并没有企稳,仍处于下行阶段。2021-2024年1-8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分别为11.4、8.8、7.4、6.1亿平米,预计今年全年销售面积在9亿平米左右,为2021年的一半。 当前防止房地产市场继续探底、避免“硬着陆”的关键,在于要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尤其是价格稳定预期,这需要包括产业政策、货币财政政策在内的组合拳综合施策。预计“9.24”金融新政对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有帮助,但难以实现“9.26”政治局会议提出的“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要求,出台增量组合政策难以避免。根据“9.26”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不难看出商品房增量和存量、土地存量是未来短期内的政策发力重点。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居民、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几个市场主体中,有财力和工具解决预期稳定问题的,无疑是中央政府。因此,我们预计未来财政和货币政策会视房地产市场演变情况,择时出台新的增量政策,重点在去商品房和土地库存,其中中央财政发力不可或缺。 2、预计制造业投资高位缓降,全年中枢在8.5%左右 1-8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1%,较上半年回落0.4个百分点,仍为三大类投资中最高读数,继续保持强韧性。从结构看,上游原材料制造业边际回升;下游消费品制造业高位缓降;中游装备制造业延续回落态势(见图27)。整体看,本轮制造业投资的强韧性更多来自于上游和下游行业,前期支撑偏强的中游行业投资增速持续下降。 展望四季度,两新政策和消费品制造业盈利修复将继续对制造业投资韧性形成支撑,但整体盈利恢复力度偏弱、装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偏低的制约偏强,预计制造业投资高位缓降,全年增速在8.5%左右。 一是盈利弱恢复以及产能利用率低位,制造业投资继续回升动能不强。一方面,企业盈利是制造业投资扩张的内生性来源。历史数据显示,工业企业利润增速领先制造业投资增速约1年左右(见图28),且前者波动幅度往往高于后者。今年1-8月份制造业投资较去年全年提高2.6个百分点,已经高于去年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回升幅度0.9个百分点,加上后者仍处于历史低位区间且呈边际回落态势,预示着年内制造业投资上涨动能不强。另一方面,产能利用率是市场供需关系的反映,当其处于低位区间时,意味着现有产能能够满足远期需求,企业投资扩产的动能下降,反之则相反。历史数据显示,产能利用率与制造业投资基本同步波动(见图29)。但2021年以来两者走势背离,在产能利用率下行的情况下,制造业投资持续走强,预计在国内需求不足的背景下,两者的背离走势不可持续,产能利用率低位将对未来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形成强制约。 二是“两新”政策落地或加力有望对上游原材料投资形成较强支撑。其一,最近国家发改委表示,3000亿元支持“两新”工作国债资金已全面下达到地方,且要求上述资金在年底前使用完毕,这意味着四季度将是“两新”政策落地的关键期。同时目前支持“两新”的资金、金融、税收、标准四类政策体系已经构建完成,预计在政治局会议明确“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的情况下,未来两新领域是财政增量政策加力的重点方向之一,未来两新政策继续加码可期。其中,工业领域设备更新主要聚焦在钢铁、石化、化工、有色…等上游原材料行业,汽车、家电等以旧换新也有望打通相关中游行业需求--投资的传导链条,加上中游装备制造业是各类设备的生产供给部门,因此预计未来两新政策加快落地将对上游和中游制造业投资形成支撑。其二,固定资产周转率是营业收入与固定资产净值的比值,历史数据显示,上市制造业固定资产周转率与工业产能利用率基本同步波动,可以用来衡量企业产能的利用情况。从上市公司数据看,2024年上半年原材料、装备、消费品制造业固定资产周转率分别处于2003年以来的76.1%、4.7%和47.6%分位水平(见图30),装备制造业的产能利用水平明显偏低,将降低政策对其投资扩张的带动作用,而原材料行业产能利用水平处于偏高位置,未来投资扩张仍可期。 三是盈利能力改善将继续对下游原材料行业投资形成支撑,但终端需求偏弱制约回升幅度。销售净利率是净利润与销售收入之比,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受部分主体退出市场、行业集中度提升影响,今年上半年下游消费品制造业销售净利率结束了2017年以来的下行态势,出现小幅回升(见图31)。预计在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的背景下,未来消费品制造业盈利向上修复周期有望延续,或继续对相关行业投资扩张形成支撑(见图32)。但消费需求是慢变量,未来恢复仍面临“就业-收入-消费”循环不畅的制约,恢复高度不宜高估,消费品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望延续高增长,但向上的空间有限。 3、基建投资有望平稳运行,全年中枢在8%左右 1-8月份广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长7.9%,较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继续发挥托底作用。但从单月增速看,8月份基建投资边际走弱,天气扰动、地方化债和项目制约显现是主要拖累。分结构看,中央项目占比偏高的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去年增发国债支持的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速维持高增是主要支撑;而交通运输以及公共设施管理等地方支持项目增速回落或低增长是主要拖累(见图33)。 展望四季度,政府债券发行提速以及增量财政资金将对基建资金端形成支撑,但资金投向分流、增量财政更重民生将削弱相关资金的支持力度,加上地方优质项目缺乏、化债导致城投平台融资收缩,预计未来基建投资大概率平稳运行,全年中枢在8%左右。 一是政府债券发行提速以及增量财政资金将对基建资金端形成支撑,但资金投向分流、增量财政更重民生,基建投资回升幅度有限。 存量政策方面,8-9月份包括专项债券、一般债券、一般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在内的政府债券发行明显提速,两个月合计发行额高达3.5万亿元左右(见图34)。由于从发行到使用存在时滞,这部分资金将集中于四季度使用,对基建投资形成较强支撑。此外,四季度仍有约1.3万亿元的政府债券额度待发行,也对基建投资资金端形成有效补充。 增量政策方面, 预计在9月份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加力推出增量政策”、“加大财政货币逆周期调节力度”的情况下,四季度财政增量政策出台的概率较大,但由于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上述资金投向基建领域的规模或偏少。 投向方面,6月份以来各地陆续发行未披露“两案一书”的新增专项债券,募集资金用途上通常简单描述为“地方政府投资项目或政府存量投资项目”,或用于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导致新增专项债券“其他”用途占比上升,投向基建领域占比由二季度的63.1%下降至44.2%(见图35)。据统计,6-9月份全国各地共发行特殊新增专项债券约8042亿元,占同期新增专项债券规模的32.9%(见图36),预计在地方项目匮乏和化债压力增加的背景下,未来新增专项债券投向可能继续分流,增量财政资金用于基建的比例也不宜高估,基建投资增速大幅回升的概率不高。 二是稳增长诉求有望对基建新开工形成支撑,但大项目支撑减弱以及地方优质项目匮乏短期难改。一方面,7-8月份经济供需两端指标呈现出一定的下行压力,全年GDP实现5%的难度加大,为此9月底一揽子金融刺激政策出台加力稳增长,预计作为财政逆周期的重要抓手,四季度基建投资项目开工有望迎来提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方优质项目不足的制约。另一方面,对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形成主要支撑的亿元及以上项目,近期已呈现出边际放缓态势。加上2023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持续录得负增长,前期项目匮乏将持续对基建投资在建项目形成拖累(见图37),基建投资面临的项目匮乏制约短期难以改变。 三是地方化债导致的融资收缩对基建投资的拖累将持续存在。随着地方化债进入攻坚阶段,“逐步剥离融资平台政府融资职能,分类推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已经步入加速期,预计未来城投平台退平台与产业化转型是大势所趋,短期对城投平台的融资审批将继续保持严格态势。如今年2月份以来城投债券净融资录得负增长,并且融资收缩程度呈逐步扩大态势(见图38),作为基建投资重要的资金来源,城投平台融资收缩将持续对基建投资增速形成一定拖累。 (三)出口:预计四季度中枢略降至5%,继续对经济形成正向支撑 1-8月份出口同比增长4.6%,较上半年增速提高1.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边际走强,是经济韧性的重要支撑(见图39)。从量价看,数量因素是出口维持较高增速的主要支撑,价格因素持续对出口增速形成拖累(见图40)。从贸易伙伴看,欧盟、美国、东盟和一带一路国家对出口增速的拉动较上半年均有所加强,对出口增速形成支撑(见图41)。从产品结构看,由于国际补库存和相关产业链优势犹存,占比约6成的机电产品是出口增速回升的主要支撑(见图42)。 展望四季度,受到美欧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态势减弱、外部需求降低、价格继续形成拖累以及外贸环境不确定性上升等因素影响,我国出口增长将会面临一定挑战。预计四季度出口增速将弱于三季度,但中枢水平仍有5%左右,继续对经济增长形成正向支撑,全年中枢在5%左右。 一是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制造业收缩以及美国主动补库动能偏弱,外需对出口支撑或将减弱。其一,我国出口贸易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因此全球制造业PMI可作为外需的替代指标。历史数据显示,全球制造业PMI基本领先或同步于国内出口数量增速。全球制造业PMI自7月起开始位于50%荣枯线下方,且8月较7月数值有所回落(见图43),表明全球制造业对全球景气度形成拖累,外需对出口支撑或将继续减弱。分国家看,美国、欧元区制造业PMI指数持续处于50%的荣枯线下方(见图44),美欧制造业收缩和需求放缓或将对外需继续形成拖累。其二,美国ISM制造业PMI通常领先于库存变化,虽然美国目前处于补库阶段(见图45),但ISM制造业PMI在50%荣枯线附近波动,制造业新订单也呈略微收缩态势(见图46),显示出美国主动补库动能偏弱,对其进口需求的支撑或将减弱。 二是价格因素短期或对出口增速继续形成拖累。PPI同比增速领先出口价格增速0-6个月左右(见图47),在近期国内需求偏弱、全球需求放缓、地缘政治关系紧张等背景下,内需低迷与全球商品价格下跌导致国内仍有较大PPI下行压力。预计国内一揽子刺激政策有利于国内工业品价格的温和回升,但政策效果存在时滞、全球需求放缓趋势不改,四季度PPI降幅或仅小幅收窄,年内PPI延续负增长或继续对出口价格产生拖累。 三是外贸环境不确定性增强不利于国内出口份额的提升。其一,美国大选和贸易限制措施增多,将降低外需对我国出口的拉动作用(见图48),不利于我国出口份额的提升;其二,根据2018-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经验,在关税宣布后但尚未正式生效期间,加征关税商品通常存在“抢出口”的脉冲效应(见图49)。因此,在美国对我国出口商品全面加征关税概率较大的背景下,四季度国内或存在一定的“抢出口”动机,部分出口需求前置将对短期出口增速形成一定支撑。其三,近年来我国贸易伙伴不断拓展、贸易结构持续优化,有效提高了我国应对全球供应链和市场波动的能力,或对出口份额也形成一定支撑(见图50)。 (四)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全年约增长4.9% 在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国际循环存在干扰的内外部环境下,三季度尤其是9月份以来宏观政策力度明显加大,打出“9.24”金融新政组合拳,预计后续新的组合拳也在路上,尤其是财政政策力度加大值得期待,以打破居民、企业、政府三部门正在经历的“资产、收入、支出”下降的负反馈循环,破解需求萎缩、通胀连续6个季度负增困局。由于从政策出台到落地显效存在时滞,目前反映政策走向的股票市场出现了快速上涨,预计其将部分修复居民的资产负债表,
财
富
效应也将较早显现,但大部分政策效果将在四季度后期尤其是明年上半年显现出来。 综合上文对三大需求的分析,今年四季度需求不足仍是主要矛盾,但在政策刺激作用下,经济有望继续修复,其中消费将弱修复、投资保持韧性平稳增长、出口持续正向贡献增长。在中性情境下,预计三、四季度GDP分别增长4.7%、4.9%左右,全年约增长4.9%。如果政策力度和落地速度大幅超预期,那么四季度GDP有可能达到5.2%,全年实现5.0%左右的目标(见图51)。 三、国内通胀:温和回升,低通胀格局难改 (一)CPI:有望步入“1时代”,全年增长0.6%左右 今年以来CPI同比呈现出温和回升态势,7-8月份中枢较上半年回升0.4个百分点,结构上呈四大特点:一是剔除猪肉的食品分项拉动作用由负转正,是CPI增速边际回升的主因;二是猪肉对CPI的正向拉动作用有所增强;三是能源分项对CPI的拉动作用减弱;四是核心CPI的支撑作用有所走弱,国内需求不足特征明显(见图52)。 展望四季度,一揽子政策刺激有助于打通“需求--价格”循环梗阻,加上低基数对食品端价格继续形成向上支撑,预计四季度CPI增速步入“1”时代,但短期内居民就业和消费预期或依然偏弱,CPI增速回升斜率偏温和,预计四季度CPI中枢在1.4%左右,全年约增长0.6%。 一是预计四季度翘尾因素对CPI的拖累作用减弱0.2个百分点。所谓翘尾因素,是指上年价格上涨(下降)对本年同比价格指数的滞后(延伸)影响。根据2023年CPI环比增速走势,预计四季度CPI翘尾因素中枢在-0.1%左右,对CPI的拖累作用较三季度收窄0.2个百分点(见图53)。 二是预计四季度猪肉影响CPI增长0.3%,较三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从供给端看,能繁母猪存栏同比领先猪肉价格约10个月左右,且两者反向变化。去年年底以来前者降幅呈收窄态势,预示着今年四季度猪肉价格或有所下降(见图54)。从绝对值看,4月份以来能繁母猪存栏规模触底回升,8月份录得4036万头,持续高于3900万头的正常保有量,供给相对充足不利于未来猪肉价格的回升。从需求端看,历年猪肉价格走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需求端的季节性变化,从2009年以来猪肉价格变动趋势看,四季度猪肉价格环比增速均值继续为正(见图55),但涨幅较三季度有所回落,这意味着四季度需求端对猪肉价格存在一定支撑,但支撑作用相对偏弱。整体看,四季度猪肉供需两端均有增加动能,但需求增加幅度有限,猪肉价格或边际承压。在猪肉价格小幅回落的基准假设下,预计四季度猪肉对CPI的拉动作用在0.3%左右,较三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 三是预计四季度原油对CPI的拉动作用维持稳定。国际油价主要通过交通工具用燃料和水电燃料两个分项向CPI进行传导,历史数据显示,两个分项价格指标与WTI原油价格同比基本同步变动(见图56)。7月份以来,全球需求悲观预期以及美国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共致国际油价下行。预计随着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以及国内一揽子刺激政策出台,原油市场悲观情绪有望迎来修正,加上原油库存低位为油价提供一定底部支撑,预计四季度国际原油价格在当前点位震荡运行。在四季度WTI原油价格中枢维持在70美元/桶的基准假设下,预计四季度原油价格对CPI同比的拉动作用也维持相对稳定,和三季度相比变化不大(见图57)。 四是政策加力有助于打通“需求--价格”梗阻,但改善幅度有限。其一,受国内“就业-收入-消费”循环不畅影响,今年以来核心CPI持续走低,成为物价低迷的主要拖累。预计随着一揽子逆周期调节政策出台、经济政策着力点转向惠民生、促消费,国内需求温和恢复有望向价格端传导,对核心CPI形成向上支撑。其二,疫后居民部门行为趋于谨慎。BCI企业招工前瞻指数和核心CPI的关系,由疫情前的基本同步变为前者领先于后者(见图58),今年4月份以来BCI企业招工前瞻指数呈下降趋势,加上政策刺激对就业尤其是民企就业的带动作用短期有限,未来核心CPI上涨动能不强。其三,2022年一季度后,我国消费者收入和消费意愿信心指数长期处于100以下的信心不足区间(见图59),今年消费信心和就业指数进一步走低,将持续对未来政策刺激效果、消费需求恢复空间形成制约,年内核心CPI回升幅度有限。 (二)PPI:降幅边际收窄,全年增长-2.0%左右 2024年PPI增速整体呈降幅收窄态势,但7-8月份同比降幅有所扩大(见图60),呈现出三大特征:一是新涨价因素持续回落是PPI降幅扩大的主要原因,翘尾因素影响有限。二是上游采掘行业环比转负是新涨价因素回落的主因,反映出国内外需求边际走弱的共同影响。三是偏中下游的加工工业环比持续为负,说明受国内供强需弱影响,上中下游价格传导依然不畅(见图61)。 展望四季度,逆周期政策加力有望带动国内工业品价格回升,但政策效果滞后、国内供强需弱格局将制约回升幅度,加上国际原油价格在“需求趋弱、供给偏紧”的影响下维持震荡筑底的概率偏高,预计四季度PPI环比有望实现小幅正增长,同比增速中枢在-2.4%左右,全年约增长-2.0%。 一是预计四季度翘尾因素拖累作用小幅提高。四季度PPI翘尾因素中枢为-0.3%,较三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拖累作用有所提高,但呈逐月收窄态势(见图62)。 二是预计四季度原油价格维持震荡筑底走势,对PPI环比增速难以形成有效支撑。从需求端看,全球需求放缓压力增加、北半球夏季用油旺季结束,共同决定四季度原油需求或边际走弱,但美联储降息和中国一揽子政策出台,有助于改善前期过度悲观的需求预期,需求端对价格的下拉作用将弱于三季度。从供给端看,OPEC+维持12月份增产计划以及利比亚有望恢复生产,原油供给端出现边际增加预期。但以沙特为首的OPEC+国家维持高油价的意愿仍强,加上当前油价已经位于美国页岩油盈亏平衡价附近(见63)、地缘关系变数依然较多,原油供给偏紧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整体看,四季度需求端悲观预期有望小幅修正、供给端宽松幅度有限,原油价格或维持震荡筑底走势,向上空间有限,对PPI环比增速的支撑偏弱。 三是政策加力显效将对国内工业品价格形成支撑,但政策效果滞后、国内供需矛盾将制约回升幅度。一方面,9月份政治局会议强调“干字当头”,释放了明确的政策转向信号,预计继“924”一揽子金融新政后,四季度逆周期调节政策尤其是财政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投资需求加快释放将对工业品价格形成向上支撑。但由于政策出台时点已经临近或位于四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费预期短期难以改善,年内政策效果尤其是对房地产投资的提振作用有限,国内工业品价格环比上行动力不强(见图64)。另一方面,历史数据显示,当工业产能利用率处于下行阶段时,PPI环比增速也同步下行或进入负增长区间(见图65)。今年上半年国内工业产能利用率持续在历史低位区间徘徊,预计短期国内供强需弱矛盾难以缓解,也对PPI环比回升幅度形成制约。 四、国内政策:财政、货币齐发力 (一)财政政策:增量工具在路上,支出更重促消费 1-8月份广义财政运行整体呈现出收支双弱的特征,包括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的广义财政收入和支出增速分别为-6.0%和-2.9%,进度落后于前5年同期均值5.6和3.6个百分点,收入端收缩程度高于支出端,对支出端掣肘明显(见图66)。从边际变化看,7-8月份公共财政支出增速由正转负,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减弱;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降幅收窄,主要源于政府债券发行提速,但持续为负,土地出让金负增的拖累明显(见图67)。 展望四季度,在全年GDP实现5%目标难度加大、财政收入难以完成预算目标的背景下,财政增量工具已在路上,发行特别国债、调增赤字率、扩大专项债券使用范围等均是可能的方式,方向上将更多聚焦促消费和惠民生领域,兼顾稳地产、稳投资。 一是稳增长压力和财政减收要求增量政策尽快出台,补齐3万亿元收入缺口。一方面,若不借助增量政策,今年财政预算目标无法完成。按照1-8月份增速进行简单推算,今年公共财政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分别较年初预算少约1.3万亿元和1.5万亿元,广义财政收入缺口合计高达2.8万亿元。根据公式广义财政支出=广义财政收入+新增政府债券+结转结余资金,在结转结余资金规模不变和政府债券年内发行使用完毕的假设下,收入端近3万亿元的缺口将拖累广义财政支出增速少增7.4个百分点,即全年广义财政支出仅增长0.5%,较前三季度增速进一步下探。另一方面,面对当前经济运行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问题,9月份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这要求广义财政支出增速在一段时间内高于名义GDP增速,若无增量政策出台,将难以弥补地方土地出让收入下降和税收收入减少带来的双重缺口,无法发挥财政“有形之手”扩需求的积极作用。 二是增量财政政策将于10月份出台,保底规模应大于2万亿元。时点上,预计10月份财政增量政策将陆续出台,包括但不限于调增赤字率、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扩大专项债券使用范围、提前下发明年政府债券额度等。规模上,在财政两本账减收2.8万亿元左右的基准假设下,为使广义财政支出高于名义GDP增速,估算可得财政增量政策规模约在2万亿元左右。为实现“9.26”政治局会议提出的“要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提升消费结构。要培育新型消费业态。要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托育产业,抓紧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要求,这次财政政策刺激范围较广,包括了增收、民生、消费、人口、化解风险等领域,规模上应大于2万亿元的保底线。 三是增量政策更多着力于促消费和惠民生,兼顾稳地产、稳投资。一方面,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是转型期的需求不足,并且这个需求不足主要来自导致国民经济循环不畅的居民消费需求端,此时财政资金宜从刺激投资转向扩大消费需求。这种政策调整短期内有助于修复居民的资产负债表,稳定社会预期和信心,长期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升级。具体措施方面,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将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并提出要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预计未来财政可能通过社保或税收优惠、增加转移支付、提供专项补贴等方式,提高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可支配收入,以提振消费需求。同时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也存在进一步扩容空间。另一方面,为阻断房地产风险向经济金融财政领域的持续蔓延,财政政策需与货币政策、地产政策形成合力稳定房地产市场。未来财政政策的主要发力点包括增加专项债券用于收储商品房的规模,中央财政推出专项基金缓解房企的流动性风险等。此外,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券加快发行使用并扩大使用范围也是主要的政策发力方向。 (二)货币政策:持续加力可期,新一轮信用扩张周期有望启动 面对国内经济循环受阻、需求不足长期化风险增加,海外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的基本面环境,9月24日央行已打出一整套政策组合拳稳增长、稳楼市、稳股市。一是实施有力度的降息20BP,二是宣布大幅度降准50BP并提前透露年内还会进一步降准25-50BP,三是从供需两侧推出五项新政策稳楼市,包括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约0.5%等等,四是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支持资本市场,且对上述两项工具规模持开放态度。 央行本轮货币宽松与以往存在明显区别。一方面,本轮政策刺激力度大、超预期,拉开了新一轮大规模刺激序幕,且央行在预期管理上迈出历史性新步伐,在降准、稳定资本市场等政策工具上,向市场传递出“管够”的明确信号,对于提振信心、稳定预期的作用显著。另一方面,面对有效需求不足导致过去货币宽松效果欠佳的问题,央行已逐步对传统货币投放机制进行改革,通过启动国债买卖操作、创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等,直接向财政部门、资本市场注入流动性,进而帮助私人部门修复破损的资产负债表,重振实体需求。 展望四季度,在9月份政策拐点已经出现的背景下,货币宽松的大方向已无悬念,值得关注的焦点在于政策加码的空间以及政策效果几何。我们预计四季度降准、降息仍有空间,同时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扩容和国债买卖规模扩大将支撑央行重新扩表。此外,预计本轮宽货币效果有望好于以往,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值得期待。 1、预计四季度降准、降息仍有空间 其一,从对冲流动性缺口和缓解银行息差压力看,四季度再次降准或是大概率事件。如四季度MLF到期规模高达约3.7万亿元(见图68),加上预期中的增量财政政策将增加政府债券供给,难以避免会一定程度上导致市场资金短缺,需要降准等偏中长期资金对冲上述压力;同时当前商业银行净息差已降至1.54%(见图69),为进一步配合降低实体部门融资成本,也需要低成本的降准资金缓解银行息差约束。此外,9月24日央行表示年内将根据情况,有可能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5-50BP,也向市场传递出了较为明确的降准信号。 其二,物价低迷,实际利率居高难下,降息的必要性仍强。受需求不足加剧导致核心CPI走低、PPI降幅扩大的影响,央行降息的积极作用被部分削弱,当前国内实际利率仍处于历史偏高位置(见图70),对私人部门需求形成自我强化的收缩效应。因此,央行降息力度需能同时抵御盈利能力下降和物价下降的影响,才会真正实现刺激需求的目标,预计未来央行继续实施有力度的降息,仍有必要。9月20BP的降息或只是央行大幅度降息尝试的开始,国内经济循环重启、需求恢复将依赖于持久的强刺激政策组合。 其三,美联储启动降息周期,打开了国内降息空间。受前期劳动力市场快速降温和通胀稳步回落影响,9月美联储以大幅度的50BP开启了其新一轮降息周期。此外,9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阵图显示,2024年其将再降息两次,年内累计降息幅度达100BP。这意味着中美货币周期由分化转向收敛,国内货币政策面临的外部压力明显缓解,近期中美利差倒挂幅度收窄、人民币汇率小幅走强(见图71),均为国内货币宽松加力创造了有利环境。 2、结构性工具和国债买卖规模有望扩容,支撑央行启动新一轮扩表 一方面,今年以来除了有效需求不足外,PSL规模收缩,低碳、科技等结构性工具部分到期,导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总规模下降(见图72),也是信贷增速回落的重要原因之一。预计随着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等稳股市结构性工具落地生效,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稳楼市政策优化,以及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使用效率提升,未来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总额有望重回扩张区间,增强对信贷和实体需求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预计净买入国债有望成为央行基础货币投放和扩表的重要方式。目前央行已经将国债买卖纳入到货币政策工具箱,并开始了尝试操作,8、9月份央行分别净买入国债1000亿元和2000亿元。为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更有力地支持实体需求恢复,同时增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同配合,预计未来央行净买入国债规模有望进一步增加。总体看,在结构性工具和国债净买入规模扩容的共同支撑下,预计央行资产负债表将进入新一轮扩张周期。 3、本轮货币宽松效果大概率好于以往 一是央行通过创新国债买卖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等工具,将直接向财政部门、资本市场注入流动性,进而改善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推动资金进入经济循环,有利于缓解以往宽货币难以向宽信用转变、货币宽松陷入“推软绳子”的困境。二是央行本轮刺激力度大、超预期,加上财政等其他一揽子强有力的刺激政策共同发力,对改善市场预期、提振信心的作用将强于政策本身。随着微观主体预期偏弱、偏谨慎行为模式的改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将显著提升。三是一旦本轮强有力的政策刺激,有力推动私人部门收入增加、资产负债表修复,经济体系内“支出-收入-信贷”正向循环机制有望重启,此时货币宽松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综上,预计本轮货币宽松效果值得期待,社融、信贷增速有望逐步走出过去持续低迷的状态,震荡企稳。 五、大类资产配置:拥抱A股上涨行情,债券、黄金或震荡为主 (一)前三季度回顾:黄金、债券持续上涨,A股9月强势反攻 2024年前三季度主要大类资产呈现出“黄金、债券持续上涨,房价跌势未止,A股9月强势反攻”的分化波动特征,除A股外基本延续了过去两年大类资产价格的走势,即总体上避险资产受到追捧,风险资产波动调整较多(见图73)。具体来看: 流动性充沛叠加资产荒,支撑债券、黄金等避险资产持续上涨。受国内流动性较为充裕,但经济基本面持续疲弱、主要资产价格下跌、货币贬值压力凸显等的影响,2022年以来国内“资产荒”问题一直较为突出,今年这一现象尤为凸显,导致投资者对国债、黄金等避险资产高度追捧。三季度10年、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下历史新低,黄金价格则刷新历史新高。 超预期大规模政策刺激,推动A股二次探底后强势反攻。受二季度以来经济持续走弱、需求不足长期化风险增加、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抬升等的影响,A股在一季度V型反转后再次深度探底。但受益于9月24日金融新政超预期多箭齐发,尤其是央行直接提供真金白银为资本市场流动性,加上9月26日政治局会议向市场传递出还有一批增量政策在路上的信号,A股市场风险偏好和流动性大幅改善,5个交易日内万德全A指数累计上涨超25%,迎来强劲的新一轮上涨行情。 居民收入放缓、预期偏弱,拖累房价持续调整。国内房价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持续下跌,一方面源于国内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国内大循环不够顺畅,居民就业收入改善有限;另一方面与房地产供需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市场主体信心不足、预期偏弱仍未有效扭转密切相关。但9月26日政治局会议强调“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意味下一步稳楼市成为政策重中之重。预计在政策持续强有力的支持下,房价有望逐步止跌,呈现震荡筑底特征。 (二)四季度展望:拥抱A股上涨行情,债券、黄金或震荡为主 展望四季度,国内外基本面环境或呈现出外部“美国经济软着陆 + 全球进入新一轮降息潮 + 美元指数震荡下行”,国内“经济物价有望触底回升 + 大规模政策刺激序幕拉开 + 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缓解”的组合。海外方面,受益于通胀回落、美联储启动降息周期,美国经济有望实现软着陆,逐步迈上回归2%左右潜在增速的道路;同时美欧经济有望由“美强欧弱”转变成“美强欧企稳”格局,加上年内美联储降息幅度或大于欧央行,预计基准情况下四季度美元指数震荡下行概率偏大。国内方面,9月金融新政和政治局会议部署的一揽子政策,预示着新一轮大规模政策刺激序幕拉开,对于扭转市场预期、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作用立竿见影,此外随着增量财政政策和稳楼市政策大概率于近期推出,国内经济基本面有望逐步修复,内需和物价或触底回升,人民币贬值压力明显缓解。 基于上述宏观基本面环境,预计四季度主要大类资产表现或发生一些变化,风险资产投资价值提高,避险资产或震荡为主。具体到配置上,预计A股有望迎来一轮偏强的上涨行情,建议采用“三角形”策略,进攻侧布局科技成长主线,中间层把握大消费和非银金融板块机会,同时防守侧继续适当配置部分红利资产;债市、黄金短期波动加大、震荡为主,但超调仍是买入机会,两者中长期配置价值犹存;对大宗商品走势保持谨慎乐观,建议标配持有。 1、A股:有望迎来一轮上涨行情 回顾前三季度,受益于国家队入市和多项稳定市场政策出台提振信心,以及经济数据开局良好,一季度A股实现V型反弹;但受政策发力弱于预期,经济增长动能明显走弱等拖累,二、三季度A股持续下行;9月底金融新政发布、政治局会议部署一揽子政策稳增长、稳楼市、稳股市,大幅提振市场信心、改善市场流动性,A股迎来超级大反转。展望四季度,A股有望迎来一轮偏强的上涨行情,但其持续时间和上涨空间,将取决于可能推出的增量财政政策举措,以及经济基本面的修复情况。 一是从流动性看,政策助力与信心回归有望保障市场流动性充裕无虞。国内方面,政策多箭齐发,提供真金白银为市场注入流动性,维持大幅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有望明显改善A股流动性。其一,央行创设互换便利、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货币政策工具,有利于提高非银金融机构资金获取和股票增持能力,并为上市公司回购或股东增持提供低成本资金,将大幅提升股市微观流动性。其二,央行9月同时宣布降准、降息,且单次降准、降息幅度均为近年来的最高水平,加上不排除四季度进一步降准、降息,为市场创造了大幅宽松的宏观流动性环境。其三,证监会等相关部门制定《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通过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完善“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持续改善资本市场生态三大方向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也将为市场带来一些增量资金。外部方面,随着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中美利差收窄,人民币贬值压力明显缓解(见图74),加上9月一揽子刺激政策有力扭转外资对中国经济的悲观预期,中国资产对外资的吸引力大幅提高,有望推动外资跑步进入A股市场,进一步改善市场流动性。 二是从风险偏好看,超预期刺激政策序幕拉开有望推动市场情绪持续改善。一方面,9月24日以来,国内公布了覆盖货币宽松、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和提振资本市场等多项关键政策举措,其力度、方向和广度均大幅超出市场预期,向市场释放了强烈的稳增长、稳楼市、稳股市政策意图,加上未来还有一批包括财政在内的增量政策在路上,将持续提振投资者信心。目前以沪深300EP-BOND衡量的风险厌恶程度指标处于历史偏高位置,表明市场风险偏好较低(见图75),未来持续改善空间较大。另一方面,随着宏观政策用力、加力、给力,预计国内经济、物价大概率有望触底回升,将进一步强化投资者的乐观预期,改善其风险偏好。 三是从估值看,A股市盈率处于历史底部区域,投资性价比凸显。一方面,当前万得全A股票指数市盈率已经连续三月处于历史10%分位数下方,估值水平接近历史底部(见图76),估值回升的空间较大。另一方面,与其他资产横向比较看,A股吸引力突出。如截至2024年9月末,国内股债吸引力指标、股票与理财产品吸引力指标,均位于历史高值区间(见图77-78),表明与投资债券、理财产品相比,投资股票获胜的概率明显更大。 四是从盈利看,四季度A股企业盈利增速大概率仍偏弱,但边际上有望逐步改善。历史上A股企业盈利与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走势较为一致,受去年高基数效应等的影响,预计四季度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仍存在一定的放缓压力(见图79)。如2023年一、二、三、四季度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分别为-21.4%、-12.7%、7.7%、16.2%,基数逐季走高,明显不利于今年四季度工业利润增速改善。但随着一揽子超预期的刺激政策落地显效,预计经济环比增速有望明显提升,助力全年实现GDP增长5%左右的目标。在此背景下,尽管上市公司盈利读数仍偏弱,但市场对未来企业盈利改善的预期增强,且剔除基数效应去看,A股盈利总体有望边际改善,仍将对A股形成一定支撑。 受益于A股市场的估值被压缩至历史低位,政策预期全面扭转,经济乐观预期开始发酵的影响,近期市场指数已快速上行。但随着短期极端情绪得到消化后,市场将进入预期兑现阶段,如果预期超前而现实未能跟上,市场行情可能会变得钝化,上涨节奏可能转变为强势震荡和板块主题轮动的阶段。因此,建议四季度采用“三角形”策略布局,利用不同风险水平的资产来平衡风险和回报。 (1)进攻侧:布局受益于无风险利率下行和市场风险偏好改善的科技成长方向。随着全球降息周期开启、国内大规模刺激政策拉开序幕,科技成长方向存在较大反弹空间,建议重点关注电子和通信板块。其一,电子、通信板块具有较强业绩支撑。受益于消费者换机意愿增强、技术进步推动产品功能升级,加之供应链逐步恢复,今年以来手机出货量维持上行趋势(见图81),有望支撑电子行业业绩维持高增。同时,受AI算力需求带动和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的支持,通信行业盈利增速也有望边际改善。其二,9-10月苹果、华为、联想、小米等多款AI新产品发布,消费电子和和人工智能主题反复活跃,电子和通信板块有望同时受到相关事件催化。 (2)中间层:把握围绕政策催化支持方向的机会。其一,关注盈利、估值有望共振修复的大消费主线。一方面,从各行业估值角度来看,食品饮料、社会服务、商贸零售、美容护理等大消费板块估值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估值中枢有回归的内在需求,存在较大反弹空间(见图80)。另一方面,9月底出台的一系列超预期政策聚焦惠民生、促消费,如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加大惠民生补贴力度、提振资本市场、实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等等,将明显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强居民消费意愿,推动国内消费回暖,大消费板块盈利有望随之改善。其二,关注政策催化的非银金融板块。9月24日证监会制定《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大力支持上市公司加强产业整合。预计金融是并购重组的重点领域,大券商间的并购重组有望加快,加上A股市场回暖,券商业绩有望改善,非银金融板块行情值得期待。 (3)防守侧:适当配置避险属性较强的高股息、低估值的红利策略方向。其一,经过一个季度调整,红利风格的拥挤交易已有明显改观(见图82),随着无风险利率进一步下降,红利板块有望迎来反弹行情(见图83)。其二,央行创设的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工具,有利于帮助高分红优质上市公司管理市值、稳定股价,对红利资产表现形成支撑。其三,当前国内外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仍然较多,继续适度配置一些红利资产必要性仍强。具体可重点关注三类红利线索:一是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涨价带来的分红能力提升,二是公司自身经营改善或分红意愿提升,如国企改革等主线;三是高股息低波动的红利资产(见图84)。 2、债市:短期波动加大,但超调仍是买入机会 受实体有效融资需求不足、物价低迷、货币政策持续宽松和优质固收资产供需失衡等多方面因素的叠加影响,2021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债市走出了三年牛市行情;今年二季度监管叫停手工补息导致存款搬家理财产品,进一步加大债市供需矛盾,加之经济持续放缓,债市看涨情绪浓厚、拥挤度处于历史偏高水平。展望四季度,随着一揽子政策刺激推动经济、物价回暖,政府债券供需格局改善,加上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预计债市短期波动或明显加大;但国内利率中枢有望明显下移,一旦债市过度超调,或仍是较好的买入机会。 一是一揽子政策刺激有望推动经济、物价回暖,对债市形成重要制约。根据历史经验,国内利率走势主要由经济增长、物价等基本面因素主导,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走势与名义GDP增速运行趋势较为一致(见图85)。受有效需求严重不足,企业居民行为模式转向谨慎的影响,二季度以来国内经济持续下滑、物价维持低迷,导致名义GDP增速连续四个季度在4%附近徘徊不前,是债市走牛的重要支撑因素。但随着大规模刺激政策落地显效,国内经济增长和物价均有望迎来拐点,或同时触底回升,支撑名义GDP增速步入上行通道,对债市形成主要压制。 二是供需格局有望明显改善,也会给债市带来一定调整压力。从供给端看,预期的增量财政政策,加上根据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安排,9-12月份还剩余约3.3万亿元政府债券将发行,意味着四季度政府债券供给持续偏强,或大幅高于1-8月份月均0.7万亿元左右的规模。从需求端看,随着股市赚钱效应提升和市场对基本面改善预期升温,投资者对债市的追捧或趋于降温,资金由债市回流股市、向贷款等分流的现象有望增多。因此,在供给增加、需求边际减弱的共同影响下,预计债市供需格局将明显改善,进一步加剧债市调整压力。 三是国内利率中枢或明显下移,债市超调机会仍值得关注。面对有效需求不足、微观主体预期偏弱和实际利率仍处于高位,9月政治局会议明确强调要“实施有力度的降息”,预计央行9月下降政策利率20BP或只是大幅降息的起点,未来持续发力支持经济循环恢复将是大概率事件。这意味着国内利率中枢有望迎来新一轮明显的下移,过去的经验显示,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与实体融资成本走势基本保持一致(见图86),反映出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仍有下行空间。建议关注近期市场情绪极度演绎,可能引发的债市超调带来的一些机会。 3、大宗商品:谨慎乐观,建议标配持有 一是从需求端看,中美两大经济体均处于补库存周期,对全球大宗商品需求形成支撑,有利于大宗商品价格温和回升。如历史上CRB现货综合指数与中美库存增速走势呈正相关关系,前者约领先后两者1-2个季度(见图87)。今年上半年中、美产成品库存增速均已触底回升(见图88-89),预示着两者新一轮补库存周期均已经启动,在需求侧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一定支撑。但对于大宗商品价格回升弹性,需求端的支撑力度或总体偏温和。一方面,近期中国一揽子强有力刺激政策有望推动其经济走出需求不足困境,增强企业补库存的意愿与力度,但政策存在一定时滞,中国经济的复苏或更多在明年呈现出来。另一方面,受过去高利率融资环境对需求的紧缩效应滞后显现影响,美国经济放缓压力边际有所加大,其企业补库的动能或明显弱于以往。 二是从供给端看,新旧能源体系转换、地缘政治冲突等对大宗商品供给的制约犹存。一方面,受全球处于新旧能源体系转换期,传统能源企业扩大长期资本开支意愿偏弱等因素影响,疫后本轮能源价格上涨对能源供给端恢复的刺激作用有限,全球钻井平台数和钻机数量仅恢复至疫情前8-9成就已拐头向下(见图90),供给端持续处于紧平衡状态。另一方面,全球大选年,全球地缘经济割裂和地缘政治紧张加剧风险依旧较大,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地缘政治局势的演变仍具有不确定性,新的局部动荡或层出不穷,加上全球极端气候频发,均将持续对大宗商品供给端带来一些扰动。 三是从金融层面看,全球主要经济体已启动新一轮降息周期。根据上文的分析,四季度美元指数震荡下行概率偏大,意味着全球流动性环境将更趋于宽松,也将对商品价格形成一定支撑。 综上,从需求、供给和流动性三方面看,四季度大宗商品价格温和回升存在较多支撑,但中国需求恢复和美国经济放缓速度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加上本轮商品价格调整幅度不大,其回升的动能整体偏弱,需持续关注中美两国经济表现,持谨慎乐观态度。 4、黄金:短期震荡概率偏大,中长期配置价值犹存 一是亚洲投资者配置需求降温和央行购金需求放缓,短期或拖累金价表现。过去几年亚洲投资者大量配置黄金和央行购金增多,是黄金价格上涨的重要支撑因素。如疫后亚洲投资者持有的黄金ETF约为疫情前的1.7倍,2022年以来央行购金需求量持续为过去十年的约2倍。但预计四季度上述支撑因素或均趋弱,短期将削弱黄金价格表现。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前景改善、人民币贬值压力缓解、A股赚钱效应提高,部分亚洲地区投资者将加快兑现前期在黄金上的收益,转而买入中国资产。另一方面,处于历史高位的金价导致央行购金行为有所放缓。如中国央行已连续五个月暂停增持黄金,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央行购金规模较一季度减少三分之一以上(见图91),预计上述趋势有望延续。 二是全球启动新一轮降息周期,中长期对金价形成有利支撑。随着全球通胀放缓、就业下行风险增加、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全球主要经济体央行已开启新一轮降息周期。如美联储9月以50BP的降幅结束了其持续数年的加息周期并开启降息通道,欧央行自6月以来已经两次降息共50BP,中国央行9月超预期大幅降息20BP。考虑到中美欧实际利率均处于历史高位,预计本轮降息周期的力度不低、持续时间偏长。在此背景下,美元指数震荡向下概率偏大,美债实际利率也有望波动回落,尽管过去两年金价与两者的负相关性有所减弱但并未消失(见图92),中长期看两者将继续为金价中枢抬升提供重要动能。 三是全球动荡加剧,黄金战略配置价值犹存。一方面,对于中央银行而言,受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动荡加剧,美国将美元“武器化”增加金融制裁等因素的影响,全球“去美元化”进程加速,部分央行为重新平衡其资产储备构成,增加黄金储备仍是长期趋势。短期因金价上涨过快而放缓购金步伐,并不会改变其长期的购金需求。另一方面,对与普通投资者而言,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层出不穷,其购金避险的需求也同样不断增加。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测算,2023年地缘政治风险将黄金表现拉高了3%-6%。当前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大选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地缘政治局势的演变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投资者购买黄金对冲风险的需求仍偏强。尤其是随着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经济放缓、资产价格高位承压,近几年购金规模持续处于净流出状态的西方投资者避险需求或明显增加,进而再次流入黄金市场,给金价上涨带来新的动力。
lg
...
金融界
10-09 20:32
上一页
1
•••
94
95
96
97
98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传美国对华限制不严格,全球风向变了!法国政府准备让步,中国还在等
lg
...
FX168日报:特朗普阵营传大消息!黄金突然变脸的原因在这 日元暴涨近200点
lg
...
中国国防部长董军传涉嫌腐败遭到调查 中方最新回应来了!
lg
...
彭博:为何中国多名高级军事领导人被免职?
lg
...
中欧突发重磅!《华尔街日报》:瑞典确认“中国船只”破坏海底电缆 中国最新回应来了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4讨论
#链上风云#
lg
...
47讨论
#美国大选#
lg
...
1329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517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628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