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研究大饼和区块链到底是不是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当然,结果你们都知道了,我认同了它。 这期间我看过讲的比较好的视频是李永乐老师的系列视频,很好地说明了区块链技术和大饼的底层逻辑,现在也还能在B站搜到,推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我还翻了大饼的白皮书,虽然最终也没有把只有9页的白皮书啃下来,但我认识到它其实是一篇严谨的学术论文,中本聪真正构建了一个脱离于主权货币的金融体系。 白皮书第一页的摘要部分 虽然现实中的大饼和货币相去甚远。价格波动剧烈,支付速度缓慢,支付费用高昂,完全不适合用来作为交易媒介,体验极差。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它具备共识。除此以外我总是拿黑市和洗钱举例说明他的意义,但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我相信在某些资本管制严格,行政干预显著的市场中的人多少能很好地体会它的意义。 于是我萌生了一个梦想,我要拥有一枚大饼,做2100万分之一。 我搜索了三大主流交易所的信息,最终选择了Huobi,那会儿没有装APP,全是在网页上交易,我至今都还记得我的第一笔交易,下单以后就要给个人卖家的银行卡转账。我脑子里跑过无数个念头,这不是钓鱼网站吧?转账后人家赖账说没收到怎么办?转头跑路了怎么办?但最终我还是硬着头皮转出了第一笔钱过去。 时至今日,充满反诈意识的我在每次转账的时候还是会心惊胆战。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点。为了规避管制,交易所官网的域名都和小黄网一样时不时会变化,我至今都还记得有一天网站突然登不上去的时候我是多么绝望,我心想最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我甚至联系了美国的朋友,让帮忙登陆试试,结果也还是一样。我做好了几万块钱打水漂的心理建设,最终发现原来是域名换了,我的币都还在。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回到开头,终于在查阅了大量信息后,我成为了大饼拥趸,建立了基于去中心化的深远意义和每四年一次挖矿奖励减半带来的显著周期律的投资理念。 2019年11月19日,我终于用1万元买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大饼,0.172677枚大饼。 IPhone SE上的交易订单信息 03 Flee to quality 2020年初对中国和世界都是一个难以磨灭的时刻:新冠爆发。 那年我带着N95口罩,提心吊胆回到老家;空荡荡的车厢中满是未知和恐惧;我还记得大年初三醒来看到科比坠机的消息,是多么惊讶和触动。 只是事后回头才发现,所有这一切也在经济和金融上对全球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月和3月初,在继第一笔交易后,我用少的可怜的年终奖分两次加仓,为预计中减半后的2021年牛市布局,然而几天后坏消息来了: 在新冠等因素的影响下,全球陷入资产价格恐慌,3月12日流动性危机开始出现,全球各大市场出现暴跌,这一天大饼从7,780.1美元暴跌21.18%,最低跌至5,501.0美元。 13日,恐慌延续,币价从6,131.5美元暴跌至最低的3,791.9美元,单日震幅39.76%。 这两天的恐慌导致我的大饼投资出师不利,刚买入就已腰斩,而且在这个“别人恐惧我贪婪的时刻”,我用尽了所有的子弹。那个时刻我只有支付宝3万的借呗额度可以动用,但我没有信心,也不愿为高达14%的利息买单。 Flee to quality,这个后来我在备考FRM过程中学到的表示形容群体出于恐慌而普遍抛售资产,转而选择持有现金等更稳定的优质资产过程的词汇,在我大饼投资生涯的初期就结结实实给了我一巴掌。 隐约间我仿佛置身于儿时去过的交易大厅,烟尘中充满着绝望、恐慌、哭泣。 04 双M逃顶 后来一年的故事便乏善可陈,在西方国家大放水对冲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后,大饼价格也从2020年3月13日的阶段谷底一路缓慢回升,中间也略有波动,按现在流行的网络用语就是“有波动,但不多”。 这期间我持续保持着定投的习惯,缓慢积累着币的数量。唯独3月经历恐慌却没有子弹的事情让我意难平:如果那一波上车,我怕早已经达到了自己拥有一枚大饼的理想了。 终于从年底开始,到2021年上半年,大饼价格开始爆发,我一直以来布局,期待的牛市终于到来了。 那颗错过多次,刚种下就饱受磨难的种子终于迎来了阳光。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极度理性,能够用概率的方式思考,是个能对账户里的数字抛除代表意义而仅仅以数字角度分析的人。然而随着账户里的数字翻倍,翻三倍,我还是开始产生抑制不住的喜悦。那期间,我每天看账户数字的次数明显变多了。 最后,终于在2021年4月,币价在触及了64,846.9美元的新高后急转直下,我的喜悦一下子消失了。虽然我还有大量的盈余,但是牛市就这样过去了吗?我要怎么样激流勇退,保住这一轮的财富呢? 5月,情况进一步恶化,全月出现了35.31%的跌幅,我也在5月下旬,为了应对可能出现进一步下跌的情况,分三笔卖出了部分持仓,好在后续行情得以稳定。 随着后续币价出现回升,我又做了多笔多空操作,整体而言多是高买低卖的反向操作。但好在我稳住了心态,做好了应对各种市场变化的准备。 在这次牛市的后半段,我开始使用杠杆,因为我发现一个问题:一方面杠杆可以放大盈利,另一方面在不使用杠杆的情况下,我很难下定决心在高点抛售。 终于,在10月底,币价回升接近前期高点的时候,我开始清仓。这一次命运眷顾了我,我精准逃顶。 上一轮高点的月K图 大饼价格在11月达到了历史新高69,040.1美元,随后开启暴跌模式,我在这一轮行情中守住了财富。 05 套利 2021年底,Huobi拥抱监管政策,清退大陆存量用户,我转向了其他交易所。同期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经历值得说道说道。 一直以来我心目中最具技术含量的金融操作是出色稳定的量化交易系统和令人叹为观止拍案叫绝的市场套利。 我曾以前者为自己的职业目标,做了许多努力却未成功;而当有一天我发现USDT的买卖价差倒挂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智慧的自己,将在后者领域大展鸿图。 这里补充解释一下,USDT是一种和美元挂钩的稳定币,可以简单理解为美元,简称U。正常情况买卖U是有一定价差的,这是留给做市商的利润。比如同一时间市场上最低的买价为7.23,而最高的卖价为7.22,这中间的0.01就是做市商的利润。 而买卖价差倒挂则是最低买价低于最高卖价的现象,意味着可以以7.22的价格购买U,转手就以7.23的价格卖出去,无风险净赚0.01。 那段时间,我发现市场上出现了这样的套利机会。正好当时手头有将近10万的银行授信,这是我们单位的工资代发银行给同为金融机构员工的我们授信,额度高,利率低。 我开始用这笔贷款套利,非常顺利,只要满足资金在银行卡上停留3天,收款方查验流水以后确认我的资金安全就会让我转账,我在转账后收到他发出的U,紧接着把收到的U转手卖出,收回人民币。根据市场上价差的不同,每3天就能无风险净赚几百块。 然而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自己无法付款了,咨询以后确认是银行卡被公安冻结了,没有人联系我,询问我,银行也没法给我一个解释,我才意识到大概是收到黑钱了。 我想通了,之所以出现价差倒挂的反市场现象,正是因为一些类似于诈骗团伙的人急于洗白到手的黑钱,所以才报出了显著高于市场的U买价,他们兑成U后续再兑回人民币如此便难以被追溯,而我,成了这其中的一环。 打击诈骗,银行卡管理趋严,大额资金的流转开始变得越来越严苛,我亲历了这段转变。 后来我的银行卡解冻了,我再也没有敢再做过类似的事情,银行授信在结清了这笔借款后也成了0。 天下果然没有免费的午餐。 06 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你先别急 这一轮行情后我手握40多个现金,买房是不可能买房的,但也不知道该做点啥,放在余额宝里吃利息连支付宝会员都升了一个等级。 于是我开始急着想把这笔钱投出去。真的,我太着急了,我一点没想着消费,满脑子都是急着赶紧再投点啥。 我在尝试了用我的RX580显卡挖矿姨太后认真考虑了投资显卡和矿机,但最终因为场地限制、愈发严苛的政策打压、以及姨太将完成的从POW到POS的转变(转变后无法通过显卡挖矿)而放弃。 我在马斯克马总的鼓吹下实验性地投了5000元的狗币,现在变成了几百块(当然马老板挺有人格魅力的,我不怪他,去年发行的他的传记我也第一时间买来拜读了)。 我开始回到伤害我千百次的股市,趁着蚂蚁终止上市,整治教培,滴滴下架等一系列打压互联网政策落地,我认为利空出尽,抄底了恒生互联ETF(啊呸我真是神经病),同期还买了白酒为主体的食品饮料ETF,这部分投资后来被证实是我投资生涯以来最大的失败,好在当时只抱着短期少量多元化分散投资的想法,金额不大。 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肯定还是没错的,只不过我当时分出来的这个篮子不太好。当然现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我衷心希望A股港股能有所改变,成为理性的财富蓄水池(我说这话当然不是站我想赶紧解套的角度上doge)。 也终于在在币价达到48,000美元的时候,着急的我本着无处投资又怕踏空新一轮行情的情况下半仓买入。 然而我低估的熊市的幅度和长度,币价从48,000美元继续一路下跌,于是我在35,000美元加仓,在30,000美元加仓,25,000美元加仓,20,000美元加仓。 这中间最后两次加仓我动用了杠杆。交易所有一种质押借款的产品,当时利率稳定只有1%,我在维持安全质押率的情况下审慎使用杠杆,坚定按照预先设定好的网格线加仓。事实上15,000美元将会是我的最后一次加仓,已经到我最大的风险承受水平。 最终币价在2022年11月达到了阶段性底部15,450美元,没有触发我的最后一次加仓,我很难受,只有不到3%的跌幅我就可以在未来多赚一点了。 鉴于在上一轮上涨中元宇宙、NFT、DAO等概念火爆异常(但我并不认同这些概念,这里推荐一首MC Hotdog 的歌曲NFT) ,姨太作为这些概念的基础设施,以后起之秀的姿态涨幅远大于大饼,成为了稳定的第二大币种。我在上述的建仓过程中同步建仓了体量为大饼一半的姨太。 NFT歌曲MV截图 这一年我亏损了30多个,追根究底还是因为自己太急了,急着把钱投出去,低估了熊市,48,000美元时的半仓买入太早了。 但这一年底我充满信心,我找回了良好的心态,客观地审视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地建立计划。即使有一些小遗憾,也是自己守住交易纪律的体现。 只是如果有机会再同2022年的自己对话,我会告诉他: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你先别急。 还有,别碰A股。 07 去杠杆 之前提到我在熊市过程中使用了交易所的质押借款利率只有1%,但在后来这被证明并非如想象中便宜好用,原因也并不复杂。 当时是熊市,市场冷淡,浮动利率维持在1%,而当市场回暖时,利率会开始攀升,甚至极端行情下出现过高达61%的年化利率。 另一方面借款为USDT,可以理解为美元,而还款需要用人命币去兑换。2022年初是阶段性美元汇率的低点而随后美元汇率一路上升,一年的时间从6.30攀升到了最高点的7.37,时至今日美元汇率也在7.22左右,我看似享受了利率的优惠,却在汇率上付出了代价。 于是,2023年,我投资的核心关键词就是“去杠杆”。 这一年随着行情一路向上我收益率最高达到了204%,但交易却只做了一笔,主要的事情都是在买U、还款、去杠杆。这段经历也让我对杠杆有了更深刻的感触。 这里引用一段大牛猫的文章,对我触动颇深:那些靠杠杆堆起来的财富,必须要在周期结束之前落袋为安。但问题是暴富带来的持续正反馈很容易让人冲昏头脑,自信或者说自负的停不下来,能够在吃大亏前主动激流勇退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数都是跟着周期下来,摔成粉末。 08 尾声:Grinold's Law & Mark Twain 回顾这几年的投资路途,着实说不上自己有什么天赋或是出众的才能。 Grinold博士提出了主动投资组合管理的基本定理,将基金经理的绩效评价归因于单次下注决策的胜率和下注次数两部分,用以下公式表示: 其中IR表示信息比率,用以衡量业绩水平;IC表示信息系数,代表预测与实际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BR表示广度,代表做出预测的数目。想想自己那些反向操作,错失的机会,其实我的胜率并不高;而我每年屈指可数的交易次数注定了我预测的广度有限。 在这样的前提下,我能有一些成果很大程度上是选择大于努力的结果:我选对了过去十几年全球范围内表现最好的金融资产之一,无脑践行了四年一遇的周期律。 唯独一点值得骄傲的是我沉稳理性的性格特质让我能够尽可能脱离情绪做好决策规划并严格执行,把一个在非银金融机构风险条线从业人员积极审慎,稳健理性的态度带入到投资决策中。 市场风云变幻我无力掌控,我能做的,就是做好风险控制,这才是我认为投资的核心技能。出于这方面考虑,其实我是有些看不起所谓某些币圈大V的,在我看来他们更像哗众取宠的赌徒。 但我也深知自己的决策依据有限,当有一天周期律不复存在或者市场发生大的变化,我可能会无所适从,我告诫自己不要过分依赖任何一条定律,正如电影大空头结尾引用Mark Twain 的话。 It ain't what you don't know that gets you into trouble. It's what you know for sure that just ain't so. 全文完,感谢阅读。 来源:金色财经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