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香港论坛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神州通投资集团总裁喻子达:以变应变,重构企业竞争力
go
lg
...
效、高质的组织和生态。在这个过程中,“
老人
干新业务,新人干老业务”是一种值得尝试的人才配置策略。
老人
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资源积累,可以带领企业开拓新业务、新市场;而新人则具备更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可以承担老业务的优化和升级任务。这种新老结合的方式,既能保证企业的稳定运营,又能激发新的活力。 在拓展业务方面,我认为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是企业发展的两个重要轮子。我们要深耕国内市场,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同时,也要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将在国内市场取得成功的业务模式复制到海外。这不仅可以拓宽企业的盈利渠道,还可以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在拓展海外市场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本土化运营和品牌建设,深入了解当地市场和文化特点,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市场策略和产品方案。 最后,我想强调一点:正向思考固然重要,但逆向思维同样不可或缺。在创业和经营企业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看到机会和利益,更要看到风险和挑战。只有具备逆向思维的能力,我们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同时,我们要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敢于突破自我。只有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和认知边界,我们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行业领袖和时代先锋。 感谢大家的聆听!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lg
...
金融界
2024-11-09
“懂王”扯了一把楼市
go
lg
...
影响世界格局和经济走向的
老人
,终于重新回归。 78岁秋招上岸,放在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很励志。 同时,整个楼市也跟着燥了起来。 市场也发出了疑问——川普赢了,房价会不会重回上涨通道? 重新锚定 昨天(11月6日)是见证历史的时刻。 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获胜。 他是美国历史上罕见不连任后能够重新当选总统的人。 对于此次选举的结果,虽然全球的预期在特朗普被射中耳朵那一刻就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 但从全球金融市场及资产走向等一系列的变化来看,正式胜选了还是有一定的信号意义的。 特别是全球汇市。 作为经济风向的重要指标,11月4日,离岸人民币汇率在短时间内飙升近500点,突破7.10大关,而今天(11月7日)又跌到了7.1729,短短3天时间,可以看到离岸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有多么明显。 其中的原因就是美国大选,影响了美元指数的走势,也间接牵动了汇市。 而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曾对选民承诺过一系列的措施—— 比如主张增加全球商品10%的基准关税,对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60%关税; 比如主张取消中国的最惠国待遇,逐步停止进口必需品,并阻止中国购买美国资产; 比如恢复美国制造业就业岗位,支持加密货币; 比如降低本土企业税率,取消小票税。 虽然这些都存在不确定性,但从其2016—2020年在任期间所推行的策略也能窥见一二。 在其第一个任期内,就曾经以国家安全为由对进口钢铁征收25%关税,对进口铝征收10%关税,结果引发加拿大、欧盟等国家对美国的部分产品也进行了报复性关税。 这次竞选更是以提升关税,尤其是针对中国产品的关税作为理由拉拢选民。 而驱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是消费、投资和出口,既然是承诺,胜选后自然是要兑现诺言,否则无法向他的选民交代。 所以,特朗普胜选后,主张的加征关税,也将很大概率会颠覆全球的贸易。 对楼市的影响 关税的变化,带来的出口变化,全球担心都很正常。 因为关税的提升,短期影响的是出口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本国的消费者,长期之下也有可能会进一步推高本国的通货膨胀,从而拖累本国的经济增长。 而加征关税方面,幅度最大的就是针对中国的,全球商品的基准关税是增加10%,但对中国进口的商品则是征收60%。 所以对中国的外贸施压是更为明显的。 目前三驾马车中,投资、消费我们都有目共睹,出口再增压,企业利润变薄,就业压力有待缓解,购买力和消费自然也会跟着受影响。 收入和消费羸弱,也就无法支撑起我们的各类资产价格,所以对楼市而言,则间接带来了不利因素。 但影响有多大呢? 相信没有想象的大。 因为特朗普第一次任期,对我们也采取了贸易措施。 但从我们的楼市变化来看,对楼市的影响似乎也并没有太过明显。 2017年1月—2021年1月期间,虽然特朗普对中国采取了贸易措施,让我们进出口和经济遭受打击,但这4年期间,我们的楼市甚至还经历了一轮大牛市,市场甚至还过热而在2020年倒逼出房地产“三道红线”、一线楼市上浮房贷利率、各地收紧购房政策、各地陆续出台二手房指导价政策等。 而楼市的热度也一直持续到特朗普的任期结束,在严格政策组合拳下,一路上扬的势头才被遏制住。 所以,真正给楼市带来比较大的影响的,还是我们的楼市政策。 而且还有一个因素我们也需要关注到,那便是我们不可能不采取任何措施应对特朗普上任。 这几天可以看到,市场上就有小作文称,我们的货币政策将会有万亿的经济刺激额度,以助力经济回暖。 同时,我们的央行也召开外资金融机构座谈会,听取外资金融机构意见建议,研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关工作。 而楼市当前面临更直接的问题是,购买需求不足导致存量商品房与待售房过剩,以及待开发闲置土地的大量积压。 即使特朗普对中国的一些举措没有升级,我们也要推出一系列的政策支持,稳住经济的基本面,促进国内经济的增长,推动房地产去库存,让楼市“止跌回稳”。 顶多就是特朗普上任后,为了弥补出口带来的经济影响,政策力度会在刺激内需和消费方面加码。 所以,特朗普胜选后,要说有什么影响,反而还不如美联储接下来是加息还是降息更值得我们关注。 PS:如果觉得这些市场最新的信息对你有价值,欢迎关注@格隆汇楼市,不定期带你探索楼市更多最新的动态。
lg
...
格隆汇
2024-11-08
布隆伯格:基于政策立场和个人诚信,我毫不犹豫投票支持哈里斯
go
lg
...
给反疫苗者罗伯特·肯尼迪,这将对儿童、
老人
及各年龄段的美国人构成致命威胁。 在公共安全方面,哈里斯作为检察官有严厉打击犯罪并支持警察的记录。 特朗普表面上强硬,但在2021年1月6日,当一群他的支持者攻击警察、试图通过暴力保住权力时,他却袖手旁观。 甚至至今,他仍在为那些攻击警察的人辩护,称他们为“战士”。 最后就是个人诚信的问题。 前副总统彭斯和许多共和党人都认为,特朗普不适合担任高位。 在他拒绝接受民意、试图篡夺2020年选举结果之后,这一点更为明显。 特朗普先是试图强迫州立法者和选举官员推翻结果,而当这一尝试失败后,他又蛊惑民众攻击国会大厦,阻止选举人票的计票。 他让我们的国家——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看起来像一个香蕉共和国。 大多数美国人从未想过会目睹如此可耻的事件。特朗普不仅没有为此道歉——如一些因1月6日事件被定罪的人所做的那样——反而还为此感到自豪。 为什么? 因为对他而言,没有什么比个人的虚荣和荣耀更重要——不论是美国,宪法,民主,法治,还是警察或其他公民的生命。 真正的强者会出于荣誉和责任而接受失败。但他显然没有这份荣誉感和责任心。 他对移民的卑劣言论——回响着纳粹的措辞——不仅可耻,还极具危险性。 他对白人至上主义者的纵容态度令人不齿,还记得他为那些在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举火把游行的白人至上者辩护吗? 他在任时的鲁莽行为——纵容外国暴君,削弱我们的联盟,破坏情报机构,在国会无法建立合作关系,并解雇那些敢于反对他的人,暴露了他作为管理者的无能。 他关于美国的荒谬谎言——声称若不选他,美国将终结,表明他对我们国家真正力量的无知。 这个力量源于我们的价值观、原则,以及宪法对我们权利的保护。 我并不算了解哈里斯——我们只交流过几次,但她的竞选方式让我印象深刻。 她努力争取独立人士和共和党人的支持,并通过提供一个国家的积极愿景来团结各党派的选民。 她决心带领国家向前发展,并明白唯一的途径就是重新团结人民。 我已经准备好了。我相信大多数美国人也是如此。 这就是我希望所有政治立场的未决定选民,能和我一起支持哈里斯竞选总统的原因。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2024-11-02
拜登语出惊人、中东停火传大消息!金价飙升至2790美元创历史新高 如何交易黄金?
go
lg
...
放11至14名以色列人,其中包括妇女和
老人
,以换取被拘留的巴勒斯坦人,但具体人数不详,并要求停火30天。 “中东之眼”称,尽管目前的提议显然是不可能的,但官员们告诉以色列新闻媒体Maariv,参与谈判的美国官员希望在11月5日美国大选之前达成停火协议。 黄金最新技术前景 Valencia称,金价上涨趋势保持不变,金价触及2790美元/盎司的纪录高位。假如突破该位,金价将瞄准2800美元/盎司,随后是2850美元/盎司和2900美元/盎司心理水平。 势头表明,由于相对强弱指数(RSI)仍然看涨,并突破上一个峰值,这意味着黄金买家正在积聚动力。 (现货黄金日线图 来源:FXStreet) 另一方面,Valencia补充道,如果卖家进入并将金价推低至2750美元/盎司以下,下一个支撑位将是2700美元/盎司。若跌破上述支撑,接下来的支撑在9月26日高点2685美元/盎司,随后是50日简单移动平均线(SMA)2603美元/盎司。 北京时间08:17,现货黄金报2787.87美元/盎司。
lg
...
天马行空
2024-10-31
如果你觉得自己很记仇,那来和乌鸦比比
go
lg
...
艺术家吉姆·鲁则表示,乌鸦破坏了他所住
老人
公寓停车场上几十辆汽车的雨刷,无论什么方法都无法让它们停止。 乌鸦以聪明著称,能够模仿人类语言、使用工具,甚至在群体成员死亡时举行类似葬礼的仪式。 它们可以在拥挤的人群中识别并记住面孔。 乌鸦还会顽固地记仇。当一群乌鸦把某人视为危险分子时,它们的愤怒可能会非常惊人,而且这种记仇可以跨越乌鸦长达十几年的寿命,甚至形成代际记仇。 西雅图的计算机专家吉恩·卡特曾被乌鸦跟踪了将近一年。 乌鸦在他窗外徘徊,盯着他。 “乌鸦会在厨房外盯着我,”他在采访中说道。“如果我在房子里走动,它们会找到任何可以停留的地方,对我尖叫。如果我走向汽车,它们会俯冲攻击,几乎要碰到我的头。” 卡特非常清楚是什么引发了这些攻击。 有一天,他在自家后院看到乌鸦接近一只知更鸟的巢,于是用耙子威胁了一下。 但卡特从没想到乌鸦的报复会持续如此之久。他说,这群乌鸦学会了识别他下班回家乘坐的公交车。 “它们每天都在公交站等我,”他说,“我家离车站有三四个街区,它们会一路俯冲攻击我,直到我到家。” 只有在卡特不得不搬家后,这种骚扰才停止。 专家表示,大多数乌鸦攻击发生在春季和初夏,因为乌鸦父母在此期间会保护幼鸟并捍卫巢穴,以防外来侵扰。 但在其他情况下,攻击的原因并不那么明确。 当乔伊斯在七月遭遇乌鸦追击时,她在当地一个脸书小组上发现,附近几位金发女性也遭到了类似的俯冲攻击。 “我怀疑这是否有关系,”乔伊斯说,“难道它们对金发有意见?” “怪物”和教授 上个月一个灰蒙蒙的周日早晨,一名戴着怪物面具的男子缓步穿过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校园。他经过参观学校的准学生和家长,引得他们驻足观看,仿佛遇到了一部低成本万圣节恐怖片的演员。 男子是约翰·马兹鲁夫,他是一位专门研究人类与乌鸦互动的教授。 马兹鲁夫对乌鸦的聪明才智有着极高的评价,称乌鸦为“空中猴子”,因为它们不仅天赋异禀,且相较于体型而言,乌鸦的大脑比例也较大。 乌鸦会记仇多久? 马兹鲁夫相信自己已找到答案:大约17年。 这一估算源于他在2006年开始的校园实验。马兹鲁夫戴着这个怪物面具,用网捕捉了七只乌鸦。 乌鸦不久后被放走,但他认为,这次事件让被捕乌鸦及同伴深感受辱。 为了测试这些乌鸦对面具的记忆会持续多久,马兹鲁夫和他的研究助理们会定期戴上怪物面具,在校园内四处走动,并记录有多少乌鸦发出带攻击性的叫声,即专家所称的“斥责”。 在实验开始七年后,发出“斥责”的乌鸦数量达到高峰,当时约有一半乌鸦看到他时会激烈地叫喊。 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根据马兹鲁夫教授尚未发表的数据,怀恨在心的乌鸦数量逐渐减少。 在九月的散步中,马兹鲁夫在笔记本中记录,他遇到了16只乌鸦。而自实验开始以来,乌鸦首次全部当他路人。 维也纳大学的动物行为认知科学家克里斯蒂安·布鲁姆,受马兹鲁夫的研究启发,进行了类似的多年实验,但对象换成了乌鸦的近亲——渡鸦。 布鲁姆博士说,渡鸦“也非常擅长记仇。” 在这项从2011年持续到2015年的研究中,布鲁姆和同事们戴上面具,手持一只死去的渡鸦,走过一个关满活渡鸦的鸟舍。 随后,他们换上另一副对照面具,且不携带死渡鸦走过鸟舍。 和马兹鲁夫的实验类似,渡鸦对戴“危险”面具的人发出更多的“斥责”叫声,即使没有死渡鸦在场。 这样的斥责持续了整个实验期,这表明渡鸦的记仇也非常持久。 “如果你真的激怒了它们,渡鸦可以记仇很长时间,”布鲁姆说。 马兹鲁夫在华盛顿大学校园的实验也设有一个对照面具,乌鸦与之互动的方式——例如错误地对对照面具发出斥责。或许能解释乔伊斯女士和温哥华其他金发女性所遭遇的乌鸦攻击现象。 马兹鲁夫教授的对照面具是前美国副总统迪克·切尼的脸,虽然被“斥责”次数远少于怪物面具,但仍有少数乌鸦会对它发出叫声,马兹鲁夫解释说,这可能表明乌鸦容易出现“身份误认”。 这一点让西雅图的金发科学作家琳恩·皮普尔斯感同身受。 大约十年前,她在家附近的湖边慢跑时,一只乌鸦俯冲下来,啄中了她的头顶。 当她继续跑时,看到一个长着金色马尾辫的男人在水边追赶并踢踹鸭子和其他鸟儿。这个男子似乎正经历心理健康问题,而皮普尔斯怀疑攻击她的乌鸦可能把她误认成了他。 不论是不是误认,乌鸦的攻击一直持续。 当天晚些时候,皮普尔斯在公寓的庭院用餐,乌鸦轮流俯冲下来,几乎撞到她的头,她只能逃进屋。 类似的攻击还在继续。 “接下来的几年里,每次看到乌鸦我都害怕会再次被攻击,”皮普尔斯说。 乌鸦攻击的困境 面对长期被乌鸦“追踪”的恐惧,受害者们难以找到合适的应对方式。 在温哥华,乌鸦的受害者几乎无计可施。市政府环境专家安吉拉·克兰普顿表示,城市为其繁荣的鸟类生态而自豪,其中包括乌鸦,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城市生态健康的指标。 “这里有一种乌鸦亚文化,”她说。 克兰普顿表示,城市提倡“共存”,不采取移除乌鸦巢穴或修剪树木来减少攻击的措施。 这种“与之共处”的态度,让居民鲁本·希门尼斯感到沮丧。去年春天,希门尼斯搬进一间带大阳台的公寓。他在阳台上种植了罗勒、薰衣草和假连翘,但每次走到阳台去照料植物时,乌鸦都会攻击他。 “它们会俯冲下来冲向我,”希门尼斯说,“情况很严重,我甚至因为这事而睡不着。” 他的妻子经常调侃他——一个身高六英尺三英寸、体重230磅的男人竟然怕几只鸟。奇怪的是,乌鸦并未骚扰他的妻子。 希门尼斯在阳台上挂上闪亮的饰带,窗户上贴上反光胶带,还放了一个假猫头鹰,其头部随风摆动。但这一切都不起作用。 他想到自己在多米尼加共和国长大的时候,邻里教堂的管理员会定期带着气枪在院子里巡逻,射杀栖息在建筑物上的乌鸦。 “被乌鸦攻击时,我打电话给我父亲,告诉他我在加拿大不能射击乌鸦,”希门尼斯说。 他的父亲大笑着说:“如果乌鸦飞进你家,那你是不是得搬出去?” 其他被乌鸦骚扰的温哥华居民则采取了一种“妥协”的方式,他们将之称为“贿赂”。 十年前,温哥华的广播主持人吉尔·贝内特在遛狗时不断受到乌鸦攻击,最终她只能躲进停车场。 “我从未对乌鸦做过任何残暴行为,”贝内特说。 再次遇到乌鸦攻击时,贝内特开始在包里带上狗粮和花生,在散步时分发给乌鸦。 一对乌鸦开始跟随她,形成了一个“保护团队”。 今年夏天,当一只羽毛独特的乌鸦对贝内特俯冲时,她的“护卫乌鸦”立刻赶来,将那只入侵乌鸦赶走。 贝内特将这种喂乌鸦的行为比作黑帮式“保护费”,这是为了确保自己不会再遭到空中袭击的代价。 “我把它叫做乌鸦税。”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2024-10-30
川普经济瘟疫【“川普经济学”批判终结篇】
go
lg
...
不愿从事的工作,如收土豆、盖房子和照顾
老人
这类繁重的工作。 他们也还填补了美国本地人无法胜任 —— 掌握必要技能的美国本地人数量明显不足 —— 的高科技职位。 而且,移民还通过创办新企业创造全新的就业机会。 数据表明,自疫情发生以来,美国所有新增加的就业岗位都是由外国出生的工人创造的。换句话说,如果剔除移民,今天的就业人数不会比疫情之前多。 如果没有移民,自大流行病开始以来就不会有净就业增长 就业水平(2020 年 2 月指数为 100) — 外国出生— 本地出生 从很多方面来看,美国有能力吸引全球人才来为美国效力都是一件幸事。但是右翼政客竭力抹黑这些亮丽的数据。 数据显示,新的净就业增长都是由移民带来的,福克斯新闻干脆将“拜登经济学”称为 “移民招聘会”,而炮制了川普第二任期独裁计划的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则妄称,“美国人完全被抛在后面”。 然而,事实上,在被视为 “黄金工作年龄”(25 至 54 岁,即传统的大学毕业年龄和退休年龄之后)的本地美国人中,有工作的比例要高于疫情之前。 整体而言,完全是老龄化 —— “婴儿潮一代”开始退休 —— 的原因,才造成本地美国人目前加入劳动力大军的数据确实低于过去几年。 本地美国人中处于黄金工作年龄段的人有工作的比例高于种族隔离前的水平 25至54岁就业人口百分比 — 本地出生 — 外国出生 更确切地说,现在对工人的需求非常大,即使是最边缘的美国工人,如青少年和残疾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数据表现也异常出色。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今天美国对移民问题抱怨最多的一些地区,工人短缺问题非常严重,他们宁肯想着放松对童工的限制,也坚持要限制移民。 叁 | 一手好牌 现在的美国有一手好牌,别的国家巴不得也遇到我们遇到的问题。—— 有这么多优秀人才争相恐后想来美国,他们可以取代(或者前来照顾)即将退休的“婴儿潮一代”,并为美国的经济注入新技能、新理念、新业务和新动力。 新人才的涌入不仅帮助美国战胜了最近的经济衰退预测,还帮助美国在与竞争对手的经济竞赛中拔得头筹。 美国经济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比疫情爆发前的预期还要好的地方。 美国经济好于疫情爆发前的预期 今年经济预期规模与疫情爆发前预测之间的差异 与川普及其同党所误导的恰恰相反,移民既没有“偷走”美国本地人的工作,也没有偷走宝贵的税款,移民实际上拯救了美国经济,增加了美国人的工作机会,交纳了更多的税。 而且,如果目前的移民热潮继续下去 —— 可能不会,这取决于谁会在11月的选举中获胜 —— 移民很可能会在未来几年中改进所有美国人的命运: 国会预算办公室最近将其10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测上调了7万亿美元,将这一增长归因于移民推动的劳动力增长。 《大西洋月刊》的专栏作家德里克·汤普森(Derek Thompson)近年来一直在思考和撰写一项“富足议程”,确立美国住房、能源、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双赢政策,他把移民作为这一议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美国人关于移民的想法全都错了》(Americans Are Thinking About Immigration All Wrong)一文中,汤普森指出:更便宜、更充足的住房,更高的平均工资,更多工作机会,更多创新,更多医学突破,及无需增税收就提高州政府收入 —— 所有这一切,还有与我们的地缘政治对手(编者注:删去两字)抗衡,都需要更多移民。 有一种很朴素的逻辑,担心移民抢了本地美国人的工作。设想某个城市里一位理发师的处境:如果有移民来到他所在的区开理发店,可能会影响他的客源、价格或租金。这个逻辑可以理解:行业内竞争越激烈,从业者的收入就越少。 但从这种稀缺性角度考虑移民问题,实际上是刻舟求剑的想法,它假设经济中的工作数量是固定的。而事实上,没有一个国家的工作或收入数量是固定的。人口增长、经济增长和收入增长可以相互促进。 经济学家亚历山德罗·卡伊米(Alessandro Caiumi)和乔瓦尼·佩里(Giovanni Peri)在今年4月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们的研究发现,从2000年到2019年,移民对教育程度较低的本地工人的工资增长产生了“积极而显著的影响”。 由于低学历移民集中在建筑、机械操作和家庭保健辅助工作等领域,这会推动本地出生的工人升级到工资较高的白领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移民的到来令经济更有活力,从而提高了所有人的收入。 肆 | 一把钥匙 与很多美国人想的恰恰恰相反,移民是打开美国最紧迫问题解决方案的一把钥匙。 在美国的住房短缺问题的背后,是建筑业有几十万个工作岗位的空缺。 据全美住宅建筑商协会估计,在最大的州,如加州、德州和纽约州,每五名建筑工人中就有两名是外国出生的。 美国总承包商协会(Associated General Contractors of America)负责公共事务的副总裁布莱恩·特迈尔(Brian Turmail)说:“建筑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成为建筑工人”。 美国总承包商协会公共事务副总裁布赖恩·图尔梅尔(Brian Turmail)说,“如果美国人想要更多的房子,我们很可能需要更多外籍工人去造这些房子。” 不仅住房,实现清洁能源也需要移民。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数据,每六名太阳能和光伏发电安装工人中就有一名是移民,而根据乔治梅森大学墨卡图斯中心(Mercatus Center at George Mason University)的一份报告,“23%的绿色工作工人是外国出生的”。 在关键产业方面,美国如果想要计算机芯片制造业上赢得竞争,尤其需要移民。 作为一个富裕国家,美国因劳动力成本较高在半导体制造领域有着明显的劣势。 除非为我们的半导体工厂配备世界上最有才华的工人,从而不以成本而以智慧取胜,我们就无法赢得竞争。 中间派智库“经济创新集团”(Economic Innovation Group)提出“芯片制造者签证”(Chipmaker’s Visa)的建议,每年为一万名半导体制造专业技能移民提供获得绿卡的快速通道。 芯片制造如此,人工智能发展也是如此。 据美国科学家联合会的数据,中国出生的“顶级”人工智能研究人员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要多,但这些精英研究人员中有三分之一不在美国工作。 现在美国政府已迈出了一小步。 2023年10月,拜登发布了一项行政命令,要求现有机构简化人工智能专业移民的签证标准。 但还可以做得更多。 伍 | 百年大计 几十年来,移民一直是美国科技发展的关键。 美国进步研究所(Institute for Progress)研究员杰里米·诺伊菲尔德(Jeremy Neufeld)的研究指出,30%的美国专利、40%的美国诺贝尔科学奖,及50%以上价值十亿美元的美国初创企业都属于移民。 但是现在美国实际做的却是,让绿卡的等待时间越来越长,移民申请积压人数越来越多,以至于一些有才华的移民不再等待,选择离开美国。 这种作法如果不是疯狂的愚蠢,就是愚蠢到了疯狂的地步。 美国在技术补贴上花着数千亿美元,却不能解决移民招募的难题。这就像运动员一边训练跑马拉松,一边吃饭只吃甜甜圈一样失策。 移民是美国国家安全、产业政策、富足议程、经济承受能力危机和技术优势的核心。如果没有更多的外籍工人,美国将失去一切使我们物质繁荣的东西。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戈登·汉森(Gordon Hanson)接受《大西洋月刊》采访时说:“移民太重要了,不能出现混乱。混乱会导致以短期政策来解决问题。但你并不想要一个为期10个月的美国移民政策,你想要的是为期100年的移民政策。” 100年的角度,就或许是扩大移民规模最有力的理由。 《柳叶刀》杂志最近发表了一份21世纪末全球人口趋势的分析报告。研究人员预测,全球人口将在2064年达到峰值。 其后数十年,几乎所有富裕国家的人口都将持续萎缩。 目前,几乎所有富裕工业化国家的生育率都低于更替水平。日本和韩国的劳动适龄人口已逐年减少。 几年之内,移民将成为每个富裕工业化国家人口增长的唯一可靠杠杆。 陆 | 严峻选择 美国面临着严峻的选择。 政客为了私利,可以不顾美国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人口流动目的地这一事实,可以把移民说成是对美国国家安全、美国工人和美国文化的持续威胁,洗脑选民去相信反经济的“川普经济学”,让美国经济坠入到瘟疫般的恐怖前景之中。 或者,美国值得一个更好的选择: 重新认识美国的“移民之国”的身份, 从100年的长远角度出发,认识到美国国家安全、美国劳动力的增长以及美国强大的体现,都有赖于一个更明智、更具前瞻性的移民政策体系, 一个继续扩大移民的百年计划。 聪明的政治家,应该找到合适的方法,在近期有效控制边境,不去激怒主张限制移民的人,在长期让更多的移民加入美国,走向真正的伟大。 而“川普经济学”绝不可能让美国伟大。 《移民之国》1963年版的封面 参考资料 https://www.theatlantic.com/politics/archive/2024/10/immigration-public-opinion-reversal/680196/ https://www.piie.com/publications/working-papers/2024/international-economic-implications-second-trump-presidency https://www.cnn.com/2024/09/26/business/trump-inflation-jobs-tariffs-economy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opinions/2024/04/23/immigration-jobs-economy/ https://www.theatlantic.com/ideas/archive/2024/05/america-needs-philosophical-reboot-immigration-policy/678535/ https://ifp.org/immigration-powers-american-progress/ https://www.thelancet.com/action/showPdf?pii=S0140-6736%2820%2930677-2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2024-10-29
中国幼儿园数量骤减14808所!港媒:出生率下降对未来经济构成严重威胁……
go
lg
...
建成养老机构,许多幼儿园工作人员转行做
老人
护理工作。 由于住房和育儿成本高昂、进入好学校、获得好工作机会的激烈竞争以及不确定的经济和政治前景,中国家庭越来越不愿意生育。 最近对东部城市宁波的育龄女性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近一半的未婚无子女女性表示只想要一个孩子,超过1/3的女性不想要孩子,15%的女性想要两个孩子,不到1%的女性表示想要更多孩子。 = 调查还发现,56%的受访者认为婚姻是可有可无的,而非必需的,近6%的受访者认为根本没有必要结婚。
lg
...
圈内人
1评论
2024-10-28
制造业回流与美国就业韧性
go
lg
...
济出现两点结构性变化:第一,疫情中不少
老人
去世令其后代(多为中年群体)继承了遗产,遗产和赠与税在2022年和2023年连续创下历史新高,叠加股市与房地产价格上涨,这一群体的在疫后的财富扩张效应会更显著;第二,美国劳动力参与率始终未能恢复至疫情之前,截至2024年9月,美国劳动力参与率录得62.6%,比疫前低0.7个百分点,其中25-54岁群体的劳动力参与率录得83.8%,已经高出疫前0.8个百分点,而55岁以上群体的劳动力参与率录得38.6%,比疫前低1.6个百分点,表明部分(尤其是继承遗产的)中年群体退出就业市场并导致就业永久性缺口推升薪资。也就是说,过去三年美国人口结构“年轻化”,叠加财政转移支付、股房齐涨带来财富效应优化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提高薪资增速,健康的居民资产负债表又提振消费意愿、形成“就业→薪资→消费”正反馈循环。目前居民资产负债率处于历史极低水平,即便资产价格重挫对美国居民的消费约束也较为有限,只要美联储宽货币就有望助力消费,进而就业市场降温应是缓慢过程。 (二)需求推动型的通胀中枢上移压低了失业率 我们在此前报告中多次指出,过去两年全球进入价值链重塑下的资本开支周期推动大宗商品价格走高,而前文所述的“就业→薪资→消费”正反馈循环也推高了美国通胀。上述因素叠加未来几年美国对外贸易政策或仍鹰派,美国通胀中枢或较疫前系统性上移。美联储货币政策相当于在通胀和失业率之间寻求平衡。2022年通胀上行美联储选择加息对抗通胀,但本轮属于需求推动型通胀因而就业市场需求旺盛、失业率走低,今年以来通胀风险下行、就业风险上升,美联储降息就是为了避免失业率大幅走高。往后看,若要实现在通胀中枢趋势性上移下的双重风险平衡,失业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除上述两个因素,我们认为美国制造业回流也对美国劳动力市场形成额外助力。 一、美国制造业回流进度如何? (一)疫后拜登改弦更张,制造业回流明显提速 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开始推动制造业回流,但收效甚微。2009年奥巴马上任便提出“再工业化”并推出纲领性文件《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后续政策接踵而至,包括2011年《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2012年《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2014年《振兴美国制造与创新法》、2016年《美国制造计划》,事与愿违的是任期内美国制造业反而加速转出;2018年特朗普也将制造业回流作为政策重点,2019年贸易摩擦背景下美国制造业曾短暂回流,但又被疫情中断。 疫后拜登政府通过产业政策补贴半导体、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进而实现所谓“去风险化”,制造业回流明显提速。根据科尔尼2024年《美国制造业回流指数》报告[1],2023年美国制造业进口比率(即从14个亚洲低成本国家和地区[2]进口的制成品总额占美国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大幅下降2个百分点至12.1%,该比率在2019年也曾下降1%。据此计算,制造业回流指数同比增长157个基点,是2013年有数据以来的最大增幅。此外,2023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比重由2021年的15.0%升至17.6%。当然,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2020-2023年基本维持在10.2%附近,这既与本轮美国建筑支出反弹但设备投资低迷有关,也与制造业回流的结构性特征有关。 [1] https://www.kearney.com/service/operations-performance/us-reshoring-index [2] 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马来西亚、印度、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柬埔寨 此外,美国正在逐步降低对亚洲地区的进口依赖。一方面,2023年美国制成品进口总额同比下降1130亿美元至2.67万亿美元。从美国制成品进口结构来看,2023年中国大陆和包括马来西亚、越南在内的亚洲低成本经济体份额分别下降了3.2%和0.6%,同期欧洲、墨西哥和加拿大份额分别上升1.2%、1.4%和0.9%。另一方面,根据(制造业总产出-出口)/(进口-再出口)衡量的美国自给能力指数从2021年低点2.38升至2023年的2.52,已回到2019年水平。 (二)2023年美国制造业回流集中在哪些环节、哪些行业? 首先,从环节上看,本轮美国制造业建筑投资和设备投资存在时间差。受益于三大法案,2022年Q1-2024年Q1非住宅类建筑投资基本处于高位但设备投资迟迟没有跟进,直到2024年Q2非住宅类建筑投资环比折年率大幅放缓(0.2%),取而代之的恰恰是设备投资(9.8%)。考虑大选因素,单季度数据或不足以说明问题,仍需继续观察,若设备投资果真接棒建筑投资,则本轮制造业回流持续性值得期待。 其次,从行业上看,本轮美国制造业回流存在结构性特征。从建筑投资看本轮支出尤为集中,2022年《芯片和科学法案》和《通胀削减法案》通过后以计算机、电子和电气设备为代表的相关产品建筑支出快速放量,我们估计2022年至今年8月计算机、电子和电气设备贡献了美国建筑投资扩张的87.1%,其次是化工产品和运输设备,分别为6.4%和5.6%,其余行业合计占比不到1%。若考虑设备投资和生产环节则结论大不相同,2023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相对2021年增量贡献行业TOP5都是美国本土相对成熟完善的产业链:石油和煤炭产品(17.1%)、化工产品(16.3%)、机械(10.0%)、加工金属制品(9.4%)、其他运输设备(8.6%),而计算机和电子产品(3.6%)、电气设备、电器及部件(3.5%)占比并不高,这也说明了过去两年计算机、电子和电气设备快速建厂但并没有急于购置设备、转化产能。 三、制造业回流成效:调结构且支撑就业市场韧性 (一)拜登任期制造业岗位回流加快,且岗位趋于高端化、集中化 为评估制造业回流对美国就业市场的影响,我们参考机构Reshoring Initiative根据招聘公告统计的制造业回流创造的就业岗位,包括美国本土公司回流的岗位和FDI进入美国创造的岗位,两者的区别在于母公司是否美国本土。 总量来看,拜登任期内制造业回流岗位明显增加。2010到2023年美国制造业因离岸外包损失了500万个就业岗位,制造业回流创造了189.8万个岗位,其中特朗普任期(2017至2020年)为58.5万个,拜登任期(2021至2023年,2024年未统计)便高达87.6万个。 行业来看,制造业回流岗位趋于高端化、集中化。2010-2021年制造业回流创造岗位最多的5个行业(从高到低排列,下同)为运输设备、计算机和电子产品、机械、医疗器械、家具和相关产品,合计占比70%。2022年制造业回流创造岗位最多的5个行业为:电气设备、计算机和电子产品、化学产品、运输设备、医疗器械,合计占比86%,其中电气设备和计算机和电子产品2个行业占比便高达67%;2023年制造业回流创造岗位最多的5个行业为:电气设备、计算机和电子产品、运输设备、化学产品、机械,合计占比90%,其中电气设备和计算机和电子产品2个行业占比高达64%。这表明制造业回流岗位已由过去的一般机械制造向价值链位置更高的计算机、电子、电气靠拢。 更具体地,就2023年来看,Reshoring Initiative还提供了某些“关键产品”的岗位回流情况: 1)第一大行业是电气设备。电动汽车电池是回流速度最快的产品,其就业份额由2019年的3%上升到了2023年的37%,2023年53家相关企业创造了约4.9万个就业岗位; 2)第二大行业是计算机和电子产品。2023年34家芯片企业创造了2.8万个工作岗位,34家光伏企业创造了1.17万个工作岗位。 3)运输设备和化学产品几乎并列第三。运输设备岗位增加主因是外国公司在美国增加了电动汽车的生产,化学产品岗位的贡献来自制药业和氢、锂以及稀土元素。 2021年Q1-2024年Q1上述“关键行业”提供了超过50万个岗位,占比如下图所示 但制造业回流并不一定意味着扩招。2023年制造业企业平均招聘岗位同比增幅TOP5分别为:家具和相关产品(80%)、机械(66%)、化学产品(28%)、运输设备(18%)、食品饮料(12%),电气设备反而下滑15%。 多数制造业回流岗位要求中高技术及以上居多,来源地也相对集中。2023年87%的岗位(70%的公司)要求为中高技术或高技术,仅有1%的岗位(20%的公司)要求中低技术,2%的岗位(10%的公司)要求低技术。而2010到2021年,美国制造业回流岗位中的高技术、中高技术、中低技术及以下岗位占比分别为25%、42%和33%。从来源地看,2023年美国回流岗位前五大来源地分别为:韩国、中国、日本、德国、英国,合计岗位占比59%。 (二)建厂对劳动力需求的提振或接近尾声,后续关注设备投资持续性 疫后美国就业市场供需两端面临双重冲击:供给端,移民有效补充了因疫情退出就业市场的群体,根据CBO的估计[1],2022-2024年美国净移民人数分别为267万人、330万人、330万人,远高于疫前70-90万人的水平,其中非法移民或待定身份移民占比在70%以上;需求端,制造业回流补充了因疫情减少的美国本土企业,由前文可知2021至2023年制造业回流创造87.6万个就业岗位。2024年以来美国劳动力供给仍在回升但需求已明显放缓,供需缺口由峰值的653.9万人降至今年8月的83.9万人。进一步地,劳动力需求在2023年底高点回落大致对应本轮制造业建筑投资完工的时点,这表明建厂对就业的拉动或接近尾声,2024Q1大幅回落但Q2又有所回升,这与我们此前所述的Q2设备投资启动有关,后续这一变量值得重点关注。 [1] https://www.cbo.gov/publication/59697 制造业回流或许是当下美国失业率维持偏低水平的合理解释。疫前美国贝弗里奇曲线是一条平缓向左上方一定的曲线,疫情使得贝弗里奇曲线向外扩张随后再度向左上方移动,反映职位匹配效率下降、劳动力市场摩擦增加,供给回补速度始终弱于需求。2022年加息开启后劳动力市场缓慢降温,表现为失业率在低位波动而职位空缺缓慢下降,供需缺口持续存在但有所收敛。疫后贝弗里奇曲线向正常化回归过程中岗位空缺率的下降并没有导致失业率的回升,反映就业市场匹配效率提高。2022年7月起供需缺口收敛并未推动失业率回升,直到今年2月供需缺口逼近100万人附近时失业率才开始回升,但8-9月又有所回落。我们推测,Q3飓风和罢工导致新增就业偏弱或许是一次性冲击,但若制造业回流1.0(建厂)结束后2.0(设备投资和生产)跟上则失业率或仍将在低位盘整,方向和节奏则取决于大选结果。 我们反复强调,失业率是观察美国经济周期位置最好的指标。1948年有数据以来美国经历12轮失业率上行周期,每一轮无一例外都出现了衰退。一般情况下,只要连续三个月回升就会进入上行趋势,但本轮上行趋势受阻很可能与制造业回流2.0有关(待验证)。尽管失业率是经济的滞后指标,但对周期性衰退仍存在领先性。除2001年科网泡沫破灭和2008年次贷危机两轮系统性风险外,失业率开始回升后(1到10个月不等)经济衰退才会发生。在失业率进入快速上行趋势之前,美国距离周期性衰退仍有距离。 此外,历史上美国失业率大幅反弹都会伴随企业裁员率上升、但本轮尚未出现。截至今年8月,美国雇佣率已经降至疫前水平但裁员率却迟迟没有反弹,且员工主动离职率下降表明目前就业市场流动性环境仍然可能在边际转紧,员工通过跳槽寻求性价比更高的工作机会在减少。 往后看,大选也是影响美国就业的关键变量,不同总统候选人对移民和经济政策的态度存在差异,其产业政策偏好也将影响未来数年美国就业结构。若特朗普胜选,从目前其公开言论来看应该会支持油车、能源、农业等传统行业及医药、芯片、AI、太空技术等高端制造业,兼顾中低端和高端制造业;若哈里斯胜选,产业政策大概率延续拜登框架,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的同时地产投资可能再度扩张,地产开工和制造业设备投资加持下,供需缺口或再度扩大。
lg
...
金融界
2024-10-28
概念掘金 | “长寿药”迎来重大突破,概念股将迎爆发期?
go
lg
...
的NMN营养补充剂原料为研究对象的抗衰
老人
体临床有效性试验。 康惠制药:公司增资的湖北科莱维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有NMN-烟酰胺单核苷酸这项生产技术。 兄弟科技:公司专注医药食品及特种化学品领域,已建成年产8000吨烟酰胺项目,烟酰胺用于合成NMN。 仟源医药:公司有烟酰胺片的药品批准文号,投资了新药研发公司、从事小核酸(RNA)创新药物的研发公司、儿童医院和医疗器械企业等。 金达威:旗下Doctor's Best的新产品Doctor's BestNMNβ-烟酰胺单核苷酸NAD+抗衰老逆龄,已经上市销售;子公司诚信药业(持股86%)主营原料产品涵盖β-烟酰胺单核苷酸(NMN)。 特一药业:拥有50mg及0.1g两个规格的烟酰胺片的生产批件,但暂未生产;全资子公司新宁制药目前在进行NMN相关工艺技术的研究和论证。 德展健康:下属子公司红惠新医药正在开展NMN产品相关研发工作,NMN项目实验室研究工作已基本完成,但尚未达成商业化销售条件。 尔康制药:拥有原料药烟酸的生产资质,已具备相应技术储备,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组织安排生产和销售。
lg
...
格隆汇
2024-10-24
您好,我是同程客服
go
lg
...
“怎么一年到头都看不到你”,可她知道是
老人
心疼她才这么说。 正是有这样的心态,让她在一个普通岗位一干就是11个春秋,并且成为2023年度全国“最美客服”。何诗涵说,当时一个公益活动要评选最美客服,听到这个消息很激动,还以为选美,看到主办方的介绍才知道,要选的是心灵美,解决问题的能力美,亲和力美的客服,“我真没想到,我们这个行业竟然有媒体关注,还要评奖”。 相比获奖,何诗涵内心还是更在乎用户的信任和肯定。在她看来,“被用户需要”是她最本职的工作之一。 2023年的一天,一位女士带着自己的孩子跨越几千公里外出游玩,但到酒店停车场,却获知房间没有预订成功。当时孩子已经身体略有不适,电话要求必须入住原酒店。同样身为一个6岁孩子的母亲,何诗涵接到电话后感同身受,一方面安抚用户“新酒店停车场的事您不用担心,我现在就帮您去查询,您先带孩子吃饭”;另一方面与酒店协调。最终在附近给这位女士安排了同等价位的房间,但在舒适性和安静方面高于原预订酒店,也解决了第二天早餐和当晚的停车问题。 “做客服的一定要耐心、细心、真心”,何诗涵说:“因为你电话的同时也要打字记录,相比单单打字服务,电话的语速、口音、耐心都是安慰对方的一种方法,如果着急,那么就要忙中出错,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用户不理解我们,会认为我们速度慢,是不是不解决推诿等矛盾出现。” 目前,她每天依旧保持96件客服需求的处理,每个月累计用户问题的处理超过1000件,对她来说,电话客服还没结束“喂,您好,我是同程旅行1118152号客服,很高兴为您服务。” WOW,我也是个客服 21年来从未离开过客服工作的肖玉池,如今的身份是同程旅行副总裁、客户体验中心CEO。在他看来,接电话解决用户问题是一个电话客服最基本的专业素养。从2019年开始,他提出了“让服务WOW”理念,肖玉池说,这并不是简单的口号,更是一个手势的象征,双手在嘴边打开去告诉大家,我们的服务。 今年国庆假期,面对用户集中性的需求,同程旅行提前布局,完成了人力配置、系统流程优化、会战激励措施和活动策划等。在肖玉池的部署下,客户服务层面保持了7*24小时服务保障,仅十一期间在排班调度上,累计调度人次超过900次,确保了业务高峰期人力的精准匹配。 而面对海外用户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同程旅行首个海外客户体验中心已于7月正式落地马来西亚吉隆坡。吉隆坡客户体验中心将作为重要支撑,为同程旅行旗下国际旅游预订平台HopeGoo提供旅游咨询、订单处理、售后服务等一站式服务。 深知一个电话客服的工作角色所限,特别是跨部门沟通始终是扎在肖玉池心中的一根“刺”。为了打破这个障碍,他从2018年开始在全公司推广“亲听”项目,公司每个部门从领导层到普通员工,每年都要去客服体验中心亲自听听用户真实需求,并在2023年公司内部上线“亲听”小程序。肖玉池表示,如今的同程旅行全球年累计服务人次已经有18.6亿,这个时候更要充分考虑用户感受解决实际问题。据他介绍,运营“亲听”这个项目如今已经是第6个年头,公司内部累计举办259场线下亲听,参与员工6260人次,发现问题5787例。 肖玉池也注意到客服这个行业的现实困境。一方面是人才引进,随着大学普及率不断提高,很多应届生选择继续深造,不愿意踏入服务业,招聘难度每年都在提高;另一面是理念差异,年轻人对于行业的认同感和兴趣,以及文化都需要磨合。肖玉池说:“不仅要招得来更要留得住才是一个行业良性的循环。”他总结了一套自己的管理理念,针对文旅行业和所在公司的文化,通过针对不同阶段的员工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 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正在让客服的效率和应用场景有了大幅提高。从一开始的不理解不会用到如今的“人+智能”技术结合,同程客服一站式操作系统已覆盖座席超过2200个,预计到2024年底可实现100%覆盖,预计助力业务处理效率提升10%。今年9月份,由同程旅行研发的同程“程心”大模型成功入选苏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试点示范项目。 “我们希望通过人机语音交互技术,无论用户是寻找热门景区还是探索小众目的地,能为用户提供更多个性化建议。”肖玉池说,除了可为用户提供丰富的智能服务外,“程心”大模型未来在客服智能化及平台运营提效方面将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肖玉池眼里的未来客服人,将会把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融入到实际工作中,为客户提供沉浸式的沟通体验,“人工客服不会消失,客服人有温度的服务无可替代”。
lg
...
证券之星
2024-10-23
上一页
1
•••
11
12
13
14
15
•••
124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回应了!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宣布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发表谈话
lg
...
加拿大迅速反制!特鲁多宣布美国商品征收25%关税,BC省长下令政府停止采购美国商品
lg
...
特朗普“官宣”了!美国对中、加、墨三国“关税战开打”,市场坐等反制措施
lg
...
黄金周评:金价不断挑战新高、上破2815 特朗普打响关税战,注定多头将“续写辉煌”?
lg
...
崩盘将至?!英伟达被中国AI应用DeepSeek“吊打”,股价跌破“红线”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9讨论
#链上风云#
lg
...
59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701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836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