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当前绿色信托的创新特点与发展展望
go
lg
...
确定性:一是产业扶持政策的不确定性,如
税
收
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力度未来有可能减弱;二是产业周期性发展的不确定性,很多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短期看固然显得朝气蓬勃,但长期来看,资本过剩、技术迭代、需求走弱等因素都会诱导行业进入下行周期,从而给相关领域绿色资产带来减值损失;三是项目收益的不确定性,很多绿色产业均涉及较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的前期投资,总体上呈现前期一次性投资大,后期经营性回报期长的特点,甚至有些项目后期回报难以用经济利益计量,或者过长的投资周期加剧了未来风险。因此,目前包括绿色信托在内的绿色金融的发展还存在较多的难点和障碍,需要通过建立绿色公益性补偿机制、改善金融产品环境价值评估标准、加强绿色金融监管、创新绿色金融工具等方式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体系。 (二)受托人的专业管理能力 绿色信托业务的拓展对受托人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首先,信托公司需要普及绿色发展理念,将推动绿色转型上升为战略导向和文化指引,通过提升战略定位,自上而下推动。其次,信托公司需在管理机制、风险防范、贷后管理、人才培养、投研建设等方面进行调整,完善内部基础设施建设,为绿色信托发展提供优质土壤。再次,由于绿色信托运用方式灵活、财产类型丰富,信托公司要从模式、产品、服务方式等多方面发力着手,推动绿色信托业务创新,以满足社会绿色转型中多元化的投融资需求。 (三)市场资金与项目的匹配 在绿色信托业务实践中,往往存在资金成本、期限不匹配的问题。这是因为多数绿色项目由于具有公益性、非经营性等特点而缺乏较好的盈利性,导致项目无法承担较高的资金成本,如果交易对手为资质较好的央国企,其可接受的资金成本往往更低。也有些绿色项目建设运营期限较长,导致前期资本投资回报周期被拉长。因此,更好的对接市场上低成本的长期资金,成为绿色信托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未来绿色信托创新发展的展望 (一)绿色信托规模有望持续提升 2020年以来,服务“双碳”目标成为我国绿色金融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要“推动绿色发展”,我国经济将坚持走绿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绿色产业进入蓬勃发展期,资金缺口巨大。根据中金公司、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等权威机构测算,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资金需求规模达到百万亿量级,绿色金融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作为绿色金融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绿色信托是信托业服务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的主要方式,也是行业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未来规模有望持续提升。 (二)信托在支持绿色发展中的功能将进一步发挥 相较于其他金融机构,信托在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具有其独特的功能优势。首先,信托公司可以借助信托财产的风险隔离功能,保障绿色信托资产的安全性和独立性;其次,信托公司可以运用信托架构灵活多变、资产配置横跨各市场的特性,结合项目特点提供更加合理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更好满足绿色项目多元的金融服务需求。近年来,除主流的绿色信托贷款外,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股权投资、碳信托、绿色慈善信托等业务迅速发展,证明信托在绿色金融中可发挥的作用更加多元。 (三)不断提升绿色产业投研能力 信托公司传统业务领域多为房地产、基础产业、工商企业等,对传统工业绿色转型、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碳市场等绿色产业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而这些领域往往又是市场发展较快、技术迭代频繁、行业竞争格局激烈的新兴领域。信托公司在这些领域相对薄弱的投研能力无法有效支撑相关业务的拓展,成为绿色信托发展的严重掣肘。因此,信托公司应不断加大对绿色产业的研究投入,储备一批绿色专业人才,为绿色信托发展清扫障碍。 (四)充分挖掘和匹配各类资源 在资金端,信托公司依靠传统的短期、高成本资金渠道无法支持绿色信托业务的开展。因此,积极拓展长期、低成本的资金来源成为绿色信托发展的关键。可重点关注保险、股权投资基金等机构资金渠道,以及家族信托等长期财富管理资金来源。在资产端,信托公司一方面可以深挖传统客户绿色转型的融资需求,比如房地产领域的绿色建筑,基础产业领域的清洁能源电站建设等;另一方面,信托公司还应积极拓展其他绿色产业领域的业务机会,充分挖掘股东资源、客户资源,积极对接其他机构资源。
lg
...
金融界
2022-12-19
闯关与重启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
go
lg
...
。“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指向有望采取
税
收
优惠、增加贷款额度、再贷款等方式多措并举实施支持。 3、“6个更好统筹”中特别关注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意味着在“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的要求下,仍会审慎对待负面紧缩政策,防止大起大落,扰动预期。 4、“5个重点任务”中的亮点是消费、平台经济和地产,表述略超预期。 (1)消费:会议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特别是“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我们认为随着经济逐渐恢复常态,可关注如消费券等政策会否加码,并可研究将“财政直达消费”作为储备工具。 (2)现代产业体系统筹发展与安全,平台经济表述更加正面。会议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安全端”聚焦自主可控、能源和粮食安全;“发展端”注重新能源、绿色、数字经济等。要求“平台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3)地产:预计地产供需端政策将继续加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突出“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指向政策要注重落实,且有望加码;市场化收并购有望提速,“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打击违法犯罪”指向优胜劣汰;“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指向需求端政策有望继续松动,关注一线城市、二套房、房贷利率会否调整。 风险提示:国内疫情反复超预期,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
lg
...
金融界
2022-12-19
中电控股罗嘉进:各国鼓励新能源发展已成为趋势 中国可以依靠自身的独特优势克服挑战
go
lg
...
暖的系统,为了节能建筑和节能改造提供了
税
收
问题。而面临当下的困境,有不少国家,比如说美国、德国和荷兰和我们也需要靠额外的煤电来支持能源稳定。 在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背景下,各大经济体重新审视在能源转型过程中传统能源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在保障脱碳过程中,如何能保障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中国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譬如说近几年我国电力供应较为紧张,随着供电和光伏新能源装机比例的提高,电力系统需要利用大量常规的火电参与调峰,保持电力供需平衡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另外,双碳目标推出进一步加快了能源脱碳的进程,新旧动能转换的步伐要跟得上才能顺利过渡能源结构的转型。再之,近两年极端天气频发增加了风电和光伏的应用复杂性,如何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下既要兼顾电价合理性,又要将其控制在相对较低的水平是非常有挑战性的。 在国际上,地缘政治冲突让能源博弈变得更加复杂,能源贸易摩擦明显增多,根据范围不断扩大。另外,高利率、高通胀、汇率波动以及金融投资等多重作用导致全球能源价格继续在高位振荡,进一步加重了能源成本。 中国可以依靠自身的独特优势,是有能力克服这些不同的挑战。 首先,中国制造业供应链规模庞大,配套完善,在全球贸易和生产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二,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中国重视研发投入,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第三,目前我国是全球领先的消费和工业需求的市场,超大规模的市场和消费能力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国际的竞争能力。 第四,大规模新能源开发带动了新技术的发展,供电光伏的上游原材料新能源设备制造生产商形成了长期景气的支撑,配套的储能技术,氢能技术也将因此受益。 最后,市场导向的营商环境,让能源稳定的长远规划的能力将会进一步优化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具体就新能源开发来说,要把握以下三点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首先要持续降低零碳能源发电成本,需要通过规模化的效应和技术创新进一步降低设备的投资成本,加速平价化的过程。 其次,需要改进电网基础设施需求侧的响应以及部署捕能的技术,提高电网灵活性,不但要通过增加调峰电源,增加电网灵活性,还要增强区域输电互联。 另外储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得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再者,应加大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透过科技创新引领新能源的发展,包括储能技术、氢能技术、核能以及碳捕集封存利用的技术。 最后,能源发展迈向零碳的未来,为民生保驾护航,需要政府、学界、商界、市民,大家携手同行。
lg
...
金融界
2022-12-18
四川刚刚发布!
go
lg
...
、商务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落实
税
收
优惠政策,对疫情防控紧缺医疗物资重点生产企业,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政策;符合西部大开发、高新技术企业等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条件的,依法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责任单位:四川省税务局,经济和信息化厅、财政厅) 七、加强市场规范引导,做好疫情防控紧缺医疗物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制假售假、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流通市场数据监测预警和部门数据共享;实行日报制度,对每日报送销售额、价格、库存量等关键数据的商协会、重点企业给予支持;发布“四川省新冠预防与治疗药械推荐目录”,引导社会大众理性购药、科学用药。(责任单位:省委宣传部、经济和信息化厅、商务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市场监管局、省药监局、省中医药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提高流通保障能力,按照保重点、保关键、保急需的原则,做好医疗、养老、教育等重点行业机构与生产企业的产销对接;指导企业加大采储力度、提高配送效率、满足群众用药需求,对成效显著的企业予以通报表扬;支持流通企业拓展省外货源、扩大进口以及出口转内销。(责任单位:经济和信息化厅、商务厅,教育厅、民政厅、省卫生健康委) 九、经济和信息化厅、商务厅分别牵头负责生产供应、流通保障工作,强化部门协同、省市联动,积极帮助疫情防控紧缺医疗物资重点生产流通企业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扩大生产供应,加强流通监测。(责任单位:经济和信息化厅、商务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省中医药局、省药监局等) 以上措施适用于医用防护口罩、新冠抗原检测试剂、新冠预防药物、新冠治疗药物等生产流通企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3年4月30日。
lg
...
金融界
2022-12-1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三大“积极”信号,发展提45次、“稳”提31次,十大关注点+三大板块投资机会
go
lg
...
由于新增留抵退税拖累减弱、房地产相关
税
收
跌幅收窄甚至转正、非
税
收
入有望维持高增速,预计2023年公共财政的收入压力将弱于今年。但由于实现5%左右的GDP目标增速存在一定难度,因此“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公共财政+政府性基金这两本账的广义赤字需进一步提高。考虑到土地出让金锐减后,部分地方政府濒临“财政重整”。本次会议要求财政政策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债务风险可控。 有鉴于此,2023年广义财政发力的方向可能如下: 一方面,中央财政加杠杆,控制地方政府新增债券尤其是专项债的额度。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三季度中国中央政府杠杆率为20.6%,近年变化并不大,未来有提升空间。我们预计,2023年公共财政赤字率将接近甚至可能突破3%,但新增地方专项债额度或不宜高估,可能持平于近两年的3.65万亿。 另一方面,借助政策性银行等广义财政工具加码基建投资。本次会议指出“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对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和贴息等工具”。我们认为和2022年一样,2023年政策性银行在补充基建项目资本金和发放配套贷款等方面,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 第七,货币政策定调仍偏宽松,“精准”并不蕴含边际偏紧之意。 本次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 回顾近年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货币政策的表述,“精准”一词曾在2020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出现,对应于2021年的货币政策是边际收紧。正因此在今年12月政治局会议通稿公布后,市场曾有部分解读认为货币政策“精准有力”的表述是“边际收紧”的态度。我们认为,更需关注会议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表述,这在历史上对应于2016年、2019年、2020年和2022年,皆是货币政策相对宽松的年份。 总体看,会议对2023年货币政策的定调仍然较为积极,货币政策进一步发力兼具必要性和可行性。展望2023年,海外加息外溢效应减弱、国内结构性通胀压力趋缓,有助于中国货币政策宽松空间的打开。同时,货币政策有必要维持宽松的流动性环境,进一步支持“稳信用”。但货币政策发力的方向或更加聚焦,正如会议中提到,“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将是货币政策“精准”支持的重点所在。 第八,产业政策发展安全并举。 会议强调,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本次会议部署的重要工作中,第二点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与二十大的要求一脉相承,是新发展阶段拉动投资增长的核心。 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和安全并举”的重点方向,也即产业层面的增长动能,源于三个方面。 首先,“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结合二十大报告精神,传统产业升级的方向聚焦于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主要是“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其次,“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安全”是其中的核心和关键。二十大报告提出“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本次会议对2023年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部署包括三方面:一是自主可控,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需聚焦“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二是能源安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升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三是粮食安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最后,“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赢得主动。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均面临调整,这一过程孕育着的新机遇,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需“勇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 第九,防风险重点是稳地产。 本次会议部署的重要工作中,第五点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其中较大篇幅聚焦于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同时强调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如“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较长,对中国经济广义影响可达两到三成,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息息相关,在金融体系中也具有重要地位,因此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核心所在。 回顾2022年,尽管地方政府因城施策“松绑”房地产政策、央行银保监会推动房贷利率较大幅度下行,但地产销售尚未企稳。需求端刺激乏力,背后是疫情后居民资产负债表恶化、预防性储蓄抬升、房地产风险事件冲击的共同影响。2022年11月以来,房企融资政策“三箭齐发”,相比于前期更加务实,政策更多向房地产企业(尤其是民营房企)融资端倾斜。但是政策出台到明显见效需要时间,叠加疫情冲击,11月房地产相关数据继续走弱,对地产链条的进一步支持仍有必要。 在此背景下,本次会议对房地产的相关表述更为积极有力。对房地产市场,要“确保”平稳发展,明显强于2022年7月政治局会议的“稳定”;在“保交楼、稳民生”的基础上,新增“保稳定”,或旨在遏制房地产产业链风险的蔓延。 对房地产企业:一方面,“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的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明确了对优质头部房企的支持,直指其“资产负债状况”,“保主体”的信号更加明显。另一方面,“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对房地产企业融资的支持并不是无原则、无底线的。参照郑州大干30天文件内容,“搜集挪用、抽逃楼盘资金的线索……全面核查是否存在资金被抽逃挪用情况,及时将线索提交给办案机关”。 尤为重要的是,会议提出“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本次会议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参照2022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我们认为,房地产新发展模式或是“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未来将在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完善长租房政策及“租购同权”方面更进一步。 第十,助力民营企业信心恢复。 本次会议部署的重要工作中,第三点是“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着力于恢复民营企业信心。 2022年以来,面对疫情冲击和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企业预期转弱问题越发突出。11月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新闻指数攀升至年内高点,而与企业信心及投资相关的PMI企业生产经营预期指数、BCI企业投资前瞻指数均进一步下滑,至年内的绝对低位和统计以来的偏低分位。预期转弱背景下,2022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显著下滑,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双减”、互联网行业整顿等,均对民间投资(尤其是第三产业)起到抑制作用。 本次会议指出“针对社会上对我们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不正确议论,必须亮明态度,毫不含糊”。这正是对社会舆论的有效纠偏,对民营企业家担忧的有力回应。具体地,会议提出四点举措:一是,“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二是,“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三是,“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四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特别需要提出的是,会议对平台经济的态度转向,或意味着平台经济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平台经济是前期监管政策的重点关注对象,也是民营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稳定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会议提出“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而2022年7月的政治局会议为“对平台经济实施常态化监管,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对平台经济的态度已然从最初对其“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遏制,转变为对其“大显身手”的支持。 稳增长、安全和养老服务相关的板块值得关注 东吴宏观认为2023年为主题投资大年,稳增长、安全和养老服务相关的板块值得关注。结合大会、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十四五”规划,我们对科技、生物、能源、粮食、养老服务和产业链这七大领域的政策进行了梳理,如表1所示,投资主线聚焦医药、半导体、信创、新能源。我们认为核心关注点有三个: 一是提升我国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领域。“十四五”规划提出了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作为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集中优势资源攻关“新发突发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医药和医疗设备、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和基础材料、油气勘探开发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 二是涉及基本民生保障和粮食能源保供的领域。本次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并提出“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支持养老服务消费”。我国养老配套设施建设有望迎来政策红利,重点关注养老服务相关领域,医疗服务、医疗设备、医疗研发等领域前景向好。此外,保障民生的粮食和能源安全领域也值得关注,涉及储能、种植业等产业。 三是产业链韧性的相关领域。总书记2020年4月10日在中央财经委第七次会议上指出,要着力打造自主、安全的产业链、供应链,力争重要产品和供应渠道都至少有一个替代来源,形成必要的产业备份系统。“十四五”规划指出,巩固提升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船舶等领域全产业链竞争力,从符合未来产业变革方向的整机产品入手打造战略性全局性产业链。数字经济、信创、电力设备、新能源等行业有望迎来政策红利。
lg
...
金融界
2022-12-17
重阳投资:理财产品和信用债市场压力仍然较大,企稳仍需多方共同努力
go
lg
...
可能忽略了理财和基金持有的资产结构以及
税
收
、资本金等因素对投资者偏好的影响。银行理财和基金作为资管产品,是不需要缴纳所得税的,因此,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他们偏好票息更高的信用债资产。但是,银行自营资金需要缴纳所得税,目前较低的信用利差意味着国债和地方债在计入免税效应后吸引力会高于政策性金融债和很多信用债。 这意味着理财和基金持有的大量信用债,特别是中低等级信用债资产,无法得到银行自营资金的承接。与之类似的还有银行的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二永债”信用风险不高,但回表后需要占用大量资本金,银行自营资金配置意愿很低。 因此,本轮债市调整中,中低等级信用债和“二永债”利率升幅最大,短久期债调整幅度大于长久期,长久期利率债在经过了11月的流动性冲击后逐步企稳。 如何止住恶性循环? 目前银行理财赎回潮仍在持续,重阳投资认为监管部门应多管齐下缓解理财赎回压力。首先,央行需要提供更中长期的流动性。11月中旬起,央行指导大行通过X-Repo系统提供隔夜回购,并在12月初降准0.25个百分点。但是,从市场反应看这些并不足够。目前二级市场1年期国股同业存单利率已经接近MLF政策利率,央行本周超额续做MLF 1500亿元,有助于缓解短债利率上升压力,稳定市场情绪。在资金和资产供需存在结构性错配的情况下,必须保持流动性在总量层面的充裕。 其次,引导保险等长期资金积极承接理财资产。 第三,通过阶段性调整理财估值方法等降低理财产品净值波动,通过调整银行年末指标考核要求等方式降低银行自营资金考核压力。 总的来看,当前利率债已经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以稍长的时间维度来看,利率债可能是本轮理财赎回风波后的受益者。理财产品和信用债市场压力仍然较大,企稳仍需多方共同努力。
lg
...
金融界
2022-12-16
美国将36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 中方回应:坚决反对 将采取必要措施
go
lg
...
商进行补贴,提供25%的先进制造业投资
税
收
抵免,但接受投资
税
收
抵免的企业不得在中国等地扩建半导体生产设备。
lg
...
tqttier
2022-12-16
第一上海:首予中国波顿(03318.HK)“买入”评级 目标价4.48港元
go
lg
...
2.7%的上涨空间。随着国内监管政策及
税
收
政策落地,电子烟行业将合规稳健有序发展,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有望持续受益。 截至2022年12月15日收盘,中国波顿(03318.HK)报收于2.45元,下跌0.41%,换手率0.0%,成交量4.0万股,成交额9.69万元。投行对该股关注度不高,90天内无投行对其给出评级。 中国波顿港股市值26.47亿港元,在化学制品行业中排名第9。主要指标见下表: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2-12-16
扩内需还得看汽车
go
lg
...
的通知》,提出进一步扩大汽车消费,落实
税
收
优惠政策等要求。而本次《纲要》对汽车消费、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均提出规划要求,多政策有望共同助力汽车行业发展。 此前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8月以来汽车行业供需双弱。有关数据显示,11月狭义乘用车产量实现207.8万辆(同比-6.7%,环比-9.0%),批发销量实现202.9万辆(同比-5.7%,环比-7.5%)。这主要是由于2022年下半年公共卫生事件扩大至广东、重庆、内蒙古、北京等多个汽车消费大省,广州车展与北京车展暂停,线下经销商闭店情况较为明显,汽车消费需求受到抑制,终端进店量环比继续下滑。而生产端数据来看,有数据显示,2022年11月,汽车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8月以来一直有所回落,主要受下游需求端较弱叠加涉疫省份的主机厂生产受影响所致。低基数下,公共卫生事件缓解、消费复苏后有望迎来高增长。 图:11月狭义乘用车产销量均下滑 数据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左图为2022 年 11 月狭义乘用车产量(万辆)数据,右图为乘用车零售(万辆)数据。 此外新能源车的投资机会也值得关注。政策利好下,新能源车产销及渗透率数据依然稳健向好。中汽协公布数据来看,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6.8万辆和7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5.6%和72.3%。2022年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25.3万辆和606.7万辆,同比均增长1倍。11月新能车批发渗透率为35.9%,环比+5.03pct;零售渗透率为36.3%。数据显示出年末新能源车需求表现仍强劲,较多厂商赶在明年补贴退坡前推出优惠政策,12月销量冲刺阶段有望持续高增,消化明年年初部分需求。 后市来看,随着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政策的持续动态优化,公共卫生事件高峰之后有望迎来出行需求及线下消费场景的全面恢复,低基数叠加需求侧拉动,汽车行业整体销量有望迎来高增长。感兴趣的小伙伴可继续关注汽车ETF(516110)、新能源车ETF(159806)及智能汽车ETF(159889),但要警惕公共卫生事件短期内扩大、需求回落带来的调整风险。 12月15日新能源、锂电池相关产业链也表现亮眼,碳中和50ETF(159861)涨1.79%,新能源设备相关的机械ETF(516960)涨1.72%、新材料50ETF(158761)涨1.68%。 数据来源:WIND 前文提到,我国新能源车渗透率稳步上升,整体产销保持较强韧性,随着2023年公共卫生事件高峰后需求复苏,虽然“高渗透焦虑+补贴退出”可能会对新能源车的高增长带来一定压力,但短期内依旧有望继续拉动上游锂电材料的需求。此外海外市场来看,根据申万宏源证券统计,欧洲方面,特斯拉柏林工厂产能提升有望提振欧洲市场销量,2023年电动车销量有望高达30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0%。美国方面,随着补贴法案的落地以及电动皮卡等新车型的推出,2023年电动车销量有望翻倍增长至180万辆,而IRA法案仍有较大修改空间,短期对中国产业链影响有限,中美欧市场共振或可期。 电动汽车之外,储能也是支撑锂电景气度的重要需求端。21年底我国累计新型储能装机仅5.7GW,规划要求下,我国储能高增速或具备一定的确定性。从需求上看,储能刚需特性显著。风光发电量占比提升,将使得电网面临较大消纳压力,需要相应的储能配套建设,储能市场空间广阔。 具体到电池材料细分行业,盈利方面,22年上半年以来原材料的快速上涨导致电池企业成本压力增大,国内电池企业普遍增收利降,材料企业则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22年下半年开始碳酸锂价格高位震荡,其他材料价格调整明显,企业盈利出现向下拐点,电池端盈利迎来改善,23年随着材料端产能的进一步释放,产业链利润从上到下转移趋势或仍持续,电池环节盈利改善也有望继续。感兴趣的小伙伴也可继续关注碳中和50ETF(159861)及设备材料端的机械ETF(516960)、新材料50ETF(158761)。 近期煤炭板块阶段性调整,有关部门披露的11月煤炭生产数据来看,11月原煤单月产量39131万吨,同比上涨3.1%,环比增5.7%。另一方面火电发电量增速持续放缓,11月同比上涨1.4%,上月为3.2%;11月粗钢产量同比增7.3%,较10月增速下滑3.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6.5%。总体来说,增产保供政策持续发力,原煤释放呈现稳中偏宽松趋势,而需求端短期走弱。 往后看,上周末开始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降幅较大,且气温较常年偏低,电厂日耗持续回升,电厂库存持续去化,随着寒潮到来,动力煤市场情绪有望回暖。焦煤焦炭方面,近期下游地产行业的政策组合拳,极大缓解了市场的悲观情绪。后续地产需求端如果出现复苏,焦煤、焦炭的价格也或将走强。 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老能源供需格局偏紧。全球煤炭、天然气历史投资不足,供给缺乏弹性。因此中长期看,供需格局整体偏紧的态势下,煤炭ETF(515220)依然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2-12-16
中美“芯片大战”?英媒称中国万亿元支持国产芯片 中芯国际、芯源微回应
go
lg
...
商进行补贴,提供25%的先进制造业投资
税
收
抵免,但接受投资
税
收
抵免的企业不得在中国等地扩建半导体生产设备。
lg
...
tqttier
2022-12-16
上一页
1
•••
488
489
490
491
492
•••
554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将中国列为“货币操纵国”历史会重演?美国财政部:紧盯人民币贬值趋势
lg
...
金价本周惊人暴跌121美元 罪魁祸首就是TA!接下来如何走?FXStreet分析师黄金技术预测
lg
...
中美重磅信号!中国央行顾问:特朗普60%关税恐打击中国 中央政府应“提高赤字率”
lg
...
【美股收评】 “特朗普热潮”降温,华尔街股价暴跌
lg
...
突然语出惊人!索罗斯战友:美联储“过早”宣布通胀胜利 决议降息犯下致命错误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4讨论
#链上风云#
lg
...
47讨论
#美国大选#
lg
...
130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477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57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