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的认识以及对整个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学认识。过去通过基础研究发现相关重要疾病的靶点,随着对生物学认识的不断完善,公司逐步意识到,对免疫和代谢能力的调控也可能是解决疾病问题的一个重要路径。进一步看,从过去对重要靶点的干预,到重要生物学过程的干预,最终可能会发展为对起始生物学的干预,因此基因治疗将会是未来非常重要的疾病治疗手段。尽管当前基因治疗相关技术主要应用于罕见或严重疾病,但随着基因治疗技术的发展,其在更长远的未来将会被运用到更广泛疾病领域。公司对生物调节、免疫调控、代谢调控等方面有深刻理解,而九天生物对疾病亦有深刻理解且具备先进技术水平,未来将会在疾病治疗或干预中发挥相关技术平台的重要作用。 在核衣壳抗病毒药物方面,公司希望围绕病毒复制环节进一步探索部分药物和免疫调节剂在联合治疗过程中对增强免疫清除、或更好地预防相关病毒再感染的作用,目前该领域尚处于早期研究阶段,公司相信和Aligos的研究合作会推动对慢乙肝病毒自然感染史,以及围绕派格宾与宿主免疫系统相互关系,拓展对乙肝临床治愈人群的生物学理解。总结而言,针对核衣壳公司的认识主要是两点,第一相比NA能否有更进一步提升的防止再感染的技术机制,第二能否有更好的协同效应来解决免疫清除。 七、目前国内长效干扰素治疗渗透率?国内外乙肝治愈新药推进背景下,长效干扰素未来市场空间如何预期? 答:目前长效干扰素在慢乙肝治疗领域的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目前,siRNA、ASO等新技术平台和手段取得进展,公司认为这类新疗法具有潜在的联合优化治疗效果。过去10年,公司以干扰素为基础,围绕临床治愈、以及实现临床治愈后长期随访展开研究,通过长期的随访队列持续观察临床治愈后复发情况。现有数据表明,干扰素与核苷(酸)类似物的药物组合具有临床治愈率较高、复发率较低的特征。 当前研究显示,针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周期及免疫清除的创新疗法需与现有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联用开展。目前,siRNA药物临床II期研究普遍采用与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治疗方案;公司认为ASO类药物研究也可通过联用干扰素等免疫调节剂增强免疫应答,降低停药后复发风险。公司认为,聚乙二醇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是实现乙肝临床治愈的重要基石。 八、公司2025年销售额增长点以及创新管线临床数据节点?脊髓型肌萎缩症目前全球治疗状况以及SKG0201在设计的优势以及临床潜力? 答:过去十年,尽管公司在慢乙肝临床治愈以派格宾为基础联合核苷(酸)类似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干扰素的渗透率仍然较低,技术规范化、相关不良反应管理仍在不断发展中。公司相信随着科学认识的不断完善,以及未来大量乙肝治疗新药的上市和联合治疗策略的创新,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人群将持续增加,产品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另外,现有科学证据也证明,在由乙肝引发的肝癌防控领域,与现有一线抗病毒口服药物相比,干扰素具有显著降低肝癌风险的优势。 SKG0201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批件。在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治疗领域,尽管已有反义寡核苷酸(ASO)及基因治疗获批,但现有疗法仍存在一年多次给药、潜在肝毒性风险及靶向递送效率不足等问题,公司相信九天生物的技术平台能够为目前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提高更好的治疗新选择。 九、未来1-3年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慢乙肝真实世界研究项目? 答:基于对核苷经治患者群体生物学特征与疾病转归机制的深入研究,现有证据表明“小三阳”患者群体与核苷经治优势人群一样也是慢乙肝临床治愈的优势人群,公司相信随着这一方面证据的拓展,过去核苷经治的低表面抗原优势人群范围将进一步扩展到免疫控制期,甚至更广泛的低表面抗原人群。 此外,公司围绕慢乙肝感染不同人群也开展了多项研究。现有临床数据显示,高表面抗原水平的免疫耐受期患者经过派格宾联合核苷治疗后,相当高比例的患者表面抗原水平可快速降至3000以下,这部分患者中将有部分患者成为慢乙肝临床治愈的优势人群。赢领项目重点探索干扰素经治患者,通过干扰素单药或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逐渐降低乙肝表面抗原(HBsAg)水平最终实现临床治愈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进一步提高慢乙肝患者临床治愈机会提供循证依据。初步结果表明,对经干扰素治疗未获得临床治愈但成为低表面抗原优势人群实施再次治疗,临床治愈率仍可超40%。 公司通过多个研究项目持续优化乙肝治疗策略:一方面完善临床治愈优势人群的定义和范围,另一方面深入探索治愈机制。现有研究证据提示,临床治愈本质上是动态过程,可能包含优势人群实现抗原清除、非优势人群转化为优势人群等阶段。这些发现为制定覆盖慢乙肝感染全人群治疗路径提供了科学思路,推动治疗策略从聚焦优势人群向全人群覆盖扩展。 十、长效生长激素商业化的思路? 答:目前公司长效生长激素尚未获批,公司内部也在不断讨论和完善商业策略,未来将综合评估各方因素,合理确定商业化策略。 十一、目前医药行业研发竞争激烈,是否考虑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提升项目数量? 答:公司聚焦于免疫和代谢领域,未来仍将立足综合性的战略考量,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围绕核心疾病问题构建产品矩阵布局。公司认为,商业化的成功源于解决疾病问题的质量水平,而非单纯扩大管线规模。因此,公司将重点布局具有突破潜力的技术平台,在管线开发中不仅考虑短期业绩,更着眼长期价值,为股东创造更具增长潜力的长期回报。 淳厚欣颐(基金代码:010551)是淳厚基金旗下的一只混合型基金,成立于2020年12月22日。现任基金经理由薛莉丽和顾伟共同担任,其中薛莉丽自2020年12月22日起任职,总管理规模达23.98亿元。该基金通过对企业基本面全面、深入的研究,持续挖掘具有长期发展潜力和估值优势的上市公司,实现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定增值。截至2025年4月8日,淳厚欣颐近一年回报达10.41%,跑赢基金比较基准增长率(7.36%)和中证混合型基金指数回报(0.72%),在混合型基金中排名前15%。从风控能力来看,截至2025年4月8日,近三年基金最大回撤为23.45%,最大回撤优于同类混合型基金平均水平;基金最大回撤修复天数为98天,排名同类混合型基金前10%。从基金规模来看,截至2024年12月31日,该基金的规模已达到1.70亿元。基金份额方面,最新公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基金份额为1.46亿份。 薛莉丽在定期报告中表示:展望202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5年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开年以来,“两新”政策延续,2018年后第二次高规格“民营企业座谈会”提振经济参与主体信心,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产业引领中国科技资产重估,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令市场再次认识到中国供应链优势和创新力。全年来看,国内海外流动性仍处于宽松状态下,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持续回升,有效内需政策发力下打破国内通缩现状,整体经济和权益市场表现将更加值得期待。我们将一如既往精选优质个股,做好资产配置,把握产业周期,为投资人创造更好回报。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