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六排放标准实施以来,比亚迪生产销售的混动汽车数以万计,期间经过多个权威机构的检测和工信部审批,因此比亚迪确有底气说:欢迎有关部门随时过来调查、取证和检测。 最后,比亚迪放话:混插技术二十多年的积累,不是同行想的那么简单。 比亚迪能到如今的江湖地位不是侥幸得来,二十余年专注汽车电动化领域,在电动化、混插技术自主研发能力的强大众所周知。那比亚迪是否拥有常压油箱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的技术解决方案。 插电式混动车型排放的难点:由于大部分的时间使用纯电驱动,发动机经常长时间不用,碳罐冲洗机会少,导致碳罐内的油气无法及时冲洗充分,从而增加油气从碳罐大气口溢出的风险,蒸发及加油排放恶化。 要解决难点有两个思路: 1、 从硬件入手,将燃油蒸发物尽量堵在油箱之内,尽量不让燃油蒸发物进入炭罐。具体实现的技术手段可以采用阀门密封的高压油箱,也可以采用蒸汽液化循环的常压油箱; 2、从软件入手,使用主控系统(燃油蒸发物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监控与电磁阀等电控元件,对炭罐的吸附一一脱附流程进行智能化控制。即使用户很少使用发动机,主控芯片也会对油箱压力与炭罐进行全程监控,在炭罐饱和之前自动发出指令对炭罐进行脱附。 笔者查阅相关技术资料,比亚迪在2020年6月18日申请一项专利,目前处于专利公布期(公开后的专利申请处于临时保护期,如果在公开日以后出现了“侵权”行为,那么可以依据专利法进行处理)。 (图片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 如图所示,说明书表示:在所述车辆处于电动模式时,根据预先建立的碳罐吸附模型确定碳罐吸附量;以及在所述碳罐吸附量大于预设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电动模式切换为混合动力模式以进行碳罐脱附。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不增加零部件等硬件成本的情况下,在未启动发动机时也能够预估碳罐吸附量,并且在碳罐趋于饱和之前自动将车辆的运行模 式切换为混合动力模式以实现以及时脱附碳罐,这样有效地避免了由于碳罐过载导致的燃油蒸汽泄漏等情况的发生,保证碳罐能够长期处于有效工作状态。 第二项专利CN115139780A是比亚迪在2021年3月30日申请的。 (图片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 专利摘要中写道: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气管理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包括油箱、供液装置及储液袋,油箱具有容置孔,供液装置设置在油箱外且用于向储液袋提供冷却介质,储液袋与供液装置连通,储液袋具有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冷却介质由供液装置流向储液袭以使储液袋穿过容贸孔位于油箱内:在第二状态,冷却介质能够由储液袋流向供液装置以使储液袭的至少部分收缩。当燃油箱内产生燃油燕汽时,处于第一状态下的冷却介质流向储液袋内,从而能够及时地冷却燃油蒸汽,使其液化后掉落回燃油箱内,从而能够及时地避免由于燃油蒸汽的增加而导致的燃油箱内的压力升高,冷凝后的燃油燕汽能够直接掉落至油箱内,不需要设置额外的燃油收集结构,简化了整个系统。 也就是比亚迪可以将油箱中的油气冷凝成汽油,同时智控模式在连续运行碳罐趋于饱和时就自动启用发动机模式,消耗较高的油气。 从两项专利原理来看,针对混动车型排放的难点,比亚迪在软硬件皆有相关技术储备,有相当可能具备了常压油箱控制燃油蒸发物满足排放标准的解决方案。 写在最后: 本次事件最终要看国家监管部门的检测结果。无论结果如何,比亚迪和长城汽车都属于民族自主品牌,好不容易成长起来的“国货之光”,希望市场更多聚焦于产品本身,未来不要演变成行业间恶性竞争,恶意诋毁,导致国产品牌受损。同时希望通过本次事件最终“坏事变好事”,加强行业监督,自主车企更专注于技术创新、产品研发,让中国汽车行业健康发展,蓬勃壮大,为中国造好车,为世界造好车。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