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诺安基金一周观察:资金税期波动低于预期,债市震荡偏强
go
lg
...
>债券>商品。全球股市中,发达市场跑赢
新
兴
市
场
。欧洲股市领涨,泛欧STOXX600指数上涨0.14%,法国CAC40指数涨0.76%,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54%,德国DAX指数涨0.47%,俄罗斯MOEX指数涨3.33%。今年以来欧洲股市除了在3月中旬银行风波期间出现短暂调整后,其余时间均有较好的相对表现,年初至今表现领涨全球股票市场。美股本周收跌,标普500指数跌0.10%、纳斯达克指数跌0.42%。亚太市场方面,日本股市涨0.25%,澳洲股市跌0.43%,印度股市跌1.28%,中国A股和港股亦收跌。行业层面,全球股市中日常消费品、公用事业、工业和金融有正收益,其余行业均收跌。全球商品市场中,原油、汽油等燃油类产品价格均录得超5%以上跌幅;工业金属价格涨跌不一,铜价下跌、铝价下跌;白银和黄金两贵金属价格均收跌。全球债券市场中,美债收益率先涨后跌,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回升至3.60%,最终收于3.57%,较此前一周上行5bp;3个月期收益率周中最高至5.21%,最新收于5.14%,与此前一周持平;一年期较此前一周上涨1bp至4.78%;美国长短端国债收益率维持宽幅倒挂。欧洲多数债券收益率继续上行,欧元区十年期公债收益率上行10bp至2.47%;德国十年期债券收益率上行7bp至2.44%;法国上行4bp至2.99%;意大利上行6bp至4.35%。汇率方面,美元指数上行0.14%至101.7201。 上周公布的数据中,欧美PMI四月初值超预期。美国4月制造业PMI初值为50.4,高于预期的49,为去年10月以来首次扩张;服务业PMI初值为53.7,高于预期的51.5,为过去一年来最高水平。另外纽约制造业商业状况指数跳升约35点至10.8,为去年7月以来最高,远高出预期的-18,主要由于新订单和出货量的回升,亦表明美国制造业近期重回扩张。另外根据彭博4月问卷结果显示,受银行风波后银行放贷标准收紧影响,市场下调了对美国通胀预测水平,对2023年CPI同比预测从4.3%下调至4.2%,对2024年CPI同比预测从2.6%下调至2.5%;同时上调了对GDP增速预测,2023年一季度GDP增速从1.3%上调至1.8%,二季度GDP维持于0.2%,2023年全年GDP增速从1.0%上调至1.2%,2024年GDP增速从1.0%下调至0.8%。银行风波初期美联储迅速扩表以稳定市场,银行风波消退后美联储总资产规模连续第四周回落,降幅小幅上升至215亿美元。从当前美国仍然偏紧的劳动力市场、仍在高位的通胀数据以及重回扩张的制造业数据判断,美联储5月会议或将继续加息。另外我们认为美联储加息周期的拐点仍待观察服务业指标是否迈入衰退才能启动,而制造业重回扩张,美国目标利率或需要在高位维持较长时间。但一旦开启降息,预计利率调整幅度或会较为迅猛。 欧洲方面,欧元区3月CPI同比为6.9%,符合市场预期,前值从6.9%修正至8.5%;环比为0.9%,与预期和前值持平;核心CPI同比为5.7%,符合预期。欧元区4月制造业PMI初值达45.5,低于预期和前值,服务业PMI为56.6,高于预期和前值,综合PMI初值达54.4,高于预期53.7。欧元区通胀仍处于高位,市场预计5月欧央行至少加息25bp。 QDII基金近期观点 诺安油气能源基金:国际油价调整,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最新为81.66美元/桶,周度下跌5.4%;WTI原油期货价格最新为77.87美元/桶,下跌5.63%。标普500能源指数下跌2.54%。 行业数据方面,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数据,截至4月14日当周美国原油产量维持于1230万桶/天;美国炼油厂利用率下行至91%,为今年以来最高水平。库存方面,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减少458万桶至4.66亿桶;库欣原油库存减少108.8万桶至3275万桶;战略原油库存从1月20日以来保持不变,目前为3.72亿桶;汽油库存增加129.9万桶至2.24亿桶,为今年2月中旬以来首次增加,但库存水平仍处于过去五年同期库存最低水平;馏分燃油减少35.5万桶至1.12亿桶;汽油及燃油覆盖天数为过去五年同期低位。根据Rystad Energy数据,预计3月OPEC原油产量为2939万桶/天,较2月减少30万桶/天;俄罗斯4月原油产量为929万桶/天,较3月增加约55万桶/天。 OPEC组织于4月3日举行部长级产量监测会议(JMMC),多国意外减产,其中沙特减产50万桶/天,阿联酋减产14.4万桶/天,阿尔及利亚减产4.8万桶/天,科威特减产12.8万桶/天,阿曼减产4万桶/天,伊拉克减产21.1万桶/天,哈萨克斯坦减产7.8万桶/天,减产均从5月开始。此外,俄罗斯减产50万桶/天计划将延续至2023年底。 近期欧佩克减产带来的利多情绪逐渐消化、期货盘面月初跳空高开导致的缺口技术回补等因素使得油价调整。从年内供需看,供给端预计美国产量维持稳定、OPEC+减产,需求端中国原油消费逐步向好,美国成品油库存处于低位、原油库存也结束类库,欧美经济走出衰退阴霾后需求也将修复,原油供需局面呈逐步向好态势,油价中枢有望逐渐抬升。 诺安全球黄金基金:国际现货黄金价格在高位调整后回落,最新为1983美元/盎司,较上周下跌1.05%。本周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和实际利率小幅回暖,美元指数在101左右水平盘整;VIX指数进一步回落;全球黄金ETF持有量自3月10日以来持续增加。 对于后市展望,我们维持前期判断,即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的次数及冲击在收敛,反而加息的后遗症在更加确切地发生,加息对美国经济、企业盈利及金融市场的影响开始一一反映,这包括海外市场对标普500指数盈利预期的下调,以及近期硅谷银行等多家银行破产、黑石集团违约、瑞士信托违约风险增加等。近期系列的金融机构事件将使得欧美央行的货币政策受到金融稳定诉求的抗衡,黄金市场的中长期的投资逻辑开始演绎。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近期黄金价格走势,以更好的入场时点把握黄金的投资机遇。 诺安全球收益不动产:上周公布的美国3月新房开工指数超预期,但销售数据略低于市场预期。制造业数据重回扩张区域或支持工业和特种REITs表现。往后看美联储货币政策对海外REITs市场的影响有望逐步减弱,美联储的加息周期或将进入尾声,但加息对REITs公司经营及业绩影响仍需时间消化。此外,美联储降息的开启或需更多因素触发,其中包括服务业等经济指标进一步走弱、证券市场的大幅震荡等。可以关注随市场调整出现的长期配置机会。对于未来的业绩展望,工业、特种REITs有相对优势。结合对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化及REITs业绩基本面判断,下一轮行情中首选对利率敏感以及估值调整充分、具备较高成长性行业。
lg
...
金融界
2023-04-25
巴伦机构投资经理调查:看涨今年美股的减少,债券和黄金更受青睐
go
lg
...
。 从长远来看,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和
新
兴
市
场
医疗服务的改善,将促进对药物和服务的需求。还有大量的技术创新正在进行,从远程提供护理的新方法到开发治疗的先进技术。 至于能源股,一些受访者提到,在未来几年向可再生能源的长期过渡中,预计石油和天然气的供应将出现短缺。牛市预测,这将使能源价格保持高位,足以支持充足的行业利润和强劲的股东回报。 大资金经理们认为明年的石油价格变化不大。他们对12个月的平均预测是每桶78.23美元,与今天的油价差不多。 钟指出,美国就业市场持续强劲,3月份的失业率为3.5%,并认为如果美国消费支出放缓,中国消费者将接过接力棒。法国路威酩轩集团(LVMH)最近一个季度的业绩,清楚地表明了这一态势,中国市场的销售已经起飞,而美国市场的销售则相对平稳,耐克情况也一样。 他说,这种态势应该会使消费者自由支配的收入保持高位,而许多公司的成本削减和供应链问题的缓解有助于提高利润率。 "如果你认为我们将进入经济衰退,消费类股票可能听起来很奇怪,"钟说。"但这个行业盈利增长的]驱动力并不取决于收入的增长。利润率将随着成本的削减而改善,与去年的比较也相对容易。" 钟特别看好亚马逊,以及接触旅游和体验的消费类股票,包括Airbnb和Booking。 他说,拉斯维加斯金沙集团在澳门的规模,比在其同名城市的规模更大,F1集团将从旅游的持续反弹中受益。由于Netflix 出品的《一级方程式》(Formula 1)系列节目,为这项运动带来了新的人气,一级方程式在其目前的合同于2025年到期后,应该会得到一份更有利可图的美国电视版权协议。 大资金经理们对债券的热情比多年来都要高。布里奇斯专注于投资级信贷的低端产品和一些高收益问题,这些产品的回报率超过了国债,最近几个月他一直在延长期限以锁定收益率。"我知道我可以跑出去,在六个月内获得超过5%的国债,5%很好,但问题是六个月。" 其他经理人也同样在为这些天的收益率欢呼,同时对他们投资组合中的固定收益部分采取了更保守的做法。 "你终于可以在固定收入上获得回报率了,这真是太棒了,"莫根索说。"但债券很无聊,最高的信用质量,保持较短的期限。 你不可能通过购买债券致富,所以你最好也不要变穷。" 近一半的民意调查对象,称国债是目前最有吸引力的固定收益类别,其次是美国投资级公司债券。经理们普遍保持较短的期限,平均分配给三年以下期限的债券的比例为61%,而分配给十年以上期限的债券的比例仅为8%。与去年秋天的大笔资金调查相比,这是向延长期限迈出的第一步。 虽然股票在经历了2022年的惩罚后有所反弹,债券也再次提供了保底的投资物,但2023年对投资专家来说是艰难的一年。只有53%的大资金经理,说他们正在战胜标准普尔500指数。
lg
...
澳洲亿忆网
2023-04-25
全球金融风险正在累积而不是去化
go
lg
...
了“去工业化”进程,将中低端产业转移至
新
兴
市
场
经济体,借助“全球化”大潮的加力推动,这一进程进展顺利、发展快速。因此,上世纪70、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涌现金融自由化、去工业化和全球化的“三化”浪潮。“三化”力量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双面的,除了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外,期间也发生了上世纪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2008年后金融危机时代以来,全球经济金融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金融监管强化填补漏洞、发达经济体启动“再工业化”进程、逆全球化下地缘经济碎片化特征日渐凸显。但这些新的特征很难扭转过去半个世纪以来逐步形成的全球经济结构,逆全球化反而会加剧经济结构恶化、降低生产率、加速风险尤其是债务风险暴露,加上地缘政治关系紧张,更是不利于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 (一)去工业化:制造业比重持续下降 去工业化是和工业化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一般而言,工业化是指制造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份额增加的过程,去工业化则是制造业份额下降的过程。根据联合国统计司数据,1970年以来,全球制造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持续下降,从1970年的29.0%降至2021年的16.1%(见图1)。其中,主要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后制造业在其国内GDP中的份额下降是主要原因,如美国和日本70年代以来的降幅均超过12%(见图2)。
新
兴
市
场
承接了发达经济体转移的产业,制造业产值在其国内GDP中的份额上升。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以中国为代表的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制造业占GDP份额从1970年的11%左右,提高到2021年的23.3%,份额增幅超过12%,而同期高收入国家比重不仅下降,并且下滑速度明显快于全球(见图3)。 尽管制造业份额在不同收入国家之间进行升降转换,但并没有改变全球制造业份额持续下降趋势,表明全球经济整体上仍处于去工业化进程中,经济结构持续转向服务业(见图1),其中发达经济体或高收入国家表现更为明显。去工业化本质上是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再配置过程,其深层次原因有三:一是技术要素对劳动力要素的替代,技术进步推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升级产业结构的同时劳动力要素转移到服务业部门,包括研发设计、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二是收入水平提高后服务需求的增加,包括劳动力在内的要素资源配置到服务业部门;三是全球化大环境加速产业转移到
新
兴
市
场
,推进后者的工业化进程。 (二)经济虚拟化:金融保险地产比重提高 在发达经济体去工业化过程中,服务业在GDP中的份额逐步提升。其中,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持续提高,如美国从1970年的14.7%提高到2022年的20.2%(见图4)。为衡量发达经济体的整体表现,我们将G7经济体(包括美日德英法意加)各行业份额进行加权平均,发现1960-70年G7制造业比重平稳甚至略有提升,但自70年代以来出现持续下降,从25%左右降至2021年的12.7%,降幅达到一半;与制造业份额下降形成鲜明反差的是,金融保险房地产行业份额从14%左右提升至近20%,且在2000年赶超制造业份额(见图5),两者形成一把“大剪刀”,表明发达经济体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加速流入金融、保险和房地产行业。 金融、保险、房地产行业份额在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提高,首先是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受益于这些国家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因为金融和保险属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发展能相得益彰;房地产行业本身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国民收入的提高也会增加对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需求。但是,这些行业的过度发展以及这些行业自带“以钱生钱”的“虚拟性”属性,容易吸引社会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聚集在这些行业,并诱发资产泡沫和金融风险,极端情况下会产生金融危机,如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金融保险房地产行业份额的持续走高和制造业份额的下降,背后还有更深次的原因,就是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叠加货币供应量和信贷的持续增加。 (三)增长低速化: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降低 二战后至上世纪60年代,战后重建、技术进步、地缘政治关系缓和等推动全球经济尤其是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高速发展,全球GDP年均增速在60年代达到5.2%,但进入70年代后则降至3.8%,此后持续下台阶,新世纪第二个十年2011-21年更是降至2.7%,低速化增长趋势明显(见图6)。根据2023年4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研究,未来5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是1990年以来的最低中期经济增速预测;世界银行在3月份的报告中也认为,几乎所有推动经济增长的力量都在逐步减弱,预计未来10年全球经济平均增速为2.2%,远低于2010年4.5%的峰值,创30年来最低增速,全球经济正经历着 “失去的十年”。 全球GDP年均增速走低的背后,主要源于G7经济体(包括美日德英法意加)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如二战后到60年代,G7经济体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由50年代的4.5%提高到60年代的4.7%,但70年代则急跌至2.3%,最近十年进一步降至0.4%(见图6)。全要素生产率(TFP)走势也呈相似走势,从上世纪80、90年代的1.3%、1.0%,降至本世纪第一、第二个十年的0.3%、0.4%左右。由于G7经济体GDP规模在全球比重高,如上世纪70、80、90年代分别达到63%、65%、66%,新世纪20年分别降至58%和46%,1970-2021年平均占比达到约60%,因此全球经济增速的逐级下降,发达经济体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走低是主要原因。 但值得注意的是,进入新世纪后,虽然G7劳动生产率快速下降,但全球经济增速相对稳健,如G7经济体劳动生产率降幅达到1.3个百分点,但全球GDP增速只下降了0.3个百分点。全球经济增速与G7劳动生产率的背离,主要归功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其经济的高速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稳定对冲作用(见图6)。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00年的8.2%提高到疫情前2019年的33.4%。 (四)全球经济陷入债务驱动型增长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的低速化增长,并没有减少全球货币供应量和信贷的增加,相反货币供应量和私人部门信贷增速持续高于经济增速,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广义货币或信贷占GDP比重的持续提高。从1961-2021年的60年期间,全球实际、名义GDP年均增速分别为3.5%、7.4%,但广义货币、私人信贷年均增速分别达到9.2%、9.3%,比实际GDP增速高出约6个百分点,较名义GDP增速多出近2个百分点;分时间段看,1971-2021和1981-2021年指标间的增速差也基本相当(见图7)。与此相应,全球广义货币占GDP的比重,从1961年的52%提高到2021年的近143%,同期私人信贷占GDP比重从56%提高到147%,两者都提高了近两倍(见图8)。 分不同收入国家看,以G7为代表的高收入国家是1960年以来全球广义货币、信贷占GDP比重持续提高的主要推动力(见图9-10)。1961-2021年全球广义货币、私人信贷年均增速与高收入国家同步波动,两者差值稳定在0.5个百分点左右,表明高收入国家左右着全球债务的扩张。但值得注意的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高收入国家或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债务占GDP比重明显上升,成为继高收入国家后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无论是高收入国家还是中高收入国家,货币和信贷占GDP比重持续提高的背后,都有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深层次原因(见图6)。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或避免过快下降,政策当局一般会采取逆周期调节手段,其中加大货币供应量和信贷的投放成为必选项甚至首选项,经济也随之逐步陷入债务驱动型增长,对债务的依赖日渐加深。 二、全球经济增长:地缘关系紧张加剧长期滞涨风险 在全球经济因劳动生产率下降、成本提升、债务负担加重而陷入债务驱动型增长的同时,在当前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全球经济还面临逆全球化思潮涌动、地缘政治关系紧张等因素的干扰,导致经济出现“高通胀、高利率、高债务、低增长”的“三高一低”局面。破解这一局面的“金钥匙”是加快融入和推进第四次工业革命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尤其是全要素生产率,启动以创新为驱动力的“再工业化”进程,同时还需缓和地缘政治关系,维持稳定的全球发展环境。 但是,上述因素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面临或多或少的阻力和不确定性。一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和推进是一个过程,是技术累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属于慢变量;二是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形成和演绎也是长时间变量,不是一次性事件;三是地缘政治经济关系紧张与缓和趋势的形成与转变,不仅需要时间,更是充满了不确定性。正如世界银行3月份报告指出的那样,“几乎所有推动进步和繁荣的趋势都在衰减”,“世界经济面临失去的十年”。 由于市场、学界、政界就逆全球化、人口老龄化、技术进步放缓、高债务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讨论较多,这里不再赘述。我们重点分析一下地缘政治关系紧张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回顾历史、鉴古知今,或许对未来全球经济发展趋势有一些启示。 (一)地缘政治风险及量化指标GPR指数 地缘政治风险(Geopolitical Risk),目前尚无统一认识和定义。Dario Caldara和Matteo Iacoviello(2022)将其定义为与战争、恐怖主义、影响国际关系和平进程的国家间紧张关系相关的不利事件所引发的威胁、实现和升级风险。 为量化衡量地缘政治风险大小,Dario Caldara和Matteo Iacoviello通过检索1900年以来全球主要国际英文报刊上发表的2500万篇新闻文章,计算每月与地缘政治事件和相关威胁相关词语的出现频率,再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最后得到月度的地缘政治风险(geopolitical risk,简称GPR)指数。其中1985年以来GPR指数中的新闻文章来自10家国际英文报刊,如芝加哥论坛报、每日电讯报、金融时报等,其中6家来自美国,3家来自英国,1家来自加拿大;回溯至1900年的GPR历史数据,新闻文章则源自芝加哥论坛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三家英文报纸。 从1900年以来的全球GPR指数看,最高值出现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战后指数则急剧下降(见图11)。二战后的地缘政治风险,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GPR指数的波动主要反映了核战争威胁和国家之间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21世纪以来则是恐怖主义、伊拉克战争和日益紧张的双边关系主导了指数的走势。下面我们重点分析地缘政治关系紧张对全球经济有何影响(关于地缘政治风险对全球经济影响机制的分析,请参阅《地缘政治风险与经济表现——来自全球的经验》)。 (二)1900-1960年地缘关系紧张:衰退与高通胀并存 在1900-1960年期间,全球最大的地缘政治风险无疑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全人类带来了灾难性的深远影响。对经济影响方面,典型特征是经济的深度衰退和通货膨胀水平的异常性上涨(见图12)。我们利用1900-1960年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经济增速和通货膨胀数据,对其进行处理后得到两个指标的加权增速。不难发现,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地缘政治风险指数GPR从战前50%左右的均值,快速上升到战争期间超过300%的水平,期间GDP增速出现快速下降,但通胀大幅上升,高点均超过30%(见图12)。 具体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上述国家GDP增速除1916年外均为负增长,与战前2%左右的增速形成鲜明对比;通胀方面,从1914年的0.2%跃升至1918年的30.2%,即使一战结束后,这些国家经济仍保持高通胀至1924年,这主要源于战后德国出现前所未有的恶性通货膨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经济增速从高点降至1944、1945年的-7.0%、-11%,但通胀水平从个位数涨至106%,二战后高通货膨胀延续至1949年8.5%,主要源于日本战败后高通胀所致。因此,从两次世界大战的经验看,地缘政治风险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严重的衰退和高通胀风险,并且这种风险在GPR指数下降过程中还延续了5年左右。 (三)1960-2022年地缘关系紧张:滞涨 二战后,全球地缘政治关系有所缓和,GPR指数基本在200以下波动,但地缘政治紧张关系并没有停歇,战争、核威胁和恐怖主义等仍是造成地缘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60年代以来,全球接连爆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和赎罪日战争、第二次石油危机和两伊战争、第三次石油危机和科威特战争、“9.11恐怖袭击事件”、伊拉克战争和乌克兰战争。在这些危机和战争期间,除“9.11恐怖袭击事件”外,全球经济均表现出GDP增速大幅下降,但通货膨胀水平快速上升的局面。如在第一、二、三次石油危机期间,实际GDP增速较高点分别下降5.8、3.8、3.1个百分点,但同期通胀却分别大幅提高10.0、4.6、3.2个百分点(见图13)。2022年俄乌冲突以来,根据IMF的最新预测数据,全球经济增速将从战前2021年的5.9%降至2022年的3.4%,降幅达到2.5个百分点,同期全球通胀水平将从4.7%大幅提高到8.7%,升幅为3个百分点。 (四)全球地缘关系趋紧:长期滞涨风险增加 进入新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乌克兰冲突的发生使全球地缘政治关系紧张程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但回顾2010年以来十余年来的历史,其实全球地缘政治关系在持续紧张化。如根据IMF数据,2010年以来国际军事冲突次数不断增加,从2010年的8次提高到2021年的27次(见图14);军费开支在国民经济中比重提高的国家数量占比,也不断攀升,从2010-14年的41%左右提高到2020-21年近54%(见图15)。这些数据和事实表明,全球地缘政治关系不是在缓和,而是走向了相反的方向。 展望未来,二战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治理体系也进入重塑期,新的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形成中,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期和动荡变革期,地缘政治关系趋紧概率明显增大。根据1900年以来的全球经验,地缘关系的紧张,均会导致全球经济增速的下降和通胀水平的提高。除了地缘政治关系外,未来全球还面临全球气候变暖、人口老龄化、高债务等问题,这些因素的叠加共振,会加速经济增速放缓和通胀水平的提高。因此,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尤其是全要素生产率、全球地缘政治风险趋缓之前,全球经济长期滞涨甚至停滞风险增加。 三、全球金融风险:正在累积而不是去化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全球经济陷入债务驱动型增长的同时,包括地缘政治关系紧张、逆全球化、人口老龄化、技术进步放缓在内的一些趋势性因素也在推动经济步入滞涨模式。为稳定经济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取得实质性突破前,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将不得不依赖货币宽松和极低的实际利率水平,这将导致两个后果:一是不可避免地会增加货币供应和债务水平,并且增幅会远高于名义GDP和实际GDP增速,导致广义货币占GDP比重、宏观杠杆率不断攀升,社会债务负担加重,而债务负担的加重,内生地要求经济维持低利率,以维系债务的可持续;二是极低的利率尤其是低实际利率,往往又是金融风险累积和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因为宽松的货币环境下,如果生产率偏低、实体回报率不高,新增货币资金和存量资金会追逐收益率,购买房地产、股票、债券等资产,并且伴随有不断的金融创新,在推高资产价格的同时并没有推进实体创新和提高实体回报率,没有形成“正确的债务负担”,无疑会加大经济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展望未来,短期内全球经济将面临降通胀、稳增长、稳金融的“三难困局”。要降低通胀,需要提高名义利率,但会加大债务负担和进一步降低资产价格,金融稳定无法维系,自然也会危及到经济的稳定增长;但不有效提高名义利率则无法降低高企的通胀,不利于稳定通胀预期甚至存在通胀预期失锚风险,加大降低通胀的难度,最终结果可能还是被迫大幅提高利率,以经济衰退甚至金融危机为代价换取通胀的下降。因此,短期内全球经济为实现“三难困局”的软着陆,不确定性和风险在增加。在中长期内,全球经济低生产率、低增长、高债务,叠加地缘政治风险加大,全球金融风险正在累积、在加速,而不是在去化。累积金融风险的集中释放,应该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全球经济或金融危机的发生或许不会简单重复,但可能会压着相同的韵脚。引发风险集中释放的导火索,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但预测这种导火索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事情是做好危机前的应对准备,如加力推进创新驱动下的“再工业化”进程。
lg
...
金融界
2023-04-24
游戏产业驶上快速通道 资金跑步入场4月份游戏ETF规模已增93%
go
lg
...
后的反弹。游戏出海,全球竞争激烈,关注
新
兴
市
场
、多元品类的突破。我国自主研发游戏在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已连续三年超过每年千亿元人民币的规模,海外市场仍是国内游戏公司的重要增量来源,中国企业在全球移动游戏市场的竞争力亦在逐步提升,多国市场下中国游戏市场份额提升。 长城证券表示,未来游戏版号政策有望企稳,市场供给持续恢复,在量、质双维度持续上升,同时国内游戏市场具备的大量玩家并未因为2022年的产业阵痛减少,行业仍然具备发展潜力,未来AIGC亦有望在游戏领域增加产品附加值,在研发端、内容端都具备提升潜力,游戏产业未来有长期投资价值。 “ 游戏+AI”打开估值想象空间,游戏公司今年出海成效显现,游戏股未来可期,对于游戏板块布局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游戏ETF(516010)和游戏沪港深ETF(517500),一键布局游戏板块行业龙头。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4-24
前海开源2023春季策略会成功举办,全方位剖析资本市场机遇
go
lg
...
从大类资产配置角度,全球资金会更加增配
新
兴
市
场
,增配中国的市场,以及增加对高风险资产的配置。这个过程中,从全球角度来讲,
新
兴
市
场
会受益较大。” “虽然全球背景复杂,市场变化较快,如美国从长期通货紧缩到通货膨胀。但实际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从各大类资产的定价角度来看,从周期类转向成长股,从发达市场转向
新
兴
市
场
,从美元到非美元,这几个趋势是相对清晰也相对明确的。”龚方雄说。 受益中国经济走强 A股与港股市场配置价值凸显 今年以来,港股和A股均呈现上行格局。Wind数据统计显示,2023年一季度末,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上证指数累计上涨5.94%,深证成指涨6.45%,创业板指涨2.25%;与此同时,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国企指数等港股三大指数涨幅均超过3%。对于整体市场,前海开源基金副总经理邱杰表示保持乐观。他认为国内经济复苏比较确定,短期的节奏不会影响长期向好的趋势;流动性环境也会比较好,国内没有消费物价压力的掣肘,同时全球经济对比来看将呈现“中强美弱”的格局,海外资金将持续流入更具吸引力的中国市场;叠加A股整体估值仍然偏低,预计A股将有较好表现。 基于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高质量发展、发展与安全并重、科技创新、共同富裕等政策方向,邱杰在投资策略方面提出要“聚焦科技,兼顾消费”。他主要看好四大方向,一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新一轮技术革命;二是核心软硬件、材料、设备的国产替代;三是生物科技,包括合成生物学、疫苗等;四是大消费。 对于港股未来的走势,前海开源基金副总经理曲扬坦言,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可能会看到中国的经济相对于其它的主要经济体在走强,中国资产的盈利能力、盈利质量相对于其它市场表现的会更好。谈到港股市场观点,曲扬认为今年接下来到明年的这段时间,港股可能会迎来较好的宏观条件。“对港股最有利的组合是中国经济强,同时全球资金趋于宽松,这样一种宏观条件组合是对港股比较有利的。” 对未来的投资方向,曲扬表示看好两类方向,一类是与中国经济的回升相关性高一些的行业,如地产产业链上偏消费的行业;另一类是港股有自己的向好逻辑的一些行业,比如说像电信运营商、火电运营商等。此外,曲扬还认为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可能也是未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提高中国全球竞争力的非常重要的产业方向,会带来第二条增长曲线。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结合价值投资方法论,对2023年经济形势进行了全面分析。他认为“A股和港股今年均有望迎来牛市,未来市场风险偏好会逐渐转向优质白马股,预计好公司的机会今年会较多,市场的赚钱效应也会比去年多。” 此外,杨德龙认为,在经济转型背景之下投资机会也会转移,未来的投资机会主要在经济转型受益的三大方向:第一个方向是大消费,因为中国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的品牌消费品机会也最值得关注;第二个方向是新能源,因为未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个力的竞争——电力和算力。其中,算力就是经济转型受益的第三个方向——科技,在科技领域主要关注经济转型受益的方向,如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业、互联网等。 作为新能源行业的投资专家,前海开源基金投资部总监崔宸龙再次表示,依然坚定看好新能源,认为新能源正站在新一轮繁荣的起点。面对当前市场的调整状态,他认为“即使在过去一年整个新能源行业的股票表现较为一般,但整个行业的发展不仅没有减速,反而在加速,各家企业大力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新技术,脚步一刻未停,产业没有寒意。在这个位置我觉得我们应该更加乐观些,大家已经看到了偏底部的区域,看到了产业的趋势始终在快速的发展,我们不应该半途而废。” 除了一直看好的光伏、储能、锂电,崔宸龙也对近期大火的AI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AI对新能源将真正起到加持的作用,“如果AI可以加速,相信我们整个大的新能源的产业会继续迎来一个爆发增长。现在是高速增长,如果AI做的很快,自动驾驶落地,机器人也落地的话,预计将会有爆发增长。” “站在这样一个时间点,医药行业到底还是不是一个值得大家长期投资的行业?以及未来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这个行业?”前海开源中药研究精选的基金经理范洁对医药行业的投资展望是“这个行业一直存在投资机会,医药行业是一个值得长期投资的好行业”。 范洁认为,从医药行业整体收入和利润的增速,以及医保资金的收支情况可以看到,整个行业的收入和利润的增速已经开始逐步回归到一个相对比较正常的水平。未来,范洁看好的医药行业投资主线,一条是创新主线,从上游到中游到下游,包括(上游)科研仪器、中游制造、下游创新医疗器械、创新药品等;第二条是消费主线,伴随着线下的客流恢复,在消费这条主线里面,中医药,包括一些偏高端的消费医疗服务也都是她长期看好的方向。 前海开源沪港深大消费的基金经理田维分享了他对消费长期趋势的思考,并提出2023年投资策略。田维认为,“总量饱和,结构性增长”将是中国消费行业在未来5-10年最大的时代特征。可以通过消费的代际、收入结构的变化和出海这三个角度去寻找一些消费领域的投资机会。 对于2023年消费行业,田维表示“信心提振”是2023年中国经济和消费的关键词,他对复苏比较有信心。他将在投资上寻求长期趋势和短期变化的会合,长期趋势角度选择一些长期有成长性的品类;短期而言,可以从国内的经济、消费复苏的角度去出发,沿着信心传导的路径去寻找高收益品种。 债券市场以结构性机会和阶段性机会为主 “固收+”产品可做稳健选择 今年一季度,在资本新规发布、3月高层会议顺利闭幕、经济呈现复苏、消费物价整体温和等因素影响下,二级市场多空交织,利率债收益率先涨后跌,小幅上行;信用债收益率震荡下行。 前海开源基金固收投资部董事总经理刘静认为,在大的宏观背景下,中国经济处于渐进修复的过程,整个宏观流动性也会保持相对平稳充裕,债券市场整体风险可控,但是出现一个大的趋势性的机会也比较难。今年总体来说有可能是一个mini版的2021年,还是阶段性和结构性的机会更多一些,节奏上预计8到9月份会有一些阶段性的机会,10月份以后受基数效应的影响,社融增速可能会企稳,此时债市对利空可能会比较敏感,做多的胜率可能会下降。 前海开源基金固收投资部副总监易千分析指出,经历了近十年的经济结构性调整,未来经济增长可能会从过去十年的以债务驱动为主的经济模式,重新到依靠自身的经济周期波动的一个经济模式。对债券市场的分析框架可能要重新回到十年前的分析框架,即以经济周期、以价格为主的分析框架。今年的债券市场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今年整个国民经济价格方面的走势。 对于近年来市场关注度较高的可转债,易千认为“一季度的转债市场表现较好,总体估值还是扩张的,从全年来看,转债作为股票市场的一个衍生品也是有机会的。但是转债的高估值可能不太能够持续,也就是说转债的估值会有一定的压缩空间,对于转债的整体收益预期可能不会像2020年、2021年那么乐观,可能会适当降低一点预期。” 谈及固收类产品的选择,刘静认为,对于纯债产品,由于今年债市缺乏大的趋势性机会,而资金面较为平稳,采取票息策略的产品比较容易获得超额收益。对于“固收+”产品,今年的行业轮动会比较快,策略的选择难度比较大,这种情况下持有稳健策略的“固收+”产品,可能是更好的投资选择。“我们公司一直以来强调力争为客户带来持续稳健绝对收益的投资目标,我们的相关产品也是按照这个策略来进行管理。”刘静说。 最近两年主动权益业绩排名居前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财富的种子,在投资的土壤里,唯有长期主义的浇灌,才能在长时间的耕耘中,持续向上,枝繁叶茂。前海开源基金作为一家由世界500强国企孵化的年轻公募基金,积极拥抱市场变革,坚持“专注追求绝对收益”为核心投资理念,旗帜鲜明地走长期投资之路。在海通证券最新排名中,过去两年前海开源基金在152家公募基金公司中主动权益业绩排名位列第18名(海通证券,数据截至2023.3.31)。 良好的长期业绩是如何打造的?从宏观策略方面,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曾在采访中给出答案,“我们一贯重视对宏观经济走势的研究和判断,需要把握机遇,更需要规避风险。2014年1月24日,我们公开表示十年一遇的特大牛市即将开启;到了2015年5月,我们又率先公开提示股市风险,并严控旗下产品仓位,有效规避了股灾风险;2016年2月,内部投决会要求公司整体投资战略由“重点防御”转为“全面进攻”,较准确把握住了春节后A股上涨;2018年9月,我们认为贸易摩擦利空出尽,看多A股,建议旗下基金全面加仓。” 从投研体系建设方面,前海开源基金以基本面研究为立足点,形成了多资产多品种多策略的大类资产配置实力,并形成了权益投资、专户投资、固定收益投资、FOF投资四大投资团队。 在完善、科学的大类资产配置决策流程及体系下,前海开源基金以团队研究和集体决策取代个人决策,在制度、流程上确保大类资产配置决策的科学性、规范性。 十年来,前海开源基金投研硬核实力,在权益、债券、黄金等大类资产领域多次精准预判和前瞻布局,既明确提示市场机会,也在关键时点指出市场风险,实战经验过硬。 公司财富管理业务十年来乘风破浪不断精进,始终与时代机遇、社会发展同步前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前海开源基金不断加强绿色投资,推进绿色金融合作,开发创新产品,重点支持碳中和债、碳中和ABS等发展;在权益基金的储备布局上,主要聚焦碳中和、科技、医药、养老等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主题;产品设计上,优先考虑设置一定持有期及封闭期的产品形态,引导投资者长期持有;在客户服务方面,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理念,并贯穿于公司的投资研究、金融科技、客户服务等整个系统运作之中,致力于提升客户盈利水平。 站在十周年的新起点上,面向未来,前海开源将在过去十年发展的基础上,坚守正直、专业、担当、共赢的文化价值理念,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贡献,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和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的契机,更上一层楼!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管理人不保证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审慎做出投资决策。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4-24
十大券商策略:过度博弈诱发动荡 复苏和科技仍是主线
go
lg
...
外部分金融机构已发生风险事件,未来部分
新
兴
市
场
国家、欧元区部分高杠杆国家以及日本的债务风险值得警惕。若海外债务风险发生,或对全球风险偏好形成抑制,以风险偏好驱动的人工智能、中特估热度或将下降。此外,从交易热度看,当前科技板块已出现阶段性热度过高的情况,科技板块成交及市值占比的比值已经突破均值向上2倍标准差,短期出现调整的概率较大。周五的下跌是否是科技板块开启调整的信号尚待观察,若科技板块回调,或导致市场进入阶段性休整。 中金策略:当前A股市场机会仍大于风险 未来3-6个月建议关注三条主线 虽然本周市场有所回调,但对A股后市表现依然保持乐观,基于三方面逻辑:1)经济和金融数继续支持复苏前景,有望逐步改善投资者信心。二季度开始A股将进入盈利上行周期;2)增长尚未持续企稳前政策环境仍有望保持相对积极;3)海外美元和美债利率走弱期间对A股相对有利。综上环境结合当前市场整体估值不高,沪深300股权风险溢价在历史均值上方0.5倍标准差以上,当前A股市场机会仍大于风险。配置方面,该机构认为TMT板块仍有政策及产业预期支持,但部分人工智能相关主题上市公司经历前期大幅上涨后,大股东减持计划增多,一季报业绩集中披露期基本面对资产价格也带来影响。伴随后续增长预期修复,行业基本面逻辑可能重新重于主题逻辑,市场风格也可能更加均衡。未来3-6个月建议关注三条主线。 国海策略:政治局会议前后市场风格如何变化? 4月政治局会议召开前市场多呈现震荡调整态势,会前一周大盘风格占优概率更高,小盘跑赢只出现在政策基调延续宽松,如2015年、2016年,亦或是强产业周期加持年份,如2013年;行业风格层面消费、金融风格占优概率更高。4月政治局会议召开后一周市场涨跌无明显规律,但小盘风格更易占优;会后一个月市场以上涨为主,中小盘跑赢概率较大。行业风格来看,会议后一周及一个月成长、消费更易成为市场的主线。展望今年4月政治局会议,在经济数据超预期、二季度低基数背景下,预判政策不会明显加力,结构性政策关注专项金融工具、促销费及制造业。市场层面,在产业趋势叠加中美科技数字领域共振背景下,近期TMT在顺周期板块上涨的背景下回调不改长期向上趋势,主线上仍看好TMT和中特估。 广发策略:估值填坑过半 TMT与中特估如何看? 本轮AI+行情进入第一轮调整期,逢低布局有望率先业绩兑现的环节。(1)行情节奏:本轮“AI+”堪比13年的“移动互联网+”。23.2以来AI+快速上行期已累积涨幅54.4%,时长两月有余,当下已进入第一轮调整期。对标13年互联网调整时间与幅度,预计本轮调整时长与幅度有限。(2)后续配置思路:逢低布局“业绩印证”环节:①电子:AI芯片/PCB基板;②计算机:AI服务器整机/工业软件;③传媒(游戏/影视);④通信(光模块/交换机/液冷温控等)。23年配置继续聚焦“思变”三重奏。 中泰策略:市场调整后的“高低切”布局 本轮调整标志着AI等高位板块或阶段性见顶,指数上半年阶段性顶部亦或基本形成。周五A股出现大跌,主要由两个原因造成:一是美国总统拜登计划于未来几周签署行政令,限制美国企业对中国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关键经济领域的投资;二是张文宏对疫情反复风险的强调以及近期XBB.1.16变异株在美国等部分国家地区感染占比有所抬升。但究其本质,本次大幅调整主要还是因为在AI相关板块市场情绪处于极值的情况下,叠加上述基本面风险因素逐步发酵,市场内生调整需求出现集中释放。美国限制企业对华关键经济领域投资实质上并非为重大“突变”变量,但就资本市场而言,或代表本轮AI+难以复制2013-2015年互联网+模式。 粤开策略:红五月前瞻 关注大消费、中特估和科技板块 从基本面上来看,消费、二季度房地产投资和超预期出口等因素将继续支持经济恢复,叠加低基数效应,基本面有一定的支撑;从交易层面来看,当前交易拥挤度处于历史高位且正扩散降温,后续将持续调整。从市场关注点来看,业绩披露期步入尾声,市场更重视业绩成色的验证;“季节因子-景气重估”框架显示,5月TMT板块、大消费板块和困境反转板块表现或占优。因而配置上建议关注三条主线:一、延续高景气的大消费行业。二,国企改革下的中特估、“一带一路”等主题投资。三、持续关注科技板块长期投资价值。 华西策略:公募Q1增配TMT 减仓新能源等板块 公募基金增配科创板和主板,减配创业板。Q1公募基金重仓股对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的配置比例分别为61.94%、18.66%、8.15%,分别变动+0.23pct、-1.08pct、+0.99pct,其中科创板配置比例破新高;Q1公募基金重仓股对港股的配置比例为11.12%,相比上季度-0.15pct。集中增配TMT&消费,减配新能源、金融地产。增持方面,Q1基金增持比例居前的行业依次为:计算机、食品饮料、通信、传媒、家电、电子等,增持比例分别为+3.14%、+0.82%、+0.75%、+0.46% 、+0.32% 、+0.25%;减持方面,“电力设备、银行、军工、商贸零售、房地产、轻工制造”等减持幅度居前。 兴证策略:数字经济联动式上涨、轮动式调整 难有深调 可以总结本轮“数字经济”行情的范式,即:联动式上涨,轮动式调整。在上涨过程中,在主线带动下各个板块往往能联动共振,带动TMT指数整体上行。而当“数字经济”阶段性过热、进入震荡调整时,板块往往呈现内部轮动加速的特征,而非系统性的下跌。由此,板块在调整中往往呈现出较强的韧性。究其原因,在于“数字经济”是多逻辑叠加的板块,既有产业趋势的推动,又有自上而下的政策加持,同时本身又是一个市值占比接近20%,涵盖上游基础设施与设备制造、中游技术与服务以及下游应用端的庞大产业链条。因此,我们倾向于认为,“数字经济”很难出现深度调整,而是在轮动中蓄力前行。 华安策略:未出现大跌风险、震荡市延续 复苏和科技仍是主线 本周市场小幅下跌,但整体仍是震荡为主,科技领域再遭美对华政策围堵等因素导致泛TMT等前期强势行业走势分化。展望后市,海外对市场的扰动因素近日有所增加,但整体幅度有限,不足够构成强干扰;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在即,虽国内经济复苏超预期,但预计政策不会收紧,内部仍有支撑,预计市场仍是震荡市格局未变。配置上,继续围绕经数据验证但此前被低估的经济复苏预期差和泛TMT产业进行配置,建议三条主线:一是消费持续复苏,可关注食品饮料,医疗服务和美容护理等可选方向和地产链下游;二是出行链条中的航空机场,酒店餐饮和旅游景区;三是数字中国和AI商用双轮驱动的TMT产业浪潮中直接受益的TMT方向计算机、通信、传媒,和算力需求有望推动上涨向上游扩散的电子。
lg
...
金融界
2023-04-23
数字货币金融管理局 (DCMA) 公布其国际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CBDC) 白皮书
go
lg
...
代理银行系统。 对公告的反应是巨大的。
新
兴
市
场
参与者表示希望 Unicoin 将成为国际货币体系非殖民化的解决方案,而其他人则表示担心 Unicoin 可能成为政府的全球集中监控工具。 DCMA 执行董事 Darrell Hubbard 表示,“中央银行并不完全了解采用加密货币背后的驱动力,并且在 CBDC 项目的研究、开发和启动方面没有达到目标。虽然银行专注于货币主权和金融诚信,加密货币投资者对在更公平和开放的金融货币体系中赚钱非常感兴趣。” CBDC 只是数字化的法定货币。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定货币系统性地贬值于美元,那么其 CBDC 也会如此。因此,加密货币投资者将 CBDC 视为一种纪念品,而不是一种能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的创新。 那么,Unicoin 有何不同? CBDC 是由中央银行监管的法定货币,而通用货币单位是由美国商品期货和贸易委员会 (CFTC) 监管的货币商品。 Darrell 解释说:“Unicoin 提供了加密货币和 CBDC 之间最好的两全其美。作为一种加密资产,Unicoin 采用货币政策来确保其保值能力强于任何法定货币,同时遵守银行法规以加强货币主权。 “ 国际货币体系存在一些固有的障碍,导致许多国家采取去美元化货币政策。许多去美元化项目都在寻求数字货币解决方案,以替代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 本周,DCMA 发布了通用货币单位白皮书,题为“通过数字经济联盟加强货币主权的一流货币商品”。 通用货币单位为银行业引入了全新的密码学浪潮。Unicoin 白皮书公布了几项创新,旨在使银行业务更快、更安全,同时加强而不是破坏国际货币体系。 Unicoin 建立在开放标准之上,部署方式类似于货币操作系统。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可以轻松地将现有应用程序与 UMU 价值存储钱包集成,以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实时、经济高效的数字银行、数字贸易和数字支付。 在本白皮书中,DCMA 回应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发布的关于加密资产对银行业构成的潜在风险的报告。DCMA 驳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定的每一个潜在风险,并解释了 Unicoin 如何加强而不是削弱国际货币体系。 关于数字货币金融管理局 (DCMA) – DCMA 在为政府和中央银行倡导数字货币和货币政策创新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DCMA 的成员包括主权国家、中央银行、商业和零售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 关于通用货币单位 (UMU) – 通用货币单位 (UMU),符号为 ANSI 字符 Ü,在法律上是一种货币商品,可以以任何法定货币结算货币进行交易,并像 CBDC 一样执行银行监管并保护国际银行体系的金融完整性。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4-23
金色观察 | 全球各地都有哪些加密友好银行
go
lg
...
银行和新兴金融科技公司都希望利用好这一
新
兴
市
场
。与此同时,专注于加密货币的银行在支持该行业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加密有关企业和个人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 虽然围绕加密银行仍然存在一些担忧和犹豫,但专注于加密的银行对加密行业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通过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并遵守法规,专注于加密货币的银行能够为在加密领域运营的企业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获取银行服务:除了少数例外,加密友好型银行仍然愿意为加密企业提供银行服务。OTC交易员、矿商和加密项目被普遍接受,但由于风险较高,一些银行现在对是否与新的加密交易所和DAO合作犹豫不决。这可能是出于对加密行业监管和法律不确定性的担忧,他们指出,不良行为者有可能利用加密交易的匿名性进行不良操作。 开户时间:开户时间从1天(极少数情况下)到2.5 - 3周不等,因为银行需要完成彻底的KYC/AML程序以遵守法规防洗钱。这些程序可能很耗时,需要大量的文件,可能会导致开户延迟。然而,银行愿意经历这一过程,实际上表明了他们正在采取必要措施来降低加密相关风险。 美国银行的扩张:许多美国银行主要关注美国实体,而有一些银行正在考虑向国际客户扩张。可能是由于不同国家复杂的监管环境,以及对与外国实体合作的潜在风险的担忧。然而,一些银行愿意与国际客户合作这一事实表明,人们越来越能接受加密行业的全球性。 法币或加密货币?大多数银行不直接处理加密货币业务,而是选择只处理法币业务。然而,有一些银行会提供加密托管服务,并且可以进行加密货币-法币交易,尽管这通常仅限于在美国注册的公司。如果银行与加密货币领域的非法活动有关,可能会造成重复性伤害。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4-23
Arthur Hayes 博文: “去美元化”进行时 谁能取代美元
go
lg
...
国家间贸易和投资流动结算的未来货币。
新
兴
市
场
(EM)央行持有的黄金比例在 2008 年触底,也就是说,与此同时美元处于最强势的时期。在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南方国家认为,他们已经受够了作为美国体系下的退出流动性,于是开始储蓄黄金,而不是美国国债。 综合来看,这两张图表清楚地表明,去美元化始于 2008 年,而不是 2023 年。 理解过去 15 年的顶级经济运动,可以让我们理解东方两大国为什么以及如何改变他们的行为。当你的整个经济模式都建立在向美国销售产品并将收益投资于美国的基础上时,你就失去了财务独立性。不管你喜不喜欢,这两大国的央行都在借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这本身可能已经够糟糕的了,但亚洲数万亿美元的财富也依赖于美国政客的善举。正如俄罗斯最近发现的那样,法治和产权并非牢不可破。 政治风险 投资者此前青睐 “发达市场”(尤其是美国)的原因之一,是那里没有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当权力从一个执政党转移到另一个执政党时,新上台的政党监禁反对派,和/或改变前政权制定的规章制度的风险,只是因为它们属于不同的政党。作为政治动荡国家的投资者,当你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政治权力动态上时,你无法关注一种资产与另一种资产的优劣。投资者没有参与这种高风险的活动,而是选择将资金放在一个政治安排稳定的环境中。此前是美国。 自 1865 年美国内战结束以来,权力在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无缝转移。美国总统和其他国家元首一样不老实——但为了这个体制,精英们成功地在彼此之间传递了接力棒,而没有太多酸葡萄的感觉。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因在任期间违反法律而被弹劾,他的继任者杰拉尔德·福特总统赦免了他。 多年来,资本对美国政治没有什么可担心的。这种情况已经改变。前总统特朗普被纽约市一家法院起诉,罪名是各种涉嫌犯罪。特朗普或许是土生土长的纽约人,但这座城市对他毫无好感。他的指控是否有道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全国一半的人投了他的票,而另一半人没有。一个政治上的引爆点已经被制造出来,这将导致极端的分裂。不管特朗普是赢是输,这个国家的一半人都会感到不安,并认为这个制度已经腐败到了核心。 民主党和共和党的领导人是专注于保护各自的上议院,还是投资者的资本? 作为资本的管理者,你必须问自己——“在一个存在这些政治和金融问题的政权下,我还想继续持有资产吗?或者我宁愿在(相对)安全的黄金和/或加密货币中安然度过?” 多方角逐 未来将出现各种货币集团,但不会出现全球储备货币霸权。与西方的贸易将继续使用美元,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将使用黄金、卢比等。当这些集团之间出现失衡时,它们将以一种中立的储备货币结算。从历史上看,这一直是黄金,我不相信这种情况会改变。如果你能运输笨重的物品,黄金是一种很好的全球贸易货币。政府擅长这类物流——对普通人来说,带着他们的黄金储蓄四处走动有点困难。 随着全球金融体系的分裂,对美国金融资产的需求将减少。曾经生产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以换取美元的全球南方将开始接受其他货币。如果没有外国对股票和债券的边际需求,价格将会下跌。最大的影响将是,在没有新一轮印钞的情况下,美国债券收益率将需要上升(记住:债券价格下跌,收益率就会上升)。 西方不能允许一般资本从其市场流向加密货币或外国股票和债券市场。他们需要你作为退出流动性。自二战以来积累的巨额债务必须偿还,现在是你的资本被通货膨胀掏空的时候了。资本外逃也必将终结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 西方不能轻易实施严厉的资本管制,因为开放的资本账户是它所实行的资本主义类型的先决条件。即便如此,如果西方开始意识到大规模资本外流即将到来,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将资金从体系中撤出将变得更加麻烦和困难。如果你相信我的论点,那么你应该开始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许多世界大国最近的金融政策变化。 西方国家正在加大购买加密货币并将其存储在私人钱包中的难度。你可以阅读《Operation Choke Point 2.0》和《华尔街日报》来更好地理解这一动态。拜登政府不断暗示,他们可能试图阻止美国投资者在东方大国的各个领域投资。预计还会有其他类似的海外投资限制,这样资本就可以留在国内,并被激进印钞造成的持续高通胀掏空。 自 1971 年以来,投资美元资产已经成为一种无需动脑筋的交易,以至于许多投资者已经忘记了如何进行实际的财务分析。展望未来,黄金和加密货币将成为焦点。它们不依附于某个特定的国家。它们不能被央行任意贬值,央行不顾一切地印制法定货币来支撑其金融体系。最后,随着各国开始寻求自己的最大利益,而不是成为西方金融体系的奴隶,全球南方国家的央行将使其储蓄国际贸易收入的方式多样化。第一选择将是增加黄金配置,这已经在进行中。随着比特币继续证明它是有史以来最硬的货币,我预计,至少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考虑比特币是否与黄金一样,是一种合适的储蓄工具。 在未来几年,世界将以多种货币进行贸易,然后在需要的时候储存黄金,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会储存比特币。 编译 | GaryMa 吴说区块链 原文链接:https://cryptohayes.medium.com/exit-liquidity-3052309e6bfa 来源:DeFi之道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4-23
2023年以来北向资金大幅加仓哪些“中特估”?(附名单)
go
lg
...
趋缓。公司执行全球化均衡布局、积极拓展
新
兴
市
场
等战略,已在 Q1业绩预告中呈现阶段性成果,Q1 业绩略好于预期了,这或有利于抬升公司的估值中枢。 2023年以来北向资金减持的前十大国企名单 数据来源:Choice 2023年以来北向资金减持的前十大国企有:陕西煤业、中国神华、安琪酵母、保利发展、海螺水泥、中国电信、衮矿能源、华侨城A、中国国航、巨化股份。 这些个股覆盖的行业有:煤炭、食品加工制造、房地产、建筑材料、通信服务、机场航运、化工。 煤炭板块作为去年的行情“王者”,今年按照A股的演绎规律来看很难再次登顶热门概念榜首,在去年高盈利的背景下,煤炭行业的相关标的在全球通胀回落的周期中很难继续高增长。 但是,在全国煤炭增产保供的形势下,煤炭供给偏紧、趋紧形势或将持续整个“十四五”乃至“十五五”,亟待新建一批优质产能以保障我国中长期能源煤炭需求。但是当前,煤炭板块仍具有高业绩、高现金、高分红属性,叠加行业长周期、高壁垒特征,以及极低的估值水平和严重的一二级估值倒挂,依然具备良好的中长期投资价值,这部分北向资金的减持或只是短期的止盈。 安琪酵母被很多投资人认为是A股的隐形冠军之一。公司是国内酵母市场的头部企业,强大的渠道+超高的品牌辨识度+一定的使用习惯形成的客户黏性综合形成公司的护城河。但是原材料白糖价格的高涨使得这家龙头企业的盈利增速不再那么亮眼,北向资金的减持或是基于行业周期的判断。 北向资金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减持或更是源于对国内新发展理念的理解。当前,房地产行业回归居住需求本原,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个背景下,寄望房地产行业再重塑当年的辉煌是不现实的,对于可能长期低增速的行业进行减配具有合理性。 综合来看,北向资金今年以来的投资“中特估”的方向较为犀利,在行业布局上加大了有色金属以及高端消费的配置,减少了煤炭、地产产业链的行业持仓,可见是十分看好中国在2023年的经济高质量复苏,并且相信中国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即将得到印证。
lg
...
证券之星
2023-04-23
上一页
1
•••
329
330
331
332
333
•••
424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美国大选突发!马斯克赢了:宾州法官裁定每天发放100万美元的做法可以继续
lg
...
中国经济突发重磅!中国最高领导人向省级领导人发出警告 释放经济改革信号
lg
...
美国大选首批结果出炉!特朗普、哈里斯选票“持平” 场外押注突然剧烈震荡
lg
...
FX168日报:令人震惊的美国大选民调重击美元、特朗普承认“可能会败选”!伊朗发重大警告
lg
...
英媒:此次美国大选结果或对资本市场“大洗牌”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0讨论
#美国大选#
lg
...
106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430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503讨论
#温哥华国际金融峰会(VIFS 2024)#
lg
...
4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