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中金:大宗商品供需新范式,分化仍是主线
go
lg
...
反复,预期调整带来的螺旋风险显现。美国
就
业
与经济数据走弱,市场对硬着陆的担忧有所加深。中国财政向实物工作量的转化依然偏慢,金九银十需求可能乏善可陈。随着宏观预期转弱,大宗商品市场也面临较大的抛售压力,表征全球需求的原油和定价国内需求的铁矿与螺纹一度分别跌破70美元/桶、90美元/吨和3000人民币/吨,双双创下2024年以来的新低。站在当前时点,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落地,美国经济软着陆的可能性上升,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有所缓和。国内需求磨底,能源和工业金属的表需边际改善,库存去化加快。内外宏观情绪改善的情况下,我们预计大宗商品定价将逐步回归各自基本面。 在可见的未来,我们认为大宗商品市场的主题仍然是下游新旧需求动能的转换,与上游产能投资和价格脱节之间的潜在矛盾。尽管从基本面上我们判断2024年全球大宗商品可能已完成了从多数过剩到多数短缺的格局过渡,但绿色+新兴经济体需求的增量仍在量变进行时,尚未到质变拐点,传统存量需求仍然面临着全球经济潜在降速的拖拽。从平衡表短缺走向现实仍有赖于需求增长预期的兑现,而新旧动能的接力如果掉棒,提前定价短缺下的过度投机也将面临调整的风险。总而言之,我们认为超级周期的启动可能仍欠火候,供需新范式下,大宗商品市场定价可能仍将聚焦供需条件的分化。 需求侧新旧接力,从量变走向质变 新兴经济体可能接替中国成为新增量动能:各国大宗商品需求的增长轨迹基本都遵循S型曲线。消费量(或人均消费量)先缓慢爬坡,再快速增长,最后见顶趋稳并进入长期趋势中。从S型曲线上所处位置看,中国各类大宗商品消费量已处在达峰或即将达峰的阶段,而以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各类商品人均消费仍偏低,在S型增长曲线上仍位于前期。过去20年,中国的城镇化与工业化是驱动全球大宗商品消费增长的主要力量,但我们预计这股动能正在逐步放缓。中国人口达峰叠加城镇化增长斜率走缓并接近尾声,中国地产需求中枢已跨过拐点开启了下滑趋势,传统基建的增量空间也比较有限,工业金属消费将明显承压,过于依赖地产与基建的黑色系首当其冲。与此同时,随着经济日益增长,印度及东南亚等地作为处于需求上行通道的新生力量,能否在全球需求回归内生驱动之际,成为商品需求的增量贡献者,备受市场关注。新兴经济体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加速,可能给全球大宗商品需求带来比较大的增长潜能。 绿色转型需求占比不断提升,部分品种与传统经济周期逐步脱钩:全球经济降速、中国地产与基建需求见顶、双碳目标对化石能源消费也将形成比较大的压力。不过,在传统需求承压的同时,绿色转型也为部分商品带来新的机遇。以有色金属为例,在传统的需求框架中,有色金属需求主要受中国房地产与基建周期驱动。不过,对比2018与2023年的铜铝下游数据,我们发现五年间新能源需求占比呈迅速提升的趋势。在我们的历史平衡表中,铜的新能源需求占比(包括光伏、风电、新能源车)已从2018年的4%上升至2023年的14%,铝的新能源需求占比(包括光伏、特高压、新能源车)从2018年的3%上升至2023年的16%。虽然新能源增速边际有所放缓,但是从基数看已足以与传统建筑需求相抗衡,近年来新能源领域对铜需求的增量,已能基本抵消国内地产周期下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供给侧,新旧能源、地域之间与上下游分化明显,可能埋下风险 新能源未立而旧能源已破,能源供给可能缺乏弹性:在绿色转型压力下,我们看到跨国石油、煤炭企业保持了较高的产能纪律,过去几年较为丰厚的现金流向资本开支转化的比例并不高,资本开支意愿普遍不强,也面临诸多外部约束。这使得化石能源的供给侧可能缺乏足够应对需求波动的弹性。尽管对新能源的投入仍在不断加码,但受制于自然条件的新能源电力供给稳定性不足,对电解铝、化工等能源密度较高的商品可能意味着阶段性的供给风险。为满足碳排放要求而实施的相关产业政策也会对商品供给形成约束。 新兴资源国提供增量,但不确定性同步上升:从地域分布看,大宗商品的产能挖掘愈来愈集中于亚非拉地区的新兴资源国,譬如智利和秘鲁的铜,印度的铁矿和煤炭,印尼的煤炭、镍和铜,蒙古的煤炭,几内亚的铝土矿和铁矿,缅甸的锡矿等。这些国家或出于本国城镇化和工业化需要,或出于商品出口需求,近年来矿业开发投资迅速增长。我们预计这些国家和地区或成为未来大宗商品的供给侧增量的主要来源。这些地区资源禀赋足够但港口、道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政治局势风险较大,开发进度也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最重要的是,在逆全球化趋势下,资源国可能“持货而沽”,资源“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基于资源安全这一主题下的各类贸易政策可能将成为大宗商品市场不可忽视的供给风险来源。 上下游资本开支密度和扩产周期不匹配,矿冶矛盾加剧:我们看到近几年大宗产业链上的利润分配普遍向上游倾斜,具体表现为铜行业TC/RC的大幅下降,铁矿与焦煤价格对钢厂利润的挤占,或是农产品行业里饲料价格对生猪养殖利润的压制。相比于冶炼端,上游资本开支相对偏低,矿山的平均品位也在逐步下滑,供给相对更有瓶颈,这本质上可能是传统资源开发规模不经济特征与制造业规模经济的矛盾。下游制造业环节相比于上游原料扩产弹性较大,在利润分配中不占优势,同时相比于终端需求产能相对过剩,也使得成本压力难以往下传导。中间环节的利润不得不双向承压。 供需条件新范式,分化仍是当下主线 大宗商品市场中,供给条件不足已初露端倪,但周期下半场的开启仍有待需求的趋势性破局。在供需条件新范式下,分化仍是当下主线。需求是我们区分价格表现的主要依据。同样的上游投资不足,对于铜矿而言是价格向上的驱动,但对铁矿和煤炭而言却只可作为价格的底部支撑,本质在于需求方向的差异。我们预计黑色和有色的价格分化可能仍将是长期趋势。 对于铜等需求前景相对乐观的品种,投机情绪催化的脉冲式上涨对于供给释放反而无益,只会放大需求的价格弹性,并触发需求端的负反馈。而持续稳定的高价可能是鼓励供给侧持续投入以满足缺口必不可少的途径。当然,所谓的供需缺口只是理论层面上对未来供需的推演,长期来看,供需双方将通过价格机制匹配彼此。价格将上涨直到刺激出足够的边际供应,或是挤出边际需求者。以铜为例,在需求相对刚性的前提下,为刺激出足够多的铜矿供应增量,铜的理论激励价格应在10600美元/吨以上。 对于铁矿、煤炭等需求相对悲观的品种,价格可能将向下寻求成本支撑,长期的均衡价格应当锚定成本曲线的边际位置。以铁矿为例,从成本曲线看我们预计远期价格的理论中枢在80美元/吨左右。但预期也有反身性,市场缺乏足够动力去扩大投资,也会造成成本曲线的自发收缩,从而缺少应对需求波动的弹性。 未来几年铜价的表现可能是过去几年铁矿价格走势的镜像。2021年以来,铁矿价格的中枢也逐步下移,同时价格波动的上下沿也在逐步收窄。在中国钢材需求达峰的转折点,市场的认知建立需要过程。市场对供需前景的认识愈清晰,价格波动也愈窄。对比之下我们预计未来几年铜价格可能是中枢震荡抬升但价格波动亦逐步收窄的过程,一方面,价格上涨是供需匹配的大概率路径,另一方面,铜的供需曲线的弹性也将更加明朗,极端的高价或低价因此可能更难出现。 需求侧新旧接力,从量变走向质变 中国驱动的需求增长或已接近尾声 从两条曲线看中国大宗商品消费增长轨迹 21世纪以来,中国的城镇化与工业化是驱动大宗商品消费增长的两股力量。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仅有房屋与各类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也有随居民生活水平改善而提升的各种消费需求。中国的工业化也并不仅限于满足内需,同样也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一环。产业链往中国的集中一方面推升了对上游矿产资源的进口,另一方面中游大宗品的直接与间接出口也水涨船高。因此,我们看到20多年来中国在各类大宗商品消费里的绝对量与占比双双上升,许多商品的消费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图表1:2000年至今中国各类大宗商品消费量增长趋势 资料来源:BP,Energy Institute,USDA,WoodMac,Wind,国家统计局,世界银行,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中国各类大宗商品人均消费及全球平均(灰线),2000年对比2023年 资料来源:BP,Energy Institute,USDA,WoodMac,Wind,国家统计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3:中国消费占全球的比例 资料来源:BP,Energy Institute,USDA,WoodMac,Wind,国家统计局,世界银行,中金公司研究部 截至2023年,中国的人均煤炭、钢材、铜、铝、原油和豆粕消费分别为2.23吨标煤、648千克钢材、11.8千克铜、28.9千克铝、685升原油和54.7千克豆粕,占全球消费的比重分别为56%、51.1%、51.6%、58.4%、16.3%和30.3%。具体来看,作为中国的主体能源,煤炭的人均消费量在2000年的时候已高于全球平均值,过去20多年也支撑了中国的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消费稳健增长,录得了约5.1%的年化增速。钢材、铜、铝等工业金属原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制造业,2000年以来的年化消费增速均在10%左右。相比较下,石油消费的增长曲线似乎稍显平缓与滞后,且2023年的人均消费仍略低于全球平均。受资源禀赋制约,石油在中国能源结构中占比一直不高。农产品方面,居民蛋白需求逐年提升,豆粕等饲料的人均消费是23年前的5倍左右。 从中国以及部分先发国家的经验来看,大宗商品的历史消费增长轨迹一般可以简化为两条曲线。一条是S型的人均消费量(versus人均GDP)增长曲线。 图表4:大宗商品人均消费量S型增长曲线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5:主要经济体人均石油消费与人均GDP 资料来源:BP,世界银行,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6:主要经济体人均铜消费与人均GDP 资料来源:WoodMac,世界银行,中金公司研究部 另一条是用单位GDP的大宗商品消费量(强度/intensity)来勾勒。大宗商品消费强度实际反映的人均消费与人均GDP曲线的斜率。先发国家的大宗商品的消费强度一般已进入到长期回落的趋势,能源品种如原油、煤炭或一次能源消费的趋势往往从高位下滑,意味着需求增长弹性往往要持平或弱于GDP增速。但发展中国家工业品的消费强度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前半场会有比较明显的提升,即快于GDP的增速,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触顶回落,这也基本是人均消费曲线斜率放缓的时间点。 图表7:单位GDP大宗商品消费量(消费强度)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8:中国单位GDP耗油量 资料来源:Wind,Energy Institute,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9:中国单位GDP耗铜量 资料来源:Wind,WoodMac,中金公司研究部 国别对比看,同一品种在不同国家的增长斜率与见顶位置也不尽相同,见顶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也有差异,取决于各个国家的发展路径与经济节奏,因此不能机械地对比。 图表10:中国大宗商品人均消费S型增长曲线(1978-2023年) 资料来源:BP,Energy Institute,USDA,WoodMac,Wind,国家统计局,世界银行,中金公司研究部 大宗商品需求增长有先后与弹性之别 农产品:一般而言,粮食类农产品的消费增长要先于能源和工业品达峰,不过蛋白、油脂等改善类农产品需求的增长相对偏晚一些。中国的人均口粮(水稻、小麦)消费早于1980年代就已见顶(约200千克/人)。2015年以来的二次增长主要是生物燃料需求的驱动,这属于农产品的工业化应用。 工业品:工业品中,铜与钢材的需求增长趋势基本保持一致,黑色与有色在地产、基建、机械、汽车、家电等均有许多重叠的应用场景。先发国家的经验来看,日本两者消费见顶的时间基本一致,而韩国铜消费反而先于钢材见顶。不过,我们认为中国钢材需求增长大概率将早于铜见顶,主要是钢材在中国的应用场景更加偏重于经济发展前半场,譬如固定投资属性较强的房屋、铁路、桥梁等基础建设,但铜的下游需求中汽车和家电等消费品比重相对较高,电气化的提升也为铜消费提供了更多机遇。 图表11:中国人均铜与钢材消费 资料来源:WoodMac,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铝的消费增长弹性远大于铜和钢材,我们认为这主要体现了供给端对需求的影响。据我们测算,近30年间电解铝的成本上升速度远慢于铜,1990-2023年电解铝成本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仅为1%,但同时期铜成本增长了170%,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3.1%。铝在部分物理性质上,如导电性、耐腐蚀性等方面弱于铜,但其成本优势推动铝在工业场景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如在一般低压导线中,相同导电性的铝导线成本约比铜导线低87%,其重量也更轻。因此在开阔地带的长距离输电中,钢芯铝绞线成为主流选择。 能源:煤炭与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增长斜率弱于电力和工业品。过去20年,以相对GDP的弹性衡量,中国化石能源的增长相比发电量与有色、黑色等工业品偏弱。作为中国的基础能源,煤炭随经济发展保持增长,但在经济与电力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煤炭的消费强度实际是在下滑的。不过,煤炭消费在2013年第一次见顶后并未持续下滑,而是保持了一定韧性,自2019年以后再度回升。石油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一直不高,油车的增长空间亦被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所抑制。 图表12:中国人均原油和煤炭消费对比 资料来源:Energy Institute,中金公司研究部 中国大宗商品消费见顶在即 向前看,我们预计中国驱动的大宗商品需求增长可能将逐步放缓。一是人口达峰叠加城镇化斜率走缓并接近尾声,中国地产需求中枢已跨过拐点开启下滑趋势,传统基建的增量空间也比较有限,工业金属消费将明显承压。过于依赖地产与基建的黑色系首当其冲,铜、铝建筑相关的消费占比亦将呈下滑之势。二是双碳目标下,化石能源的消费将逐步削减,煤炭消费见顶在即,石油上方空间受限。从人均消费的S型曲线看,口粮和钢材已基本见顶,煤炭见顶在即,不过,双碳目标下的电气化趋势下,有色和原油可能将不遵循传统需求增长路径。从单位GDP消费强度看,除电力外各类大宗商品基本都进入了下行趋势,意味着未来消费即便有增量空间,增长的弹性也要弱于经济增长。 图表13:中国各类大宗商品增长轨迹示意图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黑色系:人均铁元素消费见顶,钢材消费与经济增长开始脱钩。地产是过去钢材消费增长的第一大驱动。我们测算2000-2020年间中国生产共约123亿吨粗钢,其中40%来源于房地产建设的直接需求,这还没有考虑地产产业链上相关的机械、家电等钢制品。新开工和施工面积的萎缩将对螺纹等钢材品种的消费形成持续拖累。另外,基建对地产下滑的对冲也很难持续。传统的铁路、公路、城市交通等基建项目的每年新增量也将逐步减少,单位基建投资的耗钢强度将逐步下滑。考虑到中国制造业的体量规模以及新能源相关等新的需求增长点,部分领域的钢材需求可能有结构性亮点,譬如汽车、钢结构等。但从体量上看结构性增量难以带动整体钢需向上。 煤炭:在双碳目标下,我们预计中国的煤炭需求达峰在即。2024年8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1]明确提出未来5年逐步减少煤炭消费。发电仍是最大的煤炭消费领域。随着新能源装机量的显著增长,我们预计火电发电量将在未来1-2年内见顶,中国煤炭消费达峰也将同步到来。不过,自然条件的不确定性使得可再生能源出力有间歇性和波动性的特点,考虑到在电气化趋势下电力需求可能超预期增长,火电仍将承担“压舱石”作用。当下正处在火电从主力电源向支撑调节电源转变的过渡阶段,火电在达峰后可能仍将在高位波动一段时间。 石油:能效提升与绿色转型限制国内石油消费的增长空间,因此我们认为在电气化趋势下,中国的石油消费增长可能并不会遵循部分先发国家的路径,中国石油需求的达峰高度和时间点都将明显小于和早于先发国家。石油需求的增长比较依赖于汽车保有量的提升,一般来说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居民汽车保有量才会加速上升,这使得石油增长一般滞后于工业品。当前中国的每千人汽车保有量245辆,较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中国的人均石油消费可能是为数不多也低于全球平均的大宗商品。如果以其他商品作为参照,中国的石油需求仍有比较大的增长潜能,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意味着中国可能将绕过这个进程。 不过当前新能源汽车可能暂未对传统油车形成存量替代。短期燃油乘用车存量或将继续增长。 有色:铜、铝因其优良的导电性能,在电气化时代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有色的新能源需求将对冲其传统需求的下滑,相比于钢材等品种,其需求增长趋势因此将得以延长。后文针对这一点将作进一步的阐述。 农产品:我们预计中国的农产品消费在总量上增长将放缓,但在结构上趋于多元,并向高端化、健康化的方向转变。 印度等新兴经济体需求正从量变走向质变 1900年至今的四次大宗商品“超级周期”的背后,均有欧美、日本、中国等主要经济体在城镇化与工业化驱动下商品需求的大幅提升。印度及东南亚等地作为处于需求上行通道的新生力量,能否在全球需求回归内生驱动之际,成为商品需求的增量贡献者,也备受市场关注。我们在2023年10月发布的《印度商品需求:机会与挑战并存》中已经从一个偏宏观的视角分析了印度需求的潜力与掣肘,并对能源、黑色、有色和农产品各个品种均做了定性的展望。 从理论上讲印度大宗商品需求的增长亦当遵循S型曲线。当前其各类商品的人均消费均处于偏低的水平,在S型曲线上仍处在增长前期。随着其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加速,大宗商品需求应有比较大的增长潜能。综合考虑印度需求的全球占比,我们认为当前印度对各类商品全球平衡的“影响力”排序为:焦煤>油脂>石油>铁矿>铜、铝。本文将主要聚焦未来几年内印度对焦煤、铁矿和石油等品种全球平衡表的影响几何。 黑色系:钢材消费或率先受益,长流程份额将持续提升 以中国的经验看,钢材下游中固定资产投资属性偏强,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印度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前半场,钢铁及焦煤、铁矿等原料的需求或将率先受益。印度在2017年提出的国家钢铁政策[2]中计划到2030年将人均钢铁消费提升到160千克/人,同时将粗钢产能提升至3亿吨。近年来印度粗钢产量持续增长,2024年1-7月印度粗钢产量已同比增长7.2%。供给端,在炼铁环节,2023年印度生铁和DRI产量分别为8570万吨和5110万吨。在炼钢环节,2023年印度转炉钢和电炉钢产量分别为6430万吨和7190万吨。需求方面,2023年印度钢材表观消费量约1.35亿吨,人均粗钢消费量94.7千克。从需求结构上看,印度钢铁下游消费中建筑占约七成,机械约17%,汽车约8%。进出口方面,2023年印度转为了钢材净进口国,未来可能维持小幅的净出口状态。 我们预计以高炉-转炉为基础的长流程炼钢或将成为印度钢铁产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当前印度转炉份额约为47.2%。根据其2017年提出的规划,印度将在2031年将高炉-转炉工艺产量提升至60-65%。历史上,印度因焦煤资源缺乏的原因,煤基DRI-电炉的工业比较普遍,同时印度铁矿也适合生产DRI所需的球团。印度球团/粗钢产量比约为55%,而中国仅为20%。当前印度是全球最大的DRI生产国,不过其DRI是以动力煤为能源,而非像中东、美国等地一样利用天然气。相较于电炉钢,长流程在规模、效率、质量、承载
就
业
等方面均具有优势,是大规模钢铁工业的重要基础。向前看,我们预计印度转炉钢在其粗钢生产中的份额或将逐步提升。 图表14:印度人均钢材消费 资料来源:CRU,WoodMac,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5:印度粗钢产量:分工艺 资料来源:CRU,中金公司研究部 毋庸置疑,印度对铁矿、焦煤的需求将随高炉产量的释放而逐年增长,但印度增长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且自身煤、矿产量亦在增长,因此其对全球平衡表的影响仍要进行具体分析。印度焦煤和铁矿不同的资源禀赋使得其在海运市场上的未来角色并不相同。我们在本文中提供了3个印度钢材消费增长情形,自下而上地分析焦煤与铁矿海运市场可能受到的影响。 从中国经验看,“两化”前半场的时候,钢材消费增长的弹性应大于其经济增速,即单位GDP的钢材消费强度在逐步上升。因此在基准情形上我们预计到2030年印度钢材消费将达到2.14亿吨,对应2023-2030年间6.8%的年化增长,略快于同期内6.3%的GDP年化增长(参考标普的印度GDP增长预测),到2030年人均钢材消费约140公斤。在悲观情形中,2030年印度钢材消费增长到1.83亿吨(23-30 CAGR 4.5%),对应120公斤的人均钢材消费。在乐观情形中,2030年印度钢材消费增长到2.44亿吨(23-30 CAGR 8.9%),对应160公斤的人均钢材消费。 焦煤:海运市场需求增量可期 在基准情形中,到2030年印度生铁产量将增长至1.7亿吨左右。除高炉外,烧结、铸铁和合金等环节亦消费一定量的焦炭。我们预计印度的焦煤进口需求将与其生铁、焦炭产量保持同步增长。尽管印度煤炭资源量比较充裕,但焦煤的资源禀赋较差,质量亦偏低。根据CRU,进入焦化环节的焦精煤产量占其官方公布的焦原煤产量仅约9%,主因在于焦煤的灰分较高,一般在28%-45%之间,同时印度洗选矿能力较为有限,剩余的焦煤实际上是被应用于发电环节的。因此,即便印度煤炭产能在不断扩张中,我们认为印度钢厂对进口炼焦煤的高依赖度在未来可能不会有太大的改观。我们认为到2030年印度实际可利用的焦煤资源也仅在1500万吨左右。印度将不得不向海外索求焦煤资源。在基准情形中,到2030年印度对海运焦煤的进口需求约为1.38亿吨,较今年进口量增长近一倍,相当于今年焦煤总出口的45%。即便未来中国焦煤进口需求可能是一个下滑的趋势,印度的增量对海运煤市场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图表16:印度焦煤平衡表及分情形展望 资料来源:WoodMac,CRU,CEIC,S&P Platts,中金公司研究部 当然从理论上说,印度也可以通过进口焦炭的形式来满足高炉的需求。我们的平衡表里并没有考虑印度未来焦炭的进口增量。从一定程度上说,进口焦炭的需求将通过焦炭生产国,譬如中国和印尼来传导到海运焦煤市场上。因此,印度如果选择从中国进口大量焦炭的话,对海运煤市场的需求压力可能会被蒙煤分担一些。蒙古焦煤资源较为充裕,远期产量预期较高,但运输到海运市场成本较高。通过国内的焦化产能出海在逻辑上是可行的。我们看到今年上半年印度焦炭进口量明显增长,同比增幅达15.3%。印度进口焦炭的不确定性主要在政策端。今年4月印度商工部宣布建议对进口低灰冶金焦炭(Low Ash Metallurgical Coke)以进口数额限制的方式实施为期1年的保障措施[3]。 铁矿:尚不足够影响全球平衡 印度对海运铁矿市场的影响可能并不如焦煤大,主因在于其铁矿资源亦比较充裕。印度铁矿资源以赤铁矿为主,出口以球团和低品粉矿为主。印度铁矿分为商业矿(可出口)和钢厂自有两种,前者可以用于出口,而后者则一般是钢厂自我消化。当前商业矿占比较高。历史上印度铁矿生产和出口受法院的非法开采禁令、出口关税等影响较大。近几年钢厂自有矿的开采权得以延长,商业矿矿权也经历了重新拍卖,印度铁矿产量随粗钢产量的增长水涨船高,2023年达到了历史新高的2.49亿吨,同比增长了28.2%,我们预计到2030年其产量可能达到3亿吨。 印度生铁产量的增长叠加自有矿占比的提升,可供出口资源可能面临一定压力。另一方面,印度对海外铁矿,特别是高品矿的进口需求长期来看也将提升。不过,短期来看,因为其自身产量的增长,印度对海运铁矿石市场的影响还是相对比较小的。从我们的平衡表可以看出,在基准情形下,要到2028年印度才可能转变成铁矿的净进口国,即印度的铁矿石需求大于其本国供应量。在乐观的情形下,这个时间点可能提前到2026年。在悲观情形下则要到2030年以后。 图表17:印度铁矿平衡表及分情形展望 资料来源:WoodMac,CRU,CEIC,S&P Platts,中金公司研究部 动力煤:用电强度提升利好用能需求 印度的动力煤需求亦将受益于其工业化进程,尤其是发电量的快速增长。与新能源发电相比,火电持续稳定、灵活调节的特质对工业化早期供电与电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叠加印度自身的煤炭资源禀赋较强。尽管印度亦有清洁能源计划,但我们认为煤电仍将是印度电源建设的首选。煤电在其发电结构中可能仍将占据主导地位。2023年其煤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约为75%,煤电装机量约一半。根据印度电力部发布的《国家电力规划2022-2032》[4],为满足其尖峰能源需求,到2032年印度煤电装机需新增46-54GW(在当前基础上再增加20%)。 我们预计在中长期内印度煤炭需求仍将增长。除了占印度煤炭消费近7成的电力外,其余领域,如钢铁和水泥的产量亦将保持增长。近几年需求增速快于自身产量释放,印度对进口动力煤的依赖明显提升。长远来看,随着印度着力推进煤炭产能开发与释放,我们预计印度对海运动力煤进口的需求可能并不会像炼焦煤一样同步增加,而是呈一个逐步降低的趋势。 原油:印度已成为全球石油需求的重要增长来源 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强度的拉动遵循相似的轨迹,从人均石油消费与人均GDP的相关性来看,印度石油需求仍处于上行通道。2014年以来,印度开始成为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重要来源, 2023年,印度石油消费约为541万桶/天,全球占比达5.3%,与1997年我国占比基本相当。 往前看,我们认为印度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或继续支撑道路运输需求扩张,并驱动印度石油需求重回长期增长路径,2022-25年需求复合增速或有望达到6.8%,为全球石油需求贡献重要增量。 农产品:受益于人口与人均消费的双重增长 经济增长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推动居民饮食结构的改变,叠加人口基数的扩张,我们认为印度对肉类和大豆等高蛋白食品以及油脂的需求有明显的增长空间,有潜力成为未来全球农产品市场增长的新动力。根据USDA-ERS的研究,印度2019年的人均卡路里摄入量约为2500卡路里/天,其中肉类卡路里摄入量仅为300卡路里/天,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居民的卡路里摄入量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另外,印度的农产品消费也将受益于印度持续增长且庞大的人口基础。我们预计印度将在未来的全球农产品市场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绿色需求对冲传统领域逆风 “双碳”目标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利好有色金属需求增长 我们认为,“双碳”目标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利好有色金属需求增长,一是前端能源的结构转型,二是终端电气化率的提升,三是构建与之相匹配的电网系统。三条主线相辅相成,共同推动铜、铝等有色金属消费的长期增长。 首先,全球来看,电力生产是最主要的碳排放量来源,约占总排放量的30%,因此其脱碳步伐也最为领先,对铜、铝等有色金属消费的拉动作用也最为显著。根据BNEF预测,到2028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有望达到722GW,GWEC预测风电新增装机量有望达到162GW。随着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降低、发电效率提升、以及电力市场的不断完善,光伏、风电需求对于支持政策的依赖性或将减弱,逐步转向以经济性为主要指导的内生性增长,需求韧性将显著提升。 其次,终端消费电气化对于有色金属需求增长的推动以新能源车领域最为突出。不过,我们也意识到政策变化对于新能源车渗透率的短期影响不可忽视。年初以来,欧洲补贴退坡,进口关税提升以及美国电池采购新规导致补贴口径收窄,中国之外市场的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因此较为疲软。2024年上半年,中国以外新能源车销量255万台,同比增速 6%,其中欧洲销量139万台,同比增速仅2%;北美销量81万台,同比增速10%。但长期来看,随着动力电池成本下探,新能源车性价比持续提升,同时补能网络不断完善,我们认为新能源车渗透率的上升路径仍较为明确。 另一方面,续航里程和补能效率作为新能源车的核心产品竞争力,各家车企均在加速技术迭代,驱动单车铜、铝消耗持续增长。铜受益于单车带电量持续提升,同时高压快充迭代趋势明确,整车需要串联更多的电芯。铝的增量则来自于汽车的轻量化需求。相较于高强度钢,铝合金材料密度仅为其 1/3,相较于碳纤维等复合材料又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因此,铝合金是目前实现汽车轻量化的最理想选择。 最后,上述的各类能源供给与消费侧的绿色转型,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电网系统作为基础。一方面,新能源发电侧与用电侧多存在地域错配,电力外送需求将推动特高压钢芯铝绞线用量增长。例如我国风能与太阳能资源集中在西北地区,但用电负荷中心却主要集中在东南部。风光大基地建设的逐步落地的同时,“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规划新增特高压交流线路1.26万公里、直流线路1.72万公里。 另一方面,能源结构的变迁对配电网接纳容量与消纳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电网投资有望进一步向用铜密度更高的配电侧倾斜。3月1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5],提出要加大配电网投资。我们预计“十四五”配电网投资占比有望突破 60%。电网设施的完善也有利于潜在装机需求的进一步释放。 近年来,中国地产周期面临下行压力。开工数据自2021年末、竣工数据自2024年初均进入深度负增长区间。与此同时,在地方债务压力与投资回报率下行的双重压力下,基建投资也出现边际放缓。传统框架中,有色金属需求增量主要来自于中国,而中国需求又主要受房地产与基建周期驱动。因此,2022年以来,对于中国需求的担忧对有色价格形成明显压制。 不过,对比2018与2023年的铜铝下游数据,我们发现五年间新能源需求占比呈迅速提升的趋势。在我们的历史平衡表中,铜的新能源需求占比(包括光伏、风电、新能源车)从2018年的4%上升至2023年的14%,铝的新能源需求占比(包括光伏、特高压、新能源车)从2018年的3%上升至2023年的16%。虽然新能源增速已有所放缓,但是从基数看已足以与传统建筑需求相抗衡,近年来新能源领域对铜需求的增量,已能基本抵消国内地产周期下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展望未来,我们预计从2024到2028年,全球铜的绿色需求占比将从14%进一步提升至17%,铝的绿色需求占比将从13%进一步提升至22%。从占比的提升幅度来看,新能源需求的增长并不逊色于2000-2010年间的中国需求增长。量变带来质变,随着边际需求增量让位于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等领域,铜铝价格周期或与能源转型进程关联愈发紧密,而与传统需求周期逐步分化。 图表18:全球铜绿色需求预测2023-2028 资料来源:WoodMac,BNEF,IEA,Marklines,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9:全球铝绿色需求预测2023-2028 资料来源:WoodMac,BNEF,Marklines,中金公司研究部 数据中心铜消费量有限,但长期来看电网升级扩容可能利好用铜需求 AI与数据中心的发展可能通过电网升级扩容的需求来驱动铜的消费。必和必拓(BHP)预测,到2050年,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的兴起将会带来每年350万吨铜的消费。虽然目前数据中心相关的需求占铜总需求尚不足1%,但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提升至6%-7%。这其中不仅包括数据中心内部的冷却系统、处理器连接系统,也包括配套的电力供应系统。数据中心自身铜消费需求有限,但数据中心需要稳定、庞大的电力供给,对电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球电网新建与改造升级需求有望驱动铜消费长期增长。根据IEA测算,2022年数据中心(不含加密货币)的用电量约为240-340TWH,约占全球用电量的1.3%;包含加密货币后约为450TWH,约占全球用电量的1.7%。IEA预计中性情形下,到2026年数据中心(包含加密货币)的用电量将提升至800TWH,CAGR约15%。我们认为,数据中心对于电力供给的平稳性诉求较强,因此目前的电网系统可能有升级扩容的需求,从而对铜消费形成利好。 美国再工业化提供边际增量 为了衡量再工业化进程对于大宗商品需求的拉动,我们在《美国再工业化需求测算:见微而知著》中测算了美国1988-2001年间主要大宗商品消费量对于实际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弹性,综合来看,美国制造业投资上行对于全球商品需求中石油需求的提振相对明显,实际固定资产投资上升1%,全球石油消费或提振0.24%。这里仍需提示的是,由于《通胀削减法案》重点推动新能源产业链回流美国,考虑到铜、铝在光伏、新能源车应用中更高的密度,我们预计对铜、铝的消费弹性可能高于历史水平。 自去年四季度起,我们已观察到美国制造业投资增长开始显露出由建筑向设备投资过渡的迹象,后续可能为石油、有色等市场带来一定边际增量。 供给侧,新旧能源、地域之间 与上下游分化明显,可能埋下风险 有色:干扰率上升推动资本开支约束提前兑现 正如我们在2024下半年展望中所指出的,铜、锡、锌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本开支长期不足。以铜矿为例,全球铜矿资本开支自2013见顶后,多年维持低位,即使在2020-2021年的铜价上行周期中,推动铜矿产能内生增长的扩张性资本开支也并未有显著的增加,大型矿山更加倾向于以并购的形式扩张自身铜矿产能。 从存量角度来看,逆全球化趋势、资源民族主义带来的矿端干扰率提升正推动供给收紧逻辑的提前兑现,我们预计全球铜矿供给将在2026年达峰。具体影响事件如2023年11月28日,巴拿马最高法院裁定政府与第一量子矿业方面续签的Cobre铜矿20年运营合同违宪,勒令该矿停止开采[6]。印尼也可能将在今年12月31日实施铜精矿出口禁令。此外,现有运行项目大多来自于2000-2012年的开采周期。随着浅表资源的消耗,矿山品位下降,开采成本趋于上升。矿山设备的老化也导致检修停产更加频发。 从增量角度来看,未来潜在的铜矿大多为绿地项目,所需的初始资本投入趋于上升,如图表所示,Baimskaya、El Abra等远期大型项目初始资本开支强度高达2.5万美元/年产吨铜。且未来的项目大多分布在政治动荡、基建薄弱的国家和地区,因此激励价格中所需风险补偿大幅提升。根据WoodMac的测算,IRR=15%的基准情形下,铜矿激励价格高达4.85美分/磅(折合10689美元/每吨)。 图表20:铜矿资本开支与产量(3MMA) 资料来源:WoodMac,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1:全球铜矿激励价格曲线 资料来源:WoodMac,中金公司研究部 铁矿:资本开支回升幅度稍显逊色 我们认为,矿端资本开支不足、供给弹性较弱也是近几年铁矿价格在下游需求逆风中得以保持相对坚挺的重要原因。近几年铁矿价格长期维持在100美元/吨以上的水平,在黑色产业链内部的利润分配中也占据明显优势。对比四家主流矿山的铁矿业务资本开支周期与产量来看,上一轮CAPX周期见顶于2011年,稍微滞后于2010年铁矿年均价的高点。这轮资本开支推动矿山产量逐年释放并于2018年见顶停滞。产量高点落后资本开支高点约7年, 与铁矿项目的开发周期基本吻合。从一定意义上说,本轮铁矿“牛市”的种子在上一轮资本开支周期见顶的2011年可能就埋下了。 本轮资本开支周期自2017年见底后开始上行,与价格回升的趋势保持一致。按照上一轮资本开支与产量间隔7年的规律,产能投放周期应自2024年开始,这与今年铁矿发运量的表现也基本符合。近几年海外矿山项目接连投产并开始产量爬坡,譬如力拓的Gudai-Darri、BHP的South Flank、FMG的Iron Bridge II等项目。除主流矿山外,一些低品位的非主流矿山的供给也开始释放,贡献了许多增量,譬如Mineral Resources的Onslow项目。这使得2024年铁矿成本曲线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右移,铁矿的供需均衡价格也承压下行。未来几年,我们预计全球铁矿供给将脱离停滞期并延续今年增长的趋势,比如几内亚的西芒杜,作为当前世界储量最大、品位最高的待投产项目,最早可能在2025年底试运行。 但相比于上一轮,本轮资本开支回升的幅度仍相对逊色,特别是2020年以来,四大矿山的CAPX相比于铁矿价格的上涨弹性偏弱。我们认为这可能是由于矿山对远期需求较为悲观,对于产能投资也相对谨慎。一方面,中国的铁矿消费面临下降已基本是市场共识,另一方面,钢铁行业也面临脱碳需求,西澳铁矿资源为赤铁矿,主要用来生产烧结粉,但烧结环节碳排放较大,在未来钢铁生产中可能并没有太多用武之地,这都是西澳的几家矿山在进行投资中需要考虑的问题。相比之下,可应用于DRI和氢冶炼的球团在近几年比较受到青睐,是钢铁与铁矿行业投资的热点。印度和中国分别出于经济发展和资源安全的诉求,在政策主导下对自有矿的开发力度反而在加大。总的来看,海运铁矿市场供给端的资本开支意愿并不足够,尽管说需求端面临较大压力,但铁矿价格的底部支撑相比于过去可能是抬升的,其回落的过程可能也比较曲折。 图表22:四大矿山铁矿业务资本开支与铁矿价格 资料来源:CRU,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3:四大矿山铁矿业务资本开支与产量 资料来源:CRU,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煤炭:新增产能投资主要在印度、印尼和蒙古 过去几年的高煤价下,全球煤炭企业均收获了丰厚的现金流,但在转型压力下,澳大利亚、美国等传统煤炭出口国的产能投资提升幅度仍比较有限,煤炭企业的资本开支意愿不高,也面临诸多外部约束。俄乌冲突的短暂扰动过后,欧洲煤电需求重回下行通道,抑制了煤炭企业扩大生产的意愿。但即便是需求前景相对乐观一些的焦煤,企业对产能投资的兴趣也并不大。从图表可以看出,三家主要海运焦煤生产商的资本开支增长平平与处在高位的煤价形成了鲜明对比。从长期来看,我们认为海运焦煤市场的供给侧可能缺乏足够应对需求增长的弹性。 但在印度、印尼和蒙古等新兴经济体国家,煤炭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亦或是重要的出口商品,可能仍有一席之地。我们看到这些地区对于煤炭行业的投入仍呈上升趋势,以满足本国或是出口需求。正如前文所述,印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离不开煤炭。印度煤炭资源禀赋高,当前约有1100亿吨煤炭储量,全球排名第5(次于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和中国),且储产比高达147(中国为37),意味着较大的待挖掘潜力。印度煤炭以露天矿为主,开采成本偏低。图表24显示了印度最大煤炭企业CIL近几年水涨船高的资本开支,我们预计印度煤炭产量将保持较高增速。印尼煤炭行业近几年享受到了地缘冲突导致的煤价高企的红利,出口量增长很快,对产能投资也相对积极。我们预计印尼煤炭将以满足印太地区经济发展和用能需求为主。蒙古方面,中国自身焦煤资源瓶颈叠加澳煤贸易流向转变,蒙煤出口量增长较快。作为重要的出口商品,蒙古政府鼓励开发国内煤炭资源。除公路外,中蒙边境上AGV、铁路等跨境运输通道也在积极推进中,以甘其毛都口岸为例,若铁路通车,跨境运输能力最高有望突破1亿吨/年。我们预计未来蒙煤的消费比例或随进口量进一步提升,海运煤的进口需求可能会被替代,这可能是未来海运煤市场的一个下行风险。 图表24:Coal India资本开支 数据说明:财年数据 资料来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中国方面,产能投资依然是由政策主导的。在“双碳”目标下煤炭需求达峰在即,但短期煤炭“主体能源”的定位不会改变,依然是能源系统的压舱石,国家鼓励先进产能释放。《关于建立煤炭产能储备制度的实施意见》[7]中要求“保持煤炭产能合理充裕,增强煤炭供给弹性和灵活度,有效应对煤炭供应中的周期性和季节性波动等情形”,“到2027年,初步建立煤炭产能储备制度,有序核准建设一批产能储备煤矿项目,形成一定规模的可调度产能储备。到2030年,产能储备制度更加健全,产能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力争形成3亿吨/年左右的可调度产能储备,全国煤炭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供给弹性和韧性持续提升。”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新疆对煤炭产能开发热度较高,未来可能将取代三西地区成为中国煤炭增量的主要来源。 原油:上游投资不足带来供应瓶颈 2021年以来的高油价对于上游投资的刺激效果有限,据IEA数据,2023年全球油气上游资本开支约5380亿美元,低于2019年水平约7%,但布伦特油价中枢却抬升了约28%。我们测算2024年全球石油供给的剩余产能或已基本集中在了主动约束产量的OPEC+国家,而在美国原油产量在2023年创历史新高后,增产速度可能已经步入放缓通道。 2024年美国大选为石油供应前景增添变数,共和党在竞选承诺中明确提出“让美国成为全球迄今为止最重要的能源生产国”[8]。但历史经验显示共和党执政或并不一定意味着美国原油增产。我们认为共和党再次执政,可能也难以改变今明两年美国页岩油产量的增长放缓趋势。近年来高油价对美国油气上游资本开支的刺激有限,新井钻探不足,库存油井释放后也已经降至历史低位。并且由于美国页岩油主产区中联邦土地的使用率已高达91%,即使共和党当选,在短期内可能无法通过政策调整来有效缓解增产减速。 长期看,存在环保争议的阿拉斯加州和墨西哥湾海上的石油产量或直接受大选结果影响,但供给增量的实际兑现或需要较长周期。概率相对较高的是,特朗普当选或有望促进阿拉斯加州的储备项目如期投产,在2026-30年带来15-20万桶/天的新增产量。此外,如果特朗普再次增加阿拉斯加州和墨西哥湾海上油气的租赁范围,从政府释放油气租赁到最终投产或需要约10年周期,且政策后续的推进也存在不确定性。 本文摘自中金研究2024年9月22日已经发布的《新宏观策略研究(七):大宗商品供需新范式,分化仍是主线》,分析师: 王炙鹿 分析员 SAC 执证编号:S0080523030003 缪延亮 联系人 SAC 执证编号:S0080123070015 SFC CE Ref:BTS724 郭朝辉 分析员 SAC 执证编号:S0080513070006 SFC CE Ref:BBU524 李林惠 分析员 SAC 执证编号:S0080524060004 陈雷 分析员 SAC 执证编号:S0080524020004 赵烜 联系人 SAC 执证编号:S0080123080030 庞雨辰 分析员 SAC 执证编号:S0080524070004
lg
...
格隆汇
09-23 09:12
首程控股(0697.HK)携手中国人寿引领REITs市场发展,共绘京港合作新篇章
go
lg
...
的建设和运营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
就
业
机会,促进经济增长。环境方面,双方通过投资绿色基础设施项目,有助于推动北京市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进步。社会层面,基础设施的改善将直接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由此看来,此次首程控股与中国人寿的战略合作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还兼具社会价值。它不仅将为行业带来资金、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支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它也将作为京港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促进两地在更广泛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强强联合,引领REITs市场 此次战略合作,可以说是强强联合。 中国人寿作为中国最大的国有金融保险集团之一,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良好的市场信誉,这为其在REITs市场的运作提供了坚实的信任基础。当前,中国人寿凭借其在公募REITs、类REITs、私募REITs和Pre-REITs等多个领域拥有的全牌照覆盖,在发行REITs产品方面拥有大量成功的案例,包括保险行业首只产权类Pre-REITs专题基金——中国人寿领航Pre-REITs增值策略型基金、保险行业首支专注公募REITs战略配售份额投资的策略型基金——中国人寿公募REITs战略配售基金等。 首程控股依托“资产循环+强运营”,实现了“资产收并购-运营提升-资产退出-资金再投资-资管规模扩大”的全生命周期资产管理闭环。在该种商业模式下,公司能够更加灵活地进行资产管理,通过资产的循环利用,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在此之前,首程控股与北京国管合作,成功设立了百亿规模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专注于投资高潜力的机器人企业。公司通过精准投资和对企业的深度赋能,推动了这些企业在技术、市场和品牌上的全面升级。目前,多数受资项目已完成后续融资,由产业集团或市场领先机构领投,部分项目估值已实现翻倍。 除此之外,首程控股在此次活动中还与战略股东针对“北京首程城市发展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的设立和发展进行合作,该基金主要投资保障性租赁住房、产业园、物流园、新能源等领域 Pre-REITs投资,总规模100亿元。 9月21日,首程控股旗下驿停车与ESR易商集团在大会上签约。驿停车将为ESR易商集团的香港葵涌物流园项目提供停车和充电设施投资运营服务,并将持续提供高端专业的咨询服务。未来,驿停车将以其停车资产管理全产业链优势,结合ESR易商在香港物流地产领域的战略布局,共同打造绿色、环保、高效的香港物流中心典范。 同日,首程控股还与理想汽车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后续将共同打造全国超级充电网络,促进新能源汽车普及。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双方基于自身优势,推动停车场地向绿色智能化转型,提升充电服务,从而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可以看到,首程控股正在不断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将自身在REITs领域的丰富经验运用到各类战略合作之中,进一步拓展了其在基础设施和新能源等关键领域的投资布局。这些合作将有助于各方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一步巩固了首程控股在REITs市场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也为北京市乃至更广泛区域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动力。 结语 首程控股与中国人寿的战略合作行为,不仅展示了双方在REITs领域的强大实力,也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预示着REITs投资的新高度。随着双方合作的逐渐加深,我们期待其合作项目将为投资者带来稳定而可观的回报,同时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推动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
lg
...
格隆汇
09-23 09:12
中东火药桶突然炸了!美联储降息迎重大验证 黄金2620避险撑盘、比特币行情迎“巨震”
go
lg
...
以来的首次降息,代表着央行政策转向避免
就
业
市场恶化。 投资者将在未来一周分析大量美联储官员的讲话,美联储理事米歇尔·鲍曼(Michelle Bowman)、阿德里安娜·库格勒(Adriana Kugler)和丽莎·库克(Lisa Cook),以及地区主席拉斐尔·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和奥斯坦·古尔斯比(Austan Goolsbee)都将出席各种活动。 8月份通胀数据将与个人支出和收入数据一同公布,经济学家预测家庭支出将再次大幅增长,持续的消费支出增长有助于提高经济继续扩张的可能性。 其他经济数据包括8月份新屋销售、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2019年的年度GDP修订值、每周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以及8月份耐用品订单。 彭博经济评论称: “我们认为,美联储的大幅降息增加了软着陆的可能性,但绝不意味着确保软着陆。我们的基准预测仍然是失业率在2024年底前达到4.5%,然后在明年升至5%。” 黄金技术分析 FXEmpire分析师Bruce Powers表示,上周末收盘前,黄金价格果断突破周三高点2605美元,引发了其看涨势头的延续。黄金价格有望收盘走强,接近该时期的高点。黄金价格创下2626美元新高,并继续在当日高点附近交易。看起来黄金价格正在顺利迈向下一个更高的目标区域,该区域始于2650美元,最终达到2661美元。 下一个目标区域由多个价格水平的汇合显示,最近有两个上升的ABCD模式,目标是2660和2661美元。一个模式显示为紫色,另一个显示为橙色。它们为价格区间提供了顶部边界。该范围从2650美元的开始,长期延长回撤从2022年3月的峰值开始。 继周三出现虚假突破信号后,上周五上涨确认了当天收盘时看跌暗示的逆转。周三看跌反转蜡烛图完成,收于当日交易区间的下1/3。周三的低点为小型上涨ABCD模式提供了C点,其第一个目标略高于2661美元,为2675美元。 黄金在3月份突破了多年的筑底模式,此后一直在走高。自突破以来,它已经创下了一系列更高的月度高点和更高的月度低点。6月是个例外,因为它是一个内部月,因此月度高点较低。月度图表上的这种看涨行为以及长期牛市突破后可能出现的趋势,即稳步上升的趋势。 上周五创下新高表明,随着金价进一步远离20日均线(紫色),上涨势头正在加速。这也反映在过去几天与20日线汇合的内部上升趋势线的上升斜率更高。从更大的角度来看,黄金的更高目标出现在2724美元左右。从2月的波动低点开始,金价上涨了447点或22.5%。下一个上涨行情是从6月26日的波动低点开始的,与2724美元的上涨行情相匹配。#黄金技术分析# (来源:FXEmpire) 比特币技术分析 FXEmpire分析师Muhammad Umair表示,的下面的周线图说明了比特币市场的技术前景,表明价格在看涨的稳健轨迹内走高。在盘整期之后,比特币一直形成看涨模式。第一个值得注意的看涨模式出现在2015年,当RSI达到超卖水平时产生了强劲的买入信号。 (来源:FXEmpire) 同样,在2018年和2020年也观察到了强烈的买入信号,因为RSI再次进入超卖区域。最新的买入信号出现在2022年最后一个季度和2023年第一季度之间的盘整期间,形成了明显的倒头肩形态。这种模式引发了强劲的上行反弹。在突破倒头肩形态的颈线后,比特币价格飙升,并在2024年第一季度达到极度超买水平,正如RSI所示。 2024年第一季度创纪录高点的价格回调导致形成下降的扩大楔形模式,代表对数图上的价格压缩。这种压缩表明,一旦价格突破这一楔形,可能会出现强劲的反弹,而且可能比之前的反弹更强劲。另一个重要的观察结果是,RSI在2022年发出看涨买入信号后,正在中线附近盘整,这表明2024年8月出现了新的强劲买入信号。如果突破72000美元的水平,这一信号可能会将价格推高至100000美元以上。 为了进一步阐明上述解释,下方的日线图显示了2024年形成的下降扩展楔形模式,在周线图上称为价格压缩。这种下降扩展楔形是一种强烈的看涨模式,如果市场突破72000美元,可能会引发价格迅速飙升至100000美元以上。 因此,72000美元的水平被认为是价格上涨的关键门槛。下降扩展楔形通常以其看涨含义而闻名,上行突破的可能性很高。比特币价格从56500美元、53500美元和49200美元的快速逆转表明比特币市场的潜在实力,表明关键水平的看涨突破即将到来。 (来源:FXEmpire) 美联储降息给比特币市场带来了重大风险,这主要是由于其创造的宏观经济环境。美联储降低利率会增加市场流动性,降低借贷成本,促进对比特币等风险较高的资产的投资。然而,这种流动性的涌入也会加剧比特币的波动性。投资者可能会蜂拥购买比特币作为通胀对冲工具,从而推高价格,但如果通胀趋于稳定或其他资产提供更安全的回报,这种投机性激增可能会导致大幅回调。因此,比特币因降息而迅速的价格波动,使其成为一种在货币宽松时期风险增加、投机性极强的投资。 此外,比特币的投机性质也使其极易受到美联储政策突然转变的影响。未来降息或加息的不可预测性为比特币作为替代价值存储手段的长期可行性增加了一层风险。依赖比特币对冲通胀的投资者还必须应对其对外部因素的高度敏感性,例如政府财政政策变化或全球金融不稳定。 另一方面,从技术角度来看,线性图表也显示出市场的强烈波动。比特币价格在转向另一个方向之前形成了高度波动的模式。2021年的双顶形成导致价格大幅下跌,在图表上清晰可见。随后,对称的扩大楔形形态将价格推高。目前,价格正在形成下降的扩大形态,如果突破72000美元,则被视为看涨发展。然而,在价格突破72000美元之前,比特币市场仍然存在相当大的风险。 综上所述,比特币的价格走势与美联储的利率变动密切相关。当利率下调时,流动性增加和借贷成本降低会提振比特币,因为投资者在通胀和法定货币贬值的担忧中寻求替代资产。然而,比特币仍然具有高度波动性和投机性,当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价格会出现大幅回调。从技术角度来看,在历史看涨模式形成后出现下降的扩大楔形表明整体看涨前景保持不变,突破72000美元的关键水平可能导致比特币价格大幅上涨。因此,投资者可以考虑逢低买入,目标是可能突破100000美元。#VIP会员尊享# (来源:FXEmpire)
lg
...
小萧
09-23 08:24
会员
降息前景突变!美联储主席潜在接班人:若现这种情况 或考虑再降息50基点
go
lg
...
stopher Waller)表示,若
就
业
市场恶化,可能考虑再次降息50个基点。在他讲话之后,美联储11月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攀升,目前已经超过50%。 高度具有影响力的美联储理事沃勒当地时间9月20日表示,他支持在上周的会议上降息50个基点,因为通货膨胀下降的速度比他预期的还要快。 沃勒援引最近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价格数据告诉CNBC,数据显示,在过去四个月里,美联储首选的衡量标准——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货膨胀率低于1.8%。美联储的通胀年率目标为2%。 沃勒在接受采访时说:“通货膨胀的放缓速度比我想象的要快得多,这让我不得不说,我认为降息50个基点是正确的做法。” 美国8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环比均上涨0.2%。此外,美国8月CPI同比增长2.5%。 不过,沃勒表示,最近的数据显示出更强劲的下行趋势,因此在美联储将重点转向支持疲软的
就
业
市场之际,给了美联储进一步放宽政策的空间。 当地时间9月18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在华盛顿结束为期两天的政策会议后宣布降息5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75%-5%。这是美联储自2020年3月以来首次降息。 美联储官员预计2024年底利率将降至4.4%,2025年为3.4%。政策制定者在声明中表示,他们将根据“将发布的经济数据、不断变化的前景和风险平衡”考虑对利率进行“额外调整”。他们还指出,通胀率“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处于高位”,
就
业
增长已经放缓。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Jerome Powell)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不要以为降息50个基点“是新的降息节奏”。 沃勒在9月FOMC政策会议上对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投赞成票。美联储另一位理事鲍曼在这次决议中投下反对票,认为应该降息25个基点,是2005年以来首次有理事投下反对票。 在美联储会议召开前一周,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降息25个基点。 沃勒说道:“关键是,我们确实有行动的空间,这就是委员会发出的信号。” 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的举措使其关键借款利率降至4.75%-5%的区间。在做出这一决定的同时,个别官员还暗示,今年可能会再降息50个基点,然后在2025年降息整整100个基点。 至于未来的利率走势,沃勒表示,可能会出现多种情况,每种情况都取决于经济数据的运行情况。 沃勒说:“如果数据向好,没什么问题,那么下一次到两次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是合适的。当通胀率远高于我们预期时,我强烈主张大幅加息。为了保护我们维持2%通胀目标的可信度,我也会对下行时持同样的看法。” 沃勒补充道:“如果数据开始疲软并继续疲软,我将更愿意积极降息,以使通胀更接近我们的目标。如果
就
业
市场恶化,可能会考虑再次降息50个基点。” 沃勒讲话后,期货市场价格发生变化。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CME Group)的“美联储观察”工具,交易商目前预计在11月6日至7日的会议上再次降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达到51%,而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49.0%。 本周,美国商务部将公布8月份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这是美联储最青睐的通胀。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上周三说,美联储的经济学家们预计,该指标将显示年通胀率为2.2%。一年前,美联储经济学家的预期为3.3%。
lg
...
tqttier
09-23 08:14
非农修订数据发布为何闹乌龙 走进美国劳工统计局乱作一团的35分钟
go
lg
...
新闻获得的记录,在上个月万众瞩目的非农
就
业
修正数据发布过程中,美国劳工统计局官员花了20分钟才意识到在原定发布时间,公众无法查看相关数据。 依照《信息自由法》要求向媒体公开的记录阐述了该机构在数据发布的8月21日如何艰难地找到问题的根源。数据本应于华盛顿时间当日上午10点发布在该机构的官网。记录显示,美国劳工统计局似乎直到用户的电话和短信纷至沓来才意识到发布存在延迟。 一份揭示了此次技术故障始末的详细时间轴显示,当时劳工统计局的官员们疯狂地互发信息,试图弄清到底发生了什么。 上午10点20分,一名官员意识到数据仅对劳工统计局内部可见,公众则无法看到这些数字。五分钟后,另一位工作人员回复道:“我们之前也遇到过这个问题。” 这一发布事件引发众怒,不仅由于这项受密切关注的数据延迟发布,还因为在华尔街其他机构苦苦等待的同时,至少有三家银行致电该部门并直接拿到了数据。 电子邮件记录显示,劳工统计局的工作人员当时在寻求指导,以了解如何回复打电话和发短信给该机构试图获取数据的人。 上午10点13分,也就是数据原定发布时间的13分钟后,记录显示一名员工通过电子邮件询问另一名员工,如果网页上还没有公布数据,他们是否应向来电者提供数据。 “可能泄露了数据” 另一名员工在上午10点26分发送了一封类似的电子邮件,指出个人电脑仍然没有显示该机构网站上的更新数据。这名员工说:“在问题解决之前,我可以口头提供数据吗?” “是的,网上的链接还没有更新,”第二名员工在上午10点28分回复道,“我们希望尽快解决这个问题。目前,请稍等。” 不过,信息的后半段似乎没有被收到或没有得到恰当理解。 “可能泄露了数据,”第一位员工在四分钟后,即上午10点32分警告道,并补充称他们遵循了处理“未发布但可公开数据”的特定流程,并已将数据“告知一些客户”。 “如果是我误解了流程,我非常抱歉,我愿意承担一切后果,”他们说道。 “别担心,”第二位员工在上午10点35分回复道。四分钟后,他们发送了一封跟进邮件,安慰第一位员工称“你没有做错任何事”,“其他人正在通过电话提供信息,目前正在调查向公共网站上传数据的问题”。 该机构在晚些时候将这一事件告知劳工部监察长办公室,并表示这一插曲促使其采取措施强化数据发布细则。美国劳工部一位发言人于8月28日表示,披露延迟是由技术故障所致。 这一修正数据引发了极大关注,原因是该数据表明截至3月的一年中非农
就
业
录得2009年以来最大下修。
lg
...
金融界
09-23 08:12
这届投资者太难带!美联储50基点降息推不动市场
go
lg
...
,但其双重目标正在转变为单一目标,因为
就
业
市场已呈现疲软。” Sweet写道:“在我们看来,失业率上升主要反映了
就
业
增长不足以吸收大幅增长的劳动力供给(主要由移民推动)。美联储可能担心劳动力需求进一步减弱,给
就
业
市场带来更多压力点。” “操之过急” Laffer Tengler Investments的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投资官Nancy Tengler表示,美联储此次半个百分点的决定“操之过急”。 Tengler表示:“失业率可能确实会上升,但我们还没有看到大规模裁员——职位空缺与劳动力流动率仍然很高,远高于疫情前的水平。我对美联储的批评在于其对过往数据的短视关注。这次决策就给人这种感觉。仅凭一份疲软的
就
业
报告,我们就走到了这一步。” 此外,交易所交易基金公司Global X的投资策略主管Scott Helfstein认为,最近的经济数据并不支持美联储的大幅降息,尽管他预计降息将有助于支撑风险资产。 他说:“最近的数据没有太多表明经济正在放缓。一开始或许不需要这么大幅度的降息,但这将支持风险资产的配置。”
lg
...
金融界
09-23 07:42
突发剧烈震荡行情!比特币开盘“飙涨”至6.4万美元 美联储刺激巨鲸疯狂入场押注
go
lg
...
月6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鸽派的美国非农
就
业
数据以来,加密货币市场一直呈稳步上升趋势。由于比特币价格在非农
就
业
报告发布后一周内进入两位数涨幅,投资者迅速消化了即将降息的预期。 美联储9月决定降息50个基点,引发了包括加密货币领域在内的主要风险资产市场的另一波购买压力。 根据下方的比特币日线图,9月18日,比特币开盘价为60300美元,投资者在最后一刻买入,消化了降息的影响。许多熊市交易者原本预计会出现抛售周期,但高于预期的50个基点的降息引发了另一波购买狂潮。 (来源:FXEmpire) 9月18日至9月20日期间,比特币价格再次上涨6%,创下25天新高64128美元。这表明投资者对50个基点的降息做出了积极反应。 截至周末,比特币行情微幅回落。然而,链上数据趋势表明,大型机构投资者仍在幕后购买比特币,此举可能会在本周引发另一轮上涨。 下面的IntoTheBlock图表追踪了控制至少0.1% 总流通供应量的钱包中持有的比特币余额变化。 (来源:IntoTheBlock) 自美联储宣布利率决议以来,比特币大户每个交易日的净流入量均为正值。最新数据显示,自9月18日以来的最近3个交易日中,这些钱包共计购买了25093.9枚比特币。 按当前价格计算,这意味着自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以来,比特币巨鲸投资者已经花费15亿美元购买新的比特币。 当巨鲸的购买压力在价格调整期间持续存在时,这通常预示着未来会出现快速反弹。 FXEmpire分析师Ibrahim Ajibade表示,根据下图中的布林带(BB)指标,当前比特币价格阻力位在64661美元和70000美元,而关键支撑位在58859美元和53058美元。在市场活动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突破64661美元的上限可能会引发快速突破至70000美元。 (来源:FXEmpire) 牛熊力量(BBP)指标也低于正值4109.73,表明波动性高且存在潜在购买压力。直方图呈绿色,增强了价格反弹的可能性。BBP跟踪比特币价格在布林带范围内的百分比,值越高表示价格越强。 未来一周,突破64661美元可能为再次上涨至70000美元打开大门,而保持62000美元的支撑位对于避免进一步回调至关重要,链上资金流入和这些技术信号都倾向于看涨比特币。
lg
...
小萧
09-23 07:42
十大券商一周策略:A股磨底有望提速,两大底部信号出现,四个视角筛选机会
go
lg
...
数据可能继续回升。一是从当前美国经济和
就
业
放缓的趋势上看,国庆假期期间公布的美国9月份制造业PMI、非农
就
业
等重要数据可能偏弱。二是中秋假期消费已回升至同比2019年出现明显增长的水平,国庆假期期间的国内消费数据可能继续回升。(3)假期期间美元指数可能维持偏弱走势,全球资本市场风险偏好有望上行。 节前继续逢低布局科技成长、部分核心资产和低估值红利等行业。(1)节前科技成长和部分消费值得逢低布局。一是历史经验上,国庆假期后一周科技、消费行业表现相对占优。二是当前来看,首先,产业趋势与政策催化不断,科技值得逢低布局;其次,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等政策可能出台、国庆假期期间消费可能修复,使得大众消费相关板块也有配置机会。(2)节前部分核心资产也可能有配置机会:一是历史经验上,美联储降息后,核心资产和部分科技等成长行业相对占优;二是历史经验上,美联储降息后外资可能流入A股,核心资产可能受益;三是当前来看,电新、医药、食品饮料等部分核心资产基本面可能边际改善,短期可能有配置机会。(3)8月经济数据偏弱,长期经济潜在增速下行的趋势不变,叠加当前部分高股息板块调整已较多,高股息短期仍有配置机会。(4)节前建议逢低布局:一是政策和产业催化下的计算机(国产化、鸿蒙、自动驾驶)、传媒(游戏)、电子(消费电子、半导体)、通信(算力);二是景气可能改善的电新、大众消费(社服、商贸、纺服);三是低估值红利的银行、交运等。 光大证券:国庆长假临近,避险情绪下高股息方向在阶段调整后,配置性价比凸显 现阶段,市场信心扭转的关键在于国内政策,后市可以重点跟踪两条线索:一是更大力度的宽货币政策(比如降准降息)何时启动。二是宽财政政策能否加快落实实物量。 近期,多家中小银行纷纷宣布下调存款利率,说明自8月份以来的降息潮还在延续,这有利于缓解银行业的净息差压力。在存款利率下调后,后续可关注政策利率(7天逆回购)会否进一步下调,进而引导LPR报价跟进下调,从而实现存量房贷利率的进一步下调。而在增量政策落地之前,大盘突破底部震荡格局的难度较大。 配置上,国庆长假临近,避险情绪下,高股息方向(比如银行、煤炭、公用事业等)在阶段调整后,配置性价比凸显;基于二季报景气线索,动力电池、电网设备、创新药、保险等也有很好的防御价值。 中信建投证券:“一批增量政策”到底有哪些,会成为后市行情选择方向的重要决定因素 当前A股面临的主要宏观环境为基本面偏弱+政策预期模糊。本周公布的8月最新金融数据和投资、消费等核心经济数据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于经济偏弱的判断,在此背景下,市场对于政策的期待很高,尤其是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后,市场期待周五公布的LPR也能有所调整,所以在前两天的行情表现中反映了这一预期,但周五LPR调降落空,市场情绪再次受到影响,午后在ETF放量下勉强收红。 但市场对于政策的预期和政策之间的博弈并未结束,而且这仍将成为短线影响行情表现的关键,后市需主要关注存量房利率会否调整以及高层一再强调的“一批增量政策”到底有哪些,这会成为后市行情选择方向的重要决定因素,在此之前,行情在政策博弈中的波动会进一步加剧。我们认为后市的政策空间可能仍会集中在货币政策和地产政策两个领域,在降准、新增信贷、降息、调整存量房贷利率、一线地产政策、收储政策等领域均有进一步的空间。 市场机会上,我们认为后续依然要围绕稳增长政策发力的方向、挖掘低位业绩边际改善的板块、短期有政策和事件刺激及央国企改革等几条主线,继续耐心等待市场情绪的修复和行情筑底的过程。 海通证券:两大底部信号出现,内外积极因素共振望推动股市中枢抬升,结构上重视业绩占优的高端制造 ①底部信号1:宽基指数接近2/5低点,估值、风险溢价处在历史底部;近半行业估值创年初以来新低,回吐2/5以来全部涨幅。②底部信号2:历史市场见底顺序高股息股>宽基指数>基金重仓股,当前高股息板块调整已经显著,后续观察能否企稳。③海外流动性环境已改善,国内政策或箭在弦上,内外积极因素共振望推动股市中枢抬升,结构上重视业绩占优的高端制造。 天风证券:把握波动率阶段放大机会,长期仍看“耐心资产” 等待地量之后的波动放大,把握消费阶段大波动,重视恒生互联网:首先,8月以来的A股行情展示出市场对内需政策预期的高度敏感性;第二,内需类消费板块在24H2可能反复的海外衰退交易+美国大选交易中相对出海链或占优。 长期来看,高股息超额反转条件或有两类:一是长期国债利率中枢不再下行,二是高股息板块股息率进一步提升受阻。长期风格切换需耐心等待更多右侧信号,具备垄断性、稀缺性的高股息资产有望获得价值重估。 东吴证券:目前阶段A股应切换为赔率思维,从四个视角筛选机会 当前市场对于全球流动性拐点这一外部因素存在明显低估,具备预期差和交易空间。海外流动性拐点已经出现,随着美联储降息进程的逐步推进,国内基本面有望基于外需的修复逐步迎来改善。 目前阶段,A股应切换为赔率思维,从四个视角筛选机会:1)股价超跌而基本面/基本面预期边际改善的领域;2)美元利率敏感型资产;3)高景气方向;4)产业趋势/产业政策预期强化的板块。 华创证券:行业配置维持现金流稳定的红利+低估值成长的估值修复 四季度政策因子权重加大,国内三个重要政策时点,关注10-11月稳增长发力窗口及25年总量部署,海外关注美联储降息进程及美国大选靴子落地。 三种假设推演:1、短期强刺激:财政和货币大幅双宽,市场或迎反转;2、中性稳增长:围绕地产、三中、特别国债,市场或企稳反弹;3、政策定力足:更多政策工具等待经济工作会议和明年“两会”后部署,市场仍需耐心等待。我们倾向于沿着中性稳增长路径演绎,但不排除短期强刺激的概率。 行业配置维持现金流稳定的红利+低估值成长的估值修复,红利关注石化、家电、教育出版、港口、银行等;成长估值修复关注电子、通信、电力设备、医药等。 平安证券:资本市场继续推进科技培育和并购重组 当前海外宽松周期已经开启,政策预期的博弈进一步延续,资本市场继续推进科技培育和并购重组(科技并购/国企重组等),科技产业蓄势,向上弹性风格更偏向于成长。中期继续建议关注政策支持和产业转型的方向,包括新质生产力(TMT/国防军工等)、高端制造业(汽车/机械设备/电力设备等)、国企改革等。
lg
...
金融界
09-23 07:32
美联储大幅降息,全球股市飙涨
go
lg
...
续向 2% 迈进的信心增强,并判断实现
就
业
和通胀目标的风险大致平衡。” 在做出决定之前的一周,投资者越来越希望央行降息半个百分点,而不是传统的四分之一个百分点。他们如愿以偿,但股市未能守住涨幅,因为他们又担心美联储之所以大幅降息,是因为美联储认为经济存在一些令人不安的地方。 鲍威尔则总体上持乐观态度,他认为经济衰退的风险不会增加,似乎对美联储能够实现软着陆持乐观态度。尽管昨天他的每一句话都让股市出现波动,但鲍威尔整个新闻发布会的明显结论对股市基本有利。如果经济确实保持稳定,通胀下降,这将为股市大涨提供沃土,特别是大幅度降息对小盘股很有利。 永明金融全球投资认为,美联储降息 50 个基点并不意味着对劳动力市场或整体经济表达了更强烈的担忧,因为这两个市场都表现得相当不错。这更像是央行承认,随着通胀下降,利率现在比应有的更为严格,从而可以更快地启动这一宽松政策。 周五,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的 FedWatch Tool,交易员认为美联储 11 月维持降息 25 个基点的可能性为 59.1%。再次降息 50 个基点的可能性为 40%。根据伦敦证券交易所的数据,预计到年底利率将下降 72 个基点。预计到 2025 年底利率将达到 2.83%,这被认为是美联储的中性估计。 加拿大 本周市场回顾 本周五,S&P / TSX综合指数以23867.37收盘,较上周上涨1.27%。 本周五,布伦特 11月原油期货为74.72美元/桶。 由于美联储超常幅度的降息改善了全球经济前景,与大宗商品相关的加元兑美元周五走强至近两周高点。本周五,1加元兑0.7369美元,兑5.1964人民币。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加拿大通胀率降至 2021 年 2 月以来的最低年度增速,核心指标继续放缓,为加拿大央行进一步降息留有余地。 加拿大统计局周二报告称,8 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较上年同期上涨 2%,而一个月前该指数上涨 2.5%,低于彭博对经济学家调查中 2.1% 的预估中值。 加拿大统计局指出,汽油价格下跌导致 8 月份总体通胀率下降。加拿大统计局表示,如果没有汽油价格下跌,8 月份的年通胀率将达到 2.2%。 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胀较去年同期上涨 2.4%。 零售数据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周五发布的预估数据,继 7 月份的强劲增长之后,8 月份零售额可能大幅增长 0.5%,是今年第三个月度销售增长。 总体而言,假设 9 月份增长持平,预估零售额在第三季度增长 0.8%。此前,第二季度下降 0.4%,第一季度下降 0.5%——这是自 2009 年以来疫情之外最疲软的两个连续季度。 该报告发出了比较乐观的信号,表明加拿大经济实力强劲,这些数据可能让央行官员更有信心,他们可以抑制通胀,而不会让经济陷入衰退。 分析与展望 加拿大主要股指周四攀升至历史新高,科技股和大宗商品相关股领涨,投资者押注美联储大幅降息可能刺激全球从现金转向风险较高的资产。周五几乎持平。 中国大陆和香港 本周市场回顾 本周五,上证指数以2736.81收盘,较上周上涨1.21%。 本周五,沪深300指数以3201.05收盘,较上周上涨1.32%。 本周五,恒生指数以18258.57收盘,较上周上涨5.12%。 在中国人民银行出人意料的举措之后,在岸人民币升值至近 16 个月来的最高水平,导致国有银行出手干预,以防止人民币升值过快。本周五,人民币兑美元周五为7.0512。 本周五,一盎司黄金为2647.2美元。 分析与展望 受全球股市上涨和美国经济将实现软着陆的乐观情绪推动,香港股市上涨,创下近五个月来最大单周涨幅,5.12%。 东吴证券驻上海首席经济学家陈力表示:“从技术模式和周转速度来看,香港股市可能已经触底。美联储降息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刺激经济。另一方面,美元弱势将为中国经济出台更多刺激政策创造条件,加速经济基本面的复苏。” 不过尽管美联储降息,中国本月意外地维持基准贷款利率不变,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LPR) 维持在 3.35%,五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维持在 3.85%。中国大陆股市并没有像亚洲其他股市一样大幅上涨。 中国国家发改委周四表示,中国将加大投资和消费力度,以重振国内需求。发改委表示,中国计划鼓励私营部门投资政府项目,并探索提高工资。 香港 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 首席经济学家张志伟表示:“这令我感到意外。最新的活动数据显示,经济增长势头正在减弱。中国的实际利率相当高。汇率没有贬值压力。尽管如此,我仍然预计央行会在未来几个月降息,因为有必要应对经济中的通货紧缩压力。” 国际市场 本周市场回顾 本周五,日经225指数以37723.91收盘,较上周上涨3.12%。 本周五,德国DAX 30指数以18720.01收盘,较上周上涨0.11%。 本周五,英国FTSE 100指数以8229.99收盘,较上周下跌0.52%。 分析与展望 MSCI 全球股票指数创下历史新高, 本周上涨 1.5% 。受本周早些时候美联储大幅降息的支撑,周五全球股市徘徊在历史高位附近。 日本 日元下跌,因为日本央行行长上田和夫几乎没有暗示央行何时可能再次加息,并表示美国经济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波动可能影响其政策举措。 美元在本周早些时候遭受损失后普遍企稳,此前美联储降息 50 个基点,并向投资者保证,大幅降息是为了保护经济的弹性,而不是对近期劳动力市场疲软的紧急反应。 欧洲 欧洲股市周五收盘走低,投资者消化了本周一系列央行利率决定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泛欧斯托克 600 指数收盘下跌 ,扭转了周四的乐观表现,因为大多数板块都陷入亏损。周四,该地区基准指数收盘上涨 1.4%,此前英国央行和挪威央行均维持利率稳定,与美联储前一天大幅降息形成鲜明对比。 Disclaimer 免责声明 本文稿中包含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旨在提供特定的投资,保险,财务,税务或法律的建议。文稿可能包含有关经济和投资市场的前瞻性陈述。前瞻性陈述并非对未来业绩的保证,鼓励您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仔细考虑风险,并咨询有关专业人士。
lg
...
汉邦金融
09-22 23:25
三重打击下,中国终于提高退休年龄!例外论不奏效了?
go
lg
...
来,新加坡一直在提高退休年龄和工人可再
就
业
年龄。根据该计划,工资可能会根据新的职责或责任进行调整。今年,它宣布将再次提高,分别达到64岁和69岁,从2026年起生效。政府的最终目标是到2030年将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再
就
业
年龄提高到70岁。与此同时,经合组织(OECD)建议日本取消强制退休规定,以保障劳动力并维持养老金制度。 诚然,这些国家的问题比中国小。尽管如此,中国政府推出的渐进式改革之后,可能还会进一步提高退休年龄,同时还会出台其他政策措施,以抵消人口拖累给经济带来的挑战。
lg
...
超启
09-22 17:36
上一页
1
•••
163
164
165
166
167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美联储12月降息恐“泡汤”!美指暴拉近30点 “恐怖数据”大超预期,消费者韧性依旧
lg
...
特朗普交易也招架不住了!市场风向突变,都怪这个男人 黄金跌麻了
lg
...
【直击亚市】中国突传重大利好!财政细节恐等到12月,鲍威尔给美元泼冷水
lg
...
中美重磅消息!美国贸易代表:对华针对性关税有必要 慎防2001年“中国冲击”重演
lg
...
【比特周报】特朗普急宣马斯克入阁!“比特币战略储备”法案现身国会 中国神秘失踪巨鲸苏醒倒货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4讨论
#链上风云#
lg
...
47讨论
#美国大选#
lg
...
130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477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57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