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钻铣加工中心成功入选2022年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公司通过持续技术研发突破,营销牵引,规模化制造,不断推动进口替代,并在产品综合性能、技术水平、性价比和本地化服务等方面积累了多重优势,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2025年第一季度,下游3C行业复苏延续,客户需求延续增长。展望未来,公司钻攻机产品有望持续增长,主要驱动因素有: (1)消费电子行业周期延续复苏,存量钻攻机设备更新市场需求持续释放; (2)手机、PC等产品新材料的应用以及手机外观方面的创新(如折叠屏),这种材质及加工工艺创新为公司钻攻机带来崭新市场机遇; (3)新兴领域的带动,如MR等可穿戴设备、工业5G基站建设、AI智能家居产品及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加工需求的增加; (4)AI创新有望引发新一轮换机潮,手机及相关消费电子产品销量增加,导致下游客户扩产带来新增设备产能需求; (5)国家近期推出一系列包括手机等数码产品在内的消费补贴政策力度空前,这不仅降低了3C终端消费购机成本,也为3C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3C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3、公司3C钻攻机前几大客户分别是哪些,收入占比情况如何? 答:3C业务是公司优势领域,拳头产品钻攻机基本已实现下游3C核心用户的全面覆盖,市场占有率领跑行业,终端客户包括国内外主要手机品牌厂商产业链上的企业。2024年公司前五大客户均为3C企业,前五大客户总销售收入为13.21亿,占公司总收入比达28.67%。 4、中美对等关税是否会对公司造成影响? 答:公司在美国地区尚无直接业务收入,本次美国加增关税事件对公司无直接影响;同时,公司的核心技术与零部件采购均不涉及原产地美国商品,美国提高关税未对公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构成直接冲击。公司目前订单饱满,将密切关注贸易政策、贸易环境的变化与发展,积极灵活调整市场策略和经营管理策略,抓住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机遇,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 5、未来公司毛利率将如何变化,还将采取哪些举措促进业绩持续提升? 答:受销售规模、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不同产品的毛利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公司后续将持续开拓五轴与高端卧加等高毛利率产品市场,随着公司各产品市占率及竞争力提升,规模优势形成,公司毛利率也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同时,公司积极采取以下多项措施促进经营质量持续提升,包括:加强采购、生产过程的管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通过技术研发推进机型的迭代和成本优化,控制产品成本,提高毛利率;强化预算管理,控制各项费用支出,控制费用率;优化业务结构,集中资金、人员、资源发展前景更好、附加值更高的业务,提升综合竞争力。 6、目前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成为政策重点推进的方向,公司在新兴领域的布局情况? 答:目前,机器人、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经济领域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利好政策频出,产业化进程速度加快。在新兴市场领域,公司以“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双轮驱动,根据市场态势及客户需求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为满足人形机器人领域相关的关节部件、外框与骨架、灵巧手部件等结构件的精密加工,低空经济领域相关飞行器机身结构件、发动机关键零部件、螺旋桨叶片、动力系统零部件等结构件的精密加工,AI硬件相关的CPU/GPU散热器、芯片制造设备等结构件的精密加工,公司对现有钻铣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数控车床、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等产品进行了个性化改制和升级,并推出多款定制化产品,相关产品收入快速增长,为公司经营业绩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公司密切关注新兴经济领域的发展新动向,积极开拓市场,目前已与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AI等领域相关产业客户及其外发厂商展开合作。 7、公司海外销售情况如何?有哪些产品销售海外?未来计划如何开拓海外市场? 答:考虑到海外的广阔市场空间及公司产品的优势,公司积极开拓越南、印尼、土耳其、意大利、墨西哥、巴西等海外市场,持续打开成长空间,利用全球化的资源,更高效、更优质地服务全球客户。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2.07亿元,同比增长42.61%。 目前公司有钻攻机、立加、卧加、龙门、五轴等产品出口海外,可用于3C零部件、AR/VR眼镜、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5G产业链、模具、医疗器械、轨道交通等诸多领域。 未来,公司将继续按计划推进海外营销网络、技术服务中心及海外生产基地的建设工作,持续开拓东南亚、拉美和欧洲等海外市场,持续提升海外收入规模。 8、在数控机床产品高端化方面,公司是如何布局及规划的? 答:公司在横向丰富产品品类的同时,也积极推动纵深高端化升级。公司已布局多种五轴机床,包括五轴联动立式加工中心、五轴联动铣车复合加工中心、五轴联动钻铣加工中心、车铣复合七轴五联动加工中心等产品。 目前,公司高端五轴和高端卧加产品的研发已取得了实质进展,实现了批量出货,相关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已持续获得客户认可,高端数控机床销售大幅增长,五轴和大型卧加等高端产品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1.62%。 未来,公司继续加大对高端产品的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随着公司高端产品的持续放量,营业收入占比的提升,有望带动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9、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市场拓展情况如何,主要有哪些产品? 答:新能源领域是公司大力开拓的领域,尤其当下“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全面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进程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现阶段。 公司面向新能源汽车行业布局了立式加工中心、龙门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型材加工中心、数控车床等多款产品,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外壳、腔体等)、电机(壳体、马达等)、电控(壳体、上盖等)、制动系统(刹车盘、卡钳等)、转向系统(连接器等)、触摸屏及摄像头(腔体和小件等)、轮毂等零部件的加工及一体化压铸的配套。 其中,为适应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零部件量产加工需求,公司推出了高性能参数的J、Q、K系列高速产线型卧式加工中心,灵活应对包括前箱体(电机壳)、中间壳体、下油路板、减震塔、电控箱体、控制臂、铝制转向节等在内的汽车零部件加工。 同时,公司面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推出了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制动、转向系统所需的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根据新能源汽车部件加工需求,灵活推出由立式加工中心、龙门加工中心、数控车床、卧式加工中心产品组成的组合方案,以满足特定的加工需求。 目前公司产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得到客户普遍认可。未来,公司仍将在该领域持续投入资源,加大产品和客户开发力度,为公司成长增添新动能。 10、公司产业投资布局如何? 答:为构建公司“内生式增长和外延式发展”双轮驱动的新发展模式,公司将产业投资上升为战略高度,专门成立集团投资部负责产业链投资业务,以整合行业资源,扩宽公司业务领域,完善产品线结构,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实力和盈利能力。 截至目前公司在高端数控机床、智能控制系统、汽车精密冲压模具等业务领域投资多家企业,这些企业分别在高端精密五轴技术、3D打印精细加工、数控系统AI应用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同时公司通过产业投资与被投企业深入开展合作,整合集团优势资源给投资企业赋能,实现资源、市场、技术等多方面协同效应。 展望2025年,公司将根据战略发展需要,围绕数控机床产业链体系,针对高端机床技术及核心功能件等领域,继续积极寻求优秀投资标的,通过投资与并购,实现资源快速整合,突破高端数控系统、精密功能部件等核心技术瓶颈,降低进口依赖,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11、公司核心竞争优势有哪些? 答:(1)具备持续竞争力的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公司高度重视研发体系的建设和研发人才的培育,并以此推动研发技术创新,在创新驱动中增强公司可持续竞争力; (2)具备完善的产业布局和领先的规模优势: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在华南、华东、西南地区分别布局了东莞、苏州、湖州、宜宾四个大型自有产业基地,全面覆盖了国内最核心的制造业产业聚集群,并兼顾了供应链、生产(产能)、市场、客户、人才等公司发展最核心的资源需求。2024年公司贯彻“小批量、多品种、快速交付、合理成本”生产经营理念,通过产能重构将湖州基地升级为公司制造总部,打造全国一盘棋,为应对市场增量需求提供强力支撑。 (3)拥有较高的品牌美誉度和客户认可度:目前公司的数控机床产品与服务获得了3C、通用、新能源等领域及其他新兴领域诸多下游行业一线客户的高度认可; (4)拥有安全、高效的供应链四大管控系统:通过成熟的计划管控、成本管控、质量管控、交付管控体系,确保公司制造环节的绝对安全与可控,交付能力行业领先; (5)拥有强有力的销售渠道体系:公司始终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战略,打造了一支具备“敏捷服务、团结协作与目标导向”的高效能营销团队。公司构建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广泛覆盖国内外核心客户,助力公司切入不同的应用领域。 12、2025Q1毛利率环比2024Q4有所回升,具体原因是? 答:2024年四季度毛利率低主要是受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2024年四季度公司按《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要求将销售费用售服维保费一次性结转至营业成本,导致2024年第四季度的毛利率比其他季度略低。 另外,受销售规模、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不同产品的毛利率存在一定的差异。每季度销售产品结构比例不同,毛利率会有略微波动。公司后续将持续开拓五轴与高端卧加等高毛利率产品市场,随着公司各产品市占率及竞争力提升,规模优势形成,公司毛利率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13、2025Q1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大幅向好,和客户抢买设备是否有关? 答:公司3C领域业务增长快,3C领域客户集中,订单金额大,不同客户回款节点差异也较大,部分大客户应收账款回款节点存在差异,2025年公司持续强化应收账款的管理,客户回款管理能力得到提升,一季度,应收账款回收效果良好,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5,607.2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3.18%。 14、2025年公司经营如何展望? 答: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794.16万元,同比增长22.37%;业绩同环比均有大幅增长,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9,825.88万元,同比增长66.51%,环比增长175.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410.38万元,同比增长145.43%,环比增长150.72%。 随着3C行业的持续复苏,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渗透,及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展望2025年,公司将继续巩固优势业务市场占有率,积极推进五轴机床产品和海外市场发展,持续关注新兴产业崛起带来的新机会,我们预判公司业绩将延续目前增长趋势,2025年营业规模和净利润有望持续保持增长态势。 1、持续巩固核心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巩固在3C和通用领域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占有率,强化钻攻机产品向五轴高端化升级,推进该产品在大3C领域的进口替代,打造国际品牌。 2、丰富产品线,持续拓宽新能源和新兴经济领域应用赛道。丰富公司卧式加工中心、车床、龙门、五轴等产品线,以适应市场多元化需求。密切关注新兴行业发展趋势,以新能源和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经济领域应用为战略增长极,通过“技术升级+场景定制”双引擎驱动业务拓展,为目标市场客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 3、深化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产品矩阵建设及核心技术自主化力度。在研发投入布局上,着重加大对新产品及核心功能部件的研发资源倾斜,同时聚焦前瞻性技术探索、基础性理论研究与应用性技术转化。 4、积极推进产业投资与并购业务,发挥外延式增长引擎动力。根据战略发展需要,围绕数控机床产业链体系,针对高端机床技术及核心功能件等领域,继续积极寻求优秀投资标的,实现资源快速整合,突破高端数控系统、精密功能部件等核心技术瓶颈,降低进口依赖,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5、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推动业务全球化发展。根据海外市场需求和客户产业转移需要,继续积极开拓东南亚、欧洲和拉美等海外市场,推进海外营销网络和生产基地的运营工作。 6、全面建设智能化工厂。公司将持续的重视数字引领,以湖州智能化工厂为样板推进其他生产基地智能化建设,完善智能化生产流程,全面提高生产效率。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