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Mysteel参考丨2022年中国废钢铁市场供需平衡分析
go
lg
...
亿吨,占全球粗钢产量的一半以上。 随着
中
国
经
济
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钢铁消费快速增加,钢铁积蓄量持续增长,储备了大量的废钢资源,中国废钢资源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从废钢的产生来源分可分为自产废钢、加工废钢和折旧废钢,除去自产废钢外,加工废钢和折旧废钢通常为社会废钢。 综合考虑中国钢铁积蓄的行业类别、年限结构、折旧率以及每年的新增积蓄量等因素,根据Mysteel废钢资源量模型,结合Mysteel调研验证,2011-2021年中国废钢资源产生量复合增速达7.8%。 图1:2011-2021年中国废钢资源产生量情况(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我的钢铁网 注:废钢资源量不包含表外废钢资源,地条钢产生的废钢资源量 至于废钢的利用情况,废钢是现代钢铁工业不可缺少的铁素原料,也是唯一可以大量替代铁矿石的绿色载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再生资源。废钢的主要用途是回炉炼钢,据调研,炼钢用废钢占到废钢消费量的90%以上,其他主要用于铸造行业的生产铸件以及小五金行业、农具和轻工业行业等。 2022年,全国废钢市场依然呈现出供需紧平衡的格局。2022年全国废钢消耗总量在25022万吨,同比减少1740万吨,降幅为6.5%,其中炼钢消耗23004万吨,铸造消耗2018万吨,库存956万吨;2022年全国废钢铁资源产量总量为25978万吨,同比减少1784万吨,降幅6.43%。其中社会废钢资源量在23972万吨,钢厂自产废钢2006万吨。 从废钢资源和消耗情况来看,近两年国内废钢供需基本面处于偏紧态势。2019年以来,国内钢铁企业生产中使用的废钢消费量不断攀升,主要是由于钢铁行业提高了污染物排放标准,大多数长流程钢厂积极增加废钢的使用量,同时,电炉钢产量也在进一步增加,废钢用量同步增加。进入2022年,受到钢厂亏损以及废钢经济效益不佳等因素的影响,废钢消耗呈现出明显下降,同时,受到房地产及工业机械行业低迷等因素的影响,废钢供应端呈现出同步下降的态势,短期内废钢的供给仍然不能满足钢铁行业对废钢的需求。 图 2:2022年国内各省市废钢供需情况(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我的钢铁网 表1:2022年我国各省市废钢铁供需平衡表 数据来源:我的钢铁网 从各区域的废钢资源来看,各区域废钢资源量分布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废钢资源产量较大。分区域来看,华东地区工业和经济均较发达,废钢产生量较多,废钢资源量占全国资源总量的28.7%;华南地区依托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GDP及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明显高于其他省份,废钢资源产生量5110万吨,占全国资源总量的21.3%,仅次于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废钢资源量占全国资源总量的18.7%,位居第三;此外,近两年随着经济持续的增长,中部地区废钢资源量也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占全国资源总量的12.5%,且未来增长潜力依旧可期;而东北三省作为老牌工业基地,废钢产生量维持一定水平,但2022年由于财税政策及疫情方面影响,整体废钢资源量大幅减少,且东北房地产销售以及工地新开工面积全国降幅最大,占全国资源总量比例在5.1%。其他经济总量、工业发展均相对落后的区域,比如西北、西南地区,废钢资源量则较为有限,分别占比为4.9%和8.8%。 图3 :2022年各区域废钢资源量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我的钢铁网 废钢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形成了废钢的贸易市场。分区域来看,华东地区工业和经济均较发达,废钢资源的流通和流入体量均居全国首位,据Mysteel调研了解,2022年废钢资源总量在6887万吨,本地资源除了供应区域内钢厂外,还通过船运销往长江中游省份和华北、东北部分省份,2022年华东地区废钢资源流出体量在3160万吨左右,流入体量在2611万吨左右;华南地区2022年废钢资源总量在5110万吨,区域内回收的废钢资源除供应区域内的广东、广西等省份外,主要还销往周边的湖南、江西等地,也有部分通过船运运往华东地区的钢厂,2022年废钢资源流出体量在910万吨左右,流入体量在916万吨左右;而华北地区,由于废钢价格常年居于全国高位,加之钢铁产能较为集中,周边市场资源多流入本地区域,2022年废钢资源流出体量在650万吨左右,流入体量在1700万吨左右,属于典型的资源流入型市场。至于西南、西北地区,以重庆、西安为重要废钢回收加工和集散贸易地,废钢资源主要供应区域内的及周边湖北、湖南的钢厂,资源量及流通量都相对偏低。 整体而言,中国废钢资源分布及消费呈现明显特征,我国废钢资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制造业等工业发展较快的华东、华南、华中、华北等区域;从废钢资源的消费来看,废钢消费中有90%以上用于炼钢企业。
lg
...
我的钢铁网
2023-01-11
基金早班车|今年以来北向资金净流入额超330亿元,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看法是真的乐观吗?
go
lg
...
在2022年第四季度调仓换股,积极布局
中
国
经
济
复苏、内需回暖相关行业主题。基金公司表示,当前市场依然位于底部区域,随着内需复苏的确定性越来越高,A股盈利预期明显好转,看好2023年市场趋势性投资机会。 4.根据近期多家股权投资研究结构披露的数据,2022年国内IT、半导体及生物医药等硬科技投资热度保持高涨,高端制造受关注度提升。其中,半导体及电子设备赛道吸金最多,VC/PE(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投资金额达1800亿。 5.一则投资者的“爆料”将知名百亿私募汉和资本推上风口浪尖,该投资者称购买了汉和资本的产品,3年锁定期到期后却遇到产品“突然修改”赎回规则。汉和资本对此回应称,并非是突然修改规则,在产品合同中即有相关约定。对于知名大V犀利评价“零管理费”“6年期锁定”等,汉和资本相关人士表示,本质是为了践行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同时公司也没有研究员离职。相关报道: “私自”修改赎回规则?百亿私募回应 6.2022年主动权益基金全年业绩的中位数为-21.12%、均值为-20.80%;最高收益率为48.56%;最低收益率为-49.87%;若2022年的主动权益能做到正收益,则业绩排名处于前2.5%。业绩最好的是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业绩靠前的10只主动权益基金收益都在10%以上;回撤控制最好的是金信智能中国2025,回撤控制较好的10只基金均为价值风格,其中有4只产品的最大回撤控制在-10%以内。 二、基金重仓股时讯 富达投资旗下FMR于1月5日增持1135万股中国人寿H股,持股比例上升至5.03%,最新持仓市值超过53亿港元。 康泰生物公告,预计2022年亏损7600万元-1.5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12.6亿元。公司对2022年度新冠疫苗相关库存等以及新冠灭活疫苗开发支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7.85亿元,新冠灭活疫苗Ⅲ期临床研发支出费用化处理3亿元。 特斯拉计划投资逾7亿美元扩建得州工厂,新建四个项目,总建筑面积达到140万平方英尺。另外,网传在宣布降价后,特斯拉中国三天内获3万辆汽车订单。特斯拉方面对此表示,不予置评。 三、宏观&产业 华为与24家伙伴签署OpenHarmony(开源鸿蒙)生态使能合作协议,覆盖金融、教育、交通、能源、政务、安平、制造、卫生、广电、电信等行业。 辉瑞公司将在未来3~4个月内通过中国本地合作伙伴,在中国本土生产新冠口服药Paxlovid。 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216.9万辆,同比增长3%,环比增长31.4%,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零售64万辆,同比增35.1%,环比增6.5%,零售渗透率29.5%。12月乘用车出口26万辆,同比增长50%,环比增长3%,其中新能源车占出口总量的28%。 四、新发基金
lg
...
金融界
2023-01-11
2023年投资全景图:三大拐点渐次出现 A股二季度后上行动能更强
go
lg
...
的双重修复。 A股市场:2023年
中
国
经
济
将突出重围、迎难而上,预期GDP实现5%左右合理增长。随着政策预期、人民币汇率、经济基本面三大拐点渐次出现,2023年A股将逐步聚力上行,延续已开启的中期全面修复趋势,进入二季度后上行动能更强,其中外资和私募是全年增量资金的主要来源。A股行情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政策驱动,并已在途中,配置上建议聚焦精准防控、地产产业链和全球流动性拐点三条主线;第二阶段行情由业绩驱动,风格更偏成长,配置上建议重点关注“四大安全”。 债券市场:预计利率将呈现先上后下的倒V型走势;信用债关注稳增长动能下债市调整后的增配机会;可转债回归正股,兼顾效率,关注经济景气拐点主题等。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含预测) 全球市场 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预计2023年非美资产表现好于美元资产 展望2023年,全球经济将跨过增长和通胀高点,但由于供给端的价格弱弹性,一段时间内“滞胀”的阴霾仍将挥之不去。“滞胀”环境下政策转向门槛高,当欧美经济体再次陷入衰退时可放松的货币财政空间有限,这将制约下一轮经济复苏的力度。各国经济周期的分化决定了金融市场在跨过通胀和流动性紧缩拐点后并不见得会“一跃而起”。 考虑到相对估值差异、美元汇率见顶、非美国家盈利下修预期较为充分等,我们预计2023年非美资产表现将好于美元资产。 图1:各经济体所处经济周期示意图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绘制 图2: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通胀、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展望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绘制 美股:2023年下半年有望重拾升势 从交易衰退预期到衰退周期的“上、下半场”,美股自2023年下半年有望重拾升势。 ·当前至2023年一季度,美联储的持续货币紧缩料将推动美股进入交易衰退预期阶段,市场震荡下行。 ·二季度美股料将踏入衰退周期的“上半场”,随着美国经济进入衰退或市场衰退预期加剧,美股盈利或遭到进一步下修。根据彭博一致预期,当前2023年标普500指数的盈利及营收增速预测分别为0.9%和2.9%,几乎为零增长。而在基本面快速恶化的衰退期,我们相对看好具备较强防御性的板块,包括必选消费、医疗保健及公用事业。 ·衰退周期的“下半场”,货币宽松以及衰退结束的预期料将带动美股开启上涨行情。建议关注受益流动性预期转暖的科技龙头,以及受益经济复苏预期走强的金融板块。 美股科技板块方面,短期维度,我们预计通胀数据仍将成为主导市场走势的核心变量,通胀、就业数据将是我们观察短期市场拐点的核心指标。我们在未来12个月对美股科技板块保持谨慎乐观。建议自下而上,关注个股净利润、FCF,以及估值合理性,并相应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后续转向带来的分母端弹性。 图3:2023年美股市场投资策略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绘制 港股:二季度起有望迎来估值和业绩的双重修复 随着海外投资者对国内政策预期的逐步扭转,外资在2023年有望持续回流港股。展望2023年,国内防疫政策的进一步优化,叠加地产信用风险的逐步化解将共同带动经济基本面预期逐步企稳,改善港股市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在衰退预期交易后,二季度起港股料将进入估值抬升阶段,随着下半年国内经济复苏提速,料港股更将迎来估值和业绩的双重修复。 ·2023年一季度,我们认为港股将处于衰退交易阶段,美联储预计仍将持续加息缩表。在投资者逐步反映海外衰退预期的背景下,市场情绪或依旧偏弱。建议布局兼具防御性及高股息优势的板块,如通信、公用事业; ·二季度起,港股预计将进入估值抬升阶段。若美国进入实质性的“浅”衰退,且市场对于货币政策预期逐步转向,或带动外资重新流入港股市场,利好成长性板块表现。尤其此前外资流出相对较多、且相对偏好较强的创新药、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等板块更有望受益; ·进入下半年,预计港股和美股将同步进入共震上行阶段。国内防疫政策有望进一步优化,带动经济复苏提速,且市场逐步加深海外央行货币政策转向预期,我们看好顺周期板块以及大消费行业的价值重估,建议关注大金融及服务类消费。 图4:2023年港股市场投资策略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绘制 A股市场:经济迎难而上,A股聚力上行 中国:2023年经济将迎难而上 “二十大”报告系统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新征程。国际上,我国面临传统与非传统安全交织的挑战,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衰退风险抬升。国内宏观经济亟需突出重围、迎难而上,在投资引领、财政货币政策紧密协同下,以内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稳步建立,预期2023年GDP实现5%左右合理增长。 数字经济、城市功能、能源结构、装备制造“四个升级”将在2023年以后形成有力替代支撑。 未来我国中长期改革以发展和安全并重,在规模合理增长基石上,有望实现更高效、高质、公平、可持续的安全发展。 表1:宏观政策展望及主要经济指标预测 图5:“四个升级”将接续成为驱动经济的主动力 资料来源:Wind,信通院,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 图6:未来五大领域改革或进一步深化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绘制 A股将聚力上行,全年分两阶段行情
中
国
经
济
2023年将突出重围,A股盈利增速下半年也将迎来拐点,预计2023年A股盈利同比增速(中证800口径)将从2022年的3%回升至10%,非金融板块净利润增速将从2022年的8%回升至2023年的14%。 在2023年经济和盈利整体弱复苏的假设下,预计中证800盈利增速将在2022Q4触底,随后伴随经济和内需企稳反弹,预计2023年工业/消费/TMT/医药/大金融盈利增速分别为10.5%/8.0%/26.7%/32.0%/ 5.9%,其中工业板块内部上游盈利回落,但中游(尤其新能源)盈利复苏趋势显著;消费在更加精准化的疫情防控趋势下恢复正增长,但对盈利的贡献维持较低水平;TMT和医药成为边际上盈利增量最大的板块。 表2:2022Q4至2023年中证800企业盈利增速预测(%) 随着政策预期、人民币汇率、经济基本面三大拐点渐次出现,2023年A股将逐步聚力上行,延续已开启的中期全面修复趋势,进入二季度后上行动能更强,其中外资和私募是全年增量资金的主要来源。A股行情可分为两个阶段。 图7:2023年A股市场投资策略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绘制 第一阶段行情由政策驱动,并已在途中,配置上建议聚焦精准防控、地产产业链和全球流动性拐点三条主线。A股当前估值水平和活跃资金仓位仍处于低位,且依然处于政策驱动的跨年修复行情中。预计疫情反复的扰动和地产压制都明确缓解之前,处于弱复苏中的基本面预期仍有扰动,政策依然是决定配置最重要的变量。政策驱动风险偏好从低位修复,市场风格以困境反转为主要特征,建议重点关注三条主线: ① 精准防疫带来实质性放松的受益行业,影响最直接的有出行链、新冠的预防治疗(疫苗、特效药、消费医疗器械、药店)、医疗新基建、还有前期C端需求/B端业务场景受疫情压制的细分行业;② 地产产业链的困境反转,利好产业链需求和资产质量改善,关注优质开发商、建材、家电、优质银行;③ 关注全球流动性拐点利好的港股、贵金属等。 第二阶段行情由业绩驱动,风格更偏成长,配置上建议重点关注“四大安全”。疫情和地产对基本面影响明显改善后,随着A股盈利增速回升,预计业绩将成为市场的主驱动,行情也将进入第二阶段,配置上基本面弹性和长期空间更重要。一方面,随着加息结束和美国陷入衰退,当美债收益率进入稳步下行通道后,有利于全球权益的成长风格。另一方面,“二十大”后第一年预计改革类政策密度高,全国“两会”后关于税制改革、资本红绿灯、绿色低碳、共同富裕和国家安全等领域的政策落地成为重要看点。这个阶段市场风格更偏成长,建议重点关注“四大安全”领域,以及全球份额持续提升的中国优势制造业,具体包括: ① 能源资源安全关注传统能源(煤炭/油气)保供、新能源内需扩张、供需偏紧的关键矿产资源(锂、稀土);② 科技安全关注半导体产业链、信创(计算机软硬件)、数字基建(运营商、ITC设备等);③ 国防安全围绕航空航天装备及发动机、元器件自主可控需求布局;④ 粮食安全聚焦种源自主可控,抢占生物育种产业化机会;⑤ 关注全球份额持续提升的中国优势制造业(智能汽车、化工)。 图8:第一阶段行情由政策驱动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绘制 图9:第二阶段行情由业绩驱动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绘制 详细投资机会梳理 一、精准防疫带来实质性放松的受益行业 2022年以防疫“二十条”和“新十条”为标志,疫情防控进入了更加精准化的阶段。我们认为当前经济活力的最大限制因素正在逐步解决,围绕疫情管控放松后的复苏逻辑,建议关注消费(出行链)、医药(新冠的预防治疗、医疗新基建)以及前期C端需求/B端业务场景受疫情压制的行业。 ·出行链 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陆续兑现,短期疫情影响仍在、国内出行链公司经营仍承受明显压力,市场表现也随之波动。但管控边际放松有望提升后续经营改善,同时,入境航班增加、澳门恢复电子签注等政策放松背景下,出入境需求有望温和回暖。 未来伴随更加密集的详细防控优化政策落地,出行链对增量政策有望延续脉冲上涨趋势,但个股表现或有所分化,建议优选疫后业绩消化当下估值能力强、兼具明确长期逻辑的头部公司。 图10:出行链相关投资机会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绘制 ·新冠的预防治疗、医疗新基建 疫情防控放开后,呼吸系统相关OTC药物、“新一代”新冠疫苗的加强接种、ICU等硬件建设、抗原试剂的居家使用成为新冠防护的有力工具。同时预计退烧药/抗生素上游的相关原料药板块以及OTC药物下游的连锁药店板块都将成为短期抗疫需求受益板块。疫情应对方式从“防”转“治”,医院建设需求持续升级,短期ICU建设后,医疗新基建仍将持续。 图11:医疗健康产业投资机会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绘制 ·前期C端需求/B端业务场景受疫情压制的行业 前期严格的疫情防控政策还限制了部分B端行业人员、生产资料的流动,例如计算机、系统集成、人力资源服务等细分领域的工作场景受到明显限制,还有部分C端需求,例如民营医疗服务、户外用品、保健品等,预计这部分B端业务和C端需求将在疫情管控逐步放开之后逐渐改善。 二、地产产业链 房地产行业“三箭齐发”叠加疫情管控放松,我们认为地产产业链开启了中期的基本面修复,形成宏观经济底部复苏的基石。政策对地产产业链的托底对宏观经济复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对优质的地产开发商有直接促进作用,更对整个地产产业链有明显的需求提振。 图12:政策对地产产业链有明显的需求提振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绘制 三、全球流动性拐点利好的港股、贵金属 预计2023年一季度欧美加息周期结束,判断美元指数拐点在2022年已明确,2023年整体趋弱。预计中国向上美国向下的经济周期错位在2023年二季度后日益明显,基本面相对优势支撑下,预计人民币汇率将转强。关注全球流动性拐点利好的港股、贵金属等。 ·港股:在当前至2023年一季度的衰退预期交易后,二季度起港股料将进入估值抬升阶段,随着下半年国内经济复苏提速,预计港股更将迎来估值和业绩的双重修复。①当前至2023年一季度,建议布局兼具防御性及高股息优势的板块,如通信、公用事业;②二季度起,建议关注成长性板块,如创新药、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等;③进入下半年,看好顺周期板块以及大消费行业的价值重估,建议关注大金融及服务类消费。 ·贵金属:高通胀背景下,黄金的配置价值凸显。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下滑预期下,黄金作为最佳的“抗衰退”资产,吸引力增强。现阶段金价受到美联储激进加息预期和美元指数走强的压制,我们判断2023年美元指数或震荡回落,通胀水平则可能维持较高水平,实际利率水平将走低,利好黄金价格上涨。 四、“四大安全” 在宏观经济正式进入复苏区间之后,结构性“成长”将重回市场主线。我们认为下一个阶段的“成长”将具有明确政策导向,尤其在海外流动性边际宽松、国内经济复苏和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有望获得政策重点扶持的行业将成为新的结构性“成长”方向。结合二十大报告对未来5年的整体规划,“四大安全”可以形成新一轮具备业绩弹性的主线。 ·能源资源安全 展望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承压且地缘政治因素日趋紧张,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中,各国能源资源安全均面临挑战,同时这也将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建议关注传统能源保供、新能源内需扩张以及供需偏紧的关键矿产资源。 图13:能源资源安全相关投资机会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绘制 ·科技安全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党的“二十大”加大对科技产业的关注,我国“十四五”规划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效率基础上更加强调安全可控。 从投资角度,安全的重要性持续提升,产业链安全、信创安全、数字经济安全相关的半导体、计算机、云网等板块值得关注。 图14:科技安全关注产业链、信创、数字基建三大领域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绘制 ·国防安全 二十大报告强调“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强军目标”迎提速,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军工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 我们认为,在目前的作战体系以及不同的需求规划下,各细分领域的长期成长性正出现差异,航空航天装备及发动机、元器件自主可控需求为国防安全投资核心主线,建议优先选择长赛道和高景气方向。 图15:国防安全优先选择长赛道和高景气方向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绘制 ·粮食安全 当前我国粮食供给仍有缺口,粮食安全重要性凸显。作为“农业芯片”的种子是粮食增产最具潜力的核心生产要素,“粮食安全”必须解决“种源卡脖子”问题,实现农业关键技术自主自强。我们预计未来五年种业与生物育种板块将持续获得强政策支持。 图16:“三期叠加”驱动行业升级发展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绘制 五、优势制造 2022年以来欧洲能源危机对传统欧洲优势产业形成明显冲击,这部分受损产能在全球宏观弱复苏/衰退的背景下修复速度预计较慢,建议关注中国份额不断提升的智能汽车、化工细分行业。 另外,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制造强国的进程中,技术跃迁势在必行,关注存在技术跃迁属性的高景气赛道。 图17:智能汽车、化工及存在技术跃迁属性的高景气赛道投资机会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绘制 债券市场:面临上半年宽信用、下半年宽货币环境 预期2023年宏观经济将在更为积极的宽信用政策推动下经历短周期复苏,但外需走弱风险加大料将导致经济修复过程存在波折,债券市场面临上半年宽信用、下半年宽货币环境。 利率债方面,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将呈现先上后下的倒V型走势,收益率曲线或经历平坦化再陡峭化的过程。 信用债方面,建议布局高资质中久期和中高票面短久期的双轮驱动策略,关注稳增长动能下债市调整后的增配机会。 可转债方面,在权益市场逐步回暖的背景下,聚焦正股择券策略有望重新回归,关注经济景气拐点主题等。 表3:2023年债市策略展望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绘制 附录:七大产业及各子板块2023年投资观点一览 表4:七大产业及各子板块2023年投资观点一览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含预测) 风险因素 欧美经济衰退导致海外需求收缩超预期;俄乌冲突局势加剧影响全球供应链;海外流动性收紧力度超预期;中美科技、贸易和金融领域摩擦加剧;汇率波动风险;全球与国内疫情的不确定性。 经济复苏进度不及预期。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资本市场大幅波动;银行资产质量超预期恶化。保险海外投资政治和监管风险;外汇管制和汇率波动风险。证券投资业务亏损风险;代理成交额下滑;财富管理市场发展低于预期;信用业务风险暴露。资管竞争格局恶化;渠道垄断加剧;管理费率下行。财富管理资本市场改革不及预期;养老金税收递延政策低于预期;渠道费率改革低于预期。金融科技监管政策超预期;不动产等资产价格波动超预期。宏观经济增长乏力导致国内政府与企业IT支出不达预期的风险;互联网平台经济监管持续趋严的风险;美元走强导致的汇兑风险;相关产业政策不达预期的风险;全球流动性不及预期的风险;企业新业务投资导致利润与现金承压的风险;企业核心技术、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等。汽车相关产业政策不达预期的风险;缺芯导致整车出货量不及预期的风险;汽车需求放缓的风险;关键原材料大幅涨价的风险;自动驾驶事故导致相关企业估值大幅下降的风险;智能汽车数据隐私管理不足的风险等。补贴退坡带来的新能源车需求不及预期;2023年中游产能释放,行业竞争加剧,格局恶化的风险;全球工业体系“逆全球化”有加剧的风险,对公司海外业务拓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上游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上行使行业盈利能力承压;新技术客户验证与产能投放不及预期等。经济增速下行超预期,对应消费需求下降超预期;资本加持,行业竞争失序的风险;各行业政策风险以及由此带来的估值压制因素;通胀超预期,提价能力不足影响盈利能力的风险。家电原材料成本大幅波动;地产销售复苏低于预期;家电公司业务拓展不及预期;行业需求景气度下降等。海外衰退对国内出口产业链需求造成压制;核心零部件受制于进口。军队武器装备建设节奏低于预期;军民融合政策支持低于预期;国企改革进度慢于预期等。新增光伏装机不及预期;硅料投产速度不及预期;土地、环保和接入等影响光伏基地项目的建设;风电、电力系统投资不及预期等。经济增速下滑导致周期产业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国内外供应增长超预期等。房地产销售继续下行的风险;地产信用继续出险,新开工和投资不足,产业链不振的风险。电力装机不及预期,在建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人工成本和油价快速攀升的风险。控费政策超预期风险,新药临床试验失败风险,个股业绩不达预期的风险。
lg
...
金融界
2023-01-11
1月11日国内四大证券报纸、重要财经媒体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go
lg
...
专业化整合项目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中
国
经
济
复苏预期增强支撑股汇双升 资本市场的长期表现离不开经济基本面的支撑。2022年市场估值过度下行,主要反映的是市场信心的缺失。2023年,把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深入落实,以各方面稳增长的政策合力对冲各种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是推动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 首批权益基金2022年四季报出炉 今年市场多个板块配置性价比高渐成共识 去年四季度市场仍然延续震荡行情,受基金经理不同的投资操作思路影响,首批披露四季报的权益类基金权益仓位相差较大。与此同时,产品业绩表现也有所分化。展望2023年,相关基金经理认为,新能源汽车、光伏、旅游等板块具备投资机会,其所挖掘的部分细分领域配置性价比已经相对较高。 华为与24家公司签署开源鸿蒙生态使能合作协议 多家A股上市公司参与其中 记者从华为官方获悉,在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的指导下,华为与24家伙伴签署OpenHarmony(开源鸿蒙)生态使能合作协议,覆盖金融、教育、交通、能源、政务、制造等行业,共同推动OpenHarmony生态的繁荣与发展。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仲音:构筑起保健康、防重症的坚实防线 抗击疫情这3年来,我国不断补上公共卫生体系的短板,医疗卫生和疾控体系经受住了考验,应对能力显著增强、救治能力不断提升、防疫屏障更加巩固,为不断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创造了条件,为亿万人民最终赢得抗击疫情的全面胜利筑牢了信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年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1.36万亿 未来信用扩张有望继续加力提效 2022年宽信用政策效果正在显现,企业信贷结构有所优化;居民贷款虽然整体偏弱,但在各项房地产政策下,降幅有所收窄。专家表示,2023年信用扩张“总量要稳、结构要进”,有望继续加力提效。此外,2023年信贷“开门红”可期,一月份相对平稳、二月份边际恢复、三月份有望出现“信贷脉冲”。 以数助实 互联网大厂数实融合成效渐显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9.8%,数字经济的支撑作用更为显著。而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两者的深度融合有助于加快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促进高质量发展。 第一财经 国际对冲基金开年抢筹中国股市 债市继续遇冷? 国际资金抢筹中国股市的热情高涨,1月仅仅过了6个交易日,北向资金大幅涌入335.2亿元。然而,相比中国股市的高人气,国际机构对中国债市的反馈稍显平淡,美联储加息、美元升值、中美利差倒挂幅度的扩大都加剧了2022年中国债市的抛压。 上市猪企2022年全部“交卷” 猪肉消费复苏估值有望获支撑 眼下,受猪肉需求不振、价跌不止,养猪行业陷入暂时性亏损。记者梳理从上市公司披露的12月月度出栏量数据,大多数猪企的出栏均重有明显下降,已经接近标猪水平,或反映出市场压栏的肥猪出栏已经接近尾声,全行业静待猪肉消费复苏,上市猪企盈利修复预期下的估值修复令投资者期待。 经济参考报 高端制造成引资高地 硬科技成关注焦点——从股权投资赛道切换看经济发展新动向 根据近期多家股权投资研究结构披露的数据,2022年国内IT、半导体及生物医药等硬科技投资热度保持高涨,高端制造受关注度提升。其中,半导体及电子设备赛道吸金最多,VC/PE(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投资金额达1800亿。 公募基金四季报开启 调仓换股看好内需 种种迹象显示,部分基金公司在2022年第四季度调仓换股,积极布局
中
国
经
济
复苏、内需回暖相关行业主题。基金公司表示,当前市场依然位于底部区域,随着内需复苏的确定性越来越高,A股盈利预期明显好转,看好2023年市场趋势性投资机会。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lg
...
东方财富网
2023-01-11
突发!中国暂停审发日韩公民赴华签证 人民币展韧性跳升至5个月高点
go
lg
...
六连涨”,进入6.7元区间,市场对今年
中
国
经
济
增长预期向好,市场信心明显抬升。 1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8265,创下2022年8月22日以来新高,调升647个基点。当日离岸、在岸人民币盘中双双收复6.8元关口。1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7611,再次大幅上调654个基点。至此,这轮自去年11月开启的反弹回升之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累计上涨超6%。 尽管进出中国的每日航班仍为疫情前的十分之一,但从韩国和日本的商店老板到泰国旅游巴士运营商和韩国流行音乐团体,亚洲各地的企业都在为更多中国游客的到来而欢呼。 作为开放的进一步迹象,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将于1月17日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一起恢复国际航班,这是近三年来的首次。 在新冠疫情之前,中国消费者每年在海外花费2500亿美元。 对辉瑞公司的批评 边境规定并不是中国酝酿的唯一有关疫情的冲突。 国家媒体抨击辉瑞公司的新冠病毒治疗药物Paxlovid的价格。 《环球时报》在一篇社论中说,美国资本力量通过出售疫苗和药物从世界各地积累了相当多的财富,这不是秘密,而美国政府一直在协调。 辉瑞首席执行官Albert Bourla周一表示,该公司正在与中国有关部门就Paxlovid的价格进行讨论,但不涉及在中国许可仿制药的问题。 中国防疫政策的突然变化导致许多医院设备不足,而小城市则忙于获得基本的抗发烧药物。 友康医药集团董事长于伟仕对路透社表示,在过去一个月里,该公司的退烧药产量增加了5倍,达到每天100万盒。
lg
...
财经风云
1评论
2023-01-10
悲观至极!世界银行和IMF同步预警:全球经济将“危险地接近”衰退
go
lg
...
来一直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国,很可能会受到
中
国
经
济
疲软的影响。 世界银行的报告还指出,美国和欧洲等发达经济体的利率上升将吸引较贫穷国家的投资资本,从而剥夺这些国家至关重要的国内投资。与此同时,报告称,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导致世界食品价格居高不下之际,这些高利率将减缓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 全球经济衰退对非洲等地区较贫穷国家的影响尤其严重,世界银行预测这些地区的人均收入在2023年和 2024年仅增长1.2%。这种缓慢的增长速度可能会导致贫困率上升。 世界银行行长大卫马尔帕斯说:“增长和商业投资的疲软将加剧教育、健康、贫困和基础设施方面已经毁灭性的逆转,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负责人克里斯蒂娜·格奥尔基耶娃 (Kristina Georgieva) 一周前做出了同样悲观的预测。格奥尔基耶娃表示,今年全球三分之一的地区将陷入衰退。 格奥尔基耶娃说:“对于世界经济的大部分地区来说,今年将是艰难的一年,比我们留下的那一年还要艰难。为什么?因为三大经济体——美国、欧盟和中国——都在同步放缓。” 世界银行预计,欧盟经济在2022年增长3.3%后,明年将根本不会增长。它预计中国将增长4.3%,比之前的预测低近一个百分点。 该银行预计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会更好,今年增长3.4%,与2022年持平,但仍仅为2021年的一半左右。它预测巴西的增长将从去年的3%放缓至2023年的0.8%。在巴基斯坦,它预计今年经济仅增长2%,是去年增速的三分之一。 其他经济学家也发表了悲观的前景,尽管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那么可怕。摩根大通的经济学家预测今年发达经济体和整个世界的增长将放缓,但他们预计不会出现全球衰退。上个月,该银行预测通货膨胀放缓将增强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并推动美国和其他地方的增长。 摩根大通的报告称:“全球扩张将在2023年变得曲折但不会中断。”
lg
...
Linlin
2023-01-10
全面看好中国!大摩上调
中
国
经
济
增长、股市和人民币汇率预测
go
lg
...
社(北美)讯 摩根士丹利再次上调了其对
中
国
经
济
增长、股市和人民币汇率的预测,成为最新一家这样做的华尔街重量级投行,因为该国迅速解除了两年来紧缩的COVID-19限制。 该行的举措包括将
中
国
经
济
增长预期上调0.3个百分点至5.7%,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目标上调至6.65,并预计MSCI快速反弹的中国股指将再涨16%。 周一(1月9日),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在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我们认为市场低估了重新开放的深远影响,以及尽管结构性逆风挥之不去,但仍可能出现强劲的周期性复苏。” 对于自2022年10月下旬以来已经上涨45%的股市,他们将目前的情况比作全球金融危机后2008年底和2009年初的情况,当时许多国际投资者抛售头寸,对中国市场的敞口不足。 该报告补充道:“不要低估这次反弹,中国今年的实际增长率很可能比美国快六倍以上。” 该银行的分析师表示:“这不仅意味着MSCI中国绝对每股收益增长和股本回报率将飙升,而且相对而言更显着的转变现在已经在望。” 关于中国货币的预期升值,他们预测的上半年可能会出现大部分强势,然后在出国旅游出现更有意义的复苏时放缓。 其目标价为6.65元人民币兑1美元,而周二的汇率为6.78元,较2022年11月初上涨了8.5%。
lg
...
Dan1977
2023-01-10
卖力唱多A股、人民币,高盛“捧杀”中国?我想起了中航油和中信泰富……
go
lg
...
出强烈的看好。 唱多A股、人民币、
中
国
经
济
高盛策略师团队在1月9日发布的最新报告中表示,将MSCI中国指数的12个月目标位从70上调至了80,理由是中国股票估值较低,且房地产、互联网监管政策和地缘政治等多个领域出现了积极转向。高盛货币策略师团队在1月6日的一份报告中写道,预计到今年年底人民币对美元将升至6.5,而此前的预估为6.9。高盛在报告中还上调了对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测,从原本预计的增长4.5%调高0.7个百分点至5.2%。 高盛长期也在唱多中国,高盛研究部认为,中国将在2035年左右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中国GDP相对于美国GDP的比例已从2000年的12%上升到目前略低于80%,中国的潜在增速仍明显高于美国,预计两国在2024至2029年间的潜在经济增速将分别为4.0%和1.9%。除潜在增速差异外,高盛预计未来10至15年,美元相对于人民币的部分实际高估可能将不复存在。如果将预测范围延长至2075年,中国、印度和美国将成为世界前三大经济体。 屡次忽悠中国企业 作为国际知名大投行,高盛和中国还是颇有渊源的,不过做的事情不太地道,屡次忽悠中国企业,最为知名的就是“中航油事件”、和“中信泰富事件”。 2003年,中航油的管理层聘请高盛作为公司的投资顾问,由于听信高盛的建议,看反油价趋势(大涨时看空),中国航油最终在期货交易中巨亏5.5亿美元。 2008年,在高盛的怂恿下,中信泰富购买一系列基于澳元汇率的外汇衍生品。最终澳元下跌,导致中信泰富巨亏155亿港元,公司董事长、曾经的中国首富荣智健因此请辞,商业生涯就此谢幕。 卖力唱多意欲何为?“捧杀中国”? 高盛的名声并不好,美国媒体评价“高盛是吸血大乌贼,无情地把吸管插入任何闻起来像钱的东西里”。高盛屹立百年的背后,都是市场投资人和企业的血泪,全球很多危机都能看到它“出其不意伸出的黑手”——迪拜泡沫、希腊混乱、欧元危机等等。 上世纪90年代末,希腊政府想尽一切办法想要挤进欧元区。但希腊即使是欧洲成员国,欧元区也不是说进就进的,希腊需要履行《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以及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 为此,希腊政府请来了美国高盛公司为其制定财务计划,经过高盛研发出的一套“货币掉期交易”体系,希腊在账面上成功掩盖一笔10亿欧元的公共债务,进而让希腊财政符合加入欧元区的标准。而这是一种作弊行为,后来希腊爆发债务危机,从而引爆欧债危机,高盛难逃干系。 此次高盛大肆唱多中国,到底意欲何为?当然长期来看,唱多中国毫无问题。不过当前全球经济面临大衰退,疫情依然肆虐,此刻大肆唱多A股是其真实看法吗?高盛自己本周将裁员3200人,对全球经济形势心里没数吗?A股的未来真会有那么乐观吗?还是想忽悠投资者站岗,借机做空?我想这并非不可能,投资者还是要擦亮双眼,小心“捧杀”,不要盲从。(公 号“中产投资”)
lg
...
金融界
2023-01-10
受中国解封,经济重启提振 MSCI亚太指数进入牛市
go
lg
...
区将出现轻微衰退,而通胀持续下降,而且
中
国
经
济
将成功启动。 涨势既快又猛烈,因此自然会出现一些获利回吐。” 盛宝银行还表示,尽管亚太市场整体上涨,但风险仍将持续存在。 盛宝还表示,尽管亚太市场整体上扬,但风险仍将持续存在。“市场过早地对经济增长感到兴奋,因为很多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公司策略师表示,企业盈利和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仍是亚洲地区面临的风险。不过,他们表示,亚洲市场今年仍有跑赢大盘的空间。 周二,日本首都东京的核心通胀率为4%,高于路透社估计的3.8%,并高于央行2%的目标。 盛宝表示:“随着东京CPI数据领先于更广泛的整体数据,有明显迹象表明进一步的上行压力可能会持续存在,并继续为日本央行保留政策调整选项。” 中国的上证综合指数较10月份的低点上涨了约9%,澳大利亚S&P/ASX 200指数较近期低点上涨了10%,而韩国Kospi指数和日本日经225指数则出现更为动荡的走势。 高盛的经济学家表示,中国的重新开放可能不会同时提振新兴市场。 高盛新兴市场跨资产策略主管Caesar Maasry在一份报告中表示:“通常情况下,韩国和巴西在中国股市上涨期间表现最强劲,但这两个市场自11月底以来表现落后。” Maasry写道:“在中国以外,鉴于我们认为利率波动性将在2023年下降,我们认为韩国是首要的反弹候选市场。较高的利率已经打压了所谓的“成长型”股票。”
lg
...
Dan1977
2023-01-10
突发“唱空”,发生了什么?
go
lg
...
涨空间)。 大摩认为,“市场低估了
中
国
经
济
重新开放带来的深远影响,以及尽管结构性阻力依然存在,但出现强劲的周期性复苏的可能性仍然明显存在。”他们预计
中
国
经
济
2023年将同比增长5.7%。这一增速明显超过市场预计的5%。 日前,华尔街大行高盛也发布报告称,中国股市未来可能将再涨约15%,主要因为几项关键政策调整,
中
国
经
济
重新开放的步伐将比预期更快。该行同样预计MSCI中国指数今年将上行至80点。 此外,美国银行、野村东方国际、瑞银证券、汇丰银行、先锋领航等外资机构也看好2023年中国资产表现。美国银行首席投资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发布的2023年首份研报中,也将做多中国股票列为了美银2023年十大交易之一。 迈入牛市还有六大理由 回顾上一次外资密集唱多,是从2022年10月份开始的。彼时,中国资产就进入了触底反弹的上升区间,A股三大指数至今的涨幅都在10%上下,港股恒指、恒科指更是涨超40%、60%。 英大证券李大霄认为,中国资产迈进牛市,背后有六个重要逻辑: 一是中美两国监管协议的最终签署助推中国资产步入牛市。这标志着长期困扰的中国资产的退市威胁得到解决,使得中国资产的系统性风险得到消除,中国资产在美股、港股市场同时逆转。 二是人民币汇率走强助推中国资产走牛。美元兑离岸人民币在2022年11月2日创下7.34的高位,截止到2023年1月10日11:00报6.7777,人民币大幅走强使中国资产吸引力大幅抬升。最近北向资金大幅流入的迹象也格外明显。 三是我国经济增速加快恢复提升中国资产吸引力。
中
国
经
济
迅速恢复使得中国资产吸引力抬升,同时中国资产一个强大的牛市亦有助于
中
国
经
济
迅速恢复并持续发展。 四是中国特色资本市场的理论创新提升中国资产吸引力。央企和国企是中国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资产长期处于估值偏低状态,新估值体系里或许隐藏着巨大机会。 五是行业调控政策逆转提升中国资产吸引力。房地产调控方向暖风频吹,还有平台经济等行业的规范治理告一段落之后,对经济增长的负向贡献将会迅速转正,毕竟是已经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优势行业。 六是长期资金配置助推牛市。随着养老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银行理财、外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大规模进场,中国资产将昂首挺胸迈进牛市,将做空中国者彻底抛弃。 对于2023年的投资机会,景林资产高云程认为主要有三个:一是牢牢持有为中国人提供安居乐业、好吃好玩好服务的公司,等待疫情后的消费复苏;二是找到引领经济发展的推动性行业和企业,尤其是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三是发现那些向死而生、剩者为王的反转公司,他们有从过去两年业绩、估值、流动性“三杀”到未来一年“三击”的机会。
lg
...
证券之星
2023-01-10
上一页
1
•••
896
897
898
899
900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军方突发重磅消息!英国金融时报独家:中国国防部长因腐败被调查
lg
...
特朗普离全面关税更近一步:小心市场风向突变!法国政府传垮台危机,今日久等PCE
lg
...
特朗普、中东停火与俄乌都有大消息!金价重挫后大幅反弹 如何交易金价?
lg
...
FX168日报:特朗普语出惊人、这一货币暴跌!黄金变脸的原因在这 特朗普刚刚做重要宣布
lg
...
特朗普突传重磅!彭博独家爆料:特朗普团队准备宣布TA为美国贸易代表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4讨论
#链上风云#
lg
...
47讨论
#美国大选#
lg
...
1329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513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625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