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梁杏:2023年港股市场投资机会
go
lg
...
心。同样的,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大家认可
中
国
经
济
向好发展的趋势方向,有了这个认可之后资金会做多中国,换取更多的人民币参与到股市当中。 4、如何看待港股科技的投资价值 主持人:如何看待港股当前的估值水平? 梁杏:我们以恒生指数为例,恒生指数的估值水平最大值为17.57倍,平均值为10.6倍,最小值是去年四季度的7.23倍,当前的估值是11.15倍,处于中等水平。 可能大家会有疑问了,按照分位点来看,现在70.22%应该处于很高的位置了,怎么还是中等水平?其实这个分位点是按出现的时间加权计算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出现的时间非常短,平均值是10.6倍。大部分时间大约在10-12倍这个区域之间,加权之后分位点就变成了70.22%。港股通科技指数的估值分位更高一些,可能也会遇到一些调整和波动,但拉长时间来看,预计仍有一定空间。 另外,从历史上看,会出现港股估值远远低于A股估值的特点,甚至在AH股都上市的同一家公司股票也会出现港股估值长期低于A股的情况,这是因为AH股中的港股长期处于折价情况。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1/31 主持人:港股科技ETF(513020)从行业构成和重仓股上看具有哪些特征? 梁杏:港股科技ETF跟踪港股通科技指数。第一大行业是生物医药相关,占比31.9%;第二大行业是软件与服务,占比23%,对应计算机、互联网;第三大行业是技术硬件与设备,占比13.7%,也包含了一些光伏设备在里面;第四大行业是汽车与汽车零部件,占比12.8%。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零售业、芯片和芯片生产设备等。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1/31 前十大重仓股包含腾讯控股、美团、药明生物、小米集团、快手、比亚迪、百济神州、中芯国际、理想汽车、京东健康。(仅供参考,不构成个股推荐) 主持人:我们知道港股科技的行业分布整体还是比较均衡的,那对于占比靠前的几个细分行业后续的投资机会,您是怎么看的? 梁杏:我们刚才提到港股科技里面包括生物医药、计算机、新能源车、芯片等等行业。具体来看: 1)我们比较看好生物医药行业在未来2-3年的表现。一方面,随着疫后经济基本面修复,医药行业的研发、生产、销售都会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后续的业绩还是值得期待的;另一方面,目前医药集采的力度相较之前有所降低,而且对市场情绪的影响也会边际减弱;最后,经过这两年的持续下跌,医药行业的估值已经非常低了,后续的空间也比较大。所以,整体来看,现阶段我们比较认可医药板块的投资机会。 2)计算机行业以及互联网平台已经过了高速发展的红利期,单从网民人数来看,我国触网的人数在10亿左右,总人口也就14亿,所以继续增长的速度有限。但是我们还是比较看好现有网民在互联网软件交叉使用,以及新APP出现后的一些发展机会。比如微信的用户也会使用支付宝对吧。 另外,我们也比较看好互联网科技研发的机会,后续可能还会跑出一些创新的黑马企业。所以整体来看,互联网板块依旧保持着成长板块的特性,可以期待互联网迸发出新的平台和商业模式。 3)新能源车行业基本面依然向好,但2023年可能会受到出口下滑的扰动,中间会有波动,长线依旧看好。 从全球范围来看,很多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速无论是人均收入总值还是PMI在2021年下半年以及2022年全年整体趋势都是下行的,所以我们现在判断整个2023年海外很多国家的经济走势可能会继续下滑,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就对我国的出口造成一些影响。 4)芯片行业有三重周期,短周期是需求周期(2-3年);中期的创新周期大概是5-10年,例如4G时代到5G时代的迁移,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需求,即便是没有新公司成立,老公司也需要加强研发的投入,这个投入主要体现在更改硬件,其中芯片的需求周期是5-10年;长期还有国产替代的自主可控周期,长线大概20-30年。 现在芯片正处于需求周期往下走,创新周期和自主可控周期往上走的阶段。因为防控的干扰、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需求已经开始出现了下降,就会导致整个芯片的需求往下走。但是科技创新周期和自主可控周期都还是在的,所以我们经常说芯片产业是短空长多。 随着疫后经济逐渐复苏,如果修复的比较顺利的话,有可能下半年芯片的需求短周期就会起来,从而出现三重周期同步向上的趋势。 5、2023年配置思路 主持人:最后想请梁总分享一下,2023年我们在大类资产配置上的优先级顺序应该是怎样的? 梁杏:2023年股票市场表现可能会比去年理想,可以适当增加A股或港股的权益类资产配置。一方面,经济基本面逐步复苏,流动性支持充分。另一方面,政策方面有相对乐观的预期。 今年,信创产业可能会慢慢从政策预期转向基本面落地,有望成为全年主线,可关注软件ETF(515230)、计算机ETF(512720)。港股方面,可以关注港股科技ETF(513020)等品种。 建议今年适当回避债券资产,我们知道经济复苏与债市成反比,复苏过程中债市大概率表现不好,可以用银行理财、类固收以及货币基金等来替代。 另外,黄金通常与美元资产的表现成反比,2023年我们对于美元的预期是美有关部门会放缓加息甚至降息,所以也可以关注一下黄金基金ETF(518800)的投资机会。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2-03
美国加息超预期偏鸽,后市怎么看?
go
lg
...
紧,但节前复苏预期已有所交易,需要等待
中
国
经
济
复苏的实际信号,短期或维持震荡,可继续观察。感兴趣的投资者可继续关注黄金基金ETF(518800)、有色60ETF(159881)及矿业ETF(561330)。(详见《徐成城:经济复苏+加息预期放缓,矿业板块有望迎来修复?》) 海外流动性走向宽松对港股也构成一定利好。2月2日港股反弹,游戏、医药、科技板块尤为亮眼,游戏沪港深ETF(517500)涨2.29%,港股科技ETF(513020)涨1.02%。 数据来源:WIND 今年·1月国内基本面复苏超预期叠加海外加息预期下调带动外资持续流入港股市场,港股领涨全球主要市场,其中以互联网、汽车、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成长板块涨幅居前。国内外多重拐点出现显著提振投资者情绪的背景下,资金对港股关注度也有所提升;根据中信证券统计,2022年Q4沪深港通类基金管理规模有所上升,录得31601亿元,环比上升2.6%。虽然节后有所调整,但随着美国加息的实质性放缓、全球流动性预期改善,未来消费复苏、盈利修复预期下,互联网成长领域+医药、游戏、地产等大消费领域等驱动下,港股或仍有一定的上涨空间,可关注港股科技ETF(513020),但短期需警惕近期估值抬升较快带来的调整波动风险。 经过4年的试点,注册制相关制度与规则经受住了市场考验,已经卓有成效,为资本市场打开增量空间。根据中金研究所统计,截至2023年1月底,A股市场通过注册制上市的企业共1004家,总市值达9.6万亿元,占A股整体比例分别为19.8%/10.5%。其中,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通过注册制上市的企业分别有504/413/87家,市值分别为6.8/2.8/0.09万亿元。 数据来源:中金公司研究所 本次注册制改革全面覆盖沪深交易所主板、新三板基础层和创新层以及已实行注册制的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制度安排包括发行承销、交易、退市等各项基础制度。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优化上市条件(主板取消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弥补亏损、无形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限制等要求;设置 “持续盈利”“预计市值+收入+现金流”“预计市值+收入”等多套多元包容的上市指标)、改进主板交易制度(一是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二是优化盘中临时停牌制度;三是新股上市首日即可纳入融资融券标的,优化转融通机制,扩大融券券源范围)、优化审核机制(相关部门与交易所审核注册机制更加明晰)。此外还突出主板定位突出大盘蓝筹特色,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将更加清晰。 全面注册制改革的加速推进有望使得权益市场快速扩容,长期来看,为居民资产配置提供更多选择,居民资产有望持续向权益市场转移;证券公司的投行、信用、经纪等业务有望直接受益,支撑行业估值中枢上移。当前行业估值处在历史较低位,后续在资本市场改革政策红利下,证券板块或有一定的估值修复动力。海外流动性充裕、国内经济复苏较快、政策扶植的背景下,市场交投情绪有望进一步回暖,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继续关注证券ETF(512880)。 数据来源:WIND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2-03
中国投资者回来了!澳大利亚押注“
中
国
经
济
重振雄风” 煤炭、留学生与房产投资前景受益
go
lg
...
弱,这种权宜之计可能会逆转,”野村首席
中
国
经
济
学家Lu Ting表示。 如果是这样的话,回到中国的澳大利亚商界领袖可能想趁着太阳晒干草。 根据贸易商和船舶追踪数据,中国将在2月初接收至少两批澳大利亚煤炭,这是自本月早些时候取消自2020年实施非官方进口禁令以来的首次解冻。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和澳大利亚贸易部长唐·法雷尔(Don Farrell)将于下周举行虚拟会晤,届时将讨论贸易制裁解冻课题。 当前,煤炭贸易商将关注这些货物通过海关的难易程度,以寻找非正式禁令真正结束的迹象,并希望将更多的澳大利亚煤炭运往中国。
lg
...
秉哥说市
2023-02-03
2月3日国内四大证券报纸、重要财经媒体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go
lg
...
中国股市来说是一个好年。预计2023年
中
国
经
济
和企业盈利增长的前景较好,看好中国股票投资领域中的结构性投资机会。 因地制宜 农信社改革步伐提速 推进农信社改革频频出现在各地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部分省份明确表示将组建省级农商银行、省级农商联合银行等。多地在监管指导下,因地制宜,积极进行差异化探索。专家分析,今年以来农信社改革步伐或将进一步加快,推出更多改革举措。 上海证券报 开年来减税降费政策连发 为助企纾困注入强劲动能 今年积极财政政策要继续加力提效。财政部相关人士表示,将综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和助企纾困需要,在落实好前期出台政策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减税降费措施,增强精准性针对性,及时解决市场主体反映的突出问题。 长三角港口见闻:新能源汽车出海忙 今年以来,汽车出口持续火热,中国汽车品牌正在加速出海,特别是欧洲市场份额增长突出,正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增量市场。去年,上汽海外市场销量达101.7万辆,同比增长45.9%,连续7年位居国内车企榜首。其中,欧洲成为上汽首个“十万辆级”海外区域市场。 上市公司掀起投资热潮 百亿级扩产项目“多地开花” 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依然是投资热点,从重庆到佛山,从曲靖到简阳,多个电池生产项目将上马,还有复合铜箔这样的先进产业即将投建。光伏产业也不遑多让,有公司一出手就给投资地带来了从原材料到硅片、光伏电池、组件的全产业链,手笔不可谓不大,龙头间的投资“碰撞”更是颇具看点。 盘点A股“百亿营收俱乐部”:半导体公司尤为亮眼 从细分行业来看,首次跻身“百亿营收俱乐部”的公司大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硬科技含量较高,行业遍及半导体、锂电材料、光伏设备、医疗服务、物联网技术服务等。此外,传统行业中,水电行业和重型机械行业各有1家公司时隔多年后,营收重新突破百亿元。 证券时报 北向资金创纪录买入A股 超配中国资产成共识 北向资金的动向和迫切程度并非无迹可寻。2022年末以来,在发达经济体频现衰退阴云之际,多个头部外资机构却纷纷调高中国2023年GDP增长预期以及中国资产的上行空间。同时,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外资机构在近期更是发出了“三连击”:机构调研看多、研报观点翻多、真金白银做多。 大力推动稳外贸 业界建言增强政策针对性 专家表示,应指导地方结合本地实际出台有针对性的措施,针对市场主体特别是纺织品、服装、家具、鞋靴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中小微外贸企业,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做到减税、降费与退税并举,加大现有助企纾困和跨周期调节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贸易调整援助,尽快改善贸易条件。 注册制发审制度迎变局 不会出现扎堆上市情况 记者从证监会了解到,主板上市门槛更加多元更加包容,强化了板块大盘蓝筹的定位,与科创板、创业板拉开距离。同时,在上市节奏方面,预计仍将维持相对稳定的发行节奏,不会出现扎堆上市、短期新股供给大量爆发的局面。 6天6省市集中开工 各地新春开局拼经济热情高 兔年开局,河北、四川、广东、福建、山东等多省靠前发力,公布2023年重点项目建设清单。从各省项目目录来看,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仍然是扩大投资的有力支撑。同时,各地新春开局即冲刺热情不减,密集举行省级集中开工仪式,力争为新年拼经济打好基础。 证券日报 中国证监会2023年系统工作会议召开 明确五大重点工作 强调统筹一二级市场动态平衡 会议明确了2023年资本市场五大工作重点,包括全力以赴抓好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更加精准服务稳增长大局,统筹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端改革,坚守监管主责主业,巩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持久战成效。 全面注册制改革扬帆起航 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驶向新征程 全面实行注册制改革将总结试点注册制经验,突出把选择权交给市场的本质,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在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各市场板块实行。其中,改革重中之重是主板,精简公开发行条件,设置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着重突出大盘蓝筹特色。 1月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44.7% 一季度触底回升可期 2月2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23年1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44.7%,较2022年12月份回落1.3个百分点。虽然该指数在新年首月仍延续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回落态势,但季节因素影响被业内看作是主要原因。综合来看,随着后续供需条件进一步改善,一季度物流触底回升可期。 多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超10% 重点项目“靶向精准” 地方两会往往被看作新一年各地经济工作的重要风向标。近期地方两会相继落幕,记者不完全梳理发现,有24份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公布了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最低为3%,最高达13%。从中不难看出,固定资产投资仍是今年各地主抓工作之一。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钟声:阵营对抗没有前途 互利共赢人心所向 本届美国政府到处拼凑“小圈子”,企图围堵中国,迟滞甚至阻碍中国发展。这种违逆时代潮流、制造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的做法,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担忧。即使在美国盟友中,也有越来越多国家认识到,跟随美国盲目反华行不通,与美国对华政策保持距离、加强战略自主符合自身利益,采取理性务实的对华政策才是正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A股发行制度三十年演进:行政审核渐退 选择权交给市场 自1993全国统一的股票发行审核制度建立,开启了行政主导的审批制以来,先后经历了审批制、核准制和注册制三种股票发行制度的变迁。随着全面注册制改革启动,既标志着我国新股发行制度逐步走向成熟,也开启了资本市场的全新篇章。 消费电子寒潮下 数据中心成半导体厂商竞逐新“战场” “随着全球数字经济加速发展,海量数据涌入,需要大量的计算、存储、传输,数据中心业务成为半导体行业的重要增长点。”IDC亚太区研究总监郭俊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PC、手机等消费电子终端需求疲软,而利润丰厚的服务器市场的增长有助于弥补PC芯片需求的下滑,从另一个方面推动芯片巨头业务方向的转变。 第一财经 旅游火爆之后 这些行业今年有望反弹复苏 研报认为,2023年有望实现困境反转的细分行业集中在地产链(房地产开发、房地产服务)、出行链(航空机场、旅游及景区)、大消费(酒店餐饮、服装家纺、互联网电商)及信创(软件开发、IT服务、计算机设备)、传媒(影视院线、游戏、广告营销)与半导体等。 光伏去年四季度业绩分化显著 或成今年利润格局演变前兆 2023年光伏产业发展进程仍是新能源行业的最大看点。目前看,产业链价格延续了去年大幅震荡的走势,硅料价格“雪崩”后大幅反弹,直面终端的组件厂能否多挣三五斗引人关注。 经济参考报 新能源车“压价竞争”何如“创新竞争”靠谱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国内将有超过100款新能源新车型上市,车企对多元化、新兴消费需求的响应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同时,电动、智能、网联等领域技术的持续进步,大大提升了产品体验感,新技术“上车”会成为新的市场亮点,带动消费。 机构看好
中
国
经
济
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持续增强 2023年人民币汇率以及A股强势开局。1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已累计升值超3%,连续3个月升值。在“真金白银”加仓布局人民币资产的同时,外资机构也纷纷表示,看好
中
国
经
济
前景,海外投资者普遍预计,
中
国
经
济
将在2023年率先复苏,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资产配置中的优势进一步凸显。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lg
...
东方财富网
2023-02-03
【预见2023】翼虎投资董事长余定恒:低估值价值优于成长,新基建或成今年的经济增长亮点
go
lg
...
词。站在兔年大门开启时刻,如何看待当前
中
国
经
济
面临的挑战?我国经济有哪些核心增长点值得关注?A股又将会有怎样的表现?哪些领域值得关注? 金融界《启程:百位首席预见2023》特别邀请翼虎投资董事长余定恒对上述热点话题进行解读,希望给广大投资者带来启发。 核心观点: ● 疫情因素趋于影响力的边际钝化,影响全球经济的重要因素转为美联储激进加息周期之下对美国甚至是全球经济引发的衰退担忧; ● 由于疫情影响等疤痕效应的存在,经济复苏难以一蹴而就,整体偏弱复苏的演绎,经济总量上预期不会有太大的亮点,更多是政策松绑再刺激的结构性复苏; ● 从内部而言,
中
国
经
济
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供给冲击、需求疲软、预期不足;而外部,则需警惕美国高利率周期维持的时间长短,外围经济衰退带来的出口端的影响; ● 进入存量经济+存量流动性的环境,未来投资将更加注重确定性,本质上利好价值投资,风格上低估值的价值会优于成长; ● 在消费升级以及场景化消费回归的背景下,看好医美和创新药; ● 当前市场没有大的利空因素,良性的市场预期之下,节后预期维持修复节奏,在犹豫中前行,在震荡中盘升; ● 推荐阅读《乌合之众》,投资中保持独立判断和清醒认知,是每个投资人的必修课之一。 我们的关注点 应从加息周期转向衰退周期 金融界:浅析全球性通胀背后的原因。 余定恒:全球高通胀主要是基于新冠疫情和战争背景下对供应端的冲击叠加美联储的史诗级的放水。目前来看,经历2022年激进的加息进程,美国2022年12月份CPI的增长速度降至2021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美联储首选的通胀指标)的年率也降至一年多来的最低水平,诸多迹象表明美国通胀开始出现降温的迹象。虽然全球性高通胀的局面是暂时的,但是通胀的估值中枢在抬升。虽然供给端在不断恢复,但全球回不到疫情以及战争之前的低价消费品时代。相对于通胀来说,未来我们更应该关注从加息周期转向衰退周期。 金融界:您认为有哪些主要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前景? 余定恒:世界范围内,疫情因素趋于影响力的边际钝化,影响全球经济的重要因素转为美联储激进加息周期之下对美国甚至是全球经济引发的衰退担忧,第二个重要因素是地缘政治,俄乌冲突正在加速撕裂全球化的纽带,过往几年展现出的逆全球化的趋势,世界范围内的阵营划分,包括对中国的经济围剿,地缘政治的全球对抗状态势必会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经济面临三大挑战 供给冲击、需求疲软、预期不足 金融界:您如何看待当前
中
国
经
济
面临的挑战? 余定恒:2021年是中国的手术之年,从地产到教培,再到打击平台经济的无序扩张,按照历史的推演,2022年理应定义为“稳增长之年”,但是由于众多宏观变量的裹挟,中美,俄乌,诸如美联储史诗级的加息,诸如疫情的卷土重来等等不可抗力的因素影响,2022年经济面临比较大的下行压力。值得乐观的是,2022年干扰经济增长的宏观变量都出现了相应的拐点迹象,所以着眼2023,不论是对于经济还是二级市场都应该要更加乐观一点,延续2022,稳增长依然是2023年政策的主色调,由于疫情影响等疤痕效应的存在,经济复苏难以一蹴而就,整体偏弱复苏的演绎,经济总量上预期不会有太大的亮点,更多是政策松绑再刺激的结构性复苏。 内部而言,经济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供给冲击、需求疲软、预期不足。供给端随着乙类乙管的实施逐渐迎来修复;需求疲软首先源自于人口老龄化和人口绝对负增长背景下的长期需求不足,其次来自于三年疫情的疤痕效应,就业就收入复苏不达预期;信心及预期不足则需要政策面的刺激力度给够,重振企业家信心,加大投资力度,从而带动就业和消费端的回升。外部而言需要警惕美国高利率周期维持的时间长短,外围经济衰退带来的出口端的影响。 政策松绑刺激的结构性复苏 新基建或成2023年的经济增长亮点 金融界:预计2023年我国经济将有哪些核心增长点? 余定恒:经济在总量上不会有太大的亮点,更多是政策松绑再刺激的结构性复苏,比如地产松绑和平台经济等。消费是慢变量因素,从迫切性来看,基建可以形成资产,同时对于投资及产业的拉动效应是立竿见影的,二十大反复提及要打造制造强国、质量强国、交通强国、数字强国和网络强国,从迫切性和收益性及政策导向来看,新基建应该会成为2023年经济增长的亮点。因此,今年上半年,新基建板块值得关注。 人民币汇率预期回归常态 6.5-7区间内震荡 金融界:新一年人民币汇率将呈现怎样的走势? 余定恒:在美联储正式进入降息通道之前,货币政策的发力空间不大,提振市场信心更多依赖财政政策刺激,政策部门应合理加大赤字,强化政府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带动效应。汇率而言,短期看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长期看经济基本面情况。整个2022年在美联储激进加息的背景下,中美利率倒挂,人民币一度突破7.3的关卡,跌幅较大。随着加息进入拐点,同时
中
国
经
济
基本面逐步复苏,2023年人民币汇率预期回归常态,在6.5-7的区间内震荡。 低估值价值优于成长 看好保险、医美、新基建等板块 金融界: 2023年资本市场趋势预判,哪些领域值得关注? 余定恒:总的来看, 2023年一季度将呈现政策友好局面,偏不弱的震荡。从宏观层面来看,未来一年美国依然是高利率时代,美股的调整还将继续,国内的宏观环境将进入利率上行,社融下行的格局,货币政策整体发力空间不大,流动性趋于平稳,进入存量经济+存量流动性的环境,未来投资将更加注重确定性,本质上利好价值投资,风格上低估值的价值会优于成长。 在社会融资总额见顶、增速见顶回落、以及全社会资金价格见底回升的背景下,利好低估值的价值股,这个方向上我看好保险行业;在消费升级以及场景化消费回归的背景下,我看好医美和创新药,这主要跟人口老龄化有长期关系。在产业趋势和延续的维度上,比如新能源汽车领域,我还会布局一些今年有大量新品推出、未来有可能胜出的龙头公司。最后提一点,在政策友好的背景下,上半年可以关注新基建,如车联网板块。 犹豫中前行 震荡中盘升 未来三年可以更加乐观一点 金融界:新的一年,一切会变好吗?我们该对2023抱有怎样的期待? 余定恒:2022年是宏观变量裹挟的一年,中观的产业趋势难以对抗宏观的下行力量,主要的干扰因素有中美关系、疫情防控、美联储加息三大灰犀牛和俄乌冲突、国内重要会议两大黑天鹅。值得庆幸的是,这五大宏观变量都出现了边际的拐点,股票恰恰是预期的艺术,只要稍微一个拐点的出现,就能很好地释放上涨的动能。从这个角度而言,宏观的干扰因素变少,2023年可以更加乐观一些。 着眼3年维度,国内的机会依然来自于休养生息大背景下的政策兜底,而风险点正是在有效内需疲软背景下政策力度的不足,今年两会可以作为很好的政策观察窗口,如果积极,则未来三年可以更加乐观一点。 当前市场没有大的利空因素,良性的市场预期之下,节后预期维持修复节奏,在犹豫中前行,在震荡中盘升。两会作为重要的观察窗口,3月中开始进入政策、基本面多重验证区间,隐含波动率预期上升,保持高位震荡。 金融界:请您推荐一本您认为最值得阅读的书籍。 余定恒:《乌合之众》是一本关于大众心理研究的书,作为一本出版在100多年前的书籍,勒庞被誉为群体社会的马基雅维利,是群体心理学不可逾越的一座高峰。在个体成为群体的一部分之后,他的智力水平就会大幅度下滑。只有在情绪方面,群体的整体水平才会上升,而其他方面则与之相反,会下降到一个非常低的水平。智商下降,独立人格丧失,就好像被群体的操作系统所接管一样,表现出这种群体的无意识。而群体只会干两件事:落井下石和锦上添花。我们常说,股价走势是市场的合力,落井下石对应杀跌,锦上添花对应追涨。股票市场运行特征也是典型的乌合之众。股票这一大众博弈的群体活动中,理性的力量永远无法战胜潜意识的掌控,在强大的趋势面前,内心的平静可以瞬间被攻破,所谓的理性力量在涨跌的诱惑中被击得粉碎,从而陷入追涨杀跌的韭菜行为特征。在投资中保持独立判断和清醒认知,是我们每个投资人的必修课之一。
lg
...
金融界
2023-02-02
星展中国被纳入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金融机构范围
go
lg
...
与资源,推进绿色创新和绿色增长,为推动
中
国
经
济
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据了解,星展银行已帮助多家内地企业完成可持续融资,通过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可持续发展债券、社会责任银行承兑汇票、绿色贷款、绿色及可持续贸易融资、绿色存款等多种方式支持内地企业及所在行业加速转型,迈向净零排放未来。截至2021年末,星展中国绿色信贷同比增长78.21%。 碳减排支持工具是中国人民银行于2021年11月8日推出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其核心内容是人民银行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地提供碳减排贷款,推动金融机构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023年1月,央行宣布碳减排支持工具延续实施至2024年末,将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机构范围,进一步扩大政策惠及面,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lg
...
金融界
2023-02-02
全面注册制时代开启!券商板块巨振,基金经理火线解读!医疗回暖顶流ETF连续4日“吸金”
go
lg
...
上,鸽派信号初露端倪。中信建投认为,在
中
国
经
济
复苏稳步回升和金融持续改革并加大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叠加美国加息接近尾声,人民币升值趋势明确,外资继续加大流入A股趋势明显,内外资有望形成合力推动A股估值向上修复。因此,2023年市场震荡攀升仍是大概率事件。 【市场热点回顾及解读】 今日A股窄幅整理,截至收盘,沪指涨0.02%,深成指跌0.22%,创业板指跌0.44%,北证50跌1.78%。两市成交10259亿元,连续两日突破万亿关口! 北向资金继续“买买买”,但加仓势头有所放缓,今日全天净买入近27亿元,为连续第17日加仓! 从个股表现来看,今日A股市场共2311只个股上涨,2565只下跌,193只持平,赚钱效应好。 板块方面,消费、医疗回暖,半导体行业大涨,ChatGPT概念持续发酵;券商高开低走,军工、锂电池题材表现不振。 资金方面,电子、食品饮料、传媒、医药生物、机械设备主力净流入额居前,其中电子行业主力净流入22.14亿元高居首位。从近5日维度来看,计算机、有色金属、汽车为三大主力净流入额超百亿元的板块。 【ETF全知道热点盘点】今日重点聊聊券商、医疗两个板块主题的交易和基本面情况。 一、【券商ETF(512000)】 千呼万唤始出来,昨天盘后A股全面注册制官宣正式启动。但奇怪的是,今日券商股似乎并不领情,券商板块高开后迅速下跌,盘中持续弱势振荡,东方证券、国盛金控、国金证券均跌超4%,中信建投、广发证券、中信建投等跌幅居前,仅红塔证券等5股红盘,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收盘跌逾2%。 热门ETF方面,一键跟踪券商板块行情的券商ETF(512000)高开低走收跌1.92%,盘中巨振近4%,但全天成交额超12.55亿元,继续大幅放量,交投激增近30%,最终险守10日均线。 面对情绪上的高开低落,大家也不要因为一日的走势所气馁,A股这样的场面其实数不胜数,理性客观的看待其实相对情绪反应更重要。 券商ETF(512000)基金经理丰晨成盘中火线解读到,A股市场历经30余年,发行制度经历了由审批制到核准制,再到向注册制过渡的阶段。经过近4年的试点,注册制的相关制度与规则得到了市场各参与主体的检验,各主体对注册制理念、制度、影响理解渐深,市场平稳运行,全面实行注册制的条件已经具备。截至2023年1月底,A股市场通过注册制上市的企业共1004家,总市值达9.6万亿元,占A股整体比例分别为19.8%/10.5%。 全面注册制改革是证券市场发行制度改革的重要一步,也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史上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在上市发行制度上,实现了各板块的统一。 对券商投行业务而言,注册制下的主板上市条件更多元包容,在充分信息披露基础上,可缩短审核周期,有助于减少企业上市排队时间,提升发行效率。 全面注册制改革中短期对A股市场尤其是券商基本面的影响有限,更多的是对市场情绪面的影响。我们测算了过往两次试点注册制消息公布后市场后续走势,可以看出市场在其后一个月、三个月都走势积极,券商板块的表现都较市场表现更优。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 中泰证券认为,注册制制度建设里程碑事件,利好券商长远发展!总体上,全面注册制推出时点略超预期,制度内容基本符合预期,利好券商长远发展。当前继续看好券商板块,总量层面:经济复苏预期下市场偏好提升;政策层面:以全面注册制为起点,新制度建设周期逐步开启;估值层面:当前板块1.3倍PB, 近10年13%低分位。 资料显示,券商ETF(512000)跟踪的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一键囊括49只上市券商股,其中前5大权重占比达43%,前10大权重占比达58%,近6成仓位集中于十大龙头券商,“大资管”+“大投行”龙头齐聚;另外4成仓位兼顾中小券商的业绩高弹性,吸收了中小券商阶段性高爆发特点,是一只集中布局头部券商、同时兼顾中小券商的高效率投资工具。 二、【医疗ETF(512170)】 你方唱罢我登场。与高歌猛进后短暂休整“蓄力”的券商板块不同,医疗板块在连续多日调整后再度反弹上攻,显著回暖!CXO板块表现尤为亮眼,康龙化成涨超4%,皓元医药涨近4%,博腾股份涨近3%。中证医疗指数收涨0.64%,日线二连阳。 热门ETF方面,两市规模最大医疗ETF(512170)早盘一度冲高涨近2%,随后震荡回落,午后维持窄幅震荡,最终收涨1.09%,全天成交额4.2亿元。行情数据显示,医疗ETF(512170)最新规模超183亿元,稳居两市规模最大医药医疗类ETF! 值得注意的是,医疗ETF(512170)已连续4个交易日连续获资金净申购,累计“吸金”超3亿元! 2022年调整年,医疗ETF(512170)持续获得资金大手笔加仓,2022年全年,医疗ETF(512170)基金份额增长超134.5亿份,位居所有主题ETF首位,震荡调整中持续获得资金加码。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2022Q4以来,南北向资金共同加仓医药生物板块,其中以医疗设备、研发外包、药品及医疗服务板块最为明显。南北向资金的加仓突出医疗医药板块当下三大投资核心逻辑:医疗新基建、创新产业链及医药消费复苏。我们认为,医药板块已逐渐走出公共卫生防控带来的扰动与波折,当下正站在新周期的起点,未来将围绕三大核心逻辑持续增长。 资料显示,医疗ETF(512170)成份股全面覆盖了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领域的细分龙头,其中医疗器械直接受益于公共卫生防护、医疗物资出口等需求,抗疫概念股合计18只,权重近4成,COVID-19检测概念12只;同时覆盖8只CXO龙头概念股。医疗服务概念则直接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医疗消费升级和医美等高成长领域,具备长期国民级需求增长。 风险提示:券商ETF被动跟踪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07.6.29,发布于2013.7.15;医疗ETF被动跟踪中证医疗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04.12.31,发布于2014.10.31。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不作为任何个股推荐,不代表基金管理人和本基金投资方向。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产品。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根据基金管理人的评估,券商ETF、医疗ETF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销售机构(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销机构和其他销售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本基金进行风险评价,投资者应及时关注基金管理人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且基金销售机构所出具的基金产品风险等级评价结果不得低于基金管理人作出的风险等级评价结果。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选择基金产品并自行承担风险。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2-02
【预见2023】瑞银首席
中
国
经
济
学家汪涛:预计2023年GDP增长4.9%,房地产仍然会是支柱行业
go
lg
...
嘉宾:汪涛,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
中
国
经
济
学家 核心观点: 春节前后这一轮疫情高峰应该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会过去,经济活动会逐渐地正常化。2023年
中
国
经
济
将出现复苏,预计全年GDP增长4.9%,有望接近5%。 在过去两三年,居民储蓄率增加了3%到5%不等。当走出疫情,人们把积压的储蓄和需求释放出来,消费反弹最主要的动力,实际上就是正常化。 房地产仍然会作为一个支柱行业,但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比起2000年—2013年会大为降低。 美国国债收益率在今年年底会下到3以下,甚至可能低于中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今年美国经济增长可能大幅减速到1%以内。
中
国
经
济
将出现复苏,预计全年GDP增长4.9% 金融界:请您展望一下2023年
中
国
经
济
?预计2023年我国经济将有哪些核心增长点?您如何看待当前
中
国
经
济
面临的挑战? 汪涛:我们判断2023年
中
国
经
济
将出现复苏,预计全年GDP增长4.9%,有望接近5%,房地产2022年对GDP增长带来了非常大拖累,超过3%,今年影响或不到0.5%。 在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上面,今年出口因为全球的增长放慢,美国预计会出现温和的衰退,今年出口增长按美元计价,预估下跌4%,同时净出口(出口减去进口)对GDP贡献大概是负的0.5%,0.6%,去年是正的1.5%,出口对经济的贡献由比较大的“正贡献”变成“负贡献”。 因为出口的下行,出口订单大幅减弱,制造业过去一年的营收也在下滑,所以制造业投资今年也会比去年减弱,同时基础设施投资得到政府一定支持,但是比去年增长也还是要放缓。 我们判断,在春节前后这一轮疫情的高峰应该在大部分中国的地区都会过去,之后经济活动会逐渐地正常化。一季度我们判断经济环比正增长6%左右。去年四季度GDP环比应该下降。能一季度的同比增长还是比较差,但是二季度同比、环比都会出现比较明显地反弹。 正常化是消费反弹最主要的动力 金融界:您觉得这一轮消费复苏的主要动力是什么?反弹的力度又会有多大? 汪涛:抽样调查发现,在过去的两三年,居民这三年储蓄率比以前增加了3%-5%不等。当走出疫情,人们可以把积压的储蓄和需求释放出来,所以消费反弹的最主要动力就是正常化。 那么会有多强呢?需要提醒两个值得注意的地方。 ⑴过去两年多疫情的持续,实际上对居民的资产负债表有一定损伤,包括很多小微企业、小商小贩小餐馆,部分人群失业或者收入明显下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修复。 ⑵目前为止没有大规模的政府直接的收入补贴或者消费刺激,所以消费反弹可能不是很强。 房地产仍然是经济支柱行业 但重要性下降 金融界:您如何看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走势,会不会迎来复苏,如果复苏会是什么时点? 汪涛:房地产的销售和新开工面积在最近这一两个月应该会见底,刨去季节性因素以后,三四月份开始环比会出现反弹,全年从现在的低谷可能到年末环比增长应该是双位数的。但是因为去年跌得比较多,所以今年全年的销售和新开工面积比去年可能还是略有下降。 为什么觉得现在已经见底而且会反弹呢?主要有三大方面的因素: ⑴新开工和销售,也就是房地产活动已经超跌。去掉季节因素,新开工面积过去几个月平均水平是2020年下半年可能都不到一半,这几个月销售平均水平比2021年上半年也跌了35%以上。虽然有一些结构性的长期的因素,比如城镇化放慢,住房拥有率已经很高了,长期来说中国房地产可能不会有2021年那么高的水平,但我们该还是会超过它一半的水平,所以是超跌了。 ⑵政策的调整。尤其11月中旬“16条”出来之后,政府对房地产行业政策出现转折,现在降低房地产行业的风险是主要目标,之前主要“着力于去杠杆”变成现在“着力于稳房地产、稳经济”,最近一段时间各种不同的渠道来支持开发商融资方面,包括银行增加信贷、贷款延期,发债、股市融资、信托和政策性银行保交楼资金等等都在陆续的出台或者增加。最近需求方断也出台首贷利率调整机制,使得按揭利率可以下调。 ⑶走出疫情,经济重启,经济会反弹复苏,会带动房地产形势好转。长期来看,房地产仍然会作为一个支柱行业,但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比起2000年—2013年那十几年会大为降低,将来对经济增长贡献不会是最主要引擎,现在是房地产行业下跌很多,要把它稳住。以后我们需要吸收、化解房地产深度调整引发的对其他方面的影响。 今年CPI通胀可能平均3%左右 金融界:考虑到当前海外通胀仍将高位运行,容易通过生产、流通等多个环节向我国传导,尚需要高度关注通胀反弹的潜在可能性。同时,国内防疫优化后经济复苏,各种需求也开始起来,您觉得今年通胀会在什么水平? 汪涛:今年CPI通胀可能平均3%左右,随着经济重启,不少服务业价格可能会明显地反弹,比如机票、餐饮、住宿价格等服务业价格反弹会推涨CPI。 但今年总体不用太担心CPI,原因如下: ⑴
中
国
经
济
重启,但是在在全球经济放缓大的背景下,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能源价格目前比去年年初下降很多。 ⑵房地产今年在比较低的水平企稳,在房地产比较弱的情况下,上游很多原材料价格涨不起来。上游成本的压力对下游的影响比去年要弱。 另外,货币政策可能有一次降准,但更多主要集中在提供流动性,提供流动性的方式可能用不同形式的再贷款。LPR也有可能略微下调,但中期借贷便利(MLF)政策利率应该不会改变。同时今年信贷增长或比去年略有提高,今年信贷增长有可能达到10%,用来支持各方面的经济,包括财政政策和经济的复苏。 今年人民币对美元或升值到6.5 金融界: 2023年人民币汇率还将受到中美利差的巨大影响。您觉得2023年人民币预计将在什么位置稳定,或者说会在怎样一个区间波动? 汪涛:瑞银预测美联储加息到二三月份就结束,今年下半年可能会开始降息,我们判断美国的国债收益率在今年年底会下到3以下,甚至可能低于中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所以美元贬值,被动的会带来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 从中国的基本面来说,一方面今年因为经济重启,对外旅游也重启,再加上今年出口下降,所以今年经常项目的顺差会明显地降低,不利于人民币升值,但是也要看到随着
中
国
经
济
的重启,经济增长加速,而欧美经济增长是减速,美国甚至出现温和地衰退,我们判断今年美国经济增长可能大幅减速到1%以内。大概0.2%,不超过0.5%。一升一降,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可能会增强,所以跟经常项目方面可以互相弥补。 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是6.8左右,但如果
中
国
经
济
复苏更加强劲,美国这边降息力度非常明确,今年人民币对美元或升值到6.5。但是人民币升值幅度应该会低于其他主要货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所以对一揽子汇率,人民币可能还是略微贬值。
lg
...
金融界
2023-02-02
一场黑天鹅正在酝酿!杀死美联储通缩的一把利刃:中国通胀反弹过猛
go
lg
...
时报》在1月27日消息指出,在上个月,
中
国
经
济
突然从新冠清零政策转向,以划时代的方式改变了全球经济轨迹。 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货膨胀动态,经济学人智库的展望认为:“美国和欧元区2023年的停滞将被其他地方,尤其是中国更强劲的增长所抵消。” 更重要的是,经济学人表示:“美国和欧元区的总体通胀可能出现第二次飙升,这可能是由于与乌克兰战争,或是
中
国
经
济
在重新开放后全球商品价格再次上涨所推动的,这也可能引发比我们目前预期更激进的紧缩周期。” 该智库分析师表示,美联储和欧洲央行收紧货币政策“将促使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消费者支出大幅下滑,导致全球经济严重衰退”。他们补充,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的其他央行将被迫效仿,从而拖累整体增长并增加债务压力。 所有这些都意味着,期望美联储加息结束的投资者肯定会失望。那些认为欧洲央行可能很快就会结束其紧缩周期的人,可能也是如此。 Raymond James策略师Tavis McCourt表示:“在我们看来,一个更强大的中国增加了美联储顽固鹰派的可能性。” “对于中国,我们确实需要更多的东西。如果这推动了足够多的需求,使大宗商品价格回升至接近2022年春季的水平,那么我们在通胀方面取得的进展就会变得更加脆弱。” 然而,中国恢复常态对通胀的影响对各地官员来说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印度储备银行前行长拉古拉姆·拉詹(Raghuram Rajan)表示:“虽然中国的开放总体上是个好消息,但潜在的通胀影响可能会有一些不平顺。” 汇丰银行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诺伊曼(Fredric Neumann)表示,2022年
中
国
经
济
放缓让鲍威尔的工作轻松一些。然而走向2023年,中国的经济将使美联储官员“变得更加艰难”。 2023年理应是各国央行控制通胀的一年,但随后中国放松新冠清零政策,释放多年被压抑的消费需求,并加大应对全球价格上涨的难度。下一次全球价格的冲击,是否通过中国放开而迫在眉睫? 数据会说明一切,中国的活动指标在1月份强劲反弹,提振新兴市场的资产价格是确切、可追踪的事实,而且是由消费所带动的。中国1月份制造业和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均回到扩张区,分别为50.1和54.,帮助2023年进一步增长铺平道路。 详情显示,中国的外部环境依然充满挑战,新出口订单PMI为46.1仍处于收缩状态,小型民营企业47.2仍处境艰难,这些是暂时保持刺激措施的充分理由。然而,服务业PMI近13点的大幅改善,为中国增长不平衡的批评带来足够清楚的信号。 这也是市场普遍认为中国未来通胀压力上升的原因,预计下半年政策将有所收紧。 没错,紧缩可能会在下半年才出现,而且仅仅是市场所预期的,实际政策的转向,还需要更多经济数据的追踪和支持。 一段时间以来,包括债券和股票等市场,持续在期待
中
国
经
济
活动指标的改善,鉴于住房部门政策的大转弯和新冠清零限制的取消。现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中国的增长反弹对其他新兴市场意味着什么,这些国家在2022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受到通胀、利率上升的困扰,但今年到目前为止开局都非常好。 也就是说,中国的V型增长反弹,究竟会不会影响到美联储、欧洲央行,以及全球市场紧缩时面临政策失效。 不过,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中国的重新开放将如何影响全球通货紧缩的步伐,以及未来几个月各央行的降息能力。 从鲍威尔的讲话中,金融市场也能看出端倪。一向来鹰派的鲍威尔,此次却明显释放出鸽派信号,甚至对未来加息的步调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表,而是采用“边观察、边调整”的持续加息计划。 市场预期继续消化主要新兴市场和美国下半年的降息,为较低的利率创造一个潜在的积极阶段。但与中国相关的增长顺风,以及新的通胀冲动,可能会阻碍这些计划,导致更长时间的暂停而不是彻底放松。 这将会对黄金、美元、美国股市、债市等全球资产造成重大的影响。如果美联储的紧缩政策越拉越长,最终投资者发现,通往2%的通胀目标太过魔幻,市场在评估前景时可能会变得更敏感、更挑剔。 (来源:Seeking Alpha) 中国的消费正在上升 RBC Capital Markets策略师Michael Tran表示,最直接的传导点是能源市场。他指出:“虽然处于早期,已经有迹象表明中国的消费机器正在加速运转。鉴于对能源安全的关注,我们预计中国的进口将继续回升,尤其是在炼油厂开工增加,以及储备原油仍然是战略重点的情况下。” 中国的家庭消费和旅游业将对全球需求和价格动态产生重大影响,从短期来看,这对日本来说可能是一个特殊的风险,日本正在经历42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 Capital Economics经济学家Sheana Yue表示:“经过三年的隔离,国外旅行的需求被大量压抑。我们预计到2023年底,出境游将从几乎没有恢复到大流行前水平的75%。” 摩根大通驻悉尼的经济学家汤姆·肯尼迪补充说,中国的重新开放“显然有利于对外账户和国内生产总值”,其中服务业受到的提振最大。肯尼迪补充说,在新冠疫情之前的时代,仅中国游客和留学生就分别为澳大利亚的GDP贡献约0.5%和0.4%。 肯尼迪指出:“这些数字很有意义,尽管我们已经假设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复苏,而且全面回归可能会分布在多个季度,可能要到2024年。” 新加坡的2023年也变得更加有趣。新加坡旅游局首席执行官Keith Tan告诉美国CNBC,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的航空公司和中国的机场,以及他们是否准备好恢复大量国际航班”。 中国全球经济角色大转变 如果说2023年有什么明确的话,那就是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将大不相同。荷兰国际集团(ING)银行的经济学家Iris Pang指出,亚洲最大经济体自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经济放缓,这主要是由于严格的新冠病毒措施扰乱了港口和陆路物流、零售和餐饮业,并导致一些关键制造地点的工厂暂时停工。 “即使放宽了限制,疲软的国内经济和高企的外部通胀也在2022年第四季度对制造业造成了打击,”Pang补充道。 他解释说:“此外,房地产开发商一直在努力获得足够的现金来完成住宅项目。这引发了房地产开发商在第四季度通过银行、股票和债券市场获得融资的一系列宽松措施。脆弱的经济意味着根本没有通胀压力,幸运的是没有通缩。” 总结而言,对于中国如何改变通胀动态的真正全球试金石,将是鲍威尔在美联储团队将在多大程度上被迫采取严厉的货币措施,这样的不确定性估计在不久的将来,会越来越常见到。
lg
...
小萧
2023-02-02
会员
中航电测强势封板!除了借壳,军工板块还有什么值得期待?
go
lg
...
工龙头企业或逐步打造军工龙头企业:作为
中
国
经
济
的旗舰和领航企业,预计各领域央企或将重点打造支柱型上市公司,军工领域龙头企业或将涌现; 二是加强专业化整合,加强上市公司平台建设,上市公司平台化已成为趋势,上市公司价值得到明确和提升:预计各集团将针对业务集群进行专业化整合,推动优质资源、未上市资产向上市公司汇聚,上市公司或将出现产业平台化。 三是更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或将推行。 四是建立健全投资者关系管理体系:引入分析师会议、新媒体等新手段,与时俱进;强调以市场化的手段引导上市公司的价值回归; 当前国企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国企改革将持续发力,加强优质资产对接资本市场,盘活可开发资产,退出低效无效上市平台,统筹优化上市平台布局,国企改革已成当前重要投资主线之一。 资产注入、股权激励将是全年主题 军工行业是一个长周期板块,由于每年我国军费开支的增速都是均匀固定的,因此上市公司唯有通过政策支持、资产注入以及股权激励的方式来提升自身估值水平。投资者也可从以上三大方向来进行投资决策。 首先股权激励是军工国企较为确定的长期利好。因为军工企业曾经在投资者眼中有着业绩透明度差等问题,而股权激励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市场对公司的业绩预期,进而提升估值。 25家军工上市公司股票在实施股权激励方案后12个月内上涨了57.14%,涨幅超过50%的企业占33.33%;在实施24个月之后,股价涨幅达到76.47%;在实施36个月之后,93.75%的公司股票上涨,68.75%以上的股票涨幅超过50%。少数股价没有上涨的主要原因是非基本面因素。 第二个方向资产注入目前来看即使成飞集团上市,军工行业还是具有较大的资产证券化空间。举个例子来看,截至2021年航天科技集团,资产证券化率21.0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资产证券化率32.59%。 在2022年两会上,航空工业集团董事长谭瑞松提出了建立军工央企资产重组平台的建议,呼吁从行业管理、政策机制等方面着手解决军工资产市场、能力、资产流动性等问题,让军工央企释放更多存量资产的市场价值,优化资产结构。集团资产证券化或将成为下一步国企改革的重点方向。 总之,在经济复苏程度数据还没落地的背景下,具有确定性兼具业绩弹性的军工板块还是投资者值得关注的防御型资产。天风证券建议关注相应板块机遇: (1)三年国改,改革或加速:关注中航改革龙头【中航沈飞、中航西飞、中直股份】; (2)超额景气度赛道1航发:(航发中游【中航重机、航宇科技、图南股份、钢研高纳、派克新材】、航发权重【航发动力】、航发上游【西部超导、华秦科技】); (3)超额景气度赛道2导弹:(新远程火箭弹【北方导航、中兵红箭】、新型号机载导弹TR【国博电子、国光电气】、新型号航天导弹模组【新雷能、盟升电子】、导弹元器件【振华风光、紫光国微、航天电器、振华科技、鸿远电子等】; (4)沈飞链:中航沈飞、光威复材; (5)其他中小市值:电磁装备-湘电股份、王子新材;电子对抗-佳缘科技;元器件检测-苏试试验/思科瑞;民营数模/模拟国产芯片-臻镭科技、铖昌科技。
lg
...
证券之星
2023-02-02
上一页
1
•••
869
870
871
872
873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传美国对华限制不严格,全球风向变了!法国政府准备让步,中国还在等
lg
...
FX168日报:特朗普阵营传大消息!黄金突然变脸的原因在这 日元暴涨近200点
lg
...
彭博:为何中国多名高级军事领导人被免职?
lg
...
中国国防部长董军传涉嫌腐败遭到调查 中方最新回应来了!
lg
...
中欧突发重磅!《华尔街日报》:瑞典确认“中国船只”破坏海底电缆 中国最新回应来了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4讨论
#链上风云#
lg
...
47讨论
#美国大选#
lg
...
1329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517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628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