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东方财富财经早餐 11月7日周一
go
lg
...
单品。除了西贝外,海底捞、九毛九等上市
餐
饮
龙头均推出过儿童餐服务,同时也在近期不断深耕布局。 第一财经: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20个城市出现了几万元一套的“白菜价”房子。这些城市主要出现在东北、西北等地;南方的安徽、云南也有个别城市入列其中。从城市发展类型来看,矿业资源型城市占据了大多数。 财联社:数据显示,北京二手房挂牌量已超过10万套,创今年以来新高。专家表示,二手房挂牌量上涨、供应增加,虽然有利于二手市场可选择面的提升,但与此同时,部分挂牌量快速增多的小区,价格有可能出现小幅回落。 财联社:美东时间11月4日,美联储发布半年度《金融稳定报告》。在报告中,美联储认为,美国房价在近年来因超低利率而大幅上涨,但未来高企的房价可能会出现大幅下跌。 大为股份:参股公司拟102亿元投建新能源专用车生产基地 五粮液:拟48.61亿元投建10万吨生态酿酒项目(二期) 智飞生物:在研管线现在已逐步进入收获期 芳源股份:拟以7500万元-1.5亿元回购股份 奥飞数据:拟参与产业投资基金基金专项投资于中科海钠 中鼎股份:获得供应商项目定点书 江苏国信:国信沙洲发电项目获得核准 海泰科:拟发行不超4.47亿元可转债用于年产15万吨高分子新材料项目 ST中捷:子公司签订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能源管理协议 伟隆股份:拟2.85亿元投建天然气用管道阀门及智能阀门制造项目 湘佳股份:控股子公司拟5亿元投建智能工厂项目 沪深股市:11月4日,沪指涨2.43%,报3070.8点,深成指涨3.2%,报11187.43点,创业板指涨3.16%,报2451.22点。两市成交额再度突破万亿大关。酿酒、保险、旅游、煤炭、有色板块涨幅居前。 沪深港通:11月4日,北向资金合计净买入99.92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37.75亿元,深股通净买入62.17亿元。宁德时代、隆基绿能、五粮液净买入居前,分别净买入9.86亿元、6.14亿元、5.39亿元。长江电力、贵州茅台、长安汽车净卖出居前,分别获净卖出4.97亿元、1.22亿元、1.05亿元。 龙虎榜:11月4日,上榜龙虎榜个股中,资金净流入最多的是TCL中环,金额为6.66亿元。机构参与龙虎榜中个股共涉及22只个券(2只可转债),其中12只个券(2只可转债)被机构净买入,TCL中环被买入最多,金额为6.19亿元。另外10股被机构净卖出,赛伍技术被卖出最多,三日净卖出2.38亿元。 融资融券:截至11月3日,沪深两市两融余额为15591.1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9.56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14521.4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44.5亿元;融券余额为1069.6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4.94亿元。 证券时报网:11月4日,两市股指盘中大幅单边上扬,沪指站稳3000点大关。券商指出,市场估值位于底部,产业资本已经增大增持步伐,减缓减持节奏,主题性机会方面可关注工业母机、军工、旅游
餐
饮
、航运。 财联社:截至11月4日,整体业绩亮眼的储能板块涨幅明显。储能主题基金共计141只,而基金规模不低于1亿元的产品共有58只,涉及27家基金公司。“医药女神”葛兰独立执掌的“中欧明睿新起点混合”10大重仓股中9只均为储能概念股。 证券时报:中信证券研报认为,上周以来,政策、经济、汇率和地缘环境预期全面迅速改善,市场从情绪性恐慌交易,转向基于政策预期的博弈性交易,全面修复行情的右侧买点已经确认,节奏上稳步持续,配置上继续侧重弹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百亿私募东方港湾董事长但斌于11月6日下午在其微信朋友圈、微博发文称:“抵达隔离酒店”。从但斌配的“隔离酒店外面”的视频判断,该酒店应该位于深圳。今年以来,由于产品业绩表现不佳,但斌的举动备受热议,因微博禁言、“空仓”、免管理费、出国等事件多次引发热议。 中国基金报:6日晚间,郭广昌旗下的豫园股份公告,2022年9月初,公司以每股5.77港元,于二级市场大宗交易的方式出售招金矿业6800万股股份,交割完毕后,豫园股份合计持有招金矿业21.26%股份。 每日经济新闻:《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数量稳步增长,从约400户增加至近450户;2021年,中央企业在A股首次公开募股(IPO)共21户,合计融资1012.6亿元,户数和规模均创近十年来新高。报告还介绍称,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切实提升治理效能,规范运作和股东回报走在市场前列。党的十九大以来,央企A股上市公司累计上缴税费总额达6.9万亿元,占A股公司上缴总额的近四成;合计实施现金分红1.5万亿元,占A股公司派现总额的约两成。 证券时报:11月4日,深交所向众泰汽车下发关注函,要求分析拟引进动力电池技术的先进性,比宁德时代相关技术更加先进的依据是否充分等。此前众泰汽车内部人士表示,“电池技术比宁德时代更加先进。”引发市场关注,11月3日和4日,众泰汽车股价连续涨停。 证券日报网:近日,有消息称与理想合作时,宁德时代限制其选择其他电池供应商。针对此传言,宁德时代回应称,该消息不属实。理想方面则表示,所谓“限制第二供应商”的“霸王条款”纯属谣言。 财联社:11月4日,证监会官网显示,准予13家基金公司旗下的14只养老目标持有期FOF产品注册,产品持有期从一年至五年不等。相关公司应自批复下发之日起6个月内进行基金的募集活动,募集期限自基金份额发售之日起不得超过3个月。 北交所:11月4日,北交所发布北证50成份指数样本股名单。北证50样本股按照市值规模和流动性选取排名靠前的50只证券,兼具代表性与成长性。首发样本股总市值占比71%,营业收入、净利润、研发支出占比均超65%。 上海证券报:近期知名投资人均现身上市公司调研活动,公私募年度调研次数正创下新的历史纪录。数据显示,近一个月来,医疗器械、金属非金属新材料、计算机软件等行业的机构调研次数均超过2800次。 美股:美东时间11月4日,道指收涨401.94点,涨幅1.26%,报32403.22点;纳指收涨132.31点,涨幅1.28%,报10475.25点;标普500指数收涨50.66点,涨幅1.36%,报3770.55点。 欧股:11月5日,德国DAX30收涨2.51%,报13459.85点;法国CAC40收涨2.77%,报6416.44点。英国富时100收涨2.03%,报7334.84点。 亚太股市:11月4日,香港恒生指数收涨5.36%,报16161.14点,恒生科技指数收涨7.54%,收报3264.23点。日经225指数收跌1.77%,报27174.50点。韩国KOSPI指数收涨0.83%,报2348.42点。 人民币:截至北京时间11月4日23时39分,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7.1973,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涨1348点,最高报7.1720。 黄金:美东时间11月4日,COMEX 12月黄金期货收涨2.8%,报1676.6美元/盎司。 原油:美东时间11月4日,WTI原油期货结算价收涨5.04%,报92.61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收涨4.12%,报98.57美元/桶。 财联社:北美地区实行冬令时,美国金融市场交易时间将较夏令时延后1小时。 证券时报:11月5日,马斯克旗下的隧道挖掘公司The Boring Company宣布,将启动“超级高铁”(Hyperloop)项目的全面测试。据悉,早在2013年,马斯克就提出命名“超级高铁”的高速运输概念,并于2018年完成试验场建设。 财联社:伯克希尔哈撒韦第三季度营收769.34亿美元,去年同期705.83亿美元;第三季度归属于股东净亏损26.9亿美元,上年同期净收益103.4亿美元;第三季度每EPS亏损1832美元,去年同盈利6882美元。 财联社: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总计冻结了俄罗斯央行近3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日前,知情人士透露,欧盟正在研究利用已被其成员国冻结的价值数十亿欧元的俄罗斯央行资产来帮助乌克兰重建。 央视财经:11月4日,日本最大的鸡蛋产地茨城县一家养鸡场检测出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这也是东京周边地区本次禽流感流行季首次确认暴发禽流感疫情。当地已开始对事发养鸡场饲养的大约104万只蛋鸡进行扑杀处理。短短一周之内,日本四个一级行政区的养鸡场已确认五起疫情。 财联社:美国10月非农就业人数新增26.1万人,预期新增19.5万,前值增加26.3万。美国10月失业率为3.7%,预估为3.6%,前值为3.5%。美联储掉期定价2023年6月峰值政策利率为5.25%。 第一财经:近日,南美三国阿根廷、玻利维亚和智利正在草拟文件,希望在锂矿价值波动的情况下达成“价格协议”,建立锂矿的价格联盟。在10月下旬于阿根廷召开的第39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期间,三国外长已经就此事采取了措施。 财联社:据悉,眼下已经有超过30艘液化天然气载运船(LNG船)正在欧洲海岸线旁慢慢摇曳或原地待命,它们背后的卖家正在押注欧洲天然气价格的这轮下跌不会持续太久。数据显示,这些船上的天然气大概价值约20亿美元。整体上来看,欧洲水域的LNG船在过去两个月里已经翻了一倍。 每日经济新闻:彭博11月4日消息,推特员工当地时间周四在美国旧金山联邦法院提起集体诉讼,指控推特在没有给予足够通知的情况下启动大规模裁员,违反联邦和加州法律。此前,内部消息透露,推特将裁员近50%,即削减3700个工作岗位,最终数字尚未确认。 新华社:记者从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了解到,今年1月至9月,经协会注册熊猫债发行金额为7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7%。其中,国际开发机构发行熊猫债11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8%。 财联社:央行11月4日进行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00%,与此前持平。11月4日有9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回笼870亿元。 活跃债券:11月4日,截至18:00,10年国债活跃券报2.7025%,上行2.50BP;10年国开活跃券报2.8800%,上行1.50BP。 国债期货:11月4日,10年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收盘报101.390,跌0.16%;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报101.935,跌0.11%;2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收盘报101.315,跌0.02%。 Shibor:11月4日,隔夜shibor报1.3860%,上涨6.2个基点;7天shibor报1.7020%,下跌1.6个基点;3个月shibor报1.7540%,上涨0.2个基点。
lg
...
东方财富网
2022-11-07
紫金矿业(02899.HK)拟40.63亿元收购招金矿业(01818.HK)20%股权 将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go
lg
...
务。其他部从事该公司其他投资活动及酒店
餐
饮
业务。该公司的子公司包括招远市金亭岭矿业有限公司、岷县天昊黄金有限责任公司和托里县招金北疆矿业有限公司。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2-11-06
百胜中国(09987.HK)11月4日斥资100万美元回购2.02万股
go
lg
...
胜中国港股市值1561.96亿港元,在
餐
饮
Ⅱ行业中排名第1。主要指标见下表: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2-11-06
中银策略:底部躁动与自我实现的预期
go
lg
...
的两大结构。同时衰退后期阶段,可选消费
餐
饮
旅游、汽车家电底部躁动会更加频繁,一些资金愿意承担风险去交易疫情政策变化。作为预期投资,我们不鼓励博弈政策,而是通过估计隐含在股价中的预期去挖掘现金流在未来可以增厚的方向。基于三季报的业绩分析,我们建议关注三个方向:方向1:景气延续的中游高端制造业。22Q3/22Q2 两期同比增速保持 在 20%以上,主要由高端中游制造行业构成,包括新能源、军工,医药等。方向2:景气加速改善的中下游行业。22Q3 相较 22Q2/21Q1 两期延续上行的二级行业,包括计算机、教育、生猪养殖,电气设备等。方向3:困境反转行业。22Q3/22Q2 两期同比增速持续保持在-20%以下,且 年内跌幅较深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顺经济周期相关板块,后续随着进 一步稳经济举措出台,相关板块或在预期端提振下先于盈利端表现。 02大势及风格 上周市场出现了一定底部反弹的迹象。一方面,海外市场对于A股负面冲击逐渐减弱,虽然鲍威尔在11月议息会议后的偏鹰表态引发海外风险资产波动,但A股市场似乎并未受到过多影响,反而在预期驱动下呈现出较强反弹动能。另一方面,A股三季报披露完毕,三季度盈利增速依然处于缓慢磨底阶段,全A及非金融A股盈利及营收增速相较中报均出现小幅下行,相较之下,创业板盈利增速出现逆势回升,景气预期好转的科技、中游制造板块相关细分领域也是近期市场相对收益表现较优的方向。 市场底部特征显著,A股进入布局阶段。近期市场频繁受到预期扰动,一方面是三季报披露截止后,市场进入业绩及数据真空期,预期变化更容易造成市场波动;此外,临近年末又恰逢换届,明年的宏观政策的定调备受关注。经历了近一年的估值调整,A股当前估值处于相对安全水平,市场人心思涨,各路资金纷纷抢跑布局明年方向。当前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底部特征:一方面,从估值分位来看,当前主要款及指数估值处于2009年以来15-20%分位区间,这样的估值水平与2012、2018年末基本相当,处于短周期低点,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另一方面,从盈利下行时间来看,本轮短周期国内于2020年Q1起上行,2021年Q1后基本面指标逐步趋弱并进入下行阶段,海外短周期拐点滞后于国内1-2个季度,从库存周期持续时间来看国内23年Q1,海外23年Q2左右有望迎来本轮下行周期尾声。因此,无论从估值下行空间还是盈利下行的持续时间来看,国内基本面拐点渐近。这也是近期市场频繁出现预期抢跑的原因。我们维持此前周报观点,当前A股处于低风险、高不确定性阶段,年度视角下,A股进入投资布局的时期。 03中观跟踪与行业景气 本周在国内疫情防控动态优化调整预期驱动下,行业迎来普涨,领涨方向聚焦在内需与消费场景恢复预期受益 的旅游休闲、酒类、食品、航空机场,酒店
餐
饮
等二级行业。本周高景气成长行业弹性(相对收益视角)继续占优,风格切换逻辑延续证伪(上周两者相对全A表现分别录得0.52%,-2.68%),跷跷板效应仍保持延续。成交额占比方面,交投热度继续转向科技成长大类,其中软科技计算机/传媒/通信等TMT行业成交额占比延续提升,消费大类在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调整预期下有所上行,代表性的消费者服务行业成交额占比环比上周大幅上行,中游成长大类本周小幅回落,周期及金地稳大类延续回落。 关注行业层面的三条“新主线”。我们在此前周报《做多A股低风险、高不确定阶段》中强调,行业层面的“W”双底反弹过程中,第一个“V”反弹区间中的行业表现整体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超跌反弹特征,而第二个“V”反弹区间领涨行业通常由“超跌反弹”和“新主线”共同驱动。对于当前正在展开的第二个“V”反弹行情中,我们梳理了三条新主线,分别是: 1)“高质量发展”主线。2)“安全发展”主线。3)“消费场景限制放松”主线。 1)高质量发展主线。在我们的政策三维度分析框架中,中观经济结构调整政策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方向,二十大报告的核心词“高质量发展”为整个中观经济结构调整政策指明了新的方向,报告重点强调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取得新突破,科技自立自强能力要显著提升,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对于此方向,我们建议重点关注由研发,科技推动的中游高端制造业,其核心特征为产业链补强,反映其价值创造水平的工业增加值(工业生产过程中新增价值)指标较传统产业可实现显著提升,相关一二级行业包括电新、军工、半导体、专用机械设备,新能源汽车等。 2)安全发展主线。核心思路主要聚焦于依托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全球化和外部环境压力加大背景下,产业链补缺不仅具有安全上的战略意义同时也具有长视角下的价值创造能力。早在14年习近平总书记已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概念,聚焦11个方向,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也重点强调“安全发展”的重要性,进入21年后,从对俄制裁映射及进口金额角度,我们梳理了五个安全角度:以种业为代表的农业安全,新老能源转型及重要上游战略资源为代表的能源/资源安全,半导体自主可控为代表的科技安全,信创为代表的信息安全以及数字货币/CIPS为代表的金融安全等。 3)“消费场景限制放松”主线。根据最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内容,强调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但也强调严格执行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九不准”要求,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切实保障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坚决整治层层加码,会根据病毒变异特点和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动态优化调整防控策略措施。重回常态化的终点预期以及部分具备优质强现金流的行业属性,使得相关板块具有成为新主线的潜在条件,和内需以及此前受制于消费场景限制而承压的相关一、二级行业如食品饮料、商贸零售、消费者服务、航空机场,生物医药等行业有望跟随市场预期逐步改善。 我们认为未来行情或由三条新主线依次轮动,逐步推动向上展开,并依托上述三条“新主线”构建等权重平均相对收益指数,以期跟踪观察。 衰退后期走向扩张前期的周期背景下,软硬科技有望持续占优。9月地产、消费延续弱势,工业企业利润仍然延续下行趋势,2022年三季报来看,全A非金融22Q3累计营收/盈利同比增速9.5%/3.1%,较22H1的9.9%/4.5%进一步小幅回落,低于市场预期。整体来看,当前短周期宏观环境仍处于从衰退后期走向扩张前期的阶段。 扩张前期可选消费、硬科技占优,扩张后期周期资源品占优,衰退前期必选消费、公用事业占优,衰退后期金融、建筑地产、软科技占优。历史规律来看,短周期的四个不同阶段均有较为明显的占优行业。周期资源品类行业具有较强的顺周期属性,在扩张前期和扩张后期均取得明显超额收益 ,特别是在扩张后期时,表现相对其他行业明显更占优,而金融、建筑地产则往往是在衰退后期有较明显的超额收益。扩张前期,受益于收入与消费预期回暖的可选消费迎来较优配置时机,与之相对比,必选消费则体现出明显的“防御”属性,在衰退前期明显跑赢其他行业,公用事业也有与必选消费类似的市场特征。而对于科技和高端制造行业,则可将其分为软科技和硬科技,分别探讨市场行情特征。硬科技通常指以产品为核心的行业,如电子、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国防军工以及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等;而软科技则可近似看做以服务为核心的行业,如计算机软件、传媒、通信增值服务等,科技和高端制造类行业明显受益于流动性宽松,流动性相对充裕的衰退后期和扩张前期行业有明显超额收益,或许是由于软科技的服务属性相对更稳定,其在衰退后期的逆周期属性更加明显,而硬科技在扩张前期表现相对更优。当前短周期处于从衰退后期走向扩张前期的阶段,软硬科技类行业有望持续占优。 医疗器械、医疗服务(CRO、医疗连锁等)在市场表现上兼具成长性与必选消费特征。除了传统的科技类行业,近年来一些必选消费品如医疗器械、医疗服务(CRO、医疗连锁等)等在国产替代、国际化发展的大趋势之下,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成长性特征,这些行业在扩张前期和衰退前期均有较优的市场表现。 房地产10月拿地仍显乏力,整体销售平淡。2022年1-10月,百强房企拿地总额11229亿元,拿地规模同比下降50.2%, 10月单月拿地金额751亿元,同比下降96%,房企拿地仍显乏力。2022年1-10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为59215.3亿元,同比下降40.4%,其中10月单月销售额同比下降28.4%,环比较上月进一步下行,销售整体表现平淡。 房地产10月拿地仍显乏力,整体销售平淡。2022年1-10月,百强房企拿地总额11229亿元,拿地规模同比下降50.2%, 10月单月拿地金额751亿元,同比下降96%,房企拿地仍显乏力。2022年1-10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为59215.3亿元,同比下降40.4%,其中10月单月销售额同比下降28.4%,环比较上月进一步下行,销售整体表现平淡。 充电桩建设加速,上海、重庆等地区定量政策纷纷出台。10月31日,交通运输部在10月例行发布会上表示,据统计,全国已有3974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建成充电桩16721个,新增建设充电桩的高速公路服务区872个,充电桩3347个,较8月《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印发前分别增长28%和25%。上海、重庆等地近期均发布定量产业政策加速充电桩假设,上海提出到2025年建成充电桩76万个,换电站300座,车桩比低于2:1,重庆则提出到2025年底建成充电桩超过20万个,超级充电桩覆盖率超过20%。 从衰退后期到扩张前期,行业配置盯住软硬科技。经济基本面特别是地产、消费仍旧弱势,10月百强房企拿地走弱、销售平淡,企业盈利仍处于下行区间,当前短周期处于从衰退后期走向扩张前期的阶段,历史规律来看,软硬科技板块市场表现相对占优。当前软硬科技仍具备业绩优势,景气确定性较高,估值水位合理,处于较优配置区间。软硬科技板块中重点关注:1)“自主可控”驱动的信创、国防军工、半导体设备;2)内外装机需求旺盛拉动行业业绩的光伏、风电和储能以及建设加速的充电桩;3)前期压制因素解除,行业景气度转好的CRO、医疗器械和VR、面板。 04一周市场总览、组合表现及热点追踪 虚拟现实产业行动规划出台,多场景落地要求催生VR产业链新机遇。11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以下简称 “《行动计划》”)。此次《行动计划》从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与重点工作上作了更清晰的长远规划与定量目标,有望加速推动国内VR产业的全方位发展。自2018年底我国出台了首个以“虚拟现实”为标题的政策文件以来,虚拟现实行业不断发展,而这次的《行动计划》则进一步展现了国家对于该产业的详细规划。《行动计划》指出,到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含相关硬件、软件、应用等)超过3500亿元,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2500万台,培育100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骨干企业,打造10个具有区域影响力、引领虚拟现实生态发展的集聚区,建成10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到2026年,三维化、虚实融合沉浸影音关键技术重点突破,新一代适人化虚拟现实终端产品不断丰富,产业生态进一步完善,虚拟现实在经济社会重要行业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打造技术、产品、服务和应用共同繁荣的产业发展格局。 关键技术融合创新问题被政府部门重点关注。互联网的发展史中迄今共出现两次模式切换,一次是基于2G网络和个人电脑的PC互联网,另一次是基于3G/4G网络和智能手机的移动互联网,每一次关键的互联网模式切换时期都存在重大的投资机会。随着5G时代的到来,在高速网络支持和更沉浸的内容体验加持下,注定将成就虚拟现实技术,未来的生活或许将会更多地在虚拟与现实世界之间无缝切换,而VR技术与现实世界的结合则会涌现出大量的技术融合创新问题。对此《行动计划》重点指出,虚拟现实产业后续发展需要相关部门机构积极推进关键技术融合创新。围绕近眼显示、渲染处理、感知交互、网络传输、内容生产、压缩编码、安全可信等关键细分领域,做优“虚拟现实+”内生能力,强化虚拟现实与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叠加“虚拟现实+”赋能能力,推进云、网、边、端协同能力体系建设,支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面向特定场景、具备商用潜力的应用技术研发。 文件对VR产业相关硬件与基建的供给能力也提出要求。VR硬件迭代探索逐步成熟,全球VR硬件设备出货量持续攀升。以目前最为普遍的头显硬件为例,根据IDC在2022年3月发布的《全球VR/AR头显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21年全球VR/AR头显设备出货量高达1123万台,同比增长92.1%,其中VR头显设备出货量达1095万台。根据IDC的预测,2022年全球VR头显设备的出货量将会达到1573万台,同比增长43.6%。全球VR头显设备市场集中度高。全球VR头显设备市场主要由Oculus、DPVR、Sony、Pico、HTC和爱奇艺等品牌构成。根据IDC披露的数据,Oculus市场份额约占80%,DPVR市场份额约占4%,Pico的市场份额约4%。中国VR头显设备市场增长空间广阔。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VR头显出货356.3万台,其中中国VR头显出货25.7万台,同比增长14.8%。在出货的25.7万台VR头显设备中,一体机VR出货22.8万台,占到整体VR出货量的88.9%。对此《行动计划》提出,全面提升虚拟现实关键器件、终端外设、业务运营平台、内容生产工具、专用信息基础设施的产业化供给能力。研发高性能虚拟现实专用处理芯片、近眼显示等关键器件,促进一体式、分体式等多样化终端产品发展,提升终端产品的舒适度、易用性与安全性。加大对内容生产工具开发的投入力度,提高优质内容供给水平。 多行业场景落地将被进一步推动。《行动计划》要求加速多行业多场景应用落地,推进虚拟现实+工业生产、虚拟现实+文化旅游、虚拟现实+教育培训等十类场景的落地。以商贸创意领域为例,实际上自2021年国内VR厂商的营销模式及销售渠道已开始尝试落地相关VR应用场景,随着互联网头部厂商的收购入局,电商平台直播、KOL推广、代言人宣传、活动广告植入等都开始希望借助VR相关技术刺激消费者市场。到2022年初,VR厂商已经开始了线下自有品牌门店的尝试,除了提供给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购买产品的新渠道外,更具有品牌行为的意味。随着5G网络加速推进移动互联网发展,传统的文字、图片、视频被动的展示形式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信息真实性的要求。以酒店营销为例,VR全景通过1比1还原现实场景,将全方位将酒店信息进行真实展示,并且赋予用户多视角、多场景主动选择的权利。用户可以在各个漫游点中了解酒店一切,转动手机或移动鼠标,身临其境地720度转动查看,用“上帝视角”提前了解酒店的室内外分布及实景VR效果,所见即所得。VR全景最大化地匹配每个用户的针对性需求,实现信息的精准、有效传播,从而为实体商户创造丰富的线上转化。 虚拟现实产业链基本成型且在政策红利叠加资本推动下进入上升期。目前虚拟现实从产业链进行划分可分为硬件、软件、服务、应用及内容四大方面,其产业链已基本形成,并有多家A股上市公司布局。首先,在硬件板块方面,主要提供用于开发、交互或使用元宇宙产品物理技术和设施设备,如网络基站、服务器、VR眼镜等。代表企业为Meta旗下的Oculus、国内的爱奇艺奇遇VR、以及字节跳动此前收购的VR硬件厂商Pico。据IDC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VR头显出货356.3万台,其中Oculus份额占全球VR市场的90%,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象级VR头显产品。上市企业中,在VR终端设备领域进行直接布局或投资的包括创维数字、爱奇艺、恺英网络,以及布局上游配套关键部件的杰普特、三利谱、兆威机电、国光电器、长盈精密等。其次,软件板块方面主要为硬件提供支持与赋能,实现物理计算、渲染、数据协调、人工智能等功能。代表企业如Unity、微软、OSVR等企业。服务板块,则是用于提供承载用户线上身份所存在的平台,分发相连接的数字内容、数字资产,以及支持对应的数字金融业务等,代表企业为Roblox、Horizon Worlds、百度希壤和Steam VR。最后是应用及内容板块方面,主要提供医疗、教育、游戏、营销等终端应用场景下的产品。此次《行动计划》在四个方面提及VR产业链规划及要求: (1)提升全产业链条供给能力。面向大众消费与行业领域的需求定位,全面提升虚拟现实关键器件、终端外设、业务运营平台、内容生产工具、专用信息基础设施的产业化供给能力。提升终端产品的舒适度、易用性与安全性; (2)全产业链条供给提升工程。提出关键器件、终端外设、业务运营平台、内容生产工具、专用信息基础设施的具体发展方向; (3)以虚拟现实核心软硬件突破提升产业链韧性。在总体要求部分中,文件提到要以虚拟现实核心软硬件突破提升产业链韧性,以虚拟现实行业应用融合创新构建生态发展新局面,以虚拟现实新业态推动文化经济新消费,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文化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4)构建融合应用标准体系。加强标准顶层设计,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虚拟现实综合标准体系。 总的来看,此次五部门发布的VR行动规划给予虚拟现实产业充实的政策托底,同时叠加资本推动与疫情影响,VR产业链或迎来一段较长的政策红利期。按照规划目标,到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将实现井喷式增长,预计VR 全产业链将整体受益。未来随着国内相关技术与配套产业链不断成熟,产业链软硬件的国产替代与下沉市场推进将进一步催生VR产业新行情。
lg
...
金融界
2022-11-06
格上宏观周报:A股市场不惧美联储加息强势回暖
go
lg
...
后复苏的服务业和消费品(例如旅游航空、
餐
饮
等),以及顺周期的制造业等。 整体而言,丹羿投资对A股已经见底的观点是很明确的,目前向下的空间不是特别大,但可能在底部需要点时间,所以还是希望大家对中国的经济和股市充满信心。 睿扬投资:对于当前的位置不必太过于悲观,在操作上更关注政策方面的指引 本周市场显著回暖,走出了拉升行情,主要指数均涨超5%以上。板块上,汽车、食品饮料、社服涨幅给力,房地产、煤炭、银行涨幅较弱。 国内方面,11月2日,人民银行行长在“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表示将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目前市场利率稳中有降,国内的流动性环境是维持在较宽松的状态。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于3日宣布将在全国增设29个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表明了对扩大进口的鼓励。同时,5日也即将召开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 海外方面,美联储11月加息75bp落地,符合市场预期。目前美联储今年已累计加息375bp,最后一次议息会议将于12月14日召开。今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日内涨超1000点,一定程度上也促使北向资金持续加仓A股。 今年全球宏观形势超出绝大多数人的预期,但无论中短期如何波动,目前的A股已经处于极低的估值区间。以万得全A指数为例,2008年底熊市A股底部最低是12.7倍,2014年底部最低是10.6倍,2018年熊市底部最低是12.2倍,2022年10月最低是12.5倍。对于当前的位置,我们认为不必太过于悲观,我们将在操作上更关注政策方面的指引。 磐耀资产:否极泰来 极致的恐慌孕育最好的机会 本周美联储加息75bp落地之后,鲍威尔仍传达出比较鹰派的政策口风,海外美股受此影响调整较多。但是国内市场并没有受到外围太多影响,走出了全面普涨的态势,其中上证指数上涨5.31%,深证指数上涨7.55%,万得全A上涨6.75%,三大指数包括港股已经完全收复会后失地。全市场的成交量也回到万亿附近,市场人气回升。从节奏上看,本周市场围绕疫情政策反复博弈,但即使是负向反馈时,指数仍在不断走高,涨幅靠前的行业主要以上个月受外资卖出影响下跌较多的社服、汽车、食品饮料等板块涨幅居前,指数涨幅分别达到14.01%、13.05%、11.12%。 展望后续,磐耀认为之前对市场影响较大的一些因素比如美联储的强势加息、国内的疫情封控、海外的能源危机等都在逐渐减弱,且后续对市场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小。后续市场即使有回调,大概率也不会再跌破前低,而是在现在这个位置附近震荡后继续向上。因此后续对市场可以更加乐观一些,在自上而下把握好顺应时代背景、政策规划的方向之后,可以更加积极地深入到产业里,去自下而上寻找一些细分投资机会。 2、本周市场表现 指数表现:本周所有指数普遍收涨,其中中国互联网指数和恒生科技涨幅最大,本周分别上涨17.73%和15.63%;上证50和上证综指涨幅最小,本周分别上涨6.07%和5.31%。 数据来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 市场风格:本周市场所有风格走势均不错。具体来看,成长和消费风格的个股涨幅,本周分别上涨7.84%和7.55%;金融和稳定风格的个股涨幅最小,本周分别上涨3.09%和2.95%。市场短期内将继续保持震荡调整的基调,板块轮动较为明显。 从估值来看,稳定和消费风格所处的历史分位点较高,成长、周期、金融风格目前估值较低。 数据来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 行业表现: 本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所有行业全部上涨。其中汽车、食品饮料、社会服务行业领涨,涨幅分别为12.74%、11.18%、10.78%。银行、煤炭、房地产行业涨幅最小,分别为1.68%,1.41%,0.61%。 数据来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 从行业估值来看,农林牧渔,汽车,社会服务行业的估值分位数在80%以上,仍有24个行业估值处在50%的十年分位数以下。 数据截至2022-11-4,数据来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 资金面上来看,本周北向资金净流出50.12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出46.72亿元,深股通净流出3.40亿元。近三个月北向资金净流出508.56亿元。国际局势对北向资金边际影响逐渐缩小,美国通胀走势和国内经济状况对北向资金影响较为明显。从成交量上来看,本周成交量与上周比上升,参与者情绪回暖。 数据截至2022-11-4,数据来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 风险溢价 从风险溢价指数来看,风险溢价率在历史上处于均值+1倍标准差之上时,A股往往处于底部区域。目前风险溢价率为3.44%,高于一倍标准差,万得全A指数大概率处于底部区域阶段。风险溢价指数近期上抬,市场情绪较弱,后期市场仍有扰动,但下行空间相对可控,建议投资者择机分批布局。 数据截至2022-11-4,数据来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 (注:风险溢价是指市场投资组合或具有市场平均风险的股票收益率与无风险收益率的差额。我们这里用全部A股PE倒数减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风险溢价率越大,表明配置股票的性价比越高;反之,则配置债券的性价比越高) 总体来看,本周各大指数普遍收涨,北向资金小幅净流出。平均日成交金额较前期有所提升,市场情绪初步回暖。本周连续五根大阳线直接把指数重新拉回了3000点。所有行业均收涨,美联储的加息都没有打乱市场上升的脚步,有种佛光普照的感觉。在所有行业和板块中,汽车、供销社、锂电、光伏脱颖而出,政策利好不断。本周的大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三季报利空出尽。当下A股的走势和4月实在是太像了。都是由于季报的利空将指数砸下来,而利空出尽后大涨。2. 汇率升值。从近期A股的走势看,与人民币汇率相关性较强。人民币兑美元的反弹,刺激了中国资产全线上涨。3. 前期超跌严重。近期蓝筹股的超跌之后积蓄了较强的反弹需求,由于向下的空间非常有限,大盘价值相对小盘成长的超额收益是比较显著的。4. 未来预期。可能是已经压抑了太久,市场对未来政策的预期无比强烈,期间多次有传言称政策方面将会有重大调整,不过在一切官方消息没有公布之前,还是慎重为先,不信谣不传谣。总的来说,目前成交量已经突破万亿,市场情绪被带动了起来。在估值仍较低的当下,尽管基本面仍可能会有波折,但是相较于仍然可能存在的有限损失,投资者或更应该关注踏空的风险。 3、本周宏观经济分析 海外方面,本周美国FOMC会议公布了11月加息决议。11月2日,美联储如期连续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提升至3.75%-4%,符合市场预期。随后美股三大指数下跌,道琼斯工业指数跌幅达到1.55%,标普500指数下跌2.5%,纳斯达克指数跌幅达3.36%。鲍威尔表示还有一段路要走,上次会议以来的最新数据表明,最终利率水平将高于此前预期。不过他还表示在未来一两次会议上将讨论放缓紧缩步伐的问题,称降低通货膨胀可能需要决心和耐心。美联储公告中指出,“在决定未来目标区间的加息步伐时,委员会将考虑货币政策的累积收紧程度、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和通胀的影响滞后程度,以及经济和金融发展。”总体来看, 后面的加息路径大概率是“细水长流“式。即每次加息幅度可能不会那么大,但是持续的时长和终端利率或会较高。 国内方面,本周公布了10月的PMI数据。其中,制造业PMI为49.2%,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非制造业PMI为48.7%,比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具体来看,10月制造业PMI边际下降,跌破荣枯线,供给与需求均较弱。原材料购进价格与出厂价格双双回升,但出厂价格的升幅低于原材料购进价格,表明企业经营的成本压力有所上升,盈利空间缩小。产成品库存和原材料库存均小幅上升,而产成品库存指数相比原材料提升幅度更大,表明国内需求疲软带来企业产成品库存被动上升。同时受到消费需求走弱叠加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制造业企业对于原材料补库存动力不足。从企业类型来看,不同企业景气均回落。从非制造业来看,服务业和建筑业均回落。 展望未来,从海外来看,滞胀的持续时间可能更长。11月会议虽然透露了放缓加息的取向,但抗击通胀的态度未有丝毫软化。鲍威尔表达了宁可制造衰退(美国经济“软着陆”的空间更窄),也要坚决抗击通胀的决心。不宜过早交易美联储转向。今年还有12月最后一次的加息,如此来看50BP的可能性较大。 从国内来看,在经济弱修复格局下,疫情散发仍将从两个方面限制经济恢复的空间:第一,疫情限制消费和服务业的恢复程度,使得
餐
饮
、住宿、物流运输等行业供需修复乏力。第二,疫情也限制了稳增长政策的提振效果。因此,整体上,经济的弱修复格局仍将持续,但是修复的空间受疫情散发的影响而比较有限。预计11月的疫情形势难以快速缓解,并继续对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形成压力。预计后续多项政策发力叠加“双十一”消费,服务业景气度或有改善,但疫情或仍有一定负面影响。 4、当周重要新闻 新闻一:三季报公募、险资、社保和QFII主力持仓全景曝光:5万亿聪明钱投向何方? 2022年上市公司三季报已披露完毕,公募、险资、社保和QFII等A股市场主力的最新布局变化浮出水面。据统计数据显示,2857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有公募基金身影,险资、社保和QFII分别现身690、524和663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公募、险资、社保和QFII合计持股市值近5.1万亿元。 公募:持仓集中度下滑,“茅宁”均遇减持 作为A股市场举足轻重的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持仓动向备受关注。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6.59万亿元。与此同时,公募基金数量继续扩容,9月末达10263只。 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基金持股市值排名前十的个股分别是贵州茅台、宁德时代、泸州老窖、五粮液、隆基绿能、山西汾酒、迈瑞医疗、亿纬锂能、招商银行和比亚迪。从行业来看,基金重仓股集中在白酒和新能源。尽管前十大重仓股仍有多只相关行业个股,但基金三季度对贵州茅台、宁德时代都有所减持。具体而言,基金对宁德时代的减持动作更为明显。截至三季度末,持有宁德时代的数量约为2.7亿股,比二季度末减少约432万股,整体持仓市值约为1097亿元,而二季度末基金的持仓市值约为1485亿元。 三季度末,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中有2066只基金持有贵州茅台,持股数量约9441万股,相比二季度末减少约9万股,整体持股总市值约1768亿元,比二季度末少了约164亿元。 从前十大重仓股整体来看,相比二季度末,基金仅在泸州老窖、迈瑞医疗和亿纬锂能的持仓数有所增加。从基金三季度主要增持的个股来看,如果仅从持有数量的变化来观察,医药板块的爱尔眼科、恒瑞医药同吸引了不少资金流入。从申万一级行业来看,基金三季度对国防军工、交通运输、房地产等行业加仓幅度最大。 值得关注的是,三季度基金重仓股集中度下降。据兴业证券数据,基金对于中小市值个股的覆盖度回升。今年三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重仓股中,区间平均市值小于八百亿元个股的数量为1719只,较二季度上升6.7%,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险资:重点加仓银行和能源 对于追求“绝对收益”的险资,银行股在三季度依旧是其最重仓的板块。据数据统计,若剔除国寿集团对中国人寿、平安集团对平安银行的持股市值,保险资金共出现在688家上市公司2022年三季报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当中,持仓总市值5177亿元,较二季度末减少448亿元。在剔除平安银行和中国人寿之后,险资持仓前十的个股,分别是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长江电力、民生银行、金地发展、保利发展和工商银行。其中,险资持仓招商银行共计19.34亿股,总市值611.63亿元。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次之,总市值均超400亿元。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工商银行、华夏银行、邮储银行的持仓市值都在百亿以上。 近年来,助力“双碳”战略发展一直是险资的投资重点,在险资新进前十大股东的上市公司中,有多家新能源公司。比如,作为储能行业的头部公司,南都电源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太平人寿新进成为该公司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1.49%。风电龙头三峡能源获得和谐健康保险青睐,三季度增持2.22亿股。对于传统能源,部分险资也比较关注,比如中国人寿增持了中国石化、中国神华和中国海油。 社保基金、QFII:加仓绩优股 作为长线机构投资者,社保基金投资风格总体较为稳健。三季度,社保基金重仓股主要集中在基础化工、机械设备等行业。据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0月31日,2022年三季度末社保基金共现身524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榜。其中,新进113只,增持146只。在社保基金重仓股中,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社保基金家数来看,社保基金家数最多的是厦门象屿,共有5家社保基金出现在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10月26日晚间,厦门象屿发布公告称,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18亿元,同比增长13.74%;归母净利润21.73亿元,同比增长31.23%;净资产收益率15.26%,同比增加1.91个百分点。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再创同期历史新高,经营效益持续提升。 在持股比例方面,社保基金持有比例最多的是腾远钴业,持股量占流通股比例为12.7%;持股比例居前的还有云路股份、我武生物、新亚强等。作为投资者关注的外资主力QFII在三季度新进324家上市公司,减仓122家,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这些QFII新进的公司普遍业绩向好,近一半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 新进股中,皖维高新和中远海特获QFII新进持股数最多,均超3000万股;增持股中,华测检测、网宿科技、良信股份获QFII增持股数最多,均超2000万股。皖维高新公告显示,十大流通股东中,社保机构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社保基金16032组合为新进机构,此外,UBS AG、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保险产品为新进流通股东。业内人士表示,三季度QFII持仓仍存在滞后的问题,进入四季度,国际机构整体持观望态度。 新闻二: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靴子落地!这会是今年最后一次加息吗? 当地时间11月2日(周三),美联储如期连续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提升至3.75%-4%,符合市场预期。随后美股三大指数下跌,道琼斯工业指数跌幅达到1.55%,标普500指数下跌2.5%,纳斯达克指数跌幅达3.36%。 鲍威尔表示,“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而上次会议以来的最新数据表明,最终利率水平将高于此前预期。”并表示在未来一两次会议上将讨论放缓紧缩步伐的问题。他还重申,降低通货膨胀可能需要决心和耐心。 另外,鲍威尔表达了对美国经济未来的悲观情绪。他指出,他现在预计“终端利率”,即美联储停止加息的点,将高于9月会议时的水平。随着利率的提高,美联储可能无法实现鲍威尔过去所说的“软着陆”。同时,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再次将支出和生产增长归为“适度”,并指出“近几个月就业增长强劲”,而通胀“偏高”。声明还重申,委员会“高度关注通胀风险”。 总体而言,后面的加息路径大概率是“细水长流“式。即每次加息幅度可能不会那么大,但是持续的时长和终端利率或会较高。并且表达了宁可制造衰退(美国经济“软着陆”的空间更窄),也要坚决抗击通胀的决心。今年还有12月最后一次的加息,如此来看50BP是可能选项。 新闻三:“供销社”概念为什么突然火了? j近日供销社概念火爆,天禾股份、浙农股份、辉隆股份、天鹅股份、中农联合等多股涨停。相关概念股持续发酵,关于“供销社重出江湖”的讨论声音也多了起来。近年来,供销社的字眼频繁出现在政策文件中,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又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角度提出,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提升行动,建设县域集采集配中心。 近期多地发公告称恢复重建基层供销社。其中湖北基层供销社恢复重建1373个,计划做到供销社覆盖每一个乡镇,宁夏、重庆等多区域亦在紧锣密鼓的恢复基层供销合作社。具体来看,宁夏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曾在10月透露,截至目前,全系统基层社总数达到249个,乡镇供销合作社覆盖率由2017年的56%提升至92.7%,服务覆盖面达到95%以上。 供销社“变红”与基层社恢复重建有关。启用供销社是因为它可以从农资、土地、金融、营销等角度全面介入乡村振兴,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一股力量。专家认为,供销社重新发挥作用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第一,虽然合作社等一些当下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但在和市场对接时其力量相对还是分散,而供销社可以连接新兴经营主体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为农资供应、农产品销售提供稳定的依托。第二,现在很多地方的生产主体还是小农户,选择托管经营的路径,而地方的基层社就为小农户等提供托管经营服务。第三,供销社除了“供”还有“销”,供销社的电商平台依托其自身网络在村庄的可达性,为农产品等增加了流通渠道。 新闻四:10月PMI数据出炉,如何看待? 10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PMI指数,制造业PMI指数录得49.2%、较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非制造业PMI为48.7,低于前值的50.6。 广发证券认为,在新一轮区域疫情多发散发的背景下,高频数据所代表的经济活动再度放缓已是事实,10月PMI是对这一特征在数据端的确认。这一确认一则对应短期增长预期的再度调整;二则对应着政策继续积极稳增长的想象空间再度打开,尤其是年内尚有空间的货币政策。在新的信息出现前,增长敏感型和流动性敏感型资产可能会是不同的反映逻辑。 渤海证券认为,10月制造业景气度重回收缩区间,受疫情多点散发及需求有待提振影响,生产需求双双走弱。考虑到冬季疫情仍存在反复风险,且需求端的提振仍待观察,因而下一阶段制造业景气仍存压力。 国金证券认为,内外需“接力”过程中,警惕经济“二次探底”风险。伴随外需走弱,出口已进入趋势性回落通道,对经济支撑或趋于减弱。内需“接力”下,稳增长仍是重要支撑、但弹性有限,持续性依赖“准财政”加力。然而,疫情反复对线下活动的潜在扰动,以及出口的加速回落,可能加大经济阶段性回落压力。 5、下周重要事件 1)中国:10月进出口数据,通胀数据,金融数据; 2)美国:10月通胀数据; 3)欧盟:11月欧洲央行经济公报。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内容表述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格上研究
lg
...
格上财富
2022-11-06
招商宏观 :这些经济体,“躺平”后的消费变化
go
lg
...
政府坚持“共存”。(2)新加坡的零售、
餐
饮
在今年Q1因疫情受重创,Q2显著好转。放开防疫后,
餐
饮
服务指数 5月环比大幅上升;零售销售指数 4月突破100并且保持至今,同比增速保持12%以上的高位。娱乐、食品饮料、服装的消费需求恢复更为明显。 韩国:(1)今年1月起逐步放松防疫,Q2开始与新冠“共存”,疫情曾在3-4月和8-9月反弹。4月25日韩国下调新冠传染病等级, 6月20日取消确诊者隔离要求。(2)放开防疫措施对韩国消费增长并无提振 。韩国消费信心指数在 4-7月持续下跌,8-10月低位小幅浮动。韩国零售销售指数在2021.12至2022.07持续下行,尽管这一时间段防疫政策并未收紧。 越南:(1)2021 Q4越南转向抗疫新常态;今年越南疫情反弹,但没有实质性收紧防疫。2021年11月确诊者开始居家隔离,今年4月起密接者无需居家。今年3-4月越南疫情曾反弹。(2)去年Q4大幅放松防疫后,越南零售额快速反弹。今年3月份爆发Omicron疫情,零售数据升势不减。服务业反弹力度最大,旅游业恢复程度偏弱。(3)越南消费表现较其余经济体更为强劲或因为:越南更年轻的人口结构、更有利的区域贸易条件。 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1)仍保留必要的防疫措施,并未完全“躺平”。(2)中国香港地区,在防疫政策大幅放松的当月,消费短暂反弹;中国台湾地区放松管控后疫情反复,消费信心持续下滑。 正文 去年Q4以来,全球部分国家和地区陆续放松或全面放开防疫,叠加各类补贴和刺激消费政策,提振内需;而高通胀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因素又会抑制消费。本文梳理部分主要国家或地区防疫放松、放开后的消费反弹情况。 一、美国:季节性因素助推“报复性”消费,但或难持续 今年Q2美国取消几乎所有防疫限制。3月26日,夏威夷成为全美最后一个结束室内强制口罩令的州;4月18日美国CDC宣布取消在公共交通工具和交通枢纽上必须佩戴口罩的命令;6月12日起取消对国际游客在前往美国登机之前出示检测阴性证明的命令。 美国防疫措施全面解除后,美国疫情尚未出现大幅反弹。鉴于欧美国家再全面放开防疫后不再严格统计确诊人数,新冠肺炎新增死亡人数或许更能反映疫情严重程度。在2022年1-2月Omicron疫情期间,单日新增死亡病例(12日移动平均,下同)曾达到2944例的峰值;而6月至今一直保持在600例以内。截至11月1日单日新增死亡270例,较一个月前下降了45.6%。 专家提示北半球冬季美国疫情再度上升的可能性。10月13日美国宣布将新冠肺炎疫情的公共卫生紧急状态再延长90天到2023年1月11日解除,保留政府的医疗补助等措施以应对冬季可能出现病例激增的情况。10月15日美国全国公民基金会研究预测,如果接种疫苗加强针继续保持当前的缓慢速度,冬季死亡率可能会达到每天1000人以上。 全面放开防疫后,零售数据短期内表现较强,消费数据超预期。10月份美国 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 录得59.9,前值58.6。随着6月份美国CPI同比增速见顶,消费者信心指数在6月略有反弹。 推动美国消费强劲的因素包括:(1)美国防疫放开后的“报复性”外出和
餐
饮
消费。疫情后美国的耐用品、非耐用品消费均经历了冲高回落的过程,即“报复性消费”;而服务消费一直被抑制。 6月防疫限制全面放开,恰逢6-8月夏季是出行旺季,居民表现出“报复性”服务消费的热情。7月份美国酒店入住率恢复至69.6%,较2019年同期仅差距4.2个百分点。 (2)开学季的非耐用品购置需求。8月开学季,美国零售销售季调环比0.4%超市场预期,尤其体育用品、业余爱好、书籍及音乐商店、服装服饰商店等零售销售等与开学季相关商品的拉动作用明显。 (3)节日临近,零售商促销去库存。2021下半年的囤货抢购潮、供应链危机,导致大量订单在节后才运送到仓库和商场货架,造成库存积压。零售和批发商的库存同比增速持续刷新历史记录。零售商和批发商的库存绝对水平也已明显高于历史趋势线。新一年的节日临近,商家纷纷采取打折等方式清理库存。 (4)汽油价格在6-8月快速下跌,提振汽车销售。尤其8月美国机动车及部件销售额环比2.8%,是8月零售超预期的主要原因。美国汽车协会统计的全美每日平均汽油价格在7月、8月份分别快速下降10.4%、7.5%;而9月最后一周汽油价格止跌转涨。 综合来看,二季度放开防疫,短期内刺激了美国服务和非耐用品消费,或与恰逢出行旺季、开学季有关。预计接下来这些刺激因素将减弱。 二、欧洲:解封后疫情波动反复,消费信心和零售持续下滑 欧洲主要国家在今年1季度陆续全面解封,解封后的消费情况依旧不佳。 爱尔兰于1月22日起,取消绝大多数新冠疫情防控措施;英国政府在2月21日宣布“与新冠病毒共存”计划,取消英格兰地区一切防疫措施;3月14日法国取消大部分防疫限制措施;3月20日德国《感染保护法》修正案正式生效,取消大部分全国性防疫措施。 放开防疫后,欧洲疫情波动,但防疫政策放开后就不再收紧。英国在2月份宣布“共存”后,新冠肺炎新增死亡病例在4月激增,单日最高达到487例。10月以来欧洲主要国家的疫情又有抬头之势。截至11月1日英、德、法单日新增死亡病例分别为82.7例、128.0例、65.9例,分别较1个月前上升18.7%、55.9%、114.4%。 欧洲防疫全面放开的同时,消费者信心指数从今年3月开始大幅下降。受俄乌冲突和高通胀等因素影响,消费信心已经低于2020年疫情最初大爆发时期。9月份欧元区和英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均创下历史新低,分别为-28.8、-49.0;10月份欧元区消费信心为-27.6仍在历史极低水平。 防疫选择“共存”政策后,欧洲零售销售持续下行。欧元区19国的零售销售指数(2015年=100)在今年3至8月持续下滑,从114.9下滑至112.7;英国零售销售指数(2015=100)从今年2月开始逐月下行,从103.2跌至9月的97.9。尽管取消所有防疫限制,但经济下行压力、能源价格高涨、工资增速远落后于通胀等因素影响下,欧洲消费低迷。 同样是全面放开防疫、同样是出行季和开学季;欧洲消费却依旧低迷?美国和欧洲的差异主要有2点: (1)美国财政转移支付的“余温”:疫后美国一共发放三轮财政补贴,总额大约达到2020年GDP的25%;居民储蓄大大增加,财政补贴的“余温”支撑了解封后的报复性外出消费。相比之下,欧洲国家发放补贴的财政支出力度偏低,发放力度最强的德国,也仅达到了GDP的13%。 (2)欧洲通胀压力、经济下行压力更大: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供应问题导致欧洲能源价格飙升,并加剧居民对2022-23冬季的价格担忧。美国CPI增速在6月达到9.1%的峰值后开始回落,国内油价也在拜登政府等多方的努力下得到控制。然而,欧元区调和CPI增速仍在攀升,10月份同比10.7%,再创历史新高。 今年Q2受防疫政策全面取消的影响,旅游业反弹明显。今年3月起,英国取消一切入境防疫限制:无需填写乘客定位表、无需接种疫苗证明、无需进行任何新冠检测、入境后不需要检疫或隔离。6月1日德国、意大利取消了入境前出示疫苗接种证明和阴性检测证明的要求。受Omicron疫情影响,欧洲主要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在去年12月至今年2月下降,3月起转为上升。 三、新加坡:“共存”后零售快速好转,购物券推动“邻里消费” 今年4月26日新加坡防疫措施基本解除,6-7月、10月疫情再起,但未收紧防疫政策。 今 年Q1新加坡爆发疫情,4月疫情基本稳定,新加坡逐步开放。 4月26日新加坡宣布,不再需要安全距离;户外可不戴口罩;公众到大多场所无需再使用TraceTogether登记;卫生部停止发出健康风险通知;检测中心CTC和QTC停止提供免费社区检测。 今年6-7月疫情再度发酵,面对新一波疫情,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指出:政府会避免实施加强安全管理措施,尽量不通过收紧安全管理措施或是扩大疫苗接种来应对,而是要靠医疗能力来减缓冲击。8月29日起,新加坡取消室内戴口罩的规定。 今年10月,Omicron新型变异株XBB导致新加坡疫情再度反复,10月15日卫生部再度呼吁民众,在拥挤的室内环境仍应戴上口罩,但XBB疫情中亦没有施加强制管控措施。目前新加坡XBB疫情逐渐消退。截至11月1日,单日新增确诊、死亡病例分别为5158.42例、1.75例;较一周前分别下降24.53%、下降22.22%;较一个月前分别上升77.71%、上升90.91%。 新加坡的零售、
餐
饮
在今年一季度受创,二季度显著好转。零售销售指数(现价)在今年3月环比大幅提升7.9%至99.56,今年4月突破100并且保持至8月,同比增速保持12%以上的高位。
餐
饮
服务指数(现价)在5月环比大幅上升11.4%至102.20,截至8月达到104.28,5-8月同比增速保持在40%以上。 分商品类别看,4月开始“与新冠共存”之后短期内,实际消费上升较快的有:服装鞋类、食品和饮料、娱乐休闲用品;实际消费需求下降的有:加油站、家具和家用设备、计算机和电信设备;消费需求提振不明显的有:机动车辆、光学产品和书籍、化妆洗护及医疗用品。 “邻里购物券(CDC vouchers)”是新加坡针对零售业的特色补贴方式,提振了居民在“邻里商家”的消费。2021年12月13日,新加坡社理会推出总值1.3亿元的邻里购物券,全部新加坡公民家庭都可领取价值100新元的邻里购物券,使用截止日期为2022年12月31日,鼓励社区消费,支持邻里商家和小贩。在首轮邻里购物券中,有110万户或93%的本地公民家庭领取。2022年5月11日起,第二轮邻里购物券发放,每户本地家庭可再领取额外100新元。 新加坡零售和
餐
饮
在4-8月快速恢复,或与“共存”方针和邻里购物券等补贴措施有关,因而娱乐、食品饮料、服装的消费需求恢复更为明显。 出入境方面,从今年4月1日起,所有完成疫苗接种的旅客和12岁及以下儿童在入境新加坡后免隔离;从8月29日起,未接种疫苗的入境者免隔离。 从4月份开始,新加坡航空旅客入境和离境人数、机场旅客吞吐量开始快速增长。9月份新加坡航空旅客入境167.15万人,较3月份增长324.88%;航空旅客入境离境158.72万人,较3月增长391.39%。与2018-2019年均值相比,入境和离境旅客数分别恢复至 60.61%和58.43%。 四、韩国:放松防疫后,零售数据对疫情数据仍敏感 今年1月起韩国逐步放松防疫。2月18日韩国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调整防疫措施具体方案,延长餐厅、练歌房、室内体育设施等公众场所营业时间,停止营业场所出入名单登记制度。4月15日,韩国国务总理宣布从4月18日起全面解除社交距离措施。4月25日新冠传染病等级从甲级下调至乙级。6月20日起取消新冠患者隔离要求。 出入境方面,今年4月1日起,完成全程新冠疫苗接种的入境者免隔离;未接种者入境后隔离7天;6月8日起,全面解除入境隔离限制 ,所有入境人员无论是否接种新冠疫苗、不分国籍,当天起一律免隔离。 韩国疫情曾在今年3-4月及8-9月反弹,3月下旬单日新增确诊、死亡病例曾分别达到38.60万例、335.17例的峰值,但是不改变防疫政策持续放松的方向。 截至11月1日,单日新增确诊、死亡病例分别为3.72万例、25.50例;分别较一个月前增加19.08%、增加0.07%。 总体上,放开防疫措施对韩国的消费增长并无提振。4-7月韩国消费信心指数持续下跌,7月创下2020年4月以来的最大跌幅,跌至86.0。8月-10月韩国消费者信心在低位小幅浮动,截至10月为88.8。消费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为高通胀和低迷的经济景气。10月份韩国经济景气指数录得95.5,环比下跌2.6%。 韩国零售销售指数(2015年=100)在2021年12月至2022年7月持续下行,从123.20降至117.80,尽管这一时间段防疫政策并未收紧,消费依旧低迷。但9月疫情降温后零售数据反弹。 韩国旅游业正在恢复,但恢复程度仍偏低。今年4月起完成全程新冠疫苗接种者入境韩国免隔离,此后韩国机场旅客吞吐量开始回暖。9月份韩国仁川机场起降1.5万架次,为2019年同期的45.5%;9月仁川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为180.3万人次,为2019年同期的33.12%。 五、越南:放松防疫后零售好转,服务消费弹性更强 2021年8-9月的疫情中越南政府严格封控。2021年10月疫情降温,政府发布第128号决议,提出“安全、灵活适应,有效控制疫情”,是越南疫情防控转折性政策,开始转向抗疫新常态。 2021年11月,胡志明市卫生局发布“新冠患者居家隔离治疗指南”。今年2月16日越南卫生部下发通知,确诊病例(F0)居家隔离7天,如果检测呈阴性即可解除隔离;同时将第一代密切接触者(F1)的居家隔离时间从7天降至5天。今年4月15日,越南卫生部宣布F1密接者无需隔离。 今年3-4月,越南疫情反弹,越南没有实质性收紧防疫政策。3月份每日新增确诊人数飙升;而得益于疫苗接种率全球领先,死亡率较去年之前大大下降。3-4月的疫情中,越南加持采用灵活“5K防疫原则”:坚持“2K”即戴口罩和消毒,剩下的“3K”即保持社交距离、进行健康申报、不聚集,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执行。 去年Q4越南大幅放松防疫政策后,零售额快速反弹。2021年10月放松防疫后,越南零售额环比增长23.4%, 同比降幅17.6%,较前月(-31.2%)大幅收窄。今年3月份爆发Omicron疫情后,零售数据升势不减,3-10月份零售额环比增速保持为正。 分行业来看,服务业、商业、宾馆
餐
饮
业的零售额均在放松防疫后明显反弹,服务业弹性最大。由于越南于今年4月15日取消密接者的居家隔离要求,我们观察5月以来零售额增速,截至10月份服务业、商业、宾馆
餐
饮
、旅游业分别累计增长了72.42%、6.20%、3.71%、-1.91%。越南旅游业的恢复程度偏弱。 出入境方面,越南全面解封后,入境旅客数量较往年的恢复程度仍很低。今年3月15日起,在登机前出示阴性证明的,抵达越南后无需隔离可以自由活动;无阴性证明的,在抵达后24小时内进行检测,呈阴性后即可自由活动。从5月15日起,入境越南不再需要进行核酸检测等任何准备工作。 为何在放开防疫后,越南和韩国的消费表现相反?两国的差别主要有2点: (1)越南的人口结构更年轻。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21年越南、韩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分别8.21%、16.57%。韩国社会老龄人口占比为越南的2倍多,而老龄群体的消费力在经历疫情打击后,恢复更慢。 (2)疫后越南受到更多区域贸易政策的利好(例如RCEP等) ,经济前景更为乐观。而韩国的国际贸易相比之下,在今年受疫情和地缘政治等因素的负面影响更多。 六、中国香港:防疫政策大幅放松月份,消费短暂反弹 中国香港在2022年1-3月爆发疫情,从今年1月5日起严格收紧防疫,关闭酒吧、健身房、商场、主题乐园等场所。 4月疫情得控,政府开始逐步开放防疫措施。
餐
饮
业恢复晚间营业至22点,迪士尼乐园等场所在有限制条件的情况下重开。5月19日开始放松的第二阶段:酒吧可营业至凌晨2点,户外和郊野公园运动无需戴口罩,戏院入座率放宽至八成,观众可在场内饮食等。10月25日,香港地区的教育局向全港学校发出信函,公布面授课堂最新安排,放宽中小学恢复全日面授课堂的要求。 中国香港至今仍保留必要的隔离和管理措施,地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也多次强调抗疫工作不会躺平。今年Q3香港疫情确诊病例数小幅抬升,防疫政策随之阶段性灵活调整。 入境限制方面,5月1日起,非香港居民可以从海外地区入境香港;6月1日起放宽部分来港人士入境登机前及抵港后的新冠核酸检测安排;8月12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缩短入境后隔离时间,海外抵港人士改为“3+4”检疫方案(3天酒店检疫加上4天家居检疫);9月23日香港特区宣布取消酒店隔离检疫,入境政策改成“0+3”。 今年4月份疫情降温,香港地区放松管控。零售业销货值在政策放松的当月明显反弹,4月份同比11.68%,而2月3月同比分别为-14.62%、-13.79%。剔除价格因素的零售业总销货的数量指数,在今年4月环比大幅增长26.4%,同比7.98%。但香港地区的消费反弹,似乎仅出现在防疫政策显著变化的月份,并不具备持续性。5月份起零售业总销货值同比增速回落。 随着入境检疫要求放宽,香港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回暖;9月份离港和抵港的旅客吞吐量合计52.5万人,为2019年同期的10.9%。旅游业方面,今年夏天旅游旺季,酒店入住率达到75%;疫前正常年份的旺季入住率约为90%。 七、中国台湾:放松管控后疫情反复,消费信心下滑 中国台湾地区的疫情在今年5-6月、9-10月反弹。5月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突破8万例;8月份降回每日2万例左右之后,9月再度上升,10月达到4万例以上。截至11月1日,台湾地区单日新增确诊、死亡病例分别为3.38万例、62.33例;分别较一个月前下降19.9%、上升43.3%。 境内防疫政策方面,今年4月起至今,中国台湾地区多次放松管控要求。2022年4月26日,密接者的居家隔离天数从10天调为3天,即从“10+7”改为“3+4”;4月27日起取消简讯实联制,即进出场所不需要再扫实联制;10月24日宣布密接者隔离改为“0+7”(不再居家隔离,仅需7天自主防疫)。 入境方面,2022年6月11日台湾流行疫情指挥中心表示逐步开放边境,入境检疫天数“3+4”(3天居家检疫+4天自主防疫)、入境人数总量每周2.5万人次;7月7日每周入境人数从2.5万人放宽至4万人;8月22日放宽至5万人;10月13日起入境检疫改成“0+7”,即免居家检疫+7天自主防疫管理,每周入境人数放宽至15万人,阳性者自检测日的7日内不得搭机,入境前需提供1人1室条件的自宅或防疫旅馆订房证明。 中国台湾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在今年以来持续下降,10月份录得61.22,前值62.59,较年初的73.67大幅下滑。服务业PMI在5-7月上升,8-10月连续下降。放松管控后,台湾地区的
餐
饮
业营业额受到提振,批发和零售业营业额表现依旧平淡。 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疫情发展超预期、海外财政及货币政策变化。
lg
...
金融界
2022-11-06
中国银河:给予同庆楼增持评级
go
lg
...
业绩将显著上升。食品方面,公司依托自身
餐
饮
优势,推出了名厨菜和面点系列,凭借门店厨师和中央厨房优势研发出臭鳜鱼自热饭,红烧肉自热饭等方便速食新品,目前正在签约入驻其他品牌超市,同时着力发展全国性经销商,未来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为1.3/2.5/3.4亿元,对应当前股价22-24年PE分别为67/34/25倍,首次覆盖,给予“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宏观经济下滑风险;开店进展低于预期。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方正证券刘畅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为74.89%,其预测2022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2.49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34.06。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6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5家,增持评级1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32.11。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同庆楼(605108)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财务可能有隐忧,须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货币资金/总资产率、应收账款/利润率近3年增幅。该股好公司指标2.5星,好价格指标2星,综合指标2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2-11-06
单日新增746例感染、3天转运3.1万人!广州称正面临3年以来最严峻疫情
go
lg
...
活超市(含农贸市场)、药店、医疗机构、
餐
饮
类企业(只提供快递外卖服务)等行业和场所正常运行外,其余经营性场所一律暂停营业。各街道、社区加强“场所码”等扫码核验工作,进入以上场所须持有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六、全区全员核酸检测。全区市民按照“应检必检,不漏一人”的要求,参加各轮次核酸检测,按所在街道社区通知分时段参加核酸检测,严格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口罩,保持1米以上距离,检测完毕立即返回居所。 七、各街道建立专门的服务保障队伍,设立暖心服务热线和医疗咨询热线,及时响应市民诉求。 上述措施,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动态调整。中、高风险区和临时管控区继续参照有关防疫政策执行。对不履行主体责任、拒不执行防疫要求造成疫情传播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广州地铁: 涉及海珠区内的所有地铁车站 均停止对外服务 据@广州地铁 昨日23时许消息,2022年11月5日运营时间起,二、三、四、八、十八、广佛线、APM线涉及海珠区内所有地铁站及有轨电车均停止对外服务。 接市政府部门通知,因海珠区疫情防控需要,2022年11月5日运营时间起,二、三、四、八、十八、广佛线、APM线涉及海珠区内的所有地铁车站和有轨电车均停止对外服务,其中涉及的换乘站保留站内换乘功能。期间,为保障成人高考等考试考生需要,11月5日、6日上午6时至9时海珠区内站点正常服务,客村站、大塘站、龙潭站维持原来的停止对外服务(客村站可换乘)。
lg
...
夏洛特
1评论
2022-11-05
中国退出新冠清零?股市上涨、人民币止贬回升 重新开放后的6大市场指南
go
lg
...
售复兴 宴会和商务活动的复苏可能会提振
餐
饮
服务,这对酿酒商贵州茅台和五粮液宜宾,以及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等餐馆来说是有利的,仅本周就上涨20%以上。重新开放将为更广泛的经济前景提亮,这对消费必需品群体来说是一个福音,例如乳制品生产商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益海嘉里金龙鱼控股有限公司,后者是该国最大的食品加工商之一。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新冠清零政策转向不太可能是直截了当的,随着交易员仔细研究隐蔽的迹象和政策调整,这会造成波动。任何松动都将导致感染激增,从而在基本上与病毒隔离的公众中引起警惕。 “对于不介意波动的投资者来说,重新开放和消费是有道理的,但你需要能够承受风险,”法国巴黎银行财富管理香港首席投资顾问Grace Tam说。 奢华回归 消费可能远远超出家庭必需品,而转向更多高端消费,从而提振在海南经营离岸免税店的中国旅游集团免税公司。其在岸股票本周飙升18%,将全年跌幅收窄至10%。如果中国游客回归,亚洲对欧洲奢侈品行业收入的贡献也将重回正轨。拥有Gucci品牌的开云集团在中国的销售疲软。 GAM Luxury Brands基金的首席经理Swetha Ramachandran在电子邮件中表示:“零冠状病毒疫情的潜在放松对奢侈品股来说是一个可喜的利好因素,”并指出这将支持更大的流动性回归,并重新唤起中国消费者的乐观情绪。 消旅行热潮 如果中国开始开放,航空公司可能最终会出现转机。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和春秋航空等预算有限的公司将受益。作为全国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的上海国际机场有限公司和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有限公司也将受益,两家公司今年迄今均实现约30%增长。 资生堂等日本化妆品制造商将成为中国消费者的主要受益者,根据Jefferies Financial Group Inc.的数据,该群体占入境化妆品销售额的80-90%。 疫苗促进 由于更高的疫苗接种率被认为是中国放松政策的先决条件,因此新冠疫苗制造商受到关注。 过去两周,随着中国城市采用其吸入式疫苗,CanSino Biologics Inc.在香港的股价翻了一番多。 其他值得关注的股票包括正在开发本土mRNA增强剂的Walvax Biotechnology Co.和与辉瑞公司的口服药丸签订分销协议的China Meheco Co.。上海复星医药集团正在商业化一种当地的新冠额药物,本周在中国股市均获得两位数的涨幅。 中国还需要加强低线城市的医疗设施并升级医院设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感染增加。潜在的赢家包括江苏恒瑞医药有限公司和江苏宇悦医疗器械供应有限公司。 商品 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经济的复苏将刺激大宗商品需求,并从澳大利亚矿业公司必和必拓集团有限公司到美国上市的铜生产商Freeport-McMoRan Inc.产生影响。 中国最大的炼油厂和最大的能源生产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国内汽油、柴油和航空燃料需求复苏时值得关注的公司。 货币支持 人民币今年一直承压,由于中国人民银行与美联储保持宽松货币政策,兑美元汇率下跌超过 10%。鉴于更好的增长前景和股票流入,摩根士丹利预计,如果中国放宽其新冠清零政策,人民币将走强。策略师本周写道,展望未来,这可能与服务业对出境旅行的潜在流出混合在一起。 “中国是我们正在积累的一个领域,”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解决方案亚太区客户投资解决方案区域负责人Subash Pillai本周表示。“从12个月的角度来看,我们非常有信心中国将以某种实质性的方式重新开放。”#新冠疫情#
lg
...
小萧
2022-11-05
民生加银基金一周复盘:市场情绪好转,消费、新能源赛道涨幅靠前
go
lg
...
现修复。同时,随着消费者出行逐渐恢复,
餐
饮
消费复苏,也有望对板块带来一定利好。 思路三:港股互联网龙头。整体看,当前政策层面已经出现较多积极变化,板块总体估值或处于十年来的相对低位,随着后续全球流动性逐渐好转,板块有望盈利大幅反弹。 【热点事件】 11月FOMC持续加息75bp,整体信号偏鹰。11月3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75bp,至3.75%-4%,符合市场预期。根据本次美联储决议声明和鲍威尔的发言,从结果上来看,此次信号明显偏鹰,整体传递了加息终点更高、持续更久、未来或讨论紧缩力度退坡的三重信息;但目前看前两者更重要,因此市场需要先让位于更高的利率才能考虑后续的紧缩力度退坡。根据目前金融条件已经明显收紧且逐步超过投资回报率,增长压力逐步显现,加之会议申明中添加的时滞效应,市场认为美联储接近放缓加息幅度的节点。 10月制造业PMI指数小幅下行。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2%,低于前值的50.1%,低于Bloomberg预测中值(49.9%),重回收缩区间。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多地频发,扰动供给端,10月PMI供应商配送时间超季节性环比回落1.6ppt至47.1%;需求端疲软,内需弱于外需,10月PMI新订单环比下降1.7ppt至48.1%,新出口订单环比略微改善0.6ppt至47.6%。其中,10月份在手订单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分别环比下降0.2ppt、0.8ppt至43.9%、52.6%,处历史最低水平,可见需求因素对生产分项的负面影响或大于供给因素。 二十大后多国政要密集访华。10月31日,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两国领导人签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两国将发挥地缘相近、产业互补优势,加强各领域务实有效合作;11月1日,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两国领导人就双边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共同规划和引领中巴关系发展蓝图;11月2日,坦桑尼亚总统哈桑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将在涉及能源、基础设施、融资、教育等诸多领域有更多合作;11月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此为2019年底以来首位访华的西方国家政府首脑,据悉朔尔茨此次访华带了12位德国商业巨头。 多部门出台智能驾驶和VR支持文件。11月1日,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提出,目标到2026年推动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超过3500亿元,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2500万台,培育100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骨干企业;同时提出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并构建融合应用标准体系;在中小学校、高等教育、职业学校建设一批虚拟现实课堂、教研室、实验室与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具体方向包括硬件端加快近眼显示、渲染处理、感知交互等技术突破,内容端推进应用场景落地。11月2日,工信部发布《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将遴选符合条件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和具备量产条件的搭载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开展准入试点,试点企业应具备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风险与突发事件等安全保障能力,且具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监测服务平台;对通过准入试点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在试点城市的限定公共道路区域内开展上路通行试点,试点城市应当具备相应的地方性法规或管理政策、组织协调机制等政策保障条件和必要的基础设施条件。
lg
...
金融界
2022-11-04
上一页
1
•••
523
524
525
526
527
•••
559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仅1.2万!非农数据大“爆雷”!黄金飙升、上破2760 市场加大11月降息25个基点押注
lg
...
美国大选前非农报告“不按套路出牌”,金融圈大佬们怎么看?
lg
...
今日非农恐被扭曲:最低7万!以色列突然“高度戒备”,恐慌指数狂飙
lg
...
【直击亚市】中国传两大好消息!伊朗恐发动重大报复性打击,今日非农驾到
lg
...
【比特周报】比特币暴跌失守7万的原因找到了!特朗普、昔日最大交易所突传巨响……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0讨论
#海外华人投资#
lg
...
27讨论
#链上风云#
lg
...
46讨论
#美国大选#
lg
...
98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41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