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奥德赛”;成为入选“2022 年迪士尼加速器计划”的6家公司之一;与可口可乐艺术家合作推出136款 NFT,以致敬该品牌的136年历史。 游戏,音乐,娱乐,时尚美容,体育运动,汽车,名人... 这种商务方式其实也可以沿用到其 Polygon 2.0 方案中。将其超链网络打与企业适配,邀请传统商业机构部署,打通区块链与商业世界的链接。而这些合作也可以为 Polygon2.0 带来更多高质量的项目,推动其生态发展,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总体而言,Polygon 和传统的 Web2 行业巨头的合作,其影响度和合作广度,很有可能会成为未来10年 web2 用户和世界企业进行采用的首选区块链网络。如果能有效利用这些资源,这很可能是未来 Polygon2.0 超链网络的潜在项目方。 3. 代币赋能 以 Rollup 为主要技术的 ZK 和 OP,在推出 Stack 方案时,该如何设计经济模型来提高为本代币提供价值赋能?相比于 L2 Stacks,CP 的代币赋能就没有那么多的阻碍。 比如在 Cosmos 中,虽然在初始版本中每条链都有自己的生态和代币,$ATOM 很难以发挥用武之地。但是在 Cosmos 2.0 大会中,团队决定将 $ATOM 作为 Hub 的 Gas 收费标准,允许定制链与 Hub 共享安全性。在波卡中,当前的 $DOT 支持网络治理,国库 Treasury,插槽拍卖。在即将到来的 2.0 版本中,会将原本的拍卖变成 Coretime 的市场。 这也是与 CP 最大的区别,因为 ZK 和 OP 都是以太坊的 L2,本身的价值就是解决 L1 的扩容问题,所有的交易都需要部署在 L1 上的智能合约进行验证,被确认的资产才算是真正的钱,用户才会信任 L2,因此 Gas 都是 ETH。 换句话说,L2 是为 L1 添嫁衣裳,不仅帮助 L1 实现扩容,处理的每一笔交易都是增强了 L1 代币的信用和价值,并且 L2 永远无法真正脱离 L1。这也是为什么,L2 在超链的愿景下,如何实现代币的分配显得尤为重要。 虽然目前没有详细的解决方案,上述所说的 EVM L2 也暂无说明本链的原生代币将如何从超链网络中获得驱动力。不过可以考虑以下几点来设计经济模型: L2 网络的治理(参考 Polkadot ): 虽然用 ETH 作为生态的底层代币本位是无法摆脱的,但是针对于网络治理层面,利用 L2 的原生代币的接受度较高。 想要参与 Stack 生态,超链必须持有一定数量的原生代币; 代币持有者可以参与网络治理,填投票,参数调整等等治理活动,来为代币增加赋能 设立治理中心/国库:作为生态的治理机构,再保留 L2 自主性的同时进行统一的价值管理; 这样,不管是对于开发者还是用户,都可以全面参与生态,增强对生态的认同感和参与感。对于 L2 而言,也增加了代币的使用场景,更加高效的调动网络参与者。 超链费用分配(参考Cosmos): Layer 2 在构建跨链网络时,可以借鉴 Cosmos 使用原生代币参与跨链费用分配的做法。虽然在 Layer 2 上运行智能合约仍需要使用 ETH 来支付 Gas 费,但是对于超链之间的跨链互操作产生的费用,可以考虑用 L2 的原生代币进行支付。 比如,在 Cosmos 中,$ATOM 用于支付 IBC 跨链手续费,同时也会给予参与验证的跨链验证者代币奖励。那么举一反三到 L2 Stacks 中,超链之间进行资产跨链转移时,可以设置一定的跨链手续费,必须使用原生代币进行支付;也可以抽取部分比例的跨链收益分配给代币的抵押者;此外,一些跨链功能模块的开发和验证,也可以通过其代币进行激励。 这样既保持了以太坊生态中 ETH 的核心作用,又可以发挥 $OP 代币在跨链网络中的治理和价值传递功能。如果设计得当,可以形成一个正向的激励机制,促进 Optimism 跨链网络的发展。 收租模式(参考 Ethereum): 8月25日,Base 推出了和 OP 的经济合作协议:Base 将提供给 OP 两种模式的收益,2.5%的排序器收入或者15%的利润(两者取其高);而 OP 将给 Base2.75%的 $OP。 这一方案的发布就立刻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根据 $OP 发行量&价格推断 OP 给 Base 的代币总价值约为1.77亿美金,同时也根据 Base 链的估值来反推15%的利润,约为11亿美金,相当于 OP 占据 Base 15%的股份。不仅如此,就算采用2.5%的排序器手续,本质上也可以理解为 OP 收租。 在以往的以太坊网络,作为一个 ToB 的底层链,将其他的交互动作外包给 L2,且每一笔在 L2上产生的费用一部分分给 L2 作为执行费用,剩余一部分给 L1 作为安全结算,作为以太坊收入来源。那么 OP 与 Base 此举,也算开创了 L2 的另类收租模式。 虽然使用 L2 原生代币作为超链的 Gas 单位可能性不大,ETH 终究是共识代币。但是如果将 L2 视为 Stack 的承包商,负责承包网络构建,引入投资,帮助构建生态,而超链要做的是交付一部分的利润,这样的盈利模式,在如 OP 这样的超级 L2 背靠的资源来看,确实非常吸引人。 与项目方相互赋能: 以 OP Stack 为例,目前 opBNB, ZORA, Base, Mantle,Worldcoin, Debank 相继站队 OP Stack,其对 OP 的价格影响较大,不过由于时间线限制,无法直观的看到单日的增长态势,因而,我们暂时选取 Base 宣布部署当日 $OP 的价格变化: 可以看出,在2月23号当日,$OP 的价格一度上升到$3.01。其大概率是因为在晚上10.30左右 Base 在 OP 主网发布了合作 NFT,随即晚上11点左右价格开始飙升到最高值,随即回落。 自 Binance 宣布 opBNB 构思以来,且伴随着 Base Protocol, ZORA, Mantle, Debank 等高质量项目加入 OP Stack 后,不可否认的是本身这些项目给 OP 带来的知名度和光环,会吸引更多项目方对 OP Stack 产生兴趣。 便给当项目方决定在 OP Stack 上部署时,购买和持有 $OP 代币是非常合理的选择,不仅是为了参与到生态,更是一种价值投资。 $OP 在未来在超链生态中一定会有用武之地,而持有 $OP 可以赋予项目方未来更多的权利。除此之外,因为项目方与 OP 本质上是利益共同体,当有越来越多的项目部署到 OP Stack上,随之$OP 代币价值上涨,将直接惠及项目方。而 OP Stack 为发展生态也会积极扶持/宣传项目方,为项目方带来积极曝光和增长。这种双赢局面将鼓励更多项目加入,形成正向循环。而在这个方面,OP 似乎开了一个好头。 三.总结 至此,CP V.S. Layer 2 Stacks 系列文章完结,接下来将对整个系列文章进行总结。 CP 与 Layer 2 的超链网络之争,本质上都是希望可以更好的完善区块链的基础设施。对于一个区块链团队而言,实现所有网络和共识代码,包括安全、密码学等等非常的耗费精力,更不用说想要针对性的优化自己的业务逻辑。 如果此时出现了一套完全的开源的代码框架,为你准备好了网络,共识,通信等等要素,你只需要针对你的业务逻辑进行部署,那么将极大的实现了网络的术业有专攻,且支持的互操作性也为整个生态繁荣打通了罗马大道。 只不过,目前看来,CP 的技术相较于 Layer 2 较为成熟,但是 L2 的生态社区更加繁荣。只不过如果 L2 们要在本基础上再发展超链网络,应该着重思考如果解决本链的技术风险。 除此之外,还有个比较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以太坊基金会对于 L2 的定义非常模糊,以太坊官网上也说明,当前没有官方认证的 L2。我们可以预知以太坊的态度对于 L2 的影响,如果站在 L1 的角度,肯定是希望只将“执行”外包给 L2,自己坐享“租金”。对 L2 的定义肯定必须符合自己本身的利益。 如果有一天 L2 们的超链网络摒弃了 ETH,用自己的代币令建门户,以太坊会做出什么举动呢? 但不论是 CP 这类 L0-L1 的多链生态也好,亦或是 Layer 2 Stacks 带来的 L2-L3 的多链生态与也好,各自都有特有的优势和适用场景。除了可能会因为自身运营问题,而逐渐消亡,这些不同的多链解决方案更有可能的是都能存活下来,并通过不同的连接方式,最终实现不同的公链和多链生态全部都打通的全链生态体系。至于谁能在这样的全链未来中捕获到更多的市场份额,就看今后的各个项目如何经营了。 来源:金色财经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