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屡见不鲜。 例如,今年5月20日,蔚来汽车(NIO)在新加坡交易所(下称“新交所”)二次上市,成为首家在美国、中国香港(也是二次上市)、新加坡三地上市的中概股企业。相比IPO,二次上市方式更为快捷,公司也可通过二次上市优化投资者结构,接触更多更熟悉中国企业的亚洲投资人。 港交所是多数中概股的第一考量。过去几年,新交所也努力吸引更多中国企业上市,但早前出于对地理位置和流动性的顾虑,企业积极性有限。蔚来汽车的上市无疑开了先河。 新交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谢采含此前对记者表示,二次上市可分散风险,相关咨询也越来越多。三地上市的好处在于,若出现从美国交易所退市的情况,企业可以选择将中国香港或新加坡作为主要上市地,并维持另一地的二次上市状态。 据记者了解,目前还有很多公司在排队二次上市,不少企业也在考虑转为“双重主要上市”,这有助于企业被纳入“南向通”标的。7月底,阿里就完成了从二次上市到双重主要上市的转变,中国香港市场正在成为中概股回归的“主场”。 高盛投资研究部方面对记者称,南向资金对在港上市企业有战略意义。港股通是一个高效的融资渠道。通过接入内地日均交易额超1500亿美元的庞大资金池,中国香港主要上市企业可以有效扩大投资者规模。自2014年内地香港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内地投资者累计净买入港股超3000亿美元,南向日均总成交额超过40亿美元。目前港股通成交量占年初至今港交所每日成交量的10.5%。 在目前中美审计监管合作谈判的背景下,中国香港(双重)主要上市对面临着“预摘牌”风险的中概股而言,可以起到分散风险、保障二级市场融资渠道畅通的重要作用。 此外,欧洲的伦敦、瑞士等地交易所也成了中企跨境上市的热门选项。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公告“中瑞通”的已经有8家A股上市公司,包括健康元(11.140,-0.14,-1.24%)药业、三一重工(16.610,-0.19,-1.13%)、国轩高科(39.710,1.19,3.09%)、乐普医疗(18.080,-0.27,-1.47%)、杉杉股份(28.550,0.26,0.92%)、科达制造(19.680,0.55,2.88%)、方大炭素(7.060,-0.03,-0.42%)、格林美(9.210,0.03,0.33%)。 事实上,沪伦通规则在修订后打通了欧洲多地交易所,越来越多中资企业开始关注赴欧发行GDR(全球存托凭证)的融资机会。今年2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并实施《境内外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监管规定》,对2018年10月12日发布的规定进行了修订。 高伟绅中国区联席管理合伙人王彦峰此前对记者表示,修订主要体现在拓展适用范围——境内方面,将深交所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纳入;境外方面,拓展到瑞士、德国等欧洲主要市场。瑞士的审计要求比美国宽松,有助于中国企业在遵守中国法律的同时越过海外上市的一大障碍。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