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香港论坛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财报季已至尾声,美股下周应该关注什么?
go
lg
...
味着,即使是Adobe预计的本财季最高
营
收
增长
也会较三季度的11%放缓,且放缓程度超出分析师预期。 Adobe预计的四季度数字媒体净新ARR还同比下降3.3%,不但转为负增长,而且超预期下滑,降幅为分析师预期的两倍多,以分析师预计的ARR计算,四季度同比下降近1.4%。 评论指出,数字媒体的净新ARR是备受关注的衡量Adobe新创意软件业务指标。近几个月,华尔街越来越担心AI可能会削弱Adobe、Salesforce和Workday这类传统软件公司的业务。投资者正在寻找信号,判断AI技术实际上对Adobe的销售有多大的推动。 2、奥特曼、黄仁勋据悉会见美政府高级官员,讨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需求 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和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当地时间9月12日在白宫会见了拜登政府高级官员和其他行业领袖,讨论如何满足人工智能项目的巨大基础设施需求。 据知情人士透露,与会者还包括科技行业的Anthropic首席执行官达里奥·阿莫迪(Dario Amodei)、谷歌总裁露丝·波拉特(Ruth Porat)和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以及能源部门的代表。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政府方面的代表包括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和美国能源部长詹妮弗·格兰霍姆。 据一位白宫官员称,讨论目标是促进围绕美国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发展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知情人士说,讨论的主题包括许可、劳动力、电力需求和设施的经济影响。例如,OpenAI计划斥资数百亿美元推动美国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涵盖数据中心、能源容量和传输以及半导体制造。
lg
...
金融界
2024-09-16
Adobe三季营收创历史新高,股价为何大跌?
go
lg
...
%,高于预期。从细分市场来看,数字媒体
营
收
增长
11%,至40亿美元,略高于FactSet预测的39.7亿美元;数字体验营收为13.5亿美元,增长10%,同样优于分析师预期的13.4亿美元。 公司表示,其总收入创下纪录,数字媒体部门的年度经常性净收入达到5.04亿美元。这一数字远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4.62亿美元。 Adobe还表示,其剩余履约义务创下了纪录,“展示了将增长与世界级盈利能力相结合的力量”,首席财务官丹·杜恩(Dan Durn)表示。 他补充道:“考虑到我们正在催化的庞大市场,我对我们推动增长和行业领导地位的能力充满信心。” Adobe三季度净利润为16.8亿美元,合每股3.76美元,而去年同期的净利润为14亿美元,合每股3.05美元。经调整后,该公司每股收益为4.65美元,高于分析师预计的每股收益4.53美元。 原文链接
lg
...
投资慧眼
2024-09-13
山西证券:给予新易盛买入评级
go
lg
...
1%,但占收比保持在4.8%左右,随着
营
收
增长
费用率下降带来的规模优势也在显现对净利率的积极作用。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全球AI光模块出货环比增长将持续,公司受益于以太网光模块占比的提升、海外云厂商新客户的导入以及产能的持续扩张下规模效应的 体现。我们将公司盈利预测上调,预计2024-202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0/43.6/48.4亿元(前次为16.2/22.0/29.2),上调评级为“买入-A”。 风险提示 GPU服务器等AI下游基础设施出货不及预期导致光模块市场预期下调;北美云厂商引入新供应商导致公司市场份额下滑;随着集成光子技术发展光模块存在被更高集成的光子器件替代风险;中美经济科技摩擦导致关税政策变化等。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国盛证券赵丕业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高达83.58%,其预测2024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24.01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29.6。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6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6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20.78。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
lg
...
证券之星
2024-09-13
海通国际:给予海信家电增持评级,目标价位36.15元
go
lg
...
921) 投资要点: 公司24H1
营
收
增长
13%,归母净利润增长35%。公司发布24半年报,24H1实现营收486.4亿元,同比增长13.3%,实现归母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增长34.6%,扣非净利润达17.0亿元,同比增长34.82%。其中Q2单季度实现营收251.6亿元,同比增长7.0%,实现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17.3%。公司24上半年收入及利润端均实现优异表现,Q2单季度保持增长态势。 收入利润持续增长,盈利能力亦保持提升。公司24H1销售毛利率达21.28%,同比下降0.25pct,上半年归母净利率达4.14%,同比提升0.66pct。其中Q2单季度实现销售毛利率20.95%,同比下降0.92pct,费用端方面销售、管理及财务费用率为10.38%/2.30%/-0.13%,分别同比下降0.39pct,提升0.14/1.01pct,最终净利率为4.11%,同比提升0.36pct。 分业务板块看,公司冰冷业务实现营收146.9亿元,整体增速达26.8%。其中洗衣机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49.8%。暖通业务实现营收227.7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海信日立实现营收113.4亿元,同比增长0.3%,实现净利润19.6亿元,同比增长21%,公司在多联机市场以超过20%的份额,保持行业龙头地位。 公司内销实现收入253.3亿元,同比增长3.5%,毛利率达31.92%,同比提升0.79pct;海外市场实现营收182.1亿元,同比增长27.9%,其中欧洲/美洲/中东非/亚太/东盟区分别增长14%/40%/27%/19%/39%。公司美洲区利用墨西哥蒙特雷工厂布局优势,补足美系产品阵容,聚焦中南美市场,加速渠道拓展。东盟区聚焦打造重点品类阵容,快速拓展连锁渠道,提升零售效率。其中自主品牌收入同比增长64.37%,自有品牌收入占比74.31%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坚定推进全球化战略,同时推进自身治理结构优化,业绩表现优异。长期看,公司央空业务有望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带动整体业务份额稳步提升,三电结合自身协同资源优势继续维持改善态势。公司业绩考核目标明确,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EPS为2.41、2.75、3.13元/股,给与公司24年15xPE估值,对应目标价36.15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终端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及汇率波动风险。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中金公司李晶昕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为79.7%,其预测2024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34.21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9.9。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6家,增持评级5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31.71。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
lg
...
证券之星
2024-09-13
Danone达能增长将大幅放缓?杰富瑞下调股票评级和目标价
go
lg
...
至12.69%。该公司预计,2024年
营
收
增长
有望在3%至5%之间。 而股票投资平台Simply Wall St分析称,达能今年营收预计将大幅放缓,
营
收
增长年
率预计为1.9%,而过去五年历史增长率约为3.2%;同时,该机构预计同行业其他公司
营
收
增长年
率为3%。 杰富瑞认为,达能的利润率野心现在看来受到加速EDP数量或混合(Vol / Mix)方面的持续斗争,以及高利润业务增长放缓的风险的困扰。 杰富瑞下调了达能集团的营收预期,目前预期中期利润率将持平。 据统计,在覆盖达能公司股票评级的26名分析师中,有14人的评级为「强力买入」或「买入」,10人为「持有」,2人为「强力卖出」或「卖出」。 原文链接
lg
...
投资慧眼
2024-09-13
上海电气H1三大核心业务齐陷“颓势”,资产负债率升至72.5%,经营性现金流持续承压
go
lg
...
产利用效率偏低,资产投入未能有效转化为
营
收
增长
。 在面临高资本性支出的同时,上海电气经营活动净现金流的持续为负、运营效率指标的下滑,凸显出其在扩大规模与提升资产效率之间的平衡难度。未来,如何优化资本支出、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以及改善现金流管理,将成为公司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赵子祥)
lg
...
证券之星
2024-09-13
多点DMALL:数据驱动核心优势,智能算法预测商品需求趋势
go
lg
...
ALL的海外业务收入已初具规模,成为其
营
收
增长
的新引擎。 制图: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数据来源:choice 因此,随着国内零售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的攀升,以及企业海内外市场双轮驱动战略的推进,多点DMALL的营收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据财报数据显示,多点DMALL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国内及海外总营收分别为10.45亿元、15亿元及17.5亿元。其中,海外业务收益显著增长,从2021年的0.2亿元增至2023年的1.2亿元,标志着其海外业务已成为公司新的增长极。
lg
...
金融界
2024-09-12
中邮证券:给予唯捷创芯买入评级
go
lg
...
意义的新产品,它不仅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
营
收
增长点
,更在打破国内市场长期以来由国外厂商主导的局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第一代产品的销售和与客户的深入沟通,公司积累了宝贵的市场反馈和经验,这为公司即将推出的第二代产品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该产品的成功经验也将为公司未来在大模组方案领域的研发提供重要参考,使公司与全球厂商同步推出创新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 WIFI、车规卫星模组积极开拓新市场。公司在报告期内成功实现了Wi-Fi7模组对路由器和智能手机终端的批量销售,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无线通信领域的竞争地位。受益于技术创新与突破公司已正式推出了第二代非线性Wi-Fi7模组产品,并且该产品已进入量产阶段。相较于传统的线性Wi-Fi模组,第二代产品在电流需求上显著降低,这不仅有助于降低能耗,还能减少设备维护成本。凭借在射频前端芯片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成功推出获得车规级AEC-Q100认证的5G车规级射频前端解决方案,并已在终端产品中实现批量销售。这些模组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可靠性,为汽车行业提供了先进的通信解决方案,满足了市场对于高质量无线通信产品的需求。2024年上半年,智能手机市场对卫星通信功能的态度从最初的观望和尝试,逐步转变为积极推广和应用。卫星通信功能逐渐成为旗舰手机的标配,多家品牌手机厂商陆续推出支持卫星通信的智能手机,这些手机不仅能够实现卫星通话,还能在没有地面网络的情况下发送短信和进行数据传输,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通信体验。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的新产品卫星通信射频前端模组已成功导入多家品牌手机厂商,实现了规模销售,下一代产品也在研发中。 接收端产品收入不断扩大,逐步扩大市占率。公司的接收端产品向头部手机批量出货,实现营收21,752.54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的比例20.30%。L-FEM: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已成功完成新一代L-FEM产品的设计。该产品预计将在2024年下半年向客户推广与前两代产品相比,新一代L-FEM在带外抑制性能上实现了显著提升,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满足5G应用中复杂的网络部署场景需求。此外,通过实施严格的成本控制和优化生产流程,新一代L-FEM在提升性能的同时,也确保了具有竞争力的生产成本,这将有助于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L-DiFEM模组:在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第一代L-DiFEM模组产品已进入市场推广阶段该产品集成了低噪声放大器、滤波器和天线开关,是一款高度集成化、用于Sub-3GHz频段的接收模组。通过结合已推出的L-PAMiD产品,公司为品牌厂商的高端机型提供了一整套解决方案。L-DiFEM模组的推出不仅扩展了公司的接收端产品线,也显著提升了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分别实现收入30/35/4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0.8/2/3.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152/60/3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研发失败的风险;产品升级迭代的风险;营业收入无法持续高速增长,盈利水平同时受到影响的风险;毛利率相对较低的风险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应收账款回收风险;汇率波动的风险;政府补助减少和政策变化风险;存货跌价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国际贸易环境变化风险。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中邮证券吴文吉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为74.81%,其预测2024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3.68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32.14。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5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4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54.47。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
lg
...
证券之星
2024-09-12
中银证券:给予领益智造买入评级
go
lg
...
同比+0.8pct。 产品结构变化是
营
收
增长
、毛利率下行的主要原因。2024年上半年公司AI终端及通讯类业务实现收入176.4亿元,同比增长30%,毛利率16.5%,同比下降5.2个百分点该业务营收及毛利率变化主要因公司在AI终端制造领域的提前布局,带来手机、PC平板、MR、碳纤维产品、散热模组等产品收入增长较快,但部分盈利能力较原先业务低导致。汽车业务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43%,主要因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及份额不断提升导致;光伏储能业务收入4.0亿元,同比下降56%,主要因客户订单阶段性下降等因素导致。 端侧AI、折叠屏等新技术带动公司新增长点。①AI技术在各领域快速落地,消费电子终端作为生成式AI重要的端侧接入口,有望推动对终端产品需求及散热、充电器存储、屏幕等硬件端的升级,带来公司新的发展机遇。其中VC均热板成为重要的增量,据Yano Research测算,全球VC均热板市场规模预计以24%的年复合增速从2022年的3.1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的5.9亿美元。公司为客户提供铜、不锈钢、纯钛等不同材质的VC均热板散热方案,公司的各类超薄VC均热板及散热方案已被中高端手机搭载并量产出货。②折叠屏凭借较高的技术门槛及高附加值属性成为目前手机市场新的增长点及重要发展机遇,根据Counterpoint数据,2024年一季度全球折叠屏手机销量同比增长49%,增幅创下6个季度以来新高。公司碳纤维结构件作为折叠屏屏幕支撑板的关键零件,具备高强度、低密度、模量好,兼具导电及散热佳的特性,逐步取代不锈钢材料进入折叠屏手机行业,通过热固性碳纤维材料的热压可实现0.15~0.2mm厚的产品,公司的碳纤维结构件已被行业头部客户采用,并实现量产出货估值 因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承压,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每股收益0.29元/0.45元/0.56元,对应市盈率23.2倍/15.1倍/12.0倍,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宏观环境变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客户较为集中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商誉及资产减值风险。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中信证券梁楠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高达83.46%,其预测2024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19.27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25.11。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4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3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9.5。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
lg
...
证券之星
2024-09-11
西麦食品烧钱式营销B面:中报归母净利润增速不足2%,“第二春”业务布局失利
go
lg
...
半花掉超15亿元。只不过,销售费用带动
营
收
增长
的同时,也进一步挤压了公司整体利润。这在西麦食品2024年半年报中可以窥见:当期公司营收双位数增长,而归母净利润增长还不到2%,且不及销售费用的零头。 证券之星注意到,归母净利润增速慢于营收增速,来自电商渠道费用较高以及主要原料成本上涨的双重影响。 今年是“西麦”品牌成立30周年,周年庆典上,实控人谢庆奎提出“再造一个新西麦”。这次,其将增长点寄托在大健康市场。前有押注冷食燕麦的失利,西麦食品押注大健康领域能否翻盘留有悬念。 归母净利润不及销售费用零头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西麦食品实现营业收入9.73亿元,同比增长38.83%,归母净利润6654.19万元,同比增长1.84%。 在财报中,西麦食品表示,营业收入主要原因是春节旺季市场销售增加所致,这一点在单季度业绩中有明显对比。今年一季度,西麦食品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6亿元、4500万元,分别环比增长27.09%、96.14%;Q2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7亿元、2154万元,均环比双位数下滑,Q2业绩表现明显不如Q1。 证券之星注意到,高昂的销售费用成为西麦食品
营
收
增长
的重要推手。今年上半年,西麦食品的销售费用支出为2.85亿元,同比增长49.78%,高于营收增速。其中,宣传推广费占大头,达1.74亿元。 通过营销换取市场规模,也意味着要以牺牲利润为代价。 谈及净利润增速慢于营收增速的原因,在日前的电话交流会中,西麦食品解释称,其一是公司发力兴趣电商,推动线上渠道销售增长,兴趣电商平台营收同比实现翻倍增长。相应的,投入兴趣电商平台的费用较高。公司下半年会逐渐的进行费用投入策略上的调整,优化线上费用投放的效率,提升线上的盈利能力。其二是因为主要原料成本的上涨,燕麦粒的涨价带来的成本增加在二季度产生一定影响。 这也是长期以来西麦食品的一大弊病。2021—2023年,西麦食品的销售费用分别为3.65亿元、3.94亿元、4.97亿元。算上今年上半年,西麦食品三年半销售费用累计支出15.41亿元。 不可否认的是,销售费用的增长推动了收入规模的增长。2021-2023年,西麦食品的营收从11.54亿元增至15.78亿元,但实际利润转化难见成效。2019年时,西麦食品的归母净利润就达到1.57亿元,2023年西麦食品归属净利润为1.16亿元,可见近几年利润在倒退。 冷食燕麦片收入占比不足7% 资料显示,西麦食品专注于以燕麦为代表的健康谷物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有热食燕麦:纯燕系列燕麦片 (纯燕、有机、燕麦麸皮等)、复合系列燕麦片(牛奶燕麦、中老年燕麦、燕麦+、谷物粉、燕麦主食、功能性食品等)、休闲系列燕麦片(烘焙燕麦、减脂燕麦等)。 今年上半年,西麦食品纯燕麦片收入3.72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为38.19%;复合燕麦片贡献4.36亿元、44.78%的收入,超越前者,成为业绩支柱;冷食燕麦片贡献了0.68亿元收入,占比不足7%,去年同期这一产品收入占比为8.09%。 据了解,西麦食品曾大举进军冷食燕麦市场,希望以此获得“第二春”,但从目前结果看,差距甚远。 西麦食品主打的纯燕麦片和复合燕麦片属于热食燕麦片,需要沸水冲调或烹煮以达到食用状态,实际消费场景以早餐等为主。而受我国饮食习惯影响,早前冷食燕麦片并不吃香,随着2018年王饱饱等互联网新兴品牌崛起,该品类逐渐成为年轻消费者的心头好。西麦食品于2020年推出冷食燕麦片,当年产生了1.47亿元的营收。 2020年年报中,公司提出通过冷食燕麦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然而开局即巅峰,次年该品类收入降至1.35亿元,至2023年仅为1.2亿元,业绩贡献度不足8%,扛大旗的依然是热食燕麦片。 一位食品行业人士表示,目前我国燕麦食品品类相对较少,且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以至于市场竞争不断激化,这就要求企业强化研发,不断扩充品类来满足人们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西麦食品拥有广西贺州、河北定兴、张北、江苏宿迁——南北东四大生产研发基地,其也不断强化研发投入,但对比营销要稍显逊色。今年上半年,西麦食品的研发费用仅为423.58万元。 押注大健康赛道成效待考 证券之星注意到,押注冷食燕麦遭遇滑铁卢的西麦食品,又转变新方向:押注老龄化,业务布局正从燕麦领域延展至大健康赛道。 日前,在投资者调研活动中,西麦食品表示,公司除在谷物健康食品领域外,设定的新增长曲线来自于大健康领域。 对于新业务线的布局,西麦食品解释原因有二,一是,布局大健康领域符合当下的消费趋势和潮流。西麦食品称,国内目前正在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与日俱增,公司顺应此趋势,进入大健康食品领域。 二是在早餐燕麦领域,西麦食品的市占率已经超过20%。西麦食品称,当在某一个细分领域的市占率达到30%之后,可能在领域内的内生增长会面临一些困难,费效比可能会较差一些。所以,西麦寻找新的增长方向。因燕麦的健康属性,获消费者普遍认可。因此,公司进行了自然延展,切入至大健康领域。 据西麦食品披露,其布局大健康领域的产品主要是蛋白粉。从上年末开始,公司已经初步规划了蛋白粉,在去年末的试推之中,市场反响较好,因此2024年加强了蛋白粉的市场推广。 产品细分为高钙益生菌蛋白粉、益生菌植物蛋白粉、胶原蛋白肽蛋白粉、红参肽饮、胶原蛋白肽饮等。此外,西麦食品还研发了中式养生和药食同源等产品。 西麦食品表示,未来可能会在医学等领域做一些尝试和努力,如益生菌、小分子蛋白肽等,进行产品矩阵的完善和丰富。 除在产品上的布局外,市场上,西麦食品表示要拓展海外市场。“公司对海外业务较为重视, 公司前期通过扩展海外经销商,借助经销商的网络销售公司的产品,下一步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会尝试直营或者通过跨境电商,来拓展海外市场”,西麦食品如是说。 据西麦食品披露,目前,其海外业务落地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荷兰、意大利、澳大利亚、阿联酋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押注老龄化市场能否实现业绩逆转,有待时间验证。(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刘凤茹)
lg
...
证券之星
2024-09-10
上一页
1
•••
32
33
34
35
36
•••
182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解冻”科技业!金融时报:中国经济陷入通货紧缩周期
lg
...
特朗普突然扔下“重磅炸弹”!中概股暴跌 阿里巴巴狂泻10% 究竟发生了什么
lg
...
特朗普突然对中国实施“新制裁”!黄金2951继续升高 比特币崩跌9.2万遇贸易战压境
lg
...
乌克兰彻底懵了!特朗普对俄罗斯惊现戏剧性转变
lg
...
市场突传重大利空!比特币崩跌、Solana熄火价格腰斩 做市商罕见提前解锁代币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9讨论
#链上风云#
lg
...
6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756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908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