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数字化产品,如“AI视界”,赋能新能源场站、工厂、园区视频监控智能分析。此外,公司与多家中央企业科数公司、高校开展战略合作,共建产业生态圈,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合作开发力度。在新网络空间安全领域,构筑了“一中心、两体系”产品解决方案,着力打造安全大脑产品体系、零信任产品体系、数据安全治理产品体系。推出的“星盾”多源威胁检测响应平台,结合网络安全大模型能力,极大提升了平台的风险感知和自动处置能力。 3.关键技术发展情况:公司坚持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推动关键技术攻关,构建技术护城河,全年研发投入强度13.87%。全年新增授权专利80项,其中发明专利75项;荣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发表了EI/SCI论文3篇。公司积极参与国家科技攻关,联合中科院、复旦大学成功竞得人工智能安全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提出“AllinAI”战略,全面深化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在全行业、全产品线中的应用,支撑公司产品和技术向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转型升级,构建公共安全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天擎”公共安全大模型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成为公共安全行业率先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的模型算法;发布大模型一体机、大模型智能本等十余款人工智能产品,在公共安全、政务及企业信息化等领域构建超过150个智能体,全面支撑各领域业务智能化转型。国投智能获评“国投集团AI万链实验室”暨“国投集团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称号。在第五届中国人工智能大赛六个赛道中斩获三项最高A级证书,分别是“大模型安全攻防赛”、“AIGC视频检测赛”及“人工智能赋能政府服务场景能力验证赛”。相关荣誉也是对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实力的高度认可。 二、问答交流环节 1.DeepSeek正引发AI及信息化产业的格局重塑,请介绍一下公司目前的战略应对及商机捕捉。 答:感谢您的提问。公司2024年提出的“AllinAI”战略,标志着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面布局,主要聚焦公共安全领域大模型研发技术,公共安全、政务、企业数字化场景下智能体构建技术,人工智能安全技术三大方向,旨在通过技术创新与商业化闭环,重塑行业生态。DeepSeek等开源模型的爆发为行业领域大模型能力私有化部署提供了可能,催生大模型私有化部署的需求,推动大模型装备化产品的应用。公司整体落地思路是应用AI技术赋能四大板块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主要通过行业侧的需求以及私有化的部署来实现落地和变现;同时持续夯实人工智能安全技术卡位优势,加快商业化价值落地节奏。 2.请问公司电子数据取证业务是否进入增长瓶颈期,下一步将如何应对? 答:感谢您的提问。公司电子数据取证业务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于下游客户预算的整体缩减,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具有信创属性的取证产品解决方案供应商,技术壁垒和市场地位稳固。为了进一步保持核心竞争力,驱动增长突破,公司采取的举措包括: (1)AI赋能产品线升级:公司电子数据取证产品线全面对标公司“All in AI”战略规划,将人工智能大模型与电子数据取证分析全面融合,构建“端-云-脑”三级智能化体系,打造丰富的产品矩阵并穿透多场景,推进电子数据取证从专精工具跃升为社会治理核心组件的有效突破。 (2)推进产品及服务模式创新:进一步加强与取证云的联动,提升用户粘性;基于取证OS,打造适合多行业需求的产品;加大电子数据鉴定业务拓展及服务提升,打造差异化能力,实现规模增长。 (3)跨行业复制与下沉市场推广:依托成熟的取证3.0的模式持续横向推进跨行业复制,在税务稽查、金融调查、食药环等领域形成多元行业解决方案,深挖区县市场潜力及基层治理场景,加速下沉市场渗透。 (4)持续实施出海战略:立足取证产品线,打造海外取证品牌,制定差异化的海外市场营销策略,推出一批具有市场效益、有技术代差的高价值智能化装备,打开海外第二曲线。 3.请介绍一下公司在修复毛利率水平方面具体有哪些举措? 答:感谢您的提问。公司毛利率水平下降主要受市场竞争加剧,下游客户预算缩减及项目交付周期较长等因素的影响。下一步,公司将通过技术(AI赋能)、管理、采购三管齐下,逐步提升整体毛利率水平。具体举措如下: (1)技术降本:打造MassDB大规模高性能大数据组件产品,降低基础设施的投入;运用人工智能手段提高研发效率,进而实现人力成本压降;开展智能化项目管理,借助AI提升项目管理效率,实现全流程可视化项目管理,提升项目执行效率。 (2)管理降本:通过实施业财融合、流程重构、加强订单筛选与质量管控等,进而有效降低管理成本。 (3)采购降本:加强项目前端参与程度,优化供应商评审及管理机制等,实现有效降本。 4.请问AI赋能公司传统产品进行升级,产品价格和客户付费意愿有何变化? 答:感谢您的提问。AI赋能公司传统产品升级主要在于提升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提升市场份额,以及由于AI升级刺激的设备更新换代需求带来的商机。除了传统产品升级,基于AI大模型能力,公司还陆续推出了全新的AI系列产品,比如“天擎”公共安全大模型智能分析工作站、“星火”取证数据分析平台、取证分析大模型一体机等,极大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线。未来随着AI功能从“锦上添花”变为“刚需标配”,客户付费意愿将随政策深化和技术渗透持续强化。 5.请问如何展望2025年下游客户需求情况? 答:感谢您的提问。2025年公司下游客户需求结构化持续升级,一是客户对产品智能化需求不断提升;二是取证SaaS化模式加速渗透;三是公共安全大数据平台建设需求持续增长;四是客户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需求日益增强。客户需求的增长核心动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政策支持力度逐步提高:公司下游客户IT支出向实战型应用倾斜,智能预警、数据安全等领域的重要性提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等政策推动对公共安全领域及部分监管行业的装备及平台升级换代;平安中国建设推向更高水平要求适应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2)技术跃迁驱动市场扩容:AI垂直化落地加速、产品技术迭代、安全场景需求上升以及运营服务模式升级等因素,有望带来增量业务。 (3)行业复制及区域下沉潜力:公司下游客户行业扩展至食药环、纪检、金融等场景;县域蓝海市场增量空间较大。 6.请介绍一下公司在AI安全方向的具体布局和进展。 答:感谢您的提问。公司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承担多项国家级人工智能安全重大任务,参与多项生成式人工智能国家级标准体系构建,参与起草国内首个AI生成内容标识办法:《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推出美亚内容鉴真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已发布深伪视频图像鉴真智能装备—“慧眼”视频图像鉴真工作站并面向客户销售;截至当前,“美亚内容鉴真”小程序已入驻全国近70个省市政务平台,能对深度合成的视频图像及大模型生成的视频图像和文本内容进行检测识别。 7.请问公司2024年整体研发投入同比下降,是否具有持续性? 答:感谢您的提问。公司研发投入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的“天擎”公共安全大模型和Qiko智能体全面赋能研发体系,优化部分基础编程人员,是结构性优化与效率提升的主动调整。公司投入聚焦趋势明确,更加注重资金重组的有效性、技术复用率提升,同时积极通过产学研合作及联合技术攻关方式撬动外部研发资源降低内部支出。 8.请问公司如何应对下游客户预算可能持续紧缩的风险? 答:感谢您的提问。公司是国内电子数据取证行业龙头企业、公共安全大数据领先企业、网络空间安全与社会治理领域的国家队,通过提供相关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实现打击犯罪、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等职责,具备一定抗周期性。同时,公司通过“开源+节流”双轨并行策略,提质增效,并依托技术创新和政策导向拓展新市场,形成多元化的抗风险能力,从而为实现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