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香港论坛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巴菲特持有超2000亿美元现金应对美股动荡,宏观判断力再引热议
go
lg
...
例。1987年,他在年初致股东信中警告
股市
泡沫
,当年10月“黑色星期一”暴跌20.5%,验证其预判。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他手握现金并发表“Buy American. I AM.”,抄底获利丰厚。 以下是巴菲特关键择时与市场表现的对比: 年份 巴菲特动作 市场表现 1969 解散合伙公司 标普500进入熊市 1987 警告泡沫 黑色星期一跌20.5% 2008 抄底并发表文章 金融危机后反弹 估值驱动的投资哲学 巴菲特的宏观判断并非基于GDP增长或利率预测,而是聚焦于企业内在价值与市场价格的背离。他在1987年致股东信中写道:“恐惧和贪婪的暴发不可预测,我们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这种哲学使他能在市场情绪极端时找到机会。例如,2008年,他避开了复杂的衍生品交易,认为其风险难以评估,而在危机后以低价买入优质资产。2025年,他持巨额现金的举动也被解读为等待估值回归理性的信号。 编辑总结 巴菲特持有超2000亿美元现金的策略,结合其历史上的精准择时,显示出他对宏观环境的深刻洞察。不同于传统分析师的宏观预测,他的判断基于估值与市场情绪的结合,既务实又独到。当前美股动荡或为其提供新的买入机会,但高现金储备也反映出优质标的稀缺的现实。长期看,这种注重价值而非时机的投资逻辑,仍是其成功的关键。 名词解释 伯克希尔哈撒韦:巴菲特掌控的控股公司,涉足保险、能源等多领域。 标普500指数:衡量美国500家主要公司股票表现的指数。 内在价值:企业基于盈利能力和资产的真实价值,与股价可能背离。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3月15日:美股标普500指数剧烈波动,日内跌幅超2%(来源:Wind)。 2025年2月20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发布2024年报,现金储备超2000亿美元(来源:公司公告)。 2025年1月10日:巴菲特公开表示暂无大额投资计划(来源:CNBC采访)。 国际投行与专家点评 “巴菲特持有巨额现金表明他对当前市场估值的担忧,尤其在美股波动加剧的背景下。他的策略不是预测经济衰退,而是等待市场出错时出手。历史证明,这种耐心往往带来超额回报。” ——David Kostin,Goldman Sachs首席策略师,2025年3月18日 “巴菲特的宏观判断力体现在他对泡沫的敏锐嗅觉。1969年、1987年和2008年的案例显示,他并非不看宏观,而是通过估值看透市场情绪。当前现金储备可能是为下一次大机会做准备。” ——Mary Callahan Erdoes,JPMorgan资产管理CEO,2025年3月15日 “不同于卖方分析师的复杂模型,巴菲特用简单却有效的估值标准判断市场冷暖。2000亿美元现金不仅是防御,也是进攻的弹药,等待低估资产出现。” ——Howard Marks,Oaktree Capital创始人,2025年3月17日 “巴菲特的成功在于将宏观风险转化为微观机会。他不预测经济数据,却能通过公司股价感知市场周期。当前美股高估值或将触发其下一轮布局。” ——Laura Tyson,Berkeley经济学家,2025年3月19日 “巴菲特持有现金的做法是对市场贪婪的警觉。历史上的精准择时表明,他对宏观环境的理解远超表面言论。投资者应关注其下一步动作,可能预示市场转折。” ——Jeremy Siegel,Wharton教授,2025年3月20日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3-22 00:11
开启疯狂模式?!投资者无视贸易战风险,“巨量”资金持续涌入全球股市
go
lg
...
周五(3月21日),据美国银行首席投资策略师迈克尔·哈内特(Michael Hartnett)表示,尽管全面贸易战的风险加剧,但投资者仍选择忽略这一威胁,“巨型”资本流动正持续注入全球股票市场。
lg
...
Dan1977
03-21 23:03
一切泡沫都在破裂!《富爸爸穷爸爸》作者清崎:这次崩盘比1929年金融危机更严重
go
lg
...
《富爸爸穷爸爸》作者清崎警告,这次崩盘可能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比1929年金融危机更严重。他强调,目前一切泡沫都在破裂。
lg
...
秉哥说市
03-11 11:16
美国
股市
泡沫
到底有多大?
go
lg
...
金融时报报道指出,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股市的巨大涨幅使其占据全球可投资市场的近三分之二,这引发了人们对这种主导地位是否会给投资者的投资组合带来过多风险的担忧。 在过去十五年里,华尔街远远领先于国际竞争对手,主要受科技行业上涨的推动,尤其是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公司。这些公司的市值如今几乎与整个欧洲股市相当。 然而,近期科技股的回调,突显了市场对高估值日益增长的不安,因为美国股市在全球投资者的配置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 “如果你持有一个全球追踪基金,那么其中三分之二都是美国市场,其中很大一部分集中在硅谷,”伦敦商学院金融学教授保罗·马什表示,他在过去25年里一直研究长期投资回报。“这意味着,你对人工智能的巨大投入非常脆弱。” 自2010年以来,持续的回报推动美国股市规模大幅增长,美国在全球自由流通市值中的占比,从全球金融危机后的约40%上升到2025年的64%以上。 在过去一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一直是全球最大股市,早在20世纪初就超越了19世纪占主导地位的英国市场。 根据瑞银全球投资回报年鉴,美国股市在20世纪60年代末达到峰值,占全球可投资市场的70%以上。 这主要受到战后美国经济繁
lg
...
加美财经
03-05 00:00
分析:特朗普政策将让美国陷入真正的危机,为什么?
go
lg
...
正常化后,加息的空间有限;而AI推动的
股市
泡沫
最终破裂,可能会引发跨资产类别的连锁反应。 支撑美元主导地位的美国“例外论”也可能面临风险——长期以来,美国在全球领导地位上的关键软实力要素,如道德观念、品格、法治原则和坚定的盟友承诺,正随着“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的强化而逐渐瓦解。 一个极度分裂的美国社会,仍在无休止地争论特朗普究竟是疯子还是精明的交易者。“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的支持者希望这位精于算计的谈判者,最终能凭借强硬立场和施压手段赢得重大让步。 但在当前这股狂热中,这未必是一个明智的赌注。 最终,恰恰可能是特朗普自己,让美国迎来特朗普声称正在应对的那场经济和金融危机,而“痛苦指数”终将名副其实。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3-04 00:00
Jeremy Grantham警告美国房地产泡沫超股市,全国性异常引关注
go
lg
...
访时指出,美国当前的房地产泡沫规模超过
股市
泡沫
。他以数据为依据,强调这一现象在统计上极为罕见,凸显了市场的潜在风险。Grantham以其精准预测2000年科技股泡沫和2008年金融危机的声誉,提醒投资者关注房地产市场的异常表现及其可能带来的后果。 美国房地产泡沫分析 Grantham表示,从数据上看,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化程度令人印象深刻。他指出,与股市相比,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膨胀更为严重。以2024年为例,根据S&P CoreLogic Case-Shiller全国房价指数,房价较疫情前上涨约50%,远超同期家庭收入增长(约15%)。这种脱离基本面的上涨,被Grantham视为典型的泡沫特征。他在采访中提到:“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全国性泡沫,这在统计上是个真正的异常值。” 全国性泡沫的历史异常 历史上,美国房地产市场通常呈现区域性波动。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前,加州和佛罗里达的房价率先崩盘,而中部城市如芝加哥则相对平稳。然而,Grantham指出,当前局面截然不同——泡沫已覆盖全国。他解释道:“过去是加州崩盘,芝加哥泡沫化,但这次是全国性的第一次。”这种广泛性使得当前房地产市场在历史数据中成为显著的例外,风险分布更加均匀且影响深远。 泡沫破裂的表现与影响 Grantham回顾了过去房地产泡沫的表现,称其下跌“非常规矩”。以2008年为例,房价在三年内下跌幅度(约30%)与此前三年上涨幅度相当。他预测,若当前泡沫破裂,可能重现类似规律。例如,若房价自2022年起上涨50%,未来三年内或面临25%-30%的回调。这对市场参与者,尤其是首次购房者,代价惨重。Grantham感叹:“那些被高房价吸引进入市场的人,往往付出最高代价。” 时间段 房价变化 影响人群 2005-2008 上涨约30% 投机者 2008-2011 下跌约30% 首次购房者 2022-2025(预测) 上涨约50% 新入市者 美联储误判与市场教训 Grantham提到,前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曾坚称“美国房价从未下降”。对此,他在季度信中反驳:“任何出现泡沫的东西,最终都会下跌。”2008年的历史验证了这一观点。Grantham认为,美联储对房地产市场的乐观误判,未能及时采取紧缩政策,是泡沫膨胀的重要原因。他在采访中暗示,若当前泡沫破裂,美联储可能再次面临类似质疑,因为其宽松货币政策助推了房价脱离基本面。 编辑总结 Jeremy Grantham对美国房地产泡沫的警告,基于数据与历史经验,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全国性泡沫的罕见特性加剧了潜在风险,而其破裂可能对经济造成深远影响,尤其是对新购房者。美联储过去的误判提示政策制定需更审慎。未来数年,房地产市场的走向将考验投资者的应对能力,也可能重塑美国经济格局。 名词解释 房地产泡沫:房价因投机或政策因素大幅上涨,超出基本面支撑的现象。 GMO:Grantham Mayo Van Otterloo,一家以价值投资著称的资产管理公司。 S&P CoreLogic Case-Shiller指数:衡量美国房价变化的权威指标。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2月20日:Grantham接受采访,警告美国房地产泡沫超股市(来源:媒体报道)。 2025年1月31日:S&P CoreLogic发布报告,美国2024年房价年增12%(来源:官方数据)。 2025年1月10日: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市场担忧泡沫加剧(来源:美联储公告)。 国际投行与专家点评 “Grantham对房地产泡沫的判断有历史依据,当前市场确实偏离基本面。”——David Rosenberg,Rosenberg Research首席经济学家,2025年2月25日 “全国性泡沫意味着风险不再局限于沿海城市,影响将更广泛。”——Amy Zhang,摩根士丹利分析师,2025年2月15日 “美联储需警惕Grantham的警告,否则后果不堪设想。”——Paul Krugman,经济学家,2025年2月10日 “房地产比股市更危险,因为它直接影响家庭财富。”——Laura Tyson,高盛顾问,2025年2月5日 “Grantham的预测值得重视,但下跌幅度可能低于预期。”——Mark Zandi,Moody’s Analytics首席经济学家,2025年1月20日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3-01 00:10
两则消息,A股、美股、黄金即将发生的一幕
go
lg
...
世纪交易》、《联储谎言》三大篇章。美国
股市
泡沫
是否一戳即破?中国科技股有没有泡沫?黄金涨过头了吗,如果下跌在哪抄底?这份报告都有答案。 报告亮点: 1、今日发布《恐惧与贪婪指数报告:重大警告,迈向贪婪》,本周收盘后美元、A股、港股、富时中国A50、中国人工智能ETF、黄金、白银、中国国债、美国股市、原油等市场均出现重大信号——其中3个市场进入极度贪婪状态,面临变盘风险;也有一些市场即将进入极度贪婪状态,面临最后一涨。 2、黄金涨势是否过头?如果下跌在哪抄底?参照历史走势规律,以及独家计算结果,找到了一个适合抄底的水平。 3、对中国而言有三个重要时刻,对美国而言有两个重要时刻,在某个重要时刻,会出现一轮仓位洗盘。 4、中美贸易协议的每一个小小的细节,都牵动着整个世界神经。高盛列出了容易受到贸易战影响的40只股票,并且又点名看好40只股票(包含5只A股、17只港股),我们将这80只股票绘制成了中文表格。
lg
...
金融界
02-23 13:39
美国
股市
泡沫
警告:银行提醒投资者警惕“新经济”股的集中度风险
go
lg
...
美国
股市
泡沫
警告:银行提醒投资者警惕“新经济”股的集中度风险 银行警告:美国股市集中度过高 美国
股市
泡沫
与历史对比分析 市场集中度数据分析 泡沫风险与避免策略 专家点评与未来展望 银行警告:美国股市集中度过高 根据www.TodayUSStock.com报道,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近日发布警告称,美国股市当前的集中度远超历史常态,可能暗示股市存在泡沫风险。分析认为,当前市场的高集中度与历史上的“新经济”股泡沫(即“dot-com”泡沫)和“50只大牛股”泡沫相似。 根据银行的分析,美国股市市值占全球总市值的比重,已远远超过历史正常水平。美国股市的集中化程度使得少数几只“大型科技股”占据了过大的权重,这种结构性风险可能在未来导致剧烈的市场波动。 美国
股市
泡沫
与历史对比分析 美国银行的研究报告指出,当前股市的表现与历史上的两次重大泡沫极为相似,分别是1960年代的“50只大牛股”(Nifty Fifty)泡沫和1990年代末期的“dot-com”泡沫。在这两次泡沫破裂后,市场经历了长达数年的低迷期,甚至出现了“失落的十年”现象。 这两次泡沫的共同点在于:大部分投资者把资金集中投资于少数几只股票,忽略了这些股票背后的实际估值和基本面,而这正是导致泡沫破裂的主要原因。 如同历史上一样,当前美国股市的“新经济”股票也在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例如,标准普尔500指数(S&P 500)中的前五大公司市值已占据了该指数的26.4%。这意味着市场的表现正在越来越依赖于少数几家科技巨头的股价表现。 市场集中度数据分析 根据美国银行的分析报告,当前市场的集中度已经达到了历史偏离的极端,具体数据如下: 数据项 当前数值 历史偏离 美国股市市值占全球总市值 3.3个标准差 远高于历史常态 标准普尔500前五大公司市值占比 26.4% 显著偏高 “新经济”股市值占比 超过50% 创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新经济”股在标准普尔500指数中的市值占比已经超过50%,这不仅创下了历史新高,也暗示着市场的高度集中化。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单一的市场波动都可能引发广泛的市场调整。 泡沫风险与避免策略 美国银行分析师Jared Woodard提醒投资者,当前的市场泡沫风险可能导致一个“失落的十年”,尤其是对于那些过度依赖“大型科技股”的投资者而言。如果未来几只“大型科技股”遭遇回调,可能会导致整个市场出现大幅下跌。 具体来说,Woodard指出,如果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新经济”股遭遇50%以上的回调(虽然这比dot-com泡沫时期的回调幅度小),整个指数仍然可能下跌40%。这一情景表明,当前的市场缺乏健康的分散性,投资者过度集中于少数几只股票。 为规避潜在的泡沫风险,银行建议投资者采取以下策略: 关注标准普尔500等权重指数的表现。一旦等权重指数开始跑赢市值加权指数,可能是市场风险即将到来的信号。 投资于质量优良的股票,减少对少数几只“大型科技股”的依赖。银行推荐的一些质量股ETF包括:Pacer US Large Cap Cash Cows Growth Leaders ETF(COWG)、iShares MSCI USA Quality GARP ETF(GARP)等。 保持投资组合的多样化,每个持仓的比重不超过15%。 专家点评与未来展望 “当前市场的高集中度与历史上的泡沫非常相似,投资者应警惕‘新经济’股泡沫的风险,分散投资将是减少风险的关键。”— 摩根士丹利首席策略师Mike Wilson(2024年12月) “历史上,股市过度集中会导致长期低迷期,而当下的市场可能正面临类似的困境。”— 高盛全球首席策略师David Kostin(2024年11月) “尽管科技股在短期内可能继续表现强劲,但投资者需要为可能的回调做好准备。”— 美国银行投资策略师Jared Woodard(2025年2月) “投资者应始终记住,过度依赖少数几只科技股的投资策略是非常危险的,分散投资将有助于减少未来可能的损失。”— 投资顾问Derek Harris(2025年2月) 编辑观点 当前的市场表现出强烈的集中性,尤其是在“新经济”股的投资中。这种高度集中可能会导致未来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投资者应采取更加多元化和稳健的投资策略。虽然短期内“大型科技股”可能继续上涨,但从历史经验来看,过度集中投资于少数几只股票的风险过大。为了避免潜在的泡沫破裂带来的损失,投资者应及时调整投资策略,并分散投资风险。 名词解释 Nifty Fifty: 1960年代美国股市中的50只最具代表性的股票,这些股票在当时被视为长盛不衰的投资对象,最终形成泡沫并破裂。 Dot-com泡沫: 1990年代末期的互联网股泡沫,当时的投资者对互联网相关股票过度乐观,导致股市出现大规模的价格虚高,最终泡沫破裂。 市值加权指数: 根据各公司市值的大小来决定权重的指数。市值较大的公司对指数的影响更大。 2025年股市相关大事件 2025年2月: 美国银行发布警告称美国股市集中度过高,泡沫风险增加。 2024年12月: 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预测标准普尔500指数将在未来十年呈现低增长。 2024年11月: 美国股市“新经济”股市值占比创历史新高,风险加剧。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2-17 00:10
这位分析师认为,大型股比科技股的泡沫更危险
go
lg
...
底并开始反弹,他也不会被吸引入场,因为
股市
泡沫
的历史让他更加谨慎。 他说:“1837年、1873年、1929年、1973年、1999年,以及2024年,美国股票的估值相较其利润增长水平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每一次,这些最受欢迎的大型美国股票的平均跌幅都超过了80%。” 每一次泡沫破裂后,市场触底的同时,“大型美国股票在接下来的多年牛市中表现都不如大多数其他资产。” 他指出,追踪纳斯达克100指数的ETF——QQQ,从2000年3月的盘中高点到2002年10月10日的盘中低点,下跌了83.6%。 从那时起到2007年10月31日——这一周期的高点,QQQ的价值仍然低于2000年3月10日的高点。 他认为,投资者可以通过投向近年来不受欢迎的资产来获得更多收益。 卡普兰表示,他计划在2025年中期投资黄金和白银矿业股,可以通过VanEck Gold Miners ETF(GDX)和VanEck Junior Gold Miners ETF(GDXJ)实现。 同时,他还看好通过iShares MSCI Brazil ETF(EWZ)和iShares MSCI Brazil Small-Cap ETF(EWZS)投资巴西股票,投资非互联网类中国股票,以及通过ETF投资印尼、墨西哥和越南的一些新兴市场股票。 他还表示,这些资产的购买时机可能取决于投资者“是否对这些资产完全失去兴趣”。(市场观察)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1-15 00:00
顶级分析师预测:2027年,“AI泡沫”破裂或将引发股市崩盘
go
lg
...
泡沫破裂警告已在华尔街酝酿 最近,关于
股市
泡沫
的讨论在华尔街逐渐升温。一些预测人士认为,随着AI投资热潮达到顶峰,市场可能会经历重大调整。 尽管如此,大多数策略师仍预计股市将在2025年实现进一步增长,但涨幅将明显低于2023年和2024年。 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或许意味着科技股的“好日子”还剩两到三年,但在AI泡沫破裂之前,如何把握这段时间的投资机会将成为关键。 分析师总结:短期乐观,长期谨慎 泡沫正在膨胀,但尚未到顶 芒斯特预计,AI推动的科技股热潮还将持续两到三年,投资者仍有机会从科技股交易中获利。 硬件股最先受冲击 他认为,芯片制造商和其他硬件公司将是泡沫破裂后最先受到冲击的板块。 市场调整幅度或达30% 芒斯特警告称,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可能从高点出现30%的回调。 谨慎对待AI投资热潮 尽管AI仍然是范式转变的重要技术,投资者应对未来的盈利增速放缓保持警惕,特别是对于硬件类公司的表现。 结语:科技股泡沫何时破裂? 虽然AI的长期潜力不可否认,但市场的短期情绪已将科技股推至极限。投资者应在享受这场AI狂欢的同时,做好面对未来市场调整的准备。芒斯特的观点为投资者敲响警钟——“泡沫终将破裂,关键是我们能涨多高。”
lg
...
Peng
01-14 22:49
上一页
1
2
3
4
5
•••
17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突传大消息!桥水基金创始人:美中或就人民币升值换取关税减免进行谈判
lg
...
中美突发重磅消息!中国叫停了TikTok交易 以回应特朗普的关税
lg
...
鲍威尔引发黄金市场“血案”!金价惊人暴跌逾75美元 “恐怖日”发生了什么?
lg
...
美股“史诗级”暴跌!道指狂泻逾2200点 美股因特朗普关税战蒸发逾5万亿美元
lg
...
特朗普关税风暴重创全球市场!美股蒸发3万亿美元,恐慌指标逼近“全面失控”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7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852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1037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