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中信证券:透析2022年12月经济数据
go
lg
...
是政策面的微妙变化。近期地方两会制定的
经
济
预
期
目标偏保守,央行1月份的货币政策操作也比市场预期要保守一些,政策刺激的紧迫性有所下降。对于债券市场而言,调整过后经济修复的预期逐步被市场price in,政策刺激力度反而面临不及预期的风险,2.9%以上的利率点位已经具备了一定配置价值。 房地产:预计2023年企稳反转,看好地产蓝筹 展望2023年,影响销售的两个重要因素企业信用及疫情管控均边际好转,预计2023年按揭利率继续下降,房地产销售同比增长4.8%,房地产投资降幅收敛至4.5%。在多项政策协同之下,预计房地产行业在2023年会出现企稳反转,优质开发企业有望扩表。我们看好地产蓝筹企业,建议投资者关注2021年四季度以来拿地规模、公司报表优质存量资产规模和公司再融资进度三条主线。 银行:地产信用风险预期改善,助力银行股估值修复 2022年12月金融数据显示,社融增速受债券项目和核销因素的时点性拖累较为明显,而信贷投放总量与结构继续呈现改善趋势。展望而言,待1月春节错位与政府债发行错位因素过后,社融增速中枢有望稳中有升态势。对于银行投资而言,地产信用风险预期改善,助力银行股估值修复,叠加长周期资产质量拐点效应,板块估值系统性提升空间仍为可观。 个股投资可把握两条主线:1)资产质量主线,基于“预期”的快变量维度,选择地产业务敞口高、前期估值大幅回落的银行;基于“财务”的慢变量维度,可关注资产质量拐点已至而估值尚未反映的品种;2)业绩增长主线,可关注估值具备性价比、业绩增长快的区域性银行。 消费:有望在二季度步入更加明显的改善通道 国内疫情影响时间和恢复周期明显短于预期,消费回暖趋势已基本明确。疫情管控的影响随政策调整及新冠感染过峰已基本明确消除,即使有疫情的波动也不会改变大的趋势。而近期“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呼声,明显将开启宏观层面的边际预期改善。双要素均在好转,“消费复苏”是2023年的明确方向。结合新冠疫情发展和考虑低基数效应,消费总体有望在二季度步入更加明显的改善通道。临近的春节假期作为第一个重要的观察窗口,目前来看我们判断将交出令人满意的表现。我们看好年内消费复苏的总体表现,判断演进节奏大体为从短期的快速修复到渐进回升再到冲高表现,结构上,预计呈现从本地活跃到跨省出行,从商品到服务,先必需后可选的复苏路径,而服务及可选的修复弹性后期更大。 配置思路上,我们认为当前主要围绕“餐饮产业链”复苏关注酒类、食品、餐饮等板块机会;四月进入出行小高峰后增配疫后修复弹性最为明显的出行链板块;同时动态增加消费互联网、运动、美妆等景气代表性强势能赛道。此外,关注粮食安全、地产产业链复苏主题下种业、家居等板块阶段性机会;以及自下而上优选疫情下景气度相对较好、业绩兑现能力强的个股机会,主要集中于供应链生产型企业、休闲食品企业等。 汽车:底部特征逐渐明显 我们当前对2023年的销量预期和竞争格局的基础判断维持不变,但考虑汽车板块22Q4以来的明显回调以及宏观层面的向好变化,我们认为汽车板块的底部特征已经逐渐明显,当前配置行业的胜率正在逐渐增大。看好2023年春节后行业的需求逐步修复和板块投资机会,建议在当前时点开始进行板块的左侧布局。电动车领域的竞争加剧虽然难以避免,但预计“降成本能力”强的企业将更容易借助今年实现份额的提升。 结构上,我们重点看好降本能力强、具备规模效应的企业,特别认为混动技术能够有效缓解电动车板块的成本压力。零部件板块的配置顺序在当前优于整车,特别是在汽车大β不好的预期下,高成长的零部件标的有望穿越牛熊。智能座舱、智能底盘、自动驾驶等领域都有望在未来3年孵化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零部件龙头。 新能源汽车:把握全球电动化供应链优质标的机会 主流车企优质车型不断推出提升行业景气,行业向上趋势明确。预计2023年国内坚持稳增长政策,汽车工业相关指标向好,比亚迪销售有望再创新高。长期来看,预计全球新能源汽车将保持增长势头,当前时点继续建议把握全球电动化供应链优质标的机会,尤其是比亚迪、宁德时代、LG化学供应链:包括:1)电池/电机环节、锂电材料;2)上游设备及资源;3)热管理供应链。 重卡:有望逐步走出底部 展望未来,在重卡更新替换周期到来+国四淘汰+出口快速增长等利好因素加持下,重卡行业大周期维度的拐点已至,行业有望迎来复苏与增长。我们预测2023年重卡行业销量约90万辆,同比+32%。 相关行业投资主线及重点公司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增速大幅下滑,银行资产质量超预期恶化;政策利率大幅下行;汇率波动风险;全球疫情的不确定性;国内局部疫情反复; 宏观经济增速大幅下滑,银行资产质量超预期恶化;海外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导致外需大幅滑落;海外经济衰退风险可能被低估;全球疫情的不确定性; 经济增速下行超预期,对应消费需求下降超预期;各行业政策风险;通胀超预期,提价能力不足影响盈利能力的风险等; 物流运价低迷;基建不及预期;库存消化较慢;天然气价格大幅波动; 中国经济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或来自海外需求不足、中国大陆消费不足或政府投资不及预期;新冠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或导致需求不足及国产供应链的阶段性供给不足;缺芯导致整车出货量不及预期的风险;汽车需求增长放缓的风险;关键原材料大幅涨价的风险;自动驾驶事故导致相关企业估值大幅下降的风险;新能源汽车销量不达预期;海外能源危机应对不力;各国/地区新能源汽车政策落实不达预期; 短期企业报表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房地产需求侧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
lg
...
金融界
2023-01-23
【期市星期五】工信部研究明确新能源车后续支持政策 镍价获提振支撑;LPG节前涨势如虹,连续两周大涨超9%
go
lg
...
各省2023年GDP增速目标陆续出台,
经
济
预
期
较好,化工需求有望发力,民用市场也在季节性以及餐饮业复苏的背景下存在增量预期,随着年后生产生活回归正常节奏,需求对价格的拉动或愈发明显。光大期货分析表示,与此同时,国内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石油需求或将迎来反弹,提振原油价格,成本端支撑液化气走势。目前沙特方面给出的进口成本仍高于盘面价格,LPG上行依然存在较大的安全边际。 不过,春节期间美国将发布四季度GDP及12月PCE数据,对能源价格影响较大,若数据利空,也需警惕节后LPG的回调风险。 东吴期货分析师庄倚天则认为,在自身供需基本面无明显改善,且原油端振荡偏弱的大背景下,LPG持续上行动能有限,阶段性强势或难以延续。当前海外市场价格呈现底部小幅反弹。从2022年12月开始,全球丙烷市场价位回落明显,甚至一度在传统旺季刷新年内低位。 国内方面,民用需求基于前期基数偏低前提已开启回暖趋势,但受制进口成本和节前排库影响,终端对高价货源接受意愿仍旧较差。但考虑到临近春节假期,下游厂家部分产线存放假停产计划,短期需求进一步好转的可能性有限。整体来看,在自身供需基本面无明显改善,且原油端振荡偏弱的大背景下,LPG持续上行动能有限 工信部研究明确新能源车后续支持政策 镍价获提振支撑 本月初青山宣布纯镍量产计划,内外盘闻声大跌,镍走出独立行情。而新政策的出台与落地,将进一步提升新能源领域对能源金属的需求。截至周五日间收盘,沪镍期货主力合约ni2303周内上涨7.44%,仅本周五就日内大涨超5%,收于219240元/吨。 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在发布会表示,进一步研究和明确新能源汽车后续的支持政策,推进换电模式应用和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这则消息使得新能源汽车的悲观预期迎来新生机,也对镍价形成提振作用。新能源汽车电池正极材料中的三元前驱体以硫酸镍等作为原材料,对镍需求持续旺盛,是镍需求增量的主要来源。 此外,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低于预期及前值,创2022年9月以来新低,就业市场依然强劲,但美联储2月加息25BP已经板上钉钉,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包括镍价获得支撑。产地方面,据Mysteel消息称,印尼地震并未影响当地镍冶炼厂开工。 国泰君安期货分析表示,在强现实支撑的底色下,消息面刺激镍价回升,但中长期供应压力或限制上方空间,预计短期有望延续区间震荡。国内部分企业的镍板产线投放稍有递延,叠加节前物流偏紧,市场资源偏紧仍为强现实。同时,高品质镍板的结构性紧缺或对镍价底部形成支撑。 华泰期货研究院新能源&;有色组分析认为,沪镍主力合约价格重回21万关口上方,因市场已逐渐进入假期状态,整体成交清淡,近期进口窗口开启,部分进口资源流入国内市场,俄镍升水持续小幅回落。镍中线利空与低库存现状的矛盾持续存在,未来中间品供应增量快于新能源板块耗镍增量,精炼镍供需或将转为过剩,中线预期偏空。 短期来看,全球精炼镍显性库存仍处于历史低位,低库存与低仓单状态下镍价上涨弹性较大,容易受资金情绪影响。近期期货挤仓情绪消退,镍价快速回归理性,虽然当前纯镍价格相对产业链其他环节仍存高估,但低库存低仓单状态暂未改变,挤仓风险仍然存在,节前建议观望。
lg
...
金融界
2023-01-20
商品期货收盘多数上涨,沪镍涨超5%,沪锡、工业硅、LPG涨超3%
go
lg
...
各省2023年GDP增速目标陆续出台,
经
济
预
期
较好,化工需求有望发力,民用市场也在季节性以及餐饮业复苏的背景下存在增量预期,随着年后生产生活回归正常节奏,需求对价格的拉动或愈发明显。与此同时,国内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石油需求或将迎来反弹,提振原油价格,成本端支撑液化气走势。目前沙特方面给出的进口成本仍高于盘面价格,LPG上行依然存在较大的安全边际。不过,春节期间美国将发布四季度GDP及12月PCE数据,对能源价格影响较大,若数据利空,也需警惕节后LPG的回调风险。 国泰君安期货:在强现实支撑的底色下 消息面刺激镍价回升 在强现实支撑的底色下,消息面刺激镍价回升,但中长期供应压力或限制上方空间,预计短期有望延续区间震荡。国内部分企业的镍板产线投放稍有递延,叠加节前物流偏紧,市场资源偏紧仍为强现实。同时,高品质镍板的结构性紧缺或对镍价底部形成支撑。从消息面来看,工业和信息化部田玉龙公开表示要进一步研究和明确新能源汽车后续的支持政策,使得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消费预期在悲观的迷雾中迎来新的生机,对镍价形成提振作用。但是,中长期供应压力或将限制镍价上方空间。在格林美计划1月投产镍板之外,聚泰、中伟、华友和青山等企业亦或于2023年新增镍板产线,预计中长期镍板紧缺或有转向过剩的可能。因此,预计镍价在强现实与弱预期的博弈之中维持震荡运行。
lg
...
金融界
2023-01-20
嘉实医药健康股票(005303)2022年第四季度净值增长率为8.21%
go
lg
...
内管控措施出现较大变化,投资者对于未来
经
济
预
期
出现显著改善。海外方面,美国加息预期接近顶部,欧美经济韧性较强。在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全球资本市场四季度出现明显反弹,标普500指数上涨7.08%。 A股方面,2022年四季度,市场小幅反弹,沪深300指数上涨1.75%,上证指数上涨2.14%,深证成指上涨2.20%,创业板指上涨2.53%。板块之间分化较大,受益于管控放松的餐饮旅游、医药等板块反弹较大。港股方面,报告期内恒生指数大幅反弹14.86%,主要由于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投资者对中国宏观政策环境和经济前景预期出现扭转。 四季度医药板块反弹较多,主要原因在于管控放松和医药行业政策环境改善,中药、化药等方向上涨较多,消费医疗、高值耗材等方向也出现明显修复。报告期内中证医药指数上涨9.75%,中信医药指数上涨10.49%,申万医药指数上涨10.56%,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大幅上涨35.36%。 考虑到医药集采政策出现缓和迹象、管控放松明显,报告期内,我们适当增加了相关受益板块的配置,如高值耗材、低估值中药等。我们将继续精选个股,特别是自下而上筛选部分优质公司进行投资。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1-19
【预见2023】上投摩根基金蒋先威:A股进入修复市 “自主可控”+“刚性需求”两大主题存机会
go
lg
...
投资风险相对可控。在权益资产方面,全球
经
济
预
期
可以持续增长,但整体呈现或低于长期平均水平,因此或不会出现单边上涨的行情,但欧美股市去年回撤幅度较大,加上市场预期相关上市公司全年仍能维持趋势以上的增长,不排除上半年具有一定的估值修复机会。 以中、印为首的亚洲新兴市场在通胀可控,政策与欧美错位的情况下,经济表现或优于成熟市场,良好的基本面有利于亚洲市场的企稳。另外,中、印两国人口数均超过13亿,庞大的内需市场可提供两国经济较好的增长动力。 港股方面,前期制约港股的因素已大幅缓解。以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平台经济受政策支持,有机会重回增长的轨道;中概股PCAOB的开展审查,大幅降低了中概股的退市风险,有利相关企业的估值修复,而香港和内地恢复通关后,我们看好本地航空、酒店、餐饮、旅游及零售等消费行业的复苏。 值得一提的是,东南亚几个主要国家,2022年末的观光客入境人数已经来到疫情前的40%~50%左右,预计今年将进一步提升,除了有助于相关国家的经济复苏外,也提高了相关行业板块的吸引力,我们预期亚洲上市企业盈利在中、印两国的带动下可望领先成熟市场,加上估值具有吸引力,如果美联储今年加息见顶,美元的势头出现转向,资金可望再次回流,有助亚洲股市上行。
lg
...
金融界
2023-01-19
永赢基金2023年债市展望:疫后复苏 适应新常态
go
lg
...
现实因素在方向上逐步转向,政策面则推动
经
济
预
期
继续向好,公共卫生防控褪去假设下,利率对经济向下波动的定价有望更加充分,市场波动率或有所上升,2023全年利率或将震荡走高,春节前后可能出现低点,后期或更多体现为交易性机会,幅度核心取决于外需回落的大背景下,内需对外需的对冲程度。 信用方面,2022年信用债在公共卫生防控扩散、经济下行和理财规模增长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到10月底前走出了持续时间较长的牛市;11月以来,地产、公共卫生防控政策转向,叠加理财端抛压,信用债市场出现大幅调整。信用风险方面,2022年房地产出现行业性风险暴露,行业利差水平整体大幅走阔,11月政策转向后部分房企价格出现回升;除地产外,其余行业相对稳定。总结来看,2022年以来在公共卫生防控及地产影响下总需求持续疲软,导致钢铁、化工等行业利润水平大幅下滑,而地产商和部分弱区域城投也受到房地产景气度下滑的负面影响。 展望2023年,尽管诸多主要发债行业基本面短期仍然承压,但需求端在宽信用背景下继续下行的情况大概率扭转,叠加融资环境相对友好,整体而言行业层面或呈结构性复苏。对于信用债而言,在经历2022年底快速调整后,兼具较好流动性的中短端高等级信用债价值凸显,同时考虑到理财端风险偏好收紧且对流动性的要求提高,2023年主要提防低等级信用债的估值压力。 转债方面,股票市场估值低位,国内经济曲折复苏,预期2023年资产轮动象限或将改变。转债资产受到股债轮动的共同影响,全年跟随股票市场有望体现进攻特征,但在纯债调整下存在高估值回归均值压力。关注方向上,前期或可考虑提高低溢价率的权重,后续伴随转债估值调整至合理位置,低价转债或更能够继续发挥底部挖掘景气反转机会的属性,价格策略上可以考虑回归均衡。行业方面,可以关注场景限制解除和居民收入恢复下的内需复苏方向。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本材料由永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编制。本材料基于合法取得的信息,但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材料所包含的分析基于各种假设,不同假设可能导致分析结果出现重大不同。在任何情况下,本材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法律或规则规定必须承担的责任外,本公司及其雇员不对使用本材料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本材料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保留所有权利。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引用或转载,否则,本公司将保留随时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若本公司以外的其他机构(以下简称“该机构”)发送本材料,则由该机构独自为此发送行为负责。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1-18
“超额储蓄”将如何转化?中信证券明明:不宜高估超额储蓄对居民消费和地产销售的提振效果
go
lg
...
2年末防疫政策优化、地产支持力度加码、
经
济
预
期
好转,债市收益率大幅上行,理财净值普遍受损,导致投资者纷纷将理财赎回至存款。 “超额储蓄”将如何转化。其一,不宜高估超额储蓄对消费的提振:①疫情管控放松后感染率将会有所上行,且很有可能出现反复,对于居民的出行消费造成一定的影响。②从海外经验来看,管控放松后一个季度的消费和GDP增速回升较为显著,但随后会趋于平缓。③预期下降导致消费信心趋弱的态势需要一定时间进行扭转。其二,向地产释放仍需观察预期修复:超额储蓄能否顺利向地产行业释放、刺激房地产销售,关键在于居民对于交付问题的信心改善以及对房地产财富效应的预期判断,目前政策有所支持,但房地产财富效应与房价增速仍然是一个长期制约,我们预计超额储蓄向房地产行业释放的规模有限。其三,资本市场也是重要流动方向:居民超额储蓄在短期内无法大量进入消费、地产领域的情况下,考虑到目前金融资产在经历了调整后具备了一定的配置价值后,我们认为一部分超额储蓄后续很可能流入资本市场。 总结:2023年基本面的修复改善预计能够带动预防性储蓄的消耗。然而,存款的高增虽然提供了资金储备支持,但消费和地产的复苏还需要其他方面的保障,例如进一步改善居民的收入预期,保交楼、稳民生等。因此当前不宜高估超额储蓄对居民消费和地产销售的提振效果,如果春节后消费和地产等数据恢复依然较为缓慢,“预期差”以及资本市场的增量资金可能会为债市带来一定的投资机会。 正文 近期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2022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同比多增7.94万亿元。大幅高增的存款引发了市场对于“超额储蓄”的讨论。那么,如何看待“超额储蓄”的规模?超额储蓄的来源是什么?这部分资金最终将流向何处?本文将进行分析。 2022年“超额储蓄”现象明显 2022年人民币存款同比大幅多增,其中住户存款贡献了绝大部分的增量。1月10日,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金融和社会融资数据,全年看,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相较于2021年全年住户存款新增9.9万亿元而言,同比多增7.94万亿元,贡献了人民币存款同比多增的绝大部分。 不同定义下的“超额储蓄”的规模并不一致,但不同测算方式均反映出2022年存在明显的“超额储蓄”。虽然储蓄存款出现了同比大幅多增,但是储蓄存款并不完全等同于储蓄,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低风险金融产品正取代存款成为居民财富储藏的工具,因此理论上,即便没有发生超额储蓄,其他金融资产向存款的“转移”也会导致储蓄存款高增。因此我们将储蓄存款与理财规模余额合计进行观察,从下图来看,其同比增速曲线确实较单独观察储蓄存款的同比增长曲线更为平坦,但是中枢仍然高于2020年以来的平均水平,证明居民确实有“超额储蓄”的行为。(需要注意的是,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后存在不保本的风险,并不能完全代替存款的作为财富“贮藏”手段,这一测算方式主要是为了排除居民财富配置结构的影响,但仍有不严谨之处) 抛开对存款规模变化的观察,我们用居民的收入、支出状况以及其相对变化情况来测量居民超额储蓄。不难看出,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居民的收入虽然有所下滑,但是消费支出下降得更为明显,储蓄率较疫情发生前明显抬升,之后随着疫情影响弱化而开始恢复。然而2022年这一差值又再度扩大,虽然不及2020年的程度,但依然反映出“超额储蓄”现象真实存在。 虽然“超额储蓄”不同的定义可能会导致对其规模的测算出现较大的分歧,但市场关注的核心问题实际上一致的,即:超额储蓄的来源是什么(这也涉及到对于“真正的”超额储蓄的判断)以及这部分资金最终将流向何处。下文将进一步分析。 超额储蓄的来源剖析 不确定性增大,实体更倾向储蓄 资产价值与收入水平的不确定性增大,居民倾向于更多的储蓄。根据央行对城镇储户的调查问卷,居民对当期收入的感受以及对未来收入的信心均有所下滑,虽然三季度有所恢复,但仍不及年初水平。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使居民倾向于增加储蓄,消费和投资(此处指的是购买金融资产)的倾向下降。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及其衍生影响也会对居民资产负债表造成冲击,加杠杆意愿的下降意味着居民虽然储蓄增加,但整体负债端和资产端会面临收缩。 消费与购房等支出受到压制 受房地产行业风险等影响,居民部门的购房意愿有所降低,潜在的购房配置资金向储蓄转移。2022年以来,居民购房加杠杆意愿一直表现较弱,由于房价增速下降,使得居民开始怀疑地产的财富效应并担忧个人资产价值缩水,于是减少了购房的行为或延缓了购房的决策。而同年7月房地产风险事件再次对居民的购房情绪形成冲击,导致居民购房行为更加谨慎并拖累实体需求。 此外,受疫情影响,消费场景的缺失也使得 2022 年以来居民消费支出显著低于潜在规模。人员流动往往直接代表着消费的强弱,全国 19 城地铁客运量与零售消费的趋势基本一致。在 2022 年疫情防控政策较为严格的时期,各地政府对人员、车辆流动的限制是约束消费的因素之一。 理财赎回资金转为存款 随着防疫政策优化、地产支持力度加码、
经
济
预
期
好转,债市收益率大幅上行,理财净值普遍受损,导致投资者纷纷将理财赎回至存款。2022年11月以来,债券市场迎来宽信用信号集中释放以及预期改善的多重挑战,各因素叠加驱动债市利率上行,理财产品净值下滑。而投资者行为的顺周期性放大波动,往往会放大市场波动,再度引发净值调整,继而再度激起赎回压力。理财产品大量赎回后,部分资金转为居民储蓄存款。 “超额储蓄”将如何转化 不宜高估超额储蓄对消费的提振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1月7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精准有力的货币政策,需要将当期总收入最大可能地转化为消费和投资”,可见储蓄率变动已引起政策关注。随着稳增长等一系列政策发力,超额储蓄有望释放并转化为消费,但是我们认为对其转化的效率不宜太过乐观。 其一,疫情管控放松后感染率将会有所上行,且很有可能出现反复,对于居民的出行消费造成一定的影响。截至目前,美国在放宽防疫管控后大约有四次疫情反复,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则均出现两次疫情反复。横向来看,2022年中国与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各国的疫情周期高度一致,时间间隔大致为半年。多数经济体在解除防疫管控后均经历过两轮及以上的疫情反复,虽然后续感染周期的影响整体可控,但还是存在消费场景减少的负面干扰。 其二,从海外经验来看,管控放松后一个季度的消费和GDP增速回升较为显著,但随后会趋于平缓。多数经济体在2022年一季度前后选择放开防疫管控,对应GDP同比增速在去年二季度明显好转,消费需求的回暖节奏类似,显著的抬升节点出现在管控放开后的1到2个月左右,但到达阶段性顶点后增速便会趋于平缓。 其三,预期下降导致消费信心趋弱的态势需要一定时间进行扭转。从央行的城镇储户调查问卷来看,疫情对于居民消费信心的不利冲击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修复。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我国边际储蓄倾向一直维持在45%左右,疫情发生后上升至53%,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在2021年3月降至49%,虽然仍高于原水平,但已经是疫情爆发后的最低点。由此可以看出,即便疫情得到控制,居民也难以立刻降低储蓄意愿。假设以2020年9月作为新冠疫情阶段性得到控制的时间点来看,储蓄意愿恢复至疫情前的状态至少需要6个月的时间。 向地产释放仍需观察预期修复 超额储蓄能否顺利向地产行业释放、刺激房地产销售,关键在于居民对于交付问题的信心改善以及对房地产财富效应的预期判断。2022年出现个别房地产交付困难事件虽然涉及范围有限,但对市场整体的信心有较大的影响,当居民对房屋的交付信心没有得到提升,购房的首选仍然会局限在国企或现房,但是仅仅依靠国企或现房的存量,没有办法支撑明显的地产销售改善。此外,房价下跌、房地产的财富效应下降,房地产收益率不及融资成本,也会推迟居民买房决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收入预期和交付问题是当前地产政策的主线,包括但不限于“保交楼”专项借款逐步落地,部分城市放宽首套房利率下限等。但是房地产财富效应与房价增速仍然是一个长期制约,我们预计地产销售会出现边际的改善,但是超额储蓄向房地产行业释放的规模仍需进一步观察政策落实力度以及居民的预期修复节奏。 资本市场也是重要流动方向 居民超额储蓄在短期内无法大量进入消费、地产领域的情况下,考虑到目前金融资产在经历了调整后具备了一定的配置价值后,我们认为一部分超额储蓄后续很可能流入资本市场。随着资管产品逐步丰富和多元化,以及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理财需求增加,居民的金融资产配置意愿及成熟度明显提高。我们认为2022年资本市场最为震荡的阶段已经过去,23年初债市迎来机构“开门红”配置行情,银行、保险机构债券净买入量明显增加,理财赎回压力也将逐步减轻,债市已初步具备风险缓释基础,预计随着居民风险偏好修复,资本市场将迎来增量资金。 后市展望 从储蓄存款规模变化以及居民收入支出增速差等指标来看,2022年存在较为明显的“超额储蓄”现象,主要由居民预期不佳、消费场景缺失、房地产销售回落和理财产品回表所形成,2023年基本面的修复改善预计能够带动预防性储蓄的消耗。但是我们认为,存款的高增虽然提供了资金储备支持,但是消费和地产的复苏还需要其他方面的保障,例如进一步改善居民的收入预期,保交楼、稳民生等。因此当前不宜高估超额储蓄对居民消费和地产销售的提振效果,如果春节后消费和地产等数据恢复依然较为缓慢,“预期差”以及资本市场的增量资金可能会为债市带来一定的投资机会。
lg
...
金融界
2023-01-17
开盘:A股三大指数小幅高开沪指涨0.06%,赛道股板块表现活跃
go
lg
...
最小的方向在于预期处于底部并且将受益于
经
济
预
期
改善和政策周期回暖的顺经济周期的价值股,推荐:金融(券商、银行)、消费(食品饮料、酒店、旅游/免税、航空)与地产链(建材、建筑、家具、家电)。
lg
...
金融界
2023-01-17
中信证券:不宜高估超额储蓄对居民消费和地产销售的提振效果
go
lg
...
2年末防疫政策优化、地产支持力度加码、
经
济
预
期
好转,债市收益率大幅上行,理财净值普遍受损,导致投资者纷纷将理财赎回至存款。 ▍“超额储蓄”将如何转化。 其一,不宜高估超额储蓄对消费的提振:①疫情管控放松后感染率将会有所上行,且很有可能出现反复,对于居民的出行消费造成一定的影响。②从海外经验来看,管控放松后一个季度的消费和GDP增速回升较为显著,但随后会趋于平缓。③预期下降导致消费信心趋弱的态势需要一定时间进行扭转。 其二,向地产释放仍需观察预期修复:超额储蓄能否顺利向地产行业释放、刺激房地产销售,关键在于居民对于交付问题的信心改善以及对房地产财富效应的预期判断,目前政策有所支持,但房地产财富效应与房价增速仍然是一个长期制约,我们预计超额储蓄向房地产行业释放的规模有限。 其三,资本市场也是重要流动方向:居民超额储蓄在短期内无法大量进入消费、地产领域的情况下,考虑到目前金融资产在经历了调整后具备了一定的配置价值后,我们认为一部分超额储蓄后续很可能流入资本市场。 ▍总结: 2023年基本面的修复改善预计能够带动预防性储蓄的消耗。然而,存款的高增虽然提供了资金储备支持,但消费和地产的复苏还需要其他方面的保障,例如进一步改善居民的收入预期,保交楼、稳民生等。因此当前不宜高估超额储蓄对居民消费和地产销售的提振效果,如果春节后消费和地产等数据恢复依然较为缓慢,“预期差”以及资本市场的增量资金可能会为债市带来一定的投资机会。
lg
...
金融界
2023-01-17
经
济
预
期
好转下 外资正在系统性补仓A股
go
lg
...
业前五,表明在美联储加息预期见顶和国内
经
济
预
期
好转下,外资正在系统性补仓A股。向后展望,目前市场对经济政策和经济修复的预期相对合理,后续重点观察春节期间的微观数据改善幅度。以下行业或值得关注:①受益于稳增长加码信号刺激,有望迎来估值修复行情的周期、金融、建材、建筑等低估值板块;②自主可控、以及具备全球优势相关的高端制造板块,如新能源、半导体、军工、风电、光伏、计算机等;③疫后复苏相关的消费板块(医药、白酒及部分必选消费)。 上周市场回顾 上周,国内方面,央行公布的2022年12月货币金融数据显示,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万亿元、超出预期的1.2万亿元,新增社融1.31万亿元、不及预期的1.85万亿元,社融增速9.6%、较11月回落0.4个百分点,M2同比11.8%、较11月回落0.6个百分点。信贷结构上,12月新增企业中长贷1.2万亿元、远超近10年同期均值3300亿元,居民中长贷同比少增近1700亿元至1865亿元,表现依然疲软。此外,统计局公布的12月物价数据显示,12月CPI同比上涨1.8%、不及预期的上涨1.9%,PPI同比下降0.7%,超出预期的下降0.3%。海外方面,美国公布的2022年12月CPI数据显示,12月CPI同比上涨6.5%,符合预期,低于前值7.1%,为2022年1月以来最低水平,核心CPI同比上涨5.7%,持平预期。 上周消费和金融风格表现相对占优,北向资金上周累计净流入440亿元,远超往年同期平均水平,外资流入A股的消费和大金融板块,带动相关行业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行业视角,上周表现较好的是非银金融(4.2%)、食品饮料(4.1%)、煤炭(3.6%),表现较差的是国防军工(-3.7%)、公用事业(-1.9%)、房地产(-1.7%)。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本文所表达观点仅代表对宏观市场的当期判断,可能随市场环境变化而产生调整,不构成任何信息屏受众群体的任何相关投资建议与预测。
lg
...
金融界
2023-01-16
上一页
1
•••
107
108
109
110
111
•••
132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传美国对华限制不严格,全球风向变了!法国政府准备让步,中国还在等
lg
...
FX168日报:特朗普阵营传大消息!黄金突然变脸的原因在这 日元暴涨近200点
lg
...
彭博:为何中国多名高级军事领导人被免职?
lg
...
中国国防部长董军传涉嫌腐败遭到调查 中方最新回应来了!
lg
...
中欧突发重磅!《华尔街日报》:瑞典确认“中国船只”破坏海底电缆 中国最新回应来了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4讨论
#链上风云#
lg
...
47讨论
#美国大选#
lg
...
1329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517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628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