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专家建议国家拿出30万亿回购房产,建设保障房体系
go
lg
...
去在三四线城市高歌猛进的恒大已经暴雷,
碧
桂
园
、金地,甚至相对保守的万科、龙湖也受到极大冲击。 过去齐头猛进,现在几乎一并遇险,是企业的问题还是行业的问题呢?民营房企的困难在哪?由《经济学人·商论》总编辑吴晨担任主理人的《商业启示录》栏目邀约曾在三家知名房企担任过高管:原
碧
桂
园
、阳光集团执行董事吴建斌,和《经济动力学》作者、独立财经学者王兆卿,一起探讨民营房企的发展与遇险历程。 王兆卿、吴建斌对预售制、进军低线城市、大幅扩张等策略进行了激烈探讨,试图厘清,民营房企遇到今天的困局,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也试图探讨,房企遇险,该不该救。 2021年
碧
桂
园
入手万达商管,意味着当时
碧
桂
园
对市场预期比较乐观 王兆卿:我们知道恒大2021年3月份的时候不是直接暴雷,首先是商票出现了违约,一直到整个8月份才是整个债券特别是恒大财富,欠员工的钱没有兑现以后,整个是全面暴雷、全面违约的状态。2021年的时候
碧
桂
园
那边的高管和老板当时听到恒大的消息有什么样的反应?他们是想要做一些自救的举措,还是要做什么工作,对整个市场的判断是怎样的? 吴建斌:
碧
桂
园
的状况说真的我不太了解,在那个阶段恒大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以后,每家公司对自己的情况最清楚最了解,采取的举措也不一样。但是在这个阶段,
碧
桂
园
拿出30多亿投了万达上市的公司,那说明很简单,两件事,它的资金在那一刻还是富裕的;第二,它对万达的上市还是蛮有期待的,如果它上市成功将来PE很高,可能回报就超过30亿了。以这件事情来判断,可能是这么个结果。 2012年房地产过热苗头已现,为何
碧
桂
园
恒大持续加码三四线市场 王兆卿:我还有一个问题,因为像
碧
桂
园
和恒大这两家房企都喜欢深耕三四线城市,但我们知道,房地产的过剩问题在2012年就有苗头,三四线城市早已进入后房地产时代,到了2018年、2019年的时候,整个三四线城市几乎是过饱和的状态了。 从2018年、2019年,房地产的宏观调控也开始逐步收紧。 但是为什么那个时候包括
碧
桂
园
,包括恒大依然是一个扩张的企业战略。因为2012年,2013年的时候非常不好,2013年恒大过得不好,
碧
桂
园
也过得不好,已经经历过房地产大收缩的时期,到了2020年下半年可能好了一波,到了2021年的时候,整个房地产颓势比较明显的时候,头部房企依然往扩张的方向发展,他们都没有想过应该停一停收一收吗?他们自己造房子应该也做了很多地方的调研,房地产的供求情况和整个保有率情况,没有想过吗? 吴建斌:2017年前我在
碧
桂
园
待过几年,以后的事情是怎么判断的我不太了解。2017年我在
碧
桂
园
的那个阶段,我就认为作为一家房地产企业有一个差异化战略非常重要。开发商争夺一线市场,三四五线城市就是一个机会,确确实实这几个市场也成就了
碧
桂
园
恒大等房企过去的成绩,这是事实。第二,因为
碧
桂
园
恒大等房企的制度、人才、成本控制在三四五线城市已经形成了一套打法,别人根本竞争不过的。如果县城或地级市这一级有10%的购买力,只要他们两家去,差不多10%的人就会买他们的房子,这是当时我在2017年认识最深刻的一个情况。 2018年、2019年整个房地产市场慢慢过热,从过热到降温房企转身很困难。因为船很大,掉头就非常难,可能管理层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无论是恒大还是
碧
桂
园
,还有若干的企业,已经看到了问题,看到了市场急剧的变化,但想把头掉回来太难了,土地都已经是融过资的;楼也是建好的,要卖掉了;还没有盖完,要继续把楼盖完,不可能屁股一拍就走了,太难了。 王兆卿: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三四线城市住房饱和的问题很早就有,现在出现了的暴雷也好、烂尾也好,因为根本的决策是恒大和
碧
桂
园
在做的,它要去买这块地才有这么大的生意在那里,但针对供需情况,我不知道当时做过怎样的市场调研,为什么房地产一直都在不停扩张,突然今天大家才发现了房地产的问题。 吴建斌:王老师你刚才提的问题我回应一下。按照中国的城镇化的路径,三四五线城市的人,富裕的人会进入到一二线城市去。三四五线城市周边的农村人如果经济实力好了也会进城,在城市里买房,农耕比较忙的时候回到农村去,不忙住在城市里,实际三四五线城市有这个需求。现在的女孩子结婚要求也很清楚,如果在县城里不买房是不结婚的。这就是三四五线城市的需求。 但是再换一个角度来讲,现在不是三四五线城市是这样,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也出现了购买力不足的问题,当然现在很多的政策已经到位,我相信这个问题会解决好,2024年政策也会持续发力。如果解决得不好,一二线城市也会遇到和三四五线城市一样的问题,大家都回避不了。 王兆卿:我刚刚看到有网友在反馈我们一直没有聊到的一个问题:我们现在到底建了多少房子,房子够不够大家住?房子多、人也多这个大背景是不是存在的? 吴建斌:要具体看每个城市的供应和需求是否平衡。就我来观察,上海肯定是需求大过供应,大家现在不买是希望房地产价格再跌,或者是口袋里现在没钱,或者因为一些限购政策还没有取消,还有很多期待。但在上海,有些好地段的房子一旦推出来,很快就卖掉了。建在新疆的戈壁滩上的房子,是永远没人住的,这样的房子也是很多的。并不是所有的三四五线城市房子都过剩,我再举个例子,比如陕西榆林的房子现在还很火,只要推出就好卖,原来供应土地时当地政府的政策到底是怎样的,自己要很清楚。 这种供需错配的情况有多少,是不是也是过去快速扩张一些房地产带来的错误?是值得思考的。很多城市当时为了拉动经济,在工业园、学区配套建房,都是这么干的。所以国家就是因城施策,每个城市要看自己城市的房子到底是多还是少,再来决定政策。 吴晨:反过来对于您刚才提到的像恒大、
碧
桂
园
这种全国性的、龙头型的,竞争力特别强的大型房企,他们也是因地制宜,不一定大是最好的。 吴建斌:原来我们企业要不要进一个城市是要做分析的,当下的售楼价,未来的发展趋势,周边的环境怎么样,都是要做分析的。有时候分析是分析了,但分析模型是错的,比如分析模型加了一个变量,每年这块需求量增加5%-10%。 未来大的房企想要因地制宜,它的模型一定要特别精确。 激辩预售制:预售制是欺负买房人利好房企的政策吗? 吴晨:要不要搞预售。经历这次大的变动后,大家都要有更好的自我的约束,有更好的外在的约束。 吴建斌:我是非常赞同预售政策的,没有预售政策中国的房地产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状态。因为我国真正的民营企业是从改革开放之后才慢慢的产生的,大量的房地产企业是1989年之后、90年代初才开始慢慢出现的,刚出来的时候身无分文,只有一身的干劲,成立公司的注册资金都是拆东墙补西墙:今天注册资金验资完成后100万调给别的项目。民营企业发展到今天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大家一定要把这个历史结合进来,我们是从穷人开始的。国家有一个预售的政策把市场激活:银行给钱,买房子的人从银行借钱,把钱给了发展商,发展商把市场推动起来,建立起了这么一个循环。 预售制发展到现在有二三十年的时间,前几年已经在完善了。原来画张图就可以卖,后来变成有了主体结构完成了才可以卖。民营企业的存在或者房地产公司的存在,实际上对市场引入了非常好的竞争机制,我们的城市越来越漂亮,我们的成本越来越低,我们的产品越来越好,大家一定要从正面去理解这件事情,所以预售制是非常好的政策,但现在必须完善。 王兆卿:我说对预售制也有一些看法。预售制本质上是银行给钱让大家建房子。预售制度为什么不能改成房地产开发商从银行借钱,而非要买房人从银行借钱。而且这件事情跟让开发商减杠杆这件事情是矛盾的,正因为开发商的杠杆全部加到了买房人头上,开发商才加了更多的杠杆率建更多的房子,如果这个杠杆加在开发商头上的,开发商账面上的杠杆率会上升,会稍微制约它一下。 吴建斌:王老师讲的是非常对的,因为过去这三十年,房地产公司的发展就是把一块地做了两次融资,一次是通过销售从银行做了一笔融资:老百姓买了房子从银行融资,把钱给了房地产商,房地产商才有这么快的发展动力,所以房企的回报率可以做到百分之几十。有一段时间,房地产商有一块地花10%-20%的资金,可能周转七八个月就回来,等于是不花钱的。但这次的教训已经很深了,把原来挣得钱全部回馈给社会了,已经没了,这次教训已经很深了。 王兆卿:不是回馈社会了,它是自己赔了。 吴建斌:它一定是回馈社会,因为地的成本给国家了,税的成本给国家了,房企最后什么东西都没有。 王兆卿:房企建了很多没有人住的房子。 吴建斌:但建房子的土地价格是政府拿走了。 王兆卿:预售制中还有一点,预售制和买房人完全是权利不对等的,我们说难听点,现在我国实行的这个预售制是纯欺负买房人,买房人权力最小,义务最多,他既没有监管资金的能力,也没有监督资金去向的能力,结果所有的债务,实际上大部分的房贷,已经出了首付了,大部分的房贷他背了,整个制度再不改善能行么。 吴建斌:作为买房人要监督一个企业的资金流向是很难的,是不可能做到的。我讲一个本质的,房地产公司一开始就没钱,后来是通过预售制有了钱,为了发展的更快,它把这块地上回流的资金又买了新的地,把新的回收的资金又买了新的地,始终房地产企业口袋里是没有钱的。 从我走过三家房地产公司来讲,内部投资方面非常慎重非常严密,有一个投资小组,有投资决策流程,先是项目上有主责,集团有一个投资管理中心,集团有投资决策委员会,从这个流程看是一点问题没有。 王兆卿:我觉得挺吓人,流程上一点问题没有,但欠了大量债务。 吴建斌:这里的问题出在哪里?就是负债率高了,很想一夜之间把公司做得很大。 房企经营过程中要守住哪条红线? 吴晨:吴总,2017年、2018年后房地产走向过热的过程中,企业内部当时有没有不同的想法?有没有一些可以预先做到的,避免企业在突然的大势颠倒之后措手不及的策略? 吴建斌:有的。恒大2021年4月份暴雷之后,我大概有几天就没有睡好,我就在琢磨,我就要把我的《财务管理本质》这本书写出来,要告诉企业家、房地产企业的老板,一定要把负债率控制好。不管是经济活跃的时候,还是经济低迷的时候。负债率是一个非常综合的指标,也是最核心的指标。在这个过程中,像国企央企,为什么最近他们在过去三年表现总体是可圈可点,因为他们的负债率是不高的,国企央企的负债率上限是他们考核的一个重要的指标,负债率达到A级,国企的这些职业经理人指标才能拿到相应的奖金。民企里面有几家也做得还不错:万科的负债率没有超过50%-60%,
碧
桂
园
控制在70%,龙湖自己在评估每一个项目的时候,他们的净负债率都要把这个项目带到一个模型里来计算,这个项目万一出现了极端情况会不会影响到净负债率上升,超过了某个上限,那这块地我是不拿的,所以,净负债率的管理是极为重要的。 吴晨:您当时在
碧
桂
园
的时候一起讨论说把净负债率放在70%左右或者以下,当时是怎样达成这样的共识的? 吴建斌:当时不用达成共识。因为
碧
桂
园
2017年上市前包括上市后,我把它所有的数据拿出来分析,它的净负债率加权平均不到70%,虽然70%已经比香港市场的30%-40%高了,但我觉得挺好。当时为这一点我们内部还是有分歧的,因为我从香港回来,像中海地产,当时我们定的控制在40%的净负债率,到现在它都没有超过,完全是香港的打法。 吴晨:您在书里面也提到最好是40%左右,
碧
桂
园
当时的70%算激进吗? 吴建斌:当时我还是可以接受的,当时国内的房地产在高速发展,而且它的资金高周转可以周转得起来,销售的价格也不错,而且股东回报率也比较高,所以承受得了。 吴晨:现在是不是所有的企业,如果给它们机会的话,你都会建议他们要压回到40%左右? 吴建斌:40%是最理想的一条线。 当前行业困局何解? 吴晨:怎样能够提升销售,降价是好的手段吗? 吴建斌:我认为,当下楼市降价对销售没有任何帮助,现在总体是信心的问题。大家有一个心理,就跟买股票一样,买涨不买跌,股票涨了大家去买,股票连续涨三个涨停板很多资金就进去了,如果股票跌了三个跌停板,所有的钱都不动了,大家认为还会跌,楼市也是这样的。一线城市楼价也跌了两三成,实际上这个价位已经不错了,因为发展商是有成本的,发展商的成本是可以计算出来的,土地有成本,建造有成本,材料、人工成本,这些固定的成本加起来,现在跌了30%,每一块地都是亏的。我认为在当下情况下降价仍然卖不出去。 吴晨:但是大家对未来没有信心,交易量变得非常小,卡住了房地产资金周转的脖子,怎么破解这个难题? 吴建斌:其实房地产公司的压力现在是巨大的。从2021年开始,每年它有几百亿的融资,融资就有融资成本要支付,如果这些楼卖不出去,银行贷款不能按期归还,这些成本在不断地增加。原来我在任的时候做过这方面的测算,我们现在民营的房地产公司,每一家企业把它的资产按照真实的市场价去反映,成本又是硬性的得减掉,家家都是负资产。把它原来多少年的积累全花掉以后还不够。 王兆卿:那现在就有一个问题了,他们是不是就不准备还债了,准备掏到自己腰包里跑路了? 吴建斌:原来我提了两个方案,因为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直接的贡献是7%、8%,加上下游是30%,这是巨大的,这个行业不能有任何闪失的。大家不看好是没问题的,但整个社会要有一个和解,房地产从国家到银行、到债权人、到债务人、到企业要有一个和解的方案,这不光是房地产公司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的事情。李嘉诚讲一句话讲得非常好,房地产公司房地产价格下跌是要死人的,上升了反而是皆大欢喜的,一定要把这个理念建立起来。 全社会的和解,就是达成一种平衡。要实现这种平衡,我做了一个计算,国家要拿出20-30(万亿)的资金,按照合理的价格购买房地产公司已经建好的项目,把我们保障房的体系建立起来。合理的价格,就是真实的土地成本+真实的建造成本+真实的人工成本+真实的融资成本,把这些东西全部加起来,真实成本是多少。 王兆卿:我们高精尖的企业、做顶尖设备的企业都是亏损的,芯片企业都是亏损的,房地产为什么不能亏,要国家花钱把房地产买回来做保障房? 吴建斌:因为房地产关系14亿人,和每个人都相关,高精尖和14亿人不一定有关系。房地产现在不是融资的问题,是销售的问题,手上有大量的资产没有办法换成钱。 吴晨:刚才王老师也特别提到,如果就以土地的价格加上建安的价格,不考虑资本的成本去回购的话,能把大多数之前经营还不错的房地产盘活吗? 吴建斌:完全可以。我为什么讲国家拿出20万亿到30万亿,因为房地产公司这三年消化了不少的房子,该交的交了,原来建设了一半现在正在推进,也保证交付。按照2023年房地产整个行业销售,在极差环境下它的销售也有十二三万亿,用二十万到三十万亿买两到三年的销售,因为保障住房也是要建设也是要花钱的,为什么不把已经建好的房子按照合理的价格买走,买完以后房地产公司拿到这些钱它的问题就解决了,债务的问题,美元债的问题,交付的问题全解决了,国家的钱也流动起来了。 当然希望和解意思是大家都要让点利,比如银行是债权人,借给某一家企业100亿,现在别想着100亿,比如85亿行不行,利息减半行不行,大家都让一让,整个这盘水就会活掉。 吴晨:会不会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时的一些做法,国家不是简单的去买已经建成或者快要建成的房子变成保障房,而是用某种意义上的债转股的方式成为某些房企的大股东之一,当然未来还是希望在市场好的时候,再把这个股权卖掉,获益之后能够有更多的资金作为保障房,现在也可以有这样大的博弈的机会吗? 吴建斌:我觉得几个方法都可以选,现在市场上各种方案都有。有人认为在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国企改革的时候,当时也是遇到了这样的瓶颈,我们国家成立了AMC(不良资产管理公司),把这些问题就慢慢的化解了。现在民营企业出现这个问题是不是也应该有民营企业的AMC呢? 吴晨:那是国家牵头做AMC吗?国家牵头做不良资产的管理公司吗? 吴建斌:应该也是国家牵头,只有国家有这个能力,它可以获得一类政策和资金,再按照新的思路去管理。 吴晨:如果按照这个角度来讲,谁来决定哪个企业活哪个企业死,作为财务管理者如果让您画条线的话,什么样的企业我救,什么样的企业可能就不救了。 吴建斌:我不救企业,我救项目,我一个个项目计算,不管这个项目是A公司还是B公司的,这个项目它愿意拿出来,我就按照这样基本的核算方式来算就行了。 吴晨:您认为哪些项目值得去救,有没有一些真的因为市场是没有销售能力的项目,有没有一些项目其实在三四线城市盖得过量了,即使政府拿回来也没有那么多人住。 吴建斌:我认为国家现在要在某些城市建两个市场,一个是商品房市场,一个是保障性住房,每个城市很清楚,保障性住房还有多大的缺口,自己可以算。 房地产的问题是由来已久,还是突然而至 吴晨:经过这次的冲击后,有两个问题是否要仔细检讨,一是房地产公司的融资一直很高,能不能帮助房地产融资成本降低;同时约束负债比,明确红线,吴总怎么看。 吴建斌:这算一个因素,因为房地产公司发展快是一种人性,当看到未来有更大的期待时,好像一举手就可以摘到的果子,它为什么不去摘呢?过去三十年或者二十多年黄金时代的房地产发展就是这样一种环境。所有的房地产公司都不认为会出现今天这个局面,短短一两年的时间谁都没有想到今天会是这么被动的局面,包括政策的制定者。 王兆卿:我觉得谁都没有想到这个断言是有一点点我不能同意的,因为说房地产有问题这件事情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在说,不是一年两年,深圳不是从2021年开始说房地产有问题。 吴建斌:王老师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站在房地产商的角度非常委屈,他委屈花了这么大的力气,对城市对国家的贡献这么大,税收贡献这么大,结果兜里是个零,甚至还是个负数,委屈不委屈。 王兆卿:我刚才说了房地产买地的决策,地方政府卖地的决策和房地产商买地的决策是耦合的关系,正是因为你要买要挣这个钱,它才卖给你,它卖不出去它也就算了。 吴晨:吴总有没有算过这个账,这个账还是要理清的,在30年的发展,整个房地产的饼,政府卖地到底占多少,建安占多少,房地产的利润占多少? 吴建斌:不同城市不同的成本。举几个例子,一线城市,土地的成本占到总成本大概是50%-60%,建安成本和材料供应这块占到总成本的20%-30%,发展商算那张盈亏表的时候只给自己考虑5%的利润。我在上海待的时候做了一些投资模型,这也是我后来坚决反对的原因。只有5%的利润这件事情是坚决不能干的,稍微一损失就没了,这是一线城市。 三四五线城市正好相反,土地成本只有10-20%,建安成本、人工成本是高的。在经济环境好的情况下,同样的钱在低线城市发挥的交易和创造的价值更大。 吴晨:所以我们审视整个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时候,地价本身,政府卖地这件事也需要很大的检讨,因为到最后如果地价占那么大的比例,保交楼的时候,当然在一线城市不会存在,三四线城市还有一两成是地价已经卖掉了。 王兆卿:最早吴总也说了,这个钱是循环的,进了地价以后政府就变成支出了,政府支出以后又到了大家的口袋里了,到了供应商口袋里,到了大家的口袋里,大家又拿这个钱去买房子,这是相互循环的。 吴建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相当部分来自于卖土地,这个收入对地方政府的帮助是巨大的,地方政府是要扛指标的,每年GDP要有成长的,它拿着卖地回来的这些钱也是要开销的,道路是要修的,机场是要建的,扶贫是要扶的,花很多的钱要有来源,卖了土地才有这个来源。 吴晨:一个好的循环。我们假设2017年您离开
碧
桂
园
的时候,如果那个时候房地产之后不是疯涨了三四年,是不是大家调控的痛苦指数要低很多?我们未来怎么去避免市场急功近利? 吴建斌:你们两位不在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最大的特点是政策市,所有人看着政策的变化来做事,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将来也是,只是这个政策还没有跟市场达到一个更好的匹配水平。房地产就是政策市,政策来的时候大家一窝蜂去干,政策一收紧大家慢慢撤,就是这么一个市场,这个特点目前在短期内是很难改变的。 吴晨:那么改革的方向是不是应该减少政策的干预,不然的话后面还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吴建斌:这个问题不好探讨,因为市场就是两只手,一只有形的手,一只无形的手,有些强调无形的手大,有些强调有形的手大,这就是我们顶层设计的选择了。 吴晨:您觉得未来三年房地产企业面临的风险和过去这两年相比是一样,是越来越小还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吴建斌:我认为未来两三年房地产市场仍然比较困难,会表现在购买力还是不足,房地产公司要活下来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房地产公司的上下游、房地产公司的债权人很好的把这些债务处理好也是非常难的。再加上老百姓对未来房地产的信心还是不足,所以未来两三年房地产是非常艰难的。第一,它没法融资,也没有什么标的可以去融资了。唯一的出路就是把房子卖掉。而且这个房子不是简单的卖掉,而且这个房子必须在有一定溢价的基础上把它卖掉,然后才能盘活这块资产。 吴晨:王老师听下来什么感觉,你没有不同的看法 王兆卿:我是要求市场出清的,市场应该要出清的。
lg
...
金融界
2023-12-29
中国褐皮书谢赫扎德·卡齐:中国经济将继续放缓
go
lg
...
该行业造成了沉重打击。最近,知名开发商
碧
桂
园
未能支付债券,引发投资人竞相退出,危机的严重程度可见一斑。 卡齐表示:“房地产再也不会回到过去作为GDP和经济增长的大型驱动力。”他强调,房地产价格目前正处于历史低点。 投资者可能期待明年上半年会有所改善,届时包括较低的抵押贷款利率在内的支持措施将开始显现一些效果。然而,期望北京提供全面救助房地产行业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当局正在努力避免再次吹大房地产泡沫。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也认同卡齐的观点,它们都认为明年中国的GDP将进一步停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 2024 年该国经济成长将降至 4.6%,今年为 5.4%。 他认为,投资者今年感到失望,因为他们高估了中国结束新冠封锁政策后的反弹。 他表示,尽管中国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出现了一些有机复苏,但后续再次失去了动力。
lg
...
Sissi
2023-12-29
外资“大逃亡”!英国金融时报: 今年流入中国股市的外资近90%已经撤离
go
lg
...
,国际投资者一直是净卖家。当时,开发商
碧
桂
园
(Country Garden)未能按时偿还债券,暴露出中国房地产行业流动性危机的严重程度。 大华继显(UOB Kay Hian)财富管理首席投资官王琦表示:“尽管房地产是关键,但信心问题不仅限于房地产业。我指的是消费者信心、企业信心和投资者信心,包括来自国内和外国投资者的信心。” 近几周,中国股市的表现继续落后于全球其它市场。尽管中国公布一系列积极的经济数据,美中关系出现解冻迹象,而且中国采取措施,通过下调多数银行的存款利率,为金融体系提供更强的缓冲,以应对经济增长放缓,但这些因素都无法有效提振中国股市。 本月迄今,与美股标普500指数4.7%的涨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基准的沪深300指数下跌逾3%。在12月,外国投资者净抛售中国上市股票的规模达到约260亿元人民币。 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首席亚太经济学家Alicia García-Herrero表示:“这太违反直觉了——数据正在好转,总体环境应该对中国股市相当有利。坦率地说,除了投资者基本上放弃并说:‘我们看不到上行空间’之外,没有其他理由。” 英国《金融时报》称,中国上市公司的大规模股票回购,以及国内投资基金和国有金融机构的大规模收购,为海外投资者的退出提供便利。 外国投资者持续的抛售可能会给中国市场带来负面影响。周五收盘时,中国股市将创下2015年(沪港通计划实施的首个全年)以来的最低年度外资流入水平。 上周五,中国政府宣布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包括腾讯(Tencent)和网易(NetEase)在内的游戏类股票遭遇大幅抛售,阻碍了市场人气刚刚出现的复苏。 (截图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lg
...
tqttier
2023-12-28
港股内房股集体拉升 旭辉控股集团涨近6%
go
lg
...
内房股集体拉升,旭辉控股集团涨近6%,
碧
桂
园
、融创中国、中梁控股涨超5%,中国金茂涨超4%,雅居乐集团、富力地产、远洋集团、新城发展控股、绿城中国涨超3%。
lg
...
金融界
2023-12-28
专家和
碧
桂
园
前高管激辩房屋预售制:到底是“非常好的政策”还是“纯欺负买房人”?
go
lg
...
点。近日,百度《商业进化论》栏目邀请到
碧
桂
园
前执行董事吴建斌、《经济动力学》作者王兆卿进行探讨。 吴建斌表示,如果没有预售政策,城镇化就不会这么快,城市也不会这么漂亮。他提到,民营房企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量出现,一开始没有钱,注册资金都是拆东墙补西墙。国家出台预售政策将市场有效激活,房地产商从银行贷款,购房人从银行按揭贷款然后把钱给了开发商,开发商把整个链条运转起来。 房地产预售制施行了二三十年,是不是应该完善?吴建斌指出,预售制是非常好的政策,但现在必须完善,事实上也是在不断完善,“以前有图纸就可以卖房子,后来变成了主体结构完成了才可以卖,实际上已经在提升”。 王兆卿认为,预售制可以改成房地产开发商从银行借钱,而不是让购房人从银行借钱。在他看来,正是因为杠杆全部加到了买房人头上,开发商才加了更多杠杆建更多房子。如果杠杆加在开发商头上,因为杠杆率上升,开发商就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了。 吴建斌进一步分析,过去二三十年,房地产公司实际上把一块地做了两次融资。一次是从银行做融资;第二次是通过销售,老百姓从银行贷款买房,钱又回到房地产商。所以,房地产商的回报率可以做到百分之几十。 王兆卿认为,预售制最大的问题在于,对买房人来说是不公平的。说难听点,预售制是纯欺负买房人,买房人权力最小,义务最多,既没有监管资金的能力,也没有监督资金去向的能力,背下所有债务。 吴建斌毫不讳言,房地产公司一开始没钱,通过预售制有了钱,为了发展得更快,用回流资金买新的地,用新买的地产生的资金再买地,始终口袋里没钱。 “
碧
桂
园
在三四线城市不停买地、开发项目,再卖给购房人,这件事情需要非常多思考和商榷,尤其要看当地的居住情况,房子到底够不够住。”王兆卿强调。 吴建斌表示,从自己曾经任职的三家房地产公司看,房地产内部对投资非常谨慎,之所以出问题,就是太急于把公司做大,忽视了负债率过高的问题。 “这是一种人性,当看到未来有更大的期待时,就像举手就可以摘到的果子,为什么不去摘呢?”吴建斌认为,站在房地产商的角度,他们还觉得自己非常委屈,“花了这么大的力气,对税收贡献这么大,结果是个负数”。
lg
...
金融界
2023-12-28
“国家、银行、房企都让点利,房地产这盘棋就能活!”专家建议:投入三十万亿收购房企项目,建设保障房体系
go
lg
...
理人、《经济学人·商论》总编辑吴晨邀请
碧
桂
园
前执行董事吴建斌、《经济动力学》作者王兆卿一起探讨“地产行业投融资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万达回A误判,当时的自救变成现在的毒药 直播开始吴建斌首先回顾了万达的上市经历。他提到,万达上市历程复杂,曾在2014年于港股上市后于2016年退市,此后多次计划在A股或港股上市。最近的一次,王健林将珠海万达商管公司21%的股权分配给投资人,换取了60亿美元投资。不过带了对赌条件,即必须在2023年12月底前完成上市。 为何迟迟没有完成上市?吴建斌认为,从财务指标看万达商管上市完全没有问题,香港证监会之所以犹豫可能有三方面原因:第一,珠海万达商管管理的300多个项目都是万达集团的楼盘,并且出租率都达到90%,这样高的出租率会引发疑虑;第二,万达曾经在香港上市,后来又退市了,可能会留给香港证监会不太好的印象;第三,惠誉此前下调了万达商管评级。 在吴建斌看来,此时太盟作为“白衣骑士”牵头为王健林解围,实际上也是在拯救自己。因为现在这个时间点万达不可能拿出来380亿元现金和8%的利息。在新的协议下,太盟及其他投资人持股占比达到60%,万达只剩40%,未来的想象空间是巨大的。 王兆卿补充,2014年下半年A股重启IPO,2014年-2015年走出一轮大牛市,彼时万达在港股股价表现不好,而A股给到房地产企业的估值要高很多,万达于是产生了退市然后回A股上市的想法。 王兆卿认为,万达在2016年误判了形势,虽然A股阶段性对房地产企业融资有所放松,但事实上并没有放开房地产公司上市。回A的失败,让万达背负着私有化成本继续寻求在港股上市。“人家不能无限期等你上市,对赌协议就变成了毒药。”王兆卿分析。 房企需要检讨负债率过高问题,走出低谷起码还要3-5年 吴晨分析,房地产行业财务管理者需要做到两方面:一方面,要找到可用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要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安全垫。而融资渠道和安全垫在2021年均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无法继续。 吴建斌指出,2021年对于房企来说是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房企的目标就是做大,正巧这个阶段各类资金充裕,包括银行融资、信托、理财、境外债等,房企融资并不困难。但是随着政策收紧、家庭负债率升高,市场对房地产的认识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尤其是恒大商票兑付出现问题给行业带来巨大震撼。 在吴建斌看来,恒大暴雷固然有其高负债模式的责任,但是整个社会也有很大的责任。未来两三年,房地产市场将持续面临需求疲软、债务困难、购房信心等挑战。在他看来,走出房地产低谷周期起码要三到五年,需要方方面面正向因素集聚。 过去两年房企在盘活资金自救、“保交楼”等方面做得怎样?吴建斌表示,房企老板们并没有躺平,几乎都是带着团队到处“灭火”,如出售资产、合并资产、裁员、和银行信托谈等,“几乎是八九条线同时推进,来渡过这次危机”。他们没有完全没有想到的是,“暴雷”后最严重的问题是销售的断崖式下降,打乱了所有资金计划。 吴建斌认为,反思本轮房地产危机,大部分民营企业应该做深刻检讨,一是对行业判断过于乐观,二是高负债发展模式。“香港地产公司平均净负债率在20%-30%的水平,内地暴雷房企净负债率是200%、300%以上。”他指出,融资成本甚至达到11%、12%,销售旺盛的时候可以负担,销售一旦难以增长问题就会出现。 吴建斌告诫房企老板,一定要把负债率控制好,不管是经济活跃的时候,还是经济低迷的时候,都要控制好负债率,负债率是最核心指标,是综合的指标。 为什么国央企房地产公司在过去三年的表现可圈可点?吴建斌认为,就是因为它负债率受到国资委的考核,而负债率能不能达标将影响到管理者的收入。 “
碧
桂
园
能坚持到今天非常了不起” 作为一家标志性房企,
碧
桂
园
在这个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它本身有哪些特殊情况? 吴建斌认为,
碧
桂
园
虽然有压力,但是能坚持到今天是非常了不起的。因为
碧
桂
园
摊子铺得非常大,而且多在三四五线城市布局,这些城市人口是流失的。在吴建斌看来,
碧
桂
园
之所以能坚持到今天,跟此前自己定的净负债率不能超70%的规定有关系。 “2018年、2019年房地产相关政策已经开始收紧,同时房地产供求情况、保有量都有数据可查,为什么大部分房企依然在扩张,而不是选择收一收、放一放?”王兆卿将问题抛给吴建斌。 吴建斌分析,以
碧
桂
园
、恒大就为例,它们成本控制超强,在三四五线城市形成了一套打法,别人根本竞争不过,“只要他们两家去,差不多10%的人就会买他们的房子”。 吴晨认为,一方面恒大和
碧
桂
园
可能对三四五线城市购买力有所误判,另外市场急速向下大家不买房了,资金周转出现问题,企业一时半会儿反应不过来。 “船很大,掉头非常难,可能也看到了这些问题。”吴建斌补充,房企不可能屁股一拍就走,土地都是融过资的,建好的楼需要卖掉,没盖完楼要继续盖,太难了。 王兆卿分析,
碧
桂
园
和恒大等大型房企之所以在三四线城市能够占据半垄断地位,原因在于它们可以大量购买当地出让的土地,使得当地小开发商难以生存。政府也愿意将土地卖给这些大开发商,因为它们可以保证项目顺利进行。对于房地产问题的出现,需要深入反思市场调研和后续估计不足的问题。 “国家、银行、房企都让点利,房地产这盘棋就能活” “降价对销售没有任何帮助。” 吴建斌认为,楼市总体是信心问题,如果股票三个跌停板,所有的钱都不动了,因为大家认为还会跌,楼市也是这样。“一线城市楼价也跌了两三成,实际上这个价位已经不错了,房地产商的成本都是可计算的,包括土地、建筑安装等。”他表示。 不过,王兆卿认为从成本的角度看销售是有问题的,因为有很多东西即便亏钱也卖不出去。 吴建斌则指出,这个时候应该达成和解方案,“国家、银行、房企大家都让点利,比如银行是债权人,借给某一家企业100亿,别想100亿了,还85亿行不行,利息减半行不行,大家都让一让,整个这盘棋就会活”。 吴建斌还建议,国家可以每年新发部分货币,总共拿出20-30万亿资金把房地产公司已经建好的项目按照合理的价格购买,把保障房的体系建立起来。 “所有的产业都可以亏,包括高精尖产业也能亏,房地产为什么不能亏?还要国家花钱买来做保障房?”王兆卿质疑。吴建斌回应称,房地产现在的问题不是融资,而是销售。“房地产公司拿到钱,问题就解决了,包括美元债、交付全解决了。” 他强调。 近期,房地产迎来一系列优化政策,为什么没有见到北京、上海取消限购?王兆卿分析,核心并不是觉得房地产市场还行,而是担心会起到反作用,把限购政策取消了房价会更难看,“大家看到限购政策取消了房价还起不来,房价真的就崩了”。 吴建斌认为,如果北京、上海、深圳这些一线城市完全放开限购,会有一批人换房,一线城市最核心地段最具投资属性。 激辩预售制:非常好的政策OR纯欺负买房人? 本轮房地产调整,因为烂尾现象,预售制再次成为口诛笔伐的焦点。不过,吴建斌表示,如果没有预售政策,城镇化就不会这么快,城市也不会这么漂亮。他提到,民营房企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量出现,一开始没有钱,注册资金都是拆东墙补西墙。国家出台预售政策将市场有效激活,房地产商从银行贷款,购房人从银行按揭贷款然后把钱给了开发商,开发商把整个链条运转起来。 房地产预售制施行了二三十年,是不是应该完善?吴建斌指出,预售制是非常好的政策,但现在必须完善,事实上也是在不断完善,“以前有图纸就可以卖房子,后来变成了主体结构完成了才可以卖,实际上已经在提升”。 王兆卿认为,预售制可以改成房地产开发商从银行借钱,而不是让购房人从银行借钱。在他看来,正是因为杠杆全部加到了买房人头上,开发商才加了更多杠杆建更多房子。如果杠杆加在开发商头上,因为杠杆率上升,开发商就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了。 吴建斌进一步分析,过去二三十年,房地产公司实际上把一块地做了两次融资。一次是从银行做融资;第二次是通过销售,老百姓从银行贷款买房,钱又回到房地产商。所以,房地产商的回报率可以做到百分之几十。 王兆卿认为,预售制最大的问题在于,对买房人来说是不公平的。说难听点,预售制是纯欺负买房人,买房人权力最小,义务最多,既没有监管资金的能力,也没有监督资金去向的能力,背下所有债务。 吴建斌毫不讳言,房地产公司一开始没钱,通过预售制有了钱,为了发展得更快,用回流资金买新的地,用新买的地产生的资金再买地,始终口袋里没钱。 “
碧
桂
园
在三四线城市不停买地、开发项目,再卖给购房人,这件事情需要非常多思考和商榷,尤其要看当地的居住情况,房子到底够不够住。”王兆卿强调。 吴建斌表示,从自己曾经任职的三家房地产公司看,房地产内部对投资非常谨慎,之所以出问题,就是太急于把公司做大,忽视了负债率过高的问题。 “这是一种人性,当看到未来有更大的期待时,就像举手就可以摘到的果子,为什么不去摘呢?”吴建斌认为,站在房地产商的角度,他们还觉得自己非常委屈,“花了这么大的力气,对税收贡献这么大,结果是个负数”。
lg
...
金融界
2023-12-28
债市早报:股份行跟进下调存款利率;债市延续暖势
go
lg
...
日,线上平台已开通;花样年出让邻里乐予
碧
桂
园
服务的交易最终完成;转债市场指数集体收跌,转债市场个券多数下跌。 一、债市要闻 (一)国内要闻 【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均已跟进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继工农中建交以及邮储等六大商业银行之后,从12月25日起,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广发银行、浦发银行、浙商银行、兴业银行、恒丰银行、华夏银行、渤海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均已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后,多家股份制银行一年期整存整取定存挂牌利率为1.65%,相比六大商业银行1.45%的利率高20个基点;平安、浙商、渤海、恒丰四家股份制银行两年期整存整取定存利率为1.90%,略高于其他股份制银行,比六大商业银行1.65%的利率高25个基点;三年期定期存款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各家股份制银行也普遍高于六大商业银行。 【国家发改委:研究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对港澳投资者的资质要求、持股比例、行业准入等限制】12月25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其中提到,研究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对港澳投资者的资质要求、持股比例、行业准入等限制,将有关开放措施纳入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框架下实施。稳步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扩大金融业对港澳开放,支持深圳证券交易所、广州期货交易所与香港交易所深化务实合作。做好“债券通”之“南向通”,推动债券市场双向开放提速。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在内地发行金融债券和公司信用类债券。 【公司法修订草案四审稿进一步完善公司出资制度】公司法修订草案12月2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公司法修订草案的第四次审议。草案四审稿进一步完善了公司出资制度,明确了失权的决议程序和失权股东的异议程序等内容。与草案三审稿相比,草案四审稿进一步完善公司出资制度,强化股东出资责任。一是在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认缴期限不得超过五年的基础上,明确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可以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期限作出特别规定,为重点行业领域设定短于五年的认缴期限留出制度空间;二是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应当在公司成立前按照其认购的股份全额缴纳股款;三是增加对不按照规定公示或者不如实公示出资等有关信息的处罚。 【山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严格落实城投公司举债融资提级管理制度】据山东发布,山东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中指出,2023年,经济规模稳步扩大,据相关预测,能够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经济总量有望迈上9万亿元台阶、过万亿城市有望达到3个。引导各级树立“发展是政绩、化债也是政绩”意识,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坚持“借新还旧、借长还短、借低还高”,严格落实城投公司举债融资提级管理制度,有效盘活存量资产资源,多措并举化解地方债务。 【企业集合债重启发行:“23长三角集合CP001”上市流通,中债增提供交易型增信】据中国货币网,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企业2023年度第一期集合短期融资券(“23长三角集合CP001”)12月25日起开始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23长三角集合CP001”发行人为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额分别为4亿元、2亿元、1亿元,票息为2.98%,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交易型增信。 (二)国际要闻 【日本央行“放鹰”:转向“最明确迹象”已经出现】12月25日,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表示,实现央行通胀目标的可能性正在“逐步上升”,如果可持续实现2%通胀目标的可能性“充分”提高,日本央行将考虑改变负利率货币政策:“如果薪资和物价之间的良性循环加强,并且以可持续和稳定的方式实现物价目标的可能性充分提高,我们可能会考虑改变政策。”植田和男表示,这是迄今为止最明确的迹象,表明有可能结束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植田和男指出,在正常经济条件下提高利率具有一些潜在积极效应。日本央行副行长冰见野良三此前曾提及,当没有负利率时,净利息收入将会改善。但是植田和男同时也表示,鉴于国内外经济和金融市场的高度不确定性,日本央行尚未决定调整宽松货币政策的具体时间。植田和男称,日本经济摆脱低通胀并实现物价目标的可能性正在上升,但还不够高。日本央行将有耐心地维持货币宽松政策,以支持有利薪资增长的经济环境:“通胀率小幅增长最明显的好处是,在经济衰退时,货币政策应对的空间更大”。 (三)大宗商品 12月25日,因圣诞节假日,美欧商品市场休市。 二、资金面 (一)公开市场操作 12月25日,央行公告称,为维护年末流动性合理充裕,当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3810亿元7天期和9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1.80%、1.95%。Wind数据显示,因此单日净投放资金2870亿元。 (二)资金利率 12月25日,银行间资金结构性矛盾加剧,隔夜资金整体宽松,而七天期跨年资金价格进一步走高。当日DR001下行3.63bps至1.540%,DR007上行4.26bps至1.818%。 数据来源:Wind,东方金诚 三、债市动态 (一)利率债 1.现券收益率走势 12月25日,股份行跟进下调存款利率,进一步提振市场情绪,债市延续暖势,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普遍大幅下行,中短券表现更为强势。截至北京时间20:00,10年期国债活跃券220003收益率下行1.8bps至2.6000%;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230205收益率下行2.0bps至2.7650%。 数据来源:Wind,东方金诚 债券招标情况 当日无国债和国开债发行。 (二)信用债 1. 二级市场成交异动 12月25日,4只地产债成交价格偏离幅度超10%。其中,“21金地MTN006”跌超18%,“20沪世茂MTN001”跌超30%,“H0阳城01”跌50%;“21远洋控股PPN001”涨超30%。 2. 信用债事件 泛海控股:公司公告,5月份美元债剩余1.34亿美元本金原计划12月23日前兑付,考虑到公司流动性安排和资产优化处置进展,再次延期至2024年3月23日前兑付。 花样年:公司公告,出让邻里乐予
碧
桂
园
服务的交易最终完成。据了解,花样年是于2021年将邻里乐出让予
碧
桂
园
服务。 新光控股:公司公告,公司等三十五家企业合并破产案第三次债权人会议已召开,24年1月15日网络投票截止,将审议重整计划(草案)、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等。 洛阳商都城投:公司公告,公司承兑逾期的5000万元商票系交易方涉嫌诈骗,目前已申请立案。 华晨汽车:公司公告,收到华颂商旅汽车租赁合同纠纷案判决结果,被判偿还大连装备融租逾期租金9277万元,华晨集团承担共同给付义务。 世茂股份:主承销商浦发银行公告,关于“19沪世茂MTN001”、“20沪世茂MTN001”、“21沪世茂MTN001”及“21沪世茂MTN002”本息未按期足额偿付,浦发银行将继续督促世茂股份尽快推进并落实债务化解方案。 四川信托:公司公告兑付方案,签约窗口期截至2024年3月5日,线上平台已开通。 泰禾集团:公司公告,聘任立信中联为2023年年度审计机构,未来12个月对子公司担保总额为761亿元。公司收到与渤海信托借款纠纷案件应诉通知书,标的金额24亿元。 (三)可转债 1. 权益及转债指数 【权益市场三大股指集体收涨】 12月25日,权益市场缩量整理,当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收涨0.14%、0.38%、0.31%。当日,两市成交额6234.8亿元,港股休市,北向资金通道关闭。当日,申万一级行业大多下跌,国防军工、汽车涨超1%,煤炭、食品饮料、有色金属涨超0.5%;下跌行业中,传媒、综合、房地产跌逾1%。 【转债市场主要指数集体收跌】 12月25日,转债市场开始补跌,当日中证转债、上证转债、深证转债分别收跌0.15%、0.07%、0.30%。当日,转债市场成交额376.0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48.31亿元。转债市场个券多数下跌,551只个券中,181只上涨,358只下跌,12只持平。当日,文灿转债涨超9%,深科转债涨超8%,欧晶转债、广电转债涨超4%;下跌个券中,泰坦转债跌停20%,大叶转债跌逾10%,鸿达转债跌逾6%,花王转债、大业转债跌逾5%。 数据来源:Wind,东方金诚 2. 转债跟踪 12月25日,东风转债公告董事会提议下修转股价格;华特转债公告不下修转股价格;南电转债公告不下修转股价格,且未来四个月内(即2023年12月26日至 2024年4月25日),若再次触发下修条款,均不选择下修;恩捷转债公告预计触发转股价格下修条件。 (四)海外债市 1. 美债市场 12月25日,因圣诞节假日,美债市场休市。 2. 欧债市场: 12月25日,因圣诞节假日,欧债市场休市。 中资美元债每日价格变动(截至12月25日收盘) 数据来源:Bloomberg,东方金诚整理
lg
...
金融界
2023-12-26
改革或刺激方案恐打开“灾难之门”!揭秘2024年中国经济将继续步履蹒跚的4大原因
go
lg
...
推动的反弹后来以失败告终,原因是恒大和
碧
桂
园
等负债累累的房地产巨头接连受挫,人口老龄化和年轻人失业率飙升削弱了劳动力市场,中国也陷入了通缩。 对中国商品的国内外需求疲软、就业市场恶化,以及部分由于低通胀导致的企业利润下降,也拖累了第二季的经济增长。GDP环比增长0.5%,低于前一季的2.3%。 然后,在第三季,经济增长又一次让人摸不着头脑,小幅走高。尽管谘商会预计这种上升趋势将持续到年底,但他们表示,这不可持续,可能会在2024年让位于进一步的放缓。 谘商会预测2024年的GDP增长率为4.1%,低于2023年5.2%的预期增长率。以下是他们认为中国在2024年面临低于趋势的增长的四个主要原因,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数年。#2024宏观展望# 1. 被压抑的需求将会下降 虽然中国第三季的消费录得大幅增长,但这是由被压抑的需求推动的,谘商会预计,未来几个月这种需求将会消退。 这些经济学家在与商业内幕网(Business Insider)分享的一份报告中写道:“信心仍然疲软,目前还没有任何可观察到的迹象表明情绪可能会好转。” 在他们看来,消费尚未恢复到可持续的水平,中国公民仍然担心自己的财务安全和劳动力市场,以及中国政府鼓励消费和预防性储蓄的政策。 2. 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并没有消失 今年以来,中国主要房地产开发商都出现了违约或宣布破产的情况,而有关部门稳定房地产行业的努力并未产生任何有意义的效果。 谘商会表示:“经济低迷是结构性的,可能是永久性的。”“中国家庭已经对房地产作为财富积累渠道失去了信心。很难预测该行业何时会企稳;但即便如此,它也不会再像过去几十年那样成为一个关键的增长动力。” 在经济学家看来,房地产行业尚未触底,中国政府将难以重振需求。 3. 国外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即将放缓 以美国和欧洲经济衰退为首的全球经济放缓对中国来说是个坏消息。 谘商会表示,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需求将在新的一年里继续放缓。 经济学家们指出:“中国将无法通过出口解决房地产低迷造成的总需求问题。” 4. 中国政府不能实施大规模刺激,只能采取渐进式措施 在谘商会看来,由于中国经济面临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任何改革或庞大的刺激方案都将打开灾难之门。#中国经济# 刺激信贷增长和投资的政策存在一定空间,但干预力度越大,引发更多经济低效和投机性投资的可能性就越大。
lg
...
忆芳
2023-12-26
大起大落的一年!盘点2023年资本市场11项重大事件
go
lg
...
发了710亿美元。曾经中国最大的开发商
碧
桂
园
控股有限公司陷入违约,中国恒大集团则艰难地避免清算。一些恒大美元债券目前的交易价格接近1美分,让投资者陷入了看似失去所有吸引力的赌注之中。 一些精明的市场观察人士的判断是正确的。一月份,TS Lombard首席经济学家兼宏观研究主管弗雷亚·比米什 (Freya Beamish) 做出了一个超出共识的呼吁:卖出中国股票,买入美国和英国股票。尽管大多数人预计亚洲国家将从疫情中复苏,而美国将陷入衰退,但她认为——事实证明是正确的——中国将“陷入债务高山”,而美国将从中良性的信贷和资本支出周期受益。 印度:戏剧性的反转 “买入印度”是当今华尔街流行的投资口号,但在一月份,情况却截然不同。卖空者兴登堡研究公司(Hindenburg Research)对高塔姆·阿达尼(Gautam Adani)的攻击突然使这位亿万富翁的能源到港口帝国陷入混乱,导致市场损失1500亿美元,并引发了人们对印度作为热门投资目的地信誉的更广泛担忧。最高法院被迫对这位著名实业家在世界人口最多国家的项目展开调查,而印度政界人士则迅速发起了海外魅力攻势。 几个月后,阿达尼在市场和舆论场上享受到了某种救赎。由于再融资举措改善了该集团的财务纪律、政策制定者发出的乐观信号以及持续的经济增长,阿达尼相关股票和债券出现了缓解性反弹。 其中一位明显的赢家:GQG Partners LLC的Rajiv Jain。这位新兴市场投资者在三月份和八月份再次向阿达尼集团注入了数十亿美元。彭博新闻社本月早些时候报道称,其投资价值已升至超过70亿美元。其他进行适时交易的投资者包括卡塔尔投资局,该机构在价格大幅反弹之前购买了阿达尼绿色能源有限公司2.7%的股份。 日本:股市上涨之地 日本近年来在世界市场上长期表现不佳,却成为投资者的宠儿。从经济增长的好转到企业改革的前景,再到央行行长可能最终准备放弃最低利率政策的乐观情绪,多种因素共同帮助提升了该国的形象。 沃伦·巴菲特,这位传奇投资者4月份表示,在增持日本贸易公司的股份后,他正在考虑在日本进行更多投资。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随后于6月份表示,已进一步增持了五家日本贸易公司的股份。基准东证指数随即升至33年来的新高。 另一项成功的交易是做空日本政府债券,这在以前是一个危险的策略。一直押注日本央行结束超宽松货币政策的投资者终于得到了一些证实,日本央行放松了对收益率的严格控制。最终,10年期基准利率升至11年高点,随后因货币行动没有预期那么强硬而有所放松。尽管如此,包括加拿大皇家银行蓝湾资产管理公司(RBC BlueBay Asset Management)的马克·道丁(Mark Dowding)在内的债券空头显然是今年的赢家。 那些预计日元疲软局面将会好转的人却没有那么幸运。巴克莱银行和野村控股公司预测日元汇率将较去年12月的水平上涨9%,而T. Rowe Price Group Inc.表示,日本央行立场更强硬,还有上涨空间。相反,该货币再次成为亚洲和十国集团货币中表现最差的货币。从更光明的角度来看,2023年将被铭记为日元套利交易——廉价借入日元购买墨西哥和巴西等高利率国家的货币——获得惊人回报的一年。 比特币:起死回生 在2022年备受瞩目的崩盘、破产和整体不良行为之后,加密货币市场及其声誉陷入了困境。作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数字货币,比特币的损失已超过60%,Sam Bankman-Fried的FTX交易所倒闭的影响仍在余波中。比特币复兴的前景——更不用说反弹——似乎很遥远。 今年上半年,随着交易量蒸发,监管机构放松了一系列执法行动,包括对市场领导者Binance和Coinbase提起诉讼,市场只能实现不温不火的复苏。但从6月开始,持续的在以贝莱德为首的投资公司提交一系列追踪比特币现货价格的ETF上市申请后,情况出现了好转。 人们对这些ETF将获得批准并刺激比特币更广泛采用的乐观情绪,再加上一些备受瞩目的加密案件的法律解决以及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帮助推动了比特币的上涨。结果:这种加密货币今年上涨了一倍多,使其成为所有市场中表现最好的加密货币之一。比特币距离69,000美元的历史高点还很远。但像凯西·伍德 (Cathie Wood) 和安东尼·斯卡拉穆奇 (Anthony Scaramucci) 这样的顽固分子,在去年加密货币市场的崩溃中遭遇了挫折,现在看起来好多了。 Bed、Bath 和 Beyond:华尔街为迷因人群提供教育 尽管Bed Bath 和 Beyond在4月份濒临破产,但其股价仍然高得令人费解。它是Covid-19大流行期间引发的模因股票运动的著名受益者,这场运动继续推动少数公司的股价似乎毫无规律或毫无理由地飙升。 Bed Bath & Beyond的顾问发现哈德逊湾资本管理公司的一家对冲基金愿意以折扣价购买其发行的大量新股。这个想法是:二级市场的买家愿意支付标价。 该公司通过这种方式赚得了3.6亿美元,并设立了Hudson Bay,通过转售其收购的每股股票来赚取利润。然而,大部分现金直接流向了以摩根大通为首的Bed Bath & Beyond银行贷款机构集团,摩根大通参与这项交易是为了挽回该零售商巨额损失的最后一搏。至于最终持有该股票的投资者呢?当Bed Bath & Beyond时间耗尽时,他们就运气不佳了。 ESG:认输 进步派和精明的资本家在推动环境、社会和治理运动方面结成联盟绝非易事。但今年,ESG议程遭到了政治各方的猛烈抨击。该行业正在向共和党立法者和监管机构提出质疑,质疑其方法、透明度以及通过“洗绿”夸大其既定目标有效性的可能性。一些行业观察人士甚至表示,ESG正在走向“不可避免的结局”。 最大的受害者包括一批贝莱德交易所交易基金以及资深对冲基金经理杰夫·乌本(Jeff Ubben)。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从其最大的以ESG为重点的ETF撤资超过90亿美元,创下年度流出记录,而乌本上个月突然关闭了他的社会责任投资公司Inclusive Capital Partners。 三年前,当Inclusive Capital成立时,乌本表示,他的新企业将支持专注于解决从环境破坏到粮食短缺等问题的公司,他的目标是为此筹集80亿美元。最终,该基金未能接近该目标。该公司的关闭恰逢气候相关投资最糟糕的年份之一,因为借贷成本上升和供应链瓶颈重创了资本密集型绿色公司。 并非所有人都对该行业感到不满。摩根大通的分析师在最近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具有ESG倾向的股票策略很可能会在明年击败大盘。这是因为这些资产恰恰提供了投资者应对市场周期所需的防御性策略,市场周期可能包括经济放缓、债券收益率下降、通胀缓解和美元走强。 瑞士信贷的消亡 瑞士信贷的突然消亡出人意料地消灭了该公司风险最高债券的大牌持有者——引发了基金经理和高级银行家的强烈反对,警告银行融资市场将陷入危机。 事后看来,在欧洲政策制定者在几天之内就让市场平静下来之后,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戏剧性的事情。然而,瑞士监管机构做出了一项备受争议的决定,即清算价值170亿美元的所谓额外一级证券的持有者,尽管同时为股票投资者保留了一些价值,但留下了一长串输家。后者包括Pimco、Invesco和三菱日联金融集团的富裕客户。 一如既往,逢低吸纳的基金发现了机会。金树资产管理公司以低价购买了约3亿美元的AT1债券,获得了1亿美元的丰厚利润。还有其他快速资金交易通过收购瑞士信贷银行而大获成功:收购该银行的优先债务,这些债务在该公司倒闭前几天以大幅折扣易手。另类贷款机构Marathon Asset Management LP购买了其中1.5亿美元的债券,并迅速获得了3000万美元的回报。 默默无闻的债券大获全胜 近四十年前发行的一类不起眼的美元银行债券今年为投资者带来了意外之财,在某些情况下为包括韦弗顿投资管理公司(Waverton Investment Management)投资组合经理詹姆斯·卡特(James Carter)在内的持有人带来了超过50%的回报。 这些证券于20世纪80年代发行,旨在帮助充实银行资本,被称为折扣永续债券的“迪斯科”,由于息票微薄,多年来一直以大幅折扣低迷。除了失去监管缓冲地位之外,发行人几乎没有动力赎回它们。但对于那些愿意打赌自己有一天会得到全额偿还的投资者来说,他们提供了获得巨额回报的潜力。 这就是发生的事情。银行开始面临来自监管机构、投资者和律师越来越大的赎回压力。而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Libor)(与证券挂钩的参考利率)的终止是一个催化剂,增加了使息票计算实际上变得不可能的额外麻烦。汇丰控股公司于四月份放弃并宣布偿还其票据后,其他几家银行也纷纷效仿。 经过今年的赎回,金融领域的迪斯科时代实际上已经结束。
lg
...
Peng
2023-12-23
【A股收市】中国第三次下调存款利率!三大指数全天冲高回落,腾讯和网易暴跌吓坏科指
go
lg
...
讯控股(00700.HK)跌超12%,
碧
桂
园
服务(06098.HK)、药明生物(02269.HK)均跌超5%,美团(03690.HK)、阿里健康(00241.HK)均跌超3%。 亚洲股市有望在今年最后一个完整交易周保持上涨,而美元则可能出现下跌,因为投资者认为2024年将是美国大幅降息的一年。 从周五开始,包括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在内的五家中国最大的国有银行下调了部分存款利率,在政府敦促银行支持经济之际,这为降低贷款成本提供了空间。 野村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Ting Lu表示:“降低存款利率应有助于缓解银行净息差(NIM)的压力,并为中国央行在1月份下调政策贷款利率(OMO和MLF)奠定基础。” “如果这些降息成为现实,这将表明北京方面越来越担心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我们预计中国央行将在2024年1月下调政策贷款利率,”Ting Lu说。
lg
...
云涌
2023-12-22
上一页
1
•••
40
41
42
43
44
•••
177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传美国对华限制不严格,全球风向变了!法国政府准备让步,中国还在等
lg
...
彭博:为何中国多名高级军事领导人被免职?
lg
...
中欧突发重磅!《华尔街日报》:瑞典确认“中国船只”破坏海底电缆 中国最新回应来了
lg
...
投行严厉警告:出现这一幕,人民币将创历史新低!
lg
...
FX168日报:俄乌突传大消息!金价亚盘飙升25美元 日元暴涨近170点的原因在这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4讨论
#链上风云#
lg
...
47讨论
#美国大选#
lg
...
133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520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63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