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或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支持;生命的支持或维持;妊娠控制等。 上银基金表示,医疗器械细分领域主要包括: Ø高值耗材(心血管、骨科、口腔等) Ø医疗设备(影像设备、内镜、生命支持设备等) Ø体外诊断(生化、免疫、分子诊断等) 2.上银基金答疑:医疗器械行业的成长逻辑是什么?未来发展空间如何? 上银基金表示,全球老龄化、慢性病增加和医疗支出增长推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灼识咨询数据显示,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在2020年已经突破4,400亿美元,中国以23%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预计到2030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超过8,000亿美元,2020年至203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3%。 与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相比,上银基金表示,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相对更加迅速。受制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整体起步较晚,随着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加速以及政府对医疗领域的大力扶持,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增长迅速。上银基金调研显示,2015-2020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从3,125.5亿元增长至7,789.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20.0%。未来,上银基金表示,随着市场需求的提升、国家对医疗产业的扶持以及医疗器械行业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产业升级,医疗器械行业将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并实现从中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进口替代转变的过程,预计2030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超过22,000亿元,2020-203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到11.2%。 3.上银基金答疑:近年来,医疗器械的行业政策有哪些变化? 2019年7月,国务院下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医保局开始对高值耗材进行集采。上银基金表示,复盘当时的市场表现,市场认为耗材的标准化程度低、集采难度大,因此并不相信高值耗材的集采能够顺利推进,在量价齐升的乐观预期下,开启了一轮医药器械公司的上涨行情,直到2020年7月,国家医保局会议中明确提出集采冠脉支架,医药器械进入一轮下跌行情,上银基金表示,市场从之前的乐观情绪中走向另一个极端。此次冠脉集采后支架的价格最低降到400多元,而之前的终端价约为1万3千元,且27款支架只能入围10家,竞争相当激烈。上银基金表示,冠脉集采出现这种击穿出厂价格的主要原因是企业不想失去市场份额,去年的创伤与关节集采也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之后集采的“灵魂降价”逐渐演绎到了一些创新器械上面。 从今年7月开始,一系列政策持续好于市场预期。比如“北京医保局执行DRGs对创新药、创新器械、创新诊疗项目的豁免”“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推进”“创新医疗器械推迟进入集采”“种植牙服务部分价格的温和调控”“脊柱耗材集采”等都好于市场预期。上银基金表示,政策落地后,口腔、器械、骨科等细分领域有所修复,市场对医药的关注度和调仓意愿得到积累。上银基金认为,最关键的一个转向在于今年进行的脊柱耗材,国采里明确指出“报价不高于最高限价的40%,‘复活’机制选手可获得50%采购量”,这相当于给企业提供了一个心理价位(出厂价即可中标),一方面防止参与企业过度内卷,为企业留出一部分合理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也证明集采政策在推进过程中持续释放暖意,相对温和的集采政策在近期生化肝功能试剂以及福建省电生理以及吻合器集采项目上也得到了验证,它们给予了前期降价过多的企业一定的提价空间,同时也打消了市场对于集采产品循环降价的悲观预期。 4.上银基金答疑:医疗器械在这一轮回暖行情中的表现引人瞩目,原因何在? 上银基金表示,目前集采规则逐步趋于合理且相对温和,而前期集采价格降到位的产品未来续标不会再过度降价,企业在经历盈利底后,未来业绩有望得到修复。此前国家医保局再明确创新医疗器械暂不纳入集采,修复了市场预期。此外,上银基金表示,北京市医保局出台了创新器械DRG除外支付的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修复了DRG为创新器械带来的潜在价格天花板。 医疗设备方面,上银基金表示,财政贴息贷款助力医疗新基建,有望释放医院医疗设备采购需求,缓解医疗机构资金紧张问题。十月贴息贷款的申报进度超出市场预期,因此,也带动了医疗设备板块的一轮行情。 总的来说,上银基金表示,这一轮行情可以概括为悲观预期下的估值修复+利好政策持续出台的共振,且板块内部筹码结构较好,因而催化效果显著。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