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香港论坛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CPT Markets:发现交易致胜关键! 细看高胜率与高赔率策略显著差异!
go
lg
...
发出来,从而被许多人使用,导致此方法的
生命周期
越短;次之,千万别忽略了赔率越高、胜率越低时,人们往往会对期望值失去感觉,而这也就是在前段所提的乐透效应概念。 CPT Markets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 以上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未来投资建议。CPT Markets 发布的文章主要根据国际财经数据报告及国际新闻为参考依据。
lg
...
CPT_Markets
2023-08-18
8月18日A股盘前公告淘金:罕见!一晚超30上市公司同步公告回购,还有这些公司中报大幅增长
go
lg
...
近日收到某国内自主品牌公司的项目定点,
生命周期
内预计销售收入约5.5亿元。 四维图新(sz002405) 收到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和政府补助共计6852.24万元。 奥特维(sh688516)控股子公司签订3.8亿元合同。 石化油服(sh600871) 全资子公司中标15.3亿元EPC项目。 纳芯微(sh688052) 董事长提议以2亿元-4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大全能源(sh688303) 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徐广福提议公司以2亿元-4亿元回购股份。 派能科技(sh688063) 董事长提议以8000万元-1.2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中控技术(sh688777) 董事长CUI SHAN提议公司以5000万元-1亿元回购股份。 石头科技(sh688169) 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昌敬提议公司以5117.78万元-1.02亿元回购股份。 威高骨科(sh688161) 董事长提议以不超过1.2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华熙生物(sh688363) 董事长提议以2亿元-3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昊海生科(sh688366) 董事长提议1亿元-2亿元回购股份。 三五互联(sz300051) 证券简称拟变更为“琏升科技”。
lg
...
金融界
2023-08-18
励志!女孩10年前在多伦多病童医院接受脑部手术,现在和主治医生一同工作!
go
lg
...
tka 为一名 10 岁患者进行了挽救
生命
的脑部手术,然而今年夏天,他的实验室出现了超现实的一幕—— 曾经的患者成为了他的同事,将与他一起工作。 图源:CTV “我不得不掐着自己说——这就是我 10 年前做过手术的孩子吗?” James Rutka 医生告诉多伦多 CTV 新闻。 他的前病人、现任研究生 Jessica Rosenbloom 大约 10 年前来到多伦多病童医院的急诊室,碰巧 Rutka 接到电话。 Rosenbloom 说道: “从那时起,他就接手了我的病例。直到最近才从他的手中过渡过来,我从 SickKids ‘毕业’啦。” 10 岁时,Rosenbloom 被诊断出患有大约橘子大小的脑肿瘤,位于她大脑的松果体区域,据 Rutka 医生说,这是一个“脆弱的位置”。 经过几周的化疗后,Rosenbloom 因疑似中风被紧急送回急诊室。她被告知她的肿瘤(之前被认为无法手术)需要进行手术。 Rosenbloom 说道:“当时,我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图源: CTV 手术持续了四到六个小时。 Rutka 医生解释说:“在该地区进行的任何冒险活动都必须非常精确。” 那天晚上,在重症监护室,小 Rosenbloom 开始提问。“在医院里,我总是那个有问题的孩子,而他总能找到答案。”她这样评价 Rutka 医生: “他是个很棒的导师。” 图源: CTV Rutka 说: “说实话,我很难描述对一个在大脑非常关键区域切除了脑肿瘤的孩子进行手术意味着什么,明知手术需要四到六个小时,而且知道你不知道你会移除多少。” 随着时间的推移,Rosenbloom 的问题越来越多,她开始寻找答案,在渥太华大学攻读护理专业,并在Rutka的实验室担任暑期职位,研究胶质母细胞瘤,这是一种常见的侵袭性脑 肿瘤 。最终,她的目标是为像她这样的儿科患者研究新的治疗方法。 图源: CTV Rosenbloom 说:“我仍然是那个有问题的孩子,我还想为像我这样的孩子解答疑惑。我需要回答他们的不安,在我这样做之前我不会安定下来,我想用我余下的职业生涯来回答问题。” 真是太励志且暖心了! 作者:玛里丽
lg
...
超级生活
2023-08-18
伟星股份:8月15日接受机构调研,包括知名机构景林资产,彤源投资,石锋资产的多家机构参与
go
lg
...
冬、正圆投资戴旅京、京管泰富基金徐鹏、
生命保险
资产唐航、首创证券郭琦、太平基金田发祥、太平洋资产罗荣 蔡辰昱、泰达宏利周少博、泰康基金张钟文、杭州谦象付瑜、天风证券孙海洋 苏荃、天弘基金郭相博、万家基金苏秦婉、凯思博投资林晓文、闻天私募证券投资梁悦芹、湘财基金林建敏、新华资产李东正、新疆前海联合基金魏甜、鑫元基金袁震、兴全基金谢书英、兴业基金高圣、兴业证券韩欣、兴银理财郦莉、阳光资产吴烨琳、乐瑞资产杜欢欢、易方达基金周光远、银润投资李悦、永赢基金安慧丽 黄韵、圆信永丰基金许一欣、远望资产卢春宇、长江养老保险曾知 邹成、长江证券雷玉、长盛基金吕睿竞、招商基金曾子潇、招商信诺资产钱旖昕、磐泽资产沈磊、招商致远资本卓绍斌、招商资本潘若恒、象舆行投资徐诗梦、征金资本谢丰、中庚基金熊正寰、人保资产李爽、中金资管张敏琦、中科沃土基金姚慕宇、中欧基金刘昊、中泰证券崔兴凯、神农投资张智皓、中天国富证券张波、中信保诚基金段又茵 夏明月、中信建投基金公伟、中信建投证券叶乐 黄鹏 刘岚、中信里昂证券Michelle Liu、中信资管李有为、中意资产管理马保良、中邮理财陶俊、中邮人寿保险曾苧葭、中再资产管理韩璐、中信证券冯重光 杨奕成、禹田资本郭星岩、朱雀基金李晴、横琴长乐汇资本邹嘉鸿、贝莱德基金神玉飞、博时基金王佳敏、渤海投资李文、财通资管张若谷、财信产业基金邓果一、欣至峰投资梁雷、大成基金石国武 黄博涵、淡水泉(北京)朱彬 杜娟、德邦基金刘敏、大家资产钱怡 胡筱、德邦证券刘子婷、东北证券刘家薇、东方基金郭晓慧、东方证券杨妍 关黎立 王树娟、东方证券资管唐亮、东海基金胡德军、东海资管孙茜茜、东吴证券李婕 赵艺原、东兴证券刘田田、东证融汇刘一霖、Atlantis InvestmentFrank Lu、方正证券周昕 廖捷 董博、福建泽源资产丁思鑫、复华证券投资洪揚、富安达基金路旭、高盛国际资产Christine Pu、高盛亚洲温淑涵、高毅资产王继林、共青城紫骍投资申嘉艺、观富(北京)资产唐天、光大证券孙未未 朱洁宇、CLSA杨文婧、睿璞投资陈志涛、广发基金陈樱子 龚路成、广发证券李咏红、广汇缘资产杨会梁、航长投资麦浩明、玄甲私募基金符雅婷、国海富兰克林基金赵晓东、国华兴益保险韩冬伟 刘旭明 王雅惟、国金基金赵晋萱、国联安基金石林、Millennium CapitalRonnie Ruan、国寿养老李梅、国泰基金陆静 陆经纬 李恒、国泰君安国际控股俞春梅、国泰君安证券资产范杨、海通证券梁希 盛开 徐杲菡、杭银理财徐廷玮、和谐浩数投资黄海鹏、恒生前海基金祁滕、泓德基金秦臻、同策投资陶琳、Pinpoint Asset张凤涛、华安财保资产于华杰、华宝基金刘娇、华泰保兴基金付梦阳、华泰证券(上海)资产冯潇 朱南钰、华夏基金罗绍武、火星资产樊蔚文、嘉实基金刘望发 谭丽 王丹 王力、建信资管张旭箐、瑞华投资张小兵、金鹰基金许中雅、point72Christina He 王依菲 Megan Wang Claire YU 杨琦、金圆统一李可及、景顺长城李南西、开源证券吕明 张霜凝、昆仑健康保险资管周志鹏、领颐(上海)资产耿云、民生加银基金刘怿、民生通惠资产黄岑安、名禹资产梅林 钟剑、明河投资姚咏絮、摩根士丹利基金隋思誉、Trivest Advisors印高远、南方基金褚宇晴 吕思奇、双安资产郑轶群、宁银理财刘野、农银汇理姜斌宇 许悦、磐厚动量(上海)资本孟庆锋 张云、鹏华基金刘偲圣、鹏扬基金袁天娇 陈国喜 曹敏、平安基金刘杰、平安养老唐宋媛、浦银理财陈金盛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分产品来看,拉链收入同比略有下滑,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主要原因是上半年下游品牌客户整体处于去库存周期,导致新增成衣及相应服饰辅料订单数量缩减,且去年基数相对较高,所以拉链收入同比有所下滑。 问:公司如何应对产业迁徙的现象? 答:近十年,随着劳动力用工成本高企,纺织服装行业出现了向东南亚迁徙的现象,为了更好地服务下游品牌客户,公司持续推进国际化战略布局,先后在孟加拉和越南建设生产基地。但服饰辅料行业对于产业链配套完整性要求较高,且公司产品体积较小,运输半径大,所以目前海外产能比重不是很高。 问:公司海外销售团队的建设情况如何? 答:近几年,公司大力推进海外营销网络的建设,在欧美及东南亚主要国家或地区建立本土化营销团队,通过招聘本土专业人才进行当地市场的开拓和服务,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问:公司将如何升海外市场份额? 答:公司将进一步加速全球化布局,一方面聚焦核心客户和重点区域,不断提升市场份额和品牌认可度;另一方面将不断强化专家销售竞争优势,加速源头客户开发和品牌指定,提升海外市场份额。 问:公司认为在国内外分别与 YKK 进行竞争,有什么区别? 答:总体来说没有太大区别。YKK 的优势主要在于品牌知名度和国际化运营能力,而公司是“产品+服务”的经营理念,注重在为客户供应优质产品的同时提供“一站全程”的服务。另外,公司拉链在产品品类的多样性、时尚性,款式的新颖及创新能力、对市场的快速反应以及产品的配套能力等方面都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 问:客户去库存是否已进入尾声? 答:每个客户去库存的进度都是不一样的,但由于服装具有时尚性,品牌客户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尽快清理库存,避免因库存问题而造成较大损失。 问:产品结构的变化是否与客户结构相关? 答:产品结构的变化不能单纯与客户结构的变化挂钩,主要还是受流行趋势的变化、品牌客户出于对成本的考量等多种因素影响。 问:目前织带业务毛利率水平如何?未来织带业务进入正轨后会保持怎样的毛利率水平? 答:目前织带毛利率不高,一方面是由于该品类仍处于起步阶段;另一方面与该品类本身有关,相较于钮扣和拉链,织带更加标准化,毛利率相对会低一点。等形成规模效应后,毛利率会有一定提升,最终会保持一个合理的毛利率水平。 问:销售费用同比上升的原因是什么?未来趋势会如何? 答:销售费用同比增长主要系公司持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特别是海外市场的布局,导致销售费用中的职工薪酬、差旅费等相应增加所致。未来,随着大客户战略的推进,公司在客户中份额的不断提升,预期销售费用率会有所下降。 问:公司对于织带的未来规划是怎样的? 答:根据公司的经营规划,织带是公司重点培育的品类之一;目前由于刚起步,基数较小,增速较快。 问:目前公司拉链产品结构是怎样的? 答:按照材质分,拉链可以分成金属拉链、尼龙拉链和塑钢拉链,其中尼龙拉链占比略高,塑钢拉链和金属拉链占比基本不相上下。 伟星股份(002003)主营业务:专业从事各类中高档服饰及箱包辅料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主营钮扣、拉链、金属制品、塑胶制品、织带、绳带和标牌等产品。 伟星股份2023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8.29亿元,同比上升0.01%;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比下降3.2%;扣非净利润3.0亿元,同比下降0.36%;其中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1.32亿元,同比上升2.37%;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48亿元,同比上升0.64%;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48亿元,同比上升4.29%;负债率41.12%,投资收益798.19万元,财务费用-825.08万元,毛利率41.22%。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7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7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1.88。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171.53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入624.19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3-08-17
横店东磁:8月16日接受机构调研,中信证券、国盛证券等多家机构参与
go
lg
...
谊、康曼德资管、浙商证券、红石榴资管、
生命保险
资管、盈科创新资管、睿远基金、磐厚动量、联储证券、蜂巢基金、观富资管、财信证券、智子资管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光伏的市场业务布局策略?上半年各市场区域组件出货占比? 答:今年上半年公司组件出货超 3.3GW,其中欧洲市场出货占比约 75%,日韩市场占比超 10%,国内市场占比约 12%,日本和国内的出货同比均实现翻番以上增长。在市场布局上,我们会持续深耕欧洲市场,日本与国内的市场占比适度会有所提升,但这不代表弱化欧洲市场,欧洲市场出货量绝对值也还是持续增长。多点开花的市场布局可以带动公司出货量的高速增长。 问:公司光伏上半年各市场区域收入占比情况? 答:从收入角度看,欧洲市场收入占比不到 70%,日韩等亚洲市场占比约 16%,国内市场占比约 17%,北美洲与非洲等市场占比不到1%。 问:如何看待欧洲行业库存?公司库存情况? 答:横店东磁在二季度就已主动进行了库存控制,现客户渠道保持在一个月左右的库存量,相对以往的库存消化速度来讲,也是比较合理与健康的。行业库存方面,我们没有准确或详实的数据,通过共同的渠道来看,有一定库存,如果这些库存在后续的半年里得不到及时消化的话,随着产品迭代的发展,对库存较高的企业业绩会有一定影响,这也是我们对老产品库存会严格管控的原因之一。 问:户储产品的进展以及今明年展望? 答:今年上半年我们重点还是在一带一路或非洲国家做了一些技术性出货,大概几个 MWh 的出货。欧洲市场也做了十多家送样,通过前期样品测试,再对产品进行改进。预计今年下半年出货量不会太大,可能 10MWh 以内的出货。今年更多还是在分销商、渠道以及产品质量完善等方面做布局。 问:日本市场的产品策略?与欧洲市场一样吗? 答:日本市场跟欧洲或国内市场所切入的点不同,日本对黑组件并没有特别偏向的喜好,其对整个产品品质以及产品的设计元素要求会更多一点,尤其是住宅类市场。公司目前在日本也主要是做住宅类市场,并且在该领域占比会比较高。 问:公司在海外产能布局的考虑?例如高价的美国市场? 答:公司认为在目前 PERC技术切换到 TOPCon的时间窗口期下,海外产能布局可能会有一定的机会。我们目前看高价的美国市场的话,还需要考虑后续美国政策情况以及对供应链的透明度、产业链布局、海外物料等多个方面考量。 问:宜宾二期出货时间以及三期技术路线的考虑? 答:宜宾年产 20GW高效电池项目一期、二期的 TOPCon技术路线我们还是比较确定的。一期产品目前正在调试阶段,二期产品计划今年四季度启动。三期技术路线目前还没有确定,若届时 BC 类技术有进一步进展的话,我们可能会考虑,但如果没有的话,TOPCon 可能也会考虑,因为国内国外的产能布局可能会做同步匹配。另外异质结技术的话,我们一直有在跟进,目前来看我们认为该技术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制造成本也还是稍微偏高一点,需要再观望一下。 问:公司 BC 类电池中试线的进展情况?对 BC 类技术路线的展望? 答:从研发角度,公司已完成该类技术的前期技术储备,但从中试线进程来看,产品良率还有待提升,因此我们对于 BC 类产品的量产进程可能还是会往后推迟,有在跟进头部企业在该类技术上的进展。 问:随着光伏行业产能供给升,公司未来如何从制造端、销售市场端、售后服务端来保持自身在差异化市场的先进性?后续是否会推出新品类的产品? 答:在规模化制造条件下,进行差异化市场和产品的管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在差异化产品质量、标准化生产、成本管控之间找到平衡点,对前期资源、系统培训、产品与销售相结合等多方面进行管理,这相对来说是个系统性工作。新品类产品方面,我们会在同质情况下寻找优势点,基于市场需求或痛点、成本合理的角度,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开发产品,后续 TOPCon高可靠性方面会结合自身材料选择匹配。如果一味过度追求差异化产品,会导致整体制造成本提高,客户群体或市场受众也会收缩。 问:公司光伏组件全年出货目标是否有调整? 答:目前全年组件出货目标仍在朝着 8-9GW 方向努力,三季度末还再要看看欧洲需求和国内价格走势,若价格一直较低,我们会在利润和出货量之间做权衡。 问:根据报表可见,公司今年 1-6 月经营性现金流约 21亿,6月末货币资金相比去年末也增加了约 20 亿,现金流强劲,明显优于净利润,这个差异主要是什么原因? 答:一方面公司 2023 年半年度经营业绩增长,同时加强流动资产的管理,相应带动了经营性现金流的增长。另一方面,光伏板块的上游材料采购以承兑汇票的结算方式为主,而销售收款以电汇为主,购销两端的收付款节点时间差,相应使得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有所增长。 问:锂电产业上半年的毛利降得比较明显,公司对锂电产业的未来出货预期是怎样的? 答:整个锂电小动力行业都在面临市场供需失衡较大的这样竞争压力,公司稼动率能保持在 70%以上,在业内是做得比较不错的。从毛利率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今年到明年上半年可能都会处于毛利较低的一个状态;从战略布局角度来看,仍主要布局电动二轮车、便携式储能、电动工具、智能家居等领域,其中我们认为电摩、Ebike 市场后续潜力较大。 问:今年上半年磁材价格应该有所下降,而公司磁材毛利率仍有所上升的原因? 答:今年上半年磁材毛利同比增长了约 3.2%,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磁材产品结构中毛利较高的产品出货增幅较大;2、公司材料采购控制较好,在原材料价格处于低点时有进行一定的战略储备;3、销售结构有所调整,今年向兄弟公司采购稀土外销的比例同比有所下降。 横店东磁(002056)主营业务:主要从事磁性材料+器件、光伏+锂电两大产业群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提供一站式技术解决方案的服务。 横店东磁2023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02.46亿元,同比上升9.35%;归母净利润12.12亿元,同比上升52.03%;扣非净利润12.49亿元,同比上升88.36%;其中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56.14亿元,同比上升12.88%;单季度归母净利润6.29亿元,同比上升45.84%;单季度扣非净利润6.87亿元,同比上升83.13%;负债率57.62%,投资收益-7569.91万元,财务费用-1.67亿元,毛利率22.98%。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增持评级1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3975.78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出241.47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3-08-17
晚间公告全知道:“回购潮”席卷A股,近30家上市公司抛出股票回购方案,汉商集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8月18日开市停牌
go
lg
...
户多个项目电子水泵、电子油泵的供应商。
生命周期
内预计销售收入约5.5亿元。 三五互联:证券简称拟变更为“琏升科技” 三五互联公告,因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已发生变更,为从公司名称上明确上市公司目前的控股关系,塑造公司品牌,公司名称拟变更为“琏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拟变更为“琏升科技”。 领益智造:子公司与德国某整车厂商旗下动力电池子公司签订提名协议 领益智造公告,公司子公司苏州领汇及苏州领裕分别与德国某整车厂商旗下动力电池子公司签订了提名协议,约定苏州领汇及苏州领裕向客户供应动力电池盖板、模切件以及相关注塑、冲压件,预计将累计增加公司2025年至2029年收入约人民币22亿元。
lg
...
金融界
2023-08-17
深度研究CyberConnect:带 AA 的 Web3 社交中间件
go
lg
...
标的交易,使用时间锁定功能来设置签名的
生命周期
,以及使用逻辑(例如需要对超过一定金额的交易进行多个签名)。 · 认证与密钥管理 用户可以自由地添加、删除和更改多个帐户的权限,还可以使用MFA(多因素身份认证)和会话密钥来改善现有交易体验。 3、ERC4337与AA简史 事实上,账户抽象的概念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了。2016年的以太坊标准提案“交易起源和签名的抽象(EIP 86)”是迈向账户抽象的第一步。从那之后,还有许多其他提案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概念,关键词“账户抽象”于是诞生了——在不同的候选标准中,相对较新的ERC 4337提案是最受关注且最先进的,因为它不需要更改共识层就可以实现账户抽象。账户抽象和ERC4337一起变得更加流行,V神也强调了这方面实现的重要性,现在有相当数量的项目正在转向采用ERC4337。 下面是一个使用ERC4337实现的智能合约钱包的简要流程。 --用户通过智能合约钱包向UserOperation内存池发送一个名为UserOperation的智能合约——在这里,UserOperation可以包含各种逻辑,而不仅仅是简单的代币传输,UserOperation内存池是一个独立内存池,不同于网络通常用来处理交易的现有内存池。 --Bundler将付费最高的UserOperations捆绑在一起,并将它们打包到Bundle交易中。 --Bundler接受这个Bundle交易,并调用一个名为EntryPoint的智能合约——Bundler模拟各UserOperation签名的有效性和gas支付能力,并将Bundle交易连同其中所包含的费用一起提交给EntryPoint。 --(可选)用户可以选择使用一个名为Paymaster的功能代表其他实体支付gas费,或者用其他代币支付gas费,如ERC20代币。 --EntryPoint负责验证每个UserOperation并在网络上执行此UserOperation——bundler只是模拟UserOperation,而EntryPoint则实际上验证UserOperation。如果验证成功,生成UserOperations的实体会向bundler支付一笔预先确定的费用,如果执行后还有剩余的gas费,这些费用也会退还给bundler。 总之,账户抽象是将网络上运行的智能合约的现有原理带到应用程序层面,为每个账户配置特定的逻辑(上图的步骤1-4),并在网络上使用一个名为EntryPoint的合约验证并执行所有这些逻辑(上图的步骤5)。 ERC4337的灵活性允许智能合约钱包与各种现有技术相结合,除了上述功能之外——例如,它可以通过使用DID(去中心化标识符)和VC(可验证凭证)以及ZKP(零知识证明)来强化身份或数据隐私。因此,自从OpenZeppelin进行代码审计以来,ERC4337已经重新引起了大量项目的兴趣,这些项目迅速采用了ERC4337或进行试验探索。 4、CyberConnect,使用AA的Web3社交中间件 CyberConnect率先采用ERC4337,并尝试将其与其他现有技术(如ZKP)相结合,引领了Web3领域的发展。CyberConnect通过部署ERC4337的全部功能,并将其灵活地应用于更广泛的用户群体和生态系统中,实现了智能合约钱包用例的最大化。 (1)CyberConnect简介 CyberConnect是一个Web3社交中间件项目,各种社交应用程序可以在CyberConnect提供的中间件之上创建。目前正在准备V3的更新,包括ERC4337的应用。这次的更新,CyberConnect设想了一个社交网络,允许用户创建一个链无关的账户,并以围绕着Web2式的用户体验身份和参与者驱动的创意经济为中心——创作者和消费者可以使用整体身份在不同的平台间游走,实现基于内容的社区经济,拥有最佳的用户体验,并且开发者可获得所有这些数据去建立一个更繁荣的生态系统。 (2)CyberConnect的三大支柱 CyberConnect有三个核心要素:1) 身份,是所有交互的中心;2) 社交图谱,代表各实体关系;3) 网络,支持数据解决方案和顺畅的通信。 · CyberAccount CyberAccount是CyberConnect生态系统中创作者和消费者的核心身份。它与ERC4337和ERC6900的兼容性使用户在与应用程序交互时可以享受到增强的用户体验,因为他们可以使用帐户抽象功能,如Paymaster、社交恢复、权限管理、中继交易等。CyberAccount集成了来自Web3以及基于Web2的社交媒体平台(如Twitter和Discord)的数据。这让用户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所有社交数据。还有一个专门针对团队、组织和品牌的帐户,称为“Organization Account”(组织账户),它提供高级帐户管理功能,如多重签名和可定制的访问控制规则。 CyberAccount可以有单独的handle,称为“CyberID”——由于CyberAccount可以存储如此多的信息,每次交互只需要简单的个人资料显示必要的信息。CyberID由‘.cyber’表示,专用于与具有某些身份信息的应用程序交互,例如基本的个人信息、用户名、头像、元数据等。然而,CyberID必须定期更新其注册。如果忘记了定期更新,这些handle将被公开拍卖。 · Cyberrape CyberGraph是一个社交图谱,它接收CyberAccount元数据和活动,将它们记录存储,并表示必要的数据。除了身份信息之外,流经CyberGraph的数据还包括(基于ERC721的)集合、订阅、内容、W3ST(Web3状态代币,基于ERC1155的SBT,它定义了特定社区中每个用户的状态),以及其他链下管理的信息。 在传统的Web2社交媒体平台上,如果不连接到一个中心化实体,社交互动(或社交环境)很难跨越多个世界,这迫使参与者要么将自己锁定在平台上,要么放弃自己的身份和资产,在一个新的平台从头开始。有了CyberGraph,参与者可以继续与他们通过CyberAccount在各平台上积累的信息进行交互,而这些平台之间的切换成本很少或根本就没有成本,开发人员可以通过数据API和各种工具来支持生态系统的扩展。 · CyberNetwork CyberConnect旨在包含Web2和Web3领域(或链下和链上)的数据,并进行高效无缝地运行。CyberNetwork是一个节省gas费且可扩展的L2网络,旨在顺利获取此类数据。未来几个月,该网络将进一步升级,整合到CyberConnect中。 5、与其他协议的比较 业界经常拿来与CyberConnect进行比较的协议有Lens Protocol、Farcaster和DeSo。虽然它们都建立了用户所有的个人资料和社交图谱,但它们的方法和协议设计略有不同。本文简单比较了影响各方法的关键特性,并讨论了CyberConnect的不同之处。 · 这四个协议都有一个共同的使命,即强调通过身份帐户进行可扩展且灵活的交互,目前只有CyberConnect通过ERC4337完全实现了帐户抽象——CyberConnect是账户抽象概念的最早采用者之一,业界最大数量的基于ERC4337智能合约钱包已经开始使用CyberConnect来创建跨多个链的链无关交互用例。(截至8月16日,采用钱包数量超过45万)。另一方面,DeSo并没有直接采用账户抽象有关标准,而是通过“Derived Keys”(派生秘钥)引入了一些账户抽象功能,这些功能可用于授权其他实体签署交易。其余协议利用NFT来定义身份帐户,但尚未完全实现帐户抽象。 · 另一个最显著的区别是“基础链”。当协议依赖于特定链时,它可以快速吸收链的用户群,这是一个好处,但也有坏处,例如无法自定义基础设施配置和有限的互操作性。虽然Lens和Farcaster依赖于单链,但CyberConnect支持多个EVM兼容链,如Polygon、Linea、Arbitrum和Base – Optimism、opBNB,很快将支持更多链。DeSo认识到在通用链上实现Web3的局限性,因此它建立了自己的第一层,专门用于Web3社交图谱。 · “数据存储”是另一个显著的不同领域。CyberConnect和Farcaster采用了一种混合方法,同时利用了链上(包括去中心化存储解决方案)和链下——CyberConnect在链上存储身份和主要交互数据,在链下存储其他交互数据。另一方面,Farcaster试图在链上存储尽可能少的数据,并利用链下解决方案来存储其余的数据。其他协议默认将所有数据存储在链上,但Lens将身份以外的一些数据存储在Arweave或IPFS等去中心化解决方案上,而不是全部存储在基础链上。这些战略差异源于每个协议希望为其用户提供的价值和便利性之间的利弊权衡。 · CyberConnect和DeSo对用户创建账户没有很高的准入门槛,而Farcaster和Lens限制通过特定用户或特定事件的邀请默认获得账户(或个人资料)。因此,这些协议之间的注册帐户数量差别很大。有趣的是,这一事实似乎也影响了各社区的性质——CyberConnect的社区是围绕分享事件信息、介绍应用程序并与应用程序互动而组织起来的,Lens更倾向于艺术家和创作者,而Farcaster更倾向于参与者进行富有成效的讨论。就DeSo而言,它似乎还没有任何明显的趋势。 虽然提到了一些主要差异,但事实是每个协议的感知用户体验会因用户而异,因此用户最好每个应用程序都尝试一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协议。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一点是项目的宏观方向,特别是项目正在改进的方向——构建Web3的基础设施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当前时间框架内比较协议可能毫无意义。因此,与其分析技术堆栈、统计数据、商业模式等,从长远来看,判断每个协议采用最新技术的速度并以灵活的方式适应未来的速度有多快,更为重要。 从这个角度来看,CyberConnect可能是最灵活敏捷的,因为它迅速采用最新技术,建立了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向尽可能多的用户传播相关体验,并基于用户反馈提升自己的核心价值(即,整体身份)。 6、生态系统、代币经济学等 (1)从统计数据看生态系统 来自更广泛的生态系统的多种互动和协同作用的结合可以增强身份的影响,并推动更多用户采用。 自推出以来,CyberConnect已经成功进行两轮总计2500万美元的融资,现在已经发展为一个广泛的生态系统,可以完全实现基于账户抽象的智能合约钱包用例——140多万个账户登录,180多万条内容,1100多万个收藏,约6万多WAU和40多万MAU(可能有一些变化)。特别是,如前所述,CyberAccount在推出约3周内实现了45万+的最大规模采用,证明了其在基于账户抽象的智能合约钱包行业中的主导地位。 在CyberConnect生态系统中,大量用户可以交互的应用程序包括社交媒体平台、会员资格、娱乐、NFT市场/发行平台等。在CyberConnect生态系统中有超过50个应用程序,可以充分利用帐户抽象的特性以不同的方式与CyberAccount进行交互。 CyberConnect生态系统中的互动多样化也可以从上图中看到。直到2023年初,交互率一直由Link3主导,Link3是由CyberConnect团队创建的第一方社区应用程序,允许用户轻松创建和管理自己的个人资料,以及参与社区共享并了解不同的信息源。然而,自3月以来,各种各样的应用程序,如CyberTune(一个音乐NFT平台)和Attic(一个基于社区的NFT平台)不断出现,并在CyberConnect上与Link3一起发展。 CyberAccount用户可以通过参与cyberTrek的奖励计划或Link3的FanClub活动在多个应用程序上进行不同的互动,进一步探索CyberConnect的生态系统。 (2)CYBER代币经济学和CyberConnect里程碑 CyberConnect的原生代币CYBER不仅是用户在CyberConnect生态系统内进行链无关交互的基本代币,而且还充当着生态系统繁荣的主要投票权。 治理——CYBER代币持有者拥有投票权来改进CyberConnect协议,并可以将其投票权委托给其他实体。治理的范围如下。 · 改变付款方式和收费结构 · 采用新的基础链 · 为生态系统发展分配资金,如赠款及社区贡献项目 · 组织线上线下活动,繁荣生态系统,等等 CyberAccount Gas代币——在CyberConnect的多链生态系统中,CYBER被用作所有交易类型的gas支付方式。 CyberID的支付方式 第三季度CyberConnect最重要的更新将是CyberDAO的推出,旨在改善多链交互。此外,还计划继续与六个链(Ethereum、BNB、Optimism、Arbitrum、Polygon和Base)合作开展CyberTrek,以普及CyberAccount用例。 第四季度将发布Login-SDK和CyberWallet app,明年将推出CyberNetwork和开发者资助计划。 7、DID & VC以及ZKP的潜在机会 在Web3中有几个所谓的“游戏改变者”——DID(去中心化标识符)、VC(可验证凭证)和ZKP(零知识证明)是其中的几个。DID & VC是一种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实现SSI (自主身份)概念的技术或规范,用户可以控制自己的身份信息并保护自己的隐私安全。ZKP是一种可以在不泄露具体信息的情况下证明信息有效性的加密技术。 它们在Web3中受到特别关注,因为它们的技术非常适合区块链,增强了身份的自治性质——在这里,增强身份的自治性质意味着人们可以对自己的身份信息拥有更多的主权,它允许用户更好地表达自己,通过减轻对第三方的数据依赖来消除用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实现基于更大信任的不同类型的交互。 (1)DID & VC 目前,个人可以在链上和链下交互的环境是分离的。然而,如果DID和VC堆栈连接到CyberAccount,就可以提供真正的全新用户体验,因为堆栈涵盖了个人在其中操作的整个数字和现实世界。 例如,如果现实世界中的政府(或高度信任实体)拥有一个像CyberAccount这样的智能合约钱包,作为VC授予个人公民身份(或表达个人身份的相应手段),那么个人可以在区块链上以他们在现实世界中那样,以综合方式进行交互——自从互联网早期引入个人身份模型和联邦身份模型以来,我们已经看到网络上各种交互类型的爆炸性采用。相反,如果链上活动也以VC的形式存储在DID中,个人可以使用它们来创建更多维度的身份表示,使他们能够在现实世界中从事具有特定目的的各种活动。最终,这些案例可以促进现实世界和Web3世界之间的巨大协同作用,并使每个空间都更加可靠。 (2)ZKP(零知识证明) 尽管基于智能合约的身份工具(如CyberAccount)声称能够控制它们的数据,从而管理外部披露数据,但所有链上数据都是公开的,这意味着存在数据暴露给非目标方或被跟踪的风险。此外,在CyberGraph中,个人的身份信息不仅包括静态信息,还包括情境或动态信息,如声明和交互。因此,通过将ZKP嵌入到其基础设施中,CyberConnect将能够为用户提供完全情境化的体验,在这种体验中,用户所接触的社交环境是根据他们正在使用的特定应用程序量身定制的。由于隐私问题,这种全新的体验在现有的社交媒体平台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或者反过来,CyberAccount可以推动ZKP的采用。通过ZKP验证ECDSA签名(EOA传统签名)的成本非常高。如果智能合约钱包通过账户抽象采用ZKP友好的签名方案,则可以克服这些限制,并且可以在整个网络中更充分地利用ZKP的优势。 综上所述,智能合约账户不仅可以增强整体身份,还可以与不同的现有技术协同作用,具有出色的外部可扩展性。在这方面,CyberConnect是了解如何在实践中实现这种外部可扩展性以及创建哪些交互和用例的最佳场所。因为它是采用新技术最灵活的协议,拥有最大的智能合约钱包用户群和广泛的生态系统。 8、超越技术,迈向新体验 随着数字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个人之间的在线互动将变得更加复杂,创意经济的重要性可能会变得更加重要。因此,基于区块链的Web3作为未来可持续创意经济的替代方案正在获得大量关注。特别是,基于账户抽象的智能合约钱包概念可以消除现有的基于区块链账户的许多复杂性和局限性,有助于定义Web3身份概念,其与其他技术的协同作用加强了Web3的创新性。 然而,即使是这些创新性质,如果最终不被公众选择,也无法真正实现其价值。如果技术采用的定义是一种新体验在人群中传播的时刻,那么Web3花了很多时间来定义新体验,但只用了较少时间来讨论它们该如何传播。 我们看到,在Facebook(Meta)等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不同互动,正在被转化为新的体验,并被大量用户采用。人工智能也一直被认为是一项很有前景的技术,但只有GPT模型,由于各种经验的传播,才能如此迅速地得到广泛采用。因此,将Web3采用与创新之间的差距简单地归结为技术可及性或用户体验问题是没有说服力的,因此专注于改进这些问题并不是实现Web3广泛采用的唯一途径。 从这个意义上说,CyberConnect是最接近实现Web3广泛采用的协议——CyberConnect不仅快速掌握并集成了可以增强Web3核心价值的尖端技术,还将这些协同效应转化为基于其最大用户群和生态系统的新体验。换句话说,CyberConnect是Web3的现状,是传播更好的技术、价值和体验的地方。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17
飞龙股份:收到某国内自主品牌公司的项目定点
go
lg
...
户多个项目电子水泵、电子油泵的供应商。
生命周期
内预计销售收入约5.5亿元。
lg
...
金融界
2023-08-17
BALD给base带来了巨大的热度、Friend能让其持续吗?
go
lg
...
化的社交模式,为Base网络注入了新的
生命力
。 结合BALD和friend.tech的成功,我们可以看到Base网络的巨大潜力和机会。从一个初出茅庐的Layer 2解决方案,到如今的资产巨头也不过短短几天时间,Base正逐步建立起自己的链上王朝。而背后的技术优势、Coinbase的支持,以及日益丰富的生态应用,都使Base成为了投资者和开发者的新宠。现在,让我们更深入地探索Base网络,看看它是否真的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加密界的巨头。 Base 优与劣 Coinbase坐庄 —— 实力强劲 BASE,作为Coinbase推出的Layer 2解决方案,它所背靠的是第一家圈内上市公司COINBASE。与其他链相比,BASE具有天然优势优势: 品牌背书与信誉:Coinbase是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之一,具有巨大的用户基础和品牌影响力。BASE受益于Coinbase的品牌背书,这给予用户和开发者更高的信任度。 与以太坊的深度兼容性:BASE是为以太坊设计的Layer 2解决方案,这意味着它与以太坊的智能合约和Dapps具有天然的兼容性。对于那些已经在以太坊上建立了业务的开发者来说,迁移到BASE变得相对简单。 整合与简化的用户体验:作为Coinbase的产品,BASE可以轻松地与Coinbase的其他服务和工具集成,为用户提供一个无缝的、集成的体验。Base的长远目标不仅是为Web3世界服务,还希望能够为现实世界的应用和服务提供支持。例如,通过Base,实体商家可以接受加密货币支付,而无需担心高昂的交易费用或网络拥堵。 强大的资金支持:作为一个行业巨头,Coinbase为BASE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这使得在研发、市场营销和生态建设方面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不发行代币 —— 一把双刃剑 相较于其他的Layer 2方案,BASE独树一帜地选择了不发行代币的路径。这背后的决策为BASE带来了一系列优势: • 规避公共服务和分配问题:不发行代币可以避免多种与代币经济学相关的复杂问题。首先,没有代币意味着该平台不需要为维持其代币的公用事业价值而斗争,这通常涉及确保代币在平台内有特定的使用和需求。其次,分配策略往往引发争议,尤其是在项目启动时对早期支持者、投资者和团队的代币分配。这些分配决策可能导致社区分裂、不满和批评。通过避免代币发行,BASE可以绕过这些潜在的分歧和冲突,从而更专注于技术和生态系统的建设。 • 更纯粹的技术与财务生态发展:BASE可以更专注于技术创新和生态的建设,而不是着眼与代币经济的复杂性。 • 避免法律纠纷:作为母公司为美国本土的一家上市公司,BASE没有代币化意味着在监管层面上,与美国政府保持了良好的关系。 • 在区块链界中独树一帜:没有代币但是拥有股票的投资方式。对于那些已经熟悉加密投资的人,Coinbase的股票$COIN可能是另一个投资方向。这只股票的价格波动性较大,但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巨大的增长机会。例如,从数据来看,$COIN在刚刚过去的7月份增长了120%,而与其类似头部Layer2 Abitrium的官方代币$ARB仅仅增长了18%。 相反,这种不发行代币也明确地带来了一些局限性。代币经常被用作一个生态系统内的激励工具。无代币意味着可能缺乏强烈的激励来鼓励用户、开发者和其他参与者加入和维持生态系统。此外,代币可以作为一个强烈的社区凝聚工具,鼓励用户、开发者和早期支持者长期参与和支持项目。缺乏这种机制可能会使社区建设变得更加困难。同样地,在许多区块链项目中,代币也用作治理权。没有代币可能意味着需要寻找其他方式来实现去中心化治理,这可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文末 Base无疑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机会,但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和风险。如果Coinbase能够充分利用其优势,制定明智的策略,并持续创新,那么Base完全有可能成为Coinbase的链上王朝。但如果对这些风险和劣势掉以轻心,Base可能会成为另一个昙花一现的项目。 最终,Base能否成为Layer2上的链上王朝,还需要时间来证明。但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它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后期会给大家带来其他赛道的龙头项目分析。感兴趣的可以点个关注。我也会不定期整理一些前沿资询和项目点评,欢迎各位志同道合的币圈人一起来探索。有问题可以评论提问或者私信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17
为什么DAO将崛起?
go
lg
...
效率。我感受到了真正在社区中指认到自己
生命
价值的社区成员做事的激情,这和在公司里一边做事一边向上管理,每天寻思着如何从老板那里得到更多的钱与福利的员工之间有天壤之别。在公司里,我做老板也痛苦,员工做员工也痛苦,这件事最终的解决方案以我解散 CryptoC 这家公司,把所有的融资款打到 SeeDAO 金库,开启全面的 DAO 治理而告终。我终于可以不做老板,钱的流向可以付诸公议而在社区里获得合法性,人们需要对社区负责而不是对我负责,这是目前我最庆幸的事情。若非如此,以 SeeDAO 在 2022 年所融到的资金,绝无可能度过这一轮漫长的熊市。不过这是后话了。 继续谈论公司制。公司制在效率上最大的恶是对人的消磨。人们对公司的印象是用劳动力换钱,是一个单纯的“我给你卖命你给我钱”的金钱交换关系和控制奴役关系。“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躺平论”“ 996 反压迫论”“上班摸鱼嫖资本家论”都应证了这样一个事实:现代公司里的工作普遍是痛苦的,具有被迫性质的,是不情愿的。如有可能,人们其实根本不想这样生活。 那么在我看来,在实现一个终极的社会目标——创造一个令人幸福,且具有意义感的社会上,公司制是低效的。公司制本来是为了解决人们基本生活问题的手段,在保障了社会基本的物质供应后,我们本该回到真正的目的——幸福(这里面显然包含了关怀别人)上,但如今公司制的目的——资本的增值,却实现了对终极目标的僭越。追求无止尽的钱,反过来成为了催眠人类心灵的魔咒,就算它要求我们践踏、欺诈、杀戮他人(这些都是离幸福越来越远的方向),人们也会照做。但这种魔咒毕竟不是真实,社会无处不在的痛苦——焦虑、绝望、无意义感、扭曲感、抑郁等,都在提醒我们这一点。 此外,在实现一个终极的个人目标——发现并成为自己这件事上,公司制对大多数人也是低效的。公司制往往遮蔽了我们,扭曲了我们,规训了我们,抑制了我们。我们每个人心中本来都有自己的”道“,都有自己的本来面目和人生使命,但这些事情在公司面前变得一文不值。一个诗人被变成了一个文员或是一个销售,一个喜欢和家人待在一起的人不得不忍受无止尽的出差,一个喜欢做游戏的程序员却被安排了破坏身体的 996 工作压榨。——人们没有选择,无法展开自己的”内在道路“,使他们的灵魂在深处郁郁而终,或是日日悲鸣。 失业大军与抑郁大军 人不愿意在流水线化的公司里工作,并不代表人不愿意工作。与其他动物不同,单纯的吃喝拉撒满足不了人类,掌握了语言和工具的人生活在一个又一个事件里,人类在认识和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天然就生起了创造和行动的冲动和意愿。有人将其称为“劳动”“实践”“创造”,我姑且将其简称为“作”吧。 欣赏一首歌、写一首诗、做一把椅子、治疗好一个病人、爱一个人……这些都是“作”。人通过参与一个又一个的事件完成了自己的社会化,建立与他人的连接,并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意义。如果完全把“作”拿掉,我们可能很难想象什么是人类的生活,甚至什么是人类。 然而,在资本主义体系下,“作”的导向是金钱,其细胞单位正是公司。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了愈演愈烈的贫富差距,资本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中。资本越是在少数人手中,多数人的消费就越不充足。消费动力不足,经济增速就越是缓慢,市场竞争就愈发激烈,公司之间的内卷就越发残酷。这种内卷传导到公司内部,就是裁员和员工之间的内卷。 失业大军与日俱增。这一点在 Covid-19 之后日益明显。关于这个话题,B 站上曾有一个一夜爆火的视频,讲的是中国传媒大学的硕士和华中师范大学的大学生毕业五年积蓄 3000 元,如今在火锅店做保洁的故事。在豆瓣上有一个“轻体力劳动者小组”。有一群大学毕业生聚集在这个小组里,声称不愿意再从事任何内卷式的脑力劳动,而愿意从事类似于保洁这种轻体力劳动,缓解他们的精神痛苦和身体痛苦。(因为轻体力劳动可以马上看到劳动成果,并且不需要去想很复杂的事情,还可以让颈椎得到锻炼。) 根据中国政府在 7 月 17 日公布的数据,今年 6 月中国 16 到 24 岁青年的失业率为 21.3% ,每五个青年里就有一个人无事可做,但实际这个数字可能更高。中国不是个例。如今资本主义已经席卷全球,各国经济连为一体。我在周游世界时发现,高失业率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危机——全球的失业青年们都看不到未来的出路。 伴随着失业大军的是可怕的抑郁大军。在科技如此发达、高等教育如此普及的今天,令青年们难以接受的事情是寒窗苦读十几年,最后的结局是回家啃老。我在上海疫情的时候发现,在人们尚有积蓄的情况下,失业给人们带来最大的焦虑不是没钱生存,而是与社会断连。失去了“作”的机会,职业技能和社交关系在失业中慢慢荒废,让原本生活在正常轨道中的人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这种自卑进而引发了人对未来的焦虑,变成了失眠和抑郁。我意识到,虽然金钱的回报十分重要,但工作的意义远大于金钱。工作关乎于人的尊严,以及人对自己和对社会的看法。 事实上,SeeDAO 扩张最快的时候,正是在上海疫情封城的时候。那时候,不少互联网行业从业者陷入了失业状态,而大学生的 offer 也纷纷被鸽。当时还是Web3行业的牛市,大家把进入Web3行业当成了一个有吸引力的工作选项,但苦于找不到好的学习社区。刚好 SeeDAO 在这时充当了一大批人 Onboarding 进Web3的第一站,大家在这里相互教学、交友、讨论。令我很感动的是,大家还会讨论到自己生活中的困境,甚至是谈论到自己的抑郁。我很难想象这些场景会在公司里发生。而令我很费解的一件事情是,这些人如此优秀,有手有脚,有工作的热情、能力,也有帮助他人的心,但为什么他们被抛出了社会化协作之外? 这是一个资本主义的危机时代,我们生活在系统性的失业浪潮中。之前,这个失业的比例可能是 3% ,我们对于那 3% 的人可以不闻不问,认为他们是社会的失败者。但是,当这个比例扩大到 10% 甚至是 20% 的时候,甚至连我们自己也成为了这些人中的一员时,我们该怎样看待这些人,看待公司制呢? 我们不妨把这个危机放在一个技术跃进的时代图景里。一些人,例如 OpenAI 的创始人 Sam 认为,当越来越智能化的 AI 被投入市场,人类的工作会被大量消灭。他主张给人们发放 UBI,解决失业大军的生活问题。 但我以为,仅仅发放 UBI 是不够的。如上面所论证的,工作的意义不仅仅关乎金钱,我们还面临着失去社会化协作、与社会断连、实现自我价值的危险。领取 UBI 的生物不是没有,人类的宠物每天都在吃着我们给他们购买的口粮;有朝一日,人类也许可以每天一边领 UBI 一边吸食毒品,或是呆在一个小房间里孤独终老。但那是一种悲惨的生活。 人类需要”作“;我们不能只让公司成为”作“发生的主要形式。我们需要一种为人类所设计,能够恢复人们的社会连接、鼓励大家在一起进行社会协作,并在协作中找到自我价值的组织。如今这个时机已经来到。 为人设计的组织 我有一个暴论:流水线根本不是为人设计的生产流程,而仿照流水线搭建的金字塔式的公司制也绝不是为人设计的组织制度。 很明显,如果我们的工作环境是流水线式的,每个流水线上的角色都是被定义死,并且要求尽可能控制误差的,那么人类工作者的效率注定不如机器。自由意志让人天生就生活在种种偶然之中;在接受控制、服从命令这件事情上,即便是最可靠的人,也不如按照既定程序运作的机器。这一点,在 AI 横行的时代更加明显。 AI 驱动的机器人正在替代工厂里工人们,在我看来这或许并不是坏事——因为这本就不是人的工作以及工作方式。也许若干年后,当后人回过头来看我们 20 世纪和 21 世纪的这段历史,他们会反过头来叹息人怎么被安放在了专门为机器所设计的组织系统内,让无数人的灵魂在这里消磨,并且还运转了这样长的时间。 让我们思考为人设计的组织。与机器不同的是:首先,人具备心灵,如果所从事的事情违背他的良知或者长期忽视心灵的诉求,他会感到痛苦;其次,人生来有其天性,如果要强行扭曲他的天性要他做某件事情,例如要某个诗人去做流水线工人,其抵抗力会很大,会带来极大的效率损耗;其三,人是社会动物,需要在社会中通过行动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彰显自己的意义;最后,我们不应该忘记,为人设计的组织本来就应该以人为目的,而不是一味将人当作实现其他什么目的的工具。 由此看来,为人设计的组织需要照顾到人的社交需求和自我探索,关注个人在组织内的体验,而不仅仅是最后的产出结果。 以 SeeDAO 翻译公会为例: SeeDAO 翻译公会是由 200 多个具备Web3翻译能力的译者构成的组织,也是华语世界最大的Web3翻译组织。在 GPT-4 盛行后,公会内部就掀起了是否还需要人工翻译的讨论。坚持结果导向的成员认为,为人工翻译提供积分激励已经没有必要,因为机器翻译的质量已经超过了不少译者自身的水平,应该强调选题和校对;而一些喜欢翻译的译者则认为,大家加入翻译公会的原因是喜欢翻译,并且能从翻译中学到Web3相关知识。后者说:“机器是能代替我去翻译一篇文章,但我通过翻译文章来学会某个概念的过程,却是无法被替代的呀!” 如果是在公司制下,恐怕老板的选择就是裁掉译者,快速搜罗好的选题和校对编辑,提高输出效率了。然而,在翻译公会以产出结果导向实验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活跃的成员越来越少,效率反而降低。逐渐地,大家认识到,大家来到 DAO 内不仅是为了像公司里的员工那样产出翻译稿件的,也是为了自身的成长和同行之间的交流的,不能否认体验本身的价值。于是,经过投票翻译公会又回到了人工翻译,并关注译者之间交流的路线上。 为人类设计的组织应该关注人的连接和归属,并关注人的心灵问题。我们正处于物质极大丰盛的时代,但我们心灵的处境比物质条件不发达的古人更糟。我们被碾成了原子,没有宗族的照怜,父母关系稀薄,师徒关系几近断裂。我们为了金钱游走在一个又一个公司中,心灵无安定之所,内在的”道“也无法展现。我们生活在他人的地狱中,厌恶与别人过于亲密的关系,并且对自己是谁感到深深的疑惑。让我们感到安全的只有手里的钱;能让我们感到”幸福“或”自信“的,往往是消费和对感官的满足。我们生活在一个又一个严密的被技术改造过的系统里:公司的钉钉、城市的健康码、老赖不能乘坐的电子高铁系统……人的行为被规定成了某种可以被量化的数据格式,正常也终于有了一种数据上的标准…… 若干年后我们的子孙再回头来看,他们也一定觉得十分奇怪:为什么在我们设计了专门为机器准备的系统后,还要把人改造成机器的模样(脑机接口、赛博格)。“可是我们是作为人而生下来的呀!” 在这种背景下,自由变得十分可疑且虚无。因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阉割心灵,并尝试把心灵作为威胁系统稳定的一种 bug 和病毒从里面排除。我们终于完成了一种对人以及对人意义的颠倒。——人已经不是系统的意义;让这样一个为机器而设的系统存活下去,成为了系统的意义。 我最近看到了一则新闻,说的是上海某医院推出了针对抑郁症患者的脑机接口治疗法,其办法是在患者的脑内放置一个给神经施加电流的装置,这个装置可以由手机控制。当患者在手机上选择开机的时候,神经就得到了电流的刺激,患者也就从沮丧中走了出来,不会想死——当然,他们也知道这不是真正的快乐。这件事情就像现实世界的缩影。在失业大军与抑郁大军如此之多的今天,我们解决不了资本主义的系统问题——尽管这个系统是成批制造抑郁症的根源,而只能来通过刺激个人的神经来解决自杀问题。这正是现实的可怖之处。 呼唤一个为人而设置的系统,并着手创建这样一个系统,将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而这样的系统有一个名称——DAO(去中心化自组织);有意思的是,它的英文简写正是老子所提倡的”道“的拼音。我很乐意把两者连接起来,甚至”混为一谈“。我很乐意说,不能帮助组织内成员更好呈现出他们内在道路和自由的 DAO,不是真正的 DAO。——至多,那只是借着和 DAO 相关的区块链技术,内嵌着公司制的怪胎罢了。 涌现的力量 想象一下几种事物(我很喜欢观察它们)的共通性: 大海的波涛 漩涡 云雾中的大树 冥想后的人 它们的共通性就是涌现。 图片来自 James Wainscoat on Unsplash 要理解一个为人类而创建的系统,就得理解我们与机器究竟有何不同,就得聊聊涌现的力量。 人来自自然。自然具备
生命
、能量,以及自我修复的能力。有一件事情我一直感到十分惊奇:为什么一棵树被折断了枝叶,随后又可以自己生长;而人造出来的立交桥,当某个桥断裂了,这个桥无法长出来呢? 有些人会说,因为桥还不算智能。我们可以发明能进行自我维修的机器人。这样,等他们损坏的时候,这些机器人会自己修自己,它们的手就可以长出来了。 但我认为此事与智能无关。因为一个傻子的头发掉了,这些头发也能自己长出来,这种力量内蕴在傻子身上;而机器的手断了,假使它不去用外部生产的零件修复自己,新的机械手臂也不会白白长出来。我能感受到:“
生命
”或者“生的力量”来自自然,与智能无关。 我们的身体从自然而来。无论我们多么想成为一个机器人——或者说一个赛博格,但这永远无法改变我们的“原装身体”来自自然,它继承了自然中“生的力量“的事实。自然实在拥有一种伟大的力量。凡来自自然的东西,例如一棵树、一只猫、一只蚂蚁……甚至是大海,它们都具有某种生长和自我修复的能力。这是人造物所不具备的。 作为自然的“造物”,我们不是孤立地存在着的。我们生活在某种整体或者关系中。我们的脚下踏着大地,头顶顶着星空。我们闻着空气中的气味,触摸着肢体所至的实在。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父母乡亲、朋友爱人……我们在自然和社会的网络中存在着,并用身体在体验”活着“这件事。而意义和感受则在我们”活着“的过程中涌现了出来。如果我们不再能涌现”意义“和”感受“了,我们就会变成行尸走肉。 自然的造物,仿佛一个彼此连接并不断涌现的系统。这是对
生命
的一种描述。当你削掉了涌现的一角,它又开始从这个角开始新的涌现,继续生长。但如果你把整个系统都破坏掉,这种涌现就停止了——于是,它死了。整体的死亡也预告了局部的死亡,就像一个人死去后,构成我们肢体和细胞也纷纷死去了。 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人与人所属整体的其他部分,以及大家所共同构成的这个整体不是命令和被命令的关系,而是一种共在关系。这个世界诚然是不确定的,但却不是可怖的,因为这种不确定性恰恰是系统内丰富的元素相互影响带来的结果,就像无数水滴共在的大海总是波涛翻涌。而正是在大海的波涛翻涌中,一滴水确定了自己在波涛的上还是下,在海的中心还是边缘,在东边还是南边……没有了大海,这些根植于整体的“意义”无从指认,也全部消解掉了。 在这样的系统中,组织的“效率”与个体的“价值”是合一的,因为个人的价值也是在共在的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如果有明确的“组织”和“个体”的区分的话。但其实,在这样的世界中,个体反而不会常常感受到那种痛苦的与系统的分离感。他在共在中彰显出了自我,而不求与共在的割裂与分离,因而反而不会去追求那种只考虑自己的”价值“。(脱离了共在,我们其实无法去指认价值。) 不同的是,在公司中,这种分离感将会非常严重。”我只是在给老板打工。“”我是人肉干电池。“”傻子才对公司掏心掏肺,最后裁员的时候根本没人记得我。“”不要谈感情,给钱就好了。“大家的幸福往往建立在公司之外,例如一个消费的世界:”终于到周末了,我们去哪里玩好呢?“”我们去买最新款的 LV 包包。“”好开心!我买到了 idol 的最新周边!“但消费也不是一种直接与人建立连接的方式,它最终让我们空虚。于是分离无处不在,在分离中对个性的追求无处不在,但这种对个性的追求又时常让我们发觉自己的软弱、虚伪与虚无。因为,脱离共在、不需要建立连接、不愿意对
生命
承担责任、自言自语的个性其实是一种令人陶醉的幻觉。 我们需要尊重涌现的力量,并重视在涌现过程中随时与共在连接的感觉。在大多数时候,这是爱和幸福的来源。例如:你脑子中的灵光一闪;突然出现在
生命
中但让你觉得眼前一亮的人;心中某种挥之不去的直觉……尊重涌现就是在尊重人自己,因为这正是我们最终的运作方式。 旋涡 漩涡是一种持续不息、不断卷入参与方并且有明显能量中心的涌现。 DAO 是一张网络,但好的 DAO 应该像一个具有
生命力
的漩涡。而公司则往往像一个层层上涨的金字塔。具有
生命力
的漩涡意味着,身处漩涡之中的水滴发生了良好的化学反应,能够自涌不息。 图片来自 NASA on Unsplash 一个 idea 的形成和真诚的“发愿”很重要,它是漩涡的中心。它往往与创始人相关,但不必绑死这名创始人。漩涡一旦形成,可以从一个地方卷到另一个地方,可以从一个核心人物到另一个甚至一群核心人物。但形成漩涡的中心“力量”要很强大,那股能量不断吸纳、卷入、内化着外部力量,并维持着自身的发展。 被卷入这股漩涡的人,固然是因为那股强大的力量(例如创始人强大的感召力)而来;更重要的是,他们也能在漩涡之中发现和唤醒自己的内在能量。正是他们不断觉醒的力量,构成了漩涡源源不断的卷入能量;那些内在能量爆发的点会逐渐成为新的漩涡中心。在 SeeDAO 里,我已经看到了这样的一种漩涡中心移动的轨迹:最开始是发起人唐晗,后来是另一个发起人白鱼,再后来是 kc、Rebecca、咖啡,再后来是 Shawn,再后来是 Ricky……后面则可能是 Frozen…… 中心总在移动,因为中心的能量可能会燃尽,同时别的地方的能量可能会崛起。但是,凡是被卷入过这场漩涡的人,相比起进入漩涡之前,他们的
生命
状态确确实实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不是公司制自上而下命令的结果,而是网络中不同因素相互影响后的表现。这种改变比起公司制来说更加真实,因为它直接指向了参与者个人的
生命
状态和意义体悟。 公司制以金钱为激励,以个人的时间作为燃料,它的能量源在于资本的不断增值。如果资本无法增值,这个能量源就断了,人就会慢慢散掉。但 DAO 的能量来源从某种程度上是“凭空”印出来的。它的原理是每个人身上本来就有强大的能量,只是因为没有在合适的场域被引燃。DAO 的作用是提供一个让自身能量被引燃的场域,就像把一根木柴放入火堆,在合适的温度和关系下,这根木柴也会发出光亮。 漩涡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当加入的人越来越多,这些能量很好地协同在一起时,漩涡可能就会变得非常的大,大漩涡的里面又可能有很多小漩涡。——就像银河系和太阳系,太阳系和地球的卫星系统。其实 SeeDAO 呈现的状态已经是这样了(SeeDAO-公会-公会里的项目),我觉得这是 DAO 和公司制之间很大的不同。 漩涡一旦形成,就不再能受创始人控制了。——任何企图控制漩涡的人都会失败。明智的创始人只能试图去预测漩涡中心的移动,并在合适的时候对其施加影响。相比起一味提倡去中心化,高喊这个口号相比,我对“漩涡无法被控制”这一点更为满意。这意味着“去中心化”不再是一个乌托邦的意识形态,而是不得不遵守的治理规律。 我想到了老子在《道德经》里的所说的“上善若水”。在 DAO 的漩涡里,顺应比控制重要得多。 我想以“白读书店”为例来阐述我对漩涡的理解,这刚好是我最近一个月所经历的事情。 大约是在今年的七月份,SeeDAO 的主要成员在重庆讨论白皮书的时候,白鱼突然提出如果他不做 SeeDAO 的话,他会开一家书店。在活动现场,孙哲鼓励他直达目的,直接将书店开起来,不要把这件事情放到 SeeDAO 成功以后再做。于是,他便开始鼓动阿豚来做他的书店主理人。 此前,阿豚曾经在成都看到了许多独立书店,于是白鱼便对成都很感兴趣。由于我想前往青城山修行,所以也想去成都。最后佳林的朋友临时改期,因此他接下来有时间空闲,也可以跟我们一起去成都。于是我们四人在离开重庆后,便一路西行,相约去了成都。 此时书店还属于无稽之谈,因为白鱼根本没有开书店的经验,而阿豚也没有答应做书店主理人。但我很好奇为何白鱼对书店一直念念不忘,于是在青羊宫给白鱼算了一卦,结果发现这个书店在他
生命
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于是我一改之前的消极态度,决定将这件事往前推一把。这天晚上,我们在白夜书店遇到了杨熹,而她也处于痛苦的职业变动中,同时也想开一家书店。杨熹是一个建筑师,四川人,如果我们找到了店铺,她可以来做书店的建筑设计师,也可以在今年 12 月份辞职后来做书店的主理人。她的出现让书店看上去靠谱不少。 这天晚上,佳林认领了作书店猫的铲屎官,而白鱼坚定了信心,去写了书店的白皮书。我们决定给这家书店起名叫”白读“,英文名叫”white paper“。这天晚上我们对书店信心满满。 不过,接下来大家对书店的选址和我们住宿的地理位置处于蒙圈的状态。书店陷入了停滞。这时候,我们想起了在重庆山上遇到的彦真,她正在川大念研究生,并且也想开一家书店。我们约到了彦真,而她的加入直接帮我们把书店的选址确定在了川大附近,同时我们也确定了集体住在川大附近。彦真在川大念比较文学,还有两年才毕业,可以来做书店的主理人。 不久,杨熹又拉入了她在成都的音乐人朋友,他也有一个书店梦;彦真则拉来了她的朋友辣椒;SeeDAO 的另一名成员酸奶也加入了进来。整个书店变成了越来越大的漩涡:白鱼、我、阿豚、佳林、酸奶、杨熹、彦真、辣椒……书店的选址、建筑设计师、建筑监工、铲屎官、主理人、文创设计师、咖啡师渐渐都有了着落。整个书店以比我想象速度要快的方式在成都落地了。 书店落地的整个过程,以白鱼起愿为开始,以这个愿望吸引越来越多的加入为过程,我看到了一个漩涡是如何形成的。这个愿望最开始是白鱼的愿望,但其实也是大家共同的愿望,最后由大家共同建造落地。DAO 的发生和发展,大致也如此吧。 生成式主题,因“作”而“是” 参与者的主体性正是在参与漩涡的运动中生成的。不存在这样一种身份:公司规定,你是公司的 P 7 级员工,你必须向领导汇报,要讨好和对齐,并且必须 996 ……在 DAO 中,你的主体性一开始可能是稀薄的,因为你在漩涡的边缘。但是,当你越来越深入地被卷入其中;或者,你在漩涡中突然觉醒了自己的力量,对漩涡的运动方向发生了重大作用,这时候你的主体性就被突然加固,或者突然快速生长了。 记住,你始终生活在一张动态变化、运动的网络中。没有人能够决定下一步这张网络如何,但所有人的参与确实会让网络的状态在下一秒发生改变。此时,你的身份由你自己决定。它在你的个人选择和网络的整体运动中步步生成。 我想以 SeeDAO 的成员 Shawn 为例子,讲一讲我对生成式主体的理解。 Shawn 是在 2022 年 4 月份左右被我拉进 SeeDAO 的。他那时候已经是国内最顶流的 DAO 的 KOL 了,但仍然从 SeeDAO 翻译公会干起,一篇文章一篇文章进行翻译和校对,后来成为了翻译公会的协调委员,再后来成为了主编。 Shawn 经历了 SeeDAO 从半公司制半 DAO 制转向全面 DAO 化的过程,也就是我和白鱼解散 CryptoC 这家公司的过程。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十分痛苦的经历;而在这个过程,他站了出来,成为了起草 SeeDAO 元规则的九人小组成员之一。大家一起总结 SeeDAO 在过去运行中的种种失误和经验,并确定了第一版 SeeDAO 元规则。 随后,SeeDAO 确定了成立与市政厅并列的孵化器,由我、白鱼和 Shawn 来作为负责人。孵化器在 SeeDAO 的基础设施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需要处理和平衡好和许多 SeeDAO 核心成员的创业想法,以及他们与 SeeDAO 的关系。这样的角色,向来不是我所能胜任的,但 Shawn 一直处理得很好。 我只与 Shawn 在大理见过几次。我们线下相处的时间也寥寥可数。但每次在 SeeDAO 的重要选择关口,Shawn 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作”确实生成了他在 SeeDAO 的身份,或者说“位置”。 像 Shawn 这样的人在 SeeDAO 还有不少。从这些人身上,我看到了不同的选择曲线。我也非常好奇:为什么当一个组织出现问题的时候,是这些人站出来承担了责任?为什么另外一些人选择去做了另外一些事情?我们完全可以看到,即便一开始大家加入 SeeDAO 的起点都是一样的,但随着个人选择投入的时间不同、行为不同、作品不同,个人的身份和角色也开始在 SeeDAO 分化发展了。这一点我觉得远比像 Azuki 和 BAYC 那样的 NFT 项目有趣,也比 Nouns 这样由资本驱动的 DAO 有趣。在这些 NFT 项目里,成员的身份因“买”而“是”,而不是因“作”而“是”。相比起来,SeeDAO 更像一场游戏(也可以说,人生就像一场游戏),它为游戏玩家提供了多种选择,而每个人的身份也在这些选择与行动中不断生成着。 假设你是 SeeDAO 的游戏玩家,在拿到游戏账号后,你的身份便在共在中生成,而你可以在其中生成为你想成为的东西:设计师;程序员;治理者;书店主理人;道士。你可以同时有多重身份,也可以在不同的时间从事不同的角色。但它们并非毫无关联。很有可能,当你回过头来,可以把一连串的身份变动练成一条轨迹,而你正是从这条轨迹中更深得懂得了自己。 我还想以我自己来举例,这个例子可以更深层次揭示 DAO 的自由: 我想,很多组织的创始人都会最终为组织所累。他们会和这个组织深度绑定,并且将自己的时间精力投入其中,以至于失去了家庭,也没有时间再去兼顾自己的兴趣爱好。我见过不少被Web3异化的创始人,他们最开始可能具备许多的爱好,但慢慢在创业的道路上离最开始的自己越来越远。 我的终极理想,其实是成为一个语言的魔法师。我生来热爱语言,文字是我的归宿。但自从我发起 SeeDAO 后,已经很久没有再进行真正的写作了。我为数不多的写作也变得为这个组织所累。我可能会写一些和这个组织相关的宣传文章(例如某个大型的 DAO Conference),但这与我个人的
生命体
验无关。 在某个时间段,我曾经陷入了迷茫和痛苦——我发现我找不到 SeeDAO 发起人和我最终理想之间的交集了。我疲倦于无止无尽的对治理的讨论以及对人际关系的协调。我发现我在为 SeeDAO 牺牲、消耗。而且在某个时间段里,我以为这种牺牲是应该的,直到这种牺牲最终完全损耗了我的身体,让一切变得不可持续。 所幸我踏上了数字游民的旅途。我本来就是一名记者,又在游荡的旅途中积累了许多的见闻,能够从这些见闻中感受到时代的脉搏。这是我直觉的来源,也成为了后来 SeeDAO 叙事升级的依据。当我走过的地方越多,我收集的故事也越多,重新开始写作——不只是为了某个组织写作,这样的愿望也就越强烈。这种愿望,大概就像是白鱼想要开一个书店吧。这也是为什么当我明白书店在他的
生命
中占据重要位置时,会义无反顾帮助他的原因。 我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人,并且是一个随时准备燃烧自己和牺牲自己的人。抑制自己本来的愿望为一个组织服务,如果这样就能很多人生活得更好,不辜负他们的期待的话,我是会做出这样的选择的。但直到某一天我意识到,如果大家都像我这样生活,这将是一个令人痛苦的组织。 我开始思考最开始的想法:为何要解散公司,成立一个 DAO?不正是我想找到为人设计的组织吗?如果连我都不能像人一样好好生活,这个 DAO 真的能成为一个为人设计的组织吗?还是说它会变成一个要求每个人背离自己最开始的愿望去牺牲自己的组织? 于是,在旅途中我开始写与 SeeDAO 毫不相关的游记。在我卸任 SeeDAO 品牌小组负责人后,这种“毫不相关”更是发挥到了极致。我上武当山调养已经崩溃的身体,在重庆的云篆山召集开 SeeDAO 的白皮书写作,又去青城山学习“道医”。我在探索自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却发现这件事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弃 SeeDAO 于不顾”。无意间,我的行动和选择也在改变 SeeDAO,改变着大家思考 DAO 的视角。我意识到,成为自己和做一名 DAO 的发起人完全不必对立,这与我做一名公司的创始人完全不同。自此,我完全有信心 DAO 将赋予人们更多自由。不仅是技术上的,而是社会意义上的。 如今,我已经把自己的推特签名改为了“SeeDAO 发起人,语言魔法师,游吟诗人”。最终,我在数字游民的旅途中,找到了语言魔法师和 SeeDAO 发起人的身份的平衡点。 摆脱单个角色的束缚,让我觉得更自由。这种自由就像是,一颗种子在土地上生根发芽。 生成式主体指向的是一种高级的自由——让个体内在秩序在整体运动中不断展开并获得成就的自由。你不用再“被动牺牲”,被定义为一个单薄的角色了。你不会只有一种游戏角色。你按照内心的感觉去活、去成就自己。你如此这般是因为你本性就如此这般,它青涩、它成熟,它在一片土地上开花结果,可那是一颗种子自然展开的结果。 没有什么是事先被允诺的——因为你是什么人的什么人,所以你必须居在什么样的位置。高官的儿子可以做木匠,而码农也可以成为一个书店主理人。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真诚的愿望去行动,再从行动中收获可被认知的身份(这是 SBT,灵魂绑定 token 的可贵之处)。 在我看来,身份是最重要的公共物品,因为身份连接了个体和整体,确定了人的意义指向。例如,美国人会认为他们为了自由美国,而中国共产党员会认为他们为了中国人民,密码朋克们则为了自由的赛博空间。生而为人,你总得为点什么,而不在某个背景下去指认你的价值坐标几乎是不可能的。就算最自私的利己主义者,也得指认出自己接下来的行动方向,而行动不可能没有背景。 我喜欢可以流变的身份,但我不喜欢西方那种口嗨式的“你可以成为你自己”。他们的做法是先定义出许多种身份,再选择自己属于什么身份,最后变成了人与人对立的身份政治。这种身份政治是“说”出来的,不是”作“出来的。由于不是在实践中了解身份,大家很难明白这么多名词到底有什么意义。语言分割的身份反而固化了身份,只有由行动呈现的流变身份,才能真正反映出
生命
的真实。 如果要我举一个例子,我会说:自封为国王不是真正的国王,只有那些行动上承担了国王责任的才是。真正的女权主义者绝不是沉浸在消费主义里打拳的人,而是敢于挺身而出承担责任的女性。 因”作“而”是“,而不是因”称“而”是“,更不是因“买”而“是”,这是我最喜欢生成式主体的地方。而区块链的功劳是,让行动在公共账本上留下了痕迹,从而可以以编码的方式随时去呈现主体的生成状态与过程。某种程度上,这解决了名实不符的问题。我们可以行为去触发获得 SBT,再以这些 SBT 串联起我们人生的轨迹。 在 SeeDAO 中,我们已经是这样在运作的了。但这还不够,除了单个的行动之外,我们还应该关注人的作品。作品直观且整体地体现了人的
生命
状态,例如一首歌、一部电影、一个项目。灵魂本不该被束缚在数据中。 KPI 该怎么计算:直达目的 我已经在上文中提到了手段和目的的颠倒问题。现在,我想花更多文字来讨论这个问题。 我们已经生活在种种颠倒中。语言本来是心灵交流的媒介,为了帮助人更好触及情境与感受,当你通过语言到达了那个情境,理解了那种感受,语言的梯子就应该被撤掉。但很可惜,我们以语言为真。我们以 GPT 输出给我们的语言为真,但对身边动物痛苦的眼神不闻不问。 金钱本来是价值流通的媒介,帮助人们更好生活。但我们现在没有生活,只要金钱;甚至,我们以一个所谓的“诗与远方”为赚钱的借口,似乎目标清晰可见,但赚钱的过程却永无止尽。“当我赚够了钱我就去写诗”,但金钱永远无法满足,我们永远在赚钱的路上。我们永远也无法靠岸。 科技本来是为了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给人类更好的生活体验。但突然之间,科技发展水平成为了衡量文明发展的尺度。科技沦为了本世纪最大的宗教,谁反对科技发展,谁就是在阻止人类文明进步,谁就是人类文明的罪人——即便科技已经快要置人类于死地。 更不用说 GDP 之于国家发展,考试分数之为学生教育,健康数据之于人体状态……我们的目的不断被媒介和手段僭越。 人类总是尝试给他的目的寻找一条长长的路经,然后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直至方向迷失。 “我还没有足够的钱。”“我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我不够理性。”…… 最高的效率就是直达目的;如果你还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那最高效的事情就是去寻找自己的方向与目的,否则会陷入盲目的努力。 在公司制我们往往无法直达目的。但在 DAO 中我们可以。如果在 DAO 中我们还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们又去哪里做? 如果你想写诗,你就去写诗;如果你想给大家分享电影,你就去给大家分享电影;如果你想约什么人一起吃冰淇凌,你就约他一起去吃冰淇凌。直面心灵,付出行动,并承受行动带来的快乐和痛苦,这是最快的直达目的。 在颠倒的道路上行走的越远,行走的效率越高,最终也越迷惘。 我建议参与者以这样一种方式来评价一个组织的效率:可以先用一个月的时间来考察一个 DAO,再结合自己的自身状况,写下自己想要在这个组织内想要完成的愿望清单(例如:找到一个好朋友;学会用 GPT;赚到 1000 块钱等)。三个月后再回过头来,看自己写下的愿望是否实现了,或者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一个愿望也没实现,那看来你在这个组织中效率低下,或许该考虑离开。 如果你觉得这个组织对你个人有益,可以在三个月后,再审视一下你的人生目标。如果你还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可以问自己加入这个组织是否让你对自己的人生更清晰了;如果你已经有了,可以问自己加入这个组织是否让你离自己的人生目标更近了。这都是评价一个组织有没有让你浪费时间许多
生命
的方式。 DAO 的竞争:人心 感谢密码学,也感谢区块链。我们有生之年终于有了这样一种组织形式:一种不能从物理层面直接消灭的组织形式;或者,一种以暴力手段消灭的成本远高于让组织消灭的收益的组织形式。 当一家公司足够巨大时,这家公司可以轻易挤垮另一家公司,或者吞并另一家公司;但大的 DAO 往往很难干垮自己的竞争对手。因为 DAO 并不仅仅遵循资本的逻辑,它还遵循社区的逻辑。只要世界上还有一个人愿意继承这个 DAO 的历史,并且愿意为这个 DAO 的存续付出自己的努力,扩大它的共识,这个 DAO 就不会消失。 一家公司的老板可以决定,是否要关停一个公司,或者卖掉一个公司,而且决定的做出往往是出于经济利益考虑。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个人可以决定是否关停一个 DAO,或者卖掉一个 DAO,除非社区以某种合法机制做出了这样的决定。然而,即便社区以某种合法机制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例如超过三分之二的人表决,赞成票超过二分之一),选择让某个 DAO 死去,如果社区中还有人持有反对意见,想要继承原来 DAO 的历史,并且在原社区中具备号召力,那么新的社区便可以分叉旧的 DAO。即便社区投票通过决议将 DAO 卖掉,如果买主无法凝聚社会共识(设想孙宇晨购买了某个 DAO),原社区成员又可以很轻易地在社区 KOL 的号召下集合起来形成新的社区,那么收购的意义便会大打折扣。 如果某个 DAO 人心尽失,核心成员不断出走,并且缺乏新成员的加入和流入,以至于最后没有人愿意去同步这个 DAO 的历史账本,那么这个 DAO 就会消亡。因此,DAO 的消亡和延续往往是一个社区内部问题,而不是外部打击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当内部紧密的情况下,外部打击可能会不断强化社区共识,而不是削弱它。如中国古话所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AO 往往亡于内部治理,而不是外部打击。 某种意义上,DAO 的本质是人的自由聚集。和公司制不同的地方是,人们可以自由决定是否加入或者退出一个 DAO。那些无法激发他们的场域,他们可以快速退掉;那些他们不认同的人和理念,没必要虚伪地附和。人们可以退出一个漩涡,加入另一个漩涡。当某个漩涡的离心力大于向心力时,这个漩涡就慢慢消亡了,或者被别的漩涡吃掉了。这个消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暴力的过程。 总之,由于 DAO 是一个跨越地域的组织,所以很难从物理层面彻底消灭它,也很难仅仅以资金链断裂而挤垮它(除非这个组织凝聚在一起的目的就是为了钱);DAO 死亡的唯一原因是没有人愿意继承这个组织的历史,并维持其公共账本。因此,对人心的争夺将成为 DAO 的主战场。 我期待看到更多基于趣缘的 DAO 的出现,也期待 DAO 之间展开良性竞争,产生更多鼓励每个人挖掘自己潜能的组织,最后形成美美与共的局面。 对 DAO 工具的思考和展望 最后我想谈一谈 DAO 工具。 在 2023 年的 DAO HongKong 会议上,我提到过 DAO 和 DAO 工具的相互促进。DAO 必须基于一定的 DAO 工具来展开组织,因此在实践中 DAO 的组织架构受到了 DAO 工具的制约,而 DAO 的实践又反过来推动了 DAO 工具的演进。 DAO 的实践已经有 8 年的历史了。在 2023 年的 ETH Denver 上,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的 DAO 工具,但比较可惜的是,这些 DAO 工具往往不是为一个涌现的系统而设计的,而是将Web2的产品加上区块链的技术改造而成。例如,Web3化的微信、推特、钉钉等。现如今,不仅有不少一体式(涵盖财务管理、投票和提案系统等)的 DAO 管理工具,还出现了许多的垂类工具。但大家都缺乏用户。 为了获得用户,DAO 工具项目方们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经济系统,定义出了各种让大家获得 token 的行为。然而这似乎并没有带来实质意义上的用户增长,反而助长了羊毛党的盛行。那些获得了一线资本投资的 DAO 工具,会有羊毛党盯着去刷数据,以期在发币时获得项目代币的空投,但他们不是真正的用户。还有一些项目方,为了获得真正的用户,拿出融资款作为奖金,鼓励用户去他们的平台创建 DAO,但效果不如人意。 或许,有
生命力
的 DAO 根本就不应该是公司制的区块链化?如果项目方按照那些其实没有太强
生命力
组织的模样去打磨工具,那是不是离成功太远了?也难怪那些最前沿的 DAO 组织都在自研 DAO 工具,例如之前的 BanklessDAO、FWB、Nouns DAO,现在的 Cabin DAO 等。 又或许,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去想象一个基于涌现系统而构建的 DAO 工具。我不是说把Web2的产品和管理工具改造后直接变成 DAO 工具都会失败,但尊重人创造力和
生命
涌现特性的 DAO 工具似乎更具吸引力。想想看,这样的 DAO 工具上可能不断诞生漩涡一般的 DAO,而这样的 DAO 会席卷更多真实的用户加入。 我对那些试图在Web3构建公司制管理工具的产品不太感兴趣。我不是产品经理,也不是开发者,而是一个天马行空的诗人。我想呼唤出一种更具想象力的 DAO 工具:鼓励创造而不是为了控制,顺应生成式主体的需求,并且懂得留白。 要创造出这样的产品也不能脱离实践。如今在 SeeDAO,我们已经有了相当的实践基础和需求。就像许多 DAO 工具曾围绕着 BanklessDAO 和 FWB 被开发出来一样,希望这样的 DAO 工具能在 SeeDAO 诞生出来吧。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17
上一页
1
•••
689
690
691
692
693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突然对中国重量级喊话!如果北京方面同意这样做 可能获得关税减免
lg
...
特朗普关税下,这一次中国选择反击——34%!分析人士怎么看?
lg
...
中国突然反制:对美产品征税34%!欧美股市瞬间崩跌,黄金急拉,原油暴跌近7%
lg
...
中美突发重磅!特朗普政府因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关税被起诉 究竟怎么回事?
lg
...
突发重磅!特朗普对华祭出史上最大幅度关税上调后 惠誉下调中国主权评级 中方强烈回应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7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852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1037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