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十大券商策略:开门红点燃春季行情 2023年A股具备“走牛”基础
go
lg
...
机械及次新股等,表现较弱的为食品饮料、
煤
炭
、农林牧渔、商业连锁、文化娱乐、交运等。量能得到释放,赚钱效应恢复,大小市值共振,热点有序轮动,结构分化不大,大盘震荡盘升,是新年第一周的盘面特征。 海通策略:开门红点燃春季行情 重视数字经济及消费 A股实现开门红源于稳增长政策等利好因素驱动,基本面预期改善、资金面充裕,春季行情有望逐渐展开。这轮上涨始于22年10月末,是熊转牛的第一波上涨,借鉴历次牛市第一波上涨,目前时空均未到位。政策+技术双轮驱动的数字经济(TMT)最优,新能源有结构性机会,消费优选医药和必需消费。 中泰策略:2023年A股市场指数具备“走牛”基础 市场风格演绎或“先内生成长后低估蓝筹” 2023年A股市场指数全年整体将迎来“走牛”基础,核心驱动逻辑在于:疫后修复趋势与政府对于经济增长重要性空前提高后的投资刺激。“否极泰来”或将是2023年股指走势最为准确的形容词。所谓“否极”:从时间点来看,在23年一季度,由于市场22年四季度对疫情放开后经济较快修复、地产政策的大放松、美联储加息拐点及大国博弈态势等乐观预期需要“纠偏”,市场或依然将处于震荡调整之中;所谓“泰来”,即2023年二季度后,市场或将开展一波盈利与估值双升的指数牛市,核心动能在于2023年年中后“疫后复苏”确认叠加“政府定向刺激”的超预期。同时,本轮牛市最重要的驱动在于产业周期之下各行业集中度、利润分配重构以及国企改革加速下央企估值体系提升。 兴业证券:修复行情的条件正在具备 三大方向均有可为 结构上,关注三大方向:1)成长:悲观预期持续释放、拥挤度回落至历史低位,性价比再度显现。12 月下旬在成长板块一片冷清时,我们通过拥挤度及体系化指标判断成长板块性价比出现,又到了可以关注掘金的时候。至今已收获明显的赚钱效应。而当前,成长仍是具备高性价比的方向,后续建议继续重点聚焦符合政策引导、明年有望高景气或迎来边际改善,且当前拥挤度已显著回落的高性价比方向:信创、半导体(设备、材料)、消费电子、储能、军工(航空发动机)等。2)消费:疫情峰值回落、居民生活正常化,有望持续提振大消费业绩修复预期。与此同时,近期外资大幅回流,消费仍是其重点加配的方向。此外,参考海外防疫放松后的市场表现,消费板块都迎来显著的修复。看好出行链(电影、餐饮、酒店、航空)、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等。3)地产基建:持续受益于近期政策宽松、经济预期回暖。同时,相关板块在前期内外部风险冲击下,估值、拥挤度重新回落至历史底部,存在修复空间。 申万宏源:春季行情行业轮动的两条线索 2023年A股迎来开门红,2022 年底我们重点提示的“春季行情随时出发:消费搭台,成长唱戏”的判断正在验证。这里重申看好春季行情的逻辑:春季是政策布局和基本面拐点共振的窗口。政策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提振居民信心,促进居民支出作为稳增长的核心抓手。防疫措施优化就是最重要的政策;另外,刺激居民支出,居民买房意愿回升是绕不开的环节。房地产政策刺激继续加码也势在必行,本周地产增量刺激预期明显升温,也在情理之中。基本面,各地疫情达峰,人流恢复,物流条件改善,普遍迎来拐点。“疫后恢复,经济复苏”从纯粹的预期,变成了短期稳定验证是现实,这足以推动指数中枢上台阶。
lg
...
金融界
2023-01-08
沪指站上半年线,开门红却有隐忧,数字经济、光伏辅材爆发
go
lg
...
普遍上涨,仅农林牧渔(-0.61%)、
煤
炭
(-0.94%)小幅下跌,计算机(6.05%)、通信(5.63%)、房地产(5.12%)周涨幅排在前三;家用电器、传媒、建筑材料涨幅超过4%,轻工制造、医药生物超过2%,食品饮料、建筑装饰、国防军工、汽车、机械设备、环保等板块涨幅靠前。 在概念类指数中,数字经济方向表现靓眼,国资云(8.76%)、东数西算(7.93%)、数据确权(7.93%)等板块均有出色表现,另外,TOPCon电池涨幅也超过8%,民爆、钙钛矿电池、汽车一体化压铸、虚拟电厂、网络安全、CRO、数据确权等板块涨幅超过5%;蒙脱石散概念大起大落,本周累计下跌逾5%,节前火热的大消费退潮,鸡肉、预制菜、乳业、啤酒等概念板块跌幅靠前,化妆品、调味品、猪肉、在线旅游等板块也不同程度下跌。 本周信创、数据要素等概念大涨,整体都可以数字经济的大主题里。消息面上,上海数据交易所于23年1月3日转入正式运营。另外,国家发改委在《求是》撰文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培育一批活跃的数据要素市场主体。统计发现在券商2023年A股投资策略报告,数字经济成为高频词。其中,华泰证券、中金公司、兴业证券等15家券商均看好2023年数字经济赛道投资机会,特别是数据要素、信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半导体等三大数字经济细分赛道。 周五,光伏概念中的辅材方向强势爆发,背后的逻辑是光伏上游硅料价格持续下滑,市场预期这将会持续刺激下游新增的装机意愿,以新技术为迭代的光伏辅材环节,将会随着渗透率的逐渐提升而获得充分的体现。国泰君安证券指出,产业链价格大幅下降,光伏下游装机量将提升,POE胶膜、石英砂、接线盒、支架、逆变器等光伏耗材需求向好。
lg
...
金融界
2023-01-08
2022年资本市场深度复盘:海外黑天鹅、三连阳终结、风格快速轮动等五大关键词
go
lg
...
季度除了农林牧渔、电力设备、有色金属、
煤
炭
、通信行业盈利取得较大增长,其余行业盈利增速均处于15%以下甚至负增长,其中社会服务、钢铁、房地产、计算机等行业盈利降幅更是超过了30%。 关键词三:“三连阳终结”——上证指数结束“三连阳”,遭较大回撤 2022年上证指数在“三连阳”后遭遇大幅回撤。2022年全年,上证指数回落15.1%,结束了连续三年的上涨行情。同时,2010年以来,2022年的回撤幅度是仅次于2011年和2018年的。拆解估值贡献和盈利贡献,2022年上证指数遭遇“戴维斯双杀”, 海外流动性大幅收紧、经济复苏预期承压冲击下估值面临较大幅度收缩,上市公司盈利增速也大幅下滑。 关键词四:“风格快速轮动”——“新半军”、“信军医”、金融地产、大消费、
煤
炭
等轮番唱戏 2022年A股市场各风格呈现快速轮动。2022年全年市场波动加大的同时,风格也呈现快速轮动。风格轮动加快的背后,一方面2022年“海外黑天鹅”扰动不断、国内宏观经济与政策波动剧烈,另一方面资金存量博弈加快风格轮动。全年金融、周期、消费、成长等风格轮番演绎,行业择时、行业配置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 以“新半军”、 “信军医”、 金融地产、大消费、
煤
炭
等为代表的各条主线轮番唱戏。从逐月涨幅前五的行业来看,领涨行业变化较大。从一季度金融地产、
煤
炭
领涨,到二季度“新半军”与大消费接力,到三季度再度轮动至
煤
炭
与金融地产,四季度先是“信军医”领跑,随后切换至大消费、金融地产。 其中,兴证策略团队独家搭建成长择时框架与行业比较框架,首创首提“新半军”、“信军医”,也都成为市场热词,精准把握了年内两轮最重要的成长行情。4月中旬在“新半军”调整最剧烈时,我们在《调整至今,“新半军”择时框架发出哪些重要信号?》中预判5月“新半军”将迎来修复行情,5月至6月坚定看好;10月中旬《“信军医”:有望成为成长新战场》重点提示“以‘信军医’(信创、军工、医药)为代表的有边际变化的低位成长当前配置价值已经凸显”。 关键词五:“存量博弈”——拥挤度指标有效性凸显 2022年市场呈现存量博弈格局,各类资金增量规模收缩。内外扰动加剧了年内市场的波动,也压制了各类资金的风险偏好。第一,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两类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发行遇冷,其中偏股基金全年发行份额收缩至4770亿份,环比2021年大幅回落78.2%,第二,以保险资金、私募基金为代表的绝对收益类资金仓位回落,其中私募股票多头仓位年内回落17.08pct至67.71%(截至2022.12.23),保险资金仓位也较年初回落0.86pct(截至2022.10)。第三,北上资金、两融资金等净流入规模相比2021年也出现了明显放缓,其中外资全年净流入仅900亿元,相比21年的4322亿大幅收缩,两融资金转为流出2749亿元。 整体来看,市场资金面呈现存量博弈态势。 存量博弈加剧市场风格轮动,兴证策略团队独家构建的拥挤度体系在预判风格轮动、行业择时与配置中的有效性得到持续验证。兴证策略团队今年独家构建了拥挤度指标体系,涵盖四大维度、七大指标,以衡量热门赛道交易情绪。 4月底,底部明确看多拥挤度已降至低位的“新半军”;5月继续提示“新半军”拥挤度处于中等水平,“新半军”风继续吹,同时看好拥挤度仍处于低位的大消费;6月底“新半军”拥挤度升至高位,判断短期或面临震荡。兴证策略拥挤度体系择时与行业配置效果得到持续验证。 二、整体复盘:2022年A股市场一波三折,震荡回落 1、大盘表现:全年一波三折,震荡回落 内外扰动因素频发下市场波动加剧,A股全年一波三折,震荡回落。年初稳增长政策发力未及预期,“三重压力”持续显现,经济动能进一步趋弱。虽然2月前后逆周期调控政策迎密集落实,短暂提振市场情绪,但国内疫情3月初开始多点爆发,经济复苏进程再度受阻,叠加美联储开启紧缩周期、俄乌地缘风险冲击等外围扰动压制,A股前4个月整体深度下挫。5月开始,稳增长政策密集落地,叠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加速推进,经济活动阶段性回暖,指数迎来持续两个月的中期反弹行情。然而7月开始,多地房产断供事件发酵、社融结构恶化、限电限产风波再起等一系列扰动再起,中期反弹戛然而止。随后8月国内遭遇出口增速回落、海外流动性冲击加剧下人民币跌破“7”、大国博弈事件扰动,A股重回震荡下挫。虽然二十大前后市场一度回暖,但预期兑现偏弱下10月底市场再度探底。11月开始,地产政策“三箭齐发”,防疫政策迎实质性优化,同时美联储加息最“鹰”的阶段逐步过去,年内压制市场的三大核心因素纷纷迎来缓和窗口,A股市场再度震荡走升。 总的来看,2022年全年内外冲击频发,国内经济复苏反复受挫,海外流动性超预期收紧,叠加疫情贯穿全年、地产风险持续发酵、外部地缘冲突等多重利空,A股走势一波三折,震荡下挫。 2、风格行业表现 :价值整体占优,基建、上游表现较好 宽基指数方面,2022年主要宽基指数均遭遇回撤。其中,上证指数、国证2000、上证50回撤幅度相对较小,分别下跌15.13%、17.20%、19.52%,而科创50、创业板指、深证成指数回落较多,分别下跌31.35%、29.37%、25.85%。外部流动性等扰动下双创指数年内明显承压,而上证指数、国证2000受益于稳增长力度持续加大、交易热度活跃等因素取得相对收益。 市值风格方面,价值整体跑赢成长,大中小盘分化并不明显。虽然4月底开始成长一度引领市场中期行情,但全年视角来看价值板块相对抗跌,跑赢成长。市值分化方面,大中小盘年内轮番演绎,整体来看分化较不显著。 板块指数方面,蓝筹板块跌幅明显较窄,成长板块承压明显。稳定、金融风格分别仅回撤3.25%、10.09%,周期、消费分别回撤14.99%、15.56%,而成长以28.47%的回撤幅度大幅跑输市场。 上中下游指数方面,基建和上游跌幅较窄,TMT跌幅较大。受益于基建投资高增的基础设施与建设跌幅较小,供给端矛盾仍存、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催化上游表现靠前,而外围流动性冲击、景气下行下TMT板块跌幅居首,成本压力显现、生产活动受疫情扰动的中游同样表现较差。 行业层面,
煤
炭
涨幅居前,TMT跌幅最大。2022年全年,申万一级行业中,
煤
炭
(+11%)领涨,社会服务(-2%)和交通运输(-3%)跌幅较小,电子(-37%)、建筑材料(-26%)、传媒(-26%)跌幅居前。 三、分阶段复盘:两度受挫、两度回暖 阶段一(1.4-4.26):海外流动性冲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内外交困”下A股深度下挫 稳增长兑现未及预期,需求低迷叠加疫情冲击拖累经济下行。受地产调控升级、能耗双控冲击供给、疫情反弹抑制消费等多因素影响,国内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持续加大,且2022年一季度并未见明显好转。经济下行压力之下,稳增长力度不及预期,2月信贷社融明显走弱且结构恶化,经济基本面趋弱压制市场风险偏好。虽然春节后稳增长密集落实、重大项目复工发力,政策托底下市场预期一度企稳,3月中旬金融委会议释放强烈维稳信号,两次对市场行情形成阶段性提振,但上海等地疫情爆发下,防疫政策收紧冲击生产生活秩序,供给端、需求端、预期端均受到严重冲击,国内经济4月进一步承压下行。 美联储开启一轮“激进加息”周期、俄乌冲突爆发等外围扰动压制市场风险偏好。一方面,2022年开年美联储紧缩态度超预期转“鹰”,新一轮加息周期于3月正式开启,美债、美元强势上行,中美10年期国债利率出现倒挂,人民币承压贬值。全球流动性收紧对国内科技成长、消费类核心资产等方向形成较强制约。另一方面,2月下旬开始,俄乌冲突的爆发致使能源价格飙升,市场恐慌情绪蔓延之下全球风险资产剧烈波动,上游资源品领涨推升全球通胀压力,进一步推升海外紧缩预期,中下游企业盈利预期也随之下修。此外,大国博弈背景下,中美审计底稿风波一度引发外资大幅流出,进一步冲击市场风险偏好。 多重利空拖累主要宽基指数深度下挫,价值风格相对占优。受国内经济承压、海外流动性紧缩等多因素压制,本阶段(1月4日至4月26日)主要宽基指数普跌。稳增长政策支撑下大盘指数相对抗跌,中小创指数跌幅居前。全球能源危机推升上游资源领涨,价值风格相对占优。相较之下,成长板块受美债利率上行压制,且上海疫情拖累高端制造企业开工运行,盈利担忧升温进一步冲击成长板块。行业方面,
煤
炭
和稳增长链表现较好,而科技成长类行业跌幅居前。 阶段二(4.27-7.4):疫情改善叠加政策加码,复工复产提速,A股迎来中期反弹行情 疫情改善加速复工复产,稳增长力度加大推动经济逐步回暖。4月中旬开始,国内疫情出现拐点,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各地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物流供应链正常运转,生产生活秩序逐渐恢复,经济活动持续回暖。为扎实稳住经济大盘,5月31日国务院发布33项一揽子稳增长政策,随后地方层面的消费刺激政策密集落地。政策发力有效提振市场信心,经济修复预期强化,信贷修复预期逐步升温,多项经济数据企稳回升。5-6月国内社融、信贷数据迎来总量增长修复、结构优化,同时社零、工业增加值等增速也迎来回升。 市场触底反弹,小盘成长明显占优。受益于疫情改善、复工复产加速推进以及稳增长政策加码,同时美债上行压力趋缓,该阶段(4.27-7.4)主要宽基指数均触底反弹,市场风格转换,此前跌幅更大、边际修复弹性更大的中小创指数明显占优。行业层面,景气度与行业表现密切相关,率先复工复产的电力设备、汽车、国防军工等高端制造产业链领涨,而地产下行压力仍旧较大的背景下,以银行、房地产为代表的“泛地产链”行业涨幅明显落后。 阶段三(7.5-10.31):复苏进程再度受挫,外围扰动再起,A股迎“二次探底” 国内融资需求未见好转,经济修复动能偏弱。7月,多地房产断供事件持续发酵,同时社融数据和信贷结构均再度恶化,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企业及居民端融资需求仍旧疲弱,宽货币迟迟未能传导至宽信用。同时经济延续“弱复苏”态势,疫情再度出现反复、夏季多地高温限电等扰动再度冲击国内生产生活秩序,服务业PMI自7月开始再度加速下行,制造业PMI也多在收缩区间艰难徘徊。虽然10月二十大的顺利召开短暂提振市场信心,但稳增长表述偏弱,风险偏好再度回落。 联储鹰派程度再超预期,人民币跌破“7”,外需走弱下国内出口承压。美联储7月和9月均大幅加息75BP,同时较强的通胀粘性迫使联储鹰派程度加剧,美债利率8月开始持续走强,至10月一度上破4%。紧缩担忧超预期升温下,一方面美元指数持续走强,人民币8月中旬开始持续走贬破“7”,甚至一度失守7.3;另一方面欧美激进加息驱动海外需求快速收缩,国内出口数据自8月开始持续走弱,并于10月正式转负。此外,8月佩罗西访台、拜登正式签署《芯片和科学法案》等事件也带来较大扰动。 海内外利空致使市场“二次探底”,二十大催化战略安全主线。受制于国内经济修复动能偏弱、美债大幅上行拖累人民币超预期贬值,本阶段(7.5-10.31)市场震荡回落,遭遇“二次探底”。虽然市场整体表现不佳,但是宽松的货币环境催化下,市场交易活跃度仍然较高,赚钱效应向中小盘倾斜。该阶段中小创指数明显表现较好,科创50、国证2000相对优势显著。此外,二十大对于“安全与发展”的强调催化战略安全主线,计算机、国防军工等板块于10月前后领涨市场,该阶段内整体表现居前。 阶段四(11.1-12.31):政策预期提振,市场逐步回暖 地产融资利好频现,防疫优化实质性落地,经济修复信心显著增强。11月开始,地产融资政策“三箭齐发”,央行、银保监会等部门先后出台支持商业银行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恢复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等举措,“保交楼,保主体,保需求”形成政策合力,地产压力缓解有望提速。防疫政策优化也于11月开始加速并迎来实质性落地,11月11日防疫优化“二十条”发布吹响号角,随后12月疫情防控“新十条”、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出入境管理优化等措施陆续发布,多地取消社会面核酸,转向“全面放开”。防疫优化之下正常出行及经营活动有序恢复,有效提振经济修复预期。此外,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将“扩大国内需求”作为明年经济工作重点方向的首项,均对市场信心构成提振。不过,经济工作会议后,市场对政策宽松的预期也基本落地,并重新回归对现实基本面的担忧,“强预期、弱现实”矛盾仍存,叠加12月下旬防疫放开下疫情高峰来袭,市场情绪再度回落。 联储加息步伐趋缓,人民币贬值压力缓解,中西方关系频传缓和信号。随着通胀数据回落和劳动力市场降温的信号逐步显现,美联储11月开始鹰派程度趋缓,并于12月加息降速至50bp。随着联储加息步入尾声,同时衰退担忧逐步升温,美元、美债整体回落,人民币贬值压力也迎来明显缓解。同时,中西方关系也从10月开始频频释放缓和信号,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中美审计底稿监管合作取得积极进展等,提振市场风险偏好。内外压制缓和下,外资于11月开始大幅回流A股市场。 政策利好助推指数年末上行,价值风格演绎困境反转。得益于稳地产举措频频释放、防疫优化加速落地等政策利好,市场风险偏好升温,多数宽基指数11月开始逐步回暖,该阶段市场虽有波折、但震荡收红。泛地产链和大消费两大“困境反转”方向领涨。而由于存量博弈下市场呈现“跷跷板效应”,成长表现不佳。 12月下旬开始,随着疫情逐渐从峰值回落、居民生活进一步正常化、政策宽松持续落地,市场再度企稳,新一轮修复行情开启。风格上看,价值和成长的分化逐步向均衡收敛。悲观预期持续释放、拥挤度回落至历史低位后,成长板块蓄势待发。经历寒冬后,A股迎来开放和复苏的窗口期。 风险提示 关注经济数据波动,政策超预期收紧,美联储超预期加息等。
lg
...
金融界
2023-01-08
中澳三年贸易大战影响几何?一文看清中澳之间的恩怨以及影响
go
lg
...
报社(北美)讯 中国将恢复与澳大利亚的
煤
炭
贸易,此前因两国在更广泛的问题上关系紧张,
煤
炭
交易中断了三年。 中澳之间发生了什么? 自2018年澳大利亚宣布禁止华为技术公司参与其5G宽带网络以来,中澳关系一直紧张。 在堪培拉呼吁对新冠的起源进行国际调查后,两国关系在2020年进一步恶化,引发中国方面祭出对澳大利亚的一系列贸易报复。 哪些产品受到影响? 除了
煤
炭
外,大麦、牛肉、棉花、葡萄酒、龙虾和葡萄的出口也都在2020年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不过,中国仍在大量购买铁矿石、小麦和液化天然气。 报复包括什么? 中国向买家发出口头指示,要求他们避免进口
煤
炭
和棉花等澳大利亚商品,并对大麦和葡萄酒征收反倾销关税。 2020年10月,中国政府下令避免从澳大利亚进口
煤
炭
,导致
煤
炭
价格暴跌,数十艘船只被困在中国港口外。中国政府后来表示,发现
煤
炭
进口不符合环保标准。 哪些产品受到的冲击最大? 对大麦和葡萄酒征收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持续了5年,几乎消除了这些产品的进口。 大麦的关税总额为80.5%,而某些品牌的葡萄酒关税高达218%。 在截至2022年3月的一年里,澳大利亚对中国的葡萄酒出口下降了8.44亿美元,这是征收最终关税后的第一年。中国此前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市场。 与世界最大啤酒制造者的大麦贸易此前达到每年15亿澳元(约合10.1亿美元)至20亿澳元。 其他商品呢? 中国还下令棉纺厂停止购买澳大利亚的棉花,否则将面临40%的关税。中国一直是澳大利亚棉花的最大买家,购买了约60%的供应,其在2018/19年的价值约达9亿澳元。 澳大利亚最大的五家牛肉加工商也在2020年被暂停向中国出口,原因包括标签不佳和被禁用物质污染等。 尽管其他工厂仍被允许向中国出口澳大利亚牛肉,但进口商抱怨在海关通关时遭遇了长时间的延误。2019年的贸易额为30亿澳元。 与此同时,在中国海关表示龙虾将接受加强检查后,澳大利亚的龙虾出口下降。 对澳大利亚经济有影响吗? 尽管采取了这些措施,但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尤其是铁矿石价格上涨,澳大利亚继续保持对中国的贸易顺差。 澳大利亚还成功地将
煤
炭
、大麦和其他产品的出口转移到其他地方。 大麦农民也减少了小麦的播种面积,转而种植更多的油菜籽。 澳大利亚最大的葡萄酒公司Treasury wine Estates已经改变了在中国生产葡萄酒的战略,以重建被关税重创的业务。 高盛在1月6日的一份报告中表示,虽然放宽限制会给受影响的行业带来积极的影响,但整体经济影响可能很小。 谁从中受益? 南非酿酒厂的需求激增,而法国、加拿大、阿根廷和乌克兰对中国的大麦出口也激增。 随着中国寻找高品质牛肉的替代供应商,美国的养牛户也从中受益。 什么刺激了
煤
炭
购买的恢复? 在澳大利亚政府换届之后,中澳之间的关系正在解冻。上月两国外长在北京举行的会晤以及两国领导人之间互发信息突显了这一点。 澳大利亚希望中国也能放宽其他进口限制。澳大利亚贸易部长法雷尔(Don Farrell)去年12月底表示,他愿意访问中国,讨论中国政府对大麦和葡萄酒出口的限制。澳大利亚目前正就此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出申诉。
lg
...
市场焦点
2023-01-07
一周透市:开门红行情量能成“绊脚石”,“聪明钱”净买入超200亿,数字经济、光伏辅材耀眼,高位股杀跌
go
lg
...
普遍上涨,仅农林牧渔(-0.61%)、
煤
炭
(-0.94%)小幅下跌,计算机(6.05%)、通信(5.63%)、房地产(5.12%)周涨幅排在前三;家用电器、传媒、建筑材料涨幅超过4%,轻工制造、医药生物超过2%,食品饮料、建筑装饰、国防军工、汽车、机械设备、环保等板块涨幅靠前。 在概念类指数中,数字经济方向表现靓眼,国资云(8.76%)、东数西算(7.93%)、数据确权(7.93%)等板块均有出色表现,另外,TOPCon电池涨幅也超过8%,民爆、钙钛矿电池、汽车一体化压铸、虚拟电厂、网络安全、CRO、数据确权等板块涨幅超过5%;蒙脱石散概念大起大落,本周累计下跌逾5%,节前火热的大消费退潮,鸡肉、预制菜、乳业、啤酒等概念板块跌幅靠前,化妆品、调味品、猪肉、在线旅游等板块也不同程度下跌。 本周信创、数据要素等概念大涨,整体都可以数字经济的大主题里。消息面上,上海数据交易所于23年1月3日转入正式运营。另外,国家发改委在《求是》撰文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培育一批活跃的数据要素市场主体。统计发现在券商2023年A股投资策略报告,数字经济成为高频词。其中,华泰证券、中金公司、兴业证券等15家券商均看好2023年数字经济赛道投资机会,特别是数据要素、信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半导体等三大数字经济细分赛道。 周五,光伏概念中的辅材方向强势爆发,背后的逻辑是光伏上游硅料价格持续下滑,市场预期这将会持续刺激下游新增的装机意愿,以新技术为迭代的光伏辅材环节,将会随着渗透率的逐渐提升而获得充分的体现。国泰君安证券指出,产业链价格大幅下降,光伏下游装机量将提升,POE胶膜、石英砂、接线盒、支架、逆变器等光伏耗材需求向好。 四、牛熊榜单 数源科技本周累计大涨37.97%成为开年首周第一牛股,不过公司在5日公告称,关注到“元宇宙”相关新闻,经自查,公司目前没有与“元宇宙”相关的业务; 光伏概念股能辉科技紧随其后,据披露,公司营业收入90%以上来自于集中式光伏电站的系统集成; 苏文电能涉及储能等概念,本周涨超32%,公司日前披露的定增有7家公募基金、3名个人投资者以及诸多知名机构参与其中; 信创概念股中远海科、文化传媒行业的*ST新文、新能源车概念股奥联电子、储能概念股同兴环保涨幅已超过30%; 数据确权概念股海得控制、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强瑞技术等涨幅接近30%。 本周十大牛股(备注:不含ST股及上市天数小于30天的股票) 熊股方面,*ST吉艾遭遇新年“首雷”,7亿元现金赠与打水漂,花式保壳失败;高位股中兴商业、西安旅游、南宁百货、麦趣尔、通程控股等纷纷重挫,它们主要集中在大消费板块中;丰原药业停牌前股价大涨,不过伴随着拟定增收购泰格科技100%股权的消息落地,股价应声跌停;欲8.5亿“豪赌”汇源果汁的国中水务股价也在持续回调,本周累跌16.38%;鸿达兴业本周跌14.51%,消息面上控股股东申请破产清算。 本周十大熊股(备注:不含ST股及上市天数小于30天的股票) 五、千亿榜单 截至周五收盘,A股共125家千亿市值公司,总数较前一周增加了3家,其中宁德时代重返万亿市值俱乐部而移除本榜单,申万宏源、中国船舶、招商蛇口、新华保险四家公司则因为股价上涨而进入本榜单。 与前一周五收盘时比较,从增减市值来看,近两周的千亿市值公司中,宁德时代市值增长了567.64亿元居于首位,值得关注的是,在2022年宁王全年市值蒸发金额位列A股第一;中国平安市值也大增逾500亿元,五粮液增长了超379亿元的市值,平安银行、招商银行、比亚迪市值增长超200亿元;立讯精密市值单周蒸发超206亿元,公司在本周收到了“砍单”传闻的袭扰;海康威视蒸发逾87亿元,牧原股份、华泰证券、汇川技术市值蒸发超60亿元,其中华泰证券因配股而股价大跌;温氏股份、京沪高铁、紫光国微蒸发超40亿元。 千亿市值公司市值增长TOP10 从市值增幅来看(即周涨跌幅),前五名分别晶科能源、智飞生物、中国联通、平安银行、天合光能;总市值降幅来看,前五名分别为立讯精密、华泰证券、紫光国微、温氏股份、汇川技术。 当前总市值前五名的分别为招商银行(9679.38 亿元)、中国银行(9449.85 亿元)、中国石油(9096.14 亿元)、中国平安(9092.59 亿元)、比亚迪(7749.46 亿元)。 六、新股风向 本周A股仅1只新股上市,为科创板的百利天恒,该股小幅高开后冲高回落,最终收涨29.76%。公司主营业务为药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近年来公司业绩连续亏损。2019年-2021年,百利天恒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2.07亿元、10.13亿元、7.97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3812.07万元、-2504.05万元、-1.54亿元。 七、主力资金 主力资金本周呈现小幅净流出状态,本周4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出规模97.09亿元。 行业维度来看,包酿酒行业5日净流入额达29.11亿元,非金属材料、银行、光学光电子、电网设备分别达17.61亿、14.03亿、11.07亿、11.01亿;汽车零部件、医疗服务、工程建设、小金属等净流入规模靠前;中药5日净流出34.04亿元居首,旅游酒店、商业百货、文化传媒净流出近30亿元;化学制药、医疗器械、房地产开发、农牧饲渔、软件开发、半导体等净流出规模靠前。 个股方面,尚太科技5日净流入19.15亿元,五粮液、东方财富净流入超13亿元,药明康德、歌尔股份净流入约10亿元,贵州茅台、京东方A、泸州老窖等净流入金额超8亿元;立讯精密净流出金额达13.56亿元,隆基股份净流出11.78亿元,众生药业净流出8.62亿元,中国医药净流出7.4亿元,西安旅游、贵广网络、昂奋、西安饮食等净流出超5亿元。 八、北向资金 本周4个交易日把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达200亿元,其中周四大涨行情中,单日净买入128亿元,周五再度净买入60.66亿元,近3日连续加仓,其中沪股通净买入44.72亿元,深股通净买入15.95亿元。 ? 北向资金净流入情况叠加上证指数 从持股市值维度看,近3日北向资金增持增幅靠前的行业为教育、非金属材料、汽车服务、房地产服务、游戏、装修装饰、塑料制品、珠宝首饰、生物制品、工程咨询服务等;仪器仪表、电源设备、通信服务、中药、农牧饲渔、航空机场、航运港口、石油行业、化肥行业、有色金属等持仓市值降幅居前。 从净买入金额来看,北向资金本周净买入宁德时代、五粮液、中国平安、贵州茅台、东方财富、迈瑞医疗等金额较多,其中,宁德时代被净买入19.27亿元,五粮液被净买入16.14亿元,净买入中国平安13.49亿元,净买入贵州茅台9.5亿元,东方财富、迈瑞医疗被净买入超5亿元。 从净买入量看,北向资金净买入农业银行6347.54万股,净买入工商银行4912.09万股,净买入中国银河4015.72万股,净买入世纪华通3715.47万股,净买入利欧股份、交通银行近3000万股。 北向资金一周净流入金额、净买入量前20个股 从金额来看,本周北向资金净卖出先导智能居首,净卖出金额为4.2亿元,天赐材料、亿纬锂能、上海机场被卖出超3亿元,中国软件、中天科技均被净卖出近3亿元。 从净卖出量看,北向资金净卖出中国电信3889.05万股,净卖出中国建筑34014.55万股,净卖出京沪高铁、华电国际超2000万股,净卖出中天科技、中国铝业超1700万股。 北向资金一周净流出金额、净卖出量前10个股 九、机构调研 本周以来,已披露机构调研的上市公司数量达到147家(前一周为115家),重点集中在电子、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等行业。其中23家公司获得超100家机构调研,埃斯顿成为机构“宠儿”,合计有341家机构调研了该公司;海泰新光也获得超300家机构扎堆;安记食品、阿拉丁、希荻微、倍轻松、极米科技、新奥股份、京新药业等同样受追捧。 本周调研机构超50家的上市公司
lg
...
金融界
2023-01-06
责扬天下发布|2022年中国ESG十大事件
go
lg
...
、水电、核电、光伏发电、化工、煤化工、
煤
炭
、采矿、造船、纺织、污水处理等23个行业的专项ESG授信政策,积极引导信贷资源投向符合ESG相关要求、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率、市场前景良好的业务领域。 入选理由: 将ESG纳入授信机制中,一方面能够更好的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领域,另一方面倒逼企业提升自身ESG管理和信息披露水平,推动产业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此次兴业银行制定敏感行业ESG授信政策是银行业中落实中国银保监会《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的先锋。 06、国泰基金发售首支跟踪MSCI ESG指数的ETF 5月24日,国泰MSCI中国A股ESG通用ETF发售,是首只跟踪MSCI中国A股人民币ESG通用指数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此前的2019年9月,华宝基金发售了一只跟踪MSCI ESG指数的基金产品——华宝MSCI中国A股国际ESG通用指数证券投资基金(LOF)。 入选理由: 该基金以MSCI编制的ESG指数为内核,按照标的指数MSCI中国A股人民币ESG通用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构建基金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而进行相应调整。通过跟踪这只基金的收益、规模、流动性等发展特征,有助于了解MSCI ESG指数能否在中国资本市场为投资者提供合适的风险暴露,获得投资者认可。 07、中证100指数成为A股宽基指数中唯一进行ESG负面剔除的指数 6月13日,中证100指数的修订正式生效,新的编制方案优化纳入了ESG投资理念,成为A股宽基指数中唯一进行了ESG负面剔除的指数。本次指数修订增加了对ESG的考察,剔除中证ESG评级得分为C以下的个股。 入选理由: “负面筛选”是全球ESG基金投资的常见策略之一,指的是剔除ESG指标中评价负面的公司,如出现争议性、有违社会公德甚至违反法规等行为的公司。针对全球多个市场中的相关研究表明,ESG得分极低的公司往往面临爆雷风险。中证100指数成为A股宽基指数中唯一进行了ESG负面剔除的指数,意味着A股市场对ESG的应用的新进展新标志,有助于提高指数安全性可持续性,引导与优化资本配置,并吸引国际投资者的关注。 08、中上协发布《上市公司ESG行业报告》 12月26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上市公司ESG行业报告》(2022年),以电力、汽车、电力设备、电子、房地产、银行等在ESG实践和信息披露方面较为典型的七个重点行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行业发展现状、政策趋势、行业发展特点以及行业面临的风险和机遇等方面对行业概况进行全面梳理,结合行业发展特点对各重点行业在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维度的重点议题进行提炼,指导上市公司立足本行业特色开展更有效和针对性的ESG信息披露工作。 入选理由: 这是中上协发起设立ESG专业委员会以来的重大行动,为各上市公司立足公司现实情况,充分结合行业发展特点,开展ESG信息披露提供规范性指引与智力服务,将有效促进上市公司加强公司ESG管理、防范相关风险,促进上市公司与市场的和谐发展,助力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 09、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发布《企业ESG评价体系》团标 11月16日,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发布《企业ESG评价体系》(T/CERDS 3-2022)团体标准,自2023年1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为依据,参考相关国际ESG评价体系,结合我国国情,从环境、社会、治理三个维度构建,建设既与国际接轨又适合中国企业特色的ESG评价标准,为开展企业ESG评价提供基础框架,适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 入选理由: 《企业ESG评价体系》团标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全面科学、将本土特色与国际通行标准相结合的ESG评价标准,有助于推动中国企业贡献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保障与改善民生以及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进而提升企业自身质量,提高市场认可度,也有利于引导投资者从关心短期股价表现到关注公司内在价值和长远发展,正确判断上市公司价值,助力稳定资本市场、激发投资者信心。 10、责扬天下和中投咨询联合发布《ESG竞争力》 6月16日,责扬天下和中投咨询共同编著的新书《ESG竞争力》在“塑造ESG竞争力圆桌论坛”上正式发布。该书介绍了中国ESG生态系统中的关键利益相关方,即监管机构、证券交易所、社会组织、第三方评级机构以及投资者,对ESG的主流态度、主要行动和主要影响,分析了ESG对投融资行为的影响,并从ESG视角解读了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议题,为企业开展ESG管理提供了方法工具的建议与参考。 入选理由: 该书提出ESG竞争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时代内涵,并进一步提出ESG竞争力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倡导将ESG从外化价值和外化成本两个方面重新衡量企业的真正价值。如未来能将ESG价值全面计入企业价值,做到非财务因素的财务化表达,将会促进ESG投融资活动中纳入ESG,促进可持续资本市场的形成。
lg
...
金融界
2023-01-06
“美元飙升“未停下脚步!非农前“逆转迹象明显” 研究主管:后市可能有“意外的惊喜”
go
lg
...
本周早些时候因中国放宽对从澳大利亚进口
煤
炭
的限制而取得的大部分涨幅。 延伸阅读:中澳突发重磅消息!中国讨论恢复澳大利亚
煤
炭
进口、首批开放四家企业 澳元汇率飙升
lg
...
小萧
2023-01-06
华西策略: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下的国企重估之路
go
lg
...
主线:1)国家安全力量:国防军工领域;
煤
炭
/油气/电力等能源保障领域;2)稳经济持续推进:新签高增基建央企板块、困境反转的金融地产板块;3)数字化与低碳转型:智慧能源、智慧交通、电网升级、传统产业低碳改造相关领域;4)科技高水平自强自立:半导体、高端装备、信创、新材料等自主可控环节。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超预期;国企改革推进不及预期;国企盈利不及预期;经济修复不及预期;海外流动性超预期 目 / 录 正文 01“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特征几何? 2022年11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如何构建适配于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经济体制、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特征的估值体系,成为重要的现实命题。 1.1.提高主权资本定价的自主性 “中国特色”之一体现于主权资本定价权的自主性。股票市场承载着国家的核心资产,代表中国核心利益的上市公司定价是否自主合理,事关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比较全球股市估值情况,当前A股核心资产处于低估的状态。从市盈率看,当前标普500指数、日经225指数、印度SENSEX30指数的PE-TTM分别为20倍、19倍、23倍,处于2010年以来的46%、35%、48%分位点,沪深300指数当前PE-TTM仅11倍,处于2010年以来的29%分位点。从市净率来看,沪深300指数(1.3倍,11%分位点)对比标普500(3.8倍,84%分位点)等海外指数低估更为明显。 从筹码分布来看,北向资金在沪深300上具有相当的筹码优势。截至2022H1,北向资金持有A股市值为2.49万亿元,占全部公募基金、主动权益类基金持股市值的39%、43%。持有筹码上,北向资金在沪深300的持股数量是公募基金、主动权益类基金的0.72倍、1.36倍,在沪深300前十大公司的持股数量更是公募基金、主动权益基金的1.16倍、3.50倍;从行业看,北向资金在钢铁、机械、家电、银行等板块掌握了更多的筹码。可见北向资金沪深300上有相当的筹码优势,若外资大量流出权重股,有能力在短期内造成市场大幅波动。 当前国内经济处于转轨时期,企业竞争力和增长活力持续改善,国内资产估值具备长期稳定向上的基础。稳定国家主权资产资本定价,吸引全球资本进入中国市场,首先取决于国内投资者对本国核心资产的价值信念,对自身制度、发展道理和民族文化的信心。新估值体系下国内市场参与者需把握核心上市公司定价的安全和有效性。 1.2.构建契合“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的估值体系 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是契合“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的估值体系。根据二十大报告,“中国式现代化”有五个重要特征,即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资本市场发挥着资源配置枢纽功能,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将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引导资源更高效配置:一是突出“人民性”,对惠及更多人民群众利益的、利于共享发展的商业模式和商业行为给予价值认可;二是强调“协调可持续”,突出对绿色的、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支持;三是支持“安全与发展”,向能更好融入国家安全大局、融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领域和环节倾斜更多资源要素。 综合定价企业价值,重塑估值模型。传统的估值模型分子端重视财务因子,尤其关注利润、现金流等变量的变化,简单套用难以反映出我国市场体制机制、行业产业结构、主体持续发展能力所体现的鲜明中国元素。新估值体系中需摒弃单一的利润价值取向,结合多个因素综合定价: 1)纳入ESG要素:强化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要素在估值体系中的权重,引导市场参与主体在投资决策、公司经营、业务流程中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重视企业社会价值,更好实现收益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有机结合。 2)关注政策导向:保持战略思维,重视政策支持对企业基本面的长期影响,对处于不同行业、不同生命周期、不同环节的企业采用多样化估值方式。 3)重视股东回报:“个人投资者高占比+机构化大趋势”是当下A股投资者结构最显著的特征,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股票回购等是中小投资者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重要渠道,也是吸引养老金、保险资金、银行理财等中长期投资力量入市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培育资本市场长期投资理念。 02国企重估之路:价值创造、价值实现双管齐下 2.1.国央企价值再认知 国企上市公司的高折价与其稳定盈利能力相背。相比万得全A指数13.3倍的市盈率水平,当前国企、央企上市公司的动态市盈率仅为9.6倍、 8.0倍,均处于2010年以来10%以下的分位点水平(5.6%、6.9%);从市净率看,当前国企、央企PB分别为1.1倍、0.9倍,处于历史最低区间。2020年以来国企估值处于大幅折价的状态,平均来看国企PE、PB仅为民企的38%、36%。而在资产质地方面,多年来国企ROE水平均高于整体A股和民企,2021年起国企ROE与整体A股的差距有所扩大,国企在对抗特殊情形和经济下行环境中的稳定盈利能力未被市场充分认知。 国企在资源配置中起更关键作用是当前大安全时代背景下的必要选择。国有企业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标识。国有上市公司近半的市值占比体现国企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地位。在经济定位上,国有企业通常在重要资源领域、基础设施领域、尖端产业率先布局和投入,对内确保能源、电力、交运、通信等领域供给的安全和稳定,对外担纲“走出去”,发挥要素禀赋优势融入世界经济。在国家安全诉求提升的时代背景下,国有上市公司的“系统重要性”需获得再认知,引导资源更高效配置。 从财政的角度看,盘活国有资本补充财政收入具有长期动力。数年来地方政府依靠“土地财政”维持地方财政支出,2017年以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对地方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的贡献在90%以上。经济潜在增速下行、人口加速老龄化大背景下,土地财政消减趋势难以逆转,2022年1-11月地方本级的土地出让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已累计下降24.40%、22.80%。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可以看出,中央政府已有意图逐步摆脱“土地财政”,通过国企改革盘活庞大的国有资本,提高经营效率和分红,作为补充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国企主要通过税金缴纳和利润上缴等方式补充财政。2021年国有企业应交税费达5.36万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仅有5170.43亿元。从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看,2010年至今的多数年份中,国有企业(非金融类)资产总额的增速高于应收增速和利润增速,整体经济效益有待提高。疫情前2019年非金融类全国国有企业税后净利润为26318.4亿元,仅占当年总资产的1.13%,2021年国有企业(非金融类)资产总额达到308.3万亿元,若国企资产收益率提高1个百分点,将增加3.08万亿利润收益,约可贡献6430亿元的财政支持。 2.2.国央企估值重塑路径 估值重塑路径之一:国企改革激发内生动力 央企改革进入提质新阶段,瞄准核心竞争力提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国企改革逐渐形成了以若干配套文件为支撑的“1+N”政策体系,改革从局部试点到“双百行动”展开,广泛落地;2020年起,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启动,国企混改、重组整合、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等进入快速推进阶段。三年国改行动临近收官,2022年5月27日国资委发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为下一阶段央企改革指明方向。《方案》瞄准核心竞争力提升,明确提出要“打造一批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影响力大的旗舰型龙头上市公司,培育一批专业优势明显、质量品牌突出的专业化领航上市公司”。国资委提出试点将上市公司发展质量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该举措将进一步提高央企管理层积极性,强化方案落实。 产业优化上,做优存量与做精增量并举,分类推进上市平台建设。《方案》提出分类推进上市平台建设,“做强做优一批、调整盘活一批、培育储备一批”:①加大优势上市公司专业化整合力度,汇聚优质资源;②调整盘活弱势央企上市公司,2024年底前因企制宜完成调整,聚焦主业和优势领域;③培育储备优质上市公司,支持各类纳入改革试点和改革专项工程的重点企业,以及在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和中高端领域布局的企业到相应层次资本市场上市。央企上市平台的分类建设,将帮助央企上市公司进一步理顺架构,聚焦主业和优势领域,促进整体资产质量和运营效率的提升 创新发展上,深度布局补链强链关键领域,强化科技驱动能力。央企是新型举国科技创新生态体系中的牵头力量,从近年国企改革趋势可以看出,中央企业正在逐步实现由单一产品视角向产业链视角转变。根据国资委数据统计,2022年前三季度,中央企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粮食安全等产业链领域的卡点堵点,明确重点投资项目近300项,完成投资超过5000亿元,对产业链供应链强链补链发挥积极作用。科技投入上,比较2022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占收入比,从行业整体和行业均值看,多数领域上市央企的科技投入仍有提升空间。《方案》提出,2024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科技投入强度原则上不低于市场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经济效益上,提质增效,进一步显现“压舱石”作用。央企改革下一阶段将继续“修炼内功”,推动上市公司在稳产增收、降本节支、资产盘活、科技创新、管理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指标上,中央企业已构建起以“两利四率”[1]为主的高质量发展目标管理。2022年国资委要求央企要努力实现“两增一控三提高”目标,即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增速高于国民经济增速,控制资产负债率,提高营业收入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研发经费投入。对于上市央企,《方案》进一步提出“力争效率效益类指标进一步提升且优于市场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要求。 估值重塑路径二:市值管理增进市场认同 “让市场更好地认识企业内在价值,这也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应有之义”。缺乏与市场的良性互动是部分上市央企价值实现与价值创造不匹配的重要原因。《方案》将“增进上市公司市场认同和价值实现”作为未来三年央企改革的重要任务,鼓励中央企业探索将价值实现因素纳入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体系。12月上交所同步制定了《中央企业综合服务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央企上市公司主动与投资者沟通交流,有望增进市场对央企的了解和认同。 1)强化公众公司意识,主动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方案》要求上市央企建立多层次良性互动机制,如多途径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推动业绩说明会常态化召开、加强与分析师定期互动等,传递公司价值,提升各方投资者对公司战略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同感。 2)合理引导预期,适度运用回购、增减持等手段。当前央企上市公司有68家(占比16%)企业处于破净状态,对上市公司再融资等资本运作形成阻碍,政策提倡央企上市公司适时通过回购、控股股东及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增减持等手段来引导上市公司价值合理回归。2018年以来央企股票回购事件明显增多,2022年初至今已发起回购计划共104次,其中92%的计划以股权激励注销和市值管理为目的。 3)优化利润分配,强化股东回报。央企上市公司通常具有稳定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积极实施分红激励、提高股息率是其吸引投资者、实现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之一。政策鼓励下,2015年来央企上市公司的分红次数和分红总额逐年增多,年度分红比率中位数稳定在30%-31%之间,股息率中枢上移。《方案》继续表态支持央企“制定合理持续的利润分配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等多种方式优化股东回报”,持续稳定的高分红将成为央企上市公司投资收益中的重要部分。 关注国央企四大投资主线: 1)国家安全力量:国防军工领域;
煤
炭
/油气/电力等能源保障领域; 2)稳经济持续推进:新签高增基建央企板块、困境反转的金融地产板块; 3)数字化与低碳转型:智慧能源、智慧交通、电网升级、传统产业低碳改造相关板块; 4)科技高水平自强自立:聚焦半导体、高端装备、信创、新材料等自主可控环节。 03风险提示 国企改革推进不及预期;国企盈利不及预期;疫情反复超预期;经济修复不及预期;海外流动性超预期 [1]“两利”即净利润、利润总额,“四率”即营业收入利润率、资产负债率、研发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
lg
...
金融界
2023-01-06
黄岳:期待春季行情,关注泛国产替代和制造业升级
go
lg
...
都不一样,比如2022年表现好一些的是
煤
炭
。如果我们找某一年的新方向的话往往是从上一年表现不好的几个板块去找,这种胜算比较大一些。如果是最近一两年表现不错的,基本面又确实有一些压力的比如说新能源,今年整体大的趋势性机会的确定性就没那么高。但是如果我们看去年表现不太好的,比如计算机、电子、军工、医药,从这些方向里面去选,相对来说胜率会更高。而且也会有一些政策的预期在里面。 整体来讲更多还是去捕捉一个贝塔行情。比如信创就可以关注软件ETF(515230)、计算机ETF(512720);医药方面可以关注生物医药ETF(512290)、疫苗ETF(159643)、医疗ETF(159828)、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另外还有军工ETF(512660)、芯片ETF(512760)等。 当然也要考虑如果方向判断错了怎么办,所以我觉得偏宽基的指数比如沪深300、中证500、科创创业、中证1000等也可以去配置,它是减少我们犯错的一个选择。 另外还可以关注证券ETF(512880),如果春节之前证券还有一定下跌空间的话,那我觉得布局证券也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就是说我实在不知道买啥了,那么买证券总归不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如果我看好后市的话。 主持人:现在有一种说法,证券似乎在阶段性行情的中后段才会有表现,您怎么看? 黄岳:如果是一波大行情的话,证券往往是不会缺席的,尤其是在第一波的时候是不会缺席的。 其实证券也是符合过去两三年表现不好的行业,证券的高点可能还是在2020年的七八月份左右。整体来讲,2023年大家可能都对行情有所期待,这个时间和幅度都不会太小,所以大家不用着急。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1-06
港股盘前速览 | 新东方在线拟更名为“东方甄选控股有限公司”
go
lg
...
行业分类,1月5日,工用支援板块领涨;
煤
炭
板块领跌。 2023年1月6日盘前公司要闻如下: 1、新东方在线宣布,董事会建议将公司英文名称由「Koolearn Technology Holding Limited」更改为「East Buy Holding Limited」及将公司双重外文名称由「新东方在线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更改为「东方甄选控股有限公司」; 2、新华制药公告,全资子公司新华制药(高密)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布洛芬混悬液《药品注册证书》; 3、中国联通宣布,批准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商务定价协议及服务协议; 4、粉笔发布公告,拟发行2000万股,发售价确定为每股发售股份9.90港元,每手500股,预期股份将于2023年1月9日上市。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1-06
上一页
1
•••
654
655
656
657
658
•••
785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PCE“大爆表”!美联储首选通胀指标10月份仍处于高位,金价急跌近10美元
lg
...
FX168日报:特朗普阵营传大消息!黄金突然变脸的原因在这 日元暴涨近200点
lg
...
2.8%!美国经济表现出令人惊讶的韧性,第三季度GDP修正值持平于初值
lg
...
战况升级、朝鲜高级将领在俄被袭受伤!金正恩的战略意图是?
lg
...
中国国防部长董军传涉嫌腐败遭到调查 中方最新回应来了!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4讨论
#链上风云#
lg
...
47讨论
#美国大选#
lg
...
1329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517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628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