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Con 电池产能。 据了解,公司港股上市项目正按计划推进,成功后将改善负债水平支撑产能出海。公司未来将坚持全球化战略,加强海外市场客户开发,完善销售网络,规划布局海外高效电池产能。同时公司在新技术方面有布局,TBC 电池中试效率提升,钙钛矿叠层电池实验室效率居行业领先。 据了解,2025 年光伏产业链供需改善,公司作为技术领先企业有望盈利恢复增长。虽然 2024 年行业竞争加剧但全球光伏装机仍增长,2025 年中国及海外装机有望增长,作为专业化电池厂商,海外发展空间大。公司资产计提及折旧符合行业惯例和会计准则。 调研详情如下: 一、投资者交流情况 问题1:公司的竞争优势有哪些? 答:(一)专业化技术优势 公司作为专业化电池企业,资源聚焦于电池技术研发及成本下降,服务于全球组件客户,满足不同客户差异化需求。公司44GWN型电池产能,在技术及成本方面领先行业。 (二)全球化业务优势 公司电池产品出货量多年保持全球领先,2024年度,公司海外销售占比达23.85%;2025年度,公司海外销售占比持续提升。在海外组件本土化趋势下,随着海外电池需求持续增长,公司已建立覆盖全球的销售服务体系,成为海外主要市场电池市占率领先企业。下一步公司将通过产能出海等多种形式,持续扩大海外业务优势,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三)资产结构及产品结构优势 公司于2023年底率先行业完成P型落后产能的减值及计提,目前44GW产能均为高效TOPCon电池产能。在新一轮N型技术周期中,公司无落后产能包袱,具备行业领先的资产结构及产品结构优势。 光伏行业经过2024年的产能出清,2025年逐步走向供求关系改善阶段。高效电池环节是光伏产业链核心技术环节,在下一步技术提升及需求提升背景下,有望获得超额利润。公司凭借产品技术及成本优势,不断扩大高价值海外市场销售占比,有望在行业内率先实现盈利改善及提升。 问题2:公司港股项目进展如何? 答:公司拟通过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方式,构建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整合各类股东资源,为公司全球化发展提供保障。当前公司港股上市项目正按计划持续推进中。港股上市成功后,将改善公司负债水平,持续支持公司产能出海,助力公司在需求增长更为强劲的海外市场中,保持领先优势。 问题3:公司未来海外市场的规划布局怎样? 答:2024年度,公司不断完善全球销售服务网络,提升全球客户服务能力。通过海外市场持续拓展,实现海外销售业务占比从2023年4.69%大幅增长至23.85%。其中,印度、土耳其、欧洲等主要海外市场占有率行业领先。 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全球化发展战略,着眼全球光伏市场,持续加强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及中东地区等海外市场的客户开发,不断完善全球销售网络,覆盖全球主要市场,持续提升海外销售占比,巩固海外市场领先优势。同时,公司将持续通过技术合作、产能建设、投资合作等多元化模式研究探索,规划布局海外高效电池产能,进一步融入海外市场本土产业链,满足不断增长的海外光伏市场发展需求。 问题4:近期光伏产业链价格整体上行,公司对后续盈利如何展望? 答:2025年以来,光伏行业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市场化产能出清及技术升级迭代,产业链各环节供需情况相较2024年度迎来改善,主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有所回升。随着产业链供需环境持续改善,作为技术核心的电池环节,具备较强的盈利弹性。公司作为行业内技术领先、成本领先的电池企业,在国内供需改善、需求提升,以及海外高价值市场销售占比持续提升背景下,有望实现盈利恢复及业绩增长。 问题5:公司对下半年行业需求如何看待? 答:2024年,虽然光伏行业竞争加剧,但全球光伏装机仍保持35.9%增长。2025年,随着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光伏发电性价比持续凸显,中国作为新能源大国,在“双碳”战略目标下,新增装机有望持续保持增长。 同时,光伏发电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重要能源生产方式之一,海外光伏装机增速将长期高于中国增速。海外各国正构建本土光伏产业链,其中组件环节因投资及技术成本较低原因,海外组件产能已形成相应规模且发展迅速。电池环节因技术投资成本较高、需要持续研发投入及产品升级等因素,海外较难形成独立于中国的电池产能。因此,公司作为专业化电池厂商,海外销售及产能出海具备较大发展空间及盈利机会。 问题6:尽管光伏电池作为光伏核心技术环节,为何光伏电池产品的销售价格无法独立于组件及硅片价格,无法显示出技术环节的独特优势? 答:2024年度,光伏行业各环节产能规模供给大于需求,产业链各环节竞争加剧,产品价格持续下行。光伏电池受制于供需环境影响,产品盈利水平受到一定程度影响。进入2025年,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市场化产能出清及技术升级迭代,电池环节供需情况相较2024年度迎来改善,光伏电池产品售价持续提升。未来,光伏行业竞争从过去的规模竞争转为以光伏电池为核心的技术竞争时代。在产业链供需环境改善以及电池、组件效率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光伏电池环节将体现出差异化的技术价值及盈利表现。 问题7:公司在BC以及钙钛矿叠层等新技术的布局怎样?是否有进一步量产的规划? 答:公司已掌握基于TOPCon的BC电池技术,中试的TBC电池转化效率较主流N型电池效率可提升1-1.5个百分点。同时,公司与外部机构合作研发的钙钛矿叠层电池实验室效率达31%,居于行业领先水平。 目前TOPCon是市场主流产品,BC、HJT、钙钛矿等产品正处于研发降本及推动商业化的过程中,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及新技术成本因素,在保证公司盈利水平持续提升背景下,推动新技术产业化进展。 问题8:公司资产计提及折旧情况? 答:2022年,公司率先行业实现N型TOPCon电池大规模量产,实现P型向N型技术的升级迭代。2022-2023年,公司建设了最新一代N型电池产能,规模达44GW。2023年底,公司将主要P型资产完成减值计提,计提金额达8.9亿元。目前,公司资产结构为44GW全N型高效电池资产。N型TOPCon为当前行业主流产品,且具备持续技术提升的空间,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主流地位。未来TOPCon技术成熟条件下,还可升级为TBC/钙钛矿叠层等产品。因此,公司目前资产具备长期使用价值。公司资产计提及折旧期限情况符合光伏行业通用惯例及相关会计准则。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