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诊断的新纪元”。 具体来看,使用深度学习模型的胶囊内窥镜对小肠疾病和黏膜正常改变的胃肠病专家级临床识别,是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侯晓华教授、蔺蓉教授团队和安翰科技的3位技术专家共同完成,安翰科技为研究提供了算法和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的AI模型以及ESView数据平台的技术支持。 这个研究成果,安翰科技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训练了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AI模型,来区分胶囊内镜检查中的异常图像和正常图像,以协助分析评估小肠胶囊内镜图像。临床研究数据集来自77家医疗中心的6970例113,426,569张胶囊图像;在训练阶段,用1970例患者的158,235 张胶囊图像建立模型;在验证阶段,用5000例患者的113,268,334张胶囊图像验证模型。 从效果上看,人工智能辅助识别显著提高了小肠病灶的临床检出率,大大提高了异常图片识别的灵敏度。经过大样本、多中心数据验证:经AI辅助后,每例小肠胶囊内镜检查所需要的平均阅片时间由96.6分钟大幅缩短为仅需5.9分钟,对病灶的诊断灵敏度由76.89%提升为99.9%。 安翰科技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小肠病灶筛查,不仅实现了胶囊内镜应用的智能辅助,还极大程度地改变了小肠疾病的诊断模式,具有重大的临床和社会价值。 2019年,美国消化内镜学会(ASGE)GIE编委会评选出2019年度消化内镜领域十大进展,AI辅助诊断创新研究成果以评委全票通过的优势,获评榜单第二名。编委会表示:“该系统是人工智能作为颠覆性技术的非凡示范,将胶囊内窥镜检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总结 我国陆续发布了多条全国性政策和医疗人工智能专项政策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人工智能医疗行业发展有望进一步提速。将人工智能与医生智慧、临床经验有机结合,将帮助中国患者从健康科普、就医决策到医疗服务等方面,建立起完整的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并为医疗机构和医疗从业者提供定制化“数智”解决方案。 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更多的人工智能创新成果可以应用于医学,有效的助力医疗机构降本增效,提升诊疗水平,更好的服务患者,提升全人类的福祉。 来源:元宇宙之心 来源:金色财经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