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前IMF首席经济学家Rogoff:预计未来几年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超过4%
go
lg
...
,在这个政府债务膨胀、国防支出增加以及
民粹主义
压力上升的“变化世界中,我不认为美联储能轻松地将通胀率保持在2%”。
lg
...
金融界
2023-06-08
全球的移民大潮又开始了,这对发达国家意味着什么?
go
lg
...
目都有强烈的反移民倾向。 在随后的全球
民粹主义
浪潮中,从澳大利亚到匈牙利的政治家们承诺要打击移民。然后,疫情关闭了边界。由于人们决定返回家园,移民活动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了逆转。 在2019年和2021年之间,科威特和新加坡这些通常接收大量移民的国家,人口下降了4%。2021年,来自澳大利亚的移民人数,首次超过移民到澳大利亚的移民人数,自1940年代以来的第一次。 在一些国家,移民大增让人们感觉恢复了正常。比如在新加坡,外国劳动力最近恢复到大流行前的水平。 在其他地方,似乎是一个巨大的变化。考虑一下纽芬兰省和拉布拉多省,这是加拿大人口第二少的省份,一直是爱尔兰天主教徒后裔的家园,从他们的口音就可以听出来,这个省的净移民人数,已经达到大流行前的20倍以上。 首府圣约翰曾经是一个族裔相当单一的地方,但现在每次去的时候都感觉更像多伦多。Heart’s Delight(直译是心灵的喜悦),是一个小村镇,现在开了一家乌克兰面包店,提供罗宋汤。省政府正在班加罗尔设立一个办事处,帮助招聘护士。 纽芬兰省的新移民,是富裕世界中新移民涌入的缩影。数以百计的乌克兰人已经抵达当地,这只占自俄罗斯入侵以来离开乌克兰数百万人中的一小部分。印度人和尼日利亚人似乎也在大量移民,他们中的许多人会说英语,而且在英国和加拿大这样富裕的国家有亲属。 移民人数激增的部分原因,是人们在弥补失去的时间。 许多移民在2020年或2021年获得了签证,但在签证限制放松后才能开始旅行。然而,富裕世界的外国出生人口,远远超过1亿,现在已经超过了危机前的趋势,这表明还发生了点什么。 大流行后的经济,是一个重要的解释。富裕国家的失业率为4.8%,几十年来从未如此之低。老板们急于寻找员工,职位空缺接近历史新高。因此,来自国外的人有充分的理由移民。 汇率可能是另一个因素。1英镑可以买到100多印度卢比,而2019年是90。自2021年初以来,新兴市场货币对美元平均贬值了约4%。这使移民能够比以前寄更多钱回家。 许多政府也在努力吸引更多的人。 加拿大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要在2023-25年欢迎150万新居民。德国和印度最近签署了一项协议,允许更多印度人在德国工作和学习。澳大利亚正在将一些学生毕业后可以工作的时间从两年增加到四年。英国欢迎希望逃离北京压迫的香港人,已有超过10万人抵达。 许多国家已经为乌克兰人入境提供了便利。即使是那些迄今为止对移民抱有敌意的国家,包括日本和韩国,当看到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时,也对外来者更加友好了。 从长远来看,欢迎大量移民的经济体往往会受益。 看看美国就知道了。外国移民带来了新的想法。根据麻省理工学院的皮埃尔·阿祖莱及同事最近的一篇论文,在美国,移民比本地出生的人更有可能创建公司。研究表明,移民还有助于在他们的祖国和移民国之间建立贸易和投资联系。大量的年轻工人也有助于产生更多的税收。 一些经济学家还希望,移民潮将带来更多直接的好处。 资产管理公司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的托斯滕·斯洛克说,"高移民率对美联储为劳动力市场降温并减缓通货膨胀有帮助。" 他说的是一种流行的观点,可能有点过于乐观。拥有更多的人确实增加了劳动力的供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降低工资增长。但这种影响是相当小的,几乎没有迹象表明,接受最多移民的国家拥有最宽松的劳动力市场。 例如,在加拿大,工资仍在逐年上升约5%。 移民也增加了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这可能会提高通货膨胀。在英国,新移民似乎正在推高伦敦的租金,而伦敦的住房供应已经压力很大。类似的后果在澳大利亚也很明显。高盛发表的估计表明,澳大利亚目前50万人口的年化净移民率,使租金上涨了约5%。 更高的租金会导致整体消费价格指数上升。来自移民的需求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尽管抵押贷款利率较高,许多富裕国家的房价却没有下降多少。 在未来一年左右,移民可能会有所下降。大流行之后的 "追赶 "将结束,富裕国家的劳动力市场正在慢慢松动。然而,我们有理由相信,新移民的历史高位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上升。 更多的政策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今天的移民会带来了更多移民,因为新来者会带来了孩子和伴侣。不久之后,富裕世界在2010年代末的反移民趋势,看起来将是历史上的反常时期。
lg
...
加美财经
2023-06-01
一文读懂:狮子山下-香港WEB3之野望
go
lg
...
测从先前的2.9%再度下调。同时,各地
民粹主义
兴起、保护主义抬头,加上地缘政治持续角力,世界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同时也是中国与世界国际金融交流中心。香港的未来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2023年2月6日,香港也与中国内地全面通关,随着两岸经济的发展联系愈加紧密,香港有望在2024年重回亚洲金融中心地位,恢复往日“鱼翅捞饭”时代的荣光。 6.3 虚拟资产交易中心 2022年10月31日,中国香港政府在“香港金融科技周”发表宣言,决心竞争全球虚拟资产中心;而新加坡央行的董事总经理拉维·梅农也于11月3日,在“新加坡金融科技周”上表示,新加坡希望成为数字资产中心;根据第三方咨询机构麦肯锡的最新数据,2022年上半年,风投对Web3的投资就超过了180亿美元,2021年全年风险投资总额324亿美元。 目前一些Web3公司已经开始布局政治生态以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以美国为例,第三方数据机构OpenSecrets显示,加密企业及员工已为美国2022年中期选举投入7300万美元,超过了国防和汽车行业为本次选举投入捐款的总额,美国的多家已经成长为巨头的加密公司比如FTX、Coinbase以及它们背后的加密资本巨头A16Z、红杉资本等是最大的“推动者”。 随着全球最大的资本(红杉、IDG、A16Z等)、全球最主要的金融中心(纽约、迈阿密、新加坡、香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巨头(Meta、Google、Amazon、Reddit、AntGroup)等各方势力的争相卷入,Web3已经成为了全球最重要的创新生态和被角逐的赛道之一。 当下,香港已下定决心与新加坡、伦敦、纽约等城市争夺全球加密金融中心和虚拟资产中心地位。 2022年8月,中国香港前财政司司长曾俊华表示,虚拟经济对香港很重要,鼓励年轻一代积极主动通过 Web3.0 参与和技术采用;2022年9月,香港证监会前主席梁定邦表示:建议在香港设跨境数字货币交易中心;同月,香港财库局副局长陈浩濂指出证券型代币发行早已有在香港发行,他强调政府致力支持包括证券型代币发行在内的金融科技在香港稳健发展。 2022年10月16日,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文章《香港的创科发展》,并指出要推动香港发展成国际虚拟资产中心。陈茂波表示:“政策宣言将清晰表达政府立场,向全球业界展示我们推动香港发展成国际虚拟资产中心的愿景,以及与全球资产业界一同探索金融创新的承担和决心。” 而2022年11月香港发布的《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中提及,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对全球从事虚拟资产业务的创新人员抱持开放和兼容的态度。香港十分欣赏这些创新人员开展分布式账本技术( “DLT” )的领域,并开发更具成本效益、兼容、灵活和划时代的崭新金融创新方案。香港政府现正与金融监管机构缔造便利的环境,促进香港虚拟资产行业得以可持续和负责任地发展。考虑到虚拟资产不断演变的性质和创新模式,香港会在法律和监管制度上配合,以提供便利的环境。 2023年1月9日,在香港和大陆通关的第二天,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Power Web3创新者峰会上发出邀请:“香港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加密货币公司”。 2022年11月30日,在新加坡国会上,有议员提出询问:新加坡政府是否会把该国打造成为加密货币交易枢纽,以巩固新加坡的金融中心地位。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回应表示,几个月前,区块链科技引起强烈兴趣,甚至有国会议员建议金管局快马加鞭,批评当局行动太慢。现在看来,人们对区块链技术的看法过于乐观,人们如今更务实看待区块链技术的潜能。黄循财澄清,新加坡没有计划成为加密货币活动的枢纽,而是聚焦于成为一个创新且负责任的数字资产参与者,可能希望成为数字资产行业的“巨人”,但根本不会对加密投机持开放态度。新加坡需要采取强硬立场反对加密货币投机,特别是散户投资者。 《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发布以来,除了OSL、Hashkey两家机构获得虚拟资产交易牌照《1、7号牌》,另外8家机构也亦获得了虚拟资产管理的新9号牌,获准将基金全部份额用于虚拟资产投资,而最新的关于虚拟资产发牌制度也将于2023年6月1日正式实施。 新加坡的脚步放缓与香港大步流星的前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在早期,新加坡取得了一些优势,也曾一度成为华人web3的中心,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包容开明和有远见的香港新政府,将会从政策资金等各个方面促使香港成为新的虚拟资产交易中心,从而推动香港的金融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PART07最后的总结 《狮子山下香港Web3之野望》是前序观察一文读懂系列第二篇文章,我们致力于发现WEB3世界的价值走向,并给读者一个可能的参考,希望读者通过此文,可以对香港的科技、金融及虚拟资产的前世今生和未来发展有个初步的认知。 WEB3的Crypto世界中,华人一直是最重要的力量,历史顶峰时期,全球最大的三家交易所、最主要的几大矿池、超过70%的比特币算力以及最大的OTC商,包括泰达均出自大陆或港澳台。但随着大陆的政策和对虚拟资产的态度和从业环境的变化,WEB3的从业者纷纷远渡重洋前往欧美、中亚、东南亚等地,现在世界任何一个WEB3的重要聚集地,无论是瑞士加密谷楚格加速器、老挝的丹萨旺的湖边、哈萨克斯坦的沙漠边缘、新加坡的花园房、迪拜的哈利法塔、迈阿密的海滩边、硅谷的工作室还是华尔街的帝国大厦中,都有着远渡重洋的华人的身影,也许这就是去中心化或者是开枝散叶的过程。在2022Token2049大会上,不少人把华人WEB3从业者类比为加密犹太人,虽然在某些方面并不妥当,但这确实反映了华人WEB3加密圈的现状。 香港的本次宣言和港府的积极态度给了华人加密圈巨大的精神鼓舞,也向世界宣告了香港对未来的展望,或许借此契机Web3世界的华人创业者可以以此为根基,成为Web3世界的最核心力量,成就Web3世界的新中心也成就香港的新未来。 狮子山下,香江浪涌,以此启航,拥抱世界! 引用:[1] 电子版香港法例《证券及期货条例》;[2]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公报法会通过《2022年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修订)条例草案》;[3]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通函《澄清法团及个人(特别是在香港以外地方进行业务者)的申领牌照责任的通函》[4]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声明《有关不受规管的虚拟资产平台的警告声明》;[5]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声明《有关证券型代币发行的声明》;[6]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档《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名单》;[7]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公告《证监会提醒投资者注意非同质化代币的相关风险》;[8]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声明《有关声称向投资者提供回报的虚拟资产安排的声明》;[9]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通函《有关中介人的虚拟资产相关活动的联合通函》;[10]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警告《证监会发出有关虚拟资产期货合约的警告》;[11]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公告《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名单》;[12]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通函《关于公布证监会监管沙盒的通函》;[13]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声明《有关针对虚拟资产投资组合的管理公司、基金分销商及交易平台营运者的监管框架的声明》及该声明的附录《适用于管理虚拟资产投资组合的持牌法团的监管标准》;[14]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档《适用于管理投资于虚拟资产的投资组合的持牌法团的条款及条件》;[15]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通函《分销虚拟资产基金》;[16]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立场书《监管虚拟资产交易平台》;[17]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通函《有关比特币期货合约及与加密货币相关的投资产品》;[18]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指引《监管自动化交易服务的指引》;[19]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通函《致寻求获发牌的私募股本公司的通函》;[20]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通函《有关交易商经纪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申领牌照的责任的通函》;[21]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通函《澄清因向公众推广、销售或发售投资相连寿险计划而须遵守的发牌规定的通函》;[22]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通函《有关家族办公室的申领牌照责任的通函》;[23]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档《开放式基金型公司守则》;[24]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通函《有关实施修改开放式基金型公司制度的通函》;[25] 香港特别行政区投资与推广署官网https://www.investhk.gov.hk/zh-hk.html;[26] 香港入境事务处官网https://www.immd.gov.hk/hkt/index.html;[27] 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官网https://www.cyberport.hk/zh_tw;[28] 香港科技园官网https://www.hkstp.org/zh-hk; [29] 香港能否借助 Web3 迎来下一个「八达通时刻」 [30] 内循环、大湾区、香港科创,与WEB3 [31] 经济观察:香港搞科创,究竟行不行? [32] 香港经济:后疫情世代能否转型国际科创中心 [33] 投资推广署:香港金融科技市场环境 - 资料便览 [34] 香港和新加坡,谁是亚洲加密金融中心? [35] 香港有哪些值得关注的 Web3 企业 [36] 尹满华:2022香港虚拟资产规范发展元年 [37] 史兴国对谈Jack孔:加密寒冬下香港Web3新机会与FTX危机启示 [38] B.xyz创始人王一鸣:Web3的香港时刻 [39] 你需要了解的数字港元和香港金管局其它CBDC研究 声明:以上内容及观点皆为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以上内容基于一般公开网络信息收集汇总整理而得来;以上内容仅对客观情况进行陈述,非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本文亦不代表前序观察任何观点与立场;本文有多项内容来源,引用部分标注若有遗漏恳请留言补正。 来源:DeFi之道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4-29
美银:六大因素指向美元“入熊” 这些资产将成赢家
go
lg
...
在进入一个充满冲突、地缘政治孤立主义、
民粹主义
、财政过剩、国家干预、监管和再分配的新时期。这些因素将导致全球出现3%-4%的通胀率和3%-4%的利率。 从长远来看,Hartnett师预计美元将贬值20%,信贷和股票的年收益最多为3%-4%。这位策略师调侃道,“在缺乏耐心的空头中,我们仍然保持耐心”。 以下是Hartnett看跌美元的六个原因: 美国预算赤字飙升。过去12个月美国联邦赤字为1.8万亿美元,占GDP的6.5% 美国债务上限期限临近。3月份预算赤字为3780亿美元,现金余额缩减至仅1090亿美元。政府有望在7月4日之前耗尽现金。 美国债务违约概率上升。5年期CDS为45个基点,而一年前为15个基点。 美国银行业危机意味着美元不再是“避风港”。 俄乌冲突迫使各国使用不同的货币进行交易,“石油人民币”的想法加快了去美元化步伐。 中国和日本减持美国国债,而外国人拥有7.4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 对美元的看跌使Hartnett转而看好黄金。他认为美元目前处于过去50年来第四个熊市的开端,这对黄金、石油、欧元和非美地区股票市场来说是个好兆头。 不过,这位分析师指出,由于目前悲观情绪非常强烈,且市场已消化了美联储从6月至明年美国大选期间降息近两个百分点的预期,他预计一旦美联储在5月3日停止加息,美元短期将在区间内交投。
lg
...
金融界
2023-04-17
“美元已开启50年来第四轮熊市”!美银首席策略师:美元长期料大跌20% 转向看涨黄金
go
lg
...
在进入一个充满冲突、地缘政治孤立主义、
民粹主义
、财政过剩、国家干预、监管和再分配的新时期。这些因素将导致3%-4%的通胀率和3%-4%的利率常态化。 从长期来看,哈特尼特预计美元将贬值20%,信贷和股票的年收益最多为3%-4%。这位专家表示,我们仍然是“一个充满不耐烦空头的世界中的耐心空头”。 追踪美元指数的最大ETF基金是景顺DB美元指数看涨基金(Invesco DB US Dollar Index Bullish Fund,UUP),该基金今年迄今已下挫2%。 哈特尼特给出看空美元的六大理由: 1.美国预算赤字飙升:过去12个月,美国联邦赤字为1.8万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5%。 2.美国债务上限的最后期限即将到来,3月份的预算赤字为3780亿美元,现金余额仅为1090亿美元。美国政府可能在7月4日之前耗尽现金。 3.美国债务违约概率上升:5年期信用违约掉期(CDS)为45个基点,上年同期为15个基点。 4.美国银行业危机意味着美元的“避风港”地位下滑。 5.随着战争迫使各国使用不同的货币进行交易,“石油人民币”的想法加速发展。 6.中国和日本减持美国国债;外国人拥有7.4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 哈特尼特转向看涨黄金。哈特尼特认为,美元目前正处于过去50年来的第四个熊市,这对黄金、石油、欧元和国际股市来说是个好兆头。 哈特尼特并表示,以史为鉴,在美元下行周期,新兴市场往往跑赢发达市场。 (图片来源:美国银行) 哈特尼特指出,由于目前悲观情绪非常强烈,且市场已消化美联储从6月至大选期间降息近200个基点的预期,他预计一旦美联储在5月3日停止加息周期,美元短期将在区间内交投。 (图片来源:美国银行) 以下是美元指数的月度图表(带有哈特尼特的注释),箭头代表美元的熊市。 (图片来源:TradingView)
lg
...
tqttier
2023-04-17
去美元化!巴西总统访问中国:金本位消失后应摆脱美元 金砖国家加强人民币贸易结构
go
lg
...
政府领导下的美国,以及匈牙利和以色列等
民粹主义
领导人领导的其他国家建立双边关系。 英国《金融时报》提到,中国领导人将在周五与巴西总统会面时,热衷于说服巴西总统通过支持中国的一系列外交政策举措,来表明对货币再平衡的意愿。这些范围从“一带一路”贸易和基础设施计划,到其他旨在创建替代美国主导的国际治理体系的计划。 中国和巴西的双边贸易在过去十年中激增,2022年达到1504亿美元,中国购买了巴西的农产品和矿产,并投资于这个拉丁美洲国家庞大的消费市场和基础设施部门。周四,卢拉还访问了受到美国禁令的中国电信设备公司华为。 不断发展的经济关系鼓励两国在双边贸易中,更多地使用各自的货币。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本周,中国工商银行巴西分行在该国直接以人民币结算了第一笔交易。 (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卢拉也在上海参加前巴西总统迪尔玛·罗塞夫(Dilma Rousseff)新开发银行行长的就职典礼,他利用这个机会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谈到金砖国家需要用自己的货币进行贸易。除金砖国家外,该银行的成员还包括埃及、孟加拉国、乌拉圭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金砖国家除巴西和中国外,还包括俄罗斯、印度和南非。 “谁决定我们的货币疲软,它们在其他国家没有价值?” 他说。 “为什么像金砖国家那样的银行不能拥有一种货币,来为巴西和中国之间、巴西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提供资金?这很难,因为我们不习惯这个想法,每个人都只依赖一种货币。” 国际结算系统SWIFT数据显示,自2022年欧洲地缘战争打响以来,人民币在贸易融资中的份额增加1倍以上,达到4.5%,这主要是由于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货运量激增。 高盛经济学家Maggie Wei表示,有结构性原因可以预期中国在全球贸易融资中的份额会增加。 “相对于中国在全球商品贸易中约15%的市场份额,人民币在贸易融资中的作用相对较小,人民币在贸易融资中的份额继续上升是有道理的,”Wei继续说。 但巴西在短期内拒绝美元的任何努力,都将面临巨大挑战。美元对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和基准至关重要,这促使淡水河谷等巴西顶级矿商保持大部分交易以美元计价。 Financial Advisor作者Jim O’Neil分析称,尽管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的潜在加入,确实加强去美元化的警告,但显然市场还需要更多信号。 他解释:“是的,引入两个主要产油国,增加一些石油以美元以外的货币定价的可能性。但除非取代美元是一个明确的、真正共同的和根深蒂固的目标,否则这种发票变化只会让小众金融作家感到兴奋。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听到关于为什么石油很快就会以一种新货币定价的争论。首先是德国马克,然后是日元,然后是欧元。但最终,仍然是美元。” Jim总结称:“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对于任何金砖国家成员来说,要对美元构成战略挑战,就必须允许,实际上是鼓励外国和国内的储户和投资者,自己决定何时买卖资产以其货币计价。这意味着,没有中国通常部署的那种资本管制。在金砖国家及其盟友能够为自己的储蓄找到可靠的美元替代品之前,美元的主导地位将不会受到质疑。”
lg
...
颜辞
2023-04-14
拜登政府的溃败!美军机密情报泄露、数量惊人 拜登外交政策恐遭破坏
go
lg
...
很大程度上推迟对拜登政府的攻击。 一些
民粹主义
评论人士引用了有关乌克兰军方目标的泄露细节,以支持他们减少美国援助的理由。 这些文件揭示了美国渗透俄罗斯安全和情报部门的惊人程度,使官员能够向乌克兰发送有关俄罗斯行动的实时警告。 暴露美国对俄罗斯军事机构的破坏程度可能会对乌克兰冲突的努力产生严重影响,CNN报道称,由于泄密,基辅已经改变了一些作战计划。 这些文件还表明,美国正在监视乌克兰最高军事和政治领导人,以及韩国、以色列和埃及等其他关键军事伙伴。 韩国、以色列和乌克兰在得知美国在监视他们时几乎不会感到震惊——盟国之间经常互相收集情报——但至少可以说,这些披露在政治上是尴尬的。 韩国反对党议员对此反应激烈,指责美国侵犯韩国主权,使总统尹锡悦在他计划于本月向国会发表讲话之前陷入尴尬境地。 在一份文件显示以色列可能被迫向乌克兰提供致命援助后,美国官员与以色列官员进行了接触,并安抚他们。 埃及官员目前否认了他们的军队计划秘密为俄罗斯生产4万枚火箭并向西方隐瞒的说法,这是对接受美国数十亿美元援助的盟友的一项令人震惊的指控。 “我们不知道。我们真的不知道,”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在被问及泄密的后果是否已得到控制时告诉记者。 司法部已经展开刑事调查,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查克·舒默(纽约州民主党)要求全体参议员就乌克兰冲突相关的泄露文件进行简报。 五角大楼的情报与安全办公室正在领导一项跨部门调查,以查明情报来源和方法是否被泄露,这一过程可能需要数月时间。 五角大楼发言人Chris Meagher对记者说:“国防部的首要任务是保卫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国家安全。国防部长、国防部和美国政府非常重视这一明显未经授权的披露,这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lg
...
厉害啦
1评论
2023-04-12
中阳酷手:公平与否,石油巨头必须应对舆论
go
lg
...
,引起了各地公众和政府的愤怒,并引发了
民粹主义
的回应行动。早在10月,拜登总统就威胁要对美国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征收暴利税,如果它们不能利用其“令人发指的”富矿来扩大石油供应以降低燃料价格。暴利税是在不寻常的经济状况导致巨额意外利润时对公司或行业征收的一次性附加税。然而,拜登尚未兑现他的威胁,而是美国公司不得不面对另一种野兽:回购税。 作为拜登总统8月签署的新《降低通胀法案》的一部分,对企业股票回购征收1%的新税。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将首当其冲地受到新税的影响,因为它们大幅增加了回购,作为向股东返还多余现金的一种受欢迎的方式。 “我对美国能源公司的信息是:你不应该用你的利润回购股票或分红。不是现在,不是在战争肆虐的时候,”拜登在10月份说。 拜登斥责美国石油生产商,声称他们没有意识到美国民主带来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意外收获,也没有同情他们的零售客户。2022年,美国石油公司的股票回购增加了1,043%,令标准普尔500指数64%的增幅相形见绌,而股息增加了33%,是该指数所有公司增幅的三倍多。标普500能源指数中23家公司的自由现金流总额增长了2.3倍,达到2010亿美元,埃克森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XOM)和雪佛龙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CVX)的自由现金流分别增长了150%至600亿美元和36亿美元十亿。与此同时,ValeroEnergyCorp.(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VAL)的自由现金流比前四个季度增长了五倍,达到90亿美元。中阳酷手表示,其他西方国家也纷纷效仿:欧盟、英国和印度已经对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征收暴利税,而荷兰、挪威等其他国家目前正在考虑征收。
lg
...
金融界
2023-02-10
【预见2023】浙商证券李超:四大宏观不确定性因素将逐一淡化,助力权益市场夺回失去的牛市
go
lg
...
著冲击。一是贫富差距扩大加速社会撕裂和
民粹主义
抬头,工人提高工资诉求提升,工会对抗力量增强,物价-工资螺旋式上升与罢工冲击供应链稳定性施压海外供给。二是海外滞胀环境下,资产负债表受挫,企业扩产意愿受限。由于持续的疫情和成本通胀冲击,叠加2023年海外经济体滞胀走势进一步加剧,需求下降、成本上行的组合冲击,企业扩产意愿受限,供给能力较弱。 预计2023年货币政策宽松幅度边际收敛 金融界:为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财政、货币政策应具备哪些应对之策?预计新一年人民币汇率将呈现怎样的走势? 李超:为进一步提振实体经济及市场信心,仍需政策积极应对。我们认为当前仍有较强稳增长保就业诉求,央行可能采取定向降准,也存在进一步降低5年LPR概率,幅度为10BP,进而带动居民购房意愿及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当前货币政策首要目标在稳增长保就业、金融稳定、汇率及国际收支间高频切换,政策基调在稳健略宽松及稳健中性间灵活切换的判断,该状态预计在一季度持续,预计二季度起,我国经济形势趋稳、汇率及国际收支失衡风险也将有所缓解,货币政策首要目标缺失,政策基调转变为稳健灵活适度。 预计短期央行宽信用政策延续,信贷投向上,其一为基建,根据央行公众号文章2023年1月5日披露,相关银行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的项目累计授信额度已超过4.3万亿元,我们认为基建领域由于信贷供、需均较为旺盛,实现了供需匹配、持续放量,是核心信用载体;对于制造业,政策持续鼓励银行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新能源及设备更新是几个侧重点,实体也有较强的信贷需求;对于房地产,2022年末地产金融政策转向,“要求落实落细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基调下,地产开发贷、保交楼贷款也为企业中长期贷款贡献增量。另外,随着疫情政策优化及地产政策调整,居民消费、购房活动有望逐步回暖,带动居民端信贷需求增加。 若展望全年货币政策总基调,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准有力”的部署,预计2023年货币政策工具将是以结构性调控为主,侧重定向引导、精准滴灌,总体宽松幅度或较2022年边际收敛,信贷增速保持稳健,M2增速有所回落,社融增速在基数影响下震荡上行。 财政政策方面,维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财政重在加杠杆发力和提升政策有效。2023年财政政策重在“政府加杠杆发力”和“提升政策有效性”两方面: 政府加杠杆支撑广义财政支出。在加力提效的财政基调下,我们预计2023年广义财政支出规模仍旧在40万亿元左右,资金来源主要依托三方面,其一依托于政府加杠杆、债务融资的提升,预计2023年赤字率有望提升至3.2%,与之对应的赤字规模超过4.1万亿元,为保持支出强度并递补卖地收入不足,预计2023年新增专项债规模不低于3.65万亿元,其二金税四期等税收征管力度的加强和经济回升修复税基等逻辑有助于带动税收收入高增,其三预计2023年大规模减退缓税政策力度可能较2022年边际下降,也会提供增量资金。支出层面,考虑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的主次,预计巩固抗疫成果与兜牢“三保”仍将是重点方向,卫生健康、社保就业将继续保持较高支出比例,与2020-2022年的支出重点较为接近;二十大强调统筹发展与安全,预计公共安全、外交、国防等领域支出将有显著提升;此外,服务二十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和健康强国”的中长期目标,科教文卫、交通运输和城乡社区是支出重点。从过往三年财政实际支出进度的经验来看,当财政收支阶段性陡增时,政策支持方向会更加注重社会民生政策和短期焦点问题,前者主要以稳就业和保市场主体为目标,后者主要是疫情因素。 2023年财政资金重在提质增效。财政政策的提质增效主要反映在四个方面:1)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和杠杆作用,支持中央及地方重大项目投资。2)专项债投资范围进一步拓展,更好发挥财政资金效果。2022年4月12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会议表示“合理扩大专项债券使用范围”,10月监管部门明确要求新增专项债两大投向——新基建涵盖云计算、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等,新能源项目则涵盖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大型风电等绿色低碳能源基地;2022年12月21日《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表示“探索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投入新机制…将符合条件的职业教育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3)夯实并扩大财政直达机制体量,保障基层财力,针对性解决基层用于“兜牢三保”的资金,预计2023年财政直达机制规模不低于2022年,是提升财政资金效率的重要举措。4)积极运用财政贴息政策,短期减轻企业经营压力,中长期配合产业政策,支持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2022年以来我国已经先后多次实施财政贴息政策,一方面重点支持制造业、服务业等受疫情冲击的薄弱领域进行定向扶持,另一方面积极助力高质量发展,服务于科教兴国战略,加大高校、职业院校和实训基地贴息支持,促进产业转型则针对新基建、产业数字化转型、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等方面进行贴息支持 2023年,考虑经济结构调整、中期财政规划、防范债务风险等因素,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的角度来看,财政边际发力相对有限,更多需要货币政策支持,带动准财政及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发挥作用: 1)防风险限制政府加杠杆空间,准财政工具是合适选择。我国房地产发展的大周期拐点已至,房住不炒、共同富裕等政策要求下,卖地收入难以持续保持高增长,更无法根本上满足政府推进经济建设事权所需的资金,增加债务性收入是可选方向,但考虑存量历史债务(隐性债务)、债务风险和财政持续性等潜在限制,准财政工具是补充地方政府事权所需资金的合适新工具。 2)特殊转移机制常态化提供经验。2020年特殊转移机制在提升财政资金效率和“兜牢三保”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后续进行常态化落实,转变成为财政直达机制,如今是改善基层财力的重要政策手段。 3)提升国有主体参与程度替代政府发力,准财政工具可替代财政发力。我们认为,通过逐步分离、减少地方政府的部分事权,让国企、央企通过市场化方式参与更多优质项目,是降低土地财政依赖、平稳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一个合适选择,准财政工具也自然成为替代财政工具发力的合适选择。 对于人民币汇率,2022年11月起,受我国央行边际收紧短端流动性(11月上中旬)、国内防疫政策优化、重大会议释放稳增长防风险信号及多项维稳政策力度加强(如地产金融政策、央行降准等)、国内市场预期改善及美元走弱等因素综合影响,人民币汇率开启升值。12月5日升值破7,2023年1月20日收于6.77。展望后续人民币汇率,我们认为短期或有调整,走势可能重回震荡,但二季度起,人民币汇率升值趋势将得到进一步确认,全年有望升值至6.6。2023年以来的汇率走势有一定预期推动的“超调”成分,一旦市场期待的央行宽松力度、疫情形势改善幅度、春运客流量、消费生产等高频数据等因素的演绎任一不及预期,都可能影响汇率走势,使其出现短期回调。此外,也需关注欧洲情况演变,其仍是美元走势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而影响人民币汇率,冬季时段,若欧央行加息、缩表节奏加快,欧债压力仍有进一步加剧风险,一旦危机爆发,美元可能在一季度再次上行,使人民币汇率阶段性承压。总体看,预计短期人民币汇率可能重回震荡。 2023年全年维度,我们认为中美经济“比差逻辑”下中国明显占优,将带动人民币汇率升值、外资流入及两者的相互强化。中美经济对比存在“比差逻辑”和“比好逻辑”,2023年全年来看,全球主要经济体表观是衰退实质是滞胀,美国经济增速大概率降至潜在增速下方,我国也在疫后修复期,全球处于“比差逻辑”中,而在此环境下我国经济独具韧性,将支撑人民币汇率升值。 对于我国,虽然全球经济回落也将冲击我国出口,但我国统筹发展与安全,在双循环驱动下,内需企稳对冲外需转弱。其中,产业体系现代化、国家安全将驱动制造业投资保持强韧性,逐步替代基建、地产成为经济主驱动力;地产新发展模式有望推出,从根本上为地产领域风险化解提供解决方案,地产投资、销售状况也将明显改善;此外,疫情防控政策优化,有利于降低消费波动率。综合看,我国经济表现将显著强于全球主要经济体。我们预测2023年我国GDP实际增速为5.1%,高于2022年水平。 但2023年的美国经济将受2022年的货币政策紧缩及2023年的财政回归中性而面临较大回落压力,预计全年GDP增速为1.5%,低于其潜在增速,也明显低于我国经济增速。虽然受基数影响,全年美国经济将是逐季向上的走势,但财政中性、货币紧缩将是核心掣肘,我们预计2023年美国赤字率4.5%,回归疫前水平且低于2019年的4.7%,美国财政支出力度明显减弱;虽然2023年货币政策可能转向降息但考虑通胀压力也较难回落至中性利率以下。从经济结构看,最大的压力来自投资,预计美国去库周期可能延续至2023年Q3或Q4。 综上,中美经济基本面“比差逻辑”下,我国更具优势;此外,全年维度看,我国货币政策宽松幅度或有收敛、而美联储将转向宽松的“货币政策差”,美元及美债收益率下行,我们预计2023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全年震荡升值,年内有望升至6.6,汇率升值与资本流入可形成相互强化。 俄乌战争和用工荒导致的通胀缺口存在长期化的可能性 金融界:世界范围内市场的整体通胀水平正在快速增长。这种全球性通胀局面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目前的高通胀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李超:从核心驱动因素划分,本轮高通胀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21年,主要源自供需缺口。全球发达经济体在疫后推行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如美国疫后共计推出6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措施,其中近2万亿美元以现金或失业补助的形式直接支付给民众),推动消费需求快速复苏;但生产端受到疫情反复的约束修复缓慢(包括疫情导致民众就业意愿低下,货运能力不畅等),巨大的供需缺口导致2021年全球通胀居高不下。 第二阶段为2022年上半年,主要源于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和粮食价格高企,战争和发达国家针对俄罗斯开展的制裁导致商品供应中断价格大幅上升,抬升通胀压力。俄罗斯是全球关键的原材料和能源生产国。从能源端来看,俄罗斯天然气和原油的产量分别占全球的17%和14%,最大供给对象均是欧洲。除能源外,俄罗斯还是部分原材料金属的重要生产国,俄罗斯的钯产量占全球的37%,铂产量占全球的11%。除原材料和能源外,俄罗斯和乌克兰还是全球的重要粮仓。二者合计的谷物出口在全球占比达到25%。 第三阶段为2022年下半年,主要源于工资增长压力,使得各国的服务业产生明显的价格上行压力。在供给端的持续性冲击下,老百姓在原有的工资水平下无法承担全面提升的生活成本,开始出现广泛的罢工压力并要求提薪。这一现象已在美国、欧洲、日本陆续出现。这也是当前阶段下全球通胀面临的核心挑战。 从三轮驱动因素来看,俄乌战争和用工荒导致的通胀缺口存在长期化的可能性。一是能源方面,俄乌战争后,欧洲国家开始制定俄罗斯能源脱钩规划,即便未来战争结束,俄罗斯对欧的能源供给也难以恢复至战前水平。二是劳动力方面,新冠疫情导致了部分劳动力的永久性流失,用工缺口可能抬升工资中枢,以美国为例,美联储统计美国疫后损失劳动力约350万人次。其中210万源自疫后的提前退休,此外疫情导致40万劳动力死亡,该部分劳动力未来均难以回归。三是疫情和俄乌战争后,逆全球化趋势有所加剧,贸易品价格也可能 小幅提升。 四大宏观不确定性因素将逐一淡化,助力权益市场夺回失去的牛市 金融界:您从去年12月便提出夺回失去的牛市,为何做出这个判断?2023 年我国资本市场将会有怎样的表现?哪些领域值得关注? 李超:展望2023年,我们认为扰动市场的四大宏观不确定性因素将逐一淡化,这将助力权益市场夺回失去的牛市! 首先,地缘政治层面,我们预计俄乌战争在2023年一季度进入均衡状态的概率较大,地缘冲突对市场的扰动将逐步下降。俄罗斯方面,2022年下半年以来战线持续受挫和谈意愿明显增强,乌克兰方面近期正面战场告捷但欧美国家主张其走向和谈的声音逐步增加。但在此之前双方为争取较为有利的谈判筹码,导致战事或局部加剧。 其次,海外流动性层面,我们强调欧债风险是2023年全球最需重视的金融稳定风险,这一风险可能在23年一季度出清并倒逼全球央行走向流动性拐点。我们预计23年一冬季是欧洲通胀压力最大的时间,也是欧央行持续紧缩力度的峰值阶段,欧债危机可能自此爆发。爆发后欧央行可能重新启动量化宽松,在此过程中,不排除欧央行上调2%通胀目标的可能性。此外,欧债危机一旦爆发也可能连带影响美联储紧缩周期就此暂停。 另外,疫情方面,我国决定将新冠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意味着我国防控工作目标将围绕“保健康、防重症”,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我们认为,随着疫情第一波高峰顺利渡过,需求收缩和预期转弱的问题将逐步得到改善,疫情对国内经济的扰动将逐步淡化,消费需求和服务业将在2023年逐步恢复。 最后,地产方面,我们预计地产中长期规划将在2023年两会后出台,地产政策及市场预期将进一步明确。2022年12月中财办曾指出,研究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摆脱多年来“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模式。我们认为2023年地产工作重点是建立并完善新发展模式,新发展模式的核心是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其中多主体供给的核心是低杠杆、低负债、低周转的国有企业。综合考虑地产投资趋势以及重要会议的时间节点安排,我们认为相关规划最早在二季度出台的概率较大。 综上,考虑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将逐步消除,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逐步优化以及地缘政治博弈达到新稳态,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提升,流动性合理充裕叠加信心修复带来的增量资金也将对资产价格形成有利支撑。 从权益市场看,预计A股更多表现为结构性牛市行情。一方面,防疫方案优化后跨区域人流的恢复将为出行产业链带来困境反转的投资机会,建议重点关注以航空、机场、旅游、酒店、餐饮、免税等板块受益于跨区域人流修复带来的景气度改善,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困境反转下的投资机会。另一方面,在供给短缺和内循环补短板的背景下,我们持续看好制造业强链补链(半导体和机床母机)和产业基础再造(新能源化与智能化)的阿尔法收益机会。
lg
...
金融界
2023-02-07
【预见2023】中信证券程强:"四个升级"将成为重要经济增长点,A股"转折之年"外资和私募是增量资金主要来源
go
lg
...
对全球经济带来极大冲击;近年来部分国家
民粹主义
抬头,在疫情冲击下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更加突出,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频出,加强了逆全球化趋势;地缘政治冲突及其次生的非传统安全问题短期内也难以解决。目前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疫情防控政策均已基本放开,主要流行毒株的毒性不断减弱,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正在不断弱化,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逆转全球经济的衰退趋势。 在缺乏内生动能的宏观背景下,预计2023年主要经济体货币流动性的继续退潮将使企业投资与居民消费意愿进一步下降,发达经济体需求下行压力加大,欧美或将陷入实质性衰退,日本经济增长动能也不够稳健。南亚与东南亚等新兴经济体面临承接全球制造产业链转移的机遇,有动力在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压力增大的环境中逆流而上,但仍会面临国际资本流出压力与自身政经稳定性的挑战。对我国来说,2023年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有望得到整体改善,主要得益于疫情防控压力的减轻,在经济增速的低基数和全球流动性压力减弱的背景下,我国经济2023年有望逆势而上,实现5%左右的增速。 2023年海外通胀有望总体回落,但幅度有限、粘性仍强 金融界:世界范围内市场的整体通胀水平正在快速增长。这种全球性通胀局面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目前的高通胀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程强:能源价格上涨,疫情导致的商品短缺、货运价格上涨、劳动力工资上涨,极端天气频发和贸易壁垒等因素导致目前全球通胀高企。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天然气供应出现紧张局面,2021年以来世界多地出现高温、降雪、冻雨等极端天气使天然气井被迫停工,同时后疫情时代天然气需求逐步放量,多方因素导致全球天然气供给短缺,天然气价格持续高位。隔离封控政策导致企业开工不足,塑料、木材、钢材等上游原材料供不应求,价格大幅上升。海外经济体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下降,贝弗里奇曲线外移,人工成本明显上升。极端天气还导致全球农业受灾严重,农产品价格上升。防疫政策和贸易保护政策使得全球贸易不畅,海运价格大幅上升,陆路运输也受到限制,供应链成本的上升推动企业上调商品价格。 2023年海外通胀有望总体回落,但幅度有限、粘性仍强。首先多数央行持续收紧货币政策,全球经济持续走弱将在需求层面减轻通胀压力。其次在各国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俄乌冲突不出现进一步恶化的情形下,预计全球供应链将逐步修复,能源价格将有所回落,全球商品价格攀升也将有所缓解。但疫情导致全球劳动力市场出现长期供给短缺,工资增速持续高位运行,将对核心通胀形成支撑。OPEC在2023年将进行减产,预计油价仍将高位运行。当前干旱和洪水等极端天气仍在影响全球主要粮食生产国,国际粮价或将继续高位波动。因此目前全球高通胀局面短期内仍然存在较大粘性,通胀水平难以迅速回落。 基建和制造业将延续增长 消费景气水平将缓慢修复 金融界:您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请您展望一下2023年的中国经济? 程强:2023年我国经济的内外部环境有望得到整体改善。国内方面,主要得益于疫情防控压力的减轻和地产政策的优化。疫情放开后第一波感染高峰的到来虽然导致短期内开工不足,使一季度增速受到一定影响,但从二季度开始经济将逐步复苏。即使后续再次出现感染高峰,预计对经济的影响也将明显减小。2022年11月以来,地产第二、第三支箭不断创新扩容,第一支箭信贷也给予了大力授信支持;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增加了房地产需求端的支持内容,在扩大国内需求部署上,明确把“支持住房改善”摆在支持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政策之前,地产已成为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抓手,预计2023年全年房地产投资有望在2022年约10%降幅的基础上明显收窄。国际方面,虽然全球经济持续走弱,欧美进入衰退周期,但全球流动性压力的减弱将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将顶住各方面压力,实现5%左右增速的增长。投资方面,基建和制造业将延续增长,房地产持续调整,预计在政策接力呵护下,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达7%左右。消费方面,消费景气水平将缓慢修复,地产相关消费对经济的拖累料将显著改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将持续对汽车消费产生正向带动。进出口方面,海外经济进入景气下行通道将带动中国出口增速进入下行区间,但由于我国能源价格较为稳定,部分能源占比较高的商品国际竞争力会有所加强,除此之外海外对能源安全和产业链安全的重视程度将增强,海外各国还将有一定程度的资本开支需求,因此中国的工业资本品可能将有所受益,从而对整体出口形成支撑。 “四个升级”将成为我国2023年重要经济增长点之一 金融界:在全球经济下行的背景下,预计2023年我国经济将有哪些核心增长点? 程强:2023年,随着供给端和需求端双向发力,地产将再度成为扩内需的重要支撑点。2022年12月,在地产三支箭等供给端政策持续转暖背景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增加了房地产需求端的支持内容,明确把“支持住房改善”摆在支持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政策之前的首位。随着部分城市降低首贷利率,地产当月销售增速转正时点有望更早到来,预计2023年地产销售、竣工、拿地、开工指标将逐步企稳,房地产全产业链的修复将对扩大内需、促进消费起到积极作用。 除了房地产相关行业的复苏,“四个升级”,即数字经济升级、能源结构升级、装备制造升级和城市功能升级也将成为我国2023年重要经济增长点之一。数字经济包括“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与“数据价值化”四大业态,核心产业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互联网行业等。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45.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2%(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3.4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达39.8%。城市功能升级包括便捷的物流服务、金融服务、文娱服务、社区服务等方面,很多业态兼有建设和运营属性,既能促进投资、又能拉动消费。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逐步落地,能源结构升级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动力之一。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驱动下,我国光伏、风电、储能和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增加值有望实现更高增长。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正向“创新驱动型”模式转变。据工信部统计,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大幅高于制造业平均增速,2021年对规上工业贡献率分别达28.6%、45%,涌现出C919航空客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等多个高端产品,未来能源装备、石化装备、矿山机械、工程机械、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领域或将长期保持较高景气。2023年,预计上述四领域合计贡献GDP占比提升1.7个百分点。 财政政策应进一步扩张,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等政策工具,叠加贴息等工具的创新使用 金融界:为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财政、货币政策应具备哪些应对之策?预计新一年人民币汇率将呈现怎样的走势? 程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为应对这些风险挑战,财政政策或将进一步扩张,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等政策工具,叠加贴息等工具的创新使用,进一步地“加力提效”。加大力度方面,2022年财政实际扩张约为9.46万亿,逆周期调节贡献显著。2023年财政还需在此基础上有增量,预计2023年财政赤字率在3%,新增专项债3.8万亿元,政策性银行专项金融工具资金支持1.5-2万亿元,总体能够匹配经济增长需求。优化政策工具组合方面,准财政工具预计将担当更重责任。2022年年中加码了5000亿元专项债使用限额和74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有效抵补了卖地收入下行对财政调节力度的拖累。2023年财政政策预计还将加码基建做逆周期调节,仍需更多增量工具来维持逆周期调节力度。 2022年由于美元多次加息和国内经济基本面走弱,人民币贬值幅度超过10%。2023年来看,预计美联储将停止加息,美国可能在年中进入经济衰退,美元可能进入走弱周期。如果2023年中国经济能延续复苏态势,人民币汇率有望结束贬值并在二季度后实现小幅升值。美元停止加息后,国内货币宽松空间将得到释放。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仍将低于潜在经济增速中枢,需要实施更为精准有力的货币政策以支持实体经济恢复,2023年下半年预计可能进行一次降息和一次降准。此外,为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预计央行2023年会出台更多创新性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包括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住房租赁贷款支持计划、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等。 2023年A股行情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关注三条主线,第二阶段重点关注“四大安全” 金融界:2023年我国资本市场将会有怎样的表现?哪些领域值得关注? 程强:2022年以来压制A股的多重因素将在2023年迎来转折,预计2023年A股市场将较2022年有明显改善。政策方面,2022年11月和12月落地的防疫优化“二十条”和“新十条”明确了科学精准的原则和逐步放松的趋势,目前各地基本实现过峰;2022年下半年来,地产三支箭不断创新扩容,1月5日央行、银保监会宣布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需求端开始发力。流动性方面,预计2023年欧美加息结束,人民币汇率拐点出现并逐步升值,A股在全球权益市场中配置价值将有效提升,打开估值修复空间。经济基本面方面,随着各地防疫政策优化,预计2023年二季度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将明显缓解,消费开始进入回暖通道,对冲外需不足影响;随着稳增长政策起效和疫情扰动缓解,“三箭齐发”和需求端政策的优化也将助力房地产行业回归良性循环,A股盈利增速的拐点凸显。 随着上述三大拐点渐次出现,2023年A股将逐步聚力上行,延续已开启的中期全面修复趋势,预计进入二季度后上行动能更强,其中外资和私募是全年增量资金的主要来源。数据显示,进入2023年后,增量资金“抢跑”入场,外资回流中国资产速度加快,活跃资金仓位迅速抬升。预计2023年A股行情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政策驱动,并已在途中,建议关注精准防控、地产产业链和全球流动性拐点三条主线,具体包括精准防疫带来实质性放松的受益行业(出行链、新冠的预防治疗、医疗新基建和前期C端需求/B端业务场景受疫情压制的细分行业等)、地产产业链行业(优质开发商、建材、家电、优质银行)以及全球流动性拐点利好的港股和贵金属等;第二阶段行情由业绩驱动,风格更偏成长,可重点关注“四大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科技安全、国防安全、粮食安全)领域,具体行业包括传统能源(煤炭/油气)保供、新能源内需扩张、关键矿产资源(锂、稀土)、半导体产业链、信创(计算机软硬件)、数字基建(运营商、ITC设备等)、航空航天装备及发动机、元器件自主可控需求布局、种源和生物育种等。除“四大安全”之外,还可关注全球份额持续提升的中国优势制造业(智能汽车、化工)。 对2023年经济复苏程度的期待应保持理性 金融界:新的一年,一切会变好吗?我们该对2023抱有怎样的期待? 程强:2022年是不平静的一年,受俄乌冲突、海外经济体持续加大货币政策收缩力度、地产行业风险持续暴露以及国内多地散点疫情爆发等事件的影响,经济基本面有所下行,市场预期走弱,金融市场较为震荡。展望2023年,我们对经济发展的期待要更为乐观。2022年底以来,制约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不断减弱,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较过去3年有明显改善,经济复苏渐行渐近。内部环境方面,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第一波感染高峰期基本结束、地产政策的持续发力和各项促消费政策的不断落地,经济发展环境将迎来明显改善;外部环境方面,预计2023年欧美结束加息,流动性压力将得到缓解。2022年12月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指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提出“四个敢”,即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这是对全社会释放出两个明确信号:一是发展的信号,要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引导全社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干事创业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来;二是创新和改革的信号。接下来,随着一系列具体政策的出台落地,这些信号会更加明确,对社会各界的引导作用也会加快凸显出来,激励地方政府和各类市场主体在创新和改革中释放发展活力,积聚发展动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尽管在2022年低基数下和疫情防控“放开”后经济的逐步复苏具有较大的确定性,但疫情感染高峰可能出现反复、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延续、海外主要经济体步入衰退周期和全球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等风险因素广泛存在的背景下,对2023年经济复苏程度的期待仍应保持理性。
lg
...
金融界
2023-02-02
上一页
1
•••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突传重大消息!美国拟取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 结束20多年前WTO伙伴协议
lg
...
中国养老金面临沉重压力!中国年轻人保留现金、数千万工人可能停止缴纳退休金……
lg
...
中美重磅!高盛:特朗普恐对多数中国进口商品征收20%的关税 而不是60%
lg
...
黄金下周预测:这些因素恐点燃金价大行情!分析师金价技术前景分析
lg
...
非农后黄金突然大变脸!金价惊人飙升 两张图看黄金技术前景 投资者如何获利了结?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9讨论
#链上风云#
lg
...
5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681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811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19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