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场内ETF资金动态:春节期间煤炭供应保障工作倡议书发布,煤炭ETF上涨
go
lg
...
元的还有300ETF(510300)、
恒
指
科技(513180),成交金额分别为23.35、20.48亿元。其它ETF成交金额均未超过20亿元。 细分到资金流动情况上来看,11日净申购金额最大的为创业板50(159949),当日净申购金额为2.31亿元。排名靠前的HS300ETF(510310)、华夏300(510330)、证券ETF(512880),申购金额分别为2.02、1.40、1.25亿元。从整体上看净申购金额较小。 资金流出方面,11日净赎回金额最多的是50ETF(510050),赎回金额7.79亿元,然后还有300ETF(510300)、1000基金(560010)赎回金额超过2亿元,赎回金额分别为3.56、2.67亿元。 昨日场内ETF基金涨幅中,煤炭ETF(515220)领涨,涨幅4.33 %。1月10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发布关于做好春节期间煤炭供应保障工作的倡议书,提出要优先电煤供应,做好应急准备。目前动力煤的价格开始止跌反弹,显现企稳迹象,倡议书在一定程度上也恢复市场信心,带动煤炭价格上涨。 中央气象台1月10日18时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1月11日至15日,寒潮天气将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地区。气温的下降预计会增加对动力煤等供暖产品的需求,随着全国持续供暖,电煤日耗将得到增加,电煤的消耗也进入去库存的阶段。煤炭行业在政策和天气的影响下具有向上的动能。
lg
...
金融界
2023-01-12
港股午评:
恒
指
涨1.02%,三大指数齐刷阶段新高 煤炭板块大涨 阿里巴巴一度涨超5%
go
lg
...
金融界1月11日消息,截至午间收盘,港股恒生指数涨1.02%,报21549.55点,恒生科技指数涨1.08%,报4607.86点,国企指数涨1.12%,报7344.91点,红筹指数涨0.51%,报3931.34点。 大型科技股中,阿里巴巴-SW涨3.56%,腾讯控股涨2.87%,京东集团-SW跌0.08%,小米集团-W涨0.33%,网易-S涨0.87%,美团-W跌1.18%,快手-W跌0.26%,哔哩哔哩-W涨2.52%。 煤炭股大涨,消息面上
lg
...
金融界
2023-01-11
港股午评:
恒
指
涨1.02%,三大指数齐刷阶段新高,煤炭板块大涨,阿里巴巴一度涨超5%
go
lg
...
金融界1月11日消息,截至午间收盘,港股恒生指数涨1.02%,报21549.55点,恒生科技指数涨1.08%,报4607.86点,国企指数涨1.12%,报7344.91点,红筹指数涨0.51%,报3931.34点。大型科技股中,阿里巴巴-SW涨3.56%,腾讯控股涨2.87%,京东集团-SW跌0.08%,小米集团-W涨0.33%,网易-S涨0.87%,美团-W跌1.18%,快手-W跌0.26%,哔哩哔哩-W涨2.52%。煤炭股大涨,消息面上,中国钢铁企
lg
...
金融界
2023-01-11
逐鹿恒生科技,恒生科技指数ETF(159742)涨超1%,阿里巴巴领涨
go
lg
...
今日,
恒
指
、恒生科技指数涨幅均扩大至1%,医药、科技股走强,恒生科技指数ETF(159742)快速拉升,涨近2%,成交额超3000万元,盘中交投活跃。阿里巴巴涨超5%,今年来涨幅超33%,百度集团、阅文集团涨超3%。 广发证券认为,港股后市有望价值重估。在稳经济增长、稳就业的政策落地,地产调控/防控优化落地,外需回落下政策增长加力,重点板块政策确定性提升,市场对于基本面修复的预期得到确认,带动估值回升。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1-11
1月11日国内四大证券报纸、重要财经媒体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go
lg
...
权益补充”“预期提升”四项行动。
恒
指
涨超40% 恒生科技指数涨超60% 谁主导了港股这一轮强劲反弹 去年11月以来,港股表现得“牛味十足”。谁是港股本轮反弹的主力?机构认为,空头回补和交易型资金或是近期港股上涨的主要推动力。随着内地资金继续流入,未来南向资金有望成为港股市场资金主力。 主动权益基金去年四季报登场:基金乐观看待后市 股票仓位进一步提高 1月10日,华富基金公司率先披露旗下部分主动权益基金2022年四季度报告:面对2022年四季度震荡的权益市场,多只基金提高了股票仓位。与此同时,开年以来增量资金进场迹象明显。展望后市,基金经理相对乐观,后续布局紧盯受益于经济复苏的板块,以及保持较快增速的成长性行业。 政策驱动需求大增 储能产业市场化拓展加速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预计2023年储能产业政策和实施细则会加速落地,补贴类、示范类、储能聚合应用类、电力改革类、储能安全类政策会频频出台,不断出现新的热点,储能新技术应用也将得到更好地验证,产业继续保持良性循环发展的态势。 证券时报 明星私募展望2023年投资:一个值得期待的“双击之年” 新年伊始,多家明星私募对2023年的股市投资做出了新一轮展望。总体看,各家私募已经卸下去年的悲观情绪,逐步转向乐观。多数私募认为,新年股市积极可为,A股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港股表现更是值得期待。 发改委:推动企业外债风险防范“关口前移” 国家发改委1月10日正式发布《企业中长期外债审核登记管理办法》,明确将企业借用中长期外债管理改为审核登记制,发改委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办法》进一步细化明确了企业外债管理范围和流程,通过强化募集资金用途引导、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加强外债风险防范等举措,有利于更好保障企业境外融资行稳致远、提质增效。 2022年新能源车渗透率翻番 今年有望继续提升 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1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75万辆,同比增长48.9%,环比增2.5%,1-1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649.8万辆,同比增长96.3%,市场渗透率达到27.6%,较2021年提升12.6个百分点。乘联会专家团队预测,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850万辆,市场渗透率将达36%。 辉瑞Paxlovid未纳入医保 国产药加速研发有望补位 从目前的疫情及疫情防控目标来看,国内新冠治疗药物市场需求的确定性凸显。辉瑞新冠药未纳入医保,有望进一步激发其他新冠药物的研发进度,国产新冠药物有望在2023年迎来上市潮。 证券日报 央企专业化整合加速跑 能源医疗等多领域结硕果 1月10日,国家电网与国家电投举行生物质发电项目管理权交接仪式,标志着两家央企生物质发电项目专业化整合工作圆满完成。同日,中国电建与通用技术集团医疗资源专业化整合项目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中国经济复苏预期增强支撑股汇双升 资本市场的长期表现离不开经济基本面的支撑。2022年市场估值过度下行,主要反映的是市场信心的缺失。2023年,把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深入落实,以各方面稳增长的政策合力对冲各种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是推动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 首批权益基金2022年四季报出炉 今年市场多个板块配置性价比高渐成共识 去年四季度市场仍然延续震荡行情,受基金经理不同的投资操作思路影响,首批披露四季报的权益类基金权益仓位相差较大。与此同时,产品业绩表现也有所分化。展望2023年,相关基金经理认为,新能源汽车、光伏、旅游等板块具备投资机会,其所挖掘的部分细分领域配置性价比已经相对较高。 华为与24家公司签署开源鸿蒙生态使能合作协议 多家A股上市公司参与其中 记者从华为官方获悉,在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的指导下,华为与24家伙伴签署OpenHarmony(开源鸿蒙)生态使能合作协议,覆盖金融、教育、交通、能源、政务、制造等行业,共同推动OpenHarmony生态的繁荣与发展。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仲音:构筑起保健康、防重症的坚实防线 抗击疫情这3年来,我国不断补上公共卫生体系的短板,医疗卫生和疾控体系经受住了考验,应对能力显著增强、救治能力不断提升、防疫屏障更加巩固,为不断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创造了条件,为亿万人民最终赢得抗击疫情的全面胜利筑牢了信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年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1.36万亿 未来信用扩张有望继续加力提效 2022年宽信用政策效果正在显现,企业信贷结构有所优化;居民贷款虽然整体偏弱,但在各项房地产政策下,降幅有所收窄。专家表示,2023年信用扩张“总量要稳、结构要进”,有望继续加力提效。此外,2023年信贷“开门红”可期,一月份相对平稳、二月份边际恢复、三月份有望出现“信贷脉冲”。 以数助实 互联网大厂数实融合成效渐显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9.8%,数字经济的支撑作用更为显著。而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两者的深度融合有助于加快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促进高质量发展。 第一财经 国际对冲基金开年抢筹中国股市 债市继续遇冷? 国际资金抢筹中国股市的热情高涨,1月仅仅过了6个交易日,北向资金大幅涌入335.2亿元。然而,相比中国股市的高人气,国际机构对中国债市的反馈稍显平淡,美联储加息、美元升值、中美利差倒挂幅度的扩大都加剧了2022年中国债市的抛压。 上市猪企2022年全部“交卷” 猪肉消费复苏估值有望获支撑 眼下,受猪肉需求不振、价跌不止,养猪行业陷入暂时性亏损。记者梳理从上市公司披露的12月月度出栏量数据,大多数猪企的出栏均重有明显下降,已经接近标猪水平,或反映出市场压栏的肥猪出栏已经接近尾声,全行业静待猪肉消费复苏,上市猪企盈利修复预期下的估值修复令投资者期待。 经济参考报 高端制造成引资高地 硬科技成关注焦点——从股权投资赛道切换看经济发展新动向 根据近期多家股权投资研究结构披露的数据,2022年国内IT、半导体及生物医药等硬科技投资热度保持高涨,高端制造受关注度提升。其中,半导体及电子设备赛道吸金最多,VC/PE(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投资金额达1800亿。 公募基金四季报开启 调仓换股看好内需 种种迹象显示,部分基金公司在2022年第四季度调仓换股,积极布局中国经济复苏、内需回暖相关行业主题。基金公司表示,当前市场依然位于底部区域,随着内需复苏的确定性越来越高,A股盈利预期明显好转,看好2023年市场趋势性投资机会。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lg
...
东方财富网
2023-01-11
ATFX港股:
恒
指
在高位反复,下一波大行情看业绩催化
go
lg
...
走势反复偏软,主要蓝筹股多数轻微向下,
恒
指
午后温和走高,科技指数在一度下跌近2%午后转升。 呷哺呷哺(00520)传遭新加坡基金悉数减持,半日跌7.4%;美团(03690)跌近2%,哔哩哔哩(09626)早段一度跌逾5%后收复。哔哩哔哩(09626)计划发行ADS,筹逾34亿,半日挫4.6%;先声药业(02096)今早录折让8%大手上板,半日跌3%。 新能源汽车股逆市向上,理想汽车(02015)、蔚來(09866)升3%,(小鹏汽车09868)升逾1%;比亚迪(01211)因再遭到巴菲特的减持,今早高开但低走,午后跟随汽车股升近2.5%。 手机设备股逆市造好,舜宇(02382)涨超6%,创近1个月新高,消息面聚焦其发行4亿美元可持续发展挂勾债券;瑞声(02018) 、高伟电子(01415)升逾3%,丘钛(01478)升1%。 铝业股几乎集体大涨,追随隔夜伦铝涨超6%,升破2400美元至三周半最高。此外,中国西南地区限电减产升级,供应增量有限也助推行情,兴发铝业(00098)股涨逾8%,中国铝业(02600)和中国宏桥(01378)盘中一度涨超4%。 昨日涨幅居前的教育股在日内领跌,不过午后随大市收窄跌幅,新东方(09901)午后最新升轻微走高近0.5%,思考乐教育(01769)则跌逾2.6%,博骏教育(01758)以逾20%的跌幅领跌。 个股行情方面,圆通(06123)跟随最新的盈警大为走低,盘初一度跌超18%,公司最新预期2022年全年收益将录跌幅,其中纯利将按年减少约50%,主要由于俄乌战争导致周边经济衰退、空运及海运服务需求下降等拖累。 康宁杰瑞(9966.HK)延续升势,今日涨超8%创近13个月新高,旗下恩沃利单抗注射液进入医保谈判名单。该股自去年11月以来持续上涨,至今累涨逾160%。 ATFX分析,港股日内走势反复但仍在寻找动能继续突破高位,隔夜港股ADR收市个别发展,削弱了日内部分科技股动能,随着两地股市进入业绩期,将是短期方向的催化剂,科技股板块利润率是否回升甚至部分巨头走出亏损的前景是关注的重点。 从周图看,当前
恒
指
尝试越过21000关口上方阻力,如果可以停留,将进入前期密集交投区间,意味着可能在21000至22500区间内盘整并寻找进一步突破的动力,但留意RSI向超买区间靠近,看是否会在高位阻力处带来调整压力。 ▲ATFX图
lg
...
金融界
2023-01-10
突发“唱空”,发生了什么?
go
lg
...
三大指数至今的涨幅都在10%上下,港股
恒
指
、恒科指更是涨超40%、60%。 英大证券李大霄认为,中国资产迈进牛市,背后有六个重要逻辑: 一是中美两国监管协议的最终签署助推中国资产步入牛市。这标志着长期困扰的中国资产的退市威胁得到解决,使得中国资产的系统性风险得到消除,中国资产在美股、港股市场同时逆转。 二是人民币汇率走强助推中国资产走牛。美元兑离岸人民币在2022年11月2日创下7.34的高位,截止到2023年1月10日11:00报6.7777,人民币大幅走强使中国资产吸引力大幅抬升。最近北向资金大幅流入的迹象也格外明显。 三是我国经济增速加快恢复提升中国资产吸引力。中国经济迅速恢复使得中国资产吸引力抬升,同时中国资产一个强大的牛市亦有助于中国经济迅速恢复并持续发展。 四是中国特色资本市场的理论创新提升中国资产吸引力。央企和国企是中国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资产长期处于估值偏低状态,新估值体系里或许隐藏着巨大机会。 五是行业调控政策逆转提升中国资产吸引力。房地产调控方向暖风频吹,还有平台经济等行业的规范治理告一段落之后,对经济增长的负向贡献将会迅速转正,毕竟是已经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优势行业。 六是长期资金配置助推牛市。随着养老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银行理财、外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大规模进场,中国资产将昂首挺胸迈进牛市,将做空中国者彻底抛弃。 对于2023年的投资机会,景林资产高云程认为主要有三个:一是牢牢持有为中国人提供安居乐业、好吃好玩好服务的公司,等待疫情后的消费复苏;二是找到引领经济发展的推动性行业和企业,尤其是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三是发现那些向死而生、剩者为王的反转公司,他们有从过去两年业绩、估值、流动性“三杀”到未来一年“三击”的机会。
lg
...
证券之星
2023-01-10
经济社会风险财政化,使得财政缺口越来越大,当前地方债务风险形势如何?
go
lg
...
观点】直播中,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
恒
指
出,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供给、需求暂时性收缩短缺,2022年12月及今年一季度经济压力较大。在他看来,今年一季度应该采取更加有力的货币政策,先进制造业、房地产、绿色低碳领域是“精准”所在。 西班牙对外银行亚洲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夏乐指出,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相对乐观,同时还可能面临通胀高企、金融不稳定等挑战,货币政策有必要保持一定的审慎态度。同时,在审慎主基调下,还需要利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定向滴灌支撑经济中的痛点和薄弱环节。 罗志
恒
指
出,2023年财政政策的基调有两个方面,一是加力提效,二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一言以蔽之,就是有克制的财政宽松。在他看来,加力提效不同于2022年和2021年,而是更加类似于2019年和2020年,规模和力度在效果前面。 罗志
恒
指
出,从短期看,加力提效无疑会推升财政债务,如何做到防范风险?一是盘活存量资金,将闲置的国有资源盘活起来;二是,通过中央政府加杠杆的方式转移给地方政府,因为中央政府举债成本更低,举债周期更长;三是支出端做好全面绩效管理。 直播截图 疫后经济恢复有三大国际经验,发消费券面临两个风险点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虽然疫情防控优化,但是经济恢复并没有那么容易,需要哪些政策支持?国外有哪些经验?夏乐援引IMF去年10月报告指出,经验主要有三个: 第一,与保住工作挂钩的政策比较有效。把钱或补贴付给一些主体,要求他们不裁员。具体到我国,养老金缓缴等政策,政府此前已经在做,在疫后恢复阶段很有必要延续。 第二,给普通百姓普遍发现金刺激消费。但是,现金发放应该更加精准,优先保护那些在疫情期间受冲击严重的弱势群体。 第三,更好掌握需要帮助群体的数据。不要浪费一个危机,可以通过危机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构建社会福利网。不同于美国和英国,欧洲因为有长效福利网,疫情期间做的额外支出要少很多。 具体到中国当下,夏乐指出可以考虑对个人或家庭部门适当加以补贴,地方政府可以发放消费券,来提升大家消费意愿。 关于发消费券,钮文新提出这样一个疑问:地方政府财政捉襟见肘,债务压力非常大,在这个背景下应该怎么做?如何把地方政府债务做合理处置? 罗志恒表示,面临冲击之下,财政可以从收入端和支出端同时发力助企纾困,提振消费。面对疫情冲击,中国和美国等其他经济体采取的政策有所差异,中国保市场主体、保供给,美国等其他经济体保居民购买、保需求。 罗志恒分析,发消费券要考虑两个风险点,一是消费节奏转移,总量并不一定扩大;二是消费券会导致区域间转移,中西部地区没有动力发。为更好解决中长期问题,财政应该从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入手,缩小贫富差距,提高边际消费倾向。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钮文新补充称,中国财政应该更多集中到投资方向,只有在投资方向努力,底层老百姓才能有收入。新基建很有必要,但是包给专业公司去做,对全社会老百姓普惠就不够了。“从投资端发力、增加普通老百姓就业机会,会不会带来更好的消费市场?”钮文新提出这一猜想。 人民币没有长期贬值理由,预计在6.8附近稳定 美联储还在加息,显然会产生一些货币政策外溢效应,将直接威胁到人民币走势。人民币未来将怎么走? 夏乐指出,人民币今年会更多会呈现双边波动,而不像去年的单边波动。回顾过往,2015年之后或者2016年开始,人民币汇率很大程度上由中国经济力量主导。当中国经济走得稳、走得好的时候,人民币就会显露出强劲的走势。只要我国经济走得好,大家自然会把更多投资放到人民币资产上来,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会不断提高,这都有利于支撑汇率。 钮文新补充称,人民币没有长期贬值的理由,因为经济并没有出现使之贬值的动力,疫情过去了,经济恢复了,汇率也会回来的。同时,还应该认识到贬值升值都是双刃剑,应该尽可能保持汇率稳定。 罗志恒分析,关于汇率不同群体诉求是不同的,例如在进口、出国等因素影响下,人们的态度都会转变。但是2023年人民币汇率会保持基本稳定态势,预计在6.8附近。 钮文新也指出,希望在6.8附近能够稳定,稳定了以后企业预期才能稳定。“如果不稳定的话,不管升值还是贬值,大家心里都慌,贬值的时候出口,趁着贬值多赚钱;升值的时候快点进口,趁着升值能够多赚几个钱,但这种东西都是非常浮躁的”。 不存在所谓3%赤字率警戒线问题,财政空间在持续收窄 今年1-11月,中国全口径财政赤字7.75万亿,去年只有3.71万亿。有人预计今年财政赤字可能达到10万亿,怎样面对如此巨大的财政赤字缺口?是不是还要发一些特别国债,用时间慢慢消化它? 罗志恒表示,3%赤字率问题和特别国债问题,并不是问题的核心,问题的核心在于政府收支差通过什么方式来弥补。如果有更多存量资金盘活,历史结余资金使用,赤字率可以压下来一点,就可以不到3%。2023年要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把稳增长上升到更加重要的高度,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就不需要发特别国债。 具体到2023年赤字率,罗志恒坦言应该会突破3%,因为可以盘活的资金体量相对而言没那么大了,赤字率估计可能会突破3%或者3.5%。 罗志恒强调,国际上不存在所谓3%赤字率警戒线问题,“如果把政府所有的收支活动放在一块,我们的赤字率早就接近10%了,跟3%早就没有半毛钱关系了,把铁道债、城投债、政策性金融债加起来,基本就是10%的水平。”罗志恒补充,关键在于通过什么方式来弥补,而不是揪住那个点不放。如果单纯把赤字率控制在3%以下,可以专项债发得高高的,专项债反正不计入赤字。 对于中国而言,未来还有没有财政空间?罗志恒表示,总体看财政空间是有的,但是空间在持续收窄。 当前中国财政形势收支矛盾在加剧,区县政府这一级面临流动性风险和财政重整风险,应该说财政形势是紧平衡和负重前行。 同时,我们面临一些经济社会风险财政化问题。比如房地产出现风险财政去兜底,去保交楼。金融风险出现问题,比如河南村镇银行出现问题怎么办,垫付了几百亿资金。金融风险财政化,城投风险财政化,通胀风险财政化,对财政空间形成制约。 有利的方面看,我国有大量公有资产,对财政空间是有利的。从货币金融环境看,目前整体利率水平和美国持续加息相比,有利于我们发债。 钮文新补充称,看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不能从绝对规模上进行静态考量,而应该在不断变化的过程考量它的风险。 地方债务规模不是问题关键,关键在于发债支出效率和结构 关于房地产,夏乐指出,房地产政策转向保交楼,如果政策目标是不出现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的话,目前的转向是有效的。夏乐指出,长效机制还是要坚持,不应该再去刺激房地产,“房住不炒”作为金科玉律应该坚持。越来越多国家开始在房地产市场进行干预,就是因为它们看到房价过度炒作是给金融体系、经济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罗志恒分析,房地产市场到2023年下半年可能会逐步企稳,但是中长期向下的拐点已经到来。原因在于劳动年龄人口,或者说主力购房人群人口在2010年见顶并持续回落。这两个见顶,意味着房地产需求没那么大了,转向了结构改善、品质提升。 房地产市场政策已经在回暖,但是城投债并不乐观,很多地方城投债已经开始违约。这些问题会对整个地方财政、土地市场、房地产市场都会有一系列影响。 近日,贵州遵义最大城投——遵义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披露的银行贷款重组方案引起广泛关注。根据重组协议,155.94亿元银行贷款重组后期限调整为20年,利率调整为3%/年~4.5%/年,前10年仅付息不还本,后10年分期还本。 罗志恒表示,只要是通过市场化方式解决,通过展期降息问题都不大,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罗志
恒
指
出,遵义道桥的例子,反映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以及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问题。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宏观财政汲取能力下行,支出责任刚性范围扩大,以及经济社会风险财政化,使得财政缺口越来越大,以至于中央转移支付还不能弥补缺口。 这些年大规模减税降费和退税,宏观税负持续下行,财政汲取能力持续下行。政府支出责任刚性程度却在上升,过去单一考核GDP,现在环境保护、精准脱贫、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都要做。大疫三年,面临诸多经济社会风险问题,房地产风险、金融风险都要财政兜底,最后转嫁成为财政风险。 怎么看待地方债务风险问题?罗志
恒
指
出,地方债务规模不是问题关键,关键在于发债支出效率和结构是什么样的,以及整个债务的期限结构,会不会出现期限错配导致违约问题。如果借的是长款,干的活是短期的,这没有任何问题,不会出现违约的问题。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罗志
恒
指
出,要从根本上解决政府和市场关系。现在的情况是事业单位既不是市场化,也不是行政单位,有大量靠财政供养的人员。 罗志恒也表示,我们的发展阶段决定了短期内会涌现出地方政府债务比较突出的问题,“人家西方几百年走到现代化,我们改革开放才四十年”。这跟粗放型增长模式有较大关系。中国是不缺资金,缺的是资本,如果资本市场起来,就不用通过债务驱动经济发展,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债务问题。 实现区域均衡发展,转移支付应跟着人走 中国地域辽阔,省与省之间资源禀赋、经济强弱都不一样。如何通过财政努力,使发展更加平衡,这是一个重大问题。过去,更多看到的是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未来会有哪些手段? 罗志
恒
指
出,实现区域均衡发展,一是转移支付跟着人走,二是把重心上移,由省级政府来确定这种区域均衡。 区域均衡发展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把人按在那里,再把资金资源转移过来;另一种是,人留在不同区域,转移支付跟着人走。过去因为农村弱,所以转移支付给农村;因为中西部比较弱,所以转移给中西部地区。未来理念需要改变,要让转移支付跟人挂钩,做到教育、医疗、养老人均公共服务均衡。 夏乐对此补充称,长期福利跟着人走,例如发消费券,地方政府应该照顾到所有居民,而不仅是户籍居民,只要在你的城市生活、做出贡献,就应该得到福利。在技术上我们也有很多优势,简单一个按钮直接可以把补贴发到个人账户。 钮文新表示,转移支付跟着人走,但是可能带来西部更加空心化的问题。人都跑到东部来了,有没有这种可能性?他认为,这些问题都在探讨之中,应该进一步讨论清楚。 供给和需求应该兼顾,对中小企业扶植不宜过早退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从整个经济战略的全局出发定了今年应该在内需方向多发力,而且要把扩大消费摆在很重要的优先位置。 夏乐指出,在中央政府层面全国性地给老百姓发现金,现在看好像遇到一些障碍,不排除未来地方政府层面有能力、有意愿的多做一点。此外,对于中小企业的扶植不宜过早退出,因为存在疫情的不确定性,不能让一些小企业倒在黎明前。 夏乐还特别强调,如果在需求侧做了刺激,在供给侧什么都不做,可能会加大未来通货膨胀的风险。这就需要供给和需求兼顾,在供给侧充分照顾这些中小企业。 罗志恒表示,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最大的韧性就在于每个人发自内心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经济如何起来?只需要给市场主体提供一个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中国经济就能够起来。 要解决消费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稳增长和稳就业。可以做的包括,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进一步调整房地产政策,对互联网行业规范的同时还要促进其发展。“这样就业起来了,消费就会自发释放,都不需要刺激,花钱买快乐的事情谁不愿意干。”罗志恒强调。
lg
...
金融界
2023-01-10
花旗:
恒
指
今年底目标25000点
go
lg
...
花旗表示,
恒
指
至年底目标为25,000点,对消费、互联网、医疗和运输行业予增持评级。首选京东(09618.HK)、周大福(01929.HK)、中国国航(00753.HK)、金沙中国(01928.HK)、友邦保险(01299.HK)及锦欣生殖(01951.HK)。预计内地在需求带动的自然和周期性复苏下,经济增长达5.3%。预测恒生指数的每股盈利按年增长13.7%,而去年则录得6.1%跌幅。
lg
...
金融界
2023-01-09
港股收评:
恒
指
涨1.89% 有色、苹果概念走强,国美零售涨21%、红星美凯龙涨超14%
go
lg
...
1月9日港股高开后冲高回落,此后维持震荡。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1.89%,报21388.34点,恒生科技指数涨3.15%,报4570.72点,国企指数涨1.99%,报7286.07点,红筹指数涨0.86%,报3927.2点。大型科技股中,阿里巴巴-SW涨8.66%,腾讯控股涨3.61%,京东集团-SW平收,小米集团-W涨7.65%,网易-S涨2.57%,美团-W跌1.15%,快手-W涨2.11%,哔哩哔哩-W涨1.82%。 有色金属股走强
lg
...
金融界
2023-01-09
上一页
1
•••
261
262
263
264
265
•••
287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上任后“很快”对华征收关税!经济学家:中国不太可能采取严厉报复
lg
...
金价周五飙升近47美元的原因在这!普京发重要信号 分析师金价技术前景分析
lg
...
市场周评:俄乌冲突骤然升级!普京重大宣布 金价暴涨近153美元 油价飙升逾6%
lg
...
重磅!特朗普提名这位对冲基金经理为财政部长 将负责执行提高关税和减税
lg
...
黄金下周行情价格走势预测分析及黄金独家交易操作建议布局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4讨论
#链上风云#
lg
...
47讨论
#美国大选#
lg
...
132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495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602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