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英特尔深陷财务困境 拜登芯片战略面临挑战
go
lg
...
统亲赴亚利桑那州,与英特尔的首席执行官
帕
特
·
基辛格
(Pat Gelsinger)一起宣布了一项潜在的200亿美元激励计划。如今,人们对于英特尔何时或能否拿到这笔钱的疑问越来越多。英特尔的困境还可能危及政府实现其政策目标的能力,其中包括为国防部构建一个安全的高端芯片供应链,以及到2030年在本土生产全球五分之一的先进处理器。 据报道,英特尔正面临比预期更严峻的销售下滑和现金流失,这迫使其董事会考虑采取更为激进的措施,包括可能剥离其制造部门或缩减其全球工厂计划。这些举措可能会使英特尔争取政府资助的努力变得更加复杂,而该公司正迫切需要这些资助。 根据2022年的《芯片与科学法案》,英特尔有望获得85亿美元的补助和110亿美元的贷款,但前提是这家芯片制造商要达成关键的里程碑,并通过严格的尽职调查。芯片法案的所有受益方都必须经过这一程序,这是从法案制定之初就明确的要求。目前为止,英特尔与其他潜在受益者一样,尚未收到任何资金。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持续的谈判中,英特尔对政府的拖延感到沮丧,并敦促官员加快发放资金。尽管如此,该公司仍拒绝提供官员要求的特定信息,官员需要这些信息来审查英特尔制造路线图的可行性。由于谈判未公开,知情人士要求匿名。 负责发放资金的美国商务部对谈判不予置评。英特尔在声明中表示,“我们在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俄亥俄州和俄勒冈州的本土项目都取得了显著进展,我们期待尽快敲定资金协议。” 在这一悬而未决的情况下,英特尔于8月1日发布了灾难性的财报,进一步加剧了基辛格承受的压力。在报告了意外亏损并给出了黯淡的展望后,英特尔股价遭遇数十年来最严重的暴跌,两家主要信用评级机构也将英特尔的债务评级下调至接近垃圾级。该公司还宣布将裁员约1.5万人,这对于一家本应帮助增加美国半导体就业的公司来说,无疑是一个令人不安的进展。裁员的消息也招致了国会的批评。 “我们一直在积极应对这些挑战,”基辛格在上周的一次会议上向投资者表示,“与业界所有同仁一样,我们明白必须以灵活、迅速和高效的方式运营。” 据知情人士透露,英特尔将在9月中旬的董事会上评估其下一步行动。如果该公司决定缩减其在美国的项目规模,补贴方案几乎势必会受到影响。 这家公司的动荡风险正将一项本应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公私合作转变为政治负担。3月,拜登总统访问亚利桑那州钱德勒市时宣布,英特尔将成为芯片法案的最大受益者。该法案将提供390亿美元的资助,外加更多的贷款和税收减免,以推动在美国本土生产关键的电子元件。 这项划时代的两党法案已经取得了一些实质性成果,包括促成了台积电和三星电子等行业领军企业的4000亿美元投资承诺。白宫发言人罗宾·帕特森(Robyn Patterson)在声明中表示,政府对这些承诺充满信心,并将继续推进该计划的国家和经济安全目标。 私营部门承诺的总投资额中约有四分之一来自英特尔,该公司也是35亿美元国防和情报芯片生产计划的唯一预期受益者。因此,英特尔的工厂计划对于《芯片法案》的广泛努力至关重要。 但是,与所有参与其中的公司一样,英特尔的扩张也将取决于市场条件,而非对政治人物的承诺。正如基辛格最近阐述的,该公司有一个既定战略:逐步增加工厂的外壳容量(shell capacity),然后根据“明确的产品需求”,为工厂配备更昂贵的设备。 举例来说:早在2012年,前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就曾在亚利桑那州的英特尔工厂发表演讲,该工厂原定于次年投入运营。英特尔推迟了该项目,后来又在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椭圆办公室里再次宣传该项目。这座工厂最终在2020年全面投产,2021年,英特尔宣布了当前的亚利桑那州扩张计划。 “我们认识到我们所处的行业是全球最受周期性波动影响且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而且行业格局将发生变化,”商务部芯片办公室负责人迈克·施密特(Mike Schmidt)在8月初的一次采访中被问及整个计划的风险时表示,“我们必须灵活应对这些变化。” 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希望能尽快敲定协议并获得首笔拨款,同时强调其已经进行了大量投资,并在早期谈判中对其整体路线图提供了充分保证。 然而,台积电等公司的技术普遍被认为是业界领先,英特尔则面临着让行业官员和投资者信服其产品实力的挑战。这家芯片制造商称一些公司正考虑使用其工厂,包括博通公司、联发科技公司和微软公司,但目前尚无一家公司全面投产。 据知情人士透露,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鼓励英伟达和超威半导体公司(AMD)的高管考虑在英特尔庞大的俄亥俄州工厂进行生产。该工厂投入运营后,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基地。但目前为止,两家公司均未制定相关计划。 英伟达依赖于台积电和三星来满足生产需求,该公司称其处于评估英特尔作为潜在供应商的初步阶段。超威半导体首席执行官苏姿丰(Lisa Su)回避了是否会考虑使用英特尔的问题,并强调公司对目前的主要供应商台积电很满意。(英伟达和超威半导体不予置评。) 除俄亥俄州项目外,英特尔通过《芯片法案》获得的资金还将用于支持其俄勒冈州、新墨西哥州和亚利桑那州的项目。亚利桑那州工厂是英特尔目前的美国制造总部,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工厂是国防部芯片计划“安全飞地”(Secure Enclave)的预期选址之一。安全飞地本质上是一项美国长期军事战略的尖端延伸,该战略旨在确定并资助所谓的可信赖代工厂,用于生产不太先进的芯片。 经济上面临重大挑战。根据美国国会委托美国国家科学院提交的最新报告,现有的可信赖代工厂“需要花费大量成本,才能使其业务达到美国国防部的要求”。报告指出,国防部的采购往往“无法为这些公司提供持续作为供应商所需的投资回报”。 研究人员敦促美国国防部放宽采购标准,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芯片法案》创造的供应链”。换言之,军方可考虑从台积电和三星等外国公司在美国设立的工厂采购先进芯片。知情人士称,美国国防部仍致力于依靠美国本土供应商满足“安全飞地”的需求,但一些官员也就其他选择进行了初步讨论。 这对所有相关方都构成了挑战,尤其是考虑到今年2月美国国防部取消了一项原定安排:美国国防部承担25亿美元的“安全飞地”费用,美国商务部负责剩余部分。据知情人士透露,立法者随后要求美国商务部利用《芯片法案》的资金来全额承担这些费用,为此,美国商务部将部分新增责任纳入了对英特尔85亿美元的补助款中。 知情人士强调,这意味着在英特尔获得的资金中将有更大比例附带军事性质的要求,但最终情况仍有待确定。英特尔、美国商务部和国防部均拒绝置评。 美国商务部还被迫放弃了一个面向商业研发项目的扶持计划,这导致他们拒绝了应用材料公司为一个硅谷项目提出的研发资金申请,该项目被众多官员视为美国更广泛举措的关键一环。而旨在将《芯片法案》拨款增加30亿美元以资助此类项目的努力在国会遇阻。
lg
...
金融界
2024-09-06
隔夜美股全复盘(8.31)| 英特尔涨逾9%,据悉公司在研究剥离制造业务等各种方案以应对史上最困难时期
go
lg
...
的董事会会议上提出。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
帕
特
·
基辛格
周四告诉投资者,该公司的销售可能会在未来很多年内陷入低迷,这迫使公司重新考虑其增长战略和支出。 “过去几周过得非常艰难,”基辛格在德意志银行会议上表示。这是英特尔四周前宣布裁员 15,000 人、暂停派发股东股息以及削减 2025 年预算 100 亿美元支出以来,基辛格首次向投资者发表讲话。 基辛格表示,英特尔“预计产品收入增长率会较低”,因此必须将支出削减至与下降预期相适应的水平。 上周五是员工申请买断离职的最后期限。英特尔现在必须统计出有多少员工是自愿离职的,然后可能不得不采取裁员措施来实现裁员 15,000 人的目标。 2、Neuralink首位患者重获新生:正在学法语和日语 希望重返大学 8.29 埃隆·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的首位患者Noland Arbaugh今日表示,在植入Neuralink的脑机芯片数月后,他的生活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希望将来能重返大学。Arbaugh在社交平台X上称,从周一到周五,他每天花大约四个小时与Neuralink的工作人员会面,测试植入物。在空闲时间,他使用该设备阅读、研究《圣经》,并学新语言。他说:“目前,我每天使用几种不同的资源,学法语和日语大约三个小时。我还决定从头开始重新学数学,希望有一天能回到学校。” 3、华尔街日报:高盛将裁员逾1300人 8.31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消息人士透露,高盛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300 多人,以作为年度审查过程的一部分,淘汰表现不佳的员工。裁员人数占员工总数3%-4%。鉴于截至去年年底高盛的员工总数约为45300人,这将影响到大约1300-1800人。消息人士称,裁员已经开始,并将在整个秋季持续。高盛每年的裁员都会使用一些变量来衡量业绩,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因素是办公室出勤率。在疫情期间及其余波中,高盛及其同行放宽了对员工在公司外工作的要求,但各家银行已经开始严厉打击不经常出现在公司的员工。 4、特斯拉据悉计划在华纳兄弟加州电影工厂推出Robotaxi 8.31 消息人士称,特斯拉(TSLA.O)计划在华纳兄弟探索公司位于洛杉矶的电影制片厂举行的一次活动中,推出备受期待的Robotaxi。特斯拉计划于10月10日在加州伯班克的工厂推出Robotaxi。该工厂占地110英亩,拥有29个音响舞台,曾是蝙蝠侠系列电影和《老友记》等著名作品的拍摄地。 5、OpenAI据悉考虑调整公司结构 使其对投资者更友好 8.31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OpenAI正在商谈调整其公司结构,使其对投资者更加友好。公司目前正在推进数十亿美元的融资,并希望保持对谷歌和其他竞争对手的领先优势。三位消息人士称,OpenAI已就调整事宜与投资者进行了沟通。尽管尚未就最终形式达成一致,但他们表示,通过简化公司目前复杂的非营利结构,调整可能会对金融支持者更具吸引力。是否改变OpenAI的结构尚未做出最终决定,正在考虑的一个方案是取消营利性子公司投资者的现有利润上限。
lg
...
格隆汇
2024-08-31
《芯片法案》即将完成390亿美元拨款,但考验才刚刚开始
go
lg
...
,英特尔的情况更加复杂。公司首席执行官
帕
特
·
基辛格
将其扭亏为盈的计划与《芯片法案》资金挂钩,并呼吁进行“芯片二期”扩张。俄亥俄州的大型综合体计划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工厂。然而,英特尔面临的挑战巨大。该州的半导体生态系统尚不完善,目前尚不清楚英特尔是否已经找到客户。 即使在宣布裁员和削减股息之后,基辛格仍表示英特尔致力于其制造路线图。施密特提到,如果英特尔无法实现目标,《芯片法案》有内置的保险政策:公司在达到特定的建设和生产基准之前不会收到资金,如果项目从未完成,CPO可以收回已拨出的资金。 但如果英特尔无法实现目标,风险就更大了。该公司还是一项35亿美元芯片法案计划的唯一受益者,该计划旨在为军方生产先进的半导体,称为“安全飞地”。该计划旨在英特尔工厂内建立一个封闭区域,用于生产绝密国防目的的半导体。此计划在华盛顿引起了轩然大波,部分原因是责任完全交由一家公司承担。 真正的风波始于今年2月,当时国防部通知商务部,它将不再承担25亿美元“安全区”的费用。几天后,立法者指示CPO承担全部负担。CPO最终通过取消一项商业研发计划来弥补资金短缺,这意味着无法为硅谷中心的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 Inc.)的40亿美元项目提供资金。 如果国会能提供更多资金,官员们计划重启这项研发计划,但目前的资金增加尝试已经停滞。 尽管存在这些挑战,但《芯片法案》仍在推进。CPO计划在今年年底前拨出剩余的补助金(数十亿美元)。然而,随着十一月总统大选的临近,政治动荡可能给芯片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即便如此,各公司仍投入了大量资金在全美各地进行开创性研究。CPO表示,首批受《芯片法案》支持的生产可能在今年年底开始,但未明确指出是哪家公司。 随着时间推移,可能出现的小幅推迟是可以预见的。各公司希望能够从冗长的环境审查中得到缓解,但立法却被共和党阻止。此外,CPO还在与一项劳工条款抗争,该条款规定了联邦政府支持的建筑项目的工资标准。知情人士表示,这个问题已使几场谈判陷入停滞。 尽管如此,这些障碍并未导致任何大型芯片制造商放弃补贴。据知情人士透露,像托儿服务等要求也未导致补贴完全放弃。尽管华盛顿方面已为此焦虑了数周,但这只是谈判中的一个小主题。此外,CPO要求公司开设学徒制,而这些奖励只规定了合理的努力。 为了让这些工厂物有所值,美国仍需从设计芯片的工程师到制造芯片的技术人员等各类人才。麦肯锡公司预计,即使按乐观预测,美国半导体行业未来五年也将缺少5.9万名工程师。人们真正担心的是,如果没有移民改革,以及吸引更多美国人参与硬件创新的文化转变,美国可能会建造大量工厂,却难以保持领先地位。 但麦肯锡表示,完全有可能通过从类似行业转移人员来避免长期的技术人员短缺。未来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培训体系。CPO指出,自《芯片法案》通过以来,美国各大学已经推出或扩大了80多个与半导体相关的课程,问题在于它们能否足够快地扩大规模。 十一月的总统大选迫在眉睫,CPO计划在年底前完成补助金的分配,而这将决定美国半导体行业未来的成败。
lg
...
Anna Sui
2024-08-10
英特尔暴跌约27% 内忧外困引发生存危机 市场信心岌岌可危
go
lg
...
二季度财报中并非全是坏消息。首席执行官
帕
特
·
基辛格
(Pat Gelsinger)继续重申,公司“在四年内实现5个工艺节点”的雄心计划,以使其代工业务(包括内部和外部客户)赶上台湾半导体制造公司(TSMC)仍在按计划进行。这意味着关键的18A工艺节点将在未来两年内为一些重要产品提供动力。英特尔在代工领域成为主要竞争者仍然是公司领导层的主要关注点。 此外,英特尔已经出货超过1500万颗首款“AI PC”芯片——代号Meteor Lake,并有信心在2024年底前出货4000万颗。这是一个巨大的里程碑,远远超出了AMD或高通在同一时间范围内的预期。 但好消息到此为止。不幸的是,基辛格表示,Meteor Lake芯片的良品率很低。英特尔在每颗芯片的制造上花费比预期更多,导致利润率下降。Lunar Lake计划于下月推出,提高英特尔在微软新Copilot+ PC类别中的性能和功耗效率。 此外,第二季度收入为128亿美元,同比下降1%——但利润率为38.7%,比英特尔4月提供的指导低了近五个百分点。主要产品组没有显示出任何改进, CCG(客户端组)的收入和运营收入连续两个季度下滑,数据中心组和NEX(网络/边缘)组也是如此。代工业务亏损28亿美元。 英特尔对第三季度的展望更为悲观,预计收入在125亿至135亿美元之间——比去年同期低12亿美元。利润率也很弱——预计为38%,同比下降近八个百分点。 因此,英特尔宣布将裁员超过15000人,削减营销、总务和行政开支,以缩减规模并提高效率。表现不佳的业务单位和产品将被淘汰。 听到这些消息,股票投资者纷纷逃离。截至发稿,英特尔股票下跌约27%。 (图片来源:finance.yahoo ) 伟大的重组 如果英特尔的领导层现在无法制定出一致的销售和营销战略,他们可能不会再有很多机会。 此时,提出英特尔如何恢复的问法是公平的。首先,它需要在接下来的12个月内使两个产品成功:Lunar/Panther Lake和Gaudi 3。前者是客户端业务的关键领导产品,将加速AI性能并显著提高消费和商业笔记本的图形性能。英特尔需要这些产品不仅仅是为了维持客户基础,还要激发客户购买新产品并提高价格,以改善利润率,保持对AMD和高通的竞争优势。 与此同时,Gaudi 3是英特尔Habana AI加速器家族的第三代产品,似乎是英特尔在数据中心AI生态系统革命中取得突破的最后希望。 英伟达已经巩固了其领先地位,而AMD等公司则在争夺第二的位置,因为市场正从以训练为主转向以推理为主。但英特尔的Gaudi产品线具有技术优势和潜力,能够掀起波澜。它有价格优势和几个建筑特性,使其在标准GPU加速器中脱颖而出。但如果英特尔的领导层无法为Gaudi制定出一致的销售和营销战略,市场目前不知道他们还能获得多少机会。 Arm Holdings和高通表现更佳 在AMD本周初发布乐观财报后,高通和Arm Holdings也公布了他们的结果和预测。 高通度过了一个辉煌的季度,同比收入增长11%(94亿美元),净收入增长26%。其QCT产品组收入增长12%,授权收入温和增长3%。从业务单位角度看,来自汽车和物联网的22亿美元收入得益于与汽车OEM的10项新设计胜利(这一领域的管道正在扩大)。高通仅在汽车领域就超出市场预期1.5亿美元。手机组报告的收入为59亿美元,预计在10月推出的新平台将继续增长。 高通对第三季度的预测在95亿至103亿美元之间,中位数预计同比增长14%。如果这一预测成立,高通的收入可能达到英特尔的20%-25%——这是之前难以想象的。 尽管在发布结果后的市场交易中,Arm的股票稍有下跌,但其季度收入为9.39亿美元,超出收入目标,同比上涨39%,再创记录。授权收入同比增长72%,达到4.72亿美元,自公司上市以来首次超过版权收入。 Arm的商业模式在科技市场上独特,授权与版权之间的关系通常意味着授权增长现在等于后续(未来两到八个季度)的延续版权增长。这一授权增长是对边缘/数据中心推理AI需求增加的指示。 由于Arm涉足计算/个人电脑、移动电话、云计算、汽车、数据中心和物联网等多个市场,其合作伙伴(从苹果到高通、微软、英伟达等)的成功使其免受竞争波动的影响。虽然按其他科技公司标准来看仍然较小,但Arm的长期前景看起来强劲且可持续。
lg
...
丰雪鑫99
2024-08-03
突然一声惊雷!英特尔最早本周裁员数千人 但亚洲市场竟传出……
go
lg
...
不包括分拆部门的员工。英特尔首席执行官
帕
特
·
基辛格
(Pat Gelsinger)正在投入巨资进行研发,旨在改进英特尔的技术并帮助其重返半导体行业领先地位。 在基辛格的前任领导下,该公司一度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超微半导体公司(AMD)等竞争对手的追赶并抢占市场份额,该公司一度占据的主导地位逐渐被削弱。 受此消息影响,周二美股收市,英特尔股价跌至30.13美元,单日跌幅达到2.27%。 (来源:Trading View) 以英伟达公司为首的其他芯片制造商已在利润丰厚的半导体开发方面取得领先,这些半导体专为高要求的人工智能(AI)相关任务而设计。英特尔还面临着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芯片需求不均衡的问题,而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是英特尔的主营业务。 基辛格认为英特尔能够改进其技术,因此着手建立工厂,为其他芯片制造商生产半导体。上周,英特尔聘请了美光科技公司的纳加·钱德拉塞卡兰(Naga Chandrasekaran)担任首席全球运营官,让他负责公司的整体制造工作。 英特尔宣布从2022年10月开始裁员,到2023年年底,员工人数将减少约5%,至124800人。该公司还放缓了其他领域的支出。该公司预计,到2025年,这些成本削减将节省高达100亿美元。 分析师预计,英特尔第二季营收将与去年同期持平。华尔街估计,2024年下半年,英特尔营收将小幅回升,全年总销售额将增长3%,达到557亿美元。这将是英特尔自2021年以来首次实现年度营收增长。 据多家台媒披露,随着台积电进军美国市场,英特尔似乎加快“人才抢夺”计划,旨在维持其代工厂定位的步伐。 英特尔的下一个目标是缩小其代工部门与台湾半导体巨头之间的差距,采取一种独特的策略,即招聘台积电的高级工程师,试图吸引其劳动力,并最终从长远角度改善其服务。 据媒体Ctee消息称,台积电决心进军美国市场,英特尔计划采用与台湾巨头类似的模式,以保持其在该地区市场的主导地位。 过去几年时间里,英特尔代工厂(IFS)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该部门的业绩并没有达到预期,在第三方订单方面,IFS也没有按照公司的期望交付。此外,对于英特尔的产品而言,IFS已经退了一步。 据悉,英特尔已经将其下一代AI加速器"猎鹰海岸"的制造工作交给了台积电,这使得外包成本大幅飙升,需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其中一个步骤就是雇佣有经验的人员。 “人才抢夺”的过程不会立竿见影,但据说通过这种方法,英特尔有望在工艺效率和技术能力方面取得进步,为与台积电正面交锋铺平道路。基辛格在IFS Direct Connect主题演讲中对该部门表示了极大的乐观态度,这表明英特尔确实在努力缩小与台积电之间的差距。
lg
...
颜辞
2024-07-31
台积电财报前瞻:万亿市值能否站稳?
go
lg
...
PUTEX 2024)上,英特尔CEO
帕
特
·
基辛格
表示,如今,AI PC正在改变计算体验的方方面面。到2027年,有近60%的新PC会是AI PC。 AI PC不仅刺激消费者换机,同时由于具备了AI性能,单价更高,市场规模的增长或快于出货量。 AI 手机同样具备此特征。 总的来说,台积电不仅受益于手机、pc传统消费电子的复苏,还受益于AI智能化普及带来的芯片价值提升。 除了消费电子外,台积电是英伟达、AMD等GPU厂家的独家供应商,而目前,英伟达的AI GPU仍供不应求。 受产能限制,台积电已经提高了代工价格,有望增厚毛利率。 目前,分析师预期二季度毛利率为52.7%,处于管理层给出的51%-53%指引上限,但低于去年同期的54.1%,亦低于一季度的53.1%: 毛利率不及去年同期的原因主要是3纳米工艺量产不久,产能处于爬坡状态,各项费用和折旧较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毛利率。 如一季度,台积电3纳米仅贡献了9%的收入,远未达到成熟状态下30%左右的水平: 不过随着产能利用率提升,以及代工价格上涨,3纳米工艺的毛利率有望提升! 除了先进工艺涨价,据市场流传,台积电将于明年上调所有类型客户的晶圆价格,涨幅最高可达 10% 左右。 此外,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认为,未来两年先进的 CoWoS 封装价格可能会飙升 20%。 随着2025年2纳米工艺量产,台积电未来在先进工艺上的议价能力,将再上一个台阶! 从估值上看,台积电的市净率仍未突破上一轮半导体大牛市的顶点,考虑到上轮牛市没有AI助力,此轮牛市的估值或将创历史记录: 万亿市值不是台积电的终点,未来AI世界,台积电将成为最核心的一环,无论是英伟达还是AMD,其AI芯片皆需要仰仗台积电生产! $台积电(TSM)$
lg
...
老虎证券
2024-07-11
AMD能否复制英伟达的辉煌?
go
lg
...
PUTEX 2024)上,英特尔CEO
帕
特
·
基辛格
表示,如今,AI PC正在改变计算体验的方方面面。到2027年,有近60%的新PC会是AI PC。 联想CEO杨元庆预计,今年AI PC将有约10%的市场渗透率,到2026年这一数字将达到50%-60%左右。AI PC也将带动PC 平均售价的提升。 惠普则预计在本财年的下半年,AIPC将占公司电脑出货量的10%。预计未来三年,具有AI功能的个人电脑将占出货量的40%-50%。 由此来看,AMD的客户部门前景无忧,同时,PC销量回升,也有望带动AMD的游戏业务。 从一季报来看,唯一表现令人担忧的就是嵌入式业务,该业务主要应用在工业领域,受全球经济低迷影响,一季度这项业务营收下滑了45.8%。 下半年,该项业务能够企稳就谢天谢地了。 嵌入式非AMD主业,低迷不影响大局,随着pc和AI GPU出货量增加,AMD营收有望逐季提升,目前,分析师预期三季度营收增速在14%左右,有望创6个季度以来的新高。 从估值上看,AMD的市销率为13倍,处于历史估值顶端,考虑到未来营收增速有望提升,因此,赚业绩增长的钱问题不大: 因此,AMD或仍有空间,但能涨多少,需要营收端增速加快,或者AI GPU进展能够超预期! 相比PC,AMD未来的希望也全寄托在数据中心业务上了! $美国超微公司(AMD)$ $英伟达(NVDA)$
lg
...
老虎证券
2024-07-11
巨头“芯片之战”打响!瞄准英伟达、AMD,英特尔出招了
go
lg
...
说,它碾压了竞争对手。” 英特尔CEO
帕
特
·
基辛格
(Pat Gelsinger)表示,在AI时代,英特尔处理器不但不会失去动力,反而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摩尔定律也依然有效。 他还直接抨击了英伟达CEO黄仁勋的说法,即在AI时代,像英特尔这样的传统处理器正在失去动力。 “我认为,它就像25年前的互联网,规模和潜力庞大。我们相信,这是推动半导体行业在2030年之前达到1万亿美元的动力。” 另外,英特尔还透露了即将推出的Lunar Lake处理器的架构细节,以“继续发展AI个人电脑类别”。 预计将于第三季度发货的Lunar Lake芯片将与英伟达和AMD专为AI个人电脑设计的芯片竞争。 巨头们的“芯片之战” 在这轮人工智能的狂热中,科技巨头们在迅速崛起,英特尔正试图迎头赶上英伟达和AMD。 稍早前,英伟达和AMD分别于周日和周一推出了新的芯片。 其中,AMD 宣布推出其 Instinct MI325X 加速器,计划于 2024 年第四季度发布。随后将推出基于新 CDNA 4 架构的 MI350 系列,预计于 2025 年发布。 公司声称,MI350 的 AI 推理性能将比其前代产品 MI300 系列提高 35 倍。AMD 还计划推出 Instinct MI400 系列,利用其未来的 CDNA“Next”架构。 此外,英伟达黄仁勋也披露,英伟达计划每年都升级AI 芯片,比之前大约每两年升级一次的时间表提前了。 他还宣布,将于2025年推出Blackwell Ultra芯片,2026年推出正在开发的下一代平台Rubin,该芯片将接替Blackwell系列,将成为维持英伟达领导地位的关键产品。 黄仁勋反复强调,市值2.8万亿美元的英伟达在加速器领域占据主导地位,OpenAI和微软依靠这些加速器来构建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 美银近期也发布报告认为,半导体行业的牛市远未结束,人工智能的兴起有望推动行业在2026年中期达到顶峰。 自人工智能热潮席卷市场以来,追踪半导体行业的SOX指数已经超越基准指数,今年迄今涨幅高达26%,与标普500指数相比,溢价达到4至5倍。 该行指出,当前的上升周期始于2023年末,目前仅处于第三季度,这意味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可能持续至2026年中期。 不过,芯片股(SOX)在周期拐点前6至9个月可能会改变方向,因此半导体行业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或一年后达到顶峰。 分析师指出,全球前五大半导体设备股的溢价率为46%,即2025年市盈率26倍,而历史平均水平为18倍。 他们预计,即使在近期晶圆厂设备周期的低谷,溢价仍将持续,这得益于基本面和情绪的杠杆效应、人工智能驱动的芯片复杂性、全球回流努力以及25%以上的稳定自由现金流利润率。
lg
...
格隆汇
2024-06-04
芯片巨头高位腰斩,敢抄吗?
go
lg
...
藏不住了,英特尔只能换上技术出身的老将
帕
特
基辛格
,取代财务出身的Swan,由此拉开了英特尔庞大的业务转型序幕。 说起这个转型计划,当时非常有争议。 先说一个小插曲,在计划推出之前,有一家对冲基金的老板给英特尔管理层写了一封信,建议英特尔效仿当年的AMD,把制造业务剥离,彻底转型成为fab公司,也就是芯片设计公司,还详细地列出了很多有利于公司未来发展,以及投资者的理由。 如果单纯从利润和回报角度,这位基金经理说的都在理,甚至传出英特尔管理层在认真考虑这个建议,因为AMD的成功经验在前,加上现在做得好的芯片公司,基本都是fab模式,一度点燃了资本市场对于英特尔转型的热情,股价涨过一段时间。 但是,后来转型计划出来的时候,这位基金老板,以及整个市场都大吃一惊。因为新上任的基辛格非但没有采取基金公司的建议,反而逆道而行,重重地加码芯片制造,也就是后来熟知的IDM2.0: 按照计划,英特尔在未来10年,会投资2000亿美元建设晶圆厂,厂房将分布在美国、欧洲和亚洲,同时以最快速度追赶全球最先进的制程工艺,回到当初吊打台积电的状态。 为什么剧情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这就得结合当时的地缘政治考虑了。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出现,芯片产业链的自主安全成为各国,特别是大国首要考虑的产业,美国对这个问题自然不会放过,为此还抛出了数百亿的芯片补贴政策。 而环顾整个美国芯片制造业,只剩下英特尔这根独苗了,当年从AMD拆分出来的格芯,早早就宣布放弃先进制程的研发,已无法担大任。所以,基辛格虽然知道要烧钱,但国家利益面前,英特尔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这就是导致了另外一个问题,英特人这一步到底走对了吗?是让英特尔浴火重生还是会让它深陷泥潭? 03 战略分歧 市场对于英特尔的IDM2.0战略的看法,分歧非常大。 一方面,晶圆厂的建设耗时耗力,建好要几年,达产也要几年,实现盈亏还有几年,先进制程更是如此,这几年又几年,何处是个头? 另一方面,即使先进制程研发顺利,晶圆厂建设也很顺利,已经被台积电拿下的客户,愿意投奔英特尔吗?何况很多客户跟英特尔本来就是竞争对手,例如AMD、英伟达。同时,投入期里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吞噬,英特尔的股价能支撑多久? 至少从后来的业绩和股价表现上看,市场暂时是持否定态度的。 但是,如果从长远眼光看,英特尔重注制造业的战略方向,真的就错了吗? 其实也未必。 首先,美国政府如此重视芯片制造本土化,是英特尔最大的支持,台积电、三星虽然也在美国建厂,但这些公司始终不是美国公司,不像自己人那么安心。尤其是台积电,背后的地区局势处在什么状态,不多说了。 在刚过去的Q1财报会上,英特尔宣布自己的20A先进制程已经得到美国国防部这个大客户。美国国防部为何不把订单给台积电,也不用多解释。 第二,美国半导体设计公司众多,每年的订单也非常庞大,像英伟达、AMD、苹果、特斯拉等等,都是台积电的用户。如果有美国芯片制造商作为选项,他们也不是不能重新选择,即使和台积电合作久了,更换供应商会带来额外成本,但从供应商多样化和安全性的考虑,完全可以将英特尔作为第二选择,只要英特尔有相应的制程和产能。 试想一下,如果有朝一日,英特尔真的追平台积电的制程,产能也能够释放,公司的经营困境就可以反转。 这又有没有可能呢? 有的。 台积电当年能够弯道超车英特尔,是它勇于采用一种新的光刻技术,这种技术的主要设备正是阿斯麦的EUV光刻机,这在当年看来是有风险的,但很幸运,台积电成功了,阿斯麦的EUV光刻机也成为全球芯片厂争抢的香饽饽,这个咱们应该最清楚了。 现在英特尔也开始效仿台积电,大量采购阿斯麦的EUV光刻机。而以英特尔的研发实力,要做出5nm、3nm、2nm,可能性还是很高的。更重要的是,有台积电已经成功的路径可以依赖,有可能缩短研发时间,这也是英特尔的先进制程研发进度,曾经被外界认为太过急躁,甚至被嘲笑贪补贴,而不顾公司未来发展的原因。 只不过,这些都只是我们的线性推理范围内,但事情的发展还有很多线性以外的因素,这个就且行且看吧。 04 敢抄吗? 从2021年推出IDM2.0,到现在过去了三年。 英特尔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加上疫情消退,PC和数据中心需求下降,半导体周期下行,对手AMD又步步紧逼,新兴的AI,一直是英伟达唱独角戏,英特尔没有什么产品可以享受到产业发展红利,导致了英特尔业绩和股价都大跌。 曾经的带头大哥,正在为过去的躺平买单。 从短期上看,英特尔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制造业务依然要持续投入,依然成为利润和现金流的最大负担。Q1业绩表现也很普通,Q2指引也没有特别亮眼,所以股价在财报当天大跌9个点。 另外,ARM架构继续在数据中心、AI PC方面蚕食英特尔X86架构的市场份额,包括不久前的微软build大会,后者大张旗鼓地发布windows on ARM的AI PC产品,也算是给合作数十年的wintel使了个不好的脸色。 不过,今年也可能是英特尔的谷底。 一方面,公司预计今年在制造上的投入会达到峰值,单独核算的制造业务亏损额,也将达到最大,而相关的产能会在明年陆续释放,开始贡献营收。 另一方面,PC业务在AI加持下,会陆续释放换机需求,成为带动英特尔传统的PC业务修复的主要贡献。即使有ARM的竞争,但X86架构从1970年代末沿用至今,软件生态还是具备比较大的优势,未来大概率会共存,被ARM完全取代的可能性并不高。 同时,过去因为公司制程落后而造成的产品竞争力问题,随着设计部门转型台积电,以及自有制程的突破,会得到改善,重获竞争力。所以,公司维持出货4000万颗AI PC芯片的全年指引。 现在英特尔的市值只有1300亿美元左右,动态PE33倍,和英伟达(2.7万亿)、AMD(2697亿)、台积电(7833亿),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不过,这也说明英特尔其实并不贵。 如果用分部估值,制造业对标格芯,都值300亿,剩下的1000亿就纯看做设计业务,如果按照10倍的估值,净利润需要做到100亿便可。 从2010年到2021年,除了2017年的96亿,其余年份英特尔的净利润都超过100亿,如果真的恢复到昔日荣光,100亿的净利润其实并非遥不可及。 所以,最后的结论就是,今年可能是英特尔的最低谷,熬过去之后,随着盈利能力的逐步回升,英特尔的价值会被重新发现。 但也要提醒大家,这个过程可能会相对漫长,需要更多的耐心。而眼下最需要关注的,是英特尔下个月的业绩,以及Q3的指引。(全文完)
lg
...
格隆汇
2024-06-03
珍酒李渡集团董事长吴向东应邀出席摩根大通全球中国峰会并发言
go
lg
...
席主席比尔·盖茨,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
帕
特
·
基辛格
,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创始人及主席蔡崇信,宁德时代创始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曾毓群等。 摩根大通亚太区首席执行官李盛德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不断开放,中国的经济活动对全球每一个行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已经成为国际投资者不可忽视的重要市场,投资者"必须在那里做生意"。 作为A股投资的"价值信仰",白酒板块是投资者关注焦点。吴向东在峰会上表示,白酒行业在经历波折后,正随经济回暖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一季度多数上市白酒企业保持20%以上增长便是明证,预计端午、中秋、国庆还将进一步加速。他特别指出,白酒行业尤其是酱酒行业,具有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特征,护城河效应明显,高品质好酒始终是市场稀缺资源。同时,无论是企业端还是流通端,行业向头部企业集中趋势明显,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和中华文化的广泛传播,吃中国菜喝中国酒将成为标配,中国白酒也将成为国际消费者餐桌上的新宠,看好中国白酒长期发展。 此外,吴向东还强调,除了在核心竞争力上持续发力,企业还需紧跟体验经济的潮流,积极适应市场变化,注重提升消费者的全方位体验感受。
lg
...
格隆汇
2024-05-27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直击亚市】北京将被迫坐到谈判桌前!市场等中国进一步刺激,黄金又大跌了
lg
...
黑天鹅事件可能爆发!特朗普突传将被国会“弹劾”,究竟怎么回事?
lg
...
中美关税突传重大消息!特朗普语出惊人 比特币9.35万多头受阻、黄金3310避险回落
lg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重大发声!事关在与美国竞争中的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
lg
...
突然向社群发话!昔日华人首富曝光“中本聪”真实身份……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82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17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