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四维度确定性,把握复宏汉霖(2696.HK)的价值成长路径
go
lg
...
过去的2023年,
医
药
行
业
可谓充满机遇与挑战,在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投资者们纷纷患上了“不确定性”恐慌症。 尽管生物
医
药
行
业
整体呈现向好局面,但政策风险的扰动叠加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上升,让投资机构的热情出现“冷却”,变得更加谨慎理性。 相关数据统计显示,过去一年,国内医疗健康领域IPO事件46起,同比下降44%,募资金额为63亿美元,同比下降56%。此外,在创新药方面,2023年,创新药一级市场投触资总金额达255.4亿美元,同比下降23.2%。 在医药资本寒风凛冽的背景下,药企从资本市场融资不断碰壁,自造血能力业已成为企业扛过寒冬,迎来下一个资本回暖的底牌。与此同时,不确定性的环境,如何保持稳健经营,也已经是各大药企的必修课。 近日交出财报的复宏汉霖(2696.HK)就为外界展示了它独特的经营“平衡术”。 1、增长,盈利,安全的三要素平衡 站在当下来看,在行业不景气的大环境下,药企如何在市场竞争中找到持续的增长点,维持良好的盈利能力,同时要保证稳健的经营和管理,以应对行业的各种挑战和不确定性,已经变得尤为重要。只有在这三个方面取得平衡,医药公司才能够持续稳健地发展,实现长期的价值增长。 聚焦到复宏汉霖,作为一家国际化的创新生物制药公司,其在追求长期增长的过程中,通过平衡增长、盈利和安全三个要素,构筑了一个稳健发展的基础。 这一平衡实际也已经在公司的财报中得到反复验证。 财报数据来看,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53.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8%;实现净利润5.46亿元。这是继2023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之后,公司首次实现全年度盈利。 实际上,早在2021年4月,复宏汉霖就通过港交所市值/收益测试成功移除“B”标记,成港交所第四只甩去“B”生物科技股,对外展现了公司的盈利实力。如果说,当时业绩更多的是依靠国内首款生物类似药汉利康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分成扛起大旗,如今随着首款中欧双批国产生物药汉曲优和公司自研创新药汉斯状等多个产品陆续获批上市和商业化快速放量,公司的经营现金流持续从2021年的0.9亿元一路增长至2023年达到10.48亿元,盈利能力也得到了全面的巩固,与行业内一众还处在高投入高风险状态的公司形成鲜明对比。 可以说,公司已经构筑了一个由研发、销售、盈利等环节相互支持和促进的良性发展循环,即,研发投入带来优质产品——产品推动销售增长——销售增长反哺研发——研发成功带来更多创新产品——盈利增加促进持续投入。研发创新为商业化提供了充分的支撑,而商业化的成功又为进一步的创新研发提供了资金和市场基础。 在这一循环下,使得复宏汉霖能够持续不断地提供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实现持续增长和盈利。 分析来看,这一关键能力的构建正是复宏汉霖能够完成从biotech到biopharma高效蜕变与进化的原因。 一方面,公司通过早期的前瞻性选品和国际化的质量开发标准,奠定了良好的研发实力和自主平台能力。也让公司在研发方面具有较高的自主性和延续性,有望持续不断地推出新的药物候选物和疗法。根据披露,2023年公司推进HLX42、HLX43、HLX6018(创新抗GARP/TGF-β1单抗)和HLX99(多重药理学小分子)等多款潜在first/best-in-class产品进入临床/临床注册申报阶段,并成功获得多款产品的突破性疗法认定和快速通道资格认定。 另一方面,在坚实的研发实力支撑和“生物类似药和创新药”双轮驱动的战略导向下,公司积极推进如高潜力大品种生物类似药的临床,同时围绕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坚持投入创新研发,今年亦有两款处于临床中后期的消化道肿瘤积极研究结果在ASCO GI上发表。产品多样性和完备性使得公司的盈利模式更加稳健,降低了市场风险。 最后,公司坚持国际化开发和市场拓展,注重商业化的可行性和市场落地,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推进多款产品的临床研究和市场布局,累计已就管线中8个产品达成海外授权,携手合作伙伴开拓全球市场,潜在分担了产品的开发风险和费用,并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授权许可收入。报告期内,公司亦引进一款处于全球III期临床阶段的新型乳腺癌内分泌疗法lasofoxifene,对公司的管线形成了有效补充。 2、产品、创新、技术、出海构筑四维确定性 在笔者看来,复宏汉霖的价值成长路径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的确定性来解析: 确定性1: 产品 复宏汉霖的产品管线丰富多样,涵盖约60个分子,覆盖抗体、抗体偶联药物、融合蛋白、小分子药物等药物形式,其中超过80%的产品为自主开发。 目前公司已经在国内上市5款产品,在国际上市2款产品,触达40多个市场,覆盖亚洲、欧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这些商业化的产品,持续的营收增长和不断兑现的盈利能力,能够为公司提供稳定的现金流,支撑公司业务基本盘。 以自研的生物创新药汉斯状(俗称“H药”)来看,产品于2022年3月获批上市,2023年实现营收已经达到11.20亿元,同比增长230.2%。此外,早在2020年就已上市的汉曲优仍然保持高增速状态,去年实现营收26.44亿元,同比增长56.1%。不难看到,公司2023年业绩的快速增长,汉曲优、汉斯状可谓功不可没。 与此同时,其他在研管线也正加速成果转化落地,多款产品管线更是获得突破性疗法认定和快速通道资格认定,上市进程持续加快。在这些高潜力、高价值管线后续的商业化兑现预期下,公司的业绩成长路径清晰且潜力巨大。 确定性2:创新 复宏汉霖不断投入研发,并已反复验证了自身的创新能力。公司始终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在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中持续保持领先地位。 一开始,公司以生物类似药为市场突破口,聚焦海外重磅药巨大的可替代市场。这一策略不仅为公司打开了相对清晰的产品研发成功路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明确的市场机会。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公司成功推出了汉利康、汉曲优等一系列高质量的生物类似药,目前管线里面已有11个生物类似药,如帕妥珠单抗、地舒单抗等,满足了市场对质量、价格和供应的需求,实现了产品的商业化并取得了可观的市场份额。 同时,随着公司产品商业化的不断兑现,公司也持续强化了自身的销售、渠道和生产能力。通过不断优化销售策略、拓展销售渠道,并加大生产线投入,注重技术和产品的持续改进与优化,确保产品的供应稳定和质量可控,以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不断变化的需求。 仅从产能层面来看,截至23年底,复宏汉霖具备的商业化产能合计达4.8万升,能够全面支持境内外获批上市产品的商业化需求。从质量层面来看,公司一直以来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构建质量管理体系,公司生产基地此前已获得中国和欧盟GMP认证,23年内先后就汉曲优、H药、汉利康等重磅产品获得药品检查合作计划(PIC/S)成员印尼和巴西GMP认证,并就H药相关产线获欧盟GMP认证,并接受美国FDA对汉曲优的上市许可前检查。 通过持续的创新投入和积极的市场导向策略,复宏汉霖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了产品的商业化和市场拓展,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确定性3:技术 复宏汉霖拥有成熟的技术平台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使得公司能够在技术复用和累积效应下,不断推出具有强竞争力的产品,这些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研发体系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了保障。 公司注重技术平台的打造,同时重视多方优质资源整合以及差异化的布局。 如,在ADC领域,公司打造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ADC技术平台“汉联”(Hanjugator),其备开发高安全性、高选择性和高效能等优势的ADC产品,并能有效拓展ADC产品的应用场景,为公司在研发具有差异化优势和显著临床价值的抗体偶联药物方面提供强有力支持。 同时复宏汉霖亦积极与宜联生物、诺灵生物等国内ADC Biotech进行合作,依靠扎实的研发内功和前瞻性的布局策略,公司正持续在ADC领域取得突破。 确定性4:出海 复宏汉霖已经具备成熟的出海经验和多个产品在海外的落地,为全球布局持续扩张提供了确定性和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继续以其自研的“拳头产品”汉曲优来看,2023年新增泰国、菲律宾和巴西获准上市。截至目前,汉曲优已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也是目前获批上市国家和地区最多的国产生物类似药。此外该产品被纳入中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国家医保。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年底,复宏汉霖首个创新型单抗汉斯状也在印尼获批,实现了国产抗PD-1单抗首次在东南亚国家成功获批上市。目前,复宏汉霖也正与合作伙伴就H药在超过70个国家进行合作。 基于复宏汉霖在海外市场的积极布局和持续拓展以及被持续验证的落地能力,有充分理由预期其在全球范围内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实现更加稳健的增长。 3、结语 当下,伴随国家层面持续加大对医药创新的支持,行业利好不断涌现。经历了长时间的调整,整个医药板块在低估环境下的回升预期已经愈发强烈,情绪修复也已经在演绎当中。在此背景下,那些具备持续兑现盈利增长与安全高效经营的药企有望获得市场资金的关注。 聚焦到复宏汉霖,公司构建了稳固的发展根基持续经受住市场考验,同时,通过在产品、创新、技术和出海四个维度为外界也展现了公司清晰可见的发展路径,这一点相信对市场投资人而言,已足够具备吸引力。
lg
...
格隆汇
03-22 14:27
港药重挫,药明生物跌超7%,信达生物、药明康德跌超6%,创新药高纯度的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大跌3.71%!
go
lg
...
期下,叠加政策、估值、基本面三个维度,
医
药
行
业
仍有结构性机会,其中,“创新+出海”是值得看好的路径。 $港股通创新药ETF(SZ159570)$ 跟踪的指数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987018)的全部持仓股和对应的权重,具体如下: 数据来源:国证指数公司,截至2024.2.29 从成份股列表中可以看出: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的前十大权重合计占比72.17%,龙头属性突出。 成份股中,创新药31只,权重合计占比88.24%,CXO(医药研发外包等)6只,权重合计占比11.44%,疫苗1只,权重0.32%。 综合来看,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的创新药含量高超88%,是全市场医药指数中创新药含量最高的,作为最纯的创新药新品,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以其高锐度和高弹性的特征获得了很多投资者的关注。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特点鲜明: 更纯粹的创新药(超88%的创新药权重占比,全市场医药类指数中最高); 较低估的创新药(最新估值历史分位数为2.63%); 底层资产是港股,可以T+0交易! 港股通创新药ETF紧密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旨在反映港股通创新药产业上市公司的运行特征。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29日,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987018)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信达生物(01801)、百济神州(06160)、石药集团(01093)、中国生物制药(01177)、药明生物(02269)、康方生物(09926)、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康哲药业(00867)、翰森制药(03692)、药明康德(02359),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2.17%。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3-22 13:56
生物医药板块震荡走低,康龙化成、荣昌生物跌幅居前,A股创新药——生物药ETF(159839)连续3日获资金净申购超1200万元
go
lg
...
数(399441),配置A股30个生物
医
药
行
业
龙头,集中度高、纯度高,在CXO、疫苗、创新药等领域占比较大,前十大权重股占比达61.8%,包括智飞生物、药明康德、长春高新、爱美克、复星医药、沃森生物、万泰生物等。 生物药ETF紧密跟踪国证生物医药指数,国证生物医药指数以沪深北交易所属于生物医药产业相关上市公司为样本空间,根据市值规模和流动性的综合排名,选出前30只证券作为指数样本股,反映了生物
医
药
行
业
的整体运行情况,向市场提供了细分行业的指数化投资标的。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3-22 11:37
港股医药持续走低,京东健康领跌,荣昌生物跌超7%,费率最低的恒生生物科技ETF(513280)连续15天实现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近2300万元
go
lg
...
期下,叠加政策、估值、基本面三个维度,
医
药
行
业
仍有结构性机会,其中,“创新+出海”是值得看好的路径。 从行业板块上看,恒生生物科技ETF(513280)标的指数创新药占比65%,CXO占比15%,医疗器械及医美占比9%,医疗服务等其他相关板块占比11%。 公开数据显示, 百济神州目前为恒生生物科技ETF(513280)标的指数(恒生生物科技指数)第一大重仓股,占比超过10%,信达生物、石药集团占比超8%,中国生物制药占比超5%,康方生物占比超4%,金斯瑞生物科技占比超3%,药明康德、康哲药业、京东健康、瀚森制药、巨子生物、再鼎医药、国药控股、和黄医药占比均超过2% 公开资料显示,恒生生物科技ETF(513280)是全市场费率最低的港股创新药产品,管理费仅0.15%/年,托管费0.05%/年,相比其他同类产品(管理费0.5%+托管费0.15%)便宜了三分之二还多,长期看省到就是赚到。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3-22 11:18
三生制药领涨近8%,恒生医疗ETF(513060)震荡走低,成交额已超3亿元
go
lg
...
期股息每股0.25港币。 国信证券认为
医
药
行
业
当前处于低增长、低盈利能力、低估值、低交易关注度,正在进入中长期向上拐点的重大布局区间。建议积极型投资者布局两类企业:一类是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企业,第二类是有国际化能力及潜力的公司。短期看,预计院内诊疗相关尤其是刚需属性较强科室如心脑血管、肿瘤、血液净化、感染等有望率先走出行业整顿的短期影响,实现业绩环比加速,建议优先布局。 恒生医疗ETF(513060),场外联接(A类:014424;C类:014425)。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3-22 10:57
三生国健(688336.SH):近一年股价领跑同行88%,它做对了什么?
go
lg
...
全面增长,在研发上公司正在聚焦资源。
医
药
行
业
的激烈竞争中,创新是永恒的主题,然而,近年来创新药企业陷入同质化内卷,广泛布局,追逐热门靶点和适应症,导致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来新的增长机会和收入来源,但同时也需要投入更多的研发资源和资金。 但近3年
医
药
行
业
仿佛陷入了漫长的寒冬,Biotech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市场需求疲软,另一方面,研发创新及临床仍需要高昂投入,更难的是市场交易低迷,融资环境很不理想。 基于此,公司在2022年初市场环境变差的时候,提出聚焦自免领域的研发战略,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精准研发。2022年-2023年则是屡次在财报中提到持续贯彻实施,将一些在研肿瘤项目剥离,专注免疫疾病及炎症领域的药品研发、生产及商业化。 作为深耕免疫疾病20余年的一家创新药企,三生国健在免疫领域一直是业界的标杆之一。2023年,公司进一步成为“免疫与炎症全国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之一。该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原创性发掘重要细胞和分子靶点,及对重大疾病进行精准预防、诊断和治疗等为重点研究方向,致力于成为免疫与炎症的理论创新高地、新疗法与新技术的创新策源地、国家生物安全的保障基地,以及助力“健康中国2030”建设的高端智库,具有打造国家生物医药领域的战略科技力量,提高重大疾病的防控能力和重大疫情应对能力的战略意义。 由于自身免疫疾病难以治愈,且多数患者需长期甚至终身用药,再加上自免疾病种类繁多、患者众多,自免疾病领域已成为仅次于肿瘤领域的全球第二大药物市场。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17-2022年,中国自身免疫疾病药物市场规模由17亿美元增长到36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16%,其中生物制剂市场规模由3亿美元增长到14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36%,估计到2030年生物制剂的市场规模将增加至166亿美元,2022-2030年的复合增长率达36%。 以公司目前已有的正处于临床III期的608(银屑病)、611项目(特应性皮炎)为例: 中国银屑病患者预计2030年将达到690万人,其中20%至30%的患者患有中重度银屑病。Frost&Sullivan测算,中国的银屑病药物市场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1.5%,估计于2030年将增至94亿美元,其中生物药占比将接近50%。 特应性皮炎(AD),数据显示,中国的AD药物市场从2017年的4.6亿美元增至2021年的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9%,之后将快速增长至2030年的71亿美元,2021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7.5%。2021年,生物药物占中国AD药物市场的10.9%,估计于2030年将增至75.9%。 由此可见,自免领域的市场空间巨大,行业前景较好。更重要的是,在自免领域,公司已经积累了成功经验,为未来发力自免奠定扎实基础。 2023年公司整体研发投入接近30%,公司在投资者会议交流上明确表示公司的研发投入会稳步增加。 来源:根据各年财报整理 公司表示,公司临床团队克服重重困难通过多种方式保障了公司核心自免项目的顺利推进,依然达成了全年临床进展目标。 2023年度,公司有1个新产品益赛普预充针(301S)获批上市,除此之外,还取得7个临床批件,分别是:抗IL-17A人源化单克隆抗体(“608”)治疗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炎和强制性脊柱炎、抗白介素4受体alpha(IL-4Rα)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611”)儿童和青少年特应性皮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OPD、抗IL-33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621”)的中国和美国COPD的临床批件。 截至2023年,公司研发管线中共开展14个自免项目(较去年同期增加8个临床新项目),其中包括4个临床III期项目(608、610、611、613),6个临床II期项目,2个临床I期项目,2个临床项目处于IND获批阶段。 来源:公司财报 其中,专注银屑病领域的608项目预计今年就将申报NDA,较大的市场空间预期将会成为下一个重磅产品,给公司带来可观收益。 结语 综上所述,三生国健这样亮眼的成绩并非偶然,而是公司精准战略和扎实执行的结果:核心产品上稳扎稳打,通过产品升级和扩大市场覆盖,增厚收入:在研发上聚焦自免领域,开源节流。 最终也在业绩上得到显着成效: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497.63%。 今年以来,创新药领域备受鼓舞。2024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创新药”,强调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并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3月13日,一份名为《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的征求意见稿》的国家发改委办公厅秘密文件在市场掀起波澜。 种种表明“创新药”这一领域已经得到了国家层面的确认和重视。 此外,美联储也在逐渐释放降息信号,也将助力创新药估值提升,当前医药生物行业整体估值已经属于历史低位,在政策、市场、业绩三重底支撑之下,生物医药公司股价有望触底回升。 数据来源:WIND 我们相信,在股价上遥遥领先的三生国健,在未来
医
药
行
业
的发展中仍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
lg
...
格隆汇
03-22 09:18
三生国健(688336.SH):近一年股价领跑同行88%,它做对了什么?
go
lg
...
全面增长,在研发上公司正在聚焦资源。
医
药
行
业
的激烈竞争中,创新是永恒的主题,然而,近年来创新药企业陷入同质化内卷,广泛布局,追逐热门靶点和适应症,导致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来新的增长机会和收入来源,但同时也需要投入更多的研发资源和资金。 但近3年
医
药
行
业
仿佛陷入了漫长的寒冬,Biotech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市场需求疲软,另一方面,研发创新及临床仍需要高昂投入,更难的是市场交易低迷,融资环境很不理想。 基于此,公司在2022年初市场环境变差的时候,提出聚焦自免领域的研发战略,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精准研发。2022年-2023年则是屡次在财报中提到持续贯彻实施,将一些在研肿瘤项目剥离,专注免疫疾病及炎症领域的药品研发、生产及商业化。 作为深耕免疫疾病20余年的一家创新药企,三生国健在免疫领域一直是业界的标杆之一。2023年,公司进一步成为“免疫与炎症全国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之一。该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原创性发掘重要细胞和分子靶点,及对重大疾病进行精准预防、诊断和治疗等为重点研究方向,致力于成为免疫与炎症的理论创新高地、新疗法与新技术的创新策源地、国家生物安全的保障基地,以及助力“健康中国2030”建设的高端智库,具有打造国家生物医药领域的战略科技力量,提高重大疾病的防控能力和重大疫情应对能力的战略意义。 由于自身免疫疾病难以治愈,且多数患者需长期甚至终身用药,再加上自免疾病种类繁多、患者众多,自免疾病领域已成为仅次于肿瘤领域的全球第二大药物市场。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17-2022年,中国自身免疫疾病药物市场规模由17亿美元增长到36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16%,其中生物制剂市场规模由3亿美元增长到14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36%,估计到2030年生物制剂的市场规模将增加至166亿美元,2022-2030年的复合增长率达36%。 以公司目前已有的正处于临床III期的608(银屑病)、611项目(特应性皮炎)为例: 中国银屑病患者预计2030年将达到690万人,其中20%至30%的患者患有中重度银屑病。Frost&Sullivan测算,中国的银屑病药物市场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1.5%,估计于2030年将增至94亿美元,其中生物药占比将接近50%。 特应性皮炎(AD),数据显示,中国的AD药物市场从2017年的4.6亿美元增至2021年的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9%,之后将快速增长至2030年的71亿美元,2021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7.5%。2021年,生物药物占中国AD药物市场的10.9%,估计于2030年将增至75.9%。 由此可见,自免领域的市场空间巨大,行业前景较好。更重要的是,在自免领域,公司已经积累了成功经验,为未来发力自免奠定扎实基础。 2023年公司整体研发投入接近30%,公司在投资者会议交流上明确表示公司的研发投入会稳步增加。 来源:根据各年财报整理 公司表示,公司临床团队克服重重困难通过多种方式保障了公司核心自免项目的顺利推进,依然达成了全年临床进展目标。 2023年度,公司有1个新产品益赛普预充针(301S)获批上市,除此之外,还取得7个临床批件,分别是:抗IL-17A人源化单克隆抗体(“608”)治疗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炎和强制性脊柱炎、抗白介素4受体alpha(IL-4Rα)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611”)儿童和青少年特应性皮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OPD、抗IL-33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621”)的中国和美国COPD的临床批件。 截至2023年,公司研发管线中共开展14个自免项目(较去年同期增加8个临床新项目),其中包括4个临床III期项目(608、610、611、613),6个临床II期项目,2个临床I期项目,2个临床项目处于IND获批阶段。 来源:公司财报 其中,专注银屑病领域的608项目预计今年就将申报NDA,较大的市场空间预期将会成为下一个重磅产品,给公司带来可观收益。 结语 综上所述,三生国健这样亮眼的成绩并非偶然,而是公司精准战略和扎实执行的结果:核心产品上稳扎稳打,通过产品升级和扩大市场覆盖,增厚收入:在研发上聚焦自免领域,开源节流。 最终也在业绩上得到显着成效: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497.63%。 今年以来,创新药领域备受鼓舞。2024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创新药”,强调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并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3月13日,一份名为《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的征求意见稿》的国家发改委办公厅秘密文件在市场掀起波澜。 种种表明“创新药”这一领域已经得到了国家层面的确认和重视。 此外,美联储也在逐渐释放降息信号,也将助力创新药估值提升,当前医药生物行业整体估值已经属于历史低位,在政策、市场、业绩三重底支撑之下,生物医药公司股价有望触底回升。 数据来源:WIND 我们相信,在股价上遥遥领先的三生国健,在未来
医
药
行
业
的发展中仍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
lg
...
格隆汇
03-22 09:18
战略转型后持续兑现稳健增长,东曜药业(01875.HK)静待重估时刻
go
lg
...
生物
医
药
行
业
历来被视为是一个周期波动较为明显的行业,过去几年行业高点之后步入下行轨道,市场的不景气和悲观情绪持续在蔓延。 资本市场同样也鲜有亮点,从港股生物医药B类股的月K线来看,整个指数自21年后接连下挫,如今更已在低位徘徊多时。 (来源:富途行情) 随着过去对医药股高估值的消化,不可否认当下整个行业的机会已经愈渐明朗。站在当下而言,行业的分化仍然不可避免,此时被低估、但具有高投资价值安全资产往往更具有性价比。这之中东曜药业(01875.HK)就是一个兼具投资价值与低估的例子。 1·一份亮眼的年度成绩单 最近东曜药业公布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实现总收入为7.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若剔除2022年授权金收入一次性影响,收入同比增长率达101%。 不难看到,东曜药业继续交出了一份非常亮眼的年度业绩。 从战略转型之后可以说东曜药业持续用实实在在的业绩增长展现了公司的转型成绩。 从核心业务来看,自2021年CDMO业务成为公司收入增长新动能,当年度来自CDMO/CMO的业务收入达5369万元人民币,到2022年收入提升到7254万元,2023年进一步突破1亿大关,达到1.4亿元,同比增幅更是接近翻倍,达94%。 过去一年,ADC CDMO板块业务继续取得突破。数据显示, 公司全年新增项目39个,其中30个为ADC项目,占比高达77%;此外,公司在手项目65个中,ADC项目年度收入及在手项目数占比均提升至65%,这也说明东曜的ADC CDMO差异化优势获市场认可。 值得一提是,公司CMC开发及商业化生产能力凸显,去年新增4个pre-BLA(上市前临床申报)项目,此类关键项目助力公司锁定潜在商业化订单,为其后续现金流转化带来有力支撑。 从财报来看,东曜药业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经调整EBITDA为4004万元,同比增长274%。此外,经营活动现金净额在无授权金收入前提下仍保持正向,至5643万元人民币。全年净亏损收窄25%,缩小至3776万元。 不难发现,东曜药业已经逐步建立了良好的造血能力,在当前整个行业一众公司现金流面临压力的背景下,公司稳健的经营和有效管理,为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技术复利+商业化平台+高效运营"构筑核心价值壁垒 站在当下来看,东曜药业实际上已经在行业中建立了颇为深厚的壁垒,而反映到长期价值上,笔者认为公司有如下几大支撑。 其一,技术复利效应。 东曜药业拥有从研发、工艺开发、临床试验、注册报批到商业化生产的全流程经验,建立了完整的ADC技术平台,具备核心偶联工艺和放大的技术优势,以及ADC关键质量属性的自主分析能力,保证产品高质量开发,在ADC 领域位于国内第一梯队。 通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布局,公司构建的庞大而完善的技术体系也为公司持续赢得了技术复利效应,使其CDMO差异化竞争力凸显。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先后与乐普生物、诗健生物、博锐生物、智核生物及皓元医药等合作伙伴达成ADC药物、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及其他更广泛的生物偶联物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并成功获得多个pre-BLA ADC项目,充分展示公司在ADC CDMO领域的卓越能力。 另外,在去年7月,东曜药业还宣布与糖岭生物基于ADC糖定点偶联技术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DisacLinkTM ADC糖定点偶联技术平台,加速客户创新偶联药物的开发及商业化。 其二,高质量的商业化平台。 公司产能规模大、产线灵活,商业化布局完善,能够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东曜药业一方面完善产能建设,建成高规格的集抗体、ADC原液及制剂于一体的ADC CDMO商业化生产线。去年上半年,东曜药业其国内大规模的ADC制剂商业化生产线建成并投入使用,冻干制剂年产能达530万瓶,展现出公司在生产效率上取得的显著进展。此外,公司已建设完成四条完整的商业化生产线,其中ADC、抗体各两条,产能及产线灵活性亦大幅提高。 另一方面,致力于打造完善的"一地化·端到端"ADC产业化平台,不断提升平台技术竞争力,增强客户粘性,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未来承接商业化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础。 透过聚焦ADC CDMO差异化竞争赛道,构建高质量的商业化平台,东曜药业不论是承接项目的能力还是对合规性的保障都具有显著的优势。得益于公司从药物到商业化生产的完整经验以及ADC CDMO产业平台差异化优势,截至2023年底,东曜药业三年未完成订单总额已经增长至5.05亿元,其中,公司已在手未完成服务订单总额为1.37亿,同比增长率达163%。此外,截止23年底,公司在手CDMO项目达65个,其中ADC项目亦达到42个。这些均为公司后续业务发展以及兑现业绩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其三,高效的运营实力。 通过搭建ADC一体化平台,东曜药业展现了高效的运营实力。公司具备核心研发技术优势,实现了ADC抗体、原液、制剂等关键生产环节的集中化,从而降低了转移成本并减少了监管风险。这种高效运营模式也使得公司能够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提高了项目的执行效率,为业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十月,东曜药业全球研发服务中心在苏州工业园区也已正式落成并投入运营。作为公司新的服务中心和新的研发重点区域,这一中心的运营,进一步强化CDMO业务的技术研究、工艺开发、质量研究等能力。同时意味着公司将能够更好地整合研发资源,提高项目执行效率,从而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3·结语 从东曜药业交出的年度成绩单不难看到,一系列优异成绩的取得均立足于公司多年的行业深耕,形成的平台和技术优势之上。作为ADC赛道上的先行者,公司锚定潜力赛道,展现出来稳健的持续经营实力和盈利潜能,随着业绩层面的兑现,公司亦具备市场重估的潜力。 截至目前,东曜药业公司市值仅不到约13亿港元,考虑到公司的成长性以及在ADC CDMO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当前低估值下的吸引力相信已经足够诱人。
lg
...
格隆汇
03-22 08:59
AI风暴席卷传统医药赛道,公募基金迎来全新投资风口!
go
lg
...
成为未来现实。” 而AI制药这对于中国
医
药
行
业
来说,或许也是一个打开更广阔市场的新机遇。
lg
...
金融界
03-21 23:57
健麾信息(605186.SH):截至目前,公司累积的处方单数据已高达数十亿条
go
lg
...
域的创新动力。我们将持续投入研发,推动
医
药
行
业
的智能化发展。
lg
...
格隆汇
03-21 17:22
上一页
1
•••
47
48
49
50
51
•••
213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传美国对华限制不严格,全球风向变了!法国政府准备让步,中国还在等
lg
...
FX168日报:俄乌突传大消息!金价亚盘飙升25美元 日元暴涨近170点的原因在这
lg
...
中欧突发重磅!《华尔街日报》:瑞典确认“中国船只”破坏海底电缆 中国最新回应来了
lg
...
投行严厉警告:出现这一幕,人民币将创历史新低!
lg
...
俄罗斯发动联合袭击、普京“放狠话”!金价短线急涨近12美元 如何交易黄金?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4讨论
#链上风云#
lg
...
47讨论
#美国大选#
lg
...
133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522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632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