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创业50ETF(159682)早盘上涨2.54%,A股强势上涨
go
lg
...
中有4只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个股、5只
医
药
行
业
个股、1只互联网券商个股,ROE、营业收入增速指标均较为优秀。 可以看出,与创业板指数相比,创业板50指数更加聚焦,权重集中在行业市场份额更高,综合实力更加突出的成长龙头企业及核心成长赛道,为指数带来了更大的业绩支撑和价格弹性。 招商证券认为,从成分股市值分布来看,创业板50指数成分股兼具成长龙头公司与高速成长阶段的中小市值公司,聚焦创业板优势行业板块,科技含量高,适合投资者作为创业板的代表性指数及科技成长主题代表性指数进行配置。 风险提示: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债市发展的所有阶段,指数涨跌幅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亦不代表具体基金表现。文中个股作为指数成份股举例,不代表个股推荐和投资建议。创业50ETF(代码:159682)晨星评级为中高风险(R4),适合积极型、激进型投资者。基金有风险,不保证本金不受损失,不保证一定盈利,投资需谨慎。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基金公司立场,也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上述内容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所涉及的股票、基金等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1-16
喝酒吃药行情启动 生物医药ETF大涨5%领涨市场
go
lg
...
导治疗药品合理形成价格。 基本面来看,
医
药
行
业
上市公司整体情况:从剔除次新股的数据端口来看,2021前三季度医药上市公司整体的收入增速为17.73%、净利润增速26.35%、扣非净利润增速29.43%,整体在去年公共卫生防控低基数下有着恢复性快速增长。 光大证券研报指出,消费复苏预期下,消费医药很可能会成为2023年“春季躁动”的主旋律,且长期来看,随着未来实际数据的逐渐好转,医药消费板块今年的相对业绩优势将会凸显,并有望成为2023年的主线,当前值得积极布局。 兴业证券认为,后公共卫生防控时代医药复苏速度将在行业内居前,医药板块投资逐步回归主业,看好强复苏的消费医疗。同时,从海外宏观数据来看,加息预期降温将有望促进全球医药投融资数据的边际改善,对创新药和创新药产业链等相关板块形成催化。投融资数据2023年的变化趋势值得重点关注,展望2023年国内外需求端边际向好将是大概率事件。长期来看,持续看好创新药板块。核心关注“A”(集采对企业收入端的影响边际削弱,迎来业绩拐点)+“B”(创新或特色品种逐渐进入销售或产品数据兑现期)型的Big Pharma,以及具备差异化、国际化及良好商业化潜力的Bio Pharma/ Biotech型药企。 中信证券也认为生物医药制造及科研的核心产业链国产化仍将是2023年生物医药投资布局的最重要主线,2023年也将是创新药品和创新器械(设备)国产快速替代、快速放量的一年,生物医药产业国产自主化将进入新高潮期,建议用前瞻的眼光发掘在技术和管理能力上突出的企业,提前布局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的“隐形冠军”。医 有关部门常态化的药品和器械的集采,虽然带来了一定的投资不确定性,但是高质量、高性价比的创新医药产品有望迎来快速应用和放量,也鼓励更多的优秀生物医药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走向全球化、国际化,倒逼产业优胜略汰和改革升级,进一步助推拥有全球地位的“隐形冠军”的诞生。 对于医药板块的布局,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创新药沪港深ETF(517110)、生物医药ETF(512290)、医疗ETF(159828)以及疫苗ETF(159643)等医药类ETF,一键布局医药龙头股。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1-16
梁杏:为什么2023年看好医药多于食品?医药更看好生物医药创新药
go
lg
...
能也没有那么严重。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
医
药
行
业
的集采。2021年和2022年
医
药
行
业
很倒霉,受到了各种各样集采的影响。如果大家去计算某个具体的集采政策对相应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这个其实还是能够大致测算出来的。因为你集采了之后,它有降价的幅度或者根据历史去参考相应的降价幅度,测算了之后,其实你会发现集采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没有那么大。但是我们会发现,在2021年包括2022年的上半年,整个医药板块的估值还是在不断的下移。 2022年可能医药板块受到公共卫生防控的影响更大一些。但是2021年因为公共卫生防控的影响相对小一些,虽然受到集采的影响,但是景气度还是在的。可是2021年医药的估值也一直在往下移。这又是什么情况?这就说明市场中其实大家对集采政策是搞不清楚的,他其实他也懒得去算你的具体影响,就只顾着跑路了。所以如果我们真的去衡量、去量化集采的影响,可能得出来的结论就是集采对医药企业业绩的影响没有那么大。但是市场的感知不是这样的,市场其实担忧的是未来可能还有其他的集采,那我不如现在先跑为快。 所以去预判市场对一个事件或者政策的反应真的太难做了,就是没办法去量化它。所以2022年就是非常稀碎的一年。 好消息是什么?好消息就是2023年我们觉得这些框架或者说方法论很有可能会重新起效。因为我们的判断是2023年经济基本面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复苏,这可能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在这样的过程中,大盘或者说经济结构本身也会有比较好的一个表现。只要整体有复苏,板块里面有相应比较好的表现,那就可以按照基本面这个主要抓手去进行逻辑演绎或者说投资选择。然后这个框架它就可以重新回来了。 二、2023年国内经济环境分析 主持人:感谢梁总对2022年的总结。刚才梁总也提到了,对于2023年的经济情况还是相对比较乐观的,今年开年市场表现也还不错,大家对于2023年其实也是有一些期待的,请梁总详细跟我们分享一下2023年整体行情的一个展望。 梁杏:好的,我们还是从经济三驾马车入手来给大家去分析。 1、 消费 我们认为消费在2023年应该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反弹,前面也提到了12月份政策上有一个转向。虽然过去三年公共卫生防控对经济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但是在政策转向之后,后续我们受到防控的影响相对就小了。未来,公共卫生防控可能就已经慢慢的成为过去式,经济慢慢就可以走出来了。走出来之后,市场应该会有一个反弹,包括今年1月3号以后也恢复了航班往来,1月8号恢复办理签证,国际往来也会恢复。所以整个人员的流动、物品的流动等等就可以恢复起来了。 消费板块它会有一个反弹,但是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我们担心消费反弹的高度可能有限,为什么?因为我们其实看2019年也就是防控以前,整个居民消费支出意愿也是在缓慢下滑的。大家回想一下在公共卫生防控之前,我们也不是靠消费支撑经济增速的。所以我们现在很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就是,消费在2023年反弹的概率很大,但是反弹的高度可能相对有限。就不一定能回到2019年前的一个高度。可能会有很多人想把憋了三年的这口气释放出去,他会花钱。但是也有很多人会想着不知道未来怎么样,要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而且这几年大家都已经形成了降低边际支出的习惯。有的人想花钱、有的人不想花钱,这就是消费意愿。 然后我们看一下经济复苏,或者说人流、物流的恢复,可以参考周边的国家和地区。人流复苏还是挺快的,也是三四个月左右;越南从2021年10月份还是11月份放开的,在2022年2月15号这一天才放开国际航班往来。一开始放开的时候感染人数有一个小幅的增长,但是爆发其实是在2022年的2月15号开放国际航班往来以后,出现了一个极大峰值的爆发。之后客运量、人流量的恢复也花了几个月的时间。但是很有意思的是,越南2022年2月15号放开国际航班往来以后,虽然感染人数有非常大的爆发,但是到港人数持续不断的往上走,有一个比较好的修复。 所以,我们参考周围的地区,大约是需要3到4个月的时间。这个是我们之前给的一个判断。不过后来我们发现周围的同事在很快的时间就都感染了一遍,然后就感觉我们这个过程可能还挺快的。 为什么对经济有影响?我们现在的流动性是相对来说整体宽裕的,但是我们的供给端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大家都倒下了,那么生产或者说服务的人手就会不足,市场上的商品或者服务数量就不够,如果到时候大家的需求还在,但是供给又不足,那也会产生一个变相的。 2、投资 投资主要包括地产、基建和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我们比较看好房地产,因为房地产整个产业链在人均收入总值里面的占比达到25%,就是四分之一左右。2022年七八月份整个房地产的销售增速、新开工增速都在往下掉,我们也看到了它对经济产生的压力是很大的,大家就可以想象它对于增速的拖累有多大。所以2023年的话,要稳住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稳住房地产以及购房需求的正常恢复。 我们也看到,2022年房地产方面推出了“三支箭”的政策,在银行信贷、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等方面给予支持。我们认为2023年应该还会在供给端和需求端分别推出相应的一些政策支持,目的就是使整个房地产产业链企稳,至少不能成为整个人均收入总值的拖累。当然如果购房需求能够恢复,那是最好的。 整体来看,我们认为2023年应该能够看到房地产基本面的逐渐改善。 基建方面,我们知道基建和房地产其实在历史上是一对跷跷板,当房地产特别强的时候其实就不太需要基建,但是如果房地产不够的时候基建就会出来救驾。我们想一想2008年有一个非常著名的4万亿的政策,那个4万亿政策难道是去投房地产吗?肯定不是,它就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所以,当经济不好的时候,基建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包括在2022年增长,一方面是要稳住房地产,另外一方面当房地产下行的时候就要靠基建。 但是,不可能每年都要靠基建,所以2023年基建的投资机会我觉得首先要看房地产修复或者复苏的进程。我们认为房地产大概率是要达到一个企稳、需求复苏的目标,那这样的话,基建可能就不会持续发力,或者说基建的发力大概率会弱于2022年。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可能大家会觉得不知道固定资产投资是什么,简单粗暴一点的话,固定资产投资约等于制造业投资增速。制造业里面也分低端、中低端和高端。我们会看到公共卫生防控这几年对经济的影响还是挺大的,但是中高端的制造业投资增速这几年还是蛮好的。为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还能保持比较高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尤其是中高端制造业的投增速),就是因为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是我们全村的希望。 中国经济转型要往科技创新的方向去发展,就离不开中高端制造业,也就是科技成长这条主线。这条主线还是非常重要的,本身也在持续增长。但是有个问题就是出口可能会对固定资产投资带来一定的影响。具体我们在出口部分会展开说明。 3、 出口 出口方面,结合海外经济的增速情况,预计2023出口增速大概率往下。 为什么?我们看美国、欧洲、日本这些重要的经济体他们的经济增速、PMI值基本上都是在2021年二三季度达到峰值,2021年下半年开始就往下走了。2022年也是往下走这样的一个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国家的出口在2022年前三季度还是增长态势,其实是很不容易的。但是到了2022年四季度,随着海外重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速进一步往下走、PMI值往下掉,那其实出口的压力也就来了。 2023年,我们觉得出口大概率还是挺有压力的。对我们出口比较好的东西也会造成影响,我们看一下2022年中国对外出口比较好的东西是什么?基本上是碳中和主线,包括电动车、锂电池、光伏等等。所以2023年有可能会对我们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造成一定的影响,或者说扰动就来自于出口增速的回落。以上就是我们对于经济结构的分析和展望。 三、大消费领域行情解析 1、食品饮料:有反弹但高度有限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进行细分板块的一个解读,刚刚梁总也提到了消费。去年12月的时候,食品饮料其实也是展开了一个反弹。包括春节也要到了,大家对于大消费这个赛道也是非常关注。请梁总首先给大家讲一下您对于2023年食品饮料的投资机会怎么看? 梁杏:我觉得随着经济的复苏,消费包括食品饮料板块大概率也会有一个表现。但是我个人的看法是,食品饮料板块可能还是一个阶段性的反弹机会,具体的节奏可能不是那么好把握,但是倾向于是在上半年。 刚才也提到,春节其实是食品饮料的消费旺季,包括春季的糖酒会等等都是在春天或者说上半年发生的。相对来说,基本面上上半年可能会要好一些。因为我不知道二次感染或者反复感染这个潜在的风险点什么时候爆发,所以节奏上我没有办法非常清晰的把握。但是我觉得如果不考虑二次感染或者说反复感染的问题,应该来说上半年可能会比下半年机会更好。 另外,我觉得食品饮料在2023年的反弹高度可能相对有限。如果你问我绝对值有多高,我不知道。但是我想表达的是,2020年那样的高度应该是不会达到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食品饮料行业从2016年到2020年连续四年表现非常好,使得它的估值有极高的催化。比如国证食品饮料指数的估值在2021年1月到达它的最高点,是67倍的估值。当时我已经震惊了,67倍几乎已经是科技板块的估值了,我的经验里消费板块是没有这样高估值的。2021年和2022年就进入到了调整期,我们过去两年一直都在说它是要还债的,应该来说这个判断也是比较准确的。那么即便到了现在,食品饮料的估值大概是36倍左右,很难说这个估值已经非常理想了。所以这是制约食品饮料反弹高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它的估值过去两年虽然一直在还债,但是没有还到很便宜的位置。这个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所以2023年,在消费反弹的主线下我们认为食品饮料行业是有机会的,但是它可能更多的表现为阶段性机会,反弹高度可能没有办法期待特别高。原因就是,一方面居民的消费意愿从2019年公共卫生防控之前其实已经缓慢下行了,那么消费反弹可能也会受到居民消费意愿趋于边际保守的制约。虽然有一部分人想报复性消费,但是更多的人可能会想把钱留下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这就不是有没有钱的问题、而是有钱不想花的问题。当然如果后面国家推出了各种消费券或者各种促消费政策,那我们就要看这个政策的刺激力度到底有多大。所以我们只能有一个基础的判断,但也可能有有一些我们预料不到的事情发生,比如说如果到时候国家推出消费券的力度非常之大,它有可能有行情。 另一方面就是,食品饮料行业的估值可能消化的也没有那么彻底,现在的估值水平在历史上并不算很便宜的位置,大概还处于中等偏上一点点。那它的估值不够便宜的话,也会相对来说制约反弹的空间。 当然,我们还是要反复跟大家强调,食品饮料它本身是个常青树,所以长期或者坚持定投的话,问题也不是特别大。 2、
医
药
行
业
:未来可期 主持人:请梁总再给大家讲讲医药板块。 梁杏:我从短期、中期、长期这些维度来给大家分析一下医药板块当前的基本面情况,以及2023年医药板块是不是有希望会迎来复苏。 先说一个结论,我觉得医药2023年大概率能够跑赢食品饮料,也就是2023年
医
药
行
业
的反弹高度大概率会高于食品饮料。 (1) 短期因素:集采和公共卫生防控影响边际改善 虽然集采可能还会有,但是像2021年和2022年那么密集的集采不一定那么多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集采可能还是会有,但是可能影响不是那么大。当然我们其实没有办法说在年初就能完全把未来所有的集采都预测到,集采有国家级别的,还有各省市的,人家也不会提前都告诉你了对吧。如果后面要出来比我们现在预期的严重很多的集采品种,那是另外一回事儿。我只说我们现在站在年初,看到的可能就是TAVA、主动脉、化学发光、OK镜有一些集采,这个幅度和力度的影响可能不会有那么大。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的话就是刚才前面说的公共卫生防控因素。其实在2022年,公共卫生防控对医药板块的业绩还是有一定影响的。除了核酸检测相关企业在2022年可能业绩稍微好看一点,其他医药企业其实很郁闷的,因为你的研发、生产销售同样会受到影响,那他的收入可能就会受到边际影响。所以2021年集采没有把
医
药
行
业
的基本面和景气度打趴下,但是2022年他们反而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但是我们现在来看,2023年人流物流都会有一个很好恢复。在这样的情况下,医药企业研发、生产销售的效率也会得到一个有效提升和恢复,那它的基本面也会得到一个修复。 所以,短期来看,集采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了。另外,政策转发生转向后
医
药
行
业
的基本面也会得到一个很好的修复。 (2)中期因素:政策支持 我们看到去年四季度医药板块就开始反弹,其实是有一些政策上的诱因的。 一个是去年十月份好像有一个生化的集采,降价幅度不及预期,没有想象中降价那么多。第二个是医疗新基建,就是贴息贷款,超过千亿元的财政贴息贷款落向医疗器械行业。 医疗新基建这个词在2020年的时候比较火,我们知道老基建是“铁公基”,新基建就是很多跟科技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医疗为什么也算是科技板块,因为它里面很多东西还是有一定科学技术含量。比如ICU的整个监测设备,你得有技术含量才能把病人的体征做一个更好的监测。 (3)长期因素:老龄化和消费升级 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出来了以后,如果拿60岁以上的人数跟第六次人口普查去比的话,多出来10%。就是相当于每过十年60岁以上的人口多10%,这个速度其实还是蛮触目惊心的。加上现在新生儿的数量也没有那么多。我们国家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后人均预期寿命是不断提升的,像一线城市北京、上海人均预期寿命之前是70多岁,现在可能都要到80多岁了。其实大家的身体就像机器,零件总有遇到问题的时候。很多人年纪还比较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因为各种压力导致身体的小毛病很多,随着年纪越大就越需要去跑医院、用药也会增多。所以
医
药
行
业
的这种长期逻辑,或者说支撑还是存在的。 我有一次出去跟别人交流,对方说人口老龄化应该是
医
药
行
业
的负面因素,当时我都惊呆了。他说老龄化以后再过好多年,人口就越来越少了,那么
医
药
行
业
的需求就慢慢减少了。我觉得一个长期因素里面,它肯定有很多正面的也有一些负面的东西,但是我们可以去看,老龄化对
医
药
行
业
的正面影响应该还是更多一些,因为老龄化这个过程中其实伴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提升。你可能以前活70岁,但是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医疗技术提升了,以后你能活80岁,那你多活了十年就要用大量的药物维持或者说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 同时,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它也是一个消费升级的过程,因为咱们的经济水平相比以前肯定有极大的提升。现在大家对用药,而且用好药改善生存质量是有非常深切的愿望。比如说寿命从70岁提升到80岁,让我在床上躺着多活十年我愿意吗?不愿意。但是如果有药物能够有质量地提升我的生活质量,比如说拄个拐杖多活十年,那我肯定还是愿意的。甚至再有药物能够使你不用拄拐杖,走的慢一点并且多活十年,那我相信大家都是愿意去使用这个药物的。 所以长期的逻辑就是人口老龄化和消费升级的支撑。 整体来看,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什么?就是短期、中期、长期逻辑其实它都有一个共振向上的过程。刚才前面也说到2022年其实医药基本面是往下走的,受到了公共卫生防控的影响,但是2023年这些问题都会得到一个改善,所以基本面上的短期、中期、长期逻辑都是向好的。当然如果突然出了个什么超预期的集采,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但是现在来看,我们觉得
医
药
行
业
还是蛮好的。 (4)估值:仍在底部 说完了基本面,我们来说估值。
医
药
行
业
在2021年和2022年连续两年的打击之下,它的估值其实是到了非常低的位置了。去年四季度有一个小的反弹,现在虽然不是最便宜了,但是还是底部,还是处在历史上的一个长期底部。 为什么我刚才前面会做一个结论,觉得2023年可能医药板块的机会会比食品饮料要好。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基本面上都会有复苏,但是估值上,食品饮料跟医药比它就没有那么便宜。医药的估值它就是很低。估值低的东西,那你反弹的空间理论上来说就会更大一些。 这就是
医
药
行
业
的整体情况。我们公司有很多医药方面的基金,有大的覆盖整个
医
药
行
业
的国泰国证医药卫生指数基金(160219),还有聚焦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生物医药ETF(512290),还有创新药相关的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医疗ETF(159828)主要包含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还有更细分的疫苗ETF(159643)。 (5)
医
药
行
业
中重点关注生物医药和创新药
医
药
行
业
中如果要具体去挑的话,我会比较建议大家关注创新药和生物医药的方向。因为这个方向可能科技含量和科技属性更高一些。 比如我们的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也包含了港股的创新药,所以它的弹性还是蛮好的。创新药本身也是未来
医
药
行
业
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创新药和生物药有什么区别?就是生物医药里面它有生物创新药,有IVD、血制品、疫苗,还有辅助生物创新药企业工作的CXO。创新药它是包括生物创新药和化学创新药。其实生物创新药和CXO部分是有重叠的,疫苗可能也有一些重叠,因为疫苗本身也是属于生物领域,也有很多创新的范围。比如说现在出来的mRNA技术,还有重组蛋白疫苗,它可能就跟生物科技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它也在生物创新药里面会出现。 从弹性上来说的话,创新药要更猛、弹性更大一些,生物医药就是方向可能更确定,它就是走生物科技这个方向。所以从弹性,以及发展方向来看,我觉得可能创新药这个方向是未来的一个重点。 当然,也不代表说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不好,其实医疗器械尤其是高端医疗器械也是有科技含量的,比如国产心脏支架和海外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都是有追赶的空间。包括国内的骨关节跟海外的优秀同行相比也都是有差距的,无论是医生的操作便利度还是病人的舒适感上,都有一些差距值得去追赶。 所以,其实
医
药
行
业
有很大的国产替代空间,就是你要把技术提上去追赶人家,现阶段差距还是有的。 举一个例子,最近很火的P药和阿药,实际上从临床数据来看,P药的效果它还是比阿药要好。但是我们要想一件事情,如果以后我们国内也能够造出同等效果,或者说效果比人家还要好的药品,那我们干嘛还要去抢购海外的药对不对。 如果我们自身的这种科研能力提升到可以跟海外并肩甚至超越海外,那其实我们的这个市场它就不仅仅是国内的市场,全世界的市场都有可能是我们的。所以
医
药
行
业
还有很深远的空间。 3、养殖:2023年基本面有超预期可能 主持人:消费板块还有一个养殖行业,去年受到猪肉期的催化吸引了大家的关注。其实到了春节也是猪肉的一个消费旺季。但是前段时间养殖并没有如预期上涨,您认为这个主要原因是什么,2023年养殖行业还有机会吗? 梁杏:我觉得养殖行业涨幅不如预期有一个很重要的关系,就是二级市场的学习能力或者说学习水平太快了,然后就造成了一个博弈。这个影响还是挺严重的,可能在过去几轮猪周期里边,大家都没有充分的去了解和学习能繁母猪存栏量这样的一个指标。 但是这一轮猪周期就感觉好像大家都非常关注这个指标。包括去年年底、今年年初,为了这个指标大家还炒作一团,分成两派非常鲜明的观点。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指标。能繁母猪存栏量为什么重要,因为能繁母猪它就是养殖行业的产能。这个产能大约是分成4加6个月,什么意思?4个月是母猪怀孕生小猪的时间,术语叫育种。剩下来6个月是小猪生下来以后花六个月的时间养大,这个术语叫育肥。 猪肉这个行业其实挺有意思的,它的需求相对来说是比较固定的,当然也会有变化,但是大体来说就是5000万吨上下。2010年到2018年都是5000万吨往上,2019年以后就往下掉,因为2019年受到非洲猪瘟的影响猪肉特别贵,然后2020年到2022年这三年受到公共卫生防控影响,走亲访友、商务往来都少了很多。所以这个需求就掉到了5000万吨以下。整体来看,需求虽然有变化但是相对还是比较稳定的,不会上涨下跳太厉害。所以这个行业主要是由供给去决定的,供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能繁母猪,也就是产能。这个指标有提前十个月的指示期,这十个月就是育种4个月加育肥6个月。 这十个月的指示期它有一个什么作用,比如说2022年4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就到了底部了,那么之后养殖户开始补栏,按照10个月推算,2023年2月份刚好就是春节过后猪肉供给增加导致猪肉价格往下掉。这就是为什么2022年十一猪价创出了新高(27元/公斤),但是没反弹多少天二级市场就开始往下掉,后面就开始进入到了一个震荡阶段。这个其实主要还是市场的博弈心理在作怪的一个原因。因为我已经觉得,2023年2月份以后就不行了,那我肯定不会真的等到2023年2月份,我肯定现在就提前跑了呀。这个就是市场二级市场的一个博弈心理。 我们再来说基本面的情况。现在很有可能会出现的2023年的基本面情况是什么?有可能是补栏不足。前面说了2022年4月份猪周期就到底了,然后我们也会看到养殖户它慢慢的就开始补栏。这个补栏的行为会增加母猪和小猪的饲养。其实2022年4月份以后到现在,补栏都没有那么积极。这跟2019年非洲猪瘟有关,当时母猪死了很多,市场上的猪就很少,所以猪肉价格暴涨。之后养殖户积极补栏,导致存量上的非常快。所以2021年,猪肉价格暴跌是这么来的。 到了2022年的四月份,猪肉价格也开始反弹,到6、7月份的时候价格就特别高。但是这一轮的感觉就是,因为养殖户他们上一轮的伤害还是在的,所以其实我们会看到2022年4月份以后,这个补栏的积极性就没有那么高,最高的时候月度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也就是1%点多,好像没有看到破2%的。然后到去年11、12月,三方咨询机构给出来的数据竟然还是负值。但是我看到有关部门公布的去年11月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数据是正的百分之零点几。所以我们确实看到补栏的积极性没有那么高。 所以很有可能发生的一个基本面上的情况就是,因为补栏积极性不高,所以2023年市场上猪的供应其实也不多,但是2023年消费可能是有反弹的,虽然高度有限,但是只要人流、物流恢复,走亲访友、商务往来又会忙起来,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猪肉的消费量也是会有复苏的。虽然我们说整体需求相对稳定,但是多多少少有点小复苏。那么在这个复苏的过程中,供给又跟不上,有可能2023年的猪肉价格还是会维持在高位,甚至不排除有创新高的可能性。所以这个就是它的一个基本面情况。 现在二级市场其实这几天养殖ETF(159865)有反弹了,而且最近持续有资金流入。这说明最近二级市场对养殖板块的兴趣又有点回来了。因为大家发现11、12月的能繁母猪存栏量数据又不行了,那它就开始在走“可能供应不足、基本面复苏,导致猪价维持高位甚至创新高”这样的一个逻辑。养殖行业还是挺有意思的,总是在震荡,等基本面数据确认之后就会开始有一个二级市场的情绪博弈。 这些东西如果大家能够跟得上,你就去做短期的这种博弈,但是我觉得其实短期的博弈真的不是那么好做。其实,养殖行业它本身也是有长逻辑的,因为猪周期它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小周期连成的,你会发现长期下来猪价还是持续上涨的。比如我们想想猪价现在多少钱一斤,我们小时候多少钱一斤,爸妈小时候多少钱一斤。过去30年猪肉价格的涨幅其实也是非常巨大的。 另外就是养殖这个行业其实也是在向头部集中的。大家觉得养猪需要技术吗?有科技含量吗?好像不太有对吧。但是现在养殖行业的发展趋势就是集约化、数字化,通过智能化的方式来养猪,慢慢就会把小的养殖户、养殖场淘汰出去,当然现在不是说马上就淘汰,但是它是一个趋势。长期下来的话,向头部集中应该来说也是一个趋势。比如像美国前五大养殖场的占比是35%。我们国家前五大的占比现在差不多是10%。所以应该来说还是有很多空间的。 所以这就是养殖行业的一些长逻辑,如果你觉得短期的周期不好把握,你又想能够跟上猪肉价格的涨幅,那么做一个长线的投资布局也是可以考虑的。我自己也觉得,有的时候二级市场的情绪变化和波动有点太大了。在养殖这个行业上,大家对于关键指标的习得特别快才行。能繁母猪存栏量这个数据大家也是很好找的,因为有关部门每个月大概10号左右都会发布数据。想要尝试做二级市场博弈,那你可以关注这个关键指标的变化。如果你觉得短期博弈做不好,那你就做我刚才说的长逻辑也是ok的。 四、港股市场机会解析 主持人:接下来请梁总聊聊港股的投资机会。 梁杏:港股是这样的,在2022年尤其是上半年的时候,港股的跌幅也是非常大的。当时有中概股的影响,有美相关部门加息的影响,因为港股跟美股也有一定的情绪和资金上面的联系。港股它是一个自由的市场,所以会更容易受到像美相关部门加息等等风险因素它的影响。 所以港股去年的波动是非常非常大的。那在今年的话,很多相关因素都有缓解。我们刚才说,港股跟A股市场或者说跟内地经济也是高度联系的,很多A股的股票也在香港上市。很多香港公司跟内地也是有业务往来的。所以联系真的是千丝万缕,没有办法说剥离出来的。那我们刚才前面花了很长时间给大家分析,2023年我们认为国内的经济应该来说是会好转的,然后有一个复苏的过程。那么从基本面上,对港股上市的很多相关公司会有一个支撑,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的话,我们刚才也提到了,港股可能跟美国的风险资产或者说流动性也是有相关的关系,那比较好的消息就是,2023年外部的流动性就是美国加息是有望放缓的。有些卖方预测,美股加息终点可能是在4.5%-4.75%的水平,有可能到2023年四季度就开始转向降息了。目前大多数的市场观点认为美国加息的终点应该在2023年的上半年,到年底的时候并不排除它会转向。因为就像我刚才在给大家讲出口的时候,提到一件事情就是不管是欧洲、美国还是日本这些重要的经济体,他们的经济增速都是在往下走的。它的人均收入总值的走势,还有PMI的方向其实从2021年二三季度开始就到达了一个高点,之后就开始变成了趋势往下的方向。所以其实美国它也不可能说无限制一直加息下去,也需要它的流动性来支撑经济的复苏或者说支撑经济继续发展。所以,外部的流动性应该来说也会得到一个相应的放松。 所以,第一,国内的经济复苏可能对港股的很多上市公司基本面有支撑;第二,海外流动性的改善。第三点我们来看一下相关政策的边际变化。 在香港除了传统的房地产之外,现在香港那边非常热门的就是科技股。比如我们的港股科技ETF(513020)除了互联网企业,还覆盖了生物医药、新能源、芯片等等。当然有很大一部分是A股的上市公司在香港上市,还有一些是A股没有的,比如港股科技股的“蔚小理”就不在A股上市。还有很多互联网企业比如腾讯、网易也不在A股上市,就可以通过一些基金的方式去进行投资。 具体来看,互联网方面2022年其实监管已经常态化了,跟美国的审计摩擦也逐步得到了妥善的解决。2023年我们要全力去复苏经济,所以很多方面可能也会有政策上的优化和边际改善,从政策面来说我们觉得问题也不是特别大。互联网企业在2022年还做了很多事情,比如说降本增效。很多相关企业三季报的就能看出降本增效的效果,对业绩是有改善的。 第四方面的话,就是港股的估值。之前大家就老是说港股便宜,有人说港股值得投资是因为便宜,也有人说港股都便宜了十几年了,这其实是之前大家对于港股估值的讨论。包括去年其实我也会反复跟大家强调,我们去买港股应该注重的是它有A股没有的一些稀缺标的,而不是说冲着它的估值去买。 去年其实并没有看到港股估值有回归这样的一个趋势,但是在今年我们要说这个估值低确实还是一个挺好的优势。未必说它要向A股完全靠拢或者回归,但是因为估值低,它稍微弹一点就能够获得估值上的股价贡献。 所以,整体来看,港股目前拥有这四方面的优势。虽然去年已经开始有反弹,但是今年应该还是有机会的。大家可以去港股科技ETF(513020)和港股通50ETF(159712)。港股科技就是投资香港的科技股,港股通50是一个宽基,就是在港股通里面选了50个最大、最有代表性的股票。要论弹性的话,港股科技肯定是比港股通50大的,因为港股科技ETF里面是成长股,但是如果你想选一个代表港股方向的资产,那港股通50ETF它是可以达成目标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去选择。 五、2023年投资主线梳理 主持人:最后请梁总跟大家总结一下2023年您看好的投资主线。 梁杏:前面我们梳理过经济的三驾马车,我就顺着这个来给大家再梳理一下对应的二级市场一些行业和板块的投资机会。 1、 大消费板块 消费方面,食品饮料和医药都是看好的,但是可能更看好医药。然后医药里面,生物医药、创新药可能会弹性更大。另外养殖的基本面在2023年会有超预期的可能性,是二级市场的博弈心态比较重,如果把握不好的话就建议大家放弃,或者从长逻辑来处理都是可以的。 消费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就是汽车,汽车其实是连接消费端和制造业两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国家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大力促进汽车的消费,2023年我们认为还是会继续促进下去,但是它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就是新能源车现在的占比越来越高。我们前面在讲投资的时候,讲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可能会受到出口的影响,首当其冲就是碳中和主线,所以新能源车、光伏虽然基本面都还是很好的,但是2023年可能会受到出口影响导致波动加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汽车可能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有一点波动。 所以我不是说汽车机会不好,我是说它机会挺好但是可能会有波动,如果你能够承受这个潜在的波动和风险,那么汽车还是可以搞的。我们的汽车ETF(516110)是全市场唯一的一个品种,别家没有整车比例这么高的产品,它有55%的整车、38%的零部件,还有一些智能驾驶之类的东西。 另外,疫后修复也可以关注影视ETF(516620)。影视方面,这三年你去了多少次电影院,2023年我相信大家会比前面三年更多的走进电影院,这个其实是有一个基本面上的修复。 游戏我们也是看好的,一方面它基本面确实有复苏,去年腾讯等游戏公司都拿了不少的游戏批文,而且游戏估值也不贵。另外很多公司游戏出海也很积极,同时还有元宇宙概念的加持。当然元宇宙是一个机遇风险并存的东西,一旦炒作概念的时候能给你炒成天,但是它也能让你下来。所以游戏板块可能波动会比较大。如果是按照它基本面走的话没什么大的问题,但是一旦有元宇宙这个概念加持就上上下下特别快。可以关注游戏ETF(516010)、游戏沪深港ETF(517500)。 2、科技成长板块 再看看科技成长板块。 (1) 芯片 我们对芯片的观点就是短空长多。 芯片有三重周期,需求周期、科技创新周期、国产替代周期。目前需求周期还是在往下走,可能2023年随着经济的复苏,芯片的需求周期会进入上行阶段,但是在那之前我们的观点还是小空的。科技创新和国产替代这些中长期周期都是往上的,所以它就是小周期往下、中周期往上、长周期往上。 什么时候可能变?可能要到2023年的下半年基本面会发生变化。大家想捕捉它基本面的变化就勤搜新闻,有没有芯片砍单这样的情况再出现,如果没有了,大家都开始对芯片追加订单,然后晶圆厂扩产了,搜到这样的新闻可能就是可以考虑大力投资芯片板块的时候。现在比较适合做定投,或者分批布局。 (2) 信创 信创从去年十一之后就很热,信创现在在市场上没有直接的ETF,相关性非常高的是我们的软件ETF(515230)。 信创其实业绩还没有释放出来,去年业绩也就是个位数。信创去年四季度在二级市场涨了20%多,有一点透支。但是今年的话,基本面是很有可能跟上来的。因为信创分成政府信创和企业信创,政府前面三年都在抗疫,没时间、没精、没钱来搞信创。现在随着公共卫生防控告一段落了,那未来政府就有时间、有精力去搞政府信创了。然后企业信创也很积极,还在持续的加入。企业信创在各个行业都会出现,就是百花齐放的一个局面。 所以2023年,大概率能够看到整个信创产业包括软件行业的业绩有所改善。而且还有政策的强力支撑。大家如果想去投信创,可以关注软件ETF(515230),相关度还是很高的。如果你觉得信创的波动大,想搞一个稳一点的,可以考虑计算机ETF(512720)、通信ETF(515880)。这两个的波动都比软件ETF要小一点,但也不是没有波动。是风险资产就一定会有波动的,大家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去。 (3)军工 说到自主可控,军工肯定也是首当其冲。军工这几年业绩向好,缺点就是大家老是觉得不够透明。又不让我去调研,然后也不够透明,过往还老是炒概念,所以资本市场有的时候不太喜欢军工。 去年军工被压的很惨,2023年军工的估值以及基本面应该是能够看到投资机会的。不过波动也是比较大的。所以建议大家还是分批或者做做定投,军工板块长线肯定还是向好的,而且现在已经不光光是说我们国内的武器装备行情了,比如之前研发的东西现在都要生产,然后都要给装备上。我们会看到,海外的一些国家他们的军费开支也在提升,我们国家一直都是在7%左右。有一些处在和平状态的国家也开始提升军费开支。所以军工我们觉得还是非常重要的。2023年军工ETF(512660)也是值得关注的。 (4)碳中和 碳中和刚才说过了,2023年应该来说基本面是好的。碳中和这个大的方向问题肯定也不大,然后就是小小的波动会放大。因为今年出口可能会往下走一走,但是我们也会看到像光伏它的上游也在降价,然后技术也有创新,降本增效等等也都有,所以前景也不差。就是有一点小小的波动可能会放大,所以大家要有这个心理预期。 就是这个东西还是好的,不过可能海外需求扰动会使得它波动有点放大。可以关注碳中和50ETF(159861)、新能源车ETF(159806)、绿电ETF(159669)。 3、 周期板块 有色的话,2023年我们也比较看好。因为美元掉头之后,有色、黄金这些都会有表现。但是有色其实它有一块是来自于新能源车的需求。新能源车的问题刚才前面讲过了,基本面还是好的就是有点小波动。可以关注有色60ETF(159881)、矿业ETF(561330)。 煤炭也有可能不会有这么高的一个涨幅,应该还是会有阶段性的行情,可能要从用电高峰那个时候开始。今年煤炭收益可能不会有前面三年那么高。 房地产还是值得关注的,大家可以继续看一下房地产的发展进程,有可能上半年涨的会比下半年要好一些,因为要使经济企稳,政策上肯定是上半年先出。家电、建材在2023年可能也会跟着房地产产业链有表现的机会。可以关注家电ETF(159669)、建材ETF(159745)。 4、金融板块 金融板块我觉得可能成不了全年主线。因为金融板块它有一个大的帽子叫做“服务实体经济”。其中的证券行业有可能有阶段性行情。 说了这么多,一个结论就是权益资产2023年应该是有所表现的。建议大家在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范围之内,可以适当的增加权益资产的配置。不管是A股、港股甚至美股都有机会。美股方面就是美国加息到头以后也有可能会迎来反弹的机会。 商品我们比较看好黄金。随着美元加息到头,黄金也还是有机会的。可以关注黄金基金ETF(518800)。 债券建议大2023年的时候可以稍微小心一下。因为经济复苏的时候债券它有可能就会进入一个震荡调整阶段,赔率也比较低。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1-16
生物医药板块强势领涨,生物药ETF(159839)上涨超3%
go
lg
...
TF(159839)配置A股30个生物
医
药
行
业
龙头;医药ETF(159929)把握医药板块整体行情;医疗器械ETF基金(159797)既有医药属性又有高端制造属性,全面覆盖医疗设备、体外诊断、高值耗材、低值耗材等医疗器械核心领域;中药ETF(560080)聚焦中药生产与销售等相关领域;美股生物科技ETF(513290)是全市场唯一一只美股行业ETF,是投资美股生物科技产业最便捷的工具,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全球资产配置标的;港股生物科技ETF(513280)聚焦港股生物医药医疗行业。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1-16
创新药ETF(515120)涨3.87%,凯莱英盘中涨停
go
lg
...
B涨超10%。 西南证券认为,创新仍是
医
药
行
业
持续发展的本源,
医
药
行
业
投资需要回归本源,从而寻找一些确定性。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1-16
恒生医药ETF(159892)延续强势涨超1%,绿叶制药涨超10%
go
lg
...
明确,降价温和,创新药板块关注度提升,
医
药
行
业
性价比突出。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1-16
北上资金“跑步入场”,3200点不远了?
go
lg
...
来的对于“更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推动生物
医
药
行
业
长期发展的核心因素,而提供更好治疗手段的核心在于创新驱动。随着2023年我国对于经济发展的决心不断加强,公众健康意识日益增强,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内在向往,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药板块将重回主线。 来源:Wind 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的标的指数中证沪深港创新药产业指数当前市盈率正处于自上市以来28.40%的分位,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定投、逢低建仓的方式布局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把握创新药行业的投资机会。也可以关注医药板块其他细分方向的疫苗ETF(159643)、医疗ETF(159828)和生物医药ETF(512290)。更多干货可以回看《梁杏:2023年关注消费和科技,地产阶段性,医药比食品更具性价比》。 地产链1月13日也有一定的上涨,建材ETF(159745)、家电ETF(159996)双双涨超2.5%。 来源:Wind 消息面上,1月12日相关人员在《关于上海调整楼市四限政策的建议》中发表的提议给全国房地产市场都带来了不小的撼动。提议中建议有条件、分区域地放松限购。远郊区域,外地户籍购房要求从5年社保缩短至2年社保。同时建议为了应对楼市降温,建议10万/平方米以上高端住宅保持限售的基础上,全面取消其他新房限售。 建材方面具体来看,玻纤库存近期出现下降但仍居历史高位,可能仍需等待需求端的回暖,包括地产底部复苏、基建逐步发力、汽车销量复苏及风电快速发展四个方面,若纯碱供给端好转、纯碱价格下降,行业有望较2022年有一定的盈利修复。水泥行业或加速并购重组的节奏,供给侧改革的继续推进有望推动供给结构进一步优化。消费建材、玻璃需求的复苏需要观察“保交楼”政策的具体落实情况。可以关注建材ETF(159745)。(详见《建材行业投资机会解析》) 基本面上,保交付下大宗业务逐步回暖,零售端业务有望通过多品类融合,促进地产产业链下游板块家电行业的修复性增长。随着全国公共卫生防控感染数据逐步达峰后,线下零售卖场及客流有望回升,同时春节后开门红营销活动、315大促来临,家居企业零售业绩增速有望持续回暖。 春节期间,促进消费,提振市场信心,已经有部分城市给消费者发放消费券,有望拉动家电消费。近期,政策端利好不断,随着地产政策的回暖以及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的贯彻落实,有望改善家电行业终端需求。目前,家电行业已经位于历史估值底部区间,配置价值凸显。 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布局家电ETF(159996)一键局部家电行业龙头,把握疫后消费复苏和房地产行业回暖双重逻辑加持下的投资机会。不过也要警惕,2023年房地产回暖速度不及预期和内需疲软的调整波动风险。(详见《徐成城:“扩大内需”政策红利来袭,家电板块是否有望复苏?》)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1-16
1月16日国内四大证券报纸、重要财经媒体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go
lg
...
居于第三位。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市场对
医
药
行
业
整体保持乐观态度,中长期来看,持续看好创新药和创新器械细分板块。 上海证券报 31个省区市锚定2023年经济发展目标航速 记者梳理发现,除京津两地外,其余地区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均不低于5%,且半数以上地区设定的目标增速超过5.5%。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地方已传递出拼经济搞建设、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信号。各地强调以政策的强度和工作的力度稳增长、稳预期、强信心。 内外利好共振 今年A股可更乐观一点 在经历了开年首周的快速拉升后,上周A股市场整体高位盘整。行业板块从普涨转为快速轮动,前期领涨的新能源及大消费主线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撤,由金融、信创板块接力“领跑”。机构观点认为,高频数据验证与基本面预期形成改善正反馈,各类投资者增配A股已成共识。短期来看,节前最后一周交易,市场或有调整,但春节后市场的修复趋势已高度明确。 多只基金去年四季度调仓路径曝光 保持高仓位运行 提高组合均衡度 基金2022年四季报渐次披露,公募的投资底牌逐渐亮相,多位百亿级基金经理的调仓路径随之曝光。去年四季度,市场较为震荡,基金经理的打法颇为相似——逢低捡拾筹码,增强组合进攻性,保持高仓位运作。展望后市,基金经理普遍较为乐观,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将逐步复苏,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优质成长企业将持续涌现,当前时点权益资产配置价值较高。 新版人身险产品“负面清单”再扩容 增额终身寿险、养老年金迎多条“禁令” 记者获悉,银保监会人身险部近日在业内下发《人身保险产品“负面清单”(2023版)》。“负面清单”(2023版)较上一版扩容,备受关注的增额终身寿险、养老年金、慈善赠药相关条款的部分表述被纳入“负面清单”,险企产品设计中不得使用。 证券时报 地方稳投资量质兼备 多渠道确保资金来源 在扩大国内需求同时,各地积极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从近期各地出炉的投资目标来看,无论投资增速还是年内计划投资额度都有详细部署。投向上,基建领域仍是重点,同时,工业技改、产业项目成为多地部署稳投资的亮点。专家认为,在政策加力、产业转型升级紧迫性提升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新一轮产业投资周期有望开启。 北京今年经济增长设定4.5%以上 支持北交所扩大交易规模 报告提出,2023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4.5%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要支持北交所扩大交易规模;用好政府专项债,在清洁能源等领域再发行一批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项目;并全面推动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保持千亿元以上投资强度,实现三大文化设施建设投用。 公募参与定增热情高涨 投资者不可盲目“抄作业” 近期A股市场企稳,不少未解禁的定增项目浮盈比例不断提升。进入2023年以来,公募基金参与定增的热情持续高涨。公募基金在选择定增标的时,往往会选择业绩确定性高,以及短期估值、价格合理的公司或行业。不过,要提醒的是,公募基金参与定增往往能获得比当时市价低的成本,投资者不可盲目跟风参与定增股的炒作。 ETF份额大幅增长 芯片与军工主题成新宠 近期,一些此前热门的成长主题ETF份额迎来大幅增长。数据显示,截至1月13日,超两成ETF迎来份额净增长,其中芯片、军工主题备受资金青睐。过去几年,我国ETF市场发展迅猛,成交活跃,已成为资金的重要配置工具。 证券日报 九日内四组央企专业化整合密集落地 2023年有望打造更多“新样板” 1月14日,中国三峡集团与中交集团水利电力建设资源专业化整合项目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经协商一致,中国三峡集团将所属中国水利电力对外有限公司划转中交集团。记者梳理后发现,从1月6日国资委举办中央企业新能源智慧运维服务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开始,九日内有四组央企专业化整合落地。 旅游行业加速回暖 人才短缺亟待解决 近年来,旅游业发生了很多变化,对于相关人才也衍生出了新的需求。一方面,在需求回暖的背景下,导游、地接等人才的短缺会造成较大影响,这种现象更多出现在出境游市场。另一方面,旅客对于本地游要求更为个性化和精细化,相关消费持续升级,对旅游业工作人员也提出更高要求。 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多点开花” 专家:注重开展企业融通创新 1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消息,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印发《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提出,2023年培育100家左右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券商经纪业务迎新规 专家:机构佣金价格战有望被遏制 证监会于近日发布的《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将于今年2月28日起施行。据悉,《办法》按照“回归本源、丰富内涵、加强规制、有序发展、保护客户”的思路,从经纪业务内涵、客户行为管理、具体业务流程、客户权益保护、内控合规管控、行政监管问责等六个方面作出规定。 人民日报 加快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正当其时 近日,证监会启动了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3年行动。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更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推动力。当前,加快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正当其时,能为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巩固“基本盘”、增加“动力源”。 第一财经 金融支持地产四大方向明晰 多项结构性工具将发布 “最近我们在研究推出另外几项结构性工具,主要重点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包括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住房租赁贷款支持计划、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等,届时出台后我们会另外再作一些详细披露和发布。”1月1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介绍。 国家再出重磅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 加大专精特新培育力度 针对当前中小微企业面临的生产经营困难和结构升级难题,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印发《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提出了15项具体举措,进一步推动稳增长稳预期,着力促进中小微企业调结构强能力。 经济参考报 年报预告释放盈利改善信号 经济复苏趋势明显 A股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预告正密集披露中。整体来看,业绩预喜股占据多数,多家上市公司经营稳健显韧性,上市公司释放盈利改善信号。机构普遍预计,稳经济政策持续发力,经济复苏将是2023年的主旋律,上市公司盈利也有望回升。 百余家A股公司获基金调研 高景气行业受重点关注 2023年以来,A股、港股市场持续回暖,包括家用电器、食品饮料、电力设备等在内的多个板块明显上涨。为“备战”新年投资,众多公募基金也马不停蹄地开启了上市公司调研,新年以来共有160家A股上市公司获得基金公司调研,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参与其中。从调研领域来看,大消费、电子、电力设备等高景气行业受到重点关注,不少热门公司近段时间股价表现亮眼。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lg
...
东方财富网
2023-01-16
A股头条:影响2.1亿股民!证监会发布;从三方面支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央行发声支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go
lg
...
冠治疗药品合理形成价格。这将是影响今年
医
药
行
业
走势的两大底层逻辑。 6、美凯龙:阿里巴巴有意向行使换股权利 取得2.48亿股公司股票 美凯龙公告,控股股东红星控股于2019年5月14日面向合格投资者发行债券,标的为公司A股股票,发行规模为43.594亿元,债券期限为5年,本期债券已进入换股期。13日,阿里巴巴作为本期债券的唯一持有人出具了关于本期债券的《意向函》,阿里巴巴有意向以8.44元/股的价格行使换股权利,即通过换股方式取得公司2.4822亿股A股股票。评:美凯龙债务缠身,建发股份入股成了大股东,美凯龙停牌前的股价不到5块钱。阿里巴巴这个转股暂时还是清楚是为了尽快抽身而转股,还是看好与美凯龙之间合作机会。 7、以大为美!上证50自低点涨超20% 招商银行等多股反弹超40% 自去年11月以来至今,上证50指数持续拉升,累计反弹已超20%,大幅跑赢其他主流宽基指数。市场资金逐步偏好“以大为美”,其中,招商银行、紫金矿业、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中免以及贵州茅台在此轮反弹行情中均有40%以上的涨幅。分行业来看,上证50成分股中,食品饮料、非银金融、有色金属、电子、银行等方向个股表现活跃,其平均涨幅均在20%以上。评:北上资金开年以来,疯狂抄底。北上资金体量又大,不愿意碰中小盘,体量大、流通性好的上证50成了首选。 隔夜外盘 美股:“金融股低开高走,能源科技继续走强,短期空头请止步!”通胀数据的利好情绪减弱银行股财报开局不利的阴霾,美股低开高走集体收涨,纳指六日连涨并连续三日创一个月新高,再度毕竟4000点关口;道指纳指均实现四连涨创一个多月新高;本周纳指累涨4.82%,标普累涨2.67%,纳斯达克100累涨4.54%,均创2022年11月11日一周以来最大单周涨幅;科技股再度令领跑市场,亚马逊六日连涨创两月新高,苹果涨1%创12月21日以来高位;奈飞创九个月高位;微软连涨六日连续三日刷新1月3日以来高位。中概股暂缓两日后再度集体上涨,蔚小理受特斯拉拖累收跌。 期货市场:黄金期货继续受益美元走软提振,纽约黄金重新站上1900美元,创去年四月下旬以来新高,本周累涨2.8%;铜价创去年六月以来新高。原油市场因需求强劲及通胀数据引发的乐观情绪,纽约原油本周累涨超8%再创年内新高;纽约天然气价格本周跌近8%。 市场策略 周五权重股发力,上证50指数涨1.66%。成交量依然没有有效放大,指数逼近年线及此前震荡平台上轨强阻力,如果成交量跟不上,还是无法突破。持续上涨后出现加速,并且是缩量拉尾盘,有可能是赶顶的信号。下周是春节长假前的最后一周,预计市场可能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同时机会也不会太多,投资者观望为主。 题材掘金 叠片:据报道,日前,蜂巢能源对外发布了超高速叠片技术3.0,并命名为“飞叠技术”,其效率达到0.125秒/片,已经媲美甚至赶超卷绕工艺,在叠片赛道上处于绝对的引领地位,扫清了叠片工艺逆转卷绕的最后一道障碍。除了蜂巢能源,近两年弗迪电池、亿纬锂能、中创新航、欣旺达等电池企业在方形电池产品中也在大规模采用叠片工艺,“叠片+长薄刀片电芯”已经成为方形电池的趋势主流。同时,因软包电池制造特性,LG新能源、SK On、远景动力、孚能科技等企业不断扩大产能,电池制造正迎来大规模“叠时代”。 标的:德新科技(603032)、先导智能(300450) 数据安全:据报道,北京市目录链2.0已经上线,目前北京市80余个部门的市级数据目录、16个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级数据目录,以及民生、金融等领域10余家社会机构的数据目录全部“上链”,这是我国首个超大城市区块链基础设施。安全性方面,目录链2.0的框架体系、技术架构及核心组件全部自主研发,采用多重安全防护技术,保障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 标的:吉大正元(003029)、安博通(688168) 公告精选 【重大事项】 中国东航 600115:拟将美国存托证券股份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 南方航空 600029:拟将美国存托股份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 兔宝宝 002043:高管拟减持公司不超0.24%股份 美凯龙 601828:阿里巴巴有意向行使换股权利 取得2.48亿股公司股票 贵航股份 600523: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活动正常 麦迪科技 603990:拟投资N型高效TOPCon电池制造项目 将进入光伏产业 紫金矿业 601899:子公司拟参与竞拍新疆和田县火烧云铅锌矿探矿权 贵州百灵 002424: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签订技术转让合同 【业绩速递】 韦尔股份 603501:2022年净利同比预降73%到82% 西藏矿业 000762:预计2022年净利同比增364%-578% 中船防务 600685:预计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加719%-845% 招商银行 600036 业绩快报:2022年净利同比增长15% 亚辉龙 688575:预计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加398%-437% 杰瑞股份 002353:2022年度净利同比预增30%-55% 上海钢联 300226: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2.65%-25.46% 长航凤凰 000520:2022年净利同比预降58%-67% 创源股份 300703: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565%-893% 康恩贝 600572:2022年净利同比预降80%-84% 聚辰股份 688123:预计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23%-251% 天壕环境 300332: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77%-111% 华凯易佰 300592:2022年预盈2.1亿元-2.4亿元 同比扭亏 博腾股份 300363:预计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60%–310% 国投电力 600886: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50%到79% 万里扬 002434: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140%-154% 中工国际 002051: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13%-24% 国盛金控 002670:2022年净利预亏4亿元-6亿元 同比转亏 宇瞳光学 300790:2022年净利同比预降34%-51% 杭齿前进 601177:2022年净利润同比预增29%-44% 西藏药业 600211:预计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幅81%左右 天坛生物 600161 业绩快报:2022年净利同比增长16% 芯能科技 603105:2022年净利润同比预增55%-73% 中伟股份 300919:预计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1%-67% 康欣新材 600076:预计2022年度净利润亏损1.68亿元 同比转亏 迪马股份 600565:2022年预计亏损29.5亿元左右 佛燃能源 002911 业绩快报:2022年净利润6.42亿元 同比增长8.01% 立达信 605365: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57%-77% 石化油服 600871:2022年净利润同比预增156% 尚纬股份 603333:预计2022年净利1600万元-2400万元 同比扭亏 同大股份 300321: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189.97%-275.07% 【增持减持】 四川路桥 600039:控股股东拟增持2.5亿元-5亿元的公司股票 皓元医药 688131:多名股东拟减持合计不超4.56%股份 东箭科技 300978:上海泓成及一致行动人拟清仓减持不超8.9%股份 我爱我家 000560:东银玉衡拟减持不超过2%股份 九联科技 688609:股东拟减持不超过3% 福光股份 688010:信息集团拟减持不超2%股份 亚翔集成 603929:股东拟减持不超0.94%股份 【其他事项】 太阳能 000591:拟成立子公司 开展光伏电站项目开发前期工作 皖通科技 002331:拟公开挂牌转让赛英科技100%股权 渤海化学 600800:全资子公司PDH装置例行停产检修 新华保险 601336:2022年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630.99亿元 尖峰集团 600668:子公司获得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干混悬剂药品注册证书 健康元 600380:阿塞那平透皮贴剂获得临床试验批准 双环传动 002472:国家制造业基金等7家投资者拟增资环动科技 中国电信 601728:控股股东增持股份达到1% 中国银行 601988:王志恒因工作调动 辞去副行长职务 数字政通 300075:中标4111万元管网修复工程 北新路桥 002307:2022年末已签约未完工项目合计397.52亿元 天赐材料 002709:拟投建年产8万吨锂电添加剂材料项目 当升科技 300073:拟投建当升科技(攀枝花)新材料产业基地首期项目 兆新股份 002256: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将变更 科伦药业 002422:拟分拆科伦博泰至香港联交所上市 贝达药业 300558:药品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受理
lg
...
金融界
2023-01-14
汇丰晋信基金披露旗下9只基金产品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
go
lg
...
,商贸零售、消费者服务、传媒、计算机和
医
药
行
业
涨幅较大,煤炭、石油石化和基础化工行业表现相对落后。新能源行业在过去三年经历了高速发展期,中国在新能源产业链上已经涌现了越来越多具备长期优质成长潜力的公司。我们在三季度初明确提出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中期,如果估值进一步切换到2023年,新能源行业投资将进入中后期。在过去几个月,新能源板块估值的快速提升并未如期而至,反而对应2023年的估值水平出现了明显的收缩,反映了市场对行业短期收入增速和中期竞争格局的担忧,板块的整体表现也低于预期。但是从全球范围看,各个国家对新能源产业均有非常积极的政策支持力度,是凝聚了全人类共识的发展方向。从中长期维度看,新能源产业包括光伏、风电、储能、新能源车以及新材料等均还具备较长的产业生命周期,还有望维持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而中国在这个行业从全球视野看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各个细分领域均持续有龙头公司涌现,该板块依然具备较好的投资机会。 汇丰晋信低碳先锋基金聚焦投资于新能源等低碳环保行业,力争通过主动研究把握行业长期发展的投资机会。基金未来将重点关注在新能源行业的三类投资机会:一、中期需求增速较确定、供给依然紧缺、企业盈利能够持续维持的环节;二、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增加安全性、提高性能的新技术方向;三、2022年利润在底部,2023年有望回升的细分领域。当前,汇丰晋信低碳先锋基金主要投资的方向依然聚焦在以电动车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链上、中、下游。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1-14
上一页
1
•••
174
175
176
177
178
•••
209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仅1.2万!非农数据大“爆雷”!黄金飙升、上破2760 市场加大11月降息25个基点押注
lg
...
美国大选前非农报告“不按套路出牌”,金融圈大佬们怎么看?
lg
...
特朗普胜选将重燃通胀!美联储“传声筒”:关税重磅政策可能停止降息计划……
lg
...
今日非农恐被扭曲:最低7万!以色列突然“高度戒备”,恐慌指数狂飙
lg
...
非农大“爆雷”、金价却高台跳水 原因可能是TA!如何交易黄金?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0讨论
#海外华人投资#
lg
...
27讨论
#链上风云#
lg
...
46讨论
#美国大选#
lg
...
98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41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