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以岭药业:构筑全流程质量保证体系 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go
lg
...
有力支撑,促进了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为中
医
药
行
业
高质量发展起到了标杆示范作用。 建立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为药品质量保驾护航 以岭药业以企业文化做引导,人员素质做保障,提出“三精一高”的质量文化(精心组织、精诚团结、精益求精、高度负责),建立了“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服务第一、客户至上、持续改进、追求完美、继承创新、造福人类”的质量方针。构建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全品种、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全人员”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打造环环相扣、闭环管理的质量体系模型。 质量部门严格把好药品的“七关”:药品研发设计关、厂房-设施-设备硬件关、验证与确认关、进厂物料验收关、生产过程控制关、药品出厂放行关、上市药品质量安全关。 从研发设计阶段,高标准执行质量理念 质量源于设计,从药品研发初始,以岭药业的研发人员便将“药品质量重于山”的理念深入心中,落实到研发过程中。为了保证药品的质量,在研发过程中,配方筛选、生产工艺优化、临床试验等进行了周密的设计。“我们在药品的设计与研发阶段就要全面考虑药品的质量,在配方设计、工艺路线确定、工艺参数选择、物料控制等各个方面深入研究优化,由此确定最佳的药品配方和生产工艺,从而保障药品的质量。”以岭医药研究院中药分院副院长许红辉说。 正是因为其对研发阶段的高标准要求,使以岭药业自主研发的13款创新专利新药在各自疾病领域广受肯定。13个创新专利中药覆盖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糖尿病等重大疾病领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药品布局优势。 作为中药行业的头部企业,以岭药业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在科研方面的投入连年增加,2016~2021年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2.4亿元、2.6亿元、3.6亿元、5.2亿元、7.4亿元、8.38亿元。 大量的科研投入使以岭药业拥有完善的科研平台和高精尖人才。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是以岭药业科研基地,先后创建了络病研究与创新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心脑血管络病)等国家级科研平台,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863”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90余项,培养与引进了博硕生、海归等研发人才千余人。先进的仪器设备,以及高层次的研发团队为以岭药业前期的药品开发设计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源头控制药品质量 以岭药业为了严控药品质量,坚持药品生产从原材料抓起。以岭药业所用中药材,一部分来自道地药材的购买,一部分来自公司自己建立的种养殖基地,“近年来,以岭药业在大力研发中医药的同时,利用自身优势,不断升级产业链条,在河北涉县太行山脉建立了10万亩野生原态中药材基地,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专家指导下,专业化规范种植的以岭药业药品所需的大宗地道药材连翘、酸枣、柴胡等。同时在河北阜平建立了上千亩板蓝根种植基地,在江苏扬州建立了水蛭规范化养殖基地,在河北故城建立土元养殖基地,在吉林长白山组织建立了规范化的人参种植基地,目前通过自建、共建的方式已建立了30余个基地,涉及品种32个,从源头保证了生产药品所需的中药材质量。”以岭药业供应中心中药材部总监吴相周介绍。 自动化生产保证药品质量 以岭药业在河北石家庄、北京、衡水等地建设的生产基地,实行“联防、联管、联控”。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和制药工艺,打造符合国际标准的现代化生产基地,保证质量、保证供应。公司建立了“集约化、数字化、精细化”的生产模式,通过精准生产,推行标准化作业、优化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淘汰落后设备、引进自动化新设备,形成了自动化的生产线;结合实际生产,对设备进行不断改进,更符合生产质量的要求;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保证了质量、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污染。 从处方工艺、生产记录、偏差调查、药品追溯等各环节进行全过程质量监控,生产现场配备质量监督员、工艺员,对所生产的产品按质量监控点和工艺控制点进行监督检查,保证生产全过程受控。 全方位质量保证 以岭药业在质量管理方面主动作为,以国家GMP标准为基础,借鉴欧美发达国家GMP的先进控制理念和方法,在厂房设计、设备选型、生产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与国际接轨,打造符合国际标准的生产平台。截止目前,以岭药业国内制剂全部通过新版GMP认证,成为河北省GMP检查员实训基地,石家庄市食品药品行业观察员培训基地,而且通过了国际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质量控制部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薄层扫描仪、红外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大型精密仪器。“生产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我们制定了高于国家药品标准的内控质量标准。按照国家标准和内控标准对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批批全检。严格执行“三不准”:不合格物料不准投入生产;不合格中间产品不准投入下一工序;不合格成品不准出厂。所有检验结果合格后,经质量部门审核评估无误,方可放行出厂。”以岭药业质量控制部副主任王丽环介绍。 质量控制实验室2017年获得了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下发的认可资质证书,检测数据得到包括129个经济体的149个认可机构国际互认。CNAS认可资质的获取,对企业提升品牌价值、加强内部质量控制、开展国际贸易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得益于严格的质量控制,公司药品每年被抽检四五百批,100%合格。 目前,呼吸系统的治疗药连花清瘟已在巴西、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加拿大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获准上市,成为中药进入国际抗疫前线的有效药物。心脑血管疾病的创新专利中药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是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领域的主导用药,也在多个国家注册并销售,通心络胶囊已进入越南国家医保目录,每年众多患者服用受益。中医药走出了国门,质量和疗效得到世界的认可。 药品质量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关乎企业的健康发展,关乎个人的前途命运,我们始终坚持企业作为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秉承“团结、奋进、诚信、奉献”的企业精神;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第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使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关心质量、人人提高质量,为消费者制造出良心药、放心药、高效药。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的贯彻公司的质量文化,不断改进以客户为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为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保驾护航,为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lg
...
证券之星
2023-01-19
嘉实医药健康股票(005303)2022年第四季度净值增长率为8.21%
go
lg
...
药板块反弹较多,主要原因在于管控放松和
医
药
行
业
政策环境改善,中药、化药等方向上涨较多,消费医疗、高值耗材等方向也出现明显修复。报告期内中证医药指数上涨9.75%,中信医药指数上涨10.49%,申万医药指数上涨10.56%,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大幅上涨35.36%。 考虑到医药集采政策出现缓和迹象、管控放松明显,报告期内,我们适当增加了相关受益板块的配置,如高值耗材、低估值中药等。我们将继续精选个股,特别是自下而上筛选部分优质公司进行投资。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1-19
医保目录落地,生物医药领跑市场,生物药ETF(159839)涨超2%
go
lg
...
TF(159839)配置A股30个生物
医
药
行
业
龙头;精准医疗LOF(501005)为创新药产业指数;医药ETF(159929)把握医药板块整体行情;医疗器械ETF基金(159797)既有医药属性又有高端制造属性,全面覆盖医疗设备、体外诊断、高值耗材、低值耗材等医疗器械核心领域;美股生物科技ETF(513290)是全市场唯一一只美股行业ETF,是投资美股生物科技产业最便捷的工具,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全球资产配置标的;港股生物科技ETF(513280)聚焦港股生物医药医疗行业。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1-19
生物医药逆市反弹,生物医药ETF(512290)涨幅超1.7%,恒瑞医药涨超5.1%
go
lg
...
、集采和医保谈判常态化演绎。2023年
医
药
行
业
整体预计在复苏环境下回归均衡发展,前期受到压制的常规医疗需求、保健消费或将进一步释放。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1-19
华宝医药生物混合(240020)2022年第四季度净值增长率为8.25%
go
lg
...
陆续进入到兑现期,进入到四季度继续坚持
医
药
行
业
进入到创新药新一轮成长周期的判断。此轮周期是以创新药企业关键临床数据、商业化数据、海外授权等为典型的标志。因此4季度继续调整组合结构,继续增加创新药相关公司的配置比例,为2023年分享新一轮创新药成长周期的收益提前布局。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1-19
静待花开,维亚生物跌超4%,恒生医疗ETF(513060)交易溢价
go
lg
...
际改善尤为显著。2022年2月以来我国
医
药
行
业
投融资同比增长处于低迷阶段,但11月环比增速出现大幅上升,达289%,出现明显边际改善,或将牵引药物发现及临床前CXO板块景气度上行。 民生证券表示,临床前CXO较大程度上受益于三季度国内外医药投融资环境边际改善。在三季度以来
医
药
行
业
投融资环境边际改善的背景下,从标的公司三季度EPS环比增速来看,临床前研究外包服务首先受益于边际改善的正向影响。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1-18
逆势上涨,芯片走出底部了吗?
go
lg
...
Wind 长期来看,老龄化和消费升级是
医
药
行
业
非常重要的正面因素。第七次人口普查中60岁以上人口比第六次人口普查多了10%,体现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另外,据1月17日有关部门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亿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0.60‰,我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众所周知,人口趋势一旦形成,不是短时间内能够逆转的,因此人口老龄化将会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国家要面临的挑战。随着年龄上升,需要去医院、用药的次数也会慢慢增加。药物的使用对生活质量同样会带来改善,也是一个消费升级的过程。 短期来看,一方面集采政策边际影响大概率将会比前一年度减弱,另一方面2022年公共卫生防控对除核酸检测以外的医药板块业绩还是造成了不小影响,而这部分影响在2023年将得到很好的恢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医药企业研发、生产销售的效率也会得到有效提升和恢复,大概率随之而来的便是基本面和行业景气度的修复。 从基本面来看,短、中、长期医药板块都有利好因素,形成了共振向上的趋势。而从估值来说,反弹过后的医药板块尽管不是最便宜了,但仍处在历史上一个长期底部的区间当中。医药板块2021年曾达到过历史最高点,与其同时达到最高点的还有消费板块。这两个板块在新高后同样经历了两年的漫长调整期,但目前为止,医疗的调整幅度要远大于消费。医疗板块估值已处于历史最低5%区间内,而消费板块估值仍接近历史最高的10%。以消费板块为参照,小伙伴们可以更好的理解医疗板块过去2年间调整的深度,以及反弹的空间和可能的强度。 来源:Wind 聚焦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生物医药ETF(512290)、主要包含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的医疗ETF(159828)和更细分的疫苗ETF(159643)都有非常大的向上空间。但从弹性上来说,与创新药相关、科技含量最高的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可能是最强的。现阶段国内生物科技方向的领先企业与国际上的优秀同行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未来发展空间是巨大的。(详见《梁杏:为什么2023年看好医药多于食品?医药更看好生物医药创新药》)。 大消费各大板块中,影视板块1月17日同样迎来回调。在政府大力推动扩大内需的情况下,电影作为年轻人比较青睐的消费方式,未来有望被进一步鼓励。春节档即将来临,春节走进影院跟家人一起看一场电影将会非常普遍,电影行业的周期复苏趋势不可阻挡。目前市场处于弱供给强需求的阶段,明年海外大片非常多,电影行业供给有望迎来快速回暖。 22年11月以来,有关部门陆续公布进一步优化防控的“二十条”、“新十条”及“乙类乙管”,这为国内电影行业复苏带来希望。据国家电影局数据,2022年度全国电影总票房为300.67亿元,约为2019年票房的46.79%,较2021年同比下降36.38%。观影人次上,全年观影人次为7.12亿,同比下降38.99%。“新十条”后的12月9日,全国影院营业率为67.9%,相较“新十条”前的11月28日,全国影院营业率仅为36.7%而言有大幅改善。至12月31日,全国影院营业率已经达到了83.27%,上座率恢复至2021年同期的76%。公共卫生防控之下已经萧条三年之久的影视行业,有望在2023年迎来曙光。可以关注影视ETF(516620)。 风险提示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无论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提请投资者注意。 板块/基金短期涨跌幅列示仅作为分析观点之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保证。 文中提及个股短期业绩仅供参考,不构成股票推荐,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1-18
金斯瑞蓬勃生物宣布约2.2亿美金C轮融资
go
lg
...
被满足需求的生物技术公司。CGT是目前
医
药
行
业
的主流研发方向之一,具备极大的临床价值。蓬勃生物作为国内领先的CGT CDMO公司,能在多个环节助力CGT药物的研发生产。蓬勃生物团队具备国际化视野,与海内外知名CGT和生物药公司有密切合作。我们很荣幸能与蓬勃生物团队达成合作,团队非常荣幸能陪伴蓬勃生物这样优秀的企业一同成长,见证企业的发展壮大。" 兴业国信股权投资负责人表示: "医疗大健康是兴业国信长期专注的投资细分领域,蓬勃生物是我们在该领域的重要布局。作为全球基因合成龙头金斯瑞集团孵化的企业,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和行业口碑,我们坚信在未来CDMO产业的竞争格局中,蓬勃生物将获得更大的优势,以推动整个医疗大健康行业的蓬勃发展并造福人类健康。未来兴业国信、及其母行兴业银行将与蓬勃生物以及金斯瑞集团投入各自优质资源,在资本和产业上展开全面、深度的合作。" 金斯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建革表示: "我们非常高兴的看到在投资环境复杂多变的后疫情时代,蓬勃生物可以吸引到众多一流的投资机构,共同支持公司在生物药及基因细胞治疗CDMO业务上的发展。蓬勃生物是金斯瑞集团最新孵化的一家子公司。蓬勃生物始终以"合作加速创新"为理念,近年来助力多家海内外药企,降低研发成本,加速医药转化。蓬勃生物将以本次融资为契机,进一步聚焦一站式生物药及基因细胞治疗研发生产平台的建设与优化,从而推动公司及行业迈入发展的新阶段。"
lg
...
美通社
2023-01-18
十大关键词回顾2022——生物
医
药
行
业
变革之年
go
lg
...
年终岁末,回望2022,生物
医
药
行
业
走过了非比寻常的一年。 这一年,生物医药产业历经多重挑战,资本寒冬、疫情扰动、集采控费...... 这一年,生物医药产业迎来诸多机遇,创新药出海、国产替代、贴息贷款......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022年,也是生物医药产业变革发展之年,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对这一年生物医药产业所发生的热点进行了回顾梳理,与大家一起再次回看走过的2022。 疫情好转 近几年间,新冠疫情对各行各业均造成了一定冲击和影响,生物医药产业在疫情之下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现象。医疗设备、零售药店等细分赛道受疫情影响,生产、采购、销售环节均受到较大冲击,而抗原及核酸检测、新冠创新药、医用物资生产等领域则随着需求端的爆发而快速放量,业绩及二级市场估值迎来数波高峰,九安医疗更是一度在两三个月之内出现近30个涨停板,成为生物医药板块2022年当之无愧的第一妖股。 随着疫情形势的不断好转以及变异株致病力的持续降低,新冠疫情对各行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终会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步消散在历史长河之中。然而,三年疫情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以及显示出的发展机遇仍具价值,后疫情时代,互联网医疗、疾病预防、医疗新基建等新的产业机遇持续受到业界关注,生物医药产业也正逐步走向疫后复苏阶段。 资本寒冬 2022年,医药生物行业关于“寒冬”、如何“过冬”的讨论从未间断过。一级市场上,投资者更加谨慎,创新药企融资的难度增加;二级市场上,医药生物上市公司市值持续缩水,新股上市破发频现。受新冠疫情影响,部分药企的业务无法展开,业绩受到影响;而一些创新药企则开始实施战略收缩,包括裁员、调整研发管线、缩减开支以回收现金。 但实际上,2022年上半年全球生物医药的融资总额为199.85亿美元,依然是从2016年以来融资金额次高的年份,其中涉及生物药的融资案例占到了50%。其中,基因治疗、CXO、AI制药和免疫细胞治疗是融资前四赛道。由此可见,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脚步并未停滞,新的技术及疗法不断迭代,未来的投融资需求仍将是一个庞大的数字,随着我国经济、疫情形势的回暖,”资本寒冬”距离结束或许也不远了。 创新药出海 受带量采购、医保谈判、研发同质化等影响,国内创新药竞争格局逐步内卷。远眺太平洋彼岸,美国医疗支出四倍于中国,人均医疗支出十五倍于中国,高定价和高渗透率有望将创新药价值倍数放大。近年来,4款药物的成功出海和超百款药物的成功License out标志着国产创新药出海征途的开启。尤其是科伦药业控股子公司科伦博泰生物,2022年全年成功向默沙东授权了9款ADC药物,创造中国生物创新药出海的新纪录,震惊业界。 事实上,创新药研发一直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仿制药研发、跟随式研发最终到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创新药研发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规律,国产创新药出海同时也是解决研发内卷、营收欠佳等现实问题的重要途径。为此,金融界医药工作室特推出“创新药大事件”专题栏目,聚焦国内最具潜力的王牌新药品种,持续关注创新药研发及产品出海业界动态。 国产替代 新冠疫情在2022年不止对公众健康造成了巨大影响,其间接导致的产能缩减、供应链循环不畅等问题对各产业的冲击同样尤为显著。以医疗设备行业为例,我国高端医疗设备主要依赖于进口,而疫情导致的国际物流停滞及元器件停产严重影响了企业及医疗机构正常的生产、采购、诊疗活动。加之国际地缘政治形势日益复杂,疫情暴露出的医疗资源供给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因而国产替代、自主可控成为生物医药产业2022年的一大重要发展方向。 在各子行业中,医疗设备具有高技术壁垒、国产企业起步较晚、国产产品渗透率低、市场需求量大等特点,因而成为国产替代概念下的主要赛道。事实上,国产替代不仅仅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电子设备行业、交通运输行业、信息技术行业也同样是未来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 贴息贷款 2022年9月7日,国务院常规会议指出,对高校、职业院校和实训基地、医院、地下综合管廊、新型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转型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新增贷款,实施阶段性鼓励政策,中央财政贴息2.5个百分点,期限2年。在影响行业发展的众多因素当中,资金端的影响是最为直接且最为显著的,引入财政贴息贷款支持医疗设备更新改造,是拉动设备行业增长的重要一环。 而在国产替代的行业发展趋势下,产品性能领先、品牌口碑力强的业内头部医疗设备国产企业无疑是这一政策的最大受益者。除了资金本身为产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之外,政策导向为市场带来的信心也十分重要。在全球老龄化及中国老龄化背景下,疾病高发,医疗需求释放,医疗设备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容是必然事件。但在国际巨头企业的竞争压力之下,国产设备能走多远值得思考。而贴息贷款政策向外界释放了顶层设计对这一领域实现自主可控的决心,未来几年国产医疗设备市场将会是前途大好的赛道之一。 温和集采 集中采购是生物医药业界举足轻重的大事,在过往的六批七轮集采中,前五批六轮都是化学药集采。从第一批“4+7带量采购”到第五批带量采购,一共覆盖218个品种,第六批集采首次纳入16个生物药品种,6批药品共涉及金额占公立医疗机构年药品采购总额的30%。2022年6月20日,第七批集采首次将化药集采的平均降幅定至48%,与生物药集采降幅相近,低于此前历次化药集采。 此外,冠脉支架集采共有14个产品拟中选,中选产品中位价约为832元,相较上一轮中选产品700元的中位价格同比增长19%;福建省首次将电生理类耗材纳入省级带量采购名单,降价30%,可获基础采购量的40%,降价大于50%,可获得80%的采购份额。较此前高值耗材集采更为温和等等。由上述集采东西可以发现,国家集采政策已经逐步趋于温和,“砍到大动脉”式集采或许将一去不复返。 中药创新 2022年11月,药监局发布的《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征求意见稿)》中再次提出支持研制基于古代经典名方、名老中医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等具有丰富中医临床实践经验的中药新药。结合此前WHO对于中医药抗疫疗效的肯定以及二十大明确“促进中医药传承发展”来看,密集利好政策正不断强化中药板块的重要性,顶层设计针对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基本架构已显现。 在市场端,从过往经验来看,中医药医保支付受政策优待,同时医保谈判成功率较高,且价格调整幅度较为温和。审评端上,中药新药已在申报中单独列出,申报上市与临床数量提升显著,上市审批流程与要求日益规范,中药创新药临床认可度持续提升。因此,从整体来看,2022年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黄金开局之年,中医药创新成为行业聚焦关注的热点赛道之一。 创新支付 2022年7月13日,北京市医保局印发《CHS-DRG付费新药新技术除外支付管理办法的通知(试行)》,决定于2022年7月20日至2022年8月19日期间开展2022年CHS-DRG付费新药新技术除外支付申报工作。本次发布的除外支付管理办法,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北京市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HS-DRG)付费工作,在发挥CHS-DRG引导规范医疗行为作用的同时,激发新药新技术创新动力,再次验证了医保腾笼换鸟、支持创新药及创新技术的思路。 长期以来,在实施传统DRG支付制度时,存在特殊病例、高成本服务项目及技术创新型项目等特殊情况,使得治疗费用或资源消耗水平远高于同组病例平均水平。将这些项目列入DRG支付制度下的除外项目,有望克服传统DRG支付制度痛点,提高DRG病组资源消耗的同质性,使得创新性医疗项目或产品更具经济性,在合理使用医保基金的同时,进一步助力创新技术发展,利好创新药械企业及创新产业链。 Paxlovid 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广受关注的辉瑞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治疗药物Paxlovid因定价过高未能入选,引发公众热议。Paxlovid为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治疗药物,用于治疗重症高风险因素的中轻症新冠患者,阻止其病情向重症发展。临床试验数据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采用Paxlovid治疗使住院、死亡风险降低了89%(症状发作后三天内)和88%(症状发作后五天内),最终临床研究报告的结果显示相对风险降低了86%。 凭借出色的临床疗效以及庞大的既往用药人群提供的安全性背书,Paxlovid成为2022年全年最热单品,在我国实行新冠乙类乙管初期,该药物更是一度被炒到四万一盒的天价。尽管国内企业已在加速研制新冠口服药,其中不乏与Paxlovid同作用机制、疗效甚至优于Paxlovid的药物,但是占尽先发优势的“P药”依旧炙手可热,在国内及全球市场中独领风骚。这也直接说明,创新研发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及核心竞争力,未来的市场势必属于以满足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全球创新型药物。 消费医疗 消费医疗兼具消费和医疗两大属性,由于健康意识以及经济水平限制,国内很多以口腔、眼科、二类疫苗为代表常规的医疗服务需求未被开发或者未被满足。2022年,随着种植牙、隐形正畸、OK镜等消费医疗产品陆续开展集中采购,且降幅温和,以眼科、口腔、二类疫苗为代表的自主消费医疗服务发展迅速,消费医疗市场持续扩容。同时,疫情期间累计的诊疗需求也将在疫情形势转好后陆续释放,消费医疗赛道正在成为业界关注的核心赛道之一。
lg
...
金融界
2023-01-17
生物医药如期上涨,金融板块或有阶段行情
go
lg
...
额。 自2018年12月开始有关部门对
医
药
行
业
多次集采,目前已经覆盖了仿制化药、生物药、高值耗材、中药等领域,大多数领域已经完成集采,降费目标初步实现,集采政策开始呈现回暖态势,2023年政策端的不确定性也将大幅降低。医药板块也是北向资金长期青睐的赛道,在外资大举流入的情况下,2023年可以重点关注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疫苗ETF(159643)、医疗ETF(159828)和生物医药ET(512290)的投资机会。(详见《梁杏:为什么2023年看好医药多于食品?医药更看好生物医药创新药》) 1月16日芯片板块的上涨有些超预期,芯片设计龙头韦尔股份上周五发布业绩预告,2022年净利润将同比上年减少73.19%到82.13%,另外,预计去年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13.4亿元至14.9亿元,1月16日却股价迎来强势上涨,同样业绩预降的芯朋微股价也强势上涨10.0%,芯片ETF(512760)则是收涨2.94%。 来源:Wind 短期来说,芯片行业的基本面还景气度承压,但市场在业绩预告披露后,交易行业加速寻底,利空逐步兑现,2023年或将见到周期拐点。根据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统计数据,2022年11 月全球半导体当月销售额为 454.8 亿美元,同比下行 9.2%,跌幅较上月扩大 4.6 个百分点。 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当月同比,来源:Wind,招商证券 2022年以来,消费性电子、智能手机、PC等领域需求确有下滑,短期芯片行情可能还会受到美相关部门加息、基本面疲软等因素冲击,但国内的公共卫生防控政策变化有望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智能手机销售数据有望在2023年回暖,且在国产替代、汽车等新兴需求增长的背景下,板块或逐步迎来中长期配置机会。 芯片产业的发展逻辑发生了重大转变,全球化分工合作在逐渐降低,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全产业链自主可控预计会超越产业周期,成为未来国产芯片产业的发展主线。当前芯片行业的估值也处在历史低位,低于上一轮周期低点,所以总体来说,当前位置还是有不错的配置性价比。可以关注芯片ETF(512760)。(详见《黄岳:芯片板块投资价值解析》) 来源:Wind 春季行情大概率还将延续,节前外资持续流入,推动传统消费和金融板块上行,提升市场对后市行情的预期。那么分行业来看,有哪些板块更值得关注呢?从三季度公募基金各大类板块超低配情况来看,不论是从时序上还是截面上分析,大金融板块都可以说是各大公募基金现阶段较为低配的板块。在过去几周北向资金大举加仓的背景下,公募基金存在一定加仓需求,此时上述低配的板块或更易得到公募基金资金的青睐。 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当前市场交易经济复苏主线,在2022年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的基础上,2023年资本市场将有望在直接融资比例提升、国央企证券化率提升、推动高端制造和新技术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为例,当前证券公司行业整体市净率仅1.37x,在历史最低10%分位附近。在市场流动性充裕和经济企稳预期形成过程中,证券板块往往不会缺席行情。同样,金融板块估值也处在低位,再叠加北向资金对板块在近几周的大举加仓,金融ETF(510230)、证券ETF(512880)未来一段时间的走势值得小伙伴们关注。 来源:Wind 从上文公募基金各大板块超低配的图上来看,可选消费同样正处于过去十多年以来配置水平的相对低位。在2021年首次低于基准后,目前仅略微有所超配。从属于可选消费的各大行业来看,汽车行业是促进消费的重要抓手之一。从高层发言看,扩内需、提振汽车消费意向仍在,后续大概率会有支持政策推出。目前地方上,深圳南山、天津已经推出补贴、消费券等刺激汽车消费。 长期来看,电动化、智能化,以及自主品牌崛起的主线不变。据中汽协数据,2022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增长3.4%和2.1%,延续2021年的增长态势,实现增长目标。进入2023年,以特斯拉为首的新能源车企陆续提出降价,订单销量迎来短期增长。随着上游资源及动力电池原材料的加大投资力度,上游原材料高价格有所回落,有利于中下游汽车产业的发展。 展望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维持高景气,新能源汽车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之一,预计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将实现快速增长。以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为例,当前估值处于近三年底部区域,估值消化较充分。汽车产业链和新能源车板块基本面和政策面仍可期待,但2023年出口可能下行,需求放缓,或许会给二级市场带来阶段性的扰动。后续可继续关注新能源车ETF(159806)、汽车ETF(516110)等相关标的。(详见《外资买买买,汽车链反弹》) 来源:Wind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1-17
上一页
1
•••
173
174
175
176
177
•••
209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仅1.2万!非农数据大“爆雷”!黄金飙升、上破2760 市场加大11月降息25个基点押注
lg
...
美国大选前非农报告“不按套路出牌”,金融圈大佬们怎么看?
lg
...
特朗普胜选将重燃通胀!美联储“传声筒”:关税重磅政策可能停止降息计划……
lg
...
今日非农恐被扭曲:最低7万!以色列突然“高度戒备”,恐慌指数狂飙
lg
...
非农大“爆雷”、金价却高台跳水 原因可能是TA!如何交易黄金?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0讨论
#海外华人投资#
lg
...
27讨论
#链上风云#
lg
...
46讨论
#美国大选#
lg
...
98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41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