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长沙银行:2023上半年营收、利润双位数增长,即将迈入A股万亿级城商行行列
go
lg
...
网点。该行在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和
中
国
银
行
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南监管局2022年度服务乡村振兴工作考核评估中,获评“优秀”等级,体现了长沙银行在县域经济中的突出贡献。 存贷款面向三大主体,对公贷款余额2810.31亿元,增长16.62% 从长沙银行的中报看出,该行存贷款主体聚焦本土县域、个人零售和公司三大方向。其中,2023上半年,长沙银行对公贷款余额2810.31亿元,较2022年底增加400.54亿元,增长16.62%。公司业务在长沙银行贷款主体中,规模体量最大、增速最快。 制作: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数据来源:长沙银行2023年中报 湖南省2023上半年GDP总量达到23998.64亿元,总量位居全国第9。在湖南经济稳步增长的背景下,作为湖南省营业网点数量最多(389家分支机构),影响力最大的当地城商行,长沙银行紧扣“三高四新”及“强省会”发展战略,对接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 截至6月底,长沙银行涉及重大项目187个、金额249.17亿元,服务省内上市公司128家。该行聚焦省内纳税A类、园区规上、专精特新以及三高四新领域等企业,以名单制营销精准服务客户。长沙银行的对公客户数达39.41万户,其中累计服务湖南省产业链供应链核心企业179户,较上年末增加30户。 今年以来,长沙银行继续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以及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和科技金融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让金融活水流到真正需要滋润的所在。 普惠金融方面,2023上半年,长沙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54.71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60.45亿元,普惠小微企业户数70974户,较2022年末增加4491户。另外,呼啦收单有效客户达12.27万户,较2022年末增加3560户。 绿色金融方面,长沙银行立足本土创新产品模式,落地湖南省首单“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湖南省地方法人机构首单“碳减排贷款”。2023上半年,长沙银行的绿色金融贷款余额407.62亿元,较去年底增加81.61亿元,增长25.03%。 科技金融方面,长沙银行加速推进科技金融的发展,持续深耕细分行业、大力建设科创力评价体系。目前,该行的科技金融贷款余额353.41亿元,较去年末增加31.71亿元。 个人贷款余额增长5.26%,财富客户数量突破百万 长沙银行的个人零售方向,该行2023上半年个人贷款余额达到1810.96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90.53亿元,增长5.26%。零售客户数达到1711.70万户,较2022年末增长3.31%。 个人贷款业务中,房地产是其中一个方向。尽管房地产行业市场预期转弱,但下半年以来,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优化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推动落实购买首套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政策措施。为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国家持续推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长沙银行响应市场政策,并在坚守风险合规底线的基础上,加大消费贷款等投向,做到贷款资金合理配置。2023上半年末,个人消费贷款金额为633.80亿元,占比13.27%,较2022年末增加0.23个百分点。 长沙银行的个人零售业务还涉及财富管理。长沙银行持续擦亮“财富长行”品牌,提高投研和投顾能力,通过“1+1+N”服务模式为财富客户提供专业化资产配置建议。 截至2023上半年,长沙银行的零售客户资产管理规模(AUM)达到3659.15亿元,较2022年底增长10.72%;财富客户数达到110.05万户,较2022年底增长12.36%。 长沙银行今年上半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取得了双位数增长的成绩,该行将全力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全力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做大做强做优。
lg
...
金融界
2023-09-01
虚拟货币的财物属性认定及涉案财产处置问题
go
lg
...
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
国
银
行
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银发〔2013〕289号,以下简称《2013五部门通知》)明确规定:“从性质上看,比特币应当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进而,如泰达币等与比特币一样具有“没有集中发行方、总量有限、使用不受地域限制和匿名性”等特点的其他虚拟货币,也应当属于虚拟商品。我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可见,将比特币等虚拟商品归属于虚拟财产进行保护,亦得到民法典这一开放态度的支撑。 2.行政法律政策并未全面禁止虚拟货币交易。中国人民银行、最高人民法院等十部门于2021年9月15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银发〔2021〕237号,以下简称《2021十部门通知》)第一条第(二)项规定:开展法定货币与虚拟货币兑换业务、虚拟货币之间的兑换业务、作为中央对手方买卖虚拟货币、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信息中介和定价服务、代币发行融资以及虚拟货币衍生品交易等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擅自公开发行证券、非法经营期货业务、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一律严格禁止,坚决依法取缔。对此条规定,司法实践中产生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所有的虚拟货币买卖行为都是属于禁止的非法金融活动;另一种意见认为,只有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擅自公开发行证券、非法经营期货业务、非法集资等的虚拟货币买卖行为,才是非法金融活动而予以禁止。“业务”的释义是个人的或某个机构的专业工作。对于偶尔一次的买卖行为,显然不能定义为业务活动,比如某案中作为出售虚拟货币方的李某乙,现有证据可以查明是第一次代其儿子在境内出售虚拟货币,将其此次售卖行为定性为业务活动,显然不妥。综上,笔者认为《2021十部门通知》并未将所有的虚拟货币买卖行为都认定为非法金融活动而予以禁止。司法实践必须结合个案行为特征,对是否属于应当禁止的非法金融活动作出认定。 再从《2021十部门通知》第一条第(四)项的规定看,买卖虚拟货币可认定为“虚拟货币投资交易活动”,违背公序良俗的才认定行为无效,而不是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不涉及非法金融活动的虚拟货币交易行为,不具有行政违法性。虽然买卖虚拟货币的民事行为,因危害了国家的金融秩序等可以认定无效,但交易对象虚拟货币本身并非非法物品。 3.从民事审判实践来看,仅“厌恶”交易行为,并不否认虚拟货币的合法财产属性。笔者从中国裁判文书网随机选取的2022年以来的16件涉及虚拟货币交易的终审民事判决看,司法实践对于以虚拟货币的生产、交易、投资为目的而实施的民事行为,全部以违背公序良俗为由认定无效,但对涉案的虚拟货币及交易对价,并未采取移送相关行政部门处理,并由行政部门予以追缴等措施。其中,颇具代表性和指导意义的最高人民法院(2022)最高法知民终1581号民事判决,认为为获取虚拟货币而订立的软件开发合同,因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而无效,但双方当事人对于合同无效均存在过错,故判决被上诉人向上诉人返还合同款10万元,而非没收该10万元,或者将该10万元排除在法律保护范畴之外,这与《2021十部门通知》规定的精神是一致的。对于未涉及破坏金融秩序、危害金融安全的虚拟货币交易行为,民事行为人风险自担、责任自担,现行的法律政策尚未禁止,更未将虚拟货币认定为是与毒品、淫秽书刊、管制刀具等一样性质的违禁品,相关主体持有虚拟货币具有合法性。例如林农所有的林木,在未取得砍伐许可证前,可以合法所有,但不得以砍伐方式处置。 综上,在现行的法律政策框架下,我国相关主体持有的虚拟货币,仍属于合法财产,受到法律保护。 二、以合法性的基本立场处理涉案款物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对于涉虚拟货币的犯罪行为,涉案款物并不可一律予以没收或者发还,应当在刑事、民事法秩序统一的基础上,分别予以对待,做到个人财产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均衡保护。 (一)被害人无交易行为的。如盗窃他人虚拟货币的,被害人并无将其持有的虚拟货币对外出售的行为和意思表示。被告人通过非法方式取得被害人的虚拟货币密匙,从而窃得虚拟货币的,盗窃行为侵害的是被害人对虚拟货币的合法财产权,被害人并无危害国家金融秩序等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在此情形下,应当判决被告人承担退赔被害人经济损失的义务。对于被告人尚未转移的虚拟货币,应当责令返还给被害人;对于已经转移的虚拟货币,可以按照被告人销赃价、被害人购买价或被害人的前手购买价、参照被告人或被害人近期同类虚拟货币交易价等,认定犯罪数额并责令退赔被害人;对于无法查明销赃价、购买价等的,鉴于我国已经取消境内各种形式的虚拟货币交易平台,故缺乏相应的市场参考价格,即无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规定,由相关政府价格认定部门作出价格认定,相关虚拟货币的价格不计入犯罪数额,但犯罪行为应予以认定。 (二)被害人有交易行为的。对于被告人是利用被害人的交易行为而实施的诈骗、抢劫、抢夺、盗窃等涉虚拟货币犯罪行为,因被害人系在实施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过程中,致其合法财物被侵害,被害人亦具有过错。刑事判决在确定被告人的退赔责任时,应当注意与民事裁判保持一致。对于具有多次虚拟货币交易、无法说明虚拟货币合法来源、有证据证明系为了实施违法犯罪而交易虚拟货币等情形的,可判令追缴被告人的全部违法所得并予以没收,不再责令退赔被害人;不具有前述情形的,应结合被害人的民事过错程度,判令被告人部分或者全部退赔被害人,其中判令部分退赔被害人的,其余部分应当责令向被告人追缴并予以没收。缴获的虚拟货币,可以通过特别途径,在国际市场合法售卖,取得款项上交国库。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9-01
房贷政策再迎重磅调整,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悄然而至,银行股止跌上行,银行ETF(512800)涨逾1%
go
lg
...
2只上市银行,近三成仓位布局工商银行、
中
国
银
行
、邮储银行等国有大行,捕捉“中特估”主题机会;约七成仓位聚焦招商银行、兴业银行、西安银行等高成长性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是分享银行板块行情的高效投资工具。 数据来源:沪深交易所。风险提示:银行ETF跟踪的标的指数为中证银行指数(399986),中证银行指数(399986)基日为2004.12.31,发布于2013.7.15。基金管理人评估的本基金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9-01
房贷政策再迎重磅调整,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悄然而至,银行股止跌上行,银行ETF(512800)涨逾1%
go
lg
...
2只上市银行,近三成仓位布局工商银行、
中
国
银
行
、邮储银行等国有大行,捕捉“中特估”主题机会;约七成仓位聚焦招商银行、兴业银行、西安银行等高成长性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是分享银行板块行情的高效投资工具。 数据来源:沪深交易所。 风险提示:银行ETF跟踪的标的指数为中证银行指数(399986),中证银行指数(399986)基日为2004.12.31,发布于2013.7.15。基金管理人评估的本基金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lg
...
金融界
2023-09-01
中国陷入“信贷危机”!4大国有银行不良贷款激增 招商银行突喊:房地产坏账飙升28%
go
lg
...
1648亿美元,较去年底增长7.6%。
中
国
银
行
报告,建筑业不良贷款增近32%。招商银行房地产坏账上升28%,摩根大通警告,该行提供开发商399亿元人民币的贷款,更容易受到负面利空的影响。 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危机正在加深,私人房地产开发商碧桂园控股(Country Garden)周三公布,由于未能支付两只美元债券的利息,今年前六个月净亏损489亿元。 “银行对房地产行业的坏账不会很快达到峰值,因为许多顶级企业才刚刚开始报告问题,”
中
国
银
行
业协会私人银行委员会委员Weiqing Li表示。#银行业危机# (来源:Twitter) 四大国有银行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从2022年末的1801亿元,增至2023上半年的1858亿元。建行、工行和农行分别增长18%、15%和12.3%,而中行下跌22.8%。 四家银行建筑业不良贷款均大幅上升,中行、工行、建行和农行分别增长31.99%、23.89%、20.84%和9.7%。 银行管理层试图通过指出不良贷款占贷款总额的百分比有所下降来安抚投资者,但这些比率也反映了所有四家银行房地产贷款的增长。此外,向专业经理人出售不良贷款也有助于降低不良贷款。建行和农行表示,上半年分别出售不良贷款17亿元和143亿元。 招商银行报告称,房地产坏账上升了28%。摩根大通分析师Katherine Lei在8月9日的一份报告中表示,截至2021年底,该公司已向开发商发放399亿元人民币的贷款,这使得该公司更容易受到负面消息的影响。 该行首席风险官Zhu Jiangtao表示,该行对开发商的风险敞口与招商银行的市场排名相符,并预测该行的房地产不良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例,可能会在今年出现转折。 日经亚洲(Nikkei Asia)引述国有银行报告称,净息差是衡量盈利能力的一个关键指标,目前正面临着压力,该指标衡量的是它们支付的存款与收到的贷款和其他资产之间的差额。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央行)数据显示,与第一季全国银行业平均净息差1.74%相比,工行、农行、中行的净息差分别下降至1.72%、1.66%和1.67%,建行的利率为1.79%。 上半年,工行、农行、建行的利息净收入分别下降3.89%、3.3%和1.73%至3370亿元、2904亿元和3122亿元。上半年,建行、农行、工行、中行净利润分别增长3.36%、3.48%、1.2%和0.78%。
lg
...
圈内人
2评论
2023-09-01
11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银行降息潮“来袭”,为何各大银行突然掀起降息潮?
go
lg
...
0个基点,3年、5年下调25个基点。
中
国
银
行
也下调了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幅度为10-25个基点不等。 招商银行1年期下调10个基点至1.55%,2年期下调20个基点,3年、5年下调25个基点 兴业银行更新后的人民币存款参考利率显示,1年期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1.75%,2年期利率下调20个基点降至2%,3年期、5年期利率均下调25个基点,分别降至2.25%、2.3%。自2023年9月1日起执行。 渤海银行更新后显示,一年期降低10个基点至1.75%,二年期降低20个基点至2.1%,3年期、5年期利率均下调25个基点至2.55%。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年4月央行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存款利率参考10年国债和1年期LPR柔性定价之后,存款利率有过4轮下调,分别在2022年4月、2022年9月、2023年4月和今年6月。 在今年6月初,6家国有大行、12家股份行已经相继对存款挂牌利率进行集中调整,调整对象主要为活期存款和二年、三年、五年期定期存款(整存整取),其中,活期存款利率统一下调5个基点,两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三年期、五年期存款利率下调15个基点。 为何各大银行突然掀起降息潮? 这一轮降息潮预期源自8月17日,央行发布的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此次的货币政策执行报道,在专栏中首次讨论了《合理看待我国商业银行利润水平》,指出“商业银行维持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需保持合理利润和净息差水平”。 彼时,有券商分析师指出,监管表态银行需保持合理利润和净息差水平,允许银行通过合理方式维持自身稳健经营,显示了监管对银行合理息差水平的呵护。银行存贷利率双降,息差压力可控。8月LPR若如期调降,那么为稳定息差水平,银行存款挂牌利率或将迎来新一轮下调。 根据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3年上半年大行和商业银行的净息差收窄至1.67%和1.74%。 而存量按揭利率的下调就成为了此轮利率下调导火索。 兴业证券分析,在商业银行净息差已经收窄至历史最低水平的背景下,存量房贷利率和企业贷款利率的下调会导致银行资产收益率的进一步下行,此时需要通过存款利率的下调,来保持净息差的稳定,且存款下调幅度可能适当高于贷款利率的下调幅度,以维持金融体系稳定。 中金在研报指出,假设存量按揭贷款的利率下调50bp,估算影响银行净息差7bp,营业收入3%,净利润6%(年化);由于国有大行按揭贷款比例更高,存量按揭降息对大行影响相对更高。 我们认为存量按揭利率下调对银行的影响首先需要考虑按揭利率下调、存款利率下调以及提前还贷减少的影响(使用2023E银行预测数据估算):1)假设存量按揭贷款的利率下调50bp,我们估算影响银行净息差7bp,营业收入3%,净利润6%(年化);2)近期存款利率降息也即将落地,其中一年期下调10bp,二年期下调20bp,三年期、五年期下调25bp,我们估算定期存款利率平均下调幅度约为15bp,我们估算贡献银行净息差4bp,营收2%,净利润3%;3)按揭利率下调后,存量利率与金融产品收益率、经营贷利率利差收窄,我们认为有望减少早偿和违规按揭置换带来的提前还贷现象。假设早偿率下降5ppt,我们预计贡献银行净息差2bp,营收1%,净利润2%。 综合来看,我们预计存款降息和提前还贷减少能够部分对冲存量按揭降息的影响。由于国有大行按揭贷款比例更高,存量按揭降息对大行影响相对更高,对股份行和区域行影响相对较小。 如何看待当前银行股? 中金在最新的研报中指出,尽管存量按揭利率下调对银行盈利可能造成影响,但提前还贷减少、存款利率下调能够进行部分对冲,也体现出监管对银行息差和“合理利润”的关注。此外,首付比例和新发放按揭利率下限的下调也为后续地产政策放松打开空间,考虑到此前市场对存款按揭降息存在充分预期、估值反映的市场情绪过于悲观、地产政策有望放松,中金对银行股观点更为积极。
lg
...
金融界
2023-09-01
金色早报 | SEC决定推迟贝莱德等7项比特币ETF备案
go
lg
...
6,300美元左右。 重要经济动态 ▌
中
国
银
行
:正在抓紧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尽快开展存贷利率调整工作
中
国
银
行
发布关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调整的公告称,将按照《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依法有序推进降低存量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工作。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线上线下服务,积极发挥金融改善民生、扩大消费的作用。在有关部门指导下,正在抓紧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尽快开展利率调整工作。(金十数据APP) 金色百科 ▌侧信道攻击 侧信道攻击的目标是系统的物理可实现性,而不是其算法。 它们利用设备运行期间泄漏的信息,例如功耗、电磁辐射或时序变化进行攻击。这些微妙的泄漏可以让攻击者深入了解加密密钥等敏感数据,从而可能危及加密货币硬件钱包的安全。 免责声明:金色财经作为区块链资讯平台,所发布的文章内容仅供信息参考,不作为实际投资建议。请大家树立正确投资理念,务必提高风险意识。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9-01
中
国
银
行
下调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 幅度为10-25个基点不等。
go
lg
...
中
国
银
行
下调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幅度为10-25个基点不等。
lg
...
金融界
2023-09-01
中
国
银
行
:正在抓紧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尽快开展利率调整工作
go
lg
...
中
国
银
行
发布关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调整的公告称,将按照《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依法有序推进降低存量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工作。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线上线下服务,积极发挥金融改善民生、扩大消费的作用。在有关部门指导下,正在抓紧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尽快开展利率调整工作。
lg
...
金融界
2023-09-01
日均盈利38.12亿元,国有六大行2023年中报营收利润表现强劲,资产质量企稳但息差承压…
go
lg
...
3.44亿元的成绩紧随其后,农业银行与
中
国
银
行
的归母净利润也均突破千亿,分别达到1332.34亿元和1200.95亿元。唯有邮储银行与交通银行归母净利润规模未达500亿元,分别实现495.64亿元和460.39亿元净利润总额。 国有六大行盈利规模不容小觑,而观其净利润增幅,虽六家均实现盈利幅度正增长,但涨幅却均为个位数。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
中
国
银
行
和交通银行今年上半年分别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21%、3.36%、3.48%、0.78%和4.51%,涨幅不超5%。其中净利润增速最高的邮储银行也从2022年的14.88%降至5.20%。 资产规模:息差水平普降,两家银行营收负增长 营业收入方面,2023年上半年,工商银行以4474.94亿元的成绩居首,建设银行、农业银行、
中
国
银
行
的营收规模分别为4002.55亿元、3657.58亿元、3192.07亿元。邮储银行与交行的营收分别为1769.76亿元与1371.55亿元,延续了2022年的下降驱势。 2023年上半年国有六大行营业收入与净息差情况 此外,息差水平普降的情况也值得关注。国有六大行中,截至今年6月末,农业银行净息差为1.66%,同比下降36个基点;工商银行净息差为1.72%,同比下降31个基点;建设银行净息差为1.79%,同比下降30个基点;交通银行净息差为1.31%,同比下降22个基点;邮储银行净息差为2.03%,同比下降19个基点;
中
国
银
行
净息差为1.67%,同比下降9个基点。 对此,工商银行在中报中解释称“由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多次下调,贷款收益率持续下行,存款定期化使得存款平均付息率上升,年化净利息差和净利息收益率分别为1.52%和1.72%,同比分别下降33个基点和31个基点。” 交通银行也表示,“主要是资产端受存量浮息贷款重定价、收益较高的信用卡及个人住房贷款增长缓慢以及持续向实体经济让利等因素影响,贷款收益率下降较多,同时负债端受企业、居民投资及消费意愿不足影响。” 谈及息差下行,部分银行2023年上半年业绩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业内专业人士表示,由于区域经济波动,各类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经营能力等方面差异,银行间经营出现一定分化也是难以避免。下半年,预计银行净息差整体走势持稳,同时,宽信用下银行以量补价净利润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资产质量:不良贷款率1平5降,风险抵补能力有所提升 2023年上半年国有六大行资产质量情况 不良贷款层面来看,今年上半年国有六大行不良贷款总额均有增长,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同期增长突破200亿元,分别达到3436.05亿元、3166.36亿元和2943.87亿元。 而不良贷款率除交通银行保持1.35%,较上年末持平以外,其余五家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
中
国
银
行
截至今年6月末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36%、1.37%、1.35%和1.28%,数据相差不大。仅有邮储银行的不良率依旧远低于其他五家,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0.81%,较上年末下降了0.03个百分点。 在拨备覆盖率上,报告期内邮储银行、农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达到381.28%和304.67%;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拨备覆盖率为244.48%及218.62%;交通银行与
中
国
银
行
拨备覆盖率达到192.85%和188.39%。国有六大行拨备覆盖率较上年末数据变动幅度不超20%,整体保持稳定。 南京证券分析师陈烁指出,整体来看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基本保持稳健,风险抵补能力呈现出进一步增强的趋势。平安证券认为,展望后续季度,随着消费刺激政策和稳地产政策的持续出台,资产质量的持续修复值得期待。
lg
...
金融界
2023-08-31
上一页
1
•••
313
314
315
316
317
•••
511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突传重大宣布!TA将任命美国商务部长 “领导”对中国征收60%关税政策
lg
...
中美重磅!金融时报:中国与特朗普团队建立联系遇阻 希望与特朗普达成协议
lg
...
美方发出强硬信号!首提终止对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或终止25年贸易政策
lg
...
朝鲜突传“加入”乌克兰战争!金价2622避险不升反跌 FXEmpire最新黄金技术分析
lg
...
俄罗斯不紧张了!今日英伟达远超美联储,盯紧特朗普提名 比特币疯狂继续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4讨论
#链上风云#
lg
...
47讨论
#美国大选#
lg
...
13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482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586讨论